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130510:漂泊者难以释怀的农村情结:山横路断家何在(评傥城稻香《深深横断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1:40:05

读书笔记(三十一):山横路断家何在

文/李大公

书名:《深深横断山》

作者:傥城稻香 

出版: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0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因为傥城稻香是我的同学,平时不太看小说,特别是不太看主题严肃小说的我,很早就开始关注这本书了。从这本书出版,我就开始让书店订货,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到货。我被迫从网上买了一本,2011年3月7日收到后,我立刻放下手中正看的书,开始认真阅读这本期待已久的小说,利用三个晚上的时间读毕。

这本书写了横断山深处一个乡村中一个大家庭的发展史和家庭成员的奋斗史。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是一个公社干部黄德圆,他的人生愿望就是依靠多子来获得多福。这个愿望他只实现了一半,即多子,他成功地拥有了14个孩子,其中前妻生了12个(2个夭折、1个送人),后妻生了2个。而后一半多福,由于子女间的矛盾、父子间的冲突,最终也没能实现。在整本书的叙事情节中,没有传奇,只有现实;没有神话,只有生活;没有虚幻,只有真实。傥城稻香对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没有特殊的喜好和厌恶,因此,他的笔没有对人物进行人为的控制和改变,只是自由地重复着他们各自的经历。

首先,我要佩服一下傥城稻香的沉着和冷静。他用近乎残忍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家族关于生存的记忆。实际上,小说中的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追求,目光短短浅的,希望日子过得好一些,多得到一些私利;目光远大的,希望活的有些尊严,走出横断山。傥城稻香用生活中的语言对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包括吃饭、喂猪、磨米、收割、播种、带孩子、小学生活、孩子们的游戏等等场景都做了细致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原生态的乡村生存环境和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慨民生之多艰。在傥城稻香的笔下,亲情的淡薄与不舍、人性的丑陋与善良、生活的追求与沧桑、生命的伟大与悲怆,混合交织在一起。有过那样生活经历的人看到它,能够由此回想起过去而变得坚定;没有那样经历的人看到它,能够由此了解这样的生活而变得自省。我在看到傥城稻香不厌其烦地对于家庭暴力、掏“墙洞雀”窝等细节的描写时,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变态了,而这恰恰是生活的真实。当我看到黄家芹、黄家承以下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惦记、牵挂等细节的描写时,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当我看到黄家承兄妹在黄家广家所受到的冷落和黄家承高中生活的艰辛,我又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因此,把这本书称作傥城稻香版的《活着》和《平凡的世界》,完全够格,起码在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和刻画上,即便是比不上余华,但绝不比路遥差的。

其次,我要感叹一下傥城稻香的眼光和视野。他用深刻的笔触唤醒了一个民族关于历史的反思。《深深横断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通过黄氏家庭的变迁,再现出中国的一段历史;它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发展走向。它体现了傥城稻香对现实社会的严重关注和理解。横断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有三个。一个是现实中的横断山脉,它封闭着乡村的外延;另一个是黄德圆这个横断山,他试图垄断着家庭的思想;再一个是黄德圆的前妻这个横断山,她圈拢着家庭的情感。生活在这三个横断山之下的就是黄家的儿女。这三个横断山的存在维系着这个家庭的稳定,尽管这个家庭拥有着全村最大的房子,但这个稳定的状态是建立在封闭和不开放的基础上,因此这种稳定不可能是美好的,也不可能是牢固的。黄家广走出过现实的横断山,所以,他也要走出家庭的横断山;黄家承在小的时候就开始尝试着走出深深的横断山了,并导致他遭受了家庭横断山的打骂。“在我没看到阳光时,我觉得黑暗是很美好”,随着通往横断山外道路的修通,随着黄德圆前妻这个横断山的倒塌,山下的岩浆已经沸腾,黄德圆这座横断山也就注定要被推翻的。人的自由迁徙、人的自由思想、人的独立思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无论黄家兄弟姐妹的追求成功与否,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傥城稻香在书中记录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的集体记忆,如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包产到户、商品经济发展、黑社会组织的形成等等,并且记录了农村、农民在历史大潮中的心态和顺应。黄家承说“一个乡村要没有道路,它的出路究竟在哪”。同样,思想如果被封闭,更是没有出路。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出的历史的厚重。

最后,我要感谢一下傥城稻香的积极和阳光。他用深情的笔触挖掘了一个人关于生命的认识。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和执着。黄家的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生活的艰难,但都没有轻言放弃,即便是为活着而活着。而活着本身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时时害怕黄德圆家庭的某一个成员,不管他是向上也好,还是恶毒也好,会因为绝望而死去。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这当然要感谢傥城稻香。我们在傥城稻香对苦难和艰辛的描述中,经常会捕捉到一些人性的光芒,哪怕只是一点,就足以把生命照亮。“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揉造作的绝望”。熊培云说,“有疼痛感,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一件有希望的事”。傥城稻香用他的作品,给了我们这种疼痛感。让我们随着小说中的人物重新体验生命、认知生命。家,当然是幸福的。但家不是房子、土地,是生命的寄宿地,它在每个人心里。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和制度等。傥城稻香让我们回归了传统。“只有真心寻找失落的记忆,我们才有可能立足过去再造伟大的文明”,傥城稻香用正在用他的笔做这项工作。

傥城稻香在大学时就已经把他的生命、生活与写作绑到了一起。他是苦行僧,也是传道士。我惊讶他作为一个漂泊者,竟然对山村、对社会、对中国、对农民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场景,除了较少部分放在了“山中县”这一小县城,更多地都固定在横断山中的山村里,导致这本书的亮点人物黄家承的初中、高中生活,写的太少了,而这些内容我认为更是傥城稻香的长项。本来可以成为一部史诗的作品,竟这样被傥城稻香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给结束了,使我们少看了很多精彩的东西。我想恐怕是因为他的急功近利。还有就是他的后记,明显是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