购买增值税票罪 补救:抓好计算教学 促进能力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2:16: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

宁阳县磁窑镇王府小学  秦慧合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计算教学的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它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表面上看来是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实际上与我们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现将从教以来对计算教学的认识与探索,与各位同仁交流一下。

一、  要重实效,轻情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确实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也确实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如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们教师也将计算教学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了生趣。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的不少老师把握不当,在情境中把数学课上成了学生的口语训练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有的教师上课时,不少同学发言,竟没有一个学生说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学生留恋于情境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即使通过教师的引导,回到了计算上,但还有不少学生沉浸在那些与教学无关的想象中,使计算教学的目标难以落实。

本人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创设为计算教学提供服务的情境。计算课的情境要有价值,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思,提供的信息不要太多了,让学生浮想联翩,能为计算教学提供高效服务的可以用,不能的或者帮助不大的尽量不用,使得以计算为重点的计算课有计算味。如:十几减9”的教学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袋鼠妈妈的文具店去买铅笔,教师启发:小朋友们,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个问题吗?教材创设的小白兔买笔的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同时这一情境中又蕴含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减9”15支笔的摆放(一捆10,单支5)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探索十几减9”的方法作了启示和暗示。

二、要重算理,轻法则。

小学数学计算中有诸多的计算法则、计算公式,它们是我们计算的依据。学生掌握并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灵魂。但是有大多数教师的头脑中有重法则,轻算理的思维。如当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数位没有对齐时,教师大多数情况是简单地说明是小数点没有对齐,用法则来衡量学生是否违法,对于深层的原因,算理方面的原因提及过少,甚至只字不提。对于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少数学生总是忘了乘三分之一。有的教师就责怪学生,给了公式你都不会用。其实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都与我们教师重法则,轻算理的教学行为有关。

本人认为最恰当的做法是:加强操作,录求算法与算理的平衡。操作是帮助学生探索算法,抽象算法的手段。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因此必须要在直观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对算理的理解上,还应及时地概括和提炼出算法。引导学生在头脑里面想一想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学生实现实物操作算法操作的自然过渡,让学生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步演变过程,逐步摆脱对操作的依赖,从而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1、你想怎样来计算34+20呢?你能和同桌说说是怎样算得吗?

2、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3、汇报方法。

              摆小棒算:3捆和2捆合起来是5捆,再加4根是54根。

师问:3捆和2捆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先算多少加多少?(30+20=50
②拨计数器算:先拨34,再在十位上拨2颗珠,合起来是54
师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2颗珠?根据拨珠过程,思考先算的是什么?(30+20=50
③直接口算:30+20=50    50+4=54   
最后小结:比较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30+20=50 再算50+4=54)由此提炼出算法: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可以先算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课堂上教师把操作活动与知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活动。加上教师的不断追问与引导,沟通了小棒操作、计数器演示和抽象叙述之间的联系。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实现了对知识的建构。

二、  既要重,更要重   
大多数人认为计算就是,因此都重。如:25×4÷25×4,有的学生就算出结果为1,这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他注意了简算25×4100,而忘掉了运算顺序。本人认为:计算应该是先,后 “在这里就是考虑、筹划。才是用已知的数目通过运算,得出结果。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有哪几步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其次根据题目中的运算符号的特征,数据的特征,确定能不能简算,应用什么运算定律简算。同时,还要注意别掉进简算的陷阱里去。

四、既要重计算,更要重估算。

在我们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的计算的其它几个方面,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而对估算教学甚少,甚至置之不理。如:在计算402×38=( )时,学生的错误率很高,主要是忽视估算造成的。又如,西瓜和钢笔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们的重量和长度分别标成100千克和14 米等如此错误,与其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学生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更为确切。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

本人认为:计算教学强化估算,淡化笔算。在当前,估算对学生的正确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例如,计算376+480,通过估算能知道其结果必然大于700而小于900,不然,计算有误;同时,估算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既要重视算法多样化,更要重视算法的最优化。

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在同一个班级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算法。有了算法多样化,才有了讨论交流的必要,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所以,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缘于对算法多样化的热衷,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成为很多课堂常常出现的一句话。在多数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引导各种算法,然后一律称好,新课标不急于优化,有些教师干脆不优化了。

本人认为: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一定要适时优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引导: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等,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

作为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其次在传统教学与课改初期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