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名手6.58破解版:黑龙江哈尔滨市六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9:09:04

黑龙江哈尔滨市六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征,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正常的。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祐(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活运用。江西诗派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正是由于黄庭坚并不谨守褊狭的门户之见,所以其门人弟子都以新求变为能事。如徐俯曾答客书云:“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清波杂志》卷5)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颇为不乐,显然意欲自成一家。与徐俯交游甚密的韩驹也曾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却说:“我自学古人。”(周必大《文忠集》卷19)正是由于这种追新求变、力求自成一家的倾向使得江西诗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后,“活法”之说,一时盛行于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的重要诗学思想。除诗歌发展本身的因素外,吕本中、曾几等江西后学都经历过“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变化实属必然。

    此足以证明,将江西诗派视作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既然江西诗派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曾几又是陆游的授业恩师,则陆游与变化中的江西诗派有某种契合之处便决非无端臆测。

事实上,陆游终生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曾几对他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陆游晚年为曾几奏议稿作跋,追忆说:“绍兴末,贼亮入塞,时茶山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某自敕局罢归,略无三日不时见。见必闻忧国之言。先

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渭南文集》卷30)在这篇短小的跋语中,陆游对曾几奏议稿的其他内容只字不提,唯独念念不忘恩师的这份爱国忧民之情,足证曾几此种情怀对陆游的影响之大。

    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契合,还可以从他对晚唐诗的态度窥见一二。《剑南诗稿》卷45《追感往事》云:“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对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十分不满。而自黄庭坚以来,江西诗派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凡此种种,都说明作为江西弟子的陆游与江西诗派的诗学祈向有着相当多的一致之处。

 (摘自2006年第7期《文史月刊》)

1.从原文看,下列对“江西诗派”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西诗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诗歌流派,它拥有众多的诗人,并且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B.江西诗派在整个发展嬗变史上,始终贯穿着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的思想。

C.江西诗派是黄庭坚创立的,徐俯、韩驹、曾几、吕本中等都是江西诗派的门人弟子,尽管徐俯、韩驹都曾“欲自成一家”。

D.江西诗派自创立时起,就以吕本中提出的“活法”说作为重要的创作原则,倡导求新求变,力求自成一家。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作者说明陆游和江西诗派有关系的一项是( 

A.江西诗派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

B.江西诗派作者曾几对陆游影响巨大。

C.社会环境使陆游的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了变化。

D.陆游和江西诗派一样,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陆游虽然早年受江西诗风的影响,但后来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了现实主义创作轨道。

B.徐俯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非常不乐,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黄庭坚虽然是江西诗派的宗主,但诗学有限,不足以做他的老师。

C.从江西诗派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江西诗派并不是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

D.陆游晚年仍然念念不忘其师曾几的爱国忧民之情,这足以说明曾几的这种爱国情怀对陆游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襄字师卿,起家著作佐郎。后昭明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引与游处。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每月常遣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常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①过礼,太子忧之,日遣使诫喻。中大通七年,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毦(ěr),又于地中得石玺,窍怪之。琮先与妻别室,望琮所处常有异气,益以为神。大同元年,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显元年,署置官属,其党转相诳惑,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获琮。时邻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作歌曰:“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

    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雠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现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

    襄弱冠遭家祸②,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选自《南史》卷四,有删节)

    注释:①毁顿,哀痛伤身 ②家祸,指陆襄父亲陆闲被叛贼王遥光所杀一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B.襄母常卒患心痛       卒:通“猝”,突然

    C.但和言解喻之         喻:明白

    D.陈襄德化             陈:陈述,诉说

5.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陆襄“忠”和“孝”的一组是       (   

    A.复掌管记,母忧去职   时以襄孝感所致

    B.唯襄郡枉直无滥       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

    C.在政六年,郡中大宁   始欲酬直,无何失之

    D.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释服犹若居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襄的品行深得昭明太子萧统的赏识,昭明太子因此与他相识交往,并每月亲自

       到陆襄家中拜望陆母。

    B.鲜于琮借神仙之名,聚众谋反,杀死县令并想攻打郡城,陆襄对此早有防备,最终

       打败贼人,生擒贼首。

    C.在查办处理鲜于琮残孽余党的过程中,陆襄一心为公,明察善恶,他的公正清廉,

       赢得了百姓的赞扬。

    D.陆襄以德化为政,面对结怨甚深的彭、李二家,他并未简单责罚,而是好言相劝,

       晓之以理,使两家和解。

7.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5分)

    译文:                                                                    

   (2)时邻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夏日三首(其一)

北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5分)

答: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三、文学类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梦中的街

【新加坡】张挥

小倩又在房里幽幽地哭了。我赶忙跑进房里看她。

“别哭,别哭。我们这就逛街去。”

  自从去年得了个忧郁症之后,小倩经常在半夜里从睡梦中突然间醒来,说她又梦见那条失落的街了,并要我陪她一道去逛逛那条梦中的街。我怎忍心拂她的意呢?如果这么做能治好她的病,能减轻她内心的忧郁,我是一点都不以为苦的。然而,苦的是她所说过的梦中的街不知道在哪里?我陪她在夜里走过许多条街,但没有一条是她所说的梦中的街。

  每次陪她走在街上的时候,她总会这样对我说:

  “是一条铺着碎石块的街,街的两旁都是卖历史书的铺子。铺子的门口张挂着‘书旗’,每条‘书旗’上用各体书法写着该书店所专卖各个朝代的历史书。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我在小时候曾经在这条街买过一本《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攘攘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

  这么长的书名也真难为她想得起来。当年她在大学里修的正是历史这门学科。她是从历史的书页中走过来的。然而,大学毕业之后却一直没有机会传授这门功课。她甚至在路边摆了个小摊位免费传授这门学问,摆了整整一个星期,竟没有一个人来问津,还被“地牛”捉去控上法庭。因为她没有领取“贩卖历史”的小贩执照。

  我知道她深爱历史,但却没想到她会爱得这么痴迷。这么多年来她跟历史磨磨蹭蹭地纠缠不清,已有一点神志不清了。去年十二月忽然说要出来参加竞选搞政治,被我狠狠地骂了一顿。她没跟我争辩或抗议,只是任让我数落、抢白、责骂。事情过后,我深深地感到难过和内疚,然而,她已忧郁成疾,开始在寻找她梦中的那条街来过日子了。

  今夜,我又陪着她走在一条灯火辉煌的街道上。她又对我重复那个街的故事。

  “你在这里等我,我去买一本书就回来。”

  突然,她挣脱我的手,快步地往前走去。我当然没阻挡她,因为,我知道她必定买不到那本书,然后就会在走了一段路之后折回头来。我靠在一根灯柱上抽着烟等她。当我呼出一口烟雾来时,竟不见了她的身影。路是一条笔直的路,没有行人没有车辆也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而且灯火辉煌,她竟不见了!难道她已走进那条梦中的街不成?我在灯柱下焦虑万分,不知怎么办才好。

  “你看,我终于找到这本书了。就在最后的那间书铺买到的。只花了五块三毛钱。”

我不知道她是怎样出现在我面前的。我顺着她手指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哪有什么铺子?低下头一看她手里的那本书,不正是那本《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攘攘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倩经常梦见那条失落的街,以致半夜里突然醒来,并要我陪她去寻找那条街。我也经常陪她一次次外出,并不以为苦。这说明我对她的理解和支持。

B.《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攘攘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概括了中国和中华民族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和多灾多难。

C.小倩要出来搞政治,虽只是偶尔萌发的一个念头,但还是被我狠狠地骂了一顿。因为我知道,像她这样一个“精神分裂者”并不适合搞政治。

D.小倩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她“赚人热泪”的悲剧色彩,而是以一个观察者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人物,用梦来诠释她的“悲剧”,使悲剧的况味尤其浓郁、深沉。

E.这篇小说的情节生动曲折,作者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情景精心刻画了一个内心无比执著的寻梦者的形象,在哀婉疏淡的笔调中,给人以无限思考。

(2)小倩“梦中的街”是一条怎样的街?有何深意?小倩为何执著地寻找这条街?(6分)

                                                                                      

(3)小说在创作上有何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4)小倩是修历史的,照理说是个冷静的人,为何会患上“忧郁症”呢?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洞开状态;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这样好。”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高高两摞书间昂起头来。

  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很多人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却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车、刨、铣、钳各工种。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队等候。

  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来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级精密的设备,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而这两次得主都是刘先林。

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

  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需要是发明之母。”刘先林产品的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

  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先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他说:“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学位,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

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而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而被扔掉了。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国家测绘局领导有一次到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辆三轮车,正好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会见外宾时也不考究衣着。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  

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而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而没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不当的两项是(    )(    )(5分)  

A.科技创造是严谨的,但科技创造需要开放的、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用“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作标题不但富有诗意,而且符合人物特点。  

B.文章开头叙述刘先林讲究空气流通的几件趣事,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科研发明的奇思妙想。  

C.刘先林不善言语,但他喜欢说“直奔主题”,文中划线的两句话,都是直奔主题的。在刘先林看来,实际需要就是科技发明创造的主题。

D.“文革”中,别人闲聊,他学技术;当年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根据需要。这几处对比,凸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E.文章先写刘先林的生活喜好,接着叙述他的科研特点,再记叙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最后一段介绍他的大写人生,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2)在这篇人物通讯中,刘先林作为科学家有哪些可贵品质?(6分)

                                                                                     

(3)第⑦段写刘先林不修边幅有什么作用?(6分) 

                                                                                   

(4)几个古稀之年的同事评价刘先林:“不循常规,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但是一个奇才。”这则通讯都能印证这些评价吗?请简述理由,不超过100字。(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C.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D.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茅于轼强调,我们虽然一直以来受的教育都是劳动创造财富,但在市场经济下,交换才是财富产生的途径,每一次交换都把一个物品从低价格提升到高价格,交换使其物尽其用。

B.中国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国的经济学者没有创新性思维。

C.外来的游客们选择鲜花盛开和绿树成荫、阳光充裕,藏族人一年中生活最好的时候来,能看到阳光灿烂、蓝天白雪的时候来,看到的藏族人好像总是在过假期一样。

D.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中关于元末明教一干英雄与朝廷抗争的描写,许多人都以为那只是小说家之撰,未为可信。日前,福建霞浦县柏洋乡上万村发现大量明教遗迹。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                                           

①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文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②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文现象

④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⑤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的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16、请按照题目的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其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

②因此大多数中国民众对日本政府不抱有好感。

③这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1)以“一家民营机构”为开头:                                                         

                                                                                    

(2)以“大多数中国民众”为开头:                                                 

                                                                                 

17、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5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象很调皮,但是力量小,驯兽员用绳子把它拴在木桩上,经过多次挣扎,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时间一久,小象也就放弃了,长大以后,大象粗壮有力的长鼻子,可以轻易举地把一吨多重的物品抬起。但马戏团的驯兽师只要用一根小木桩,就可以将它们安然拴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4分,每一点给2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2分)(意思对则可)

【赏析】

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首联、颔联诗歌描写的是燕雀、蝴蝶、蜘蛛等的动景: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这里诗人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

阅读一

1)AE(A错在不是理解和支持,如第三段所说,是为了治好她的病,减轻她的内心的忧郁,是一种关心呵护。)(E错在情节生动曲折和哀婉疏淡的说法。小说采用的是散文式的笔法,情节并不追求生动曲折;小说反映的是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层次思考,所以笔调较深沉。)

2)小倩“梦中的街”,是一条铺着碎石块的街,街的两旁都是卖历史的铺子。铺子的门口张挂着‘书旗’,每条‘书旗’上用各体书法写着该书店所专卖各个朝代的历史书。(2分)这其实是一条虚拟的街,在现实世界里只是一个名词;但是它是一条象征历史的街,象征了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和中国文化。(2分)小倩之所以执著地寻找这条街,是因为这条梦中的街是她的精神支柱,所以即使精神分裂,它在小倩的内心深处,仍然荡漾着一丝历史的涟漪,如梦追随,割舍不断。(2分)

3)这篇小说也带有一定程度的“意识流”的写法,小说借梦述志,借幻言情,但又奇境独辟。小说写主人公小倩一直在寻找自己梦中的街,以至忧郁成疾,每天靠寻觅那条虚幻的街来过日子。小倩失落的那条铺着碎石块、两旁都是卖华族史书的店铺的梦中的街,显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只是一种幻觉出来的映象,一种病态的反应。但由于作者采用了梦幻化的手法,打破了虚幻与现实的界限,使小说形成一种似真似幻、似幻犹真,真幻莫辩的奇妙的艺术境界,这种恍惚离奇的意境,不是通过个别偶然的细节来显现的,而是纳于整个作品的总体结构之中,而指向一种朦胧的象征──关于华族历史文化断裂的透示。(3分)小说还有个特点,与一般传统的小说技法不同的是,它即有小说的骨架,却以散文的笔调来完成,可以称之为散文式的小说,利于人物的单线发展和情境描写。小说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更不是靠情节取胜,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了一条寻梦的故事主线。作品中的“我”只是一个观察者,通过我的眼睛和思考来审视这一切。(3分)

4)①小倩自从“大学毕业之后一直没有机会传授这门功课”,致使她内心失落苦恼烦闷;②这门功课便是作者所说“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嚷嚷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这其实是涵盖了中国五千年历史和中华民族泱泱的族魂,这一切已经失落太久了,无人在意,更无人经心;③小倩“她甚至在路边摆了个小摊位免费传授这门学问,摆了整整一个星期,竟没有一个人类问津,还被‘地牛'捉去控上法庭。因为她没有领取'贩卖历史'的小贩执照。”这是一种反笔。小倩未必真的在街边摆摊,何况她所贩卖的是虚幻的“历史”。历史能贩卖吗?它是什么具象的“物品”?甚至因此而被控上法庭,显然,这是一种自嘲似的反讽,一个学历史的因“贩卖历史”而被捉,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由此看来,小倩的“历史情结”太深了,以致于无法自拔;④小倩“梦中的街”其实是小倩的精神支柱。这个支柱来源于历史的忧患意识,当这忧患意识无法获得圆满的诠释,或消除心中的重轭时,它就会演变成“历史忧郁症”。(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

(以上三道问答题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阅读二

12.(1)BE(B“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错;E“记叙他不修边幅的几件琐事”其实就是体现刘先林搞科研“直奔主题”的特点,科研是他的主题,生活中的小事被他忽略了,最后说他心中装的也是科研的大思考,还是直奔主题。答对1项得3分,对2项得5分)

2)要点:①善于学习,勤于动手;②具有前瞻意识;③从实际需要出发搞科研;④思考创造无止境;⑤用心专一。(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3)这样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说明刘先林把所有的心思花在科学发明创造上,没有时间考究衣着是否合适,能显示科学家的特点;另一方面把生活中的刘先林真实地表现出来,能显示人物率真自由、不落俗套地个性特点。(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4)都有印证:①他根据需要搞科研,不像别人关注国外科研热点,写文章,带学生,考学位(不循常规);②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不修边幅)③他话不多,很简洁,且是大实话(不善言辞);④测绘界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他包揽(是个奇才)。(每点2分,共8分) 

【答案】C

【考点】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高

【解析】“冰山一角”中“冰山”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冰山一角”含有所暴露出来的部分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的意思。“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即使死刑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不可思议”神秘奥妙,不可理解。这里形容“撒野动粗”,有愚昧或态度蛮横之意,应该用“不可理喻”。 “犯而不校”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

【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虽然”移到“我们”之前,“交换使其物尽其用”“其”与“物”重复累赘,去掉“其”;B句式杂糅,去掉“主要原因”或“是因为”;C成分残缺,“鲜花盛开”和“总是”前加“在”。)

16.【参考答案】

1)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是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

2)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每句3分:按要求开头,1分;原有信息保留完整,1分,语句通顺,没有语病,1分。)

答案:17.它可能是一条江  让你体会澎湃;它可能是一卷线装书  让你品味深沉

 

黑龙江哈尔滨市六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邯郸市201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1年安徽省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仙游私立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迁西县新集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云霄立人学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2011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太原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湖南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东北三省2011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 东北三省2011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省惠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1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作文 《跟着炊烟回家》被选为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模拟考试)阅读文试题_马国福_新... 2009年滨州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 2009年滨州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 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宝鸡市2011年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