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基漱口水有副作用吗:体验红军路(党旗礼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6:03:21
钱万成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20日   16 版)
读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朱德的扁担》,讲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朱德军长和毛泽东委员带领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挑粮上山的故事。当时是1928年冬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山上除正规红军部队外,还有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800多名伤病员以及2000多名老百姓。山中土地稀少,土壤瘠薄,年产谷不足万担。为了解决军民吃饭问题,必须从百里外的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运粮上山。井冈山山高坡陡,车马难行,在羊肠小道上运送粮食,只能靠肩膀和扁担。为了鼓舞军民士气,毛泽东和朱德带头挑粮。
我们这次在井冈山学习,上体验课,也走这条路。学员大多是老同志,最小的也有43岁,比当年的朱德军长还大一岁。一大早,大家就像孩子一样穿上红军服,戴上红军帽、背上红军包、挎上红军粮袋、披上斗蓑扛起木枪,到食堂去吃饭。还有人张罗加量,要为上山攒体力。兴奋程度真和小时候参加少先队活动差不多。
队伍准时从井干院出发,沿红军北路进山,盘旋而入,绕山前行。一个小时后到达了黄陇镇,这是井冈山中较大的一个镇子,是当年红军集中给养的地方。出镇区左行又十几分钟便到了我们这次体验课的起点源头村。村民已经等在那里,他们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根竹竿,大家不解,老乡说山上有蛇,而且是毒性很大的竹叶青,竹竿在手可以防蛇。9点钟,我们并成一列纵队向山上进发。井冈山最高峰也不过1800米,黄洋界只有1300米,但山势陡峭,坡滑路窄。我们并没有真的挑着粮食,只是象征性地背着粮袋和枪支。开始一段大家斗志昂扬,欢声笑语。走在最前面的,是领路的老乡,是井干院花钱雇来的向导。接下来是旗手,先是我们的组长,后来组长有点体力不支,就交给了宁夏的老宋,老宋人高马大,始终走在前头。这段挑粮小路只有6里,是红军挑粮路135里中最险要的部分,虽然不长,却极其难走。行至半公里的时候,队伍就分成了前中后三拨儿,个个大汗淋漓,有三位学员还因体力不支决定原路返回。还有一拨儿已经坐下来休息,扶着竹竿气喘吁吁。我和带队的老师,随队医生以及两位扛担架和氧气袋的老表走在最后。行至1000米处,也感到了艰难。喘气更加急促,腿已经发软,但谁也不提议停下,大家相互鼓励,奋力前行。
在当年革命先辈战斗的地方进行现场体验,这是井干院在干部教育中的一大创举。为了保证学员安全,他们雇用当地老表在沿途修了6个休息站。学员走累了可以在站点上坐一会儿,喝点水,吃点东西补充能量。据说,当年红军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山脚爬到山顶。我们虽然个个汗流浃背,却依然一路兴致勃勃。有人背诵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有人高唱“黄洋界上炮声隆”的歌。山路弯弯曲曲,下望坡陡涧深,一会儿是竹林,一会儿是松海,一阵风来,波涛阵阵。路边偶尔还可以见到一朵朵六个瓣的蓝色小花,老表告诉我们这就是井冈兰,是朱德最喜欢的花。上世纪60年代,已当上全国人大委员长的他,重上井冈山时还带走了一棵。登到1300米的时候,我们在一排木板房前休息。卖给养的大嫂说,这里就是当年朱军长和毛委员休息的地方,当年是三间泥土房,后来被国民党兵给烧了,这个房子是前几年他家新盖的,门前的老荷树仍是当年的原物。她说,在老荷树下原来有一块小草坪,每当挑粮歇脚的时候,战士们都要围在毛泽东身边听他讲革命道理。有一次毛泽东问身边的战士:“你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的说能看到江西,有的说能看到湖南,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他说:“我们革命就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能看到江西、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老荷树上还挂着一个烈属证,证明他们是烈士后代。当年,井冈山地区有数万人参加朱毛红军,像这样的烈士后代比比皆是。12点钟,我们登上了黄洋界,那个当年让敌人魂飞胆丧的地方,虽说个个满怀喜悦,却已人人精疲力尽。
在这次体验中,大家除了深切感受到中国革命成功的不易和红军将士的艰辛,还有很多感悟:比如万事开头难,能够坚持更难,谁能坚持到底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信心有时候比实力更重要,没有信心就会被困难吓倒。就在大家生发感慨的时候,我却忽然想到另一个问题。我在路上和老表聊天,他说,他们家有6口人,每人有七分田,全家有四亩二分田。一亩田一年能生产500斤粮食,一年不过2000多斤粮食,仅够年吃年用。好在山林承包后,政府允许他们每年砍点竹子卖,再加上一点旅游收入,一年可以剩个万儿八千块钱。听了他的话,我才意识到在进山这一路上,确实只见到路边的一点点田地,一条一块,最小的地块恐怕真比屁股大不了多少,一不小心坐下去压死一片秧苗,很可能一家人会少一顿饭吃。这是一片金贵且贫瘠的红土地,不要说当年喂养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是靠它的产出能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活下来都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