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购物中心:清华文科复兴:不是建立,而是复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0:15:31
文科复兴:不是建立,而是复建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4-21 来源: 广州日报
',1)">
',2)">

清华校训碑,语出梁启超《君子》演讲引用《周易》语句。
中断文科传统数十年 半世纪来历任校长谋求重生 复兴文科成最重要发展命题
“我现在是医学院的教授。”昨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著名教授李希光对本报记者说。就在百年校庆前夕,他与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景军一起被调入学校医学院,与医学院著名教授张林琦共同筹建清华大学公共健康学院。
在外界看来,这标志着清华在人文与科学结合,在创新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上做出的又一探索。李希光说,公共健康培养的人才需要的不只是医学知识,更是将人文与自然科学融会贯通的通才教育。“我希望是不限专业招生,可以是医学、心理学、新闻学、法学,工学……”
百年间,从学堂到大学,从综合性高校到工科为主高校,再到今日锁定“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复兴文科,显然是今日清华在走过一个世纪长路之后,最重要的发展命题。
拦腰斩断
“老清华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当时文理科都很强。曾任校长梅贻琦有‘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要有相当之准备。”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胡显章说。
而在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校研究室特聘研究员江崇廓的眼里,新中国刚成立前,清华大学的“综合性”则比较复杂,“法学院不是很成熟,只有经济系;理学院和文学院都比较完整,受到当时国内形势影响,“长”出了工学院和农学院,期望能改善民生。一共五大学院26个系。”
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专家主张,中国的大学不应包罗万象地大而无当,中国各大学培养的,不应该是抽象的学者,而应该是具体的专才。1952年4月16日,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公布,清华大学被调整为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
“从原来的多科性综合大学,调整为只剩8个系22个专业,没有了学院。”江崇廓说。
所幸,即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清华有远见的校长并没有放弃反思。1956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认为,1952年全国高校的院系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但当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不要破坏我国原有的基础和传统。
跋涉重生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清华的文科复兴之路也正式开启。1978年,清华党委决定恢复音乐室的建制和学生文艺社团,同时恢复政治课,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两年后,时任校长刘达和副校长何东昌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重视大学文科,多办大学文科”的文章。
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主管文科建设的胡显章,至今依然能够准确地说出清华各个文科院系成立的时间表:197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组,1979年成立文史教研组、教育研究室和经济管理系,1983年复建外文系,1984年成立社会科学系、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999年复建法学院,同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1978年受命参与筹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时,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后留校任教的董新保还是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初拉开的正是清华复兴文科的大幕。
从第122位至第6位
作为一手把当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拉来任院长的筹建者,董新保戏称,自己当年“要办的事全不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之内”。从筹建经济管理工程系到成立经济管理学院,他既有过翻遍全校找不到10个老师可以任教的尴尬,也有过因为无法及时为学生申请到毕业证书而不惜私下印刷的胆子。
在复兴文科这条路上,应该怎样评价清华的努力?也许以下这两组数据能说明问题——根据《科学技术管理》1997年发布的中国大学1995年评估材料,清华大学的文科排名仅为122位,明显落后于一些理工类甚至纯工科院校。
而根据《科学技术管理》发布的中国大学2010年评估材料,清华文科已升至第6位。在英国UK-QS国际学科评估中,清华的社会科学2009年位居43位,艺术与人文科学名列53位。
从第122位至第6位,只有投身其中的人们才能明白,这条已经走了30多年的文科复兴之路有多艰辛。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正式走上文科复兴之路以来,清华的历任校长无一敢对此掉以轻心。曾任清华校长的王大中明确说过,“清华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的框架要突破以往主要参照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而应该更广泛一点,因为清华在中国的地位,国家对我们的期望,远比M.I.T在美国的位置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