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纶 字子理怎么死的:南方日报:事业单位改革为何屡屡触礁搁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5:34:24

南方日报:事业单位改革为何屡屡触礁搁浅?

2011年04月15日 12:39 来源:南方日报 

  事业单位的角色在社会公益服务主体与市场自主经营主体之间摇摆不定,派生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伪事业单位,以及“差额补贴”的“半事业单位”。

  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已经确定,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将主要从事公益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进行多次,为什么依然存在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等老问题,事业单位改革为什么屡屡触礁搁浅?

  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的问题本质在于社会公益事业立法供给不足,行业政策不明晰,没有明确事业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的主体地位。事业单位的角色在社会公益服务主体与市场自主经营主体之间摇摆不定,派生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伪事业单位,以及“差额补贴”的“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有事业单位之名,无事业单位之实,服务行为和定价原则日益市场化。在市场大潮冲击下,在价格杠杆和自身利益驱动下,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丧失,企业化经营的后果必然使某些社会事业逐渐产业化,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城市给排水等行业的某些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变成基础产业,必然导致基础性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持续上涨,群众生活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半事业单位”在社会公益服务与市场供求关系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必然出现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关键设备多年失修,人才流失,单位自我“造血机能”逐渐丧失,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全行业社会公益服务能力减弱,例如,文化文物、农村水利、农业综合服务、社会救济等行业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政事不分的问题根子在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某些纯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职能转变尚未完成。这类事业单位在经费渠道上是事业单位,在职能上是“准行政机关”,社会管理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边界不清。某些退出行政序列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既履行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又承担社会服务任务,既接受财政拨款,又依法征收各种法定“规费”,还根据行政机关批准的“服务性收费”项目收取服务费。行政机关对“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行政委托立法不够,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行政委托行为不规范,委托事项与编制、费用、责任、权利、权益和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不配套,导致这类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的积极性较高,实施社会公益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有权有利的事,大家争着做,没权没利的事尽量少做,甚至不做。

  某些事业单位事企不分的弊端在于以往的事业单位配套改革不到位。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与市场经营边界不清,人事、计划、财政管理关系没有界定清楚,特别是价格、核算、内部分配政策界限不清,行政委托事项与自主经营项目统一管理,混合经营。事企不分的事业单位如果偏重社会公益服务,必然丧失市场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完全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求生存、图发展,公益服务职能必然逐渐丧失。

  事业单位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的根源除了上述体制性问题,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角度看,关键在于事业单位资产运营方式落后,财务收支核算办法与价格管理矛盾重重,以及劳动人事管理政策的“官员化”模式。因此,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必然偏离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诉求必然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在新的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要治理事业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事业单位职能转变方面,要坚持“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在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与核算方面,坚持“谁委托,谁买单”的权责对等原则;在公益服务方面,要坚持“谁享受财政拨款,谁无条件服务”的权益匹配原则。否则,事业单位改革不触礁,便要搁浅。 陈 仓 作者系陕西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