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渔港老板: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5:39:28
孙敬彬
一、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口算思想与方法的本质流失。
口算在整个计算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其中,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最基础的,要达到脱口而出的“自动化”程度。其他内容的口算,教学时又都有规律可循,口算时有各自的思想与方法,主要包括“分解”与“凑整”。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笔者从最近几年连续对三、四年级学生的口算测试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口算诸如12×4、42+38等时用的并不是口算的思路,而是用竖式来解决的,而且在听课中笔者也经常发现很多老师都在提倡这种“笔算式口算”。如,笔者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连续听了几节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见另文“对口算与笔算的辩证思考”《小学数学教学》2007年5月)当口算44 + 25时,学生中都出现了这样的算法: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合起来是69。执教的几位老师对此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后继练习中推广了这种方法,以至于课堂小结时,不少学生概括出“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的口算方法。其实“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相同数位对齐”这是典型的笔算思路,只不过是学生把笔算的思路应用到口算中来,先在头脑中列出44 + 35的竖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罢了。而真正的口算思想与方法却在此擦肩而过,比如,在口算44 + 25时,学生中出现像40 + 20 = 60,4 + 5 = 9,60 + 9 = 69的方法时,教师并没有予以重视,从而使“分解”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没有清晰呈现;再如,在口算44 + 38时,好几节课上都出现了44 + 40 = 84,84 - 2 = 82的算法,教师在大力赞赏之余,并没有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学生来理解内化,因此,其承载的“凑整”思想自然很快烟消云散,就连那个原先创造这一方法的学生也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专利”。这种“厚此薄彼”的方法取向,必将导致学生口算能力的后天发育不良,造成学生在学习口算时思想与方法上的缺陷,对后继学习来说,这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而这种取向又主要受当前评价体系的影响,因为“当前在对口算的关注上过于注重结果,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思想:‘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学生能口算结果正确就行,至于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口算中应传承什么思想等,不去关注或不予重视,这样自然也就造成口算方法与思想的流失”。(见另文“谁动了我们的口算”《小学数学教师》2007年7月)而且很多老师为了提高正确率,往往鼓励学生用笔算去口算,这样结果不至于出错,显然这样教学直接造成口算作用的异化,重视口算也就成为一句不折不扣地空话。
2.问题情境与“数学化”的对接错位
实施课程改革后,教材编排遵循“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体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显得到强化。课堂上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计算与应用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计算的需求,继而进一步探究如何计算,这一过程是问题情境与计算模型对接的过程,也是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在这种对接中,由于在问题情境的开发使用上“或失则多,或失则寡”,直接造成对接错位,为后继的算法探究、算法巩固与应用等活动带来很多的不便。
(1)流连忘返,不知归路。
计算教学是要联系生活,但如果整节课都是生活情境,那计算教学也就面目全非了。当前很多课堂就特别注重去创设这些情境,一个接着一个,一串接一串,这样的生活情境大串联,势必影响学生探究算法,感悟算理。学生在这样的场景里一会要买这个,一会要买那个,只见生活不见数学,让学生自己也不知是在诳商场还是在数学课堂。
(2)过度开采,喧宾夺主。
教材每个计算例题的教学一般都安排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是生活情境的缩影,主要是为了提出问题,构建模型。部分教师总以为对情境图挖掘得越深,拓展得越宽,其达成的效果也就越好,于是经常见到让学生根据一个情境提出很多问题的现象,殊不知过分或过度在某一处“狂轰烂炸”,往往使情境图的作用偏离设计的初衷。一节课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用来提问,尽管这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确有帮助,但这种过度开采必然挤占算法建构的时间,使得算法的建构很难有效完成,从而最终影响学习效果的有效达成。
(3)蜻蜓点水,买椟还珠。
在计算教学中,有的问题情境中蕴涵着算法的提示,如果仅仅从提取问题的角度来使用这些情境,显然只是如蜻蜓点水般“晃悠”一下,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情境对算法建构的建设性作用,使得情境与“数学化”对接时丢失了一些实质性东西。如二年级(下册)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安排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部分教师都是让学生说说从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列式,继而探究如何用竖式计算。其实图中能明显看到14分成两部分,为用竖式计算提供了形象直观的算理支持。而很多老师在教学却都忽略这些,使问题情境似只为问题而生,买椟还珠,从而使下面的算法形成举步维艰。
3.动手操作与探究算法的假性需求。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很多计算教学时都安排操作活动(其中最多的是摆小棒),旨在通过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来获取算理,探究算法。可以说操作应是学生在探究算法时想到的一种最直接的需求。但当前课堂上在操作安排上有两种不良倾向,使得操作和探究算法之间存在的不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关系,而是一种假性的需求。这种假性需求的存在,使得操作或成为家常课的“弃子”,或成为公开课的“摆设”,算法于是也就很“自觉”地远离了直观的形象体验与感悟,而变得更加抽象,这样自然影响学生算法的有效建构。
(1)奉命操作。
学生在学习计算时遇到困难,想用小棒摆一摆,甚至用手指掰一掰,这应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现在课堂上何时操作,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却并不是学生可以决定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的是老师一声令下,学生整齐推进,老师一声停止学生马上坐直。训练可谓整齐有素,但学生在那时是否真正需要操作,是否在操作中完成对算法的浅认识,是否为下面算法的抽象储备丰富“原料”,这些可能教师都不可置否,而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只是奉命而为,毫无自主可言,成了实际意义上的 “操作工”,算法的自主建构只能是教师的“独角戏”。
(2)“时令”操作。
不可否认,让学生动手操作需要很大时间和空间,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动”起来肯定会有点乱,不太好组织,由于课堂受四十分钟的时间限制,很多老师把操作当成一道时令菜,公开课时用,家常课束之高阁,置之不用,平常总是用自己的操作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以持续练习增强学生理解,而且也就是因为平时的不用操作,缺失了一些有效训练,使得公开课上的一些操作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深入的完成,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当操作成为一种装饰的门面,对计算教学来说真不知是幸还是悲。
4.与算法的硬性链接。
算理与算法是计算教学中应重视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算理是算法的解释。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这样才能为算法建构提供有力,而只有当算理只有与算法实现有效链接,才能实现算法根植于算理基础上的保障“自然生长”。但这种链接应是一种“软着陆”,需要有充分的缓冲地带,需要有充分体悟的时间与空间。当前很多老师往往忽略这一中间地带,硬性进行链接,这样链接违背算法“生长”的规律,造成很多诸如算理与抽象算法出现断层,算法硬性“嵌入”,算理清晰算法混沌等问题。
(1)舍理求法。
由于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很多课堂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如教学13-9时教师关注的是学生中有多少种方法,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没有充分展现每种算法的合理性以及这样算的道理,即便班级中真的形成了算法多样的局面,但最后每个学生还是固守自己的“阵地”,依然使用自己方法,而算法优化也只能是教师说了算齐步大一统。这种只关注算法,而忽略算理的做法,纵然班中出现的算法再多,依然很难达成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
(2)法理分明。
算理与算法应有机进行融合,很多计算教学中总能发现开始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去组织理解算理,当明白算理了然后直接对接算法,于是很多课堂上都是算理理解了,学生认识也很清晰,可学生却不能形成算法,最后只好把方法硬性嵌入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就要用这种方法,就应该这样计算等,显然这种硬性嫁接只能为学生认识留下“硬伤”,而不能促进其去自主发展。
(3)重理轻练。
既然算法的形成需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地生成,于是很多课堂又出现这样的一种误区,就是一味地让学生说算理,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课,一直到课结束学生还是在那里不厌其烦地说道理,很自然就在这么多次的说理中,时间慢慢溜走了,于是练习的时间就很难保证。殊不知算法的形成与巩固还需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缺失了练习的巩固,即便生成了算法也如同“水中浮萍”,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
5.形式训练与变式训练的作用异化。
计算教学需经历三个阶段:理解算理、构建算法和形成技能。而在形成技能这一环节所需要的就是练习,需要通过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深化认识。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重复演练,才能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从而掌握乃至熟练。当前对练习的使用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这种大量的重复演练是一种机械重复训练,于是我们能看到很多的计算题铺天盖地袭向学生,而且把这种大题量,大运动量的练习称为“多能生法,熟能生巧”,学生因此深陷计算题海而无法回头,对计算望而生畏、苦不敢言。其实这种重复不是机械重复训练,“数学双基教学中‘重复’出现是知识的变式”,⑴这种机械重复训练是对变式训练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异化。另一种是总是想方设法为练习配上一些现实情景或实际问题,如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的“退位减”时,结合示北京奥运进行组织练习活动,先是出示奥运场馆的画面,当然想进去要先要算出1000—537,下面又出现了比赛的画面,当然要看比赛还是要先算出几道题,最后还有体育游戏“把算式送回家”……整节课上花样迭出,一个个活动让人应接不暇。不可否认,这样形式多样的呈现内容学生确实会产生几许兴趣,但喧闹过后留给学生的究竟有些什么呢?不仅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这样练习对技能基础训练很不扎实,冲淡了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练习由于过于追求形式,而走入表面花哨、华而不实的误区,缺失了形式化训练也就丧失了数学练习的本色。
二、对当前计算教学的几点建议
1.寻根固本,彰显口算基本意义与方法。
(1)结合价值引领,促使学生“想口算”。
众所周知,口算建立在意义基础上,口算时需要记忆的参与,是一种很好的心智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相对于笔算而言,大数目的计算,笔算有优势,而简单的计算则口算有优势。教学中,就要结合口算本真意义,从口算的优势突破,多组织一些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中感受到口算的价值,引发他们想进行口算的需要。
(2)加强对口算本真思想与方法的训练,促使学生“能口算”。
既然口算有着自己的思想与方法,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口算时对基本算法的理解,关注学生口算思想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口算方法,让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与思想,正确去进行口算。如,在口算44+38时学生想到了这样几种方法:①个位上4加8得12,写2进1,十位上相加得7,合起来是82;②40+30=70, 4+8=12,70+12=82;③⑶44+30=74,74+8=82;④38+40=78,78+4=82……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法是用笔算的思想来算口算,而第二种方法和第三、四种方法有些相似,都是采取“分解”的思路进行的。从班内交流中可以看出,前面两种班内学生用的较多,对此我组织学生分别理解第三、四种方法是怎样想的,并且对这些算法进行了概括总结。本以为学生中就这几种方法,但就在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出了这样一种方法:44+40=84,  84-2=82 。 显然这个方法很有创造性,但他说想法时叙述的并不是很清楚明了,所以班内很多学生还是露出了迷惑的目光。于是,我在肯定这个学生的基础上让大家都来用这种方法试试,学生通过尝试交流很快明白了哪来的40,为什么要减2等,这样在走进别人算法的同时,逐步认识了这种算法,体会到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在此基础上,我适时提出:“用这种方法可以口算哪些类型的题目?”,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得出加数接近整十的,并且举出了一些例子:45+39=45+40-1=95-1=94,56+28=56+30-2=86-2=84。这样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还可以怎样用这种算法,体验到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也就更好地认识了这几种方法。
(3)多种形式展开练习,使学生“会口算”。
口算训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一定量的训练是学好口算的必由之路。如每节课可以进行“常规一分钟”口算训练,还可以经常安排相互说口算方法训练、听算练习、口算题组训练、定期口算测试等,持之以恒进行口算练习。
2.取舍有度,实现问题情境与数学化有机融合。
问题情境要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构建计算模型。对于问题情境中所承载的其他信息我们要进行合理取舍,本着利于学生算法建构的思想及时进行再次开发与加工,使问题情境能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教材安排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就要用好这个问题情境,取这个情境中的的算法暗示来帮助学生建构算法,如根据先搬来9箱牛奶,又搬来1箱牛奶,可以想到先算出9箱有多少瓶,再加上12瓶;由堆放成两堆的提示,可以想到先算12 ×5,再乘2;当然根据直观提示,学生也可能由12 ×1=12想到12 ×10=120,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结合情境图去探索算法,学生肯定会创造出很多有效的方法,然后通过交流比较,丰富并提升学生对各种算法的认识与理解,在下面口算12 ×30时学生就能主动地想到对算法进行优化,自然也就能有效地建构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法,这样开发利用问题情境,就使得情境与探究算法有机融合。
3.有效训练,让动手操作与探究算法实现自主需求。
(1)操作常态化训练。
操作应成为计算课堂上的“正常生态”,平时教学中要增强操作的有效性,经常进行一些有效训练如小棒如何摆放、怎样很快拿小棒、小棒用好后及时放回等,这样经常进行适当的常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减少操作时无效时间的损耗。而且还要进行增强学生自主性训练,鼓励学生在计算遇到困难时借助小棒摆,计数器拨珠等来解决,长期下来让学生对操作形成一种自主需求。
(2)操作后及时反思内化训练。
操作“动”起来后所获得毕竟还是一些感性认识,积累的也是一些感性的经验,这么多的感性认识与经验还需要进行咀嚼、消化,乃至融会贯通。这就需要静下来对操作进行“内化”。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现活动的‘内化’,包括思维中的必要重构,就根本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⑵因此动手操作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内化,如每次操作后问问学生:“在操作中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好的做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认为在本次操作中关键要做好什么”等,来让学生“静”下来对自己的零散经验与认识进行整理、汇聚,帮助他们把认识进一步明晰化、系统化。
4.来回穿行,促进算理与算法的自主统一。
算理与算法在教学中需要自主进行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算理是必需的,但并不是理解了算理就可以马上形成有效算法,这是因为算法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主体长时间把理解内化升华自主地生成。在算理与算法链接中需要对理解算理的一次次提升,让学生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来回穿行,让学生在穿行中通过自己的理解、比较来内化,通过自己思考、应用来完善与升华。
(1)要适时架桥铺路。
算理算法之间有个缓冲,有个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要架桥铺路,沟通直观具体与抽象概括之间的联系,则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前行,而不能实施从算理到算法的“空投”,跨越这个“中间地带”,使算理与算法失却“缓冲”。使学生缺失内化的提升。
(2)增强反复体验。
在算理与算法的“缓冲区”要提供充分时空,让学生来回穿行,丰富他们的体验,加深他们认识,让他们经历这个“破茧成碟”的过程,让这个过程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使学生原有理解与抽象算法之间进行融合,随着学习的深入,穿行带来的体验也就越丰富,从而使算法建构越来越处于一种清晰状态。
(3)自主实现统一。
让学生在算理与算法链接处来回穿行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理解,尊重他们的选择,适时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交流、反思等。当学生理解与认识达到一定程度,自己也就知道了如何去进行计算,自主实现了算法的构建,把算理与算法在不断的穿行中实现自主统一。
5.合理嫁接,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的优势互补。
在长期计算教学实践中,其实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以前经常用的口算练习、复习铺垫、精讲精练、变式训练等传统方法的合理成分,教学要认识到各种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更好地实现与一些传统做法的合理“嫁接”,形成优势互补,争取计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情境与引入与复习铺垫的嫁接。
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需要调动其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索发现,但如果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不足,已有经验极度匮乏,将会影响探索的有效开展,造成探究的有花无果,渐渐演变成少数人的专利,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而此时就要注重与复习进行自然嫁接,通过复习激活并丰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教材展示的是把52个羽毛球(5筒和2个)分给两个班的情境,显然这样直接带着学生走进情境,学生解决时有很大困难,为此我在这个情境中添加了一个分48个毽子(4整盒和8个)的活动,通过先估(估计一下,每个班分到的毽子多一些,还是羽毛球多一些)来为商定向,再算48÷2来为算法进行激活并进行预伏。这样巧妙在情境中嫁接复习,实现了共赢。
(2)动手操作与教师精讲嫁接。
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让学生充分操作探究算法的同时,教学中也要做好这种“动”与“精讲”的嫁接,让“动”有得,“讲”来提升。如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老师组织了这样的操作活动:
师:要求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坐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45+30。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出45+30等于多少吗?
学生动手操作,有的用小棒摆,有的用计数器拨。
生1:我用小棒摆的,算出45+30=75。
生2:我用计数器拨的,算出45+30=75。
师:刚才用小棒和用计数器算45+30时都是先把哪部分合起来,再把哪部分合起来的?
生:先把整十合起来,再把几十和几个合起来。
师:如果用算式表达该怎样说?
生:40+30=70,70+5=75。
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果没有教师的“先把哪部分合起来,再把哪部分合起来的”,其认识是零散的,不清晰的,而教师在关键处的“一语”等于“道破了天机”,让操作得来的经验认识得以进一步提升与内化,自然地促进了学生的算法建构。
(3)意义建构与精练嫁接。
算理与算法之间需要架桥铺路,沟通直观具体与抽象概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得以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来回自由穿行,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以此实现算法的意义建构。而技能形成过程需要通过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深化认识,意义建构只有与“精练”主动嫁接,才能实现算法的理解与掌握。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摆小棒、拨珠等手段充分理解了算理,形成算法,然后要精选大量的练习,组织适当变式训练,来对意义建构的有力补充,而意义建构已对这些精选练习赋予意义内涵,使意义建构和精心训练融合为一体,真正促进学生算法建构过程的深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