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屁眼交易原图:科研人员谈基层学校的课题选择与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1 00:27:41
近年来,“科研兴校”已日趋成为上海众多中小学、幼儿园创特色、促发展的自觉行动。不少有一定教改基础的学校希望能有一个统领各方面工作的核心课题,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学校自身发展的课题?如何解决目前基层学校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科研人员如何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成功的范例?就上述问题,笔者对本市从事普教科研工作的几位专家进行了访谈,现将访谈内容归纳整理如下。
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几位专家强调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学校自身的经验和特点,二是教育发展有价值因素。基层学校应该在二者的联结中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
专家认为,一些学校在选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复研究。其一表现为从“口号”出发,盲目地“赶时髦”“一窝蜂”,造成与他人研究重复,缺少特色;其二表现为从学校本身所处的位置和直接经验出发,造成未能在原有教改和科研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分析其原因:一是缺少情报信息研究,捕捉不到最有价值的问题;二是对自己原有成果和经验的特点提炼不够,难以形成有创意的特色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专家对基层学校进行指导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情分析
校情分析是基层学校做好选题的首要环节,学校科研的价值取向在于以科研为先导,解决学校发展方向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合、满足这个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校情分析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了解自己学校的主要经验和优势,发现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和不足,扬长补短,选择合适学校发展的课题。专家指导选题的主要方法如下:
——在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即着眼于学校已有经验,视学校向现代化高层次发展目标为有价值因素,在两者的联结中寻找满足学校“最近发展区”的课题。
实例一:某学校向专家说明学校已有的经验和选题的初步设想,以求选题的指导。学校比较成熟的经验有:艺术教育、社会性实践活动教育、健体教育和学校管理。学校选题的初步设想有二:一题目为“进入精神世界的德育研究”,感到此题目容易打动学生的心;二是学校在管理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提出,形成课题的思路可以有两条:一是单项突破,二是综合突破。如何确定其中一条思路,应先分析学校的现状条件:首先,学校已有优势是各项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市和区的前列,单项改革都有现代化教育理念超前的成份和因素,具备了单项突破的条件,也具备了向综合突破的可能性。其次,学校的不足是研究现代学校办学模式及运行机制不够,要从单项改革成功和实现综合发展的联结中找生长点,于是确定了学校走综合突破的思路,提出了“走向现代化学校的实践研究”,“走向”的定位便是寻找到较好的研究生长点。此题目既涵盖了学校已有研究基础和条件,不至于因目标太高,而使学校感到无法实现;又可以把一系列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单项改革加以完善,形成机制和规律,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方向迈进。目标应该定得高一些,使研究又具有一定创新性,学校对此题目感到很满意。
——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即着眼于学校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视解决教改需求的“热点”问题为有价值因素,在两者的联结中寻找使学校发展有较大突破的课题。
实例二:郊区某学校在前一轮课题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科研骨干,学校科研的氛围已形成,想继续搞课题,提出了教改的热点问题——“创新教育研究”,主要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家分析,创新精神培养是这几年教育研究的热点,但是一些学校在选题时盲目地随波逐流,缺乏对一些实质问题的认知和结合学校特点的研究。专家用问题追溯法帮助学校解决了这一问题。专家问:“学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如何?”学校顿感一语击中学校要害问题,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是学校开展研究的较好突破口;专家又问:“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农村学校的特点是什么?”学校回答:“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村教师到市区参加培训很困难。”因此“解决教师校本培训问题”就这样凸现出来了。课题选择的思路,就这样沿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先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要解决教师培训方法途径一步步深入,寻找到学校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农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一是在课堂内,为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师培训研究;二是以校本培训为主培训方法的研究。这样既满足了学校积极投身科研的愿望和想搞创新精神方面的研究意向,又解决了学校发展的突破口问题。
——在学校固有特点中寻找切入点即着眼于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性质等因素形成的学校固有特点,视解决宏观背景中带有共性的问题为有价值因素,在两者的联结中控制有利于学校个性发展的课题。
实例三:在专家的指导下,某一公转民办学校转制后,开发了“转制型学校教育管理行为导向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师如何适应市场、适应新的办学体制,学校如何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及对教师行为的管理规范,情法相容等问题。课题研究既有学校的个性,又有现实指导意义。
还有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和特殊教育类学校等,也都有各自需要,而他人可能没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学校具有个性的研究课题。
——在已有课题、成果中寻找聚焦点即着眼于学校已有的较零散的小课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他们的共通性,视解决当前教改趋势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有价值因素,通过主题聚焦开发一个新的综合性的课题。
实例四:如某幼儿园原来有“器乐学校研究”、“美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幼儿音乐教学研究”、“书法启蒙研究”等单项的小课题研究,均是教师单个为主的研究,互不联系。专家指导幼儿园教师先找到这些课题带有共性的领域——艺术教育,然后寻找一个主题,将其统一起来。经过分析找到这些研究中有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幼儿创造性的培养。这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就提炼出了“幼儿艺术教育中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它不是原来小课题的简单相加,而是重新提炼,进行升华,但又含有原来小课题的某些要素。
二、形势背景分析
形势背景分析是基层学校做好选题的基础环节,一些学校自身有研究基础,但对外面的情况缺少了解。形势背景分析就是了解宏观的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教育实践的弊端,了解宏观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空白,以把握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选题的针对性。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寻找升华点即着眼于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视从学校现有的改革项目出发,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为有价值因素,寻找到立意较高的课题。
实例五:某幼儿园原“幼儿数教育渗透到其他教学活动研究”课题,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一般教法上,立意不高,且容易引起争论。专家引导教师学习当代先进的数学学习理念和走访数学教学专家,课题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大家认识到,教师的教以儿童发展为本,为幼儿今后数学思想的萌发和发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于是将课题改为“数学现象的多元感知与幼儿数的敏感性培养”,使课题研究追求一种新的精神境界,提出问题的角度新,也有相当深度。
——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即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分析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视学校已有经验对教育发展需要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为有价值因素,找到完善和发展自身经验的课题。
实例六:某学校“研究型课程建设研究”在上海一些学校掀起的研究热潮中被提了出来,但原来的课题设计内容上没有明显的突破。专家首先发掘该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是对研究型课程研究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评价),已有一些教改经验;其次分析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以及“研究性学习”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预测随着“研究型课程建设”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发展,管理问题重要性会突现出来。因此,将学校自身经验特点和发展需要挂上钩,提出了“研究型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管理研究”。这样既可克服学校选题重复比较多,又能显现学校经验特色。
三、情报理论分析
情报理论分析是做好选题的关键环节,校情分析和形势背景分析可能解决了某些学校选题的方向,而情报理论分析则了解别人研究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没有研究,更好解决选题的角度,避免选题的重复性;了解教育的相关理论,把握研究在整个相关理论中所处的位置。这样选题比较准确,依据充实。专家指导选题的主要方法如下:
——在与他人研究比较中寻找空白点即着眼于同类研究的了解和比较,视解决他人没有涉及和解决的问题为有价值因素,选择与他人不同研究角度和侧面的课题。
实例七:某小学“快乐小队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课题,专家指导学校收集国内外许多学校在“创新教育”、“少先队教育”、“校外闲暇教育”等相关研究的情报资料,掌握其他学校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特色,分析自己学校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比较分析基础上,挖掘他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如利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开发区,社区对教育特有的支持力度等优势,发挥学校十多年来,开展以社区为依托,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开展快乐小队活动经验的长处,把研究的突破创新之处定位在:在家校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指导下,探索“快乐小队活动”这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系列活动内容,突出了自己有特色的成份,避免了与他人研究的撞车。
——在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即着眼于了解相关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把自己的研究置身于整个理论体系中,认识其特有的位置,找到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前沿性课题。
实例八:某学校“学生自我监控策略的研究”从当今“学会学习”热点命题出发,到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最后集中到学生自我监控策略研究上。开始对什么是自我监控策略不甚了解。教师看了许多书,对问题的概念仍难以确定,如盲人摸象,看不到象的整体,无法把握其研究在理论上所处的位置。专家从理论的视角帮助学校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策略的前沿问题。提出了学习策略的三方面内容,一是认知加工策略;二是支持性学习策略;三是自我监控学习策略。使研究者能把握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在整个理论上处于什么位置,从而使选题具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
四、学校科研基础分析
学校科研基础分析是基层学校选题的最后环节,一些学校往往由于单纯的科研的热情,盲目选题,仓促上马,使一些课题不了了之。专家认为学校若承担一定级别的课题任务,需要具备或创造一定的科研条件,主要包括:
1.学科科研意识、能力基础。(1)校长科研意识强;(2)形成了一些科研骨干和特色教师。如一些教师参加某些小项目的研究,从不会到初步掌握了研究方法。又如有的学校在某一学科上有一个小小的优秀教师群,或有几个有特长的教师等,往往可以选择能发挥其特长的课题开展研究,也容易出成果;(3)学校的科研氛围。学校校长和教师尝到了科研的甜头,深深感到搞与不搞科研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样,有较高的科研积极性,学校形成了科研的激励机制。
2.有关前期研究基础。如某校“学生自我监控策略的研究”设计,学校已有前期研究基础即“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研究”,把心理辅导研究与学科、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前一轮研究对后一研究顺利完成打下了重要基础。又如已做了一些选题前的实验试运行工作。
3.学校实践基础。主要是学校自身经验方面。
此外,专家特别强调的是,对学校选题的指导要把握研究基础条件的差异,根据学校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这些差异包括校长和教师研究能力;学校研究历史长短与积累研究经验多少。对校长研究能力强,有明确研究选题思路和题目的学校,如题目定位很精确,只要提供一些建议,从而使选题更准确;对搞课题积极性高,但没有确立题目的学校,要帮助选择适合学校需要和可能的题目,或介绍一下课题,让学校跟着做;对新校长刚上任的学校,校长对原有的基础不清,从来没有搞过课题,则可以指导学校参与专家主持总课题下的一个子项目或一个小项目,使不同研究基础的学校在不同层次上获得研究的成功,提高科研的积极性。*接受访谈并提供实例的科研人员有:胡兴宏、张肇丰、顾志跃、李忠、周龙兴、吴增强、廖大海等。
如何理清课题研究思路
专家反映,一些学校在选题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方案设计中研究思路不清晰。这样,尽管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但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却缺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致使研究半途夭折。专家认为,一个比较综合的课题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着多重关系、多重矛盾和多层次的问题,涉及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必定有一对基本的关系、矛盾或问题,准确找出基本关系的意义在于找到研究的切入口,使研究思路变得清晰且可操作。总之,要从课题研究涵盖的基本关系中找到和理清研究思路,这是课题方案设计的前提。
——基本关系研究是整个研究的线索,可以统摄其他研究,使整个研究具有可操作性。
实例九:“区域教师继续教育研修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其主要价值在于使进修院校的作用和功能重新调整与定位。这一模式的构建,对全市各区县继续教育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原设计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时中心不明确,平铺直叙,涉及不同层面的组织结构、目标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近十大方面。专家认为,其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缺少能带动并统摄其他研究的核心或基本问题。例如,教师进修院校的改革将依据什么来考虑各部门人员的扩充和缩减,如何确定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如何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专家指出,在这些问题所涉及的诸多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复杂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课程的关系。目前教师进修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研强、培训弱的状况,而课程内容陈旧老化,脱离实际是当前继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教师进修院校的改革应从课程建设入手,解决不同层面的主题性和专题性课程、自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其他诸如不同部室(如研究部门和培训部门)、不同层面(区域和学校)的横向和纵向关系沟通,组织结构、目标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应围绕加强“师资培训”这个中心工作进行。课题组的同志听后深有同感,感到研究思路清晰了,操作实施的目标明确了。
——基本关系研究是其他关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引导其他研究,使整个研究得以深入展开。
实例十:“‘双通道’办学模式学校课程问题研究”其价值在于普通学校课程建设要适合培养复合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原设计方案列出关于学校课程的一般目标和特点等若干理论,以及课程结构、板块和管理等11方面的研究内容。专家指出,这样容易使学校的实践创新研究等同于一般纯理论研究,既脱离了学校教改的实践,也难以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问题症结在于没有揭示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矛盾。专家提出了寻找基本矛盾的思路:要解决课程结构、板块中哪些课要多开、哪些要少开,以及管理等问题,要解决文化课程和技能课程设置的比例多少和程度高低,最终要从办学目标上定位。普通学校办学目标若定位在培养复合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首先要从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研究这一人才的素质要求或能力标准。要抓住人才素质要求与课程设置这一基本矛盾,理清研究思路,带动课题研究和学术的改革。
——基本关系研究紧扣着研究价值的存在,偏离了它,便使整个研究失去了原本有的价值。
实例十一:“伙伴合作型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其价值在于用伙伴合作的组织形式和方式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原设计方案虽强调“伙伴合作型”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研究重点却落在教师如何通过问题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上。这样既有重复研究之嫌,又消弱了课题原本有的价值。其原因或是对原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深,或是由于科研能力所限,操作上便避难就易。专家认为,要真正体现研究价值,就要牢牢抓住伙伴合作型与探究能力培养这一基本关系进行方案的详细设计和立题后的实施操作,探索教育措施(伙伴合作型)和教育目标、效果(探究能力)的因果关系,使研究的设计体现其独有的创意。
如何进行课题方案设计
学校在课题具体方案设计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专家们指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指导性的意见。
——将教育改革等同于教育科研,表述工作目标等同于表述研究目标 如“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原设计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工作目标简单地作为研究目标。实质上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与研究是一种间接联系;如何着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才与研究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指导过程中,专家提出了区分的思路和方法。两者的区别在于,教改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未知的教育规律,获取科研成果。两者的联系在于,教育改革的成功有赖于科学规律的指导,而教育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最终效果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实例十二:专家指导某校开展的“奋斗精神教育研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有关研究”与“有关教育或改革”关系,具体区分见下表:
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奋斗精神”的人才打下基础
研究目标研究培养“奋斗精神”人才的途径、方法等(直接联系),为培养具有“奋斗精神”人才打下基础(间接联系)
教育内容理想、人生观教育、意志品质磨砺教育等
研究内容“奋斗精神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和评价等研究
教育方法榜样激励法、环境熏陶法、教师表率法等
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
教育效果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研究成果一种是物质的成果:专著、研究报告、教育个案集等;一种是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发现和掌握了一些教育的规律,对教育内容、方法的创新等
——研究内容空乏,课题设计的内在逻辑性较差 专家指出,从市、区各级科研课题申报的情况看,方案设计最薄弱的栏目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
一是课题题目很响亮,内容设计则空乏和简单化。专家认为好的方案设计应具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它可由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大部分,或理论的导向系统研究、运行系统研究和支持系统研究三大部分组成。
实例十三:“小学育美工程建设”,方案设计经专家指导修改,其研究内容充实,主次得当。理论研究包括小学育美工程建设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与素质教育、儿童身心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研究。实践探索把“小学育美工程建设模式”的构建作为设计的重点。其中又把建设的内容、策略和评估等作为“一般”设计内容,而根据学校研究的特点和适合教师研究,把“小学育美工程建设”操作设计作为重中之重。按目标层次分,依据不同年级研究识美、寻美、品美、仿美和创美能力培养;按发展程序分,研究发现、引出、强化、延伸和检测审美点五步操作法。这样的内容设计,为取得科研成果和实践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内容铺得庞大,且分解不恰当,离开了研究目标。
实例十四:“创造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原设计从几个方面去研究“创造”的意义和特性。专家认为,“创造”或“创造教育”与课题的关系是间接的,它是研究的理论基础,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化大量的时间,也不是学校的长处。而“创造教育课程”与课题的关系是直接的。因此对有关“创造”内容的研究,应用降级的方法进行技术处理,建议把这类问题统归于“创造教育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与“创造教育课程构建”的目标、方法及课程评价研究并列为研究内容的几大方面,使研究内容结构匀称,又适应了基层学校研究的特点。
——忽视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不匹配 课题设计中主要问题是普遍不重视研究方法对预期成果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是研究方法与研究需要不匹配。不少方案中简单地列出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不作具体解释,也不揭示为什么用这些方法。专家认为,研究方法的表述首先应提出几种研究方法,更主要反映结合具体研究的特殊操作方法,及该方法在完成研究内容中所产生的作用。如调查法,要写清用的是哪一种特殊的调查法,或问卷调查、访谈法或观察法,符合不符合研究的需要,是否匹配。
实例十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方案可以从教育研究三方面的功能来考虑:(一)描述功能,要回答“实效性”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实效性”,(二)改进功能,怎样研究才能体现“实效性”,要提出能改进的措施;(三)解释功能,为什么采取这个项目使教育有效。实现第一功能就主要通过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包括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等,才能回答“实效性”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实效性”,这是研究的出发点,只有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才能进而实现后两个功能。因此,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才能保证研究任务一步一步得以完成。
二是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不匹配。研究方法笼而统之,不能起到对研究过程的指导作用;研究过程设计粗糙,与研究方法不协调。专家认为,研究方法的阐述要结合研究过程具体化,研究过程要与研究方法相对应。如行动研究要结合具体研究反映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过程,不是有行动就是行动研究法。
实例十六:“培养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探索”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进行实践研究。他们的研究步骤包括:第一阶段总结学校以往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制定本研究实施方案,包括确定教育重点,形成内容系列。在此基础上确定试验班试验计划、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的实验计划和个案跟踪计划等(计划);第二阶段各项计划付之实施,试点班进行必修课、时政课、班会课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探索。理论学习小组探索专题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行动);实施过程中注重考察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中期论证(反馈);然后调整实验计划(调整),再实施新修订的计划;第三阶段在进一步实践和总结基础上,使研究系统化,形成系列研究成果。该设计将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较好地融为一体,使研究得以扎扎实实地进行。
选好课题并设计好方案,是取得研究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则是以科学的态度,将已确定的目标和计划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