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阴茎增大器有用吗?:中医原来要自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0:32:04

[转载]中医原来要自学

(2011-04-20 18:39:02)[删除] 原文地址:中医原来要自学作者:仁言爱医中医原来要自学

汪莲石[1](1848-1928?)

字严昌,号弃叟。谈及此君,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丁甘仁。丁甘仁可以说是上海中医界最骨灰级的人物了,他在上海开创了著名的丁氏学派,并创建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是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弟子有程门雪、黄文东、丁济万、张伯臾等,俱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但丁甘仁早年医术并不高明,他最初在苏州行医业务平平,给县官儿子看病还意外“失手”(类似于今天的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县官要抓他,便连夜逃到上海,后来遇到汪莲石,拜其为师,授以舒驰远版本的《伤寒论》,在他指导下医术大进。

汪莲石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藏书甚丰,学识渊博,但早年无心学医。20岁那年出去游玩,在夏秋间生了场病,发热不退,请了三位当时的名医,或以为暑热,或以为伏署,或以为秋温,但都没看好,于是他很生气,再也不吃药。到冬天病却自己好了。可第二年病又发作了,经月余又复自愈。就这样折腾了三年,又赶上他父亲生病去世。于是汪氏深恨不知医之苦,便有了学医之心。他先是自学《脉诀》、《汤头歌诀》、《临证指南》、《温病条辨》等书,发现以前旅居江浙患病时所服方药,书中均有记载,遂认为书中汤方均不足为信。向其堂叔询问学医之门径。堂叔是个教书先生,不会看病但稍微懂一点医,告诉他以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为主要读本。于是他便钻研这几本经典,医术大进。汪氏从未悬市挂牌(没正规行医),也从不以医术作为猎取个人私欲之工具。平时热情为亲朋好友看病,治愈者不下数千人。学术上崇尚舒驰远注解的《伤寒论》,集毕生精力著成《伤寒论汇注精华》一书。(非常有意思,一个不是医生的外行叔叔指点出了汪莲石,汪氏自学成才后又指点出了丁甘仁。这样厉害的名家,一生也仅写了一本书。这对于今天那些所谓的某某名师带出来的“权威”,对于那些著作等身的“博导”,那些当官一天到晚出去开会的“名医”,那些虚假的论文与科研,都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恽铁樵[2](1878-1935)


名树钰,字铁樵,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自幼父母双亡,但他刻苦攻读,精通文学、英语。曾翻译《豆蔻花》、《黑衣娘》等,并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平时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也有涉猎。他在长沙时因多次被医生错误治疗,引起一耳失聪,并先后有三个儿子死于伤寒。后来爱子慧度也得了伤寒症,请来名医开的方药,都是历次用过的山栀、豆豉、银花、连翘等,服用后病情亦愈加危重。先生终夜不寐,在室中徘徊,翻阅医籍,但苦于缺乏临床经验。等到天色微明,他对夫人说:“这不是《伤寒论》太阳病吗?应以麻黄汤主之。”于是开出了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四味药,拿处方交给夫人说:“我三个儿子都死于伤寒,今慧度病,医生又都说无能为力,与其坐着等死,宁愿服药而亡”。然后出门上班。等下班回家,儿子竟然好了大半,再次服药而愈。从此先生笃信中医,尤其是伤寒方,开始了刻苦钻研中医的学医之路,并于1921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一职,挂牌行医,不久门庭若市,医业大盛。著作有《群经见智录》等,还主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等函授教育,学生众多。有“国医革命先导”之美誉。

萧龙友[3](1870-1960)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冯春)。先生业医,既无家传,又无师承,完全是自学。因幼时其母体弱多病,屡治不愈,便暗下决心要医好母亲的病,故很留心于医药。当时他家边上有一药铺,他稍有空闲即去识药,向店员请教,而且亲自品尝,并抓紧时间阅读家藏的医书。一有机会,他便把所学知识用于医疗实践,经常免费给人看病,效果良好。1892年川中流行霍乱,死人无数,很多医生害怕传染,不敢出门诊治,他一方面怀着救死扶伤的善心,另一方面非常珍惜这次实践机会,不顾危险,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终于控制了瘟疫。这使他感到了中医药的威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医事业。1928年先生毅然弃官行医(此前担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先生德艺双馨,解放前曾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培育人才甚多。

岳美中[4](1900-1984)


名岳钟秀,号锄云,河北滦县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借钱读了八年私塾,后当小学教员,1925年报考清华国学研究院落榜,遂发愤读书,不久累得吐血。某医院诊为:“肺病已深,非短期可治。”教职也被辞了。在万念俱灰,床第呻吟之中,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着吃药,加上休息,肺病竟慢慢好起来。觉得中医确能治病,于是决心学医,自救救人。于是他先找了份村塾的工作,日教夜学,三年内读了很多医书,并亲自品尝药物。有机会就为村民诊治,疗效显著,并治好了一些名医看不好的病,从此名声大振。1928年正式行医,学验甚丰,造诣极高。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等职。

此外,张锡纯、曹颖圃、金寿山等名家,亦是自学成才,有空时再一一介绍。

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中医是可以自学的,并且能学的很好。所谓自学,是指抛弃了庸俗之医的误导,而通过古代圣者的著作直达圣意。同时加上自己的决心,刻苦,勤思,勇于实践,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达到的。自学成才,不知道是不是空前的,但我想一定是绝后的,今后不可能再有了……名医、名师的光环,人们只在乎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