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的意思:货币政策转向 加息预期强烈:理财如何应对?——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21:06:40

货币政策转向 加息预期强烈:理财如何应对?

2010年12月06日 11:27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加息预期强烈,理财如何应对?

  本期话题:政策转向,百姓理财如何调整

  本期嘉宾:诺亚财富理财规划师 苏日娜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理财师 崔志鹏

  保险理财顾问 朱庆

  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我国货币政策将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使得业内对于今年年底及明年加息的预期更加强烈,并且普遍预计明年的信贷规模将进一步缩紧。多位专家分析认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或将“中性偏紧”,央行将继续回收过剩流动性以防通胀加剧,新一轮加息周期或将到来。

  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给百姓理财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通货膨胀会如何发展?家庭的资产结构如何调整?除了调结构以外又有什么好的理财方法?购买投资性保险需要如何挑选?一系列的理财问题摆在了每一个老百姓的面前。本期我们邀请了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以及保险公司的理财师,共同为大家出谋划策。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理财建议,或者你在理财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欢迎发邮件到jrzblw@163.com进行交流。

  通胀不可避免 调整资产结构

  苏日娜:首先来看通货膨胀的情况。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与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10月热钱指标上升。与此对应,央行采取了提高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锁定基础货币约8500亿,有利于控制通胀。虽然行政化的措施可以降低通胀预期,但长期来看,控制通胀仍是货币问题。伴随着美国量化宽松和人力成本报复性上涨,去年超发货币导致的通胀问题已经凸现,预计政府未来将进一步推出紧缩政策。从政治局会议传出的最新消息显示,明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也显示国家对通胀的重视程度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短期内通胀压力将不可避免。

  通胀来了,对老百姓来说,通过理财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显得尤为必要。针对此轮通胀主要是由于前期货币投放过量的主因,如何通过资产配置规避资产缩水风险,成为摆在每位投资者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要减少通货膨胀引起的资产减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投资及现金持有,如收益率较低的债券、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说得通俗点就是减少现金类资产,增加权益类资产,例如提高股票、基金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特别是资源类和消费类股票,在加息的背景下,股市可能会出现短期的下跌甚至大跌,但由于通胀的影响,这类公司的业绩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推动股票内在价值的上升而跑赢大盘。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实物黄金作为抗通胀的选择(白银和黄金期货及纸黄金不算抗通胀品种),当然,我觉得这部分资产的比例应该不超过10%。此外,对于高端客户而言,将20%到30%的资产配置到一些私募股权投资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之,在通胀来临之际,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财产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结构调整。

  适当增加负债 尝试提前消费

  崔志鹏:每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都需要有不同的资产结构。然而除了这些,在应对通胀具体的技巧上,增加负债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特别是增加低利率、固定利率的负债,享受通胀导致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利得。由于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央行加息,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在加息压力下选择提前还贷或减少新贷,这其实不是特别好。如果家庭贷款不是已经严重到影响平时生活的话,那么还是不要提前还贷为好。虽然目前一年期贷款名义利率为5.56%,如果扣除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率,实际利率不到1.2%,所以提前还贷并不一定划算。应该说,现在贷款的实际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如果具有远期偿债能力,可以适当举债。

  除了增加负债以应对通胀,巧妙利用信用卡和分期付款也是应付通胀的有效办法。由于通胀中商品价格在一个上升通道,消费者提前消费延迟付款就可以用未来贬值了的货币以现在的价格购买商品,赚取了从购买日到支付日物价上涨的差价。当然,所购买的商品须是自己必须消费的商品,而不是可用可不用的闲置商品。此外,购房、购车、购数码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时,利用银行、金融公司提供的信用,获得免息期和分期付款低息服务,也可达到抵御通胀的目的。

  至于目前的投资市场而言,我觉得投资者可以适当地休息。投资需要把握好节奏,特别是在目前楼市、股市都不稳定的阶段,适当“休息”也是一种策略。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投资市场比较小,可投资的产品也不多,因此要尽可能地多配置一些资产,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还要重视所配置资产的流动性,只有保持所配置资产的流动性,才能及时根据情势和机会将持有的资产池进行转换,以提高收益率,规避通胀和央行加息的双重影响。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大部分资产做一些安全的投资,或者选择一些固定收益类的货币债券类产品或信托产品,锁定主要家庭资产的收益;而小部分资产比如前期投资的收益部分,可以配置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阳光私募或PE信托等,股市、黄金白银等也不乏阶段性投资机会,这样在追求更高投资回报的同时,即使出现损失也不会影响到家庭的财产整体安全。

  加息影响不一 重视保障功能

  朱庆:在加息预期的大背景下,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最好选择购买与银行利率挂钩的保险产品,通俗地说就是“息涨随涨”。目前,部分万能险、分红险等投资型保险产品都有较灵活的抵御利率变动的机制,产品收益率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在加息预期下,这类产品的销售行情将在一定时间内被看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加息对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影响程度不一,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产品的投资渠道及风险系数有所不同,因此,投保人在选择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时也要“货比三家”。

  所有投资型保险产品中,受益加息最明显的产品要算是万能险了。因为它的收益与大额协议存款、债券等固定投资关联度大,加息后,协议存款及债券收益率将有所上升,大部分资金都投资于这两大领域的万能险,其收益率也会水涨船高。业在加息预期下,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可能将重新回到4%以上,加上其还有2.5%的最低保证利率,其产品吸引力也有望增强。而与传统产品相比,分红险因为有红利分配而带有抗通胀功能,投保人也可放心持有。

  至于投连险,不仅要看市场利率变化情况,而是要看股市、债市大形势如何。虽然加息可能会对股市造成一定压力,可能对投连险的收益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目前大部分机构的观点是,现在股指相对处于低位,因此这个时候没必要退保。如果有保户担心投资收益跟着受到影响,可适当对投连险的账户进行调节,比如将部分资金从激进型账户转入稳健型账户。

  不过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那些准备投保的人士,特别是要购买投资性保险的人,在购买和安排家庭人身保险的时候,一定要以保险保障功能为重,而不要过于重视保险的理财功能。现在总有一些客户简单地将保险产品同其他金融产品相比较,却忽视了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不是投资,这是其他理财产品所不能替代的。保户如果仅仅是为了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而选择退保转投其他金融投资产品,这种以保险作为投资方式而不是保障方式的投保观念,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记者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