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指挥中心读音:中国姓氏地图(上下全)-来源:求索书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0:33:02



前言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无疑就是一个姓氏悠长、神秘而又扣人心弦的寻根隧道,探讨这种联系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寻根之旅,更是对中华姓氏文化的一次学习和巡礼。而且,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我们今人能够直接“看到”并触手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砖汉瓦、典籍文献等实体文物和载体文物之外,还有一个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地繁衍延续着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据统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已达近12000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正因之,以其为内核的中华姓氏文化才理所当然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现象,才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因而古往今来,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研究一直史不绝书,尤其是近些年来,“寻根问祖”已经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涌潮,而寻根的捷径就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另外,通过姓氏了解他人、了解社会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途径。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也是打开交流通道的最好媒介;探究姓氏蕴含的奥秘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兴趣,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也是从姓氏开始的。为了满足海内外朋友对于姓氏文化的这种迫切需求,我们组织大量专家学者,在借鉴参考同类图书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分析论证,最终推出了这部《中国姓氏地图》。  
  顾名思义,《中国姓氏地图》的最大也是最突出特点即是以地图的理念立体诠释姓氏的源流、播迁。作为一般地图,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明确无误的指南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地图轻而易举地查找到需要查找的东西,本书的“地图”当然也具备这个基本功能。姓氏的独特魅力,文化的博大精深辅以地图般的精确指示,展开一幅五千年姓氏的长卷,让你饱享文化大餐。另外,本书还拥有完备丰富的资料性,尽可能提供给读者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精选近千幅图片,从名姓、名人、名地、名事入手,几乎囊括与姓氏有关的方方面面,给读者全新的视觉感受。按图索骥,每一姓氏的肇源地、播迁路线、主要分支、始迁祖、历史名人等跃然纸上,一目了然:无异于带你穿越时空隧道,让你在进行一次饶有趣味的寻根之旅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在体例编排和版式设计方面,本书也不无独到和创新之处。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百家姓》为底本,结合姓氏发展的最新趋势,精选100多个姓氏,既增补了新涌现出的大姓,又照顾到历史上的“名姓”,兼容并蓄、古今咸宜,力争再现姓氏文化的全貌。第二部分考辨姓氏源流变迁,将有关姓氏文化的趣闻轶事娓娓道来,让你耳目一新,既学习了知识,又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体验。我们相信,中华姓氏文化还是第一次以如此面貌呈献给读者。  
  作为“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的一种,本书虽然拥有上述诸多优点,鉴于能力和水平之限,不足和遗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第一部分01《百家姓》中第一姓赵《百家姓》中第一姓(1)


  翻开《百家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赵钱孙李”,赵姓为什么能在《百家姓》的五百多个姓氏中位居首位,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姓居《百家姓》中的首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赵姓作为帝王之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显赫的。但是,赵家天下的结局似乎过于悲惨,先有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后来南宋又被蒙古人所灭,整个赵宋王朝彻底崩溃。  
  一、周穆王赐赵城,因邑为姓  
  赵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  
  此外,在赵姓发展史上,因帝王赐姓、冒姓,或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赵的也不少。  
  二、两度立国,名人辈出  
  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因受排挤,率领部分宗族投奔晋国,而没有迁往晋国的赵氏宗族仍居住在赵城。从此,赵姓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而且逐渐昌盛壮大,“三家分晋”后所建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被秦灭亡后,赵姓出现了两大分支——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国末代君王赵嘉被秦始皇迁往西戎,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甘肃,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赵氏;赵悼襄王之子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裔在汉时又自房陵迁居到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赵姓另一支派——涿郡赵氏。此后赵氏又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到了宋代,随着赵姓王朝的建立,赵姓的地位更为显赫,且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宋朝时300多年,有18位赵姓皇帝。  
  赵姓中不但出帝王,而且贤士名人也不少,是一个声名显赫、人才济济的姓氏。帝王有赵武灵王雍、南越国王赵佗、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名臣有平原君赵胜、宋宰相赵普等;将帅有战国时的名将赵奢、三国时蜀国被先主赞为“一身都是胆”的赵云等;文人有著名的书画家赵昌、赵孟、赵原等。此外,赵姓中还有一些特殊人物,如“纸上谈兵”、祸害赵国的赵括,“指鹿为马”、搅乱秦政的宦官赵高,以色媚人的汉宫皇后赵飞燕等。  
  三、赵姓名人  
  1.汉宫飞燕  
  赵飞燕是歌舞伎出身,被汉成帝看上后进入汉宫,备受宠爱。传说赵飞燕自幼聪明灵巧,精于气术,体态轻盈纤细,行动轻柔飘逸,可掌上起舞,故称之为“飞燕”。  
  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随后也进入汉宫,也被封为婕妤,两人的显贵程度超过整个后宫。赵飞燕恃仗成帝的宠爱,在汉宫专横跋扈,祸害其他嫔妃。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六月,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更加骄奢。成帝还专为其妹合德修建了一座昭阳殿,对她极为宠幸,称其为“温柔乡”,并说:“我就老死在温柔乡算了,决不能像武皇帝还要去寻求什么白云仙乡!”昭阳殿耗费巨资,用朱红色粉饰庭院,殿中用赤墨漆涂饰,四壁均镶嵌黄金,台阶为汉白玉。殿内陈列着蓝田璧、明珠、翠玉等名贵饰品,这在后宫是前所未有的。  
  赵飞燕长期未能生育子嗣,害怕自己皇后的位置受到威胁,因此急于求子,开始与多子女的侍郎、宫奴私通,整个汉宫一片淫乱。成帝有所耳闻,但在赵合德的解释下,很快就当没事发生。赵飞燕更加荒淫无度。她还时刻关注后宫,发现有后妃怀孕就将其杀死。一时间,后宫之中不少妃嫔离奇死亡,人心惶惶,谈“孕”色变。  
  成帝40多岁时,仍无子嗣,便立侄子定陶王为太子。公元前7年,成帝在未央宫突然去世,民间传说是赵飞燕二姊妹的淫乱使成帝纵欲身亡的。皇太后派大臣调查,赵飞燕二姊妹无奈,自缢身亡。  
  2.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  
  赵匡胤是北宋王朝的创立者,即宋太祖。他祖籍河北涿州,属涿郡赵氏后裔,是一位文韬武略兼而有之的铁腕式明君。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所说“唐宗宋祖”之“宋祖”指的就是赵匡胤。  
  公元960年,契丹入侵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奉命带兵迎敌,驻扎在陈桥驿。因“主少国疑”,民间传言“出兵的日子册立天子”,所以军士们全副披挂,来到赵匡胤寝门前呼喊:“诸位将帅无主,愿意拥立太尉做天子。”赵匡胤未及开口,众人就一拥而上将他抬出来,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喊“叩见万岁”,拥立他为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故事。  
  北宋建立后,一天晚上,赵匡胤特地留下掌握禁兵的石守信和一些实力派将领等宴饮。酒过三巡,太祖说:“身为天子在众人眼中是何等风光,有多少人日夜惦记着这个宝座,朕一念及此,食不甘味,睡不安寝啊!”石守信等心领神会,连忙跪下请罪。太祖又说:“你们为何不解除兵权?还是回去多买些土地,为子孙留下万世的基业。”石守信等清楚赵匡胤害怕他们篡权,假若不把兵权交出,自己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因此第二天,众将领个个都借故称病,请求辞官。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弱了藩镇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久病不愈。随着病情的加剧,赵匡胤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在一天夜里召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嘱托后事,左右侍从都在帐外,只望见烛影摇曳下,赵光义不时起身离座,好像在推让什么事情。一会儿,赵匡胤起身,拿起壁上挂着的大斧,敲得地面“咚咚”作响。一夕长谈后,赵匡胤驾崩,兄终弟及,赵光义即位,这是巧合还是谋杀,或是另有隐情,“烛影斧声”成了一个千古谜案。

第一部分02《百家姓》中第一姓赵《百家姓》中第一姓(2)


  3.风流皇帝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他不仅是帝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他对书画的喜好远远胜过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格外注重绘画的“法度”和“形似”,形成不同于以往的“宫廷院体”画派;其书法也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自成一家,创立了“瘦金体”。由于对书画的热爱,他还将“画学”列为科举考试科目。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京城汴梁,宋钦宗亲往金营和谈,被金兵扣押。应金国要求,宋徽宗与群臣、妃子等3000余人前往金营。徽、钦二帝最后落得个“青衣侍酒”、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赵佶虽政绩平平,但其风流韵事却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帝王。为寻欢作乐,他竟异想天开设置了行幸局,在其所宠幸的女子中,最为著名的是汴京名妓李师师。因迷恋李师师的姿色,他常微服到其家中。徽宗还将京城樊楼为其藏娇之金屋,屋内装饰华美,经常灯火通明,徽宗与李师师宴饮于此,专门听李师师唱歌跳舞。  
  4.大书画家赵孟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宋亡国后,赵孟受到元朝君主的器重。  
  赵孟五岁学书,习遍名家书体。《辍耕录》作者陶宗仪见过《千字文》一卷,以为是唐人的字,看过题跋,才知是赵孟写的,因为书中的一点一画都与原稿一般无二。而这些都得益于赵孟无帖不习,每帖都细心揣摩,临摹数百遍,所以他的书法才能独步一世。  
  赵子昂擅长画马,且他作画前常身作马形,模仿马的动作。一次他靠床学马滚尘的状态,其夫人从窗外真看到了一个“滚尘马”。由于有亲身实践,他画的马栩栩如生,就连马的细微姿态也描画得维妙维肖。  
  赵孟的夫人管道升能书善画,是一位绝代佳人,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善于书画,所以赵孟一家可谓是书香家世。

第一部分03《百家姓》中第一姓钱 彭钱同祖,由“钱”成姓


  钱姓也是百家姓中的重要一员。宋代编的《百家姓》中,钱姓排在第二位,因此被人们熟知。  
  相传,周代有个叫彭孚的人,是传说中的寿星彭祖的后代,在朝廷中做管钱财的官,称为“钱府上士”。彭孚的家族非常兴旺,他的后代以先辈钱府上士的官职为荣,就以“钱”为姓,世代相传,钱姓由此而来。由于钱姓是从彭姓分化出来的,与彭姓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历史上的钱姓和彭姓常常自认是一家。  
  钱姓人最早居住于下邳一带,秦汉时期逐渐发展到徐州、乌程、长兴、高密等几个相对集中的地方。隋唐以后,钱姓家族蓬勃发展,遍布江南地区,后来又向台湾和海外地区迁移。如今,钱姓人已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其人口总数已接近270万,成为百家姓中排名第89位的大姓。  
  一、钱姓无豪富  
  钱姓人虽然以“钱”为姓,但在历史上并未财运亨通,也未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过轰轰烈烈的角色。不过,钱姓人士在文采武功上多所建树者却不乏其例,可谓文武并举,独具特色。  
  据考证,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钱姓人士为钱丹和钱产两人,钱丹是著名的隐士,而钱产则是秦代的御史大夫。汉代的钱逊、钱林都一度为官,但因不满王莽的篡权活动,最后辞官归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钱姓人士都以军功见长,钱宠、钱端、钱广、钱象等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南朝后期的钱道戢辅助陈霸先建立陈朝后,又多次领兵平定叛军,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唐末五代时期的钱更是以武立身,多次征战沙场,屡建奇功,最后被封为吴越王。稍后的钱守俊自幼勇猛果敢,后投笔从戎,归赵匡胤,屡建战功。几乎同时的钱惟、钱惟演、钱惟济兄弟也都是当时征战沙场的名将。明代海州钱氏的开创人钱整英勇善战,追随明成祖屡建战功,他的两个儿子亦皆骁勇善战。鄞县钱氏的开创人钱奂曾参与平定大滕峡等地的叛乱活动,以军功驰名天下。明朝末年的钱肃乐坚决主张抗击清军,多次带兵作战,无奈南明政权腐败无能,最后忧愤而死。  
  钱姓人氏不仅以武功闻名天下,也有许多引领风骚的文人墨客。唐代的钱起博学多才,诗作尤其出色,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震惊四座,被称为绝唱。钱的后代楚国公钱铧精通音律,为时人称颂。宋代的钱惟演不仅武功卓著,而且博学能文,其文辞以清丽著称,开创一代诗风,为西昆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元朝初年,又出了以绘画著称的钱选,工于人物、山水、花鸟,意境高远,为时人所不及。清代“吴中七子”之冠的钱大昕,博览群书,虽然在乾隆年间中过进士,但绝意仕途,潜心著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士。  
  二、钱姓名人  
  吴越王钱  
  钱,字具美,杭州临安人。其父钱宽出身低微,以农耕为生。钱少年时家境贫寒,无以为生,贩私盐为业,被相士惊为“贵人”。果然,他投身军旅以后,屡建战功,终至裂土称王,据有吴越十三州土地,成为一方霸主。  
  钱统治吴越的时候,钱塘江堤年久失修,无法抵御潮水冲击,两岸百姓深受其害。吴越王钱下令整修,但海潮汹涌,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施工。钱认为这是鬼神作怪,便下令工匠赶造竹箭三千支,一齐向潮水发射。说也奇怪,海潮竟然真的消退了,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一部分04《百家姓》中第一姓孙 孙姓起源


  孙姓是当代中国第十二大姓。孙姓由来已久,姓源诸多,据史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一般认为,孙姓的渊源主要有三个。一种说法是源于周文王的后代惠孙,其孙为纪念惠孙而取其名中的“孙”字为姓。另一种说法是说孙姓源于孙叔敖后人。第三种说法也是最重要的说法,就是孙姓源自田完后裔。田完由陈国逃到齐国,由于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立他为卿,但他不慕高位,只是请求当个管理百工的小官吏。田完的后代在齐国屡立战功,齐景公赐姓孙氏。以上三个孙姓起源,以齐景公赐田完后代“孙”姓一说影响最大。  
  自春秋战国以来,孙姓发生了几次大的迁徙,其特点是自北而南,甚至出现了跨海域、跨国度的迁徙。  
  据史料记载,卫康叔的后代孙林父父子败于政敌宁喜,后孙林父之子孙嘉分迁至河南卫辉,形成孙姓第一次分迁。此后,孙姓族人分别在战国及东汉末年进行了两次南迁。明末清初,有大批沿海居民到台湾谋生,其中以福建孙姓居多。  
  一、孙姓多书香门第  
  在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说:“古人读书,取科第犹是第二事,全是明道理,做好人。”也许正因为如此,孙姓家族中多贤人君子,他们注重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孙武著《孙子兵法》,创立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后世称“兵家之祖”。孙膑晚年隐居起来,全力著述《孙膑兵法》。南北朝时期有写《琵琶赋》的太守孙该,“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的孙康,一生学术思想多有创新的玄理学家孙盛,大文学家、玄言派诗人孙绰,撰写《尔雅音义》的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孙炎;唐代,孙位有珍品《竹林七贤图》残卷存世,孙过庭有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著作《书谱》存世,音韵学家孙撰《唐韵》,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药王”的孙思邈不仅医术高明,著有《千金方》闻名于世,而且精通术数掌故,著有多部书籍,如《老子注》、《庄子注》等;宋元以后,更有花间派词人孙光宪,以及与石介、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的孙复,奉敕校定赵岐《孟子注》的孙,与黄宗羲、李并称清初三大儒的孙奇逢,晚清著述颇丰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此外,孙姓名人还有春秋时秦国的孙阳,善相马,被人称为伯乐;东汉时有“头悬梁”而读书的名儒孙敬;三国时有孙坚、孙策、孙权三父子,在江东建吴,称帝59年;明有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学者孙星衍。  
  二、孙姓名人  
  1.战无不胜的孙将军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军事家,被古今中外奉为“兵家之祖”。  
  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立过赫赫战功的名将,他受家教熏陶,自小喜研兵法,而当时齐国又有极为丰富的军事学遗产,这些有利条件也促使孙武成为博学的军事人才。  
  孙武18岁来到吴国都城。吴王阖闾继位后,孙武的挚友伍子胥不嫉贤才,一连七次向吴王推荐他,孙武一片苦心写就的《兵法十三篇》(即《孙子兵法》)觐见吴王。吴王知其精通军事、才智过人,遂任命他为将军。孙武与伍子胥一同协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五捷,攻占楚国,又攻破越国。后来吴军在艾陵大破齐军,吴王在黄池会盟诸侯,使吴确立了霸主地位。随着吴国霸业蒸蒸日上,吴王夫差渐渐变得刚愎自用,不纳忠言,非但不听伍子胥苦谏,反而逼其自尽。  
  伍子胥的惨死使孙武心灰意冷,于是便悄然归隐,潜心修订他的《孙子兵法》。  
  孙武留给后人的最大贡献是《孙子兵法》,现已被翻译成10多种文字流行世界。  
  2.孙子膑脚,马陵复仇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后裔,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家,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曾拜古代著名的兵家大师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为同窗好友。但庞涓妒贤嫉能,将他诳骗到魏国并施以膑刑,欲使孙膑不能领兵打仗。后来,孙膑千方百计逃到齐国,做了田忌的门客。他运用博弈原理帮助田忌在贵族赛马中获胜,其才能令田忌佩服不已。田忌将孙膑举荐给齐威王,被拜为军师。后来,孙膑两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使庞涓所带领的魏军元气大伤。在马陵之战之时,孙膑假装撤退,添兵减灶。待齐军退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的马陵时,孙膑挑选万名弓箭手埋伏于此。孙膑计算魏军行程,判断魏军日落后就到,就在路边一棵大树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这里,看了八个大字后才发现中计,但已来不及撤退。很快魏军溃败,庞涓中箭,最后羞愧自尽。孙膑在马陵之战大获全胜,也报了膑刑之仇。  
  经过马陵之战,孙膑名扬天下。  
  3.“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又号孙真人,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著有《千金方》。  
  孙思邈医术高明。有一次,在路上他遇到一支送葬队伍,死者是一个难产产妇。他发现棺材里滴出鲜血,立刻叫人打开棺材,为产妇诊断扎针。片刻后,产妇苏醒,顺利生下婴儿。  
  孙思邈医德高尚,对病人有同情仁爱之心,不论贵贱亲疏。他不好功名利禄,称病推掉了隋文帝的征召,又拒绝了唐太宗的授爵。  

第一部分05《百家姓》中第一姓李 李姓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所建的政权最多,这在中华姓氏中是比较少见的。李姓先后称帝称王的多达60余人,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先谈唐王朝,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至公元907年灭亡,共经历290年、24个皇帝,前期国势强盛、疆域辽阔,在7世纪后半叶鼎盛时,北界到达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西北界到达里海,东北曾到达日本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声威远播的一个朝代,对外,四夷来贡,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对内,政治修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开元之治,名垂史册,创造了李氏天下的贤明之治。  
  除了李唐王朝,还有东汉初李宪自称天子并在庐江郡建立政权,西晋时期李雄建立大成国,陇西李建立西凉政权,隋末李轨割据自称凉王,李子通在扬州称吴帝,瓦岗李密在洛口自称魏公,沙陀族人李存勖建立后唐,李建立南唐,李希烈在开封称楚帝,北宋初李顺据成都称大蜀王,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李自成创建大顺政权。  
  一、“木子”救命成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族兴旺,人数众多,远在其他姓之上。据说当今李姓人氏大约有1亿,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两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小利贞已经奄奄一息。那里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食物。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全了性命。母子俩逃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这就是李姓的起源。  
  李姓族人形成后主要分成两支,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一支在赵郡(今河北)。陇西李姓出了李渊一家,建立唐王朝后,得到空前发展。赵郡李姓也成为当地望族,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到全国各个角落落户。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公元880年,由于唐末爆发规模盛大的黄巢大起义,李氏一族为寻求偏安之地而大举南迁。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数不胜数。从春秋时期的李耳(即老子)开始,战国有大将李牧,汉有“飞将军”李广,晋有以《陈情表》闻名于世的太子洗马李密。唐代更多,有大诗人李白、“鬼才”李贺、李商隐、军事家李靖、书法家李邕。南唐有中主李、后主李煜,宋有思想家李、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有杰出医药家李时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清有戏曲理论家李渔、数学家李善兰、小说家李宝嘉、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近代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老一辈革命家李富春和李先念、爱国人士李嘉诚等。这一大批李姓中的杰出代表,不仅为李氏赢得了荣誉,也为中华民族创建了不朽的功勋。  
  二、李姓名人  
  1.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传说是《老子》一书的作者。  
  传说老子是春秋初期周平王时的人,又说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孔子是春秋末期人),那么老子就活了200多岁,有人说他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的。后人纷纷效仿,求仙问道成为历朝历代许多皇帝和大臣的头等大事,道教由此兴盛。老子也被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老子》一书是他思想的主要体现。他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  
  2.一代名君李世民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李世民早年随父起兵反隋,战功赫赫,先后镇压和收服窦建德、刘黑闼、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太子李建成很忌妒他,联合另一个弟弟李元吉设计陷害他。  
  李世民得知后,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诛戮两人的亲眷、僚属多人,事后还迫使高祖李渊交出皇权,史称“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善于纳谏,他有一个名臣叫魏征,经常直言进谏,即使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魏征死后,太宗痛哭着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太宗举贤任能、量才录用,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贞观之治”。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非常羡慕唐朝文化,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去长安向皇室求婚,唐太宗为汉藏两族友谊着想,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后,汉藏交流频繁,先进的汉族文化传入吐蕃,对吐蕃生产和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年轻的时候,李白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25岁时他出外远游,在长安遇到当时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贺知章特别欣赏李白的诗,据说他读到《蜀道难》和《乌栖曲》时,欣喜若狂,认为这样的诗可以泣鬼神,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贺知章对李白瑰丽的诗歌和飘逸脱俗的丰采感到十分惊异,戏言:“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后来就有人称李白为“谪仙”。  
  李白嗜酒如命,不拘小节。他在沉醉时撰写的诗歌,尤见神采,并且能与没有喝酒的人议论政事,见解精辟,毫无差错,人不能及。当时的人称李白为“醉圣”。  
  天宝初年,李白得唐玄宗赏识,玄宗常令他撰写诏书、文诰。当时正是十月,天气寒冷,笔被冻住不能书写。唐玄宗下令宫女服侍在李白身旁,拿起笔用嘴呵气解冻,然后供李白使用,称“美人呵笔”。  
  4.皇帝词人李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五代时南唐国主,著名词人,世称李后主。  
  李煜不仅擅长诗文、音乐,而且书法极佳,写字用颤笔作扭曲之状,十分遒劲,状如寒松霜竹,取名为“金错刀”。他精于鉴赏,最不喜唐颜真卿书,说颜书有佳笔而无佳作,得王羲之之筋而失于粗鲁,如叉脚田舍汉(庄稼汉)。  
  李煜以词著称于世,却因词惹祸身死。宋军攻破南唐,李煜被俘。他常以泪洗面,词曲中常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一次,他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太宗听说后大怒,用毒酒把李煜毒死。  
  5.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后参加高迎祥的起义军,作战勇猛,被称为“闯将”。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1640年,李自成根据部将李岩的策略,针对中原灾荒严重、河南耕地大半被明朝宗室贵族占有、广大农民不得温饱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获得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民众纷纷投奔起义军,部队迅速发展到上百万人。第二年,起义军攻破洛阳,杀福王,以王府和富户的钱粮救济饥民,百姓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夹道欢迎李自成的军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但起义军领袖犯了骄傲享乐的错误,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吴三桂盛怒之下,引清兵入关,后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之说。起义军在清军和吴三桂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节节败退,李自成在湖北通县九宫山兵败被杀。

第一部分06《百家姓》中第一姓周 亡国周家


  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周姓位列第九。  
  周姓初源,历史多记载,可追溯至曾立朝874年之久的周朝王族。周朝王室本姓姬,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将汝坟划归汝南郡。食采邑于汝坟的周平王后裔姬邕改姓周以纪念祖上功德。周赧王姬延的后代,亡国后人称“周家”,也改了周姓。周于是成为汝南的大姓。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避“基”讳,诏令全国姬姓改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  
  此外,少数民族及汉族外姓改姓为周,也是周姓的来历。如李隆基时为避讳改姓的还有暨姓,亦是改为周姓;北魏时鲜卑贺鲁氏、普氏,元时蒙古喜同、术忽等,亦改为周姓。  
  源自周室王族,当然不比寻常。由于历代分封、迁移,周姓人遍布天下,其中又以汝南为首。周氏播迁,概言之是由西而东、自北向南,正是“孔雀东南飞”。后来又从福建、广东迁入台湾。  
  一、周门多雅士  
  或许是因为出自周室,历史悠久而门庭高贵,更有推演八卦的周文王、制礼作乐的周公旦为其楷模,周姓一门,历多雅士。连以军功名垂史册的周瑜,也是翩翩一儒将,羽扇纶巾数风流。所以就更不用说北宋时词章雅致的周邦彦、理学宗师周敦颐了。汉初有汾阴侯周昌,耿直敢谏,曾当面说高祖是桀纣之君;东汉时有精熟圣贤书经、恪守礼道的周燮,又有至死要在棺内放一本《尧典》的周磐,还有名臣周举,曾巧废禁火寒食一个月的规定,让百姓得以饱暖;三国蜀汉周群精于天文历法,周循精于《易经》;唐有名画家周,五代有画家周文矩;宋有名臣周必大,官拜右丞相,诗文俱佳;明有画家周之冕、周臣,工艺家周翥,篆刻名家周亮工;清有词人周之琦,围棋国手周小松,象棋名士周廷梅;现当代有“马路天使”、著名演员周璇,经史学家周予同,著名小说家周立波和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  
  二、周姓名人  
  1.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仓皇南顾,周瑜的战功已是尽人皆知。而在苏轼的盛赞中,这位风流俊雅的儒将得娶小乔,竟也是可与赤壁战绩相提并论的美谈。确实,周瑜与孙策少时为挚友,长时帮助孙策立足江东,二人又分别娶得吴地双姝小乔、大乔。诸葛亮曾骗周瑜说曹操兴建铜雀宫是为了破东吴收二乔之用,以激起周瑜的斗志。唐人杜牧有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足见二乔艳名之盛。  
  赤壁战时,曹操兵船横结,势大难敌。黄盖献策用火攻,正合周瑜之意,于是黄盖甘行苦肉计,诈降曹操。次日,周瑜升帐点兵,黄盖故意出言顶撞,说道若抵不过一月,便该顺应天意投降。  
  瑜故作狂怒,欲杀之,在诸将苦劝之下改打五十脊杖,瑜犹自骂不绝口,说:“先留下五十杖不打,今后若有再犯,定斩不饶!”经过一番巧妙安排,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曹营。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并非只通武略,他还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只恨天妒英才,周瑜寿仅36岁。  
  2.风流词人周邦彦  
  北宋词人周邦彦精通音律,曾自创不少词调。其作品格律谨严、典丽精雅。“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句极得王国维赞赏。  
  周邦彦任开封府监税时,一次去汴京名妓李师师家,恰逢徽宗至,急藏床下,后写成《少年游》一词,记夜间所闻。徽宗听李师师唱起,问知是周邦彦所作,大怒,责蔡京惩治周邦彦不课税之罪。查问之下,周课缴税收却是最多的,但“上意如此”,他还是以职事废弛罪被逐。  
  一二日后徽宗又至李师师处,却知她去送别周监税,归来垂泪锁眉。徽宗怒问周邦彦是否有新作,师师唱起《兰陵王·柳》,徽宗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音乐职司)。  


 

第一部分07《百家姓》中第一姓吴 泰伯让国成吴姓


  吴姓是当今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历史上的吴姓起源于周朝太王古公父的儿子泰伯、仲雍的后代。据史载,泰伯兄弟本来有王位继承权,但他们发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就主动把君位继承权让给季历,自己则断发文身,逃到东吴荆蛮地区。泰伯两人跑到荆蛮地区后,自号“句吴”和“攻吴”。当地人很敬慕他们的德行,纷纷前来投靠。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他们就建立了吴国,定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到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国国势强大,开始称霸。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因为中了越国的美人计,导致身死国亡。在这场大灾难中,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人远走他乡,有的人给越国做苦役,成为了越国的奴隶。愈离散于异乡,愈怀念故土,因而被认为是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四散出逃,有很多人南迁,最南的一支是在广东阳山。  
  一、吴姓名人录  
  历史上的吴姓据说还有其他来源,如颛顼时名臣吴权的后裔,舜帝时有虞氏的后代,以及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  
  吴姓人才辈出,军事、政治、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其代表人物。战国时有著名军事家吴起,著兵书《吴子》,初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战功,后到楚国,被楚悼王任为令尹,实行变法,使楚国富强起来。秦朝有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汉代有辅佐光武帝中兴的大将吴汉;唐代有“画圣”吴道子。南宋有名将吴曦;明代有著名长篇小说家吴承恩,画家吴伟,以及明清之际的平西王吴三桂;清代有诗人吴嘉纪、吴伟业;小说家吴敬梓,书画家吴熙载、吴历;当代有物理学家吴大猷,围棋大师吴清源等。  
  二、吴姓画家逞风流  
  研究吴姓人,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画家都姓吴。其中,第一个名垂千古的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他对后世的人物画、雕塑以及山水画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的画家还有元代的吴镇,擅长水墨山水,笔力雄劲,墨气沉厚,喜作《渔父图》,有向往自然和“隐道避业”的思想。明代画家吴伟,曾为宫廷作画,被皇帝称为“画状元”,笔势奔放,后来学他的人很多,形成“江夏派”。清代吴姓画家最多,有康熙年间擅长画山水的吴历、擅长花卉等描绘而发展成“邓派”的吴熙载,更有晚清的吴友如。吴友如早年以卖画为生,人物肖像画得相当精美,后来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又自创《飞影阁画报》,内容多为时事新闻插图和描绘市民社会生活,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有深远影响。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能以篆书、狂草笔意入画,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三、吴姓名人  
  1.反秦豪杰吴广  
  吴广,字叔,秦朝阳夏人,出身于贫寒之家。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900多名贫苦农民被远征渔阳当戍卒,吴广与陈胜担任戍卒屯长。当队伍到达大泽乡时遇到大雨,无法按期抵达渔阳,按照秦朝法律,误期者全部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杀死押解的两名校尉,发动戍卒起义,得到了戍卒们的积极响应,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军攻城略地,很快建立了张楚政权,吴广任“假王”,率军西征。后来他被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害,陈胜也被叛徒谋害。但他们播下的反秦火种却燃成熊熊大火,各地纷纷起兵反秦。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2.“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出身于贫寒之家,少年时曾随民间画工绘制壁画,耳濡目染,绘得一手好画。后浪迹于洛阳一带,为寺院道观创作壁画,被称为“丹青妙手”。他画的人的衣袂飘飘欲飞,后人有“吴带当风”之评。玄宗年间,吴道子成为御用画家,常为宫廷作画,与著名剑客裴将军和善写狂草的书法家张旭合称“三杰”。  
  关于吴道子的高超画技,有这么一则传说:有一次吴道子出门游玩,路过一寺庙时忽感口渴,便进去讨水喝,僧人对他不太礼貌,他便随手拿起笔,在僧房墙壁上画了一头驴。当天晚上,那墙上画的驴竟变成真驴,大声吼叫,把僧房里的东西践踏得乱七八糟。僧人只好把吴道子请来,让他把画涂掉,僧房才平安无事。  
  3.“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吴三桂,原为明朝宁远总兵,后献山海关降清,官封平西王,镇守云贵。  
  吴三桂骁勇善战,27岁便任总兵之职,可谓少年得志,但他平时纵情声色,常把“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作为人生目标。崇祯末年,关外满洲虎视眈眈,一直想入主中原,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成为满洲入关的最大障碍,明朝上下却把他视为柱石。一次,他在国戚田弘遇家遇到了苏州名妓陈圆圆,十分爱慕,便私下问她在这里生活如何,圆圆见他雄姿英武,也很钟情于他,便说:“红拂虽不喜越公,不得不为也!”意思说自己虽不喜欢田弘遇,但没有办法。于是吴三桂便向田弘遇许诺,如果他以圆圆相赠,大难来临时,将先保田家而后保国家。后来,田弘遇答应了,吴三桂便纳陈圆圆为妾,且百般宠爱。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对大官富户进行拷打索饷,农民军领袖也大兴享乐之风,吴家的家产被抄没,吴三桂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宠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霸占。本来吴三桂想投降李自成,听到这些情况后,十分气愤,便改变计划进攻李自成。李自成知道吴三桂事关大局,赶紧释放吴襄,把陈圆圆接进宫中细心照料,以笼络吴三桂,但一切都太晚了。吴三桂盛怒之下已投降了清军,并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军在一片石迎战,结果大败。  
  清朝建立后,吴三桂为清消灭李自成起义军以及南明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藩王,节制云、贵两省,一时荣极人臣。康熙年间,朝廷决定撤藩,吴三桂自恃兵多将广,便联合其他两藩起兵谋反,初期吴军节节胜利,攻占了很多地方,清廷束手无策。但吴三桂想保住被康熙扣为人质的儿子的性命,不思进取,幻想讲和,错失了大好机会,以至于被清军缓过劲来后逐步消灭。眼看要失败了,吴三桂匆匆称帝,不久便病死,其家族成员也在兵败后被清军屠杀。  

第一部分08《百家姓》中第一姓郑 炎黄二帝血缘汇合成郑姓


  郑姓源于姬姓,其血缘的始祖可追溯至后稷。后稷是传说中的农业神,其母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帝喾的元妃。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高辛者,是黄帝的曾孙。由此可见,炎黄二帝的血缘汇合成了郑姓。后稷下传二十五代是姬友,姬友生活在周宣王时,是郑国的始祖,即郑桓公。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兼并,公子鲁率众出逃。人们在陈宋之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拥公子鲁为首领,为纪念故国,他们相继改姓为郑。  
  一、荥阳郑姓遍天下  
  韩灭郑后,在践土建城,此城址在荥泽的西北岸上,故名荥阳。因为荥阳是郑氏发祥、发迹之地,后来郑氏望族又多出自荥阳,所以自古就有“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  
  郑氏播迁呈纵横穿插状,迂回发展,郑氏子孙的足迹遍布了华夏大地。唐代是荥阳郑氏的辉煌时期,出了六状元、八驸马、十一宰相,史称“上殿半朝郑,下殿满床笏”。  
  郑姓早在先秦时就出了一位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此后便名贤相继,累世不绝。郑国,战国人,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变成沃野千里,历史上称其渠为“郑国渠”。  
  西汉有大臣郑吉。东汉有经学家郑众,传承其父郑兴《左传》之学,兼通《易》、《诗》,后世称郑众为“先郑”。其同时代人“后郑”郑玄,在古文经学的基础上,吸收今文经学,集汉代经学之大成,人称“郑学”。北魏有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唐朝有以《鹧鸪诗》得名的诗人郑谷和“诗、书、画”三绝的画家郑虔,此外还有大长和国国君郑买嗣,九位宰相郑、郑瑜、郑、郑等。南宋史学家郑樵,学识渊博,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草木、虫鱼之学。元朝戏曲家郑光祖、郑廷玉,所作杂剧数十种,为后人所传诵。明朝有航海家郑和,他曾七次出使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与西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历时38年的殖民统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从而名垂青史。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号板桥,擅长画兰竹,工于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号“六分半书”,亦能诗文,为“扬州八怪”之一。  
  当代有林学家郑万钧、作家兼史学家郑振铎、电影导演郑君里等。  
  二、郑姓名人  
  1.汉代经学家郑玄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  
  郑玄少年时做乡下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总要到学校读书,不乐于做小吏。为此,他的父亲十分恼怒。于是,他到京城入太学,学今文《易》和公羊学,后来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典籍,最后才师从马融学习古文经。马融秉性骄威,只是派遣他的得意门生来辅导郑玄。郑玄在他的门下,三年也没见到过他,但郑玄日夜攻读,从不懈怠。一天,马融听说郑玄精通算学,便在楼上召见了他。郑玄趁此机会向马融询问许多疑难之处,问完便告别马融回到山东故里。马融很有感触地向学生说道:“郑生现在离我而去,我的学说便会向东传播了。”  
  郑玄学成归故里后,聚徒讲学,跟随他学习的学生有成百上千人。由于党锢之祸发生,郑玄跟同郡的孙嵩等40多人遭禁锢。于是,他埋头研习经学,潜心著述,遍采今文经学,融合古文经学,成为一代巨儒。  
  郑玄在整理古代文献上贡献很大,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毛诗》、“三礼”注就采用了郑注。他还撰有《文艺论》、《驳五经异义》等。  
  2.明代航海家郑和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也作三宝。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最初在燕王朱棣府侍奉燕王,后来因起兵有功,累升为内宫监太监。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命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启程,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旧港、苏门答腊、古里、锡兰等国。返航途中,再经旧港,酋长陈祖义抢掠商旅,郑和想招陈祖义归降,陈祖义诈降,而阴谋抢劫郑和船队。郑和事先得到消息,将计就计,大败陈祖义,将他押至朝廷斩首,郑和因此受到成祖极高规格的嘉奖。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九月,郑和再往锡兰。国王阿烈苦柰尔将郑和引诱到国中并索要金币,郑和不允,他就发兵企图夺掠宝船。郑和侦察到敌人国内空虚,出奇兵3000,出奇不意地攻破其都城,活捉国王阿烈苦柰尔及其家眷。皇上赦免不杀他们,各邦极受震动,来朝见的国家一天比一天多。  
  郑和每次出使,都是以明朝使臣身份向各国赠送礼品,并进行贸易往来。吕宋、马来西亚、锡兰等国国王都曾随郑和船队回访过中国。郑和每次都出色地完成出使任务,诸国使者前往中国朝贡络绎不绝,真正实现了成祖“宾服四夷”的愿望。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三月,一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古里病逝。由于其杰出的业绩和深远的影响,迄今为止,在南洋各地都有以郑和(三保)命名的地名、庙宇,依然香火缭绕,很多人顶礼膜拜,以纪念这位杰出的航海家。  
  3.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成功生于日本,母亲是一位日本人。郑成功7岁时回到中国。此后他一直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并考中秀才,到21岁时又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  
  郑成功深得隆武皇帝赏识,被赐姓朱,改名成功,部下则称他为“国姓爷”。  
  清军攻入福建以后,郑成功父亲郑芝龙见大势已去,就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当时23岁,还是个书生。他坚决反对父亲降清,因哭谏未果,便毅然出走金门,组织了一支抗清义军。在战争中,郑成功深感自己占据的地域太小,十分渴望找一个安全的据点。早在明天启四年,一伙荷兰殖民者用欺骗的手段侵占了台湾,并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台湾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于是这时郑成功有了赶走外国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想法。他给台湾的荷兰殖民统治者写了一封信,信中义正词严地指出:“台湾是中华领土,限令你立即撤退,还我神圣领土。”  
  但荷兰殖民者却不以为意。  
  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领大军数万人从厦门出发,经澎湖到达鹿耳门。鹿耳门是台湾的门户,号称天险。郑成功让熟识地形的人带路,在夜间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了鹿耳门。天亮后,荷兰人发现海上和陆上到处都是中国军队,大惊失色,怀疑郑军是飞过来的。经过八个月的艰苦战斗,被围困的荷兰殖民者无计可施,只好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开发台湾,实行军屯,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  
  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抗击殖民强盗的一次重大胜利。郑成功这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从此也彪炳史册,受到后代人的颂扬。  

第一部分09《百家姓》中第一姓王 帝王后裔(1)


  王姓是当今中国的五大姓氏之一。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是“王者之后”,即帝王的后代。据史载,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不久郁郁而终。其子宗敬见王政失坠,便毅然引退,带领家人迁至太原定居,当时太原人称其一家为“王家”。久之,宗敬一家便以“王”为氏了。进入秦汉以后,太子晋的后裔在姓、氏合一的文化背景下,由“王氏”转化为“王姓”。这就是王姓的主要来源。  
  除太原王姓之外,周文王、周考王的后裔,在改朝换代时或出逃流亡,或夺爵失国,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他们高贵的出身,于是也以王为姓。此外,帝王赐姓,冒姓改姓,以及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王姓,也是王姓由来的途径。  
  一、王姓风流满史书  
  自宗敬在太原郡开姓立宗以来,王姓进行了六次大的播迁,其总的特点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第一次大播迁,这次播迁使王姓从此出现分支。  
  据史料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时,任王贲之子王离为大将军,前往攻赵,楚将项羽出兵救赵,双方在巨鹿展开大战,王离兵败自杀,其子王元率家人迁往山东琅琊,世人称其为“王氏琅琊”。这就是王姓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播迁。而当时王离的次子王微,则仍留在太原晋阳。从此,太子晋开族的太原王姓,在中华大地上分衍出“太原王”与“琅琊王”两大系统。这两大王姓又都可谓代代有俊杰、世世出英雄,不仅多大将,多领袖,多宰相,更有数不清的风流名士。秦有大将王翦、王贲、王离;西汉有塞外和亲的美女王嫱;东汉有民间传说以美人计密结吕布、谋诛董卓的王允。晋朝时,王氏盛名更是达到巅峰,有名臣王衍、王玄、王坦之,名满天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以及王导、王敦等名流。当时王姓与谢氏一起被誉为“王谢风流满晋书”。南北朝时出现画家王微、文学家王僧达;隋有名将王世充;唐有六岁能文的王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北宋有名臣王安石;南宋有抗金将领王彦、王忠植;金有全真教的创立者王重阳;元有以《西厢记》名垂青史的王实甫;明清有大思想家王夫之;近现代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王维舟、王稼祥等。今天,王姓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姓,王姓人遍布海内外,可以说,凡海水之所至,无不有华夏王姓立足于其间。  
  二、自古王姓多将领  
  研究王姓,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姓王。在这些王姓将领中,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就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王翦,他与其子王贲、其孙王离,祖孙三代仕秦昭襄王、秦始皇、秦二世,历三朝大将军。门第显赫的王姓大将还有西汉大将军王凤,他以外戚专权,其侄王莽甚至夺走了刘氏江山。此外,西晋的抚军、安东和征东大将军也均为王姓,分别为王、王浑和王弥;东晋镇东大将军王敦更是司马睿的开国功臣,与其兄王导外掌兵权、内执朝政,权倾天下,当时民间流传的童谣“王与马,共天下”即道出了王敦兄弟的权势之盛。隋大将王世充以镇压起义军而备受皇帝重视,而当他羽翼丰满后又扯起了起义大旗,废帝自立,建郑国;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王姓大将还有唐左金吾大将军王式。北宋出了个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自请解职的王守琦;南宋则有两位著名的抗金将领王彦和王忠植,还有武功大夫王坚。此外,王姓将领当中还有一位蒙古人,就是元末的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他是察罕帖木儿的义子,曾立下赫赫战功,总领天下兵马,后来成为明政权的心腹大患。清末王姓将领有王孝祺和王德榜,他们共同对抗太平军,又一起协同冯子材大败法军。  
  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中也涌现了不少著名的王姓大将,比如被授予将军衔的王树声、王诤、王新亭、王建安;毕业于黄埔军校后任高级将领的王良、王世英、王尔琢等。他们是王姓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起义领袖多王姓  
  也许正是因为王姓人本为帝王之后的缘故,他们一心想恢复先祖的显赫与辉煌,因而历史上不断有王姓人站出来与统治者一决雌雄。  
  新莽末年的绿林军起义首领王凤和王匡对于王莽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巧合,因为王莽的伯父叫王凤、侄儿叫王匡,伯父促使他成就了今天的霸业,侄儿辅佐其朝政,而义军王凤、王匡却要打破这一切,后来王莽的江山果然在义军和刘玄的攻击下失守了。西晋时王如领导了南阳流民起义;唐末,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持续时间长达10年,夺取了唐的政治中心,建立了大齐政权。到了北宋,又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四川农民起义,最终建立了大蜀政权。元末,王权领导了襄阳红巾军起义;明末的王姓义军首领最多,有王自用、王辅臣、王嘉胤、王俊;清代出现了两位女性义军首领,她们是领导川楚起义的王聪儿和领导贵州南笼起义的王囊仙。  

第一部分10《百家姓》中第一姓王 帝王后裔(2)


  四、王姓名人  
  1.外戚专权话王莽  
  王莽,字巨君,少年时已颇富心机。据传,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卧病时,他衣不解带地悉心照料,弄得自己蓬头垢面。王凤深受感动,临终前将他托付给亲姐姐孝元皇后,从此王莽开始登上西汉的政治舞台。为了彻底控制刘氏政权,王莽实施了一系列沽名钓誉的方案,比如在郡国发生灾害时,献田30顷,捐钱百万,并建房200所给贫民。这样,王莽的声誉日渐增高,为其上书颂功者竟达48万多人。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两年后即帝位,改国号新。  
  王莽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史称“王莽改制”。王莽改制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改革币制,推行五铢钱。王莽的改革最终因法令苛细、徭役繁重而失败。  
  2.“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是东晋宰相王导的侄子,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人们尊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7岁时开始学习书法,不论寒暑,练字从不间断。他每天写完字,就到门前的池塘去洗笔砚。久之,池塘的水都被染黑了,人们便称之为“墨池”。  
  王羲之特别喜欢白鹅。据说,山阴有一个道士为了得到王羲之的真迹,专门养了一群白鹅,在王羲之常去的地方放养。有一次被王羲之看见了,意欲求购。道士笑着说:“我的鹅不卖,但您若替我抄一部《黄庭经》,我就送给你。”王羲之欣然应允,抄了经文,领着白鹅回去了。这就是传说中“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会于兰亭,面对满目春色,王羲之兴乐而书,写出《兰亭集序》一文,文中“之”字甚多,且文体各异。后来,王羲之又多次重写,但都不如在兰亭所作。后来,“兰亭之会”成了高朋聚首的代名词。  
  王羲之平日并无意于攀结达官贵人,但他最终还是成了兖州刺史郗鉴的女婿,说来有一个典故。郗鉴在京口时,曾让门生去丞相王导家择婿,王导引来人去东厢。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公子都很出色,只有一人在床上袒腹而卧,似乎不知此事。”郗鉴说:“此人正合适。”这个人就是王羲之。后人以“坦腹东床”来称门婿。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草、楷书结合的行书道路。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3.一代名臣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王安石幼年时已熟读经书。据说他曾三次到大学者周敦颐的门下求学,而周听说他心高气傲,有意想使他多碰钉子,便三次都闭门不见,王安石愤怒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的学问出自六经,难道我不能也从六经悟出些玩意儿吗?”自此再不去见他。后来,王安石任提点江东刑狱,此时周敦颐仕途偃蹇,还是他的下级。两人相见后,各言所学。过后,王安石仔细琢磨周敦颐的话,学问上大有长进。  
  王安石入朝以后,最初与司马光相交甚厚,后来因双方在政治立场上一个保守而另一个力主革新,于是逐渐疏远。在神宗任用王安石为相、实施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之际,司马光以朋友之间应互相督促行善的道理,数次写信给王安石,要他放弃新法,王安石很不高兴。新法实施以后,司马光上书,历数新法的害处,他说:“汉武帝对汉高帝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动,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孝宣帝的政治,汉朝于是衰落。这样看来,祖宗的制度是不能变的。”不久,名臣韩琦也上书规劝神宗停止实施青苗法,神宗似有所感,打算同意韩琦的意见。当时司马光为神宗草拟批答诏书,上有“士大夫沸腾,百姓骚动”之言,惹得王安石大怒,几乎辞职离去。  
  虽然司马光等竭力反对变法,但新法最终还是实施了,这主要得力于曾布和吕惠卿的帮助。每次王安石设计出一项新的政策,群臣如若反对,曾布等人一定在神宗面前反复剖析,使神宗变法之心不为众议所动。这样,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等相继出台。1085年,哲宗即位,不久召见司马光等商议,废除了新法,史称“元更化”。  
  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所有建树,在文学上也有很大成就,使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一部分11《百家姓》中第一姓冯 冯姓起春秋


  据《广韵》记载,毕公姬高是周武王之弟,因受封于毕地,其后代逐渐以毕为姓。春秋战国时代,毕公后代毕万助晋国有大功,受封魏地。后三家分晋,魏氏立国,毕万家族的长卿一支受封于冯城(在今河南),遂以冯为姓。河南冯氏另有一源,是郑国大夫简子受封于冯邑而得姓。河南两冯,均是冯氏正宗。  
  一、冯姓名人录  
  冯姓在历史发展中由河南而渐渐遍于天下。两汉是冯姓人播迁最广、成就最高的一个时期。当时,冯姓郡望逐渐形成。  
  冯姓代有名人出。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善于断大事。战国时齐有名士冯,楚有冯郝为大夫,韩有冯亭做郡守,曾抗拒秦将白起的攻伐。秦有大将冯劫、冯无择以及因揭露赵高而下狱的秦始皇右相冯去疾。汉有耿直老臣冯唐,出使西域的冯奉世,以勤政著称的冯豹、冯野王,八子俸禄超万石的冯杨,“大树将军”冯异,立下大功却从不居功自傲,堪为典范,此外还有平定边乱的冯绲。十六国时冯跋割据称君于北燕。五代后晋冯道出仕“五朝八姓十一帝”,任宰相几十年。隋有越国公冯盎,唐有广州都督冯元常、谏议大夫冯定。宋代冯京连中三元。明有教育家冯惟敏与其兄惟讷、惟健,以诗文闻名齐鲁,还有文学家冯梦龙。清及以后有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抗法将领冯子材、曾任代总统的冯国璋、爱国将领冯玉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作家冯乃超和冯文炳(废名)等。  
  二、冯姓名人  
  冯梦龙“三言”醒世  
  冯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寿宁知县,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品为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另有传奇多种。  
  冯梦龙生活清苦。一天,知县袁韫玉带着新作传奇剧本《西楼记》来拜访求教,冯梦龙读完后却顾左右而言他,不提剧本。袁韫玉怏怏而别。袁走后冯氏家人禀告家中已无粮食。冯梦龙却淡然一笑,说道:“不用愁,袁县令今晚就会送来白银百两。”他吩咐开门等候。夜里袁韫玉想到冯梦龙的寒宅,似有所悟,果然携银来访。他很吃惊地见到等候多时的冯梦龙,冯却拿出《西楼记》来说:“词曲俱佳,只是尚缺一出,我已补上。是‘错梦’一出,你自己看吧。”  
  后来《西楼记》流传开来,人们都说“错梦”一出写得最为精妙。

第二部分12陈姓辉煌耀乾坤陈 舜帝后裔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电影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第二部分13陈姓辉煌耀乾坤卫 宗室后裔


  周灭商后,周武王大封兄弟,将原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其弟康叔。康叔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创立卫国。其后世的公族裔孙就以国名为姓,取卫姓,所以康叔是卫姓的先祖。后因战败,多次迁都,成为小国。至战国时,国势更弱,先后为魏、秦所灭。国虽亡,但卫氏子孙世代繁衍,流传至今。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人中有的在汉化过程中,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族姓,改卫姓,从而扩大了卫姓在中华姓氏大家族中的规模。  
  一、卫姓名人录  
  卫姓人数虽少,但仍不乏文人将帅。西汉有名将卫青,是卫姓中最显赫的人物;东汉有精通《毛诗》的文学家卫宏;西晋有书法家卫恒,能写草书、章草、隶书、散隶四种字体,且著有专论书法的《四体书势》,画家卫协的画曾得顾恺之赞誉“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东晋有女书法家卫夫人,相传为“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老师,其隶书、楷书冠绝一时;五代有南唐画家卫贤;北宋有著名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卫朴,虽自幼双目失明,却学识渊博,主持编订《奉元历》。这些人都有其显赫而传奇的经历,为世人所敬仰、传颂。  
  二、卫姓名人  
  卫青——从家奴到将军  
  卫青,字仲卿,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出身低微,本为平阳公主的家奴。随卫子夫入宫后,渐渐得到汉武帝重用,由一个奴仆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受封为长平侯。这固然同他的国舅身份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凭借其个人的人品、才干和功业。史书上说,“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  
  卫青前后七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战功赫赫,权倾朝野。但他忠于朝廷,恪守军人本分。因此,当苏建劝他结交宾客、招徕士人以扩大自己声望和势力时,卫青马上很不满意地说:“亲待士大夫,选举贤人,罢黜不肖,这些都是皇上的权柄,做臣下的只要奉法遵职就行了,为什么要参与养士呢!”  
  卫青谦恭退让、礼贤下士的品格更是载入史册。同朝的汲黯是有名的敢于直谏的大臣,敢与卫青分庭抗礼。对此,卫青不但不怀恨在心,反而更加敬重汲黯,多次向汲黯请教军国大事,两人相交极深。

第二部分14陈姓辉煌耀乾坤蒋 蒋氏源流昌盛于江南


  蒋氏源流有三:一说出自姬姓,周公旦第四子佰龄封于蒋,后为楚灭,子孙以国为姓;二说出自子姓,为商代皇室后裔,因封于蒋而得姓;三说出自外族的汉化改姓,例如满清八旗蒋佳氏改为蒋姓。  
  子姓蒋氏与姬姓蒋氏都发源于河南。西周子姓蒋氏被迫迁至山西蒋谷;姬姓蒋氏自从被楚国兼并之后,一部留居原地,其余诸部迁至今山东、贵州、湖南一带。汉代以后,江苏宜兴蒋氏兴盛,衍化成当今大多数蒋姓子弟,其始祖据考证为山亭侯蒋澄。五代时期,蒋姓大规模南迁,蒋诩后人居住在宁波采莲桥,成为甬上望族。这是浙东蒋氏繁衍昌盛的开始。  
  一、蒋姓名人录  
  蒋姓历代名流众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了蒋姓历史名人214位,位列中国姓氏名人数的第四十九位。蒋姓的重要人物有:蒋诩,西汉末年任兖州刺史,以廉直著名;三国东吴名将蒋钦、蜀汉后期名相蒋琬;南北朝时的书画雕刻家蒋少游;唐代的宰相蒋伸、文学家蒋防;南宋词人蒋捷;清朝的戏曲家蒋士铨;现代有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植物学家蒋英、气象学家蒋丙然、爱国民主人士蒋光鼐、教育家蒋梦麟等,可谓不胜枚举。  
  二、蒋姓名人  
  蒋琬——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今属湖南)人,蜀汉后期重要的大臣和名相。蒋琬20岁便与其表弟刘敏并称为当地名士,蜀汉先主刘备领军入川,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追随刘备,被任为广都长。蒋琬才智过人,不愿为一县之长,诸葛亮听闻后向刘备推荐道:“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公元223年,诸葛亮开相府,蒋琬得到重用,渐由东曹擢升为长史。  
  诸葛亮带兵打仗,东征西讨,所需粮饷极为庞大。自蒋琬担任抚军将军后,多方筹措,开源节流,有力地支持了诸葛亮的事业。诸葛亮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正清雅报效国家,他是辅佐我一道完成统一大业之人。”诸葛亮在上后主的密表中很早就视蒋琬为自己的继承人。事实也证明诸葛亮没有选错接班人。诸葛亮逝世后,蜀国国势大衰、人心惶惶。蒋琬励精图治,立志力挽狂澜,终日神色自若,民心始安。蒋琬吸取了诸葛亮六出岐山而不成功的教训,试图沿水路东下灭吴,再北上伐魏,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而宣告失败。蜀国灭亡,蒋琬力劝钟会反叛,为乱兵所杀。  

第二部分15陈姓辉煌耀乾坤沈姓来源于嬴、姒、姬、芈等姓


  沈姓,是中国五十大姓氏之一,在江浙地区最有影响。  
  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一、沈姓迁变  
  春秋时,楚国将孙叔敖封于沈,又封公子贞于沈鹿(今湖北钟祥东),这两个地方的后代都改姓沈,此为芈姓沈氏。  
  秦朝以前,沈姓主要在河南、湖北两省活动。东汉时,沈姓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浙江。隋朝时,浙江武康的沈姓是当地的望族。唐代,沈姓进入福建,稍后移民广东。明朝末年,沈姓迁入台湾。目前,沈姓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河南三省。  
  二、沈姓名人  
  在中国历史上,沈姓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春秋时,有一位高士沈郢。东汉时,有一位名叫沈戎的官吏在九江郡担任从事。南朝时梁有一位文学家沈约,是《宋书》的作者。陈朝时,有右仆射沈君理。隋朝末年,沈法兴自称“梁王”,割据一方。唐朝时,沈期善于写五言律诗,与宋之问齐名,两人合创了著名的“沈宋体”。唐代还有书法家沈传师、文学家沈既济、诗人沈千运。北宋时有大科学家沈括。明代有女英雄沈云英、画家沈周、文学家沈德符、戏曲理论家沈。清朝有画家沈铨、诗人沈德潜、两江总督沈葆桢。近现代则有书画家沈曾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文学家沈从文、音乐理论家沈心工、书法家沈尹默、经济学家沈志远等。  
  1.北宋科学家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时,他考中了进士。  
  宋神宗熙宁初年,王安石出任宰相,开始变法。当时,沈括是新法的积极拥护者。1073年,王安石命他去两浙地区调查新法的实施情况。他回京后,对新法大加赞誉。几年后,王安石罢相。沈括一见风头不对,就秘密上书,列举了王安石新法的弊端。宋神宗知道后,对他很是不满。恰好御史上奏弹劾他,神宗就下令免去他的翰林学士一职,降为宣州知州。  
  到了晚年,沈括娶妻子张氏。张氏脾气暴虐,沈括时常被她责骂,苦不堪言。他的长子沈博毅,因为是前妻所生,所以被张氏赶出家门。后来张氏病死,沈括却痛不欲生,不久就病死了。  
  沈括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撰写了一部光辉的著作——《梦溪笔谈》。全书共26卷,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天文、地理等。《梦溪笔谈》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赞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2.“明四家”之一沈周  
  沈周(公元1427~1509年),明代著名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又号白头翁,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他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尤其是沈周的画,被评为明代第一。有一次,一位郡守征集画工去绘制壁画,有人做了手脚,故意将沈周也列入了画工名册。别人就劝他:“你和许多大官关系都不错,可以找他们通融一下。”沈周却说:“让我服劳役是应该的,去找人说情岂不羞耻吗?”于是,他便去服役——绘制壁画。不久,郡守进京述职,许多人都向他打听“沈先生”的消息。郡守急忙找熟人,一打听,才知道“沈先生”就是那位服役的画工。  
  沈周以擅画山水著称。他早年继承家学,师法于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兼师杜琼、刘钰,后来又取法董源、巨然;四十岁以后,他以黄公望为宗,作品拓为大幅;晚年,沈周尤其醉心于吴镇,笔墨更见沉郁苍劲,更趋于成熟。他的主要作品有《云际停舟图》、《庐山高士图》、《虎丘送客图》、《仿子久富春山居图》、《京口送别图》、《雨意图》、《柳荫垂钓图》等。  
  此外,沈周兼工花鸟、人物画。后人将他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  


第二部分16陈姓辉煌耀乾坤韩 “韩原”酝酿成韩姓


  据说,春秋时晋国公族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也就是韩万,他是曲沃庄伯的弟弟。毕万受封于“韩原”这个地方,其子孙就以韩为姓。韩武子及其后代,几乎全是晋国大夫。他们职位之高、权势之大,为世所罕有。到了周烈王时候,终于发生了韩、赵、魏“三家分晋”之事。后来,韩成了战国七雄之一,建都平阳,韩地日广,后又迁都到现在的河南。韩姓就是这样先从山东繁衍到今陕西、河南的,最后播迁至全国各地。  
  秦统一六国以后,韩国王族的后代纷纷以韩为姓。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少数民族由复姓改为单姓的也有很多,其中与“韩”近音而改姓韩的就有好几个。另据记载,汉武帝时有朝鲜人韩陶,唐宪宗时有倭国人韩志和,这些是异国韩姓血统的融入。  
  韩姓的来源虽然有三,但主要还是来自国姓韩。  
  一、传承有序,播迁明晰  
  纵观韩姓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其传承有序、播迁明晰,为姓氏史之罕见。  
  韩王信家族是古代史上中国韩姓发展的主支,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韩武子。韩姓最早居住在现在的陕西韩城一带,后陆续迁到山西、河南。后韩王信的子孙又辗转迁徙,逐渐向各地播迁。这一支脉有辅佐刘邦打天下的“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与汉武帝关系密切的韩嫣、跟随卫青北击匈奴的韩说、出击匈奴并斩敌首百余的韩增。唐朝是韩姓后代由中原向沿海播迁的重要时代。唐韩瑷死于贬居地振州后,他的子孙纷纷散落到广东南海各地。韩休在朝时,刚直不阿、廉洁奉公,名冠京城。  
  韩愈家族世代为官,也是韩姓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韩愈是北魏韩茂的后代,其族原属匈奴人。到了韩愈后代的支脉,逐渐发展到安徽、广东、河北等地。韩愈这一支有对韩愈多有影响的韩会、后世位列仙班的“八仙”之一韩湘,还有为国捐躯的将领韩。在宋代,还出现了宰相韩琦。据记载,韩琦家族是宋代播迁最广的一个家族。南宋还出了个抗金名将韩世忠。到了元朝则有农民起义首领韩山童。明朝出了一个烈女韩希孟。清代有作家韩小宿。近现代有电影演员韩兰根,原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历史学家、蒙古学家韩儒林等。  
  二、韩姓名人  
  1.法家宗师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10万余言。  
  韩非和李斯曾是同窗,一起师从荀子。韩非虽是个结巴,话讲不好,可是他文辞俱佳,李斯自愧不如。有一天,秦王读到韩非的著作,大加赞赏,欲重用他。可是宰相李斯嫉妒他的才干,又担心韩非会盖过他。于是,李斯便联合其他大臣诬陷韩非,说他是韩国贵族,心向韩国,不可重用,可是若放走他,万一被别人重用,也是一大祸患。秦王听信谗言,便将韩非关进监狱。李斯又使人威吓韩非,迫使韩非在狱中自杀。待秦王后悔想要用他时,已来不及了。  
  韩非虽然死得可惜,但他的著作和思想毕竟还是得以保留了下来,今天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2.用兵如神的韩信  
  韩信,淮阴人,汉初辅佐刘邦打天下的主要将领之一,著名军事家。  
  韩信一生驰骋沙场,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立下赫赫战功。他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术破了魏、代,又背水一战,前后夹击,灭了赵军,俘虏了赵王。后来,韩信又全歼楚军,挫败齐军。  
  公元前202年,韩信率兵到垓下参加楚、汉最后的决战。战争开始,韩信佯败,项羽追击,追到垓下,预先布置好的汉军从左右夹击项羽率领的楚军。这样,楚军被四面包围,轻易被打垮,项羽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在垓下之战中,韩信又立下了一大功劳。  
  楚汉战争后,有人告发韩信谋反,被吕后、萧何一起设计诛灭。关于韩信的死,历代史家存有多种疑问。但无论如何,韩信在灭楚建汉过程中都是功不可没的。  
  3.“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写文章主张“文以载道”,他写文章是为了行道明道。韩愈主张儒家的“兼济天下”的思想,主张国家统一,重视选拔人才,他还关心社会现实,反对佛老。  
  唐宪宗的时候,皇室笃信佛教。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珍藏有释迦佛骨一节,据说每隔30年可出塔一次,佛骨出塔,便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宪宗对此深信不疑,而且他执政时正逢30年周期,所以宪宗迎接佛骨入宫。这个时候,王公贵族们为讨好朝廷,都大方施舍财物,信佛的百姓则盲目迎合,倾家荡产,宗教狂热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这时候,韩愈则头脑清醒,看到了迎佛骨的危害,于是冒死上疏,反对迎佛骨。由于措辞激烈,触怒宪宗,最后在一些国戚权贵们的开脱下,韩愈才得以从轻发落,被贬为潮州刺史。

第二部分17陈姓辉煌耀乾坤杨 黄帝后裔


  杨姓是中华民族第六大姓,有两大来源,一是以国为氏,一是以邑为氏,这两支都源于姬姓,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直系后裔。  
  关于以国为氏的记载,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有记述,杨是“姬姓,周宣王子尚文,幽王时封为杨侯,为晋所灭,其后为氏焉”。意思是说,周宣王的小儿子尚文,在幽王时被封为杨侯,后来杨国被晋国灭掉,杨国的人逃亡后以国为姓。  
  杨姓的另一个来源是以邑为氏。周武王第三子叔虞受封于晋,晋国传至晋武公时,周王赐杨地(今山西洪洞东南)以为食邑。武公之子伯侨,被封为杨侯,于是开始了“以邑为氏”的杨姓历史。  
  到了北魏以后,有不少少数民族改原姓为杨姓,杨姓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姓氏。  
  一、杨姓迁变  
  杨氏早期默默无闻,但是人丁兴旺,居住在陕西华阴县东南一带,后来逐渐向外迁徙,居住在以华阴为中心的潼关、灵宝、洛阳等地,形成一个大的杨氏家族,称弘农杨氏。杨姓在陕西的繁衍昌盛,使陕西成为杨姓的第二个姓源之地。杨氏后来的播迁,先只是限于黄河流域至长江以北诸地,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后,才渐有杨氏南迁江南之记载。杨氏南迁,先后到达今湖南、湖北、浙江、江西、贵州和福建等省。经过几代的沿袭,到宋朝时,福建已成为杨氏的一个播迁中心。据《杨氏家谱序文》称,杨姓人家大都定居于漳州。福建漳州的杨巷于明朝永乐十八年率先入台开基,把杨姓带入了台湾。广东的杨姓也相继入台垦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不断有杨氏来台定居。  
  杨氏这个古老的姓氏兴盛于各地,几乎代代都有名人,战国初期就有杨朱,先秦古书称他为杨子。东汉杨震,字伯起,人称“关西孔子杨伯起”,他任东莱郡太守时,留下了“四知”佳话。文学家杨修,好学能文,才思敏捷,曾任曹操主簿。弘农杨氏自杨震始,四世三公,权倾朝野,为汉代名族。隋朝有开国皇帝杨坚、大臣杨素。唐代的杨贵妃及其父子兄妹,“唐初四杰”之一的杨炯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北宋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更是家喻户晓,他们的事迹被后人编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诗人杨万里,元朝诗人杨载、杂剧作家杨显之,明代诗人杨基,清末维新人物杨深秀,都曾在杨氏家族的史册上留下不朽的一笔。杨氏在当代中国已成为第六大姓,名人自然更多,有京剧名角杨小楼、爱国将领杨虎城、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等,还有杨氏的海外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二、帝王将相光耀杨门  
  纵观杨氏历史,不难发现,有不少帝王将相都出自杨门。  
  杨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政权隋,其开国者是隋文帝杨坚。公元604年,杨广继位,他是隋炀帝。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杨侑。  
  除帝王以外,杨氏最显赫的就算秦汉时期四世三公的杨震家族和北宋杨家将了。杨震身居太尉高位,公正严明,称得上是东汉士大夫的优秀代表。杨震之子杨秉,曾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以廉洁著称。杨秉子杨赐被封为临晋侯,他死后汉灵帝穿素服,三日不临朝。杨赐之子杨彪任光禄大夫,每次朝见,魏文帝曹丕都以宾客之礼相待,给予他很高的荣誉,杨震家族显赫一时。杨家将始祖杨培是唐宰相杨嗣复长子杨损四世孙。公元937年,杨培与折从远(折太君祖父)联合抗击契丹,攻克麟州,自立为州主。杨培的儿子杨业在20岁时就任北汉保卫指挥使。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作战以骁勇著称,镇守边关20余年,辽军基本上不敢进军。1054年,宋仁宗以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有统御军事之才,晋升他为广西一路的总兵,前后达7年之久。此外,还有著名的“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和“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个个功绩卓著。在唐王朝统治时期,杨氏子孙出将入相,其中共有8人任宰相,辅佐李唐王室,如杨恭仁、杨师道、杨执柔等。  
  三、杨姓名人  
  1.风流帝王亡国君杨广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杨广性情敏慧,仪表堂堂,才能、胆识兼备。  
  20岁时杨广便功勋显赫。他为人诡诈,深谙逢迎之道。因此,在公元600年,杨广终于获得文帝的信任,取代其兄做了皇太子。为了达到早日登位的目的,他不惜弑父杀兄。公元604年,杨广登基,即隋炀帝。  
  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起,隋炀帝每月役使工匠200万人,大规模地营建东都洛阳,又开通了大运河。从一定意义上讲,营建东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乃是一代君主最睿智、最英明的决策。但是,对于隋炀帝而言,开通大运河,只是为他三次南下巡游江都(今江苏扬州)提供便利。  
  隋炀帝奢侈浪费,但又非常风雅,好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同时,他生性嫉妒,见薛道衡的“空梁落燕泥”名句传遍天下,非常恼火,就借故把薛杀掉。  
  隋炀帝一生荒淫,不离娥眉粉黛,好色如狂,甚至敢在文帝的病榻前调戏父皇的宠妃宣华夫人。他又好大喜功,为逞一代帝王之威,北巡西行,续筑长城,开掘运河,还发动了三次征伐高丽的战争。  
  东征高丽使得国家元气大伤,百姓相继揭竿反隋。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的宠臣司马德勘和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死了隋炀帝。  
  2.忠烈勇猛话杨业  
  杨业,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杨培是后汉麟州刺史。杨业自幼随父征战,擅长骑马射箭,特别喜欢狩猎,曾对人说:“将来我用兵,就要像使用鹰犬追逐野兔那样。”公元958年,他就任建雄军节度使,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时人称他为“无敌”。宋太宗征讨太原时,闻杨业的威名,曾悬赏招揽他。北汉灭亡后,宋太宗任命杨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镇守代州。正好赶上辽军入侵,杨业率兵大败辽军于雁门关。从此,辽军只要望见杨业旗号就自动退去。  
  杨业虽不识字,但有智谋,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对部下有情有义,士卒乐为之用。朔州兵败时,他打算疏散剩下的100多名将士,将士们都哭着不肯离去,结果全部战死在沙场。杨业被俘后,绝食三日而死。  
  3.倾国倾城杨贵妃  
  杨贵妃,名玉环,杨玄谈之女,本为寿王(唐玄宗子李瑁)妃,天宝四年被封为贵妃,备受唐玄宗宠爱,真所谓“三千宠爱集于一身”。杨贵妃的美貌举世无双,史书上称赞她“姿质丰艳”、“殊艳尤态”。不仅如此,杨贵妃还通晓音律,擅长歌舞,一曲《霓裳羽衣曲》舞得盖过千古。她聪慧过人,又善于献媚,把明皇这个风流天子弄得神魂颠倒。  
  杨贵妃在生活上非常奢侈,别的不说,单是宫苑内专为她织造锦绣的工匠就达700多人。据说,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为取悦她,玄宗便每年夏天兴师动众,派人从四川涪州将荔枝运往相隔万里的长安。当时运输条件差,为保证荔枝色香味不变,先得将快要成熟的荔枝树整棵连根带土挖出来,培植在大缸里,使其继续生长,再用船快速运往长安,然后按其成熟程度算好天数,摘下荔枝,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杨贵妃手中。有杜牧诗为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天生丽质,而且美容有方,“红汗”与“香囊”的发明就是典型例子。贵妃会出“红汗”,其实并不怪诞。贵妃喜欢梳妆打扮,粉黛艳抹,她身出“红汗”其实是揩汗的“巾帕”被她抹的胭脂与红粉染色所致。杨贵妃还喜爱胸佩“香囊”,浑身散发着异香。这种“香囊”中的香料是由异域进奉的,非常珍贵。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却在马嵬坡事变中成了唐玄宗的政治牺牲品,一代红颜香消玉殒。  
  4.天国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广西人。他在紫荆山上烧炭时偶遇冯云山,在冯的引导下加入了太平天国组织的“拜上帝会”,并很快成为会中骨干。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洪秀全在永安封王,杨秀清被封为东王,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节制其他诸王。杨秀清指挥起义军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攻克天京后,洪秀全封他为九千岁。杨秀清权力欲日益膨胀,已不甘心居于“一人之下”,便以天父下凡的名义威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自从洪秀全承认杨秀清为天父代言人后,“天父降凡”便成立国之本,一旦杨秀清“天父附体”,洪秀全就必须俯首听命。洪秀全表面上不得不同意杨秀清的要求,但暗地里却密召在外督师的北王韦昌辉等迅速返京。1856年九月二日凌晨,韦昌辉率人突袭东王府,杀死了杨秀清及其亲属部众两万余人。

第二部分18陈姓辉煌耀乾坤朱 朱曹同祖,以国为姓


  黄帝的五世孙中,有一个叫宴安的,曾辅佐舜,因功被封在曹地(据传在今河南灵宝),做了曹姓部落的首领。夏时,曹部落迁到了今河南滑县;商时,他们又迁到今山东定陶。武王建立周朝后,把弟弟叔振封为曹国(今山东定陶)的国君,而曹安后代则被改封到邾地(今山东邹县),建立了邾国。由于邾是小国,常遭受鲁国的欺侮,最终被楚国所灭,共传了二十九世,他们又被迁移到邾城(今湖北黄冈)和齐、鲁等国。他们把“邾”字中的“邑”旁去掉,以朱为姓,以记住亡国之辱。因此,曹安成为后世朱姓的始祖。  
  一、两代王朝皆朱姓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皇帝是同一个姓的不多,但五代后梁和明朝天子都姓朱。  
  唐朝末年,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因作战勇猛而随军入长安,任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朱温见义军处境日渐艰难,便叛变投唐,唐僖宗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唐天四年(公元904年),朱温废李称帝,以开封为都城,国号梁,改元开平,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成为后梁太祖。  
  朱温一向荒淫好色,到了晚年,更是放纵淫乐,常常召自己儿子的夫人入宫服侍,视若妃嫔。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出众,尤受朱温宠爱,因此,朱温想立朱友文为太子。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朱温的二儿子朱友得知妻子在宫中所了解到的情况,便勾结禁卫军杀了朱温。第二年二月,朱温的三儿子朱友贞以讨逆为名,杀友自立,是为后梁末帝。公元923年,后梁为后唐李存勖所灭,李存勖杀尽朱温后裔,只留下骂过朱温的朱全星后人一支。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即位,是为建文帝。由于他想削藩,燕王朱棣便起兵攻下南京,宫中大乱,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把都城迁到北京,改元永乐,随后出现了“仁宣之治”。再后来,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兵俘获。明武宗即位后,明朝进入祸乱时期。明世宗朱厚因为信道而对宫女苛刻,差一点被宫女密谋勒死。明穆宗时期有海瑞、张居正等名臣,出现中兴局面。明神宗在位49年,曾20年不理朝政,魏忠贤乘机大肆迫害东林党。明朝的最后三个皇帝中,光宗在位只有一个月,因服用红丸而一命归西,继位的熹宗在位也只有7年。末帝朱由检(崇祯)上台前怕被魏忠贤暗算,自备食物,夜晚也不敢睡觉,秉烛而坐,即位后立刻处死魏忠贤。他想重振大明江山,因而勤于政务,但彼时祸患已积重难返。后逢李自成起义,吴三桂又引清兵入关,他还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错杀了袁崇焕。李自成农民军攻进北京城,朱由检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杀。  
  二、朱姓名人  
  1.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任秘阁撰修等职。  
  朱熹师从李侗,是二程的四传弟子。在哲学上,他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  
  朱熹小时候就聪明过人。四岁时,一天,父亲朱松指着天告诉他说:“这是天。”他却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呢?”这使朱松大为惊奇。  
  朱熹只做了9年的官,但他体恤民情,做了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他中进士,力主抗金。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他上书说:“我们的疆土还没有收复,宗庙的耻辱没有清除,百姓的生活非常贫困,且金人一向奸诈,又掳走了我们两个皇帝,万万不能同他们讲和。”由于主张抗金的势力占上风,朱熹被任命为武学博士,但刚一到任,主张议和的势力又起,朱熹愤而辞官。他还愤怒地捣毁了秦桧的祠堂,痛骂秦桧并指出他的卖国求荣。  
  朱熹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有门人467人。他还亲自创建了云谷、寒泉、武夷等书院,并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2.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他原名重八,字国瑞,后改名元璋。元朝末年,他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并娶其养女马氏为妻。在动荡的局势中,他击败了陈友谅,杀害了韩林儿,又消灭张士诚部,于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立锦衣卫。锦衣卫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对官员和民众进行严密监视。吏部尚书吴琳退休以后,朱元璋想知道他的情况,就派了一名锦衣卫来到他的家乡。这名锦衣卫在稻田旁看到一个老头正在插秧,便问道:“这里是不是有个吴尚书?”老头儿很恭敬地回答:“我就是。”得知吴琳没有在家乡横行不法,朱元璋很高兴。博士钱宰有一次顺口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床,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件事立刻就被朱元璋知道了,第二天,他说:“你昨天作的诗不错,不过,我并没有嫌你啊,你还是改为‘忧’字吧。”钱宰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谢罪。还有一次,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吃的何饭,请的何人,宋濂如实回答,他笑着说:“你没骗我。”原来,锦衣卫把昨夜吃饭的全景都画了下来。  
  朱元璋用酷刑来惩治贪官污吏。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贪赃案发,朝廷内外左右侍郎以下官吏被处死者达数万人。他规定,贪赃满银60两者,除斩首示众外,还要剥皮。不少官府的公座旁边,悬有剥皮装草的前任赃官,使得现任官员触目惊心,知所畏惧。  
  太子朱标不赞成明太祖这种做法,曾陈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听了,默不作声。第二天,朱元璋把儿子叫来,指着地上一条长满刺的荆棘,让他捡起来。朱标怕刺手,没有马上捡。朱元璋说:“这根荆条有刺,你不能拿,我替你削光了再给你,难道不好吗?”这个比喻,一语道破了朱元璋的心思:实行残酷的高压政策,不仅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皇帝宝座,也是为了他们朱家将来能稳坐皇帝的宝座。

第二部分19陈姓辉煌耀乾坤秦 显赫先祖


  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上古皋陶的后裔非子善于驯马,被周孝王封为秦地首领。后来,非子后裔秦庄公屡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讨伐西戎、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诸侯。襄公东迁,正式建立秦国,开了秦姓辉煌之先河,后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国力大增,遂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时,秦终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惜,秦仅历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孙后来都以国名为姓,以纪念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  
  另有一支秦姓,源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继承封地,食采于秦邑,他的子孙便以邑名为姓。这一秦姓,两汉时期非常活跃。  
  罗马人到中国定居后改姓,也是秦姓的一个来源。罗马古称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归,以秦为姓,后融入中国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谒过孙权的商人秦论。  
  一、秦姓迁变  
  秦得姓以后,相继在甘肃天水、山西太原等地发展成望族,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西汉初,刘邦迁山东,秦姓充实关中。由于秦是汉所灭,所以两汉时期播迁有限,但已开始进入东南一带。  
  唐宋时期,秦姓主要向江南一带流播,宋以后,秦姓也迁播频仍。  
  二、义士慷慨唱悲歌家族孝悌名传世  
  在孔子的弟子中,姓秦的有四位,他们是鲁国的秦非、秦冉、秦祖和楚国的秦商。或许是因为继承了儒学先师的衣钵,秦氏家族中,以孝悌忠勇闻名的,为数众多。在秦氏的家训中,还细列了为夫、为妻、为父、为母和为人子所应尽的义务,并以其规范族人。  
  先说秦姓勇士。秦姓勇士首推秦董父,他在逼阳战役中三攀楚墙垂下的布条,从城墙上三次重摔下来而安然无恙,为鲁军争回了面子。秦琼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秦裴在敌人紧紧包围的时候独守昆山,抗敌数月,直到弹尽粮绝,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后郁郁而终。五代十国名将秦传序廉政爱民,后守城被破,投火自焚,忠义可鉴。宋初名将秦翰每战必捷,令契丹人闻风丧胆。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钜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金兵来犯时,他竭力抵抗,城陷失守,他便将钱帛粮草俱焚,不给金兵留下一粮一草,死后被封为义烈侯。他的两个儿子秦浚、秦也随父以身殉国。明代的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惟一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她的家人也都忠勇善战,她的兄长秦邦屏战死疆场,她的弟弟、儿子也都在战争中负重伤。秦姓家族之人以他们的忠勇义气,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再说秦姓孝子。秦姓族人忠勇过人,孝悌亦有余,在封建时代堪称楷模。秦玉每遇事要先禀父兄,后来他母亲去世时,他因悲伤过度竟哭出血来,被他的学生称为“孝友先生”。秦约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官不做。秦传序的两个儿子秦煦、秦,为了取回父亲的尸体而在途中遇难。清朝的秦大成中了状元,后因母亲水土不服,便请求归乡供养母亲。秦大成的孙辈秦长治,也因母亲年老而推官不就。  
  除此之外,秦姓家族还有许多名人,如战国名将秦开;名医秦越人,即扁鹊,著有《疗痛疸诸疮方》两卷。东汉有著名诗人秦嘉。唐时有名将秦琼,后被民间奉为“门神”。隋末唐初有名医秦政应,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等名句流传的秦韬玉,名士秦景通、秦兄弟。宋时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秦九韶,诗人秦观。元有戏曲家秦简夫。明有秦良云。清有太平天国将领秦日纲。近现代有作家秦牧。  
  三、秦姓名人  
  1.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字少游,又名太虚,北宋著名词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苏东坡取其《满庭芳》中的精工词句,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一度很是贫穷,经常无米下锅。邻居钱穆父,与秦观常有往来。有一天,秦观作了一首诗送给钱穆父,诗中难掩生活的困苦,其中两句为:“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穆父一看,深表同情,立刻给他送去两石米。这就是“赠诗得米”典故的由来。  
  传说,秦观风流多情,以才华而得苏轼的赏识,后又结识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秦观为苏小妹所作诗词,已成为传世佳句。但又有人考证,苏轼并无妹妹,因而这也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2.卖国贼秦桧  
  “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氏家族虽以多出孝勇之士而著称,却也出了卖国贼秦桧。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奸臣秦桧却一心想将他害死。秦桧曾命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袒露背后的“精忠报国”给何铸看,何铸深为感动,后也查明秦桧属诬告,并无实据。于是,秦桧改用万侯审讯他,千方百计地诬陷岳飞,仍不能定罪,秦桧就亲自下令将岳飞处死于风波亭。岳飞死后,韩世忠当面责问秦桧,秦桧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搪塞。韩世忠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秦桧虽是万世唾骂的卖国贼,却也颇有聪明过人之处。有一年,很多人囤积铜钱,京都忽然缺少铜钱流通。一时间,人心惶惶。一天,秦桧请人为他修整头发,赏了那人五千钱,并说:“有圣旨,这种钱即将作废,我还是早点用掉。”那人自以为得知内情,将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没几天,京都市面的铜钱流通便正常起来。  

第二部分20陈姓辉煌耀乾坤许 炎帝后裔,许国后人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他因尊重远古贵族的后代,就将他们都加以封赐。其中有一个叫文叔的人,是炎帝的后代,武王就把他封于许地(今河南许昌)。文叔后来建立了许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许国人便世代以许为姓,这就是许姓的一大来源。另一个来源则是许由,许由生活在远古尧帝时期,德行和才干都很突出,尧帝便想把君位让给他。许由不愿意,便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  
  一、许姓名人录  
  历史上,许姓名人很多。战国时便有农家代表人物许行。东汉时有文字学家许慎。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名士许劭。三国时有被号为“虎痴”的曹操大将许褚,晋时有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的许逊。唐有写下“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的诗人许浑,有与唐高祖李渊同学、以三郡归唐的许绍,还有安禄山叛乱时与张巡协力守睢阳达数月之久的许远。  
  宋元时期有讲授程朱理学、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的学者许衡。清末有著名外交家许景澄,近现代有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大将许光达、上将许世友,革命家许继慎、许百川,小说家许地山,数学家许宝,经济学家许涤新,教育家许崇清等,为许姓大增光彩。  
  二、许姓名人  
  《说文解字》编著者许慎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曾拜大学者贾逵为师,研究经学。后来他精心研习经籍,相当娴熟,有“五经无双许叔重”的评价,意思是说没有第二个人能像许慎那样精通“五经”。许慎一生没有做过大官,只担任过本郡功曹,后来举孝廉,做了县令。  
  许慎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并不在经学,而是在文字学方面。他撰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流传极广,至今仍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参考文献。书中,许慎科学地阐述了汉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字的功用和汉字的构造,还收集了各类书籍中出现的大部分汉字,囊括了经书(特别是古文经)中的常见字,包括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传体,既有先秦时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世考察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极宝贵的材料。近代识别甲骨文、金文,也多是依赖于这部工具书。  
  《说文解字》的出现,是在汉武帝后经过古今文经学家数百年的争论,思想和学术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后,在关于语言文字的学术思想基本成熟的条件下诞生的。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第一部由个人独立编纂完成的字书的诞生。同时,《说文解字》又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后代字书大量援引它的训释,其编排体例也被后世字典所继承。因此,它在中国字典学史上也具有伟大的开创性意义

第二部分21陈姓辉煌耀乾坤何 何姓源于韩姓


  何姓起源很早,在黄帝时就有何姓,但关于何姓的起源,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何姓源于韩姓,是从韩姓中分化而来的。周武王的弟弟叔虞的子孙受封于韩地,遂有韩姓。战国时期,秦国灭韩。此时,韩姓子孙纷纷离开今河南韩地,迁居各地。迁往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的韩姓人,由于当地“韩”和“何”发音十分相近,常把“韩”读成“何”,而书写的人又从读音上把“韩”字写成“何”字,因此,这些地区的韩姓人开始以何为姓,这就是何姓的主要来源。关于何姓源于韩姓,还有另一种说法。秦始皇巡游时,遭刺客袭击,于是下令灭绝六国遗族。韩琦为韩国后人,当关吏盘问他姓什么时,他指了一下河,意指姓韩(取河水寒冷之意),但关吏误认为他是姓何。后来,韩琦得知自己无意中躲过一劫,便把韩姓改为何姓。  
  一、何姓迁变  
  何姓除了由江淮地区的“韩”——“何”衍变而来以外,另有不少是西北少数民族在同汉族的融合过程中改为“何”姓的,还有从冒姓和赐姓而来的,这些同样是何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秦朝在江淮地区繁衍生息以来,何姓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播迁,其中最主要的是隋唐五代时的南迁。  
  据史料记载,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何成从安徽迁居于陕西扶风,遂成大家望族。西汉哀帝时,何武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家族在四川兴盛发达,声名显赫。山东的何休,更是东汉大儒。大将军何进,也在东汉末年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名人层出不穷,仅庐江何姓一门,正史记载的就有名人48人。到了隋唐五代时,一些何姓人渡江南迁,一支迁到广东、福建,另一支进入贵州、浙江、云南。此间,何姓出过皇后、节度使和不少文化、科技名人。而宋元时期,何姓更是人才济济,如两宋忠臣何灌等,文士何梦桂、何镐等。元代何姓多出虎将重臣,如何伯祥、何荣祖等。明清何姓多出名医,而且工篆刻、善书画、能诗文,何绍基、何绍祺都是一代名家。近现代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何应钦、有民主革命家兼画家何香凝、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时至今日,何姓已经由原来的韩姓分支而发展成为我国第十七大姓,位居韩姓之上。何姓之人遍布海内外,何姓之足迹无处不在。  
  二、何姓名人  
  1.八仙中惟一的女性何仙姑  
  何仙姑为八仙之一,传说为广东增城人,原名何秀姑,出生于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何仙姑的父亲是开豆腐坊的,她从小就帮助父亲做豆腐,是位“豆腐西施”。在其十三四岁时,她去野外游玩,恰巧遇到了早已成仙、在此云游的吕洞宾、李铁拐和张果老。这几位见她有仙骨仙缘,于是让吕洞宾收其为徒,授其仙果和成仙的方法。据说,何秀姑炼成仙术后,能预测未来、行动如飞、幻化无形。乡亲们对她十分信服,专门为她盖了一座小楼,供她居住,并称她为“何仙姑”,由此,何秀姑之名就被“何仙姑”取代。传说唐朝大将狄青在征伐广源时,曾去何仙姑居住之处求签,十分灵验。  
  2.“傅粉何郎”何晏  
  何晏(公元190~249年)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以倡导玄学而著称于世。何晏少时坎坷,曾随母亲一起被曹操收养;长大后,以才学出众闻名,并娶了魏国的公主为妻。后来,在司马氏与曹氏的政治斗争中,何晏站在曹爽一边,于公元249年被司马懿所杀。  
  何晏著有《道德论》、《无为论》等书,是魏晋玄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但何晏之闻名于世,除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外,还与他的长相有极大的关系。  
  据称,何晏天生长相俊美,皮肤白皙细腻。魏明帝一直怀疑他肤白是抹粉打扮的结果,便设计想让他露出庐山真面目。在一个大热天,魏明帝把何晏召来,并赐给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何晏便大汗淋漓,并不断用衣袖抹汗,魏明帝想,这会该露出真面目了吧!谁知细细端详之下,他发现何晏的肤色比出汗前更显白皙透亮,这下魏明帝方信何晏肤白确系天生,真是比搽了粉还要白皙。有意思的是,由于这一故事,后来人们创造了“傅粉何郎”这一成语,用以形容男子的肤白、俊美。

第三部分22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吕 吕侯子孙


  吕姓是姜姓的分支。史载炎帝的后裔、共工氏的堂孙伯益,因忠心辅佐尧、舜、禹三代帝王而被赐姓为姜,赐氏为吕,封为吕侯。这就是吕姓的最早来源。吕侯的直系后裔建立了吕国,先是在山西南部活动,后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吕侯的支系子孙吕尚(即姜尚、姜子牙)因辅佐周文王、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为齐侯。后来吕国被灭,吕国后代子孙均以国号为姓氏,这部分人构成了吕姓的主脉。齐国灭亡后,其后裔也有一部分以吕为姓。  
  除吕侯后裔姓吕外,续封吕国故地的姬姓,也有一支融入到了吕姓中。另外,在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一支叫叱吕氏的部族改为吕姓。后周时,鲜卑族另一支俊吕陵氏也改为吕姓。  
  伯益开宗立姓以后,吕姓宗族一直没有大的播迁,直到元朝及其以后,才开始往内陆各个地区发展,远至移居台湾,甚至飘洋过海,在异域他乡扎下根来。  
  一、吕姓名人多掌大权  
  研究吕姓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会发现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吕姓族人在很多朝代都把持着朝政,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如被赐姓吕的伯益,是禹的心腹之臣。战国时的吕不韦,手握秦国军政大权,连秦王嬴政都要尊他为仲父。西汉的吕后及其家族更是显赫一时,只差一步,刘氏江山就要改姓吕了。此外,十六国时期,吕光割据凉州,建立后凉政权。  
  这以后的吕氏族人,虽未再获得其先人那样的权势,但成为首辅的人,数量之多也是百家诸姓中所少见的。如唐肃宗时,吕湮任丞相。宋太宗时,吕余庆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吕蒙正在太宗、真宗时三度为相,与宋初开国元老赵普齐名,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因而深得皇帝信任。吕蒙正之后,吕端继任为相,宋太宗曾赞他“大事不糊涂”。吕惠卿在神宗时居相位,因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有“护法善神”之称。  
  此外,在宋朝出任过宰相之职的吕氏族人还有:吕夷简、吕公著、吕大防、吕颐浩等。  
  吕姓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出了不少彪炳史册的武将。在这些武将中,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是吕尚(即姜子牙)。吕尚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掌管周部落军事大权的“太师”。在吕尚的率领下,周军最终灭掉殷商,建立了西周,吕尚也因此被封为齐侯。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吕臣,初为陈胜起义军涓人,后升将军,陈胜被害后,他又组织苍头军,重建张楚政权。  
  西汉时也出现了许多因功封侯的武将,如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汉末三国时最出名的要数吕布和吕蒙。吕布勇武之名闻于天下,号称飞将。当时人这样称赞他:“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他还留下了“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等佳话。吕蒙也因勇武好学而留下了“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和“白衣渡江”等典故。当代名扬中国的有历史学家吕思勉,语言学家吕叔湘和建国后曾任铁道部副部长、铁道兵政委的吕正操上将。  
  二、吕姓名人  
  1.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原本是一个大商人,后来他认识到,在各诸侯国之间贱买贵卖,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一本万利,只有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政权,以权力攫取金钱,才是“最合算的买卖”。于是,他找到入质于赵的秦国公子异人,并和他达成了一桩交易,即他帮助异人登上秦王之位,而异人则帮助他获得权力。后来,他通过入秦游说华阳夫人,最终使异人被立为太子并成为秦王。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秦国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在赵国时,吕不韦还将已怀上自己孩子的赵姬送给了异人。他想,如果赵姬生的是男孩,将来就可以承嗣为王,那么,嬴氏(秦国国王姓嬴)的天下就是他吕家的了。果然,赵姬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政,即日后的秦始皇。  
  吕不韦做丞相时,为扩大自己的河间封地,派大军攻打赵国,杀人无数。他还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大力扶植自己的亲信,从而全面控制了秦国的政权。  
  随着嬴政年龄越来越大,吕不韦感到秦国的统治权迟早要归于嬴政。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从思想上控制嬴政的办法。他招募各国的学者,共同编写了一本《吕氏春秋》,企图以此作为日后秦国的统治思想。但嬴政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并没有接受吕不韦为他设定的统治思想,而是选择了法家为其统治思想,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吕不韦首当其冲,被嬴政赐死。  
  2.心如蛇蝎的吕后  
  吕后名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为人阴险、残忍。  
  刘邦夺取天下后,吕后为巩固刘氏政权,大力铲除异姓王。例如,吕后趁刘邦平定陈叛乱时,诛杀了韩信。她还唆使梁王彭越家臣诬告彭越谋反,将其剁为肉酱并夷灭三族。  
  刘邦死后,吕后残忍地杀害了刘邦的爱姬戚夫人及其儿子。她先毒杀了赵王刘如意,接着令人挖掉其母戚夫人的眼珠,烧烂其耳朵,砍掉其手脚,并弄哑了她的嗓子,然后将她扔进厕所,称为“人彘”。吕后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甚至引起了自己亲生儿子惠帝的反对,惠帝自此不再理会朝政。  
  惠帝死后,吕后开始大肆分封吕姓族人,废除刘姓诸王,吕氏家族显赫一时。吕后死后,陈平、周勃发动拥刘反吕的政变,吕氏宗族有数万人被杀,单县吕氏遭到毁灭性打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3.反复无常的吕布  
  吕布是东汉末年迁居到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西)的吕氏部族的一员。他是一个典型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小人。  
  起初,吕布因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而受到并州刺史丁原的重用,并随升官后负责京都执金吾的丁原来到京都。当时,西凉军阀董卓抱有极大的政治野心,带兵入京。他因兵力太少、力量不够,便极力劝诱吕布归顺于他。吕布竟在金钱、权力的诱惑下杀死恩主丁原,并带着丁原的头投奔董卓。  
  董卓把吕布认为义子,并吞并了丁原部众,势力大增。于是,他废弑少帝,毒死何太后,改易少主,把持朝政。  
  后来,吕布又在美女貂婵的引诱下杀掉了董卓。在董卓余部的攻打下,吕布败退出京城。在不断改投各地军阀之后,他最后投到了刘备手下,但他又趁刘备与袁术对抗之机,突袭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邳镇东),掳获刘备的妻子儿女,并将徐州据为己有。此后数年,他又时而与袁术联合,时而与其结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发兵围攻吕布所在的下邳,吕布被缢杀。吕布就这样结束了其可耻的一生。

第三部分23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施 以国为姓,以祖为姓


  据说,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称为施国,国亡后,这个国家的人以后就世代姓施,成为施姓的一宗。  
  另据资料记载,周代的诸侯鲁惠公之子,字施公,是鲁国的大夫。在传至鲁惠公五世孙的时候,为了与其他家族相区别,他们都以其祖字为姓而姓施。  
  一、施姓衍迁  
  施氏的源地在当时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后来,施氏一族又逐渐迁至今浙江、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大约在唐代中期,即公元7世纪,有一位叫施典的施氏先祖,随其父辈先是在河南光州定居,后又南移至福建,在泉州钱江乡安定下来。和其他诸姓相比,施氏族人是较早南迁的一支。  
  到了宋代,有一位官人施炳,从福建迁至泉州浔江。经过数代的繁衍,他的后代遍布福建和广东各地,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现在南洋的施氏华侨和台湾的施姓,其先祖都是这支迁至浔江的施氏。  
  最早的施氏名人,是春秋时孔子的两个弟子施伯、施之常。西汉时,有今文易学“施氏学”的开创者施金谁。宋时又出了一位为国除害、刺杀秦桧的忠义壮士施全。明朝时,有水师提督施琅,他和次子施世纶,皆以清廉知名。在清代,有专攻金史的施国祁,另有施国章,顺治六年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官至侍读。近现代史上则有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施洋。  
  历史上的施姓名人还有很多,但最有名的要数越国美女西施和元朝大文学家施耐庵。  
  二、施姓名人  
  1.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  
  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她的父亲在苎萝山下以砍柴为生。  
  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林子,西施家住西村,所以她被称做“西施”。由于家境贫寒,西施很小时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经常在溪边浣纱。  
  西施长得十分美丽,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她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就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不过,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的。住在东村的丑女东施,见西施生病时的样子很好看,也学着她的样子走路,可是,这使自己看起来比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东施一下子就成了大家的笑料。“东施效颦”这个成语说明了西施的美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也正是因为令人炫目的美丽,她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在此前的一场吴越战争中,越国大败,越王勾践也被吴王夫差俘虏,屈辱地在吴国过了三年奴隶生活。越王回国后,励精图治,决心打败吴国。他一方面训练军队,发展农业,一方面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缺点,派越国大夫范蠡遍寻美女,准备实施“美人计”。  
  范蠡经过千挑万选,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她们经过三年的歌舞、礼仪、化妆学习后,被送给了吴王夫差。  
  西施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她聪明伶俐,而且颇具爱国情怀,一直把自己来到吴国的使命牢牢地记在心中。她用尽各种方法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很快,吴王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她身上,把江山社稷抛在了脑后。  
  为了挑拨吴王和忠臣伍子胥的关系,西施与奸诈贪婪的吴国大夫伯联合,设计陷害伍子胥,最终使吴王将其赐死,这为越国攻打吴国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至此,西施出使吴国的任务已经完成,越王乘机复兴,最后灭掉了吴国。西施又回到了越国。为了表彰这位对国家有功的女子,也为了嘉奖范蠡的功劳,越王勾践亲自为当初选美时就一见钟情的范蠡和西施两人主持了婚礼。  
  关于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世人有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越灭吴后,范蠡深知越王为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但不可以共享乐,于是偷偷地带着西施,泛舟湖上,改名隐居去了。  
  2.《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关于他的生平,旧籍记载很少。相传,施耐庵出身船家,从小就对河湖港汊的水上生活十分熟悉。当时,下层坊间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传说,其中,关于北宋宣和年间宋江起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施耐庵。由于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他决心写一部反映宋江起义的白话小说,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赞扬农民英雄的反抗精神。  
  施耐庵用心搜集各种材料,对宋末以来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加以研究,从而在《宋江三十六人赞》的基础上,运用惊人的艺术才能,创造了一百零八将的姓名和绰号,使宋江起义的故事变得更为有血有肉。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中心内容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初稿。  
  不久,全国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元斗争,施耐庵因博学而被张士诚请入幕府。但施耐庵见张士诚胸无大志,知他难成大事,便托辞回乡,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小说创作。  
  施耐庵敢于打破世俗的封建观念,大胆地借那些“打家劫舍”的强盗抒写自己对专制社会的痛恨,他描绘了一个由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建立的理想的水泊梁山,那里人人有平等的地位而不失其秩序,个个有独立之才而不枉其用。他宣扬平等、民主,讴歌自由,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水浒传》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使那些帝王将相在农民英雄的正直形象面前黯然失色,显得卑鄙而又丑陋。书中语言洗炼明快,酣畅活泼,通俗而富有表现力。  
  今天,《水浒传》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世界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称做“农民革命运动教科书”。

第三部分24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张 黄帝赐姓,族大支繁


  张姓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姓氏,有一亿多人。据记载,张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其始祖是黄帝的孙子——挥。有一次,他仿照天上弧星的模样做成了一支弓矢,帝见之大悦,就赐他姓张。这支源于“挥”的张姓,是张姓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  
  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另一支张姓。晋国有一个大夫姓解名张,骁勇善战,因为他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因而受到晋国君主的嘉奖,并被封为张侯。从此,他的子孙就改姓张。  
  三国时,张姓又多了一支。当时,在蜀国有一位龙佑那,因为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被赐姓为张。如今,这支张姓后裔多居住在云南一带。  
  东晋十六国时,许多少数民族纷纷迁入中原地区。其中,有一部分人改姓为张。  
  一、张姓迁变  
  张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曾有43个望族,在所有姓氏中最为庞大。  
  根据历史传说,张氏的得姓始祖挥,生活在青阳(冀州的清水流域)。到了春秋时,晋国成为张姓聚集之地。战国初年,晋国一分为三:韩、赵、魏,张姓人群也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中原地区生根繁衍。据记载,当时张姓有12个望族,分别居于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魏、蜀。  
  秦汉时,张姓居民遍布全国,发展成人口众多的大姓,并涌现出许多望族。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人口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张姓人群又向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扩展。隋唐以后,张姓在中国大陆的分布更为广泛,甚至连台湾、海南等沿海岛屿也遍布其足迹。  
  二、人才济济的张姓家族  
  或许是因为人员众多的缘故,张姓历来人才辈出,很少有别的姓能够与之相比。  
  战国时,魏国人张仪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周旋于列国之间。汉初,精通兵法的张良以奇谋良策助刘邦打下江山。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最终开辟了“丝绸之路”。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人称“医圣”,先后写下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书法家张芝,字体独特,被誉为“今草”。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发动徒众起义。此外,还有大将张飞、张辽,名震一时。  
  三国时,东吴名臣张昭,先后辅佐孙策、孙权。晋时,出现了文学家张载、学者张翰。十六国时,张轨、张骏、张天锡几代人割据凉州,建立了前凉政权。南朝时,又有画家张僧繇。  
  唐朝时,有张公艺一家,九代同居共财,为世人所称道。  
  盛唐时,名相张九龄,献上《千秋金鉴录》,规劝玄宗居安思危。当时,书法家张旭,被人们推为“草圣”。此外,还有诗人张继、张、张籍,方士张果,名将张巡。  
  北宋时,理学家张载开创了理学学派“关学”。宋时,张姓还有名相张浚、诗人张耒。  
  明朝时,出现了一代改革家张居正,此外还有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名将张煌言。近代以来,出现了名将张学良、民主人士张澜、国画大师张大千、天文学家张经哲等人。在中共党内,有张闻天等人。  
  三、张姓多道士  
  研究张姓,会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张姓的历史上,有许多道士。在东汉时,有五斗米道的开创者张道陵,太平道的创立者和黄巾起义军的领袖张角,以及五斗米道的教主张鲁。唐朝时,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道士张果,曾受唐玄宗的邀请,前往洛阳朝见。  
  北宋时,有著名道士张君房,曾主持编成《大宋天宫金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又有全真道南五祖之一张紫阳。元代时,有著名道士张留孙。明朝时,有一位传奇式的道士张三丰。清代,又有著名道士张清夜。  
  四、张姓名人  
  1.道教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公元34~156年),又称张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相传,他是留侯张良的后裔。他从小就攻读《道德经》及天文、地理之书,曾入太学,精通五经。  
  汉明帝时,张道陵考中了直言极谏科,出任巴郡江州令。章帝、和帝时,朝廷几次请他入朝为官,他都拒不前往。  
  顺帝时,张道陵学得长生之道。因为听说蜀地民风淳朴,他便带着弟子们入川,在鹤鸣山(又作鹄鸣山,在今四川大邑)隐居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他写成《道书》二十四篇。  
  张道陵精通医术,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因此,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创立了自己的道派——“正一盟威之道”。因为入道的人都要交纳五斗米,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张道陵也被道教徒尊为“天师”,其后裔也称“张天师”。  
  2.“帝王师”张良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他的祖父、父亲都在韩国做过宰相。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灭,张良对此怀恨在心,决定要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的一天,张良与一名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结果,大力士抛出了一个60公斤重的铁锤,却误中了副车,行刺未能成功。  
  张良逃走后,躲到了下邳,下邳城北有一条沂水。有一天,张良从沂水桥上经过,这时,一位老人故意把鞋扔到桥下,然后命令张良把鞋捡起来。张良强忍怒火,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就让张良过五天再来。一连三次,张良来得一次比一次早。最后,张良得到了一部珍贵的《太公兵法》,老人告诉精通此书即可为“帝王师”。于是张良苦读这本书,得以精通兵法。后来,他协助刘邦打下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  
  3.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人。他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博学多才,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四愁诗》、《归田赋》等,天文学著作有《灵宪》。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他又用青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地动仪的形状就像一个大酒樽,直径八尺。仪器的周围镶着八条龙,龙头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每个龙嘴里都含着一颗铜球,每个龙头下方又铸了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对准龙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头就会把铜球吐出,落到蛤蟆的嘴里。公元138年的一天,西面龙嘴里的铜球落入蛤蟆口中,表示西边发生了地震。因为洛阳毫无震动之感,所以大家议论纷纷,对此不大相信。几天后,甘肃来了报告,说那里的确发生了地震。  
  4.一代名臣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他是晚清洋务派的后期首领。1863年,他考中进士。此后,他在官场上步步高升,声名鹊起。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升任两广总督。对于法军的进攻,他坚决主张抵抗,并在两广积极加强备战。开战之初,清军在中越边境连吃败仗,形势危急。张之洞于是奏请朝廷起用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将冯子材,开赴镇南关。1885年2月,在张之洞的大力支持下,冯子材取得了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一举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在湖北大力兴办洋务,成就卓著。1891年,经过张之洞的不懈努力,亚洲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炼铁厂破土动工。1898年,他发表了《劝学篇》,力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他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不愧为一代名臣。

第三部分25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孔 “子太乙”氏合成孔姓


  孔姓在中国姓氏中十分古老,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帝喾。帝喾是轩辕黄帝的孙子,因此,孔姓是黄帝的后裔。  
  据载,帝喾的儿子、商朝始祖契以“子”为姓。到了商朝成汤王时,由于汤的名字为太乙,姓为子,加起来就是子太乙。后来,他的一些子孙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姓“子”和名字中的“乙”字加在一起,便产生了孔姓。  
  除了黄帝后裔这支主要的孔姓,传说还有其他六种孔姓来源。但是由于在黄帝后裔这支孔姓中诞生了孔子,在孔姓支系中最为著名,又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地位至高无上,所以,天下孔姓后来都归附于这一支系,尊奉孔子为祖先。  
  一、孔姓迁变  
  自孔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孔姓传承了80多代,其总的发展特点是:世代单传情况较多,人口增长缓慢,但其宗族血脉则清晰可考。  
  据史料记载,在先秦时期,孔子之后,这支孔姓七世单传。但其子孙都继承了孔子遗风,在后世多为名贤。汉唐时期,孔姓渐成规模。由于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思想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因此孔姓后裔备受朝廷恩宠,家族地位骤升,致使曲阜孔府在民间被称为“天下第一家”。此时,孔氏中有名人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汉末著名文学家孔融。到了唐朝末年,孔子后裔逐渐没落,其间又出现了一次单传。在唐朝,孔姓中惟有被后孔姓族人称为“中兴祖”的孔仁玉比较有名。宋元时期,孔姓出现了南宗与北宗。当时社会动荡,孔氏衍圣公难有作为,孔姓名人多出自他支,如宋朝勇武刚直、正言切谏的孔道辅,以及孔文仲、孔传等人。明清时期,孔姓形成了“孔氏六十户”的扩散局面,其实就是北宗的扩展。此时,有孔克坚、孔闻昭等著名的孔氏衍圣公。清朝有著名戏曲作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及葭谷居士孔继谏。近世有官僚资本家孔祥熙,优秀共产党员、因公殉职的援藏干部孔繁森等。  
  二、孔姓宗族文化繁荣  
  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最具代表性的古迹是由孔府、孔庙、孔林组成的“三孔”。对于孔氏宗族来说,三孔是家族精神的体现,是宗族的象征。  
  但其尊圣怀古的祭祀文化更为独特,祭孔也由原来的家祭发展到盛大的国祭。典雅、素朴的宗族饮食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孔宴多种多样,规格繁多,等级严格,无不体现出孔氏后裔的特殊尊荣。  
  诗礼传家,是孔氏族人历代秉承的本族文化传统。他们在宗族内部一贯重视对子孙进行文化与道德并重的教育。  
  三、孔姓名人  
  1.儒家创始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创始人。  
  传说孔子的父母曾在尼丘山祈祷求子,后来便生下了孔子。而奇怪的是,孔子一生下来,就头顶中间低而四边高,很像尼丘山。于是,父母为他取名为丘。  
  孔子小时候正值乱世,父亲去世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而孔子却好礼重学。他年轻时因社会地位低下,曾被人奚落,做过低贱的工作。一次,鲁国大臣宴请名士,孔子兴冲冲地跑去,却吃了个闭门羹。他还曾当过吹鼓手、养过牛羊,然而却能在逆境中发奋勤学,孜孜不倦。而后,孔子在鲁国从政,才华初现,夹谷之会,名震内外。后来,孔子觉得在鲁国无法继续施展政治抱负,便带领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逐步形成了儒家学说。  
  14年的列国之行使得孔子感慨万千,再也无意仕途。他于是回到故乡,致力于教育事业,开始著书立说,编纂整理古籍文献,流传后世的有《六艺》等。  
  后来,由于政治上受冷遇,加上儿子先逝,最喜爱的弟子颜渊、子路也相继死去,孔子在感情上大受打击,最终在悲痛中病逝。  
  2.“建安七子”之一孔融  
  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今山东曲阜人。他曾在北海做官,故世称孔北海。  
  孔融从小便才思敏捷。10岁时,他随父入京。当时,李膺待客极严,不是名人世交,概不接见。孔融得知后,便故意前去。李膺问他是不是世交,孔融聪明地说:“是。先人孔子曾与李家先人老子是师友关系,那么,我们两家当然是世交了。”在座之人,无不惊叹于他的才思。  
  孔融小时候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他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自己留下一个小梨。当人们问他为何这样时,他说自己小,当然就吃小的啦。  
  孔融品质高洁,为人正直谦恭,所以,四海之内的英雄名士都十分敬仰他。但他却被曹操猜疑、忌妒,最后在他人的诬陷下,连同全家一起被曹操杀了。  
  孔融文学成就极高,是“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最爱孔融的文辞,常常称其可与扬雄、班固相媲美。

第三部分26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曹 大禹赐姓


  曹姓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氏。至曹挟,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因宋所灭,子孙以为氏。”意思是,颛顼的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叫安,被赐姓为曹。到曹挟时,周武王把他封到邾地,其族人便姓邾。后来,邾被楚国所灭,该族人又恢复了曹姓。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振铎,封到曹地,也姓曹。后来,曹为宋所灭,其子孙也都姓曹。  
  结合上述资料可以发现,曹姓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大禹所赐。夏朝第一个君主大禹率众治水13年,在他的助手中,有一人叫安,是颛顼后人陆终的第五个儿子。他因助禹治水有功,被禹赐姓为曹,后世子子孙孙都姓曹。二是由邾姓改姓为曹。曹挟被封到邾地,其族人皆姓邾。后来,邾国被楚国所灭,一部分人就复姓为曹。  
  一、祖居山东,播迁闽台  
  山东可以说是曹氏的最早发源地。曹挟被封到邾地时,邾国就是地处山东的鲁国的附庸。西汉初年曹参继萧何为相国,无为而治,留下“萧规曹随”的千古佳话。曹姓在东汉末年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父子的声望和影响,尤其是曹丕篡汉称帝后,曹姓的势力更是强大。但司马氏取代曹氏后,曹姓开始衰落。其后,曹姓开始由北向南扩展。唐高宗(公元653~683年)时,陈元光、陈政父子奉命去福建,有一批曹姓的将佐随同前往。  
  到了唐代末年,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避黄巢之乱,举家南迁,因此,福建沿海一带均有曹氏居住。还有的甚至移居到了台湾。现在,台湾的南投、彰化和台北三县为曹姓最为集中的地方。  
  据不完全统计,曹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排名百家大姓中的第三十二位。  
  二、曹姓名人  
  1.曹操——治世能人,乱世奸雄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相国董卓独断朝政,专横跋扈。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与关东各州郡组成联军,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见势不好,急忙挟持汉献帝离开长安。后来,董卓被其干儿子吕布设计杀死,献帝则被董卓部将杨奉劫持到洛阳。这时,曹操手下的谋士劝他说:“现在皇帝东奔西逃,命运难测,如此时迎奉献帝,用忠于帝室的行动来镇服各据一方的雄杰,不愁霸业不成,应及早行动。”公元196年,曹操带兵到洛阳朝见献帝并强行把他迁到许昌,改年号为建安,并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开始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随后短短几年内,曹操逐步消灭北方割据势力,开始实践他统一中国大业的计划。而此时,袁绍已统一了河北地区,成为曹操最主要的对手。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出兵10万同曹操决战,曹操率军驻守官渡,两军在此相持不下。后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屯粮,亲率5000人马杀入乌巢,放火烧粮,守军大乱,粮食全被烧光。袁军前线官兵一听粮食全部被烧,无心恋战,纷纷投降。袁绍见大势已去,只得带领残兵逃回河北,不久便抑郁而终。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曹操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号称有80万大军,南下攻打孙权、刘备,兵至赤壁,被江水挡住。为了克服北方士兵不善水战的弱点,曹操用铁索把战船连在一起,这样一来,战船相互牵制,行动不便。孙权得知情况后,派黄盖带领数十艘战船向曹操诈降。当战船驶近曹军时,黄盖下令放火烧船,乘着东南风,火船直冲曹船,曹军大营顿时陷入火海之中,孙、刘联军乘势冲杀而来。曹操一路败退到北方,与孙权、刘备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操从赤壁之战大败后一直到他病死洛阳都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宏愿。曹操死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曹操则被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2.才高八斗的曹植  
  曹植为曹操第三子,字子建,公元192年出生。曹植很小就已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南朝诗人谢灵运就曾说:“天下才有一石(10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可见曹植才华之高。曹操认为曹植是诸子中最能成大事的,对他期望最高,想立他为太子。可曹植平时处处任性而行,不加节制,这让曹操非常恼怒,一气之下,立了曹丕为太子。  
  曹操病死洛阳后,曹丕代汉称帝,他对曹植和自己争立太子的往事耿耿于怀,掌权后就开始了对曹植的报复。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将他处以极刑。曹丕话刚说完,曹植便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著名的“七步诗”以萁、豆相煎来暗喻骨肉相残,可谓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曹丕听了,也非常感动,很是惭愧。  
  除了诗歌外,曹植在辞赋上的成就也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洛神赋》。作品描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作者在洛水遇到了洛水女神宓妃,并对她一见钟情,但终因人神相隔,最后只能依依惜别。作品想像力丰富,描写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据传,东晋王羲之父子曾各抄《洛神赋》10本,可见两位大书法家对此赋的钟爱。  
  曹植生前曾把他所有的文学作品编订成集,可惜早已失传,现流传于世的《曹子建集》,乃是后人所辑。  
  3.《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清朝最著名的曹姓人物,首推曹雪芹,他以毕生精力创作而成的小说《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他家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曾为康熙帝所重用。  
  曹雪芹自小就性情豪放,加上在书香门第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因而他的才华很快就显露出来,诗词、字画、印染,都是他的爱好。他的朋友称赞他“诗胆昔如铁”,“诗笔有奇气”。这不仅是对他艺术造诣的称颂,也是对他性格的真实写照。  
  雍正初年,曹雪芹家受到沉重打击,父亲被免职,家产被抄,家道开始衰败,曹雪芹察觉到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决定用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和不平,于是,他开始潜心创作《红楼梦》。小说主要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以及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小说生动地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困苦和磨难接踵而来,中年不幸丧妻,爱子又夭折,自己也悲伤成疾。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的创作热情,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最终未能完成全书,抱憾而卒。曹雪芹只完成了《红楼梦》的前80回,后40回是高鹗所续,《红楼梦》因而得以完整面貌流传于世。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鲁迅先生曾称赞它“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红楼梦》不仅受中国读者的喜爱,还被译成英、俄、法、德、日、意等50多种文字,为外国友人所传阅。  

第三部分27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严 改自庄姓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熊侣的君主,死后被追谥为楚庄王,其子孙便以其谥号为姓,世代姓庄。到了东汉,由于汉明帝本名刘庄,为避天子讳,庄姓人遂改姓严,严姓从此延续下来。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又有些严姓人恢复了庄姓。因此,今天的严姓和庄姓是同一个血统的家族成员。  
  根据史书记载,严姓的发源地是今天甘肃的天水和陕西的冯翊、华阴。后来严姓人南迁,因此,在南方也出现了不少严姓人。清朝时,又有不少严姓人移居台湾的台北、苗栗和南投等地。如今,严姓人已是遍布全国,分布广泛。  
  一、严姓名人录  
  严姓名人大都出现在秦代以后。西汉时期有著名的辞赋家严忌、严助,涿郡太守严延年,今文春秋学“严氏学”的开创者严彭祖及被称为“古之遗民”的隐士严君平。僧人严浮调,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汉代以后,严姓中出现了勇夺三军独当一面的将才,如三国时期蜀汉的严颜。唐代有诗人严维。宋代以后,严姓中的名人大多是一些文人才子,如明代的琴家严,清代的文学家严可均、严绳孙、诗人严遂成等。明朝中期,严氏家族出现了两位有名的大奸臣,他们就是严嵩、严世蕃父子。近代以来,严姓中的名人主要有:实业家严信厚、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教育家严修、经济学家严中平、著名黄梅戏女演员严凤英等。  
  二、严姓名人  
  1.隐士严君平  
  严君平,名遵,君平是他的字,西汉后期蜀地(今四川)人。他一生讲求修心养性、保身全命,不愿出来做官,长期隐居在成都附近。为了糊口,他有时候到城都的闹市中,靠给人卜筮糊口度日,然后就闭门攻读《老子》,在清苦中自得其乐,著书10余万言。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扬雄,年轻时曾和严君平有过交往,非常钦佩他的德行。当时的益州牧李强很仰慕严君平,扬雄就告诉李强,严君平生性清高,不会向人卑躬屈膝,要备礼去拜见他。李强后来发现,严君平果真如此。当时的权臣王凤也想结交严君平,但严君平对他闭门不见。曾有富人问他隐居的原因,他的回答是,做官纯粹是自寻烦恼。后来,那个富人要送给他一些车马衣粮,他都推辞掉了,还说富人是在以不足补有余。富人听了,不以为然。严君平解释道:“你的家人日夜操劳,积累家财万贯,你还从未感到满足。我现在以卜筮为业,不用下床就有人送钱来,现在还余着数百钱,没有可用的地方,当然是我有余而你不足了。”说得富人哑口无言。  
  严君平就这样以苦为乐,淡泊恬然,活到90岁才去世。  
  2.一代奸相严嵩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但是,严嵩长期得不到朝廷重用,中年以后,才忽悟为官之道,曲意奉迎皇帝,终于爬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独揽朝政。  
  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献媚世宗,恃宠专权,排除异己,残害忠良,大肆贪污受贿。1550年六月,蒙古族首领俺答汗率军大举进犯,负责督战的明将仇鸾执意听从严嵩的指使,按兵不动,结果,俺答汗在京城附近大肆掳掠而去。仇鸾为表战功,竟然杀死80多位平民,割了他们的首级,冒充敌军报功。由于这一年是庚戌年,因此,这次蒙古兵入侵被称为“庚戌之变”,它充分暴露了严嵩的当权误国和明政府的腐败无能。  
  自嘉靖三十七(公元1558年)年起,给事中吴时来等人相继奏疏弹劾严氏父子,加之严嵩所献邀宠皇帝的青词,多不合世宗心意,故而渐渐失去了世宗的欢心,世宗便有意罢免严嵩。御史邹应龙窥知世宗的意图以后,在徐阶的授意下,于嘉靖四十一年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结果,严嵩被罢官,寄食墓舍,死于隆庆元年。江西巡抚成守节奉令抄没严嵩在江西的家产,得黄金3万多两,银200多万两,还有无数良田美宅、珍珠宝石。

第三部分28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华 出自子姓,源于姒姓


  4000多年前的颛顼帝高阳氏,是华姓共同的祖先。但华姓其实有两个来源,一个出自殷汤的子姓,另一个源于夏禹的姒姓。出自姒姓的华姓与华山有一段渊源。夏朝第四个王仲康,在西岳华山封观,其子孙便以华为姓。出自子姓的华姓是以封邑为姓的。商汤的后代宋戴公之子正考父,官居宋国上卿,但为人谦虚,后被封到华邑,其子孙便以封邑名“华”作为自己的姓氏。  
  一、华姓迁变  
  子姓华氏的发源地是宋国,范围在现在河南商丘以东、江苏铜山以西。宋国是西周初期周文王封给商纣同父异母兄微子,让他奉祀汤的地方。现在,华姓族人已经分布在中国各地,乃至海外。  
  华姓名人,春秋时有宋大夫华元,东汉时期有神医华佗,三国时有将军华融、太傅华歆,晋代有史学家华峤,宋代有太常博士华初平、殿前司官属华岳,明代有学者华云,清代有画家华、数学家华蘅芳、琵琶演奏家华秋苹,近现代有史学家华岗、数学家华罗庚、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等。  
  二、华姓名人  
  1.才子华歆  
  在华姓40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人物。其中就有汉代的杰出人物华歆。华歆才华出众,与另两位名人管宁、邴原是同学。当时人们这样评价他们三个人:华歆的才能在三人中可以做龙头,邴原可做龙腹,管宁则是龙尾。华歆才华虽最高,但是为人却为后世所不齿。后世广泛流传的“割席绝交”的故事,说的是管宁与华歆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有一个达官贵人乘坐着富丽堂皇的高车从门前经过。管宁不为所动,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扔下书,跑出去观看。管宁认为华歆与自己趣味迥异,不配做自己的朋友,便割断席子和他分开坐。  
  2.神医华佗  
  华姓人中,最令华氏家族自豪并津津乐道的,就是三国时的神医华佗。华佗,又名,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华佗医术精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都很出色。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外科,早在1800多年前,他就懂得“破腹背、剪肠痈”的外科手术;还独创了“麻沸散”这种麻醉药并运用到外科手术中,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华佗治病讲究对症下药,对疑难病症往往采用独特的治疗方法,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曾经有一位郡守身患重病,久治无效,于是便慕名请华佗来为他治病。华佗向他索取了十分丰厚的财物,但治病时却显得漫不经心,不久,又抛下病人独自走了,临走前还写了一封信痛骂了郡守一顿。郡守勃然大怒,派人前去追杀华佗,但华佗早已走得无影无踪。郡守满腔愤恨无处宣泄,不禁气得吐血。但吐了数升淤血之后,病却奇迹般地痊愈了。原来华佗诊断之后,认定郡守的病只有大发雷霆才能根治,所以才以这种独特的疗法激怒他,为他治病。  
  华佗认为,防病养生其实比治病更重要,于是,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一套健身之术——五禽戏,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29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金 少昊后人,武帝赐姓


  金姓是中国当代第六十九大姓。传说,黄帝之子少昊用金属做标志统治天下,故号金天氏。少昊登基时有金凤鸟飞来,人们以为这象征着吉祥。于是,少昊的后代就以金为姓,世代相传。这是金姓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世系。还有一支金氏,来自外族。西汉初,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降汉。因休屠人有铸制金人用以祭天的习俗,汉武帝遂赐其姓金。金姓还有一支来源于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因与刘同音,故下诏令作为项伯后裔的刘姓(为汉高祖所赐),以钱名之部首“金”为姓。还有许多被汉族所同化的外族,后来都以金为姓。  
  一、金姓迁变  
  秦汉以后,金姓活动范围很快扩展到西北、东北、中原和江浙闽地区。到唐宋时期,金姓的重心又开始向东南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以河南和江浙为主要聚集地的分布格局。近600年来,金姓人口流动的幅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清间有些区别,主要的趋势是向西和向北的强劲回迁。目前,在全国已形成了南部豫鄂皖浙苏、北方东三省两块金姓聚集区。  
  关于金氏名人,战国时有赵国的金授,汉代有车骑将军金日、兖州刺史金尚,唐朝有“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宋代有龙图阁学士金文刚,元代名儒金一生不仕,专事著述。明代尚书金幼孜,明成祖每次出塞必令他随从。都督佥事兼秦王左相金朝兴,常以奇兵制胜,功在诸将之上。明末清初又有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清朝著名书画家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居当时画坛首席。在现代,也出现了不少金姓名人,如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出版家金灿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演员金焰等。  
  二、金姓名人  
  天下第一才子金圣叹  
  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人称“天下第一才子”。他生性恢谐,视功名如草芥,因游戏笔墨而名落孙山。他喜爱批书,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本进行批改。他批改过的《水浒》,把第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而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但也表现出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入清后,金圣叹因哭庙案而被杀。据说死到临头他还改不了恢谐玩笑的习性。郑而重之地托监斩官捎给大儿子一张纸条,他的大儿子焚香、浴手,展开一看,纸条上原来写了一则生活小常识。此事想来确实让人有些忍俊不禁,悲伤怨苦的气氛瞬时烟消云散。不过,金圣叹也并非只会一味搞笑,他留下了两句绝命诗: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思之又让人肠断。

第三部分30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魏 魏姓源自诸侯


  关于魏姓的起源,据史书记载,主要有姬姓魏氏和芈姓魏氏两个来源。  
  姬姓魏氏是黄帝的姬姓嫡裔。周武王灭商后,封毕公高于毕。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被封于魏地,建立了一个姬姓魏国。传至十二世孙魏斯时,他自立为诸侯,是为魏文侯。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使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后来,魏被秦始皇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姓。  
  芈姓魏氏起源于战国时秦国大臣穰侯魏冉,魏冉是芈姓之后裔,初为将军,后长期任秦相。五国合纵破齐国后,加封陶邑,其后代即为芈姓魏氏。  
  一、魏姓迁变  
  由于魏姓得姓较早,而且开始时即为名门望族,所以到先秦时期,魏姓已活跃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两汉至唐朝,魏姓家族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唐朝以后,魏姓南迁,进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以及两广和福建。到了明末,台湾也有了魏姓人。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春秋时的魏武子,被晋文公倚为股肱之臣,他的两个儿子魏颗和魏绛,也都大名鼎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到了汉朝,有大臣魏相、教育家魏应、炼丹家魏伯阳;唐朝时有“人镜”魏征;宋朝时有诗人魏野、名将魏胜、学者魏了翁;清时有散文家魏禧、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和思想家魏源。他们个个名垂青史,是魏姓人的荣耀。  
  二、魏姓名人  
  “九千岁”魏忠贤  
  魏忠贤本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市井无赖,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为了能一朝发迹,他净身入宫当了太监。凭借其阿谀奉承的本领,他不久便做上了司礼秉笔太监,成为明朝惟一的一位文盲司礼秉笔太监。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东厂,控制内阁,一时间权倾朝野,号称“九千岁”,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面对魏忠贤的滥权和恶行,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以顾宪成为首,聚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形成一股巨大的势力,被魏忠贤称做“东林党”。东林党人把持朝政后,开始整治朝纲,成为魏忠贤实现其野心的主要障碍。魏忠贤及其党羽开始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剿杀东林党人。他们开出黑名单,将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员指为东林党人,然后逐个罗列罪名,打入东厂大狱,使用种种酷刑,将他们折磨至死。许多领袖人物如杨涟、高攀龙等,均惨死在魏忠贤手下。“东林党”在魏忠贤的铁腕重击下,被扼杀了。  
  魏忠贤的种种恶行,使得明王朝岌岌可危。崇祯皇帝即位后,开始积蓄力量,预备清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在时机成熟之后,他将魏忠贤贬到皇陵当差,而后又派兵追杀。魏忠贤看到自己已经穷途末路,在被贬的路上悬梁自尽。一代巨奸,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第三部分31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陶 尧舜后裔


  据《姓苑》所载,陶姓一支出自唐尧,一支出自虞舜。尧曾经以制陶为业,现在的山东定陶县便是他当年制陶的地方。后来,他的子孙迁到现今河北的唐县。因此,其后代有姓陶的,也有姓唐的。舜禅位于禹后,禹封其后裔商均于今河南虞城,因此,其后世子孙就以虞为姓,舜也被称为虞舜。后来,舜有一个叫虞阏的后代,专治陶冶之事,他的子孙便以官为姓,改为陶姓。  
  因此,陶姓应发源于山东定陶、河北唐县以及河南虞城。后来,经过繁衍播迁,陶姓在今江苏镇江南部以及今江西九江成为望族。在中国历史上陶姓名人非常多。春秋时期有以节义而流传千古的烈女陶婴;东晋有征西名将陶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陶渊明;南朝梁有“山中宰相”陶弘景;宋有画家陶裔;元明之交有文学家陶宗仪;现代则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陶姓名人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  
  陶渊明(公元?~427年),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  
  陶渊明曾担任彭泽县令。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了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对陶渊明说:“您应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陶渊明听后,叹了一口气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当天便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陶渊明只当了85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再未做官,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隐居生活。他归隐后,在自家门前种了五株柳树,并自称为“五柳先生”,解释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了归隐。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崇尚自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社会,逼得他不得不这么做。  
  归隐后的陶渊明知道,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他只能祈求在自己那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寻求心灵的安宁。他高唱“归去来兮”,过起了怡然自得的生活。  
  陶渊明嗜酒成癖,一天都离不开酒,在他的诗文中,几乎篇篇都有酒,他甚至还专门做了20首《饮酒》诗。据传,江州刺史王弘一直很仰慕陶渊明,想尽办法要结识他,却总是请不到他。一次,陶渊明去游庐山,王弘听说后,便请来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并在半道中准备好酒宴邀请他。当时,陶渊明正患脚病,王弘派他的下属和两个儿子用肩舆抬着他。他们正在路上走时,碰到了庞通之,陶渊明便欣然下舆,和老朋友推杯换盏。一会儿王弘来了,陶渊明也很欢迎他,两人立即成了好朋友。  
  2.“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居,是南朝齐梁时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陶弘景本为南朝齐左卫殿中将军,入梁以后,他便隐居在茅山炼丹修道。梁武帝早年曾与陶弘景颇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礼有加,经常派使者给他送信。只要碰到征讨之类的大事,梁武帝都要向陶弘景咨询请教,经常是一个月中传信数封。因此,当时的人都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思想。他跟着陆修静的弟子孙游岳学道,在茅山整理道经,创立了茅山派,并形成了茅山道宗教理论。他认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本便是“道”,“道”存在于万物之先,超越元气,是神秘的精神本体。这便是茅山派道教的理论基础。他还主张,只有将儒、释、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才能成为形、神、道兼具的真正悟道的真人。据说,陶弘景妙解术数,早就知道梁朝将要覆没。他曾做了一首预言诗:“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这首诗一开始密存在一只书箱中,一直等到陶弘景死后,他的门人才将它取出。当时,士大夫不习武事,只知虚谈玄理。不久以后,侯景篡位,果真是在昭阳殿。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在中国药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本草学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本草著作,并增收了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他还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来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草学的发展,使中国主流本草学著作的结构大体定型。  

第三部分32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姜 姜水为姓


  姜姓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一个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之一的炎帝时。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因而其后人以水命姓为姜。从此之后,作为炎帝神农后裔的姜姓,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传之于后世。  
  姜姓自得姓之后,主要在甘肃和山东一带活动。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发展为大族,后西迁充实关中,其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姜姓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姜姓在鲁皖江浙地区蔓延开来,唐宋时进入闽粤地区。清朝时,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异军突起。目前,全国已形成四川西部、山东东部和东北三大块姜姓聚集区。  
  一、姜姓名人录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姜姓名人层出不穷。最早的当数太公姜子牙,他助武王伐纣,立下了盖世奇功。汉朝时,高士姜肱因“姜被”而名扬天下;三国时,西蜀大将姜维,文武双全;唐有宰相姜恪、姜公辅;宋朝时出现了一位大词人姜夔和抗元将领姜才;明有书法家姜立纲;清朝有参与修纂《明史》、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的文学家姜宸英;近现代有姜镜堂等。这些姜姓名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二、姜姓名人  
  1.渭水垂钓的姜子牙  
  姜子牙,名尚,年过七十,家道依然没落,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排兵布阵之术,但生不逢时,遂甘守清贫而不求仕。  
  那时正是纣王当政,恣行强暴,残虐生民,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姜子牙于是徙居东海之滨,终日在海滨垂钓,丝不设饵,钓不曲钩,他妻子十分生气。姜子牙却说:“我丝不设饵,钓不曲钩,是因为我不钓鱼鳖,只钓王侯。”后他又迁至渭水蟠溪,仍然终日垂钓,不觉已过三年,须眉尽白,并无贤士往来,却与樵牧之徒和睦相处,做了一些歌韵清绝的词调,让他们传唱,一时间颇有名气。当时,西伯侯姬昌胸怀大志,想推翻纣王,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于是,他遍访名士。一日出访,他见一白发老翁在江边垂钓,丝不设饵,钓不曲钩,深以为奇,认为是名士,便请他出山相助。姜子牙被西伯的真诚所打动,认为他是一个明君,值得辅佐,便投靠西伯。“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便由此传播开来。  
  西伯后来自立为王,即周文王。他拜姜子牙为丞相,后起兵讨伐商纣。姜子牙虽已年逾八十,仍然亲率大军,打败纣王,帮助武王建立起强大的周王朝。  
  2.智勇双全的姜维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郡冀县(今甘肃谷东)人。蜀汉后期大将。  
  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他喜读诗书,尤其敏于军事,而且武艺高强。他出仕时,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用计收复了姜维。诸葛亮与姜维交谈之后,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便将他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侯。这时,姜维年仅27岁。可以说,姜维是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最大收获。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姜维任辅汉将军,统率三军,晋升为平襄侯。姜维多次率军伐魏,但由于后主昏庸,加上连年征战使得民怨沸腾,始终未能取得成功。而此时,魏国却趁蜀国国势日衰,屡屡进犯蜀国边境。不久,大将邓艾率军直抵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并降旨命令姜维率部投降。姜维无奈之下,只得暂时诈降钟会,准备伺机而动。  
  后来,钟会与邓艾争功,设计陷害邓艾,并在成都起兵造反。姜维认为时机已到,便想利用钟会重兴汉室,不料事情泄露,被魏国所杀。据说,魏兵事后剖开他的肚子,发现他的胆像斗一样大。 

第三部分33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戚 祖先叛乱,避祸改姓


  戚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说春秋时,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后人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上卿。卫献公喜欢游乐,不理政事。孙林父想内结贵戚,外通晋国,企图趁机操纵卫国朝政。卫献公对此有所耳闻,但又束手无策,两人矛盾日渐加深。孙林父知道卫献公对他心怀猜忌,就联合他人之力赶走了献公,另立新君殇公,殇公把戚邑(今河南濮阳东北)封给了孙林父。后来,孙林父与他人争权失败,逃到晋国。他的子孙很喜欢戚邑这个地方,世居此地,并以戚为姓。后来卫国灭亡,戚姓逃亡东海,成为望族。  
  一、戚姓名人录  
  戚姓的历史名人很多,汉代的临辕侯戚鳃,显赫一时,爵位传了七代。南北朝梁江州刺史戚衮、唐人南宫女子戚逍遥、宋代画家戚仲,都是知名人物。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更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二、戚姓名人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身于武将世家。他最初在山东专门从事防倭活动,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改调浙江都司佥书,置身于抗倭最前线,立下了赫赫战功。  
  戚继光能够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与他优异的指挥才能、卓越的军事思想及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是分不开的。  
  鉴于明朝军队兵惰将骄、纪律松弛、战斗力低等弱点,戚继光两上《练兵议》,并以“杀贼保民”为号召,亲自招募素质良好的矿工和农民入伍。经过精心编制和严格训练,他将这些人编成新军,他又招募渔民,组成水军。戚继光根据倭寇的作战特点,操练阵法,不断更新新军的武器装备。  
  戚继光让不同年龄、不同体格的士兵使用不同的武器,这样因人而异地使用武器,更能发挥每个士兵的战斗力。在戚继光创下的阵法中,以“鸳鸯阵”最为有名,最适合同敌人近战:敌人进到100步以内,士兵放射火器;60步以内,弓弩手放箭;距离再近时,士兵手持刀枪冲杀。冲杀时,以12人为一队,持长枪、狼筅的士兵从两边包杀,这种阵法能更有效地发挥部队的战斗力。这支被百姓亲切地称做“戚家军”的新军,在戚继光的领导下,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对百姓秋毫无犯,屡立战功。  
  从1561年四月开始,倭寇分股侵犯浙江沿海地区,戚继光率主力赶往倭寇较多的宁海。宁海倭寇闻风而逃,并准备偷袭台州府城。戚继光作战一向注重侦察敌情,很快就知道了这一动向,立即挥师南下。戚家军经过半天急行军,来到台州城下。士兵们想进城用饭,守城门的士兵说:“我们奉命守城,现在谁也不准进城。”有些士兵就在城门口吵闹起来,戚继光责问士兵们:“大敌当前,你们还想争着入城?”有个士兵高呼:“别让守城的人说我们是饭桶!弟兄们!我们先消灭敌人让他们瞧瞧!”于是,戚家军将士士气大振,忍着饥饿在距城二里的花街迎击敌人。倭寇摆开一字长蛇阵,蜂拥而来,一个左手挟矛、右手持刀的头目气势汹汹地冲在前面。戚继光高呼:“谁杀得此贼,记他头功!”勇士朱应声而出,连发两铳,打掉那个倭寇头目的武器,然后冲上前去,砍杀了他,还连斩敌人7名。戚家军英勇杀敌,当天五战五捷。五月十四日,又有一大股倭寇企图以攻打台州城为名,偷袭处州。戚继光又事先察知敌人动向,在一处峰岭之地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以1500人的兵力,打得近3000倭寇一败涂地。  
  抗倭斗争胜利后,戚继光被调去驻守明代北方九镇之一的蓟州镇,以防蒙古军队南下。戚继光任总兵后,治军有方,大大加强了蓟州镇的防务,也保障了京师安全。后因奸臣诬告,他被降调广东,最后因明朝官场黑暗而辞职还乡。  

第四部分34源出多门的窦姓谢 以姓怀国


  谢姓是黄帝的儿子禹阳的后代。禹阳的后裔先后建立了10个国家,第一个就是谢国。西周后期,周宣王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先派召伯(即召穆公,名虎)攻下谢国,又把自己的舅父申伯徙封到谢地,谢国就灭亡了。谢国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以国为姓,全部改姓为“谢”。这是谢姓的主要来源,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谢国地域,当在今河南南阳附近。谢氏历经播迁,到元代已遍布全国。谢姓目前为中国第二十四大姓。  
  谢姓人自西周后期就不断迁移,先秦有一支迁入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他们是六朝时声名显赫的阳夏谢氏的先人。  
  一、阳夏谢氏显风流  
  以阳夏谢姓为主,谢姓在历史上尽显风流。  
  魏晋南北朝是阳夏谢氏的全盛时期。那时,它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是足以影响社稷的豪门世家。  
  西晋末年,时任国子祭酒的阳夏人谢衡,因永嘉之乱迁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西南),他的后代成为谢氏中最重要的东山会稽派。  
  谢衡之孙谢安,是阳夏谢氏的杰出代表。当时朝廷里谢氏人才济济,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主要将领几乎全部出自谢氏一门。宰相谢安任征讨大都督,负责总指挥;其弟谢石任代理征讨大都督;其侄谢玄为前锋都督,辅助谢石在前线抗击敌人;其子谢琰任辅国将军。淝水之战的胜利,巩固了东晋政权,并使谢氏晋升为当时士族的最高层。谢家一门,四人封公,声名显赫至极。  
  东晋灭亡后,谢家簪缨相继,世居清显之职。  
  六朝时,阳夏谢氏还涌现出了众多文学家,如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和发展者谢、以柳絮喻雪的才女谢道韫、著有《雪赋》的谢惠连、著有《月赋》的谢庄等。  
  阳夏谢氏的辉煌历史,不但是谢氏家族的骄傲,更是六朝史上奇特瑰丽的一笔。此外,谢姓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志士,如西汉的彰侯谢殷;东汉的巨鹿太守、文学家谢夷吾,曾极力推荐班固,后班固以《汉书》永垂史册;唐代有谢小娥;宋有爱国诗人谢枋得;明有文学家谢榛;近代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曾发动广州起义的谢瓒,医家谢观及国民党爱国将领谢晋元。  
  二、谢姓名人  
  1.淡泊名利的谢安  
  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  
  他自幼沉敏洒脱,气宇轩昂,虽有才名,但隐居于家乡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纵情山水。直到40多岁,他才应征入仕,后官至司徒。  
  桓温乱政时,欲杀谢安。谢安在宴席上谈笑风生,从容不惊,使得桓温最终不敢加害。后来,淝水一役,捷报频传。他当时正与宾客下棋,看后不动声色,被客人问起,才淡然作答:“孩子们已经大败敌军。”但他起身回内房时,终于按捺不住心头喜悦,连脚上木屐的齿被踢断也不知道。  
  谢安身居高位,但一直有归隐东山之志,并数次辞官归隐又数次急出为官。因此,后人以“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以“东山再起”比喻再度为官。  
  据说,谢安有个同乡被罢官,回家没有路费,只有大批蒲葵扇。于是,谢安从中挑了一把,随手拿着,由于世人仰慕谢安,便竞相仿效,蒲葵扇立刻被一抢而空。  
  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他幼时被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名之为“客儿”,世称“谢客”。他祖父是东晋名将、康乐公谢玄,母刘氏是书法家王献之的甥女。谢灵运18岁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其诗大多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描摹细致,见解独到,开山水诗之先河。谢灵运曾自夸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可见他自负之程度。  
  他与堂弟谢惠连关系甚好,曾说:“只要惠连在座,我往往能得到佳句。”他任永嘉太守时,有一次在西堂构思诗作,未果,昏然入睡,梦见惠连,忽得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于是,他便说这两句诗“有神功”。  
  谢灵运还发明了一种带两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后人称之为“谢公屐”。  


第四部分35源出多门的窦姓邹姓和朱姓同源


  中国的邹姓,历史上多有记载。周武王得天下后,封颛顼高阳氏后裔于邾娄国。邾娄国也叫邾国,最初为鲁国的附庸。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号为邹。后邹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及部分国人分散各地,有的以国名为姓氏,有的则将“邾”去掉邑旁留朱,所以,3000多年前的邹姓和朱姓实为同宗。  
  另据记载,殷商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到宋国,其后人正考父食邑于邹,传到叔良纥的时候,以国为姓,于是有了另一支邹姓。  
  邹姓起源于山东一带的北方地区,后来逐步外迁,在福建也成为一个望族。  
  一、邹姓名人录  
  邹姓的历史名人很多,有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以鼓琴游说齐威王的邹忌、邹;西汉文学家邹阳;五代时南迁入闽的邹勇夫;宋朝直斥章误国的忠臣邹浩,资政殿学士邹应龙,还有以孝行见称、自守庐墓六年的邹异,安贫乐道、独得朱子之传的邹;元代有画家邹复雷;明代有大学者邹元标和姚江学派重要人物“东郭先生”邹守益;清代有精于历算的邹伯奇;现当代有出版家邹韬奋等。  
  二、邹姓名人  
  1.战国哲学家、阴阳家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年),战国时齐国人,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曾游历魏、燕、赵等国,受到诸侯“尊礼”。  
  邹衍深入研究万物的阴阳消长,记录了各种神奇怪异的变化,写在自己的50多篇著作中。邹衍擅长谈“天”,被人们称为“谈天衍”。他认为,天地不是与生俱来的原始物质,更不是永恒不变、绝对无穷的。邹衍还从时间概念上来论述天的属性,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对“天”的认识。他提出以“天地未生”、“天地剖制”作为“天”起始的时间标界,从客观世界寻求“天”发展的顺序标定,从而为自己的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儒家所说的中国,都是把地理与中国等同起来,邹衍则冲破了这一思想束缚。他认为,中国(赤县神州)只不过是天下的1/10,在中国之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地方,还有9个。这才是真正的九州,九州都有小海相隔,不能互通,更有大海环绕在它的外面,再外就到了天的尽头了。邹衍的论证,一定是先从小开始,由小到大,以至无边无际。他的社会史观也是如此,先从现世说起,再往前推至黄帝时代,再大到世代的兴衰变化。他还将“五行”发展为“五德”,用以论述世事的兴衰、王朝的更替。  
  邹衍的学说,引起了当时王公贵族的好奇和关注。邹衍到魏国,梁惠王高迎远接,视他为上宾;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毕恭毕敬;到燕国,燕昭王亲自清扫街道,以师礼相敬。邹衍周游列国,受到如此拥戴,与孔子陈蔡断粮、面有饥色,孟轲在齐、梁陷入困境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呀!  
  2.识蔽求真的邹忌  
  邹忌,战国时齐人。他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  
  成语“邹忌照镜”,说的就是他识蔽求真谏齐王的事。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天他照着镜子,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美呢?”妻子说:“您的相貌,徐公哪能比得上?”他又问小妾:“我和徐公哪个更美?”小妾说:“徐公根本比不上您!”第二天,有客人来访,交谈之余,邹忌问他:“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美?”客人也很肯定地说他更美。过了几天,徐公来访邹忌,一见之下,邹忌发现自己远不如徐公,经过反复思考,幡然醒悟。于是,他上谏齐威王说:“妻说我美,是有偏爱之心;妾言我美,乃出于畏惧之意;客称我美,实乃有求于我。今大王在万人之上,极易受蒙蔽,而难察自身之过。”威王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而国力大增。  
  邹忌凭着劝谏君王的功绩,在齐国深受尊敬,与邹衍、邹并称齐国“三邹”。  


第四部分36源出多门的窦姓窦 源出多门的窦姓


  窦姓的祖先,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少康。少康是大禹之后,其父相即夏帝位后,被后羿赶走;不久后羿又被寒浞杀死。王后缗从墙洞里逃出,奔回娘家,后来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联合诸侯,诛杀寒浞,恢复了夏朝。为纪念母亲从洞中逃出,少康的次子龙就被少康赐姓窦(窦即洞)。窦龙便是窦姓的始祖。  
  少康的母亲缗是有仍国(今山东济宁)人,有仍国就成为窦姓最早的发源地。另外,古地名中多有“窦”,所以也有以地名为姓的窦氏。《姓氏考略》中载,古时西北氐族的一支也是以窦为姓的。所以,窦姓中有一部分还是源自氐族。  
  自西汉窦猗房贵为太后,窦氏一门,名人辈出。  
  一、窦姓名人录  
  西汉大臣窦婴,爵至魏其侯,因反对黄老之术,武帝时,被窦太后贬斥。东汉有名将窦固,北击匈奴;国舅窦宪,把持朝政,北击匈奴至燕然山;大将军闻喜侯窦武,迎立灵帝,掌握朝政,打击宦官。隋末有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唐有宰相窦威,修道人窦子明。五代宋初时窦仪,入宋后曾官至工部尚书,主编了《宋刑统》三十卷和《建隆编敕》四卷;其弟窦俨历仕晋、汉、周、宋,官至礼部侍郎,撰定祀事乐章、宗庙谥号甚多。元有医学家窦汉卿。  
  二、窦姓名人  
  1.崇尚节俭的窦太后  
  窦太后名猗房,其父窦充在秦末避乱于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垂钓为生,生计艰难。后来,窦充溺死水中,其妻也一病而死。猗房以良家女选美入宫。吕后裁减宫女时,猗房被遣至代王刘恒宫中,渐得代王宠爱,生子刘启、刘武。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右相陈平、太尉周勃诛灭诸吕,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刘启被立为皇太子,猗房为皇后。猗房成为皇后以后,寻找到兄窦长君及弟窦广国。窦氏兄弟习礼守制,为朝臣所尊重。  
  窦后支持文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厉行节约,穿粗布衣,自织布匹,并在宫中提倡节俭之风。  
  一次,南方一个藩国进贡了一条十分精致、漂亮的长裙。窦后初时十分喜爱,但突然却把它扔到一边,进贡使者慌忙跪倒谢罪。窦后命宫女取来一把剪刀,将长裙剪短后再试穿,十分难看。她对使者说:“这样的裙子太费工、费钱,应该让百姓努力从事粮食生产。今后,不得再进献任何东西给我。”她又对宫女说:“今后,宫中妃子、宫女所穿衣裙不许过长。要当好民间女子的榜样,免得她们互相攀比、浪费。”  
  景帝刘启即位后,猗房被尊为皇太后。晚年的她好黄老之术,不喜儒术;武帝即位初,她曾罢黜尊儒大臣窦婴、田、赵绾、王臧和儒生辕固生等。  
  2.汉室重臣窦融  
  窦融是窦太后弟窦广国的后人。  
  西汉时,窦氏虽有窦太后之盛,但自窦婴被田害死,诸窦被逐离长安后,窦氏一蹶不振达百年之久。王莽时,窦融力助汉室,中兴窦门。  
  窦融初时投在王莽军王邑旗下,后来王邑兵败,他辗转降于刘玄手下赵萌,更始(公元23~25年)时被封为巨鹿太守。当时,战乱未止,他决定联合来自河西的昆弟窦士,不往巨鹿,而是举族西迁,屯垦河西。窦融在张掖郡为都尉,联合酒泉、金城、敦煌、威武四郡,割据河西。  
  建武五年(公元29年),窦融归附光武帝,任凉州牧。后他助东汉攻灭隗嚣,封安丰侯,任冀州牧。光武帝对窦融封赏有加,而窦融却更加小心谨慎,谦虚恭和,宽待上下。他后来官至大司空。  
  窦融数次想要辞官,光武帝均未准可,并尽量少与他单独会面,以免飨他开口的机会。  
  光武帝初年,北方边疆问题突出。有一天,他单独召见窦融,一见面就说:“今天我们只谈军国大事,你不要再提辞职。那天我让你出殿凉快,也是为了不让你辞职。”  
  窦融只好称是,他建议在北疆修亭立台,让边军灵活机警地作战,再开边市进行交易,这样就能安定北方。光武帝采用他的计策,果然使北方得以安定下来。  
  窦融居功至伟,不仅自己封侯,而且使整个家族显赫一时,公侯满门,权倾朝野。  
  虽然窦融一生谨慎,但他家族中人却渐渐骄纵。他从弟窦林一案后,获准辞职归家。但其子窦穆又因伪造太后诏书获罪,举族被逐扶风,后虽又被追回安丰,但窦氏自此衰落。  
  窦融不久死于洛阳,汉明帝下诏厚葬,加谥为戴侯。  
  3.隋末起义领袖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时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他家世代务农,建德有勇力,曾为里长。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窦建德任二百人长。他为同县人孙安祖招募了几百人,助他起义。建德被官府怀疑,家属全遭杀害,他遂率众投高士达。后高士达不听建德劝,被杨义臣斩杀。建德整部称将军,广招人马,包括归顺的隋将,得十几万人。  
  大业十三年,建德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率军攻取河北大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国号为夏,并擒杀了弑隋炀帝自立的宇文化及。建德不杀隋吏,自奉俭约,还兴修水利。  
  李世民围困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往救,被阻于虎牢。国子祭酒凌敬建议转而渡河东上,却因听信被王世充贿赂的部将之言,建德不予采纳。其妻曹氏也建议他转向,既可轻取河山,又可解除洛阳之围。建德却说:“这不是女人家所能理解的。我既然答应救他,就不能失信。”他过于轻敌,贸然进击,被李世民设计击溃。建德受伤被俘,解至长安后遇害,时年49岁。  
  窦建德爱民节俭,不重杀戮,河北人感念其恩德,建“窦王庙”于大名县。

第四部分37源出多门的窦姓章 姜子牙的后代


  据史书记载,章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后代,在周代出了一个姜子牙,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有一支被封在鄣地,并建立鄣国。鄣国后来为齐国所灭,鄣国君主的后代子孙去邑旁留章,以国为姓,沿用章姓。又据史书记载,黄帝把12个姓赐给了他12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一个姓任。任姓后来十分昌盛,分成十支,其中有一支在章,他们便以地名为姓,繁衍生息。  
  一、章姓名人录  
  章姓自出,辈有名人:秦朝有将领章邯,北宋出了大才子章,还有南宋陶瓷家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元末明初官至御史中丞的章溢,清代史学家章学诚,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曾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以及五四运动中被免职的章宗祥等。此外,还有七君子中的章乃器、爱国民主人士章伯钧、医学家章次公、地质学家章鸿钊、新中国的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等。  
  二、章姓名人  
  史学家章学诚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乾隆时考中进士,授国子监典籍一职。  
  章学诚少年时便博览群书,“自命史才,大言不逊”,曾试图将《左传》、《国语》等书改编为《东周书》,并尝试着做了三年,后来被馆师阻止,方才作罢。  
  章学诚一生贫困窘迫,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家中没有什么资产,不过藏书非常丰富。章学诚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在学术上多有创建。他早年结识戴震,深受其影响,后来,他们俩就方志体例等进行过讨论。章学诚反驳戴震的主张,直至戴震无言以对。从此,他心中的权威垮掉了,他开始走自己的治学之路。  
  章学诚在史学理论上多有创见。《校雠通义》的修订和《史籍考》的编纂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章学诚在失去了文正书院讲席以后,举家辗转于安徽,虽然困厄,但其学术思想却大有进展。他在近一年之内写有二十几篇文章,其中好些篇目是《文史通义》的精粹。在这些文章中,章学诚的主张得到系统的阐发和论述。《文史通义》后来成为史学理论名著。  
  章学诚的一生,可谓著作等身,学术是他的第一生命。他的史学创见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第四部分38源出多门的窦姓苏 司寇后人,广播华夏


  黄帝的六世孙共有6人,长孙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史称昆吾氏。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史称有苏氏,建苏国。商末苏国灭,族人以苏为姓,开始向四处迁徙。但留在苏岭的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岔生入朝做了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地,国都温(今河南温县)。苏岔生被后人尊为苏姓始祖。  
  一、苏姓迁变  
  先秦时期,苏姓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河北,战国时期其中一支南迁湖南、湖北,一支西迁陕西。秦汉时,苏姓又东迁到山东,而定居于陕西西部的苏姓已发展成为望族。魏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有很多外族改姓苏,主要有:汉晋时辽东乌桓部的苏姓人,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的苏姓人,金国女真族的苏姓人。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改为苏姓。  
  唐朝时,苏姓移民大量南下四川和福建。北宋时苏姓进一步移民贵州和两广。明清两朝,苏姓多次移民台湾,如今苏姓已成为台湾的大姓。  
  苏姓的历史从有苏氏算起,已经有3800年了。苏姓的普遍使用是在苏国灭亡之后,至今也有2600年的历史了。  
  二、苏姓名人录  
  苏姓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人才济济,历史上著名的苏姓人物有:战国时纵横家苏秦、苏代;西汉名臣苏武;东汉冀州刺史苏章;东晋苏峻;南北朝西魏大臣苏绰;隋朝大将苏威;唐朝大将苏定方,诗人苏源明及五位宰相苏良嗣、苏、苏味道、苏、苏检;十六国前秦女诗人苏;北宋文学家兼书画家苏轼,散文家苏洵、苏辙,文学家苏过,诗人苏舜钦,天文学家兼药学家苏颂;南宋画家苏汉臣;元朝名臣苏天爵;明朝篆刻家苏宣;清代甘肃回族和撒拉族起义军首领苏四十三,太平天国女将苏三娘,清末湘军将领苏元春,捻军首领苏天福;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苏兆征,当代化学工程学家苏元复,流行病学家苏德隆等。  
  三、苏姓名人  
  1.纵横家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字季子,是有名的纵横家,奉燕昭王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以便攻齐复仇。曾任齐国丞相,主张六国合纵攻秦。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  
  苏秦游说六国采取合纵之计,共同攻秦,被推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他的这些才能与年青时的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  
  苏秦曾游说秦王,10次上书均未被采纳,主要是因为秦惠王刚杀商鞅不久,对客居游说的策士很不信任。所以苏秦在秦一年有余,很不得志。时间一久,其黑貂皮袍破旧,百斤黄金耗尽。资用乏绝,只好狼狈归家。他容颜枯槁,疲惫不堪。家人待他十分冷漠,妻子不下织机相迎,嫂子不燃灶做饭,父母也无话可说。苏秦仰天长叹道:“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此皆秦不用之罪啊!”  
  从此,苏秦暗自发奋,当夜搬出数十箱书,从中找出《太公阴符经》,以后每天都伏案读书,择其精要,揣摩文旨,对天下大势、列国情况做了大量研究。有时候实在太困了,苏秦就用针锥扎腿,血流到脚跟也全然不顾,以此驱除睡意、秉烛夜读。如此一年,他就掌握了兵书谋略。他信心十足地说:“可凭此游说当世之君了!”不久苏秦果然被赵拜为丞相。  
  2.不辱使命的苏武  
  苏武(公元前?~前60年),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卿,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其副使张胜参与匈奴贵族内部斗争,事发投降,使得苏武被扣留。但任凭匈奴威逼利诱,他总是威武不屈。  
  匈奴为了使苏武屈服,将他禁闭于地窖,并且不给饮食。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苏武在地窖中一口毡毛、一口雪,竟然维持多日。匈奴以为有神灵保佑,便没敢杀他,而是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放羊,并说:“如果公羊能产仔,就放你回去。”北海地处荒漠,渺无人烟,甚至无食可吃,苏武只能挖老鼠洞,搜寻里面的草籽当食物。尽管如此,苏武每天还是手握汉节(使者凭证)放羊,时刻不忘使命,坚持19年不屈。  
  到汉昭帝时,匈奴又想和汉朝和好。汉朝提出释放苏武等使节,但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汉朝使节来到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常惠想办法把苏武流放北海的事告诉了使节,并想出了营救办法。汉朝使节见到单于后,说:“汉朝皇上在上林苑狩猎时,射下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缠有帛书,解开一看,原来是苏武手笔,述说了北海牧羊的事。”单于听说后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苏武还活着,把他送回了汉朝。苏武一直活到80多岁。  
  3.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在嘉六年(公元1061年)24岁时就中了进士,并和弟弟苏辙同时通过了贤良方正科主持的谏科的考试。宋仁宗满心欢喜地对皇后曹氏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  
  可是苏轼的仕途却坎坷崎岖。先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谪调杭州任职,后又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铜山)、湖州(浙江吴兴)等地。由于作诗讽刺变法,被逮捕入狱,后流放黄州(今湖北黄冈)、汝州(今河南汝南)等地。宋哲宗即位后,废除变法,但这时苏轼已快50岁了。在先后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后不久,又被流放岭南,徽宗即位后才结束了7年流放生涯,在归途中病逝。  
  苏轼一生浮沉不定,历尽沧桑,心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只有通过诗歌来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另一方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愉悦,来保持心理平衡。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的文章恣肆汪洋、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词属豪放一派,如《前赤壁赋》、《水调歌头》等。他还擅长行书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且自创新意,是“宋四家”之首。  
  苏轼喜欢吃烧猪肉,常教人将猪肉切成方块,上锅烧煮之后食用。其好友佛印是金山寺的禅师,常将猪肉烧煮好了之后,等着苏轼来吃。一天,准备给苏轼吃的猪肉被别人偷吃了。苏轼知道后,戏作小诗云: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轼在黄冈时,还曾戏作食猪肉诗云: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苏轼的这种烧煮猪肉的吃法流传开来。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东坡肉”。  

第四部分39源出多门的窦姓潘 芈姓潘氏始于春秋


  百家姓中,潘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史传商朝时,舜的后代在潘地建立潘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因舜姓姚,故称姚姓潘国。至商朝末期,周武王灭商,将潘地封与其弟毕公高之季子季孙,他们也以潘地为姓,是为姬姓潘国。两姓潘国由于势弱国小,均不见于经传。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封为邑,子孙以潘为姓,即芈姓潘氏。楚国公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今潘氏人群主要由芈姓潘氏组成。  
  除此之外,赐姓为潘、外姓改潘以及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改为潘姓,也是潘姓由来的重要途径。  
  一、潘姓迁变  
  历史上潘姓并无大的变迁,先秦时期,潘姓最初活跃于陕西、河南、山西和湖北地区。唐朝以后,潘姓向甘肃、河北及山东等地发展。潘姓在南方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原两次南下移民福建之时。  
  潘姓自立姓以来,名人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古代有东汉尚书左丞潘勖,三国时代东吴名将潘、潘璋,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北宋名将潘美,明文学家潘之恒,明清思想家潘平格等。而在近现代历史上,潘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如:著名心理学家潘菽、画家兼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京剧演员潘心源、著名女画家兼雕塑家潘玉良、哲学家潘梓年、社会和人口学家潘光旦和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潘汉年等。  
  二、潘姓名人  
  风流才子潘安  
  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西晋文学家,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长于诗赋,尤善哀诔之文,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并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在晋代文学史上,他与潘尼并称“两潘”。潘岳的诗赋和诔作主要收集在《潘黄门集》中,其中诗歌有《悼亡诗三首》、《河阳县作诗》二首等,赋有《秋兴赋》、《闲居赋》等。  
  潘岳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因作《籍田赋》而招致忌恨,滞官不迁达10年之久。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前后,回到洛阳。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第四部分40源出多门的窦姓葛 以国为名,光武名臣


  葛姓历史悠久,根据历史记载,葛姓是上古葛天氏的后代。只有一说是葛氏得姓于由颛顼帝的嬴姓后代建立的葛国,是以国为氏,在今河南省境内。我国南方的葛氏出自1900多年前东汉光武帝时的洪氏。始祖葛庐曾帮助汉光武帝起兵,立了大功,被封为侯爵,但他将封位让给了弟弟,自己南渡长江,定居在句容(今属江苏)。这一支葛姓子孙,后来在今江苏苏州一带成为望族。如此看来,葛氏得姓是相当早的。  
  在人们熟知的葛姓名人中,“太极仙翁”葛玄可谓老少皆知。葛玄是三国时吴国道士,葛洪从祖父,于阁皇山修道,被道徒们尊为葛仙翁。宋朝以来葛姓人才辈出。葛在宋光宗年间拜相,葛胜仲则是湖州治律极严的知府。明代有反对税监斗争的葛贤,清朝的葛云飞更是大名鼎鼎,在鸦片战争中抵御外侮,英勇殉国。  
  葛姓名人  
  道教名人葛洪  
  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玄从孙,世称小仙翁。出身江南豪族,后家道中落,经历了“八王之乱”,饱受战乱之苦,于是消极愤世,遂萌栖息山林、服食养性之思。葛洪拒不做官,在罗浮山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后以丹鼎生涯终老。  
  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使道教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并和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相结合,主张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强调道教徒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如德行不修,虽务方术也不得长生。他不满道家的“无为而治”,提出“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好神仙导养之术,崇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以长生成仙,所著《抱朴子内篇》对养生延年的各种方术均有论述。他为建立一套神秘主义的道教哲学,力图从宇宙观、本体论的高度来论证神仙长生的思想,提出“玄”为“自然之始祖”。他继承东汉方士左慈、从祖葛玄和其师郑隐的炼丹理论,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炼丹术,并在长期研制金丹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下了有名的炼丹著作,为后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他主张道士应兼修医术,撰《玉遂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晋书》称四卷)。《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取其书精选可挂于肘臂之间而名,是一部实用的急救方书。葛洪在道教思想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贡献,使他成为道教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划时代人物。  

 


  第四部分41源出多门的窦姓范 唐尧后人,范杜同源


  范氏始祖,远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支后世子孙,在舜、夏、商等几个朝代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生活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西周时期被分封于杜。不久,又被周宣王攻灭。杜伯的儿子隰叔逃到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其曾孙士会后来被提升为晋国的上卿,封食邑于范,他的子孙后来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范。范姓发源于今天的山西高平,在世世代代的繁衍之中,范氏逐渐南迁中原,后到江南地区居住。  
  一、范姓名人录  
  范氏的知名人物,可说是不绝于史。春秋时有助勾践恢复越国、功成后飘然归隐的范蠡,战国时有游说秦昭王远交近攻、为秦奠定霸业之基的纵横家范雎,秦时有助项羽平定天下、被尊为“亚父”的范增,东汉时有名士范丹、范式、范滂,东晋时有名士范宁,南北朝时有《后汉书》的作者史学家范晔、《神灭论》作者范缜、诗人范云,北宋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南宋有著名诗人范成大,元代有文学家范,清时有围棋国手范西屏、太平天国将领范汝增。当代有史学家范文澜、新闻学家范长江、实业家范旭东、爱国将领范筑先等。  
  二、范姓名人  
  1.功成身退的范蠡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是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的主要谋士。公元前494年,吴国灭掉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抚恤国民,寻机报仇。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勾践采用范蠡的计谋,最终消灭吴国,率兵北渡淮水,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州,向周进攻。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传范蠡献计将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使夫差从此耽于美色之中,安于享乐,不理政事。越国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国力得以恢复,最后灭掉了吴国。勾践完成霸业后,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而且勾践可以同患难,难以共安乐。于是他不顾勾践挽留,带着西施以及珍宝珠玉,与随从乘船从海上离开了越国。范蠡沿海飘流,到了齐国,从齐国寄了封书信给还在越国辅佐勾践的谋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为人挑剔,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你为什么不离去呢?”文种收到书信后,便诈称有病不上朝议事。有人中伤文种,对勾践说他想作乱,于是勾践赐文种宝剑,逼他自杀。  
  范蠡到达齐国后,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与家人一起经营生产,不久便有家产数十万。  
  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就请他出任宰相,范蠡坚辞不就,尽散家财给朋友、邻里和乡党,只带少量重要宝物与家人离去。后来到天下交通要冲陶(今山东定陶),定居经商,积聚了资财百万,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后人把他奉为财神。  
  2.一代谋臣范增  
  范增,秦末居(今安徽桐城)人,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范增一直家居,从未出仕,但在乡里却颇有名气。项梁的军队经过时,他已经年满七十,但他关心天下大事,很想建一番功业,便向项梁献计,让项梁立楚王族后裔即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以为号召。一时天下豪杰纷纷响应,从者云集,函谷关以东各国尽皆归附。项梁见范增很有才华,便留下他作为谋士。  
  项梁死后,范增全力辅佐项羽,终于灭掉了秦朝。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尊范增为亚父。这时刘邦成为项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范增多次劝项羽杀掉刘邦,并导演了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一幕。  
  后来刘邦被项羽团团围困在荥阳,没有办法,便采用陈平的计策,重金买通项羽身边的人,散布谣言,诡称大将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为项王立有大功,但始终不能封王,因而对项王感到失望,暗中与汉军联手,想趁机灭掉项氏而分其地。又有谣言说亚父对项王不高兴了,认为孺子不可教,有取而代之的念头。项羽对他便起了猜疑之心,逐渐疏远起来。范增多次进谏、献计,项羽都不听。眼看着楚汉战争就要胜利了,没想到大好形势变成这样,范增又气又急,便病倒了。项羽以为他装病,也不去理睬他。范增心里凉透了,便愤然离去,途中病死。范增死后,项羽实力大减,终于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于乌江自杀。  
  3.心忧天下的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少年时家庭贫苦,但他学习刻苦,后中进士,出仕后性情耿直,有敢言之名,曾经三次遭贬黜。第一次,他刚任秘阁校理不久,因得罪章献而被贬河中。同僚为他饯行,开玩笑说:“此行极光。”第二次,范仲淹任右司谏时,因废郭皇后的事,据理力争,被贬睦州。同僚为他饯行,说:“此行愈光。”第三次,任开封知府时,因撰写百官图进呈皇上,激怒皇上和众大臣,被贬到饶州。亲友又相送,说:“此行尤光。”范仲淹还说:“我前后共历三光,此后你们若要再送我,就送我到监牢,也许那儿才是我最终归宿。”人们大笑着散去。  
  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西夏攻打延州,朝廷派范仲淹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他爱护将士,号令严明,战功显赫,使扰边的夏族和羌族望风而逃。因此羌人称他“龙图老子”,夏人称他“小范老子”,并以“小范老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作为警戒。在他守边之时,曾作数阕《渔家傲》词,都以“塞下秋来”为起句,尽述守边将士之劳苦,词句豪放悲凉,真切地写出了边塞的情形,被广为传唱。但欧阳修看到后,很不以为然,称范仲淹为“穷塞主”,意思是僻远边塞的主人。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等,因为保守派反对而不能实现,史称“庆历新政”。范仲淹不久被贬官,在赴颍州上任途中病死。  
  范仲淹的诗词散文均相当出色。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所作文章富有政治内容,以《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他的作品都收在《范文正公集》中。  

第四部分42源出多门的窦姓彭 始祖颛顼帝


  一提起彭姓,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寿高八百的彭祖。彭姓人士一直为有这样一位始祖而骄傲。从史书中可知,彭姓可以追溯到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帝的后代。颛顼的后代中有一个叫铿的,他就是彭祖。相传铿擅长做野鸡肉羹,被尧帝大加赞赏,于是封他到彭城。铿在彭城建立了大彭国,地方就在今天的江苏徐州。彭姓人以江苏徐州为根据地,然后分支出去散居各地。秦汉时,彭姓已经播迁到现在的山东。到了唐代,在今天的江西宜春也出现了彭姓望族,后来这一支彭姓又播迁到今天的广东、福建等地。  
  一、彭姓名人录  
  彭姓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值得提及的人物。如战国时期哲学家、田骈的老师彭蒙,汉初诸侯王彭越,宋朝大诗人彭止、弱冠状元及第的彭汝砺,元代红巾军将领彭莹玉,明代贤臣彭时,清代诗人彭兆荪、词人彭孙、学者彭绍升、湘军将领彭玉麟,现代历史上的原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彭湃,原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等。  
  二、彭姓名人  
  善于养生的彭祖  
  彭祖相传姓名铿,为颛顼帝的玄孙,是传说中有名的长寿者。传说他经历了夏商两代,总共活了800多岁,其间死了49个妻子,失去了54个儿子,被誉为“彭祖”。据说彭祖年青时擅长做野鸡肉羹,有一次尧帝吃了他做的野鸡肉羹后,对他大加赞赏,就封他到彭城。后来商王要招募他做大夫,他称疾闲居在家,不参与政事。  
  传说彭祖很善于养生之道,他常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老而有少容。彭祖生性好恬静,不恤世务,不沽名钓誉。他常常独自出游,也不要人侍候,也没有人知道他何去何从,有车马他也不骑,甚至连粮食也不带。他还常常闭气养神,危坐拭目,服气起行,调理自己身体里气的运行,使身体的气通顺。据说彭祖还精于房中之术,他认为男女相成像天地相生一样,能得阴阳之术,就能做到长生不死。  
  但彭祖的传说毕竟不可能是事实。这可能是因为彭氏家族在远古时代掌权稳固,世代繁荣,供奉彭祖的香火,这样一直千百年不断。据记载,徐州彭城因为彭祖而得名,有彭祖的墓,还有彭祖祠。

第四部分43源出多门的窦姓鲁 周公后代,鲁国子民


  鲁姓的始祖是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伯禽被封在鲁地,国都定在曲阜。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姜太公简化礼节,顺从当地的风俗,所以不到半年就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伯禽制定繁文缛节,让民众守三年之丧,所以过了三年才整顿就绪。周公听了就说:“鲁国为政繁琐,不能使百姓亲近,将来肯定会为齐国所制。”果然,春秋时鲁国国势衰弱下来,到了战国时就被楚国灭掉了。鲁国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鲁氏。  
  鲁姓很活跃,出了很多杰出人物,例如春秋时被后世尊为木匠祖师的鲁国人鲁班,战国时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东汉章帝时中牟令鲁恭,三国时吴国大将鲁肃,西晋学者鲁胜,宋代画家鲁宗贵,清代画家鲁得之、古文家鲁九皋等。  
  鲁姓名人  
  力主联刘抗曹的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乐善好施,很得人心。他与周瑜是至交,因周瑜举荐,归附了孙权。鲁肃是个很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大兵压境之时,孙吴好多将领主张投降曹操,鲁肃和周瑜则坚决主战。孙权犹豫不决,起身去厕所时,鲁肃跟上他说:“我鲁肃可以降曹,主公却不可以。我归降曹操,仍可做个下级官吏,坐牛车,带仆从,与士大夫交游。您如果降曹,却要到哪里安身?”于是孙权让周瑜统兵抗曹,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谋划战略。最终,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  
  鲁肃沉稳厚道,所提建议总是与孙权不谋而合。周瑜临终前,上疏让鲁肃接任自己的职务。孙权立刻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统领军队。后来鲁肃威望日高,又被任命为汉昌郡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鲁肃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  
  鲁肃一生力主与刘备修好,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可以说不无影响。他死后,吴、蜀共同为他举哀。后来,孙权称帝祭天时,回头同大臣们说:“当年鲁子敬(即鲁肃)说我会称帝,他真是看透了天下大势的发展方向了。”  

第四部分44源出多门的窦姓马 赵氏后裔


  马姓作为一个姓氏出现,大概是在战国后期。史传记载,马姓与中国姓氏中的另一大姓——赵姓有着不解之缘,马姓源自赵奢。赵奢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阏与之战因率兵救魏大破秦军而被封为马服君。随后不久,赵奢的部分子孙就以其封邑为姓改称马服氏,后来又逐渐改姓为马,成为后世大部分马姓的正源。赵国灭亡之后,赵奢之孙赵兴因避乱而迁至陕西扶风一带,到西汉时繁衍成为大姓,因而扶风也逐渐成了马姓的郡望。  
  比马姓更早的还有个复姓“马师”。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他们是春秋郑穆公的后裔,以擅长驯马、相马和医马而著称。“马师”氏后来也逐渐省略“师”字改成马姓。  
  马氏还有一部分并非纯粹的中原民族。据考证唐代以后有许多少数民族仰慕中华文化,纷纷丢掉原姓改用汉姓,这其中就有很多人选择了“马”姓。  
  一、历代名人  
  马姓作为当代中国的第十九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早期的马氏名流大多以军功而闻名于世。例如东汉初年的马援,帮助刘秀平定天下,官封“伏波将军”,还有“云台二十八将”里的马武。东汉末年,马腾雄起西凉,其子马超更是文武双全,归顺刘备之后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割据湖南达51年。在这期间,楚国境内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五代以后的马氏名将,有南宋抗金将领马扩和抗元将领马,明末凤阳总督马士英,清末著名将领马玉昆等。到了现代抗日战争时期,回族马姓出了一位著名的抗日爱国民族将领——马本斋。马氏名流也不乏其他方面的人才。例如马融,他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东汉末还有三国一位“白眉马良”,与他的四个弟弟并称当世才子,时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国时马姓还出了一位伟大的机械制造家马钧,据说指南针就是他发明的。到了元代,马姓又出了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和散曲作家——马致远,他的戏剧作品《汉宫秋》和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至今仍脍炙人口。现当代的马氏名人有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建忠和著名的人口学家、前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等。同时,马姓女子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只皇后就出了两位,她们分别是汉明帝和明太祖的马姓皇后。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原本也姓马,叫马三保。  
  二、“十个回回九姓马”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回民在其汉化过程中采用马姓的人很多,马姓在回民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以致有“十个回回九姓马”的说法。这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有关,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因此回族人都愿以“穆”为姓,而“穆”多音译为“马”,所以马姓也自然成了回族人选用汉姓的首选。明初,朱元璋强行颁布法令,禁止“胡服、胡语、胡姓”,马姓的比例自然又增大了。  
  三、马姓名人  
  1.经文学家马融  
  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马融出身于外戚仕宦家庭,年少时便有志于求学。他师从经学大家挚恂,博览经籍。后担任校书郎、郎中,得以遍阅国家秘藏的典籍,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通儒。经他作注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论语》等,影响深远。古文经学自他之后更显完善。  
  马融成名后设坛讲学,慕名已久的学者纷至沓来。马融出身高贵,以名士自居,不拘礼节。他讲学常常端坐高台,面垂纱巾,座后还列着女子乐队,实开魏晋风气之先。马融座下著名的弟子如卢植、郑玄等,都成了一时鸿儒。  
  2.失守街亭的马谡  
  马谡,字幼常,三国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白眉马良的弟弟之一。他跟随刘备入蜀,担任过绵竹、成都县令和越太守。马谡幼时颇有才气,常以学识雅量自许,喜好读论兵法。蜀相诸葛亮格外推崇马谡,引以为至交,对其言听计从。马谡确实立下过一些军功。例如诸葛亮征南蛮七擒孟获,就采用了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但马谡常常言过其实、高谈阔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故刘备临终前就交待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可惜诸葛亮不以为然。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兵伐魏,马谡自请为前锋出守街亭,临战却违反行军规制,以致被魏兵大败。他自请下狱,诸葛亮为正军法,只好挥泪将之斩首。马谡死时年仅39岁。

第四部分45源出多门的窦姓方 方山为姓


  据古书记载,方姓源出于炎帝榆罔的后裔。《明代方正学族谱序》认为,榆罔有子名雷,封于方山,号称“方雷”。方雷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方。这就是方姓的由来。传说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的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他曾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各地的方姓宗谱,都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  
  方氏源出河南,自“方叔以后,以字为氏,望出河南”。后世全国各地的方姓大多是由河南迁出的。大概在宋宁宗时期,方氏开始南迁,即从今河南的光山、潢川一带迁往福建福州,再迁往漳州、龙溪一带。现在台湾地区的方姓,大多数是这支方姓不断南迁的结果。明清以来,安徽桐城的方姓出了不少学问家,方姓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  
  一、厚积薄发的方姓名流  
  方氏得姓很早,在历史上成名也很早。上文提到的方叔,是周宣王时的卿士,在征伐古代北方猃狁时立有大功。东汉有南阳太守方济,五代后晋有郑王方太,唐代有诗人方午、睦州刺史方亮,宋代有浙江农民起义领袖方腊、词人方岳,元代有文学家方回、画家方从义,割据者方国珍。明朝初年有一位方孝孺,人称正学先生,因为不肯变节为燕王朱棣起草诏书,而惨遭灭门之祸。明清之际,方姓又出了许多学者和文学家,例如方以智,他是“明季四公子”之一,学问好,人品也不错。这时方家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方维仪,她删订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自有作品《清芬阁集》,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方以智的启蒙老师,芳誉远播。清代散文家方苞是“桐城派”创始人,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因其影响巨大,位列“桐城三祖”之首。现当代还有方志敏烈士,他参加革命后被捕,英勇就义,其遗著《可爱的中国》洋溢着革命家的爱国激情。此外还有史学家方国瑜等。  
  二、方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方腊  
  方腊,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原籍歙州。他出身雇农家庭,生活清苦,目睹了宋时朝政腐败、奸党横行,不仅对外输币求和,还对内大肆盘剥百姓,于是决定以组织传播宗教摩尼教的形式秘密发动农民起义。公元1120年,方腊在漆园内正式起义,自号“圣公”,并且建立了与宋廷对抗的政权。由于方腊极富个人英雄传奇色彩,民间曾有民谚说“没有糖(唐),还有蜡(腊)”,意指有了方腊就会有好日子,所以不到几个月,队伍就迅速发展壮大,并引起了宋廷的恐慌。眼见方腊占据杭州,威震东南,宋廷派童贯率军15万前去镇压。由于众寡悬殊,方腊领导的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有关方腊起义失败后的结局,民间传说很多。《水浒传》中有“宋江征方腊”、“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但显然系小说之言,不足信。还有人说方腊被韩世忠俘虏,此说见于野史,尚待考证。至于民间,人们则多相信方腊并没有被任何人所擒获,而是顺利突围出去,老死于帮源洞。  
  2.“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台州宁海(今浙江台州)人,明初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在一个世敦儒术的家庭,父亲方克勤是当地名儒,因此从小就受到正统严谨的儒家思想教育。1377年,方孝孺成为当朝名士、太师宋濂的得意弟子,对程朱理学有深入的研究,时人称其为“正学先生”。朱元璋闻其名,授其为汉中府教授,蜀献王也慕名聘他为世子师。建文帝即位以后,重用方孝孺,凡军国大事都必定先征求他的意见。方孝孺因此想励精图治,恢复他理想之中的三代之治。但是明朝祸起萧墙,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夺取了南京。朱棣想当皇帝就必须要得到当时名士的支持,因此他想到了方孝孺,令他代拟草诏。方孝孺身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坚守气节不予拟诏,最终被夷十族。孝孺既死,当时的读书人都哀叹道:“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3.“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方以智出身士大夫家族,他的曾祖父方学渐曾受学于泰州学派的耿定理,因此方以智的家学对他成为一名思想家起了很大作用。方以智青少年时好交游,喜欢结识当时名士,与侯方域等人一起被时人称为“明季四公子”。崇祯时中过进士,任翰林院检讨。1644年清兵南下,南明小朝廷灭亡,方以智结束了自己的贵公子生活,南下避难。清兵攻下广东后,方以智决心保持民族气节,不与满洲贵族合作,于是出家为僧,晚年主要醉心于哲学著作。  
  方以智学识广博,兴趣又很广泛,在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文学、音韵诸方面皆有独到的研究。他不仅通晓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对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科学也很感兴趣,提出了重“质测”的主张,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部分46源出多门的窦姓袁 大禹后裔,一姓六字


  袁姓起源于陈郡,始祖是涛涂。  
  据传袁姓为大禹的后裔,其祖为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传到了十八世孙涛涂的时候,就把其祖父庄的字作为姓。在古汉语中,“”字和袁、辕、、、援等字是相通的,所以,涛涂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字为姓,因此就有了“一姓六字五族之异”的说法。而在这六字之中,要以袁姓人数为最多,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因此,后人逐渐统一以“袁”为姓,繁衍开来。  
  一、大夫起家的袁姓  
  袁氏自立姓以后,主要活跃在河南一带。袁氏一直为陈国的大夫,在河南地区繁衍,逐渐形成了以汝南为中心的袁氏聚集地。汉晋南北朝时期,袁姓很快在华北地区发展起来,并向西部、东部、江南蔓延。至唐、宋时期,袁姓已遍布天下了。  
  二、袁姓名人录  
  在中国历史上,袁氏族人表现不俗。西汉有太常袁盎,即盎,历任齐相、吴相,汉武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东汉司徒袁安以严明著称,此外还有司徒袁隗、袁逢,诸侯袁绍、袁术。三国时有袁谭、袁尚、袁熙。晋代有音乐家袁山松、文史学家袁宏。南朝宋有司空袁昂、文学家袁淑,后者有辩才,能诗赋。唐朝有农民起义首领袁晁、火井令袁天纲、给事中袁朗、宰相袁智弘、文学家袁郊。宋代有文史学家袁枢,他创立了纪事本末的体裁。元代有国史院检阅官袁士元、文学家袁桷。明代有军事家袁崇焕、画家袁江、文学家袁宏道;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袁宏道在其中成就最大,著有《袁中郎全集》。清代有诗人袁枚、外交官袁昶。近现代则有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中国电影工作者袁牧之等。  
  三、袁姓名人  
  1.“随园老人”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天资聪慧,但十分好色。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黄文襄督两江时,曾让袁枚在三个时辰之内用一万字写出一篇赋,以此来为难自命才子的袁枚。不料袁枚运笔如飞,而且凡奇诞字全为水旁,一会儿,一万字的《江赋》写成,让黄文襄佩服不已。袁枚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儒家“诗教”不满。他的部分作品对汉儒学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并宣称“六经”尽是糟粕。他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袁枚好男色,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觉得男色较之女色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而是出于对美色的总体爱赏。因此,他男女二色兼嗜,是一个双性恋者。  
  袁枚接纳的美男以优伶居多。他在京的时候,还和几位内廷的歌伶交往甚密。袁枚在江宁为知县的时候,工作兢兢业业,可他风流成性,闲暇时一直忘不了选色征歌。上司告诫他“剔嬲歌”的行为“有伤盛德”,袁枚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据《随园轶事》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另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袁枚年已六十有七,常和其学生刘霞裳结伴同游黄山、两广、湘鄂,并且是“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由此可见袁枚的声色之求是无止境的。  
  2.抗清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进士。他最初在福建邵武当县官。他胆量大,智谋多,平时对军事十分关心,常常向年老退伍的士兵询问北方的防务和险要地方的地形。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主事。一次,他单骑出关,考察形势,回京后主动要求守辽。1623年,袁崇焕和大将满桂领兵到宁远去驻防,在两年之内就把宁远建成了一座可以坚守的前线要塞,并多次击退后金军的进攻。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10万大军西渡辽河,到了宁远城下。当时宁远只有万余守军。袁崇焕依靠军民齐心,浴血奋战,取得了宁远战役的胜利,升辽东巡抚。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后金军在宁远作战不利,又回师攻打锦州。锦州城墙坚固,护城河很宽,城上所用的火炮威力很大,后金军久攻不下,死伤无数,只好撤军。明军这次保卫宁远和锦州的胜利,被称为“宁锦大捷”,宁锦大捷巩固了明朝的东北防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崇祯帝即位,授袁崇焕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其间,袁崇焕大力整顿军队,他所统率的四镇军队建立了统一的指挥部,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其中尤以关外军队的战斗力最强,这部分军队是袁崇焕监军关外、经过较长时间训练出来的,并通过了两次战役的考验,士气相当高。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攻北京。袁崇焕星夜驰援,比后金军抢先一步到了北京城下。双方在北京城下展开了激战。袁崇焕在北京城下打退了后金军,然而京城之围还没完全解除,袁崇焕就忽然被捕入狱了,其原因是崇祯帝中了反间计,相信他与后金有密约。次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以“擅杀大将、勾引敌方来胁迫朝廷求和、谋叛欺君”的罪名被施以磔刑,即分裂肢体而死。  
  袁崇焕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受到了满洲贵族的敬畏和后世人民的称颂。

第四部分47源出多门的窦姓柳 始祖柳下惠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是大家都熟悉的。柳下惠,春秋时鲁国人,是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裔。据说柳下惠晚上曾在郭门投宿,有一女子也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便把她抱在怀里,但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动心。这个坐怀不乱、被孟子赞誉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正是柳姓的始祖。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原居鲁国的柳氏子孙,纷纷迁居到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形成河东的望族,然后繁衍到全国各地。  
  一、柳氏多文学艺术家  
  柳姓的名人当中,有许多文学艺术家,这是柳姓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南朝梁有诗人柳恽,他曾官至秘书监,担任过吴兴太守。唐代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为韩愈文论先驱的文学家柳冕,因为笔力遒健被称为“柳骨”的柳公权。北宋有以韩愈、柳宗元的继承者自居的散文家柳开,写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的柳永。元代有官至翰林待制的文学家柳贯。明末有说书艺人柳敬亭、名妓柳如是。现代有爱国诗人柳亚子等。  
  此外,柳姓名人春秋时卫有柳庄,南北朝时宋有尚书令柳元景,南朝时有武威大将军柳世隆,宋有河北太守柳光世,梁有中书令柳悦、扶风太守柳敬礼,隋有柳骞之,唐有柳、柳芳、柳泽、宰相柳,宋有太常少卿柳约,明有大将军、扶风太守柳溥,近现当代有著名作家柳青、化学家柳大纲等。  
  二、柳姓名人  
  1.“柳骨”与柳公权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又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诸家,自成一体。柳公权用笔挺拔刚健,斩钉截铁,转折处以提按顿挫为主,方正雄峻,以骨力取胜。他与颜真卿一起被称为“颜筋柳骨”,其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书碑主要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当时的公卿士大夫在父母去世后,都会不惜重金求柳公权书写碑文,如果求不到,就会被认为不孝。外国使臣来唐朝贡,一定另备一份贵重礼物,以求得柳公权的字。  
  柳公权注重学识,而视钱财如粪土。他替高官贵族书写碑版,所得报酬动辄上百万千钱,大部分都被替他主管财物的家奴海鸥和龙安偷走了,他也不追究。他曾有一箱子金银酒器,锁得很牢固,可有一次要用时,箱子还锁着,里面的酒具却全没了。他问海鸥,海鸥嗫嚅着说:“不知怎么就没了。”柳公权说:“银杯羽化了罢。”仅此一句,就再也没有说什么。  
  唐穆宗久闻柳公权大名,刚即位就召见他,封他为右拾遗,充侍书学士。穆宗不理朝政,大臣们都有怨言,柳公权也想直言进谏。一次,穆宗向他请教用笔方法,他回答说:“用笔在于用心,心正了笔就能正;笔正了才能写好字!”穆宗明白,他这话表面上是说写字用笔要中锋,作字时笔锋要保持在点画之中,不能偏向一边;而内心里的意思是劝他当皇帝心要摆正,勤于用心,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就是所谓“笔谏”的来历。  
  2.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出生于长安,官至监察御史。柳宗元少年时就以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他一生的著述很多,有“河东有子”之说,后来柳姓家族就用“河东”为宗祠堂号,以纪念柳宗元。这就是柳氏宗祠堂号的由来。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他们把希望全放在了顺宗一个人身上。当时唐代经历安史之乱后已逐渐衰落,宦官也趁机专权。在士族势力和宦官联合攻击下,改革失败了。  
  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诬为“其罪更甚”,先被贬为邵州刺史,不久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那里度过了10年。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再次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直到逝世。  
  在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的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写物,多有寄托。而《捕蛇者说》则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弊,尖锐有力。柳宗元的一些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著述,绝大多数是在永州时写成的。  
  柳宗元临死前,把全部著作的草稿托付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将其遗著编纂为《柳河东集》,共三十卷,并亲自撰写了序言。  
  3.风流才子柳永  
  柳永(?~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初次考进士便名落孙山。失望之余,填了《鹤冲天》词,其中有一句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据说仁宗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不高兴。柳永第二次考进士,仁宗朱笔一挥,把柳永的名字划掉了,说道:“此人喜好风前月下‘浅斟低唱’,何必还要这‘浮名’?朕就让他去填他的词吧!”  
  柳永一生不得志,为人又放荡不羁,时间大多都挥洒于青楼之中。他入朝为官后,仍自称为“白衣卿相”,在自己上朝用的笏板上写上“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字样,作为自己进出妓院大门的通行证。由于他风流倜傥,妓女又常因唱他填的词而扬名,所以他极受青楼女子的喜爱。  
  柳永因词描写艳情、大胆率真,不仅被仁宗斥退,而且亦为当时正统文人所鄙视。当朝丞相晏殊以雍容华贵著称,他很不喜欢柳永的俚俗之语。柳永官场无门,想求见晏殊,暗想彼此都善于填词,或许晏殊会同情自己。二人落座,闲谈一会儿,晏殊问柳永:“近来阁下还常作曲子吗?”柳永答道:“正如丞相一样常作曲子。”晏殊突然变色道:“我虽作曲,但从未有过‘针线闲拈伴伊坐’之句。”柳永自知无法沟通,此后再没去找过晏殊。  
  柳永年过半百后,才在仕途上有了一点功名,官至屯田员外郎,但仍是北宋著名词人中,政治地位最低下的一个。  
  柳永的词以《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最为著名。他的词在宋元之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4.一代奇女子柳如是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为明末名妓。  
  柳如是10岁时被卖入妓院,学会了写字作画、吟诗作词、弹琴跳舞。她国色天香、美艳绝伦,与“复社六君子”称兄道弟,后来还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为妾。  
  清军入关后,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南明灭亡后,他又当了清朝的礼部侍郎。柳如是为丈夫送行时,穿着大红衣衫,象征“朱”明王朝,令所有在场降臣目瞪口呆。  
  钱谦益辞官后,柳如是鼓动他一起反清复明,但没有成功。后又打算两人在有生之年修撰《明史》,由于小女儿嬉戏时不慎将剪下的烛芯扔入纸堆中,家中万卷藏书和仅有的一些积蓄悉数化为灰烬,他们只好靠典当为生。钱谦益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两个月后,柳如是因债台高筑、众妻妾抢夺财物而悬梁自尽。

第四部分48源出多门的窦姓鲍 以采食之地为姓


  鲍姓的源流,可追溯到夏禹时代。禹的后人敬叔是春秋时齐国的贵族,受齐国封赏,采食于鲍邑,人们称之为鲍敬叔。他的后人就以鲍为姓。  
  鲍姓的发源地齐,就在现今的山东省。鲍邑则就是山东省丙城县一带。鲍姓后来搬迁到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鲍姓的历史名人不多,典型代表有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西汉谏议大夫鲍宣,东汉水利学家、太尉鲍昱,南朝宋文学家鲍照、鲍令晖,元代医学家鲍同位,清代诗人鲍皋。  
  鲍姓名人  
  1.义薄云天的鲍叔牙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是齐襄公的庶弟公子小白的师傅,年轻时曾和管仲一起经商,常常以友情为重,照顾爱耍小聪明的管仲。管仲后来做了齐襄公另一个弟弟公子纠的老师。齐襄公荒淫暴虐,反复无常。管仲随公子纠逃亡鲁国,而鲍叔牙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今山东莒县)。齐襄公被杀后,两位公子夺位,公子小白用计骗过管仲等人,先于公子纠回国,被立为齐君,史称桓公。  
  公元前685年,齐鲁之间爆发战争,鲁国兵败。齐大夫鲍叔牙率领军队,代表齐桓公前往鲁国,表达齐国意愿。公子纠与齐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齐不便亲自杀掉公子纠,就请鲁国代为执行。公子纠的辅臣管仲和召忽是桓公的仇人,要带回齐国处置。鲁国于是按齐国的意思办事,杀掉了公子纠,将管仲、召忽二人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受罪,自杀身亡。管仲作为囚犯随鲍叔牙返齐。  
  到达齐鲁边境时,鲍叔牙放了管仲。回国后,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齐国,然而管仲可助您称霸天下。” 齐桓公不计前仇,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为相国,从此齐国走上了称霸之路。  
  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二人的友情,为千古称颂,而这其中又与鲍叔牙心胸大度、知人善谏是分不开的。  
  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到后来战国初期田氏篡权,才逃往其他地方。  
  2.南朝宋文学家鲍照  
  鲍照(约公元414~466年),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苍山南)人。南朝宋文学家。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以诗谒见临川王刘义庆,任为临川国侍郎,宋孝武帝时任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样样精通,且不乏名篇,但以诗歌成就为主。鲍照的诗多为乐府诗,且以七言诗为主。《拟行路难》十八首是其代表作,其中一些诗作抒发了他因国土分裂、权奸当道而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有些诗则反映了他与黑暗的现实对立,面对强权所表现出的倔强和孤傲的性格;有些则直接反映了人民大众在战乱中的疾苦。此外,鲍照的《代东武吟》、《代苦热行》等诗篇还描写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抒发了壮士的报国之志,对唐代的边塞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鲍照的诗多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其中七言诗为隔句押韵,一改以前句句押韵的弱点,为后世的七言古诗奠定了基本形式,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等受其影响较深。其骈文和乐府诗也别具一格,潇洒飘逸。有《鲍参军集》传世,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孝武帝死后,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刘子勋起兵逐杀刘,鲍照于公元466年死于乱军之中。

第五部分49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史 史官后裔


  史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史姓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而这两种说法都与古代史官有关。  
  相传远在上古时期,黄帝有一名史官叫仓颉,史称“史皇”。他善于观察事物,天生能写会画,创立了文字,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漫长历史。为了纪念他的卓越功绩,后裔子孙取他在世时担任“史官”官职中的史字作为姓氏。另一种说法认为,史姓源于西周太史尹佚。尹佚也是史官,后世子孙以此为姓氏,便有了史姓。  
  两种说法虽然大相径庭,但史姓源于古代史官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一、史姓名人以军功和文才著称  
  史姓人主要在中原和关陇地区发展,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和迁徙,形成了许多支脉,其中以京兆史氏最为突出。京兆史氏在汉朝时因与刘氏王朝关系密切而成为京城望族,虽中经衰落,但到了隋朝时又重振雄风。  
  史姓虽是古代史官的后裔,然而有意思的是,纵观史姓名人,他们不是因为军功而出名,就是因为文才而出名,而几乎没有因治史而出名的。如汉朝有刚直不阿的史弼、擅长书法的史晨;北周有英勇神武的史文忻、史雄;隋唐有声名赫赫的大将史万岁、“安史之乱”的罪魁之一史思明;宋朝有著名的政治家和词人史浩;明朝有抗清名将史可法;清朝有名臣史大成;近现代有报业巨人史量才、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史良等,尽管这些人不是因为治史而出名,但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足迹。  
  二、外族血脉融入史姓  
  在研究史姓发展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象:史姓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融入了许多外族人的血脉。隋唐时期,西域唐居国的旁支史国与中原交往甚密,后来唐王朝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很多人入乡随俗,正式以史为姓。唐高宗时,突厥阿史那贺鲁起兵反唐,为唐军所败,许多阿史那氏人归附唐朝后,与汉人混居,逐渐被汉化,开始把复杂的阿史那氏简化为“史”,融入史氏家族。  
  外姓血脉融入史姓,不仅使史氏家族得以壮大,而且促进了民族的和睦团结。  
  三、史姓名人  
  1.“安史之乱”的罪魁史思明  
  提到唐朝的衰败,必然要提到“安史之乱”,而提到“安史之乱”,则必然要提到史思明。  
  史思明本是突厥人,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史思明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颇得玄宗的赏识,因此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与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私交甚厚,两人同样都手握重兵,在权力极度膨胀后,在范阳起兵叛乱,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叛乱的战鼓打断了唐宫的仙乐,唐玄宗急调兵马,仓促应战,但根本无法阻挡强大的叛军。安禄山势如破竹,直抵潼关。公元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但仅过了一年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见叛乱集团出现内讧,而唐军却日益强大,便率军投降。但是史思明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因此不久便再次起兵叛乱,并派兵增援安庆绪。同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  
  但正当史思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因与儿子史朝义不睦,被史朝义先下手杀死。史思明将死时颇感遗憾,对前来杀他的将士们说:“你们杀我杀得太早了,至少也应该等我灭了唐朝再杀我!”至死尚狂妄自大,不知改悔,史思明也算是千古一见的妄人了。  
  2.抗清名将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  
  史可法的母亲因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生下了史可法。史可法从小因孝顺而名闻乡里,而后中进士,被任命为西安府推官,后做户部主事,因功绩显著,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却遭马士英排挤,外调驻守扬州。  
  明朝末年,清兵大举进攻中原,一路势如破竹。史可法身为督师驻守扬州,而此时左良玉叛乱,朝廷便召史可法前去讨伐。史可法渡江抵达燕子矶,得知左良玉叛军已被消灭,于是星夜飞奔回扬州防守。而扬州城中,士民听信谣言,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清军逼近扬州,史可法命令文臣武将登上城墙拒敌守城。扬州旧城的西门形势险要,史可法亲自把守,视死如归,给家人写下遗嘱,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念头。两天后,清兵逼近城下,用火炮轰城,扬州陷落,史可法拔刀自杀未死,被清军抓住,史可法大声呼叫说“我是史督师”,被一清兵所杀。一年后,史可法的家人用他的官袍和笏板为他招魂,并埋葬在城外梅花岭上,这就是著名的“衣冠冢”。  

第五部分50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唐 源于尧帝


  上古时,尧曾经在名为“唐”的地方(今河北唐县)做首领,尧的族人有些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唐。舜帝时,分封尧的儿子为唐侯,这一族便成为唐姓人的一大来源。另一大来源是西周周昭王时,他把尧的后代中刘累的一族人封到河南的一个地方,专管祀奉他们的祖先,那个地方也就叫唐州,这一族逐渐发展成为唐姓的另一支。  
  一、唐姓名人录  
  历史上唐姓名人数不胜数。战国时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大夫唐雎;汉有说服夜郎国来归的中郎将唐蒙,以仁治治理布山而为百姓称颂的唐颂,幼时听人读书即能记诵、后官至司空的学者唐珍;唐有辅佐李世民定天下的名臣唐俭,先后两次大破吐蕃的大将唐休 ;宋代有大孝子唐杰,医药家唐慎微;元代有画家唐棣;明有大破倭寇而军功卓著的名臣唐顺之,“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清有中外闻名的“唐窑”督造人唐英以及名士唐景崧、唐才常等,使唐姓大放异彩。近现代还有文字学家、史学家唐兰、革命家唐亮、革命党人唐绍仪、西南军阀唐继尧、抗日名将唐淮源等。真可谓唐姓名人满九州。  
  二、唐姓名人  
  1.“江南第一才子”唐寅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  
  唐寅出身卑微,早年发愤读书,中过应天府解元。会试时因程敏政泄题一事牵连入狱。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擅山水、花鸟、人物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四家”。绘有《牡丹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等著称于世的佳作。而且书法、诗文俱佳,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为人孤傲,曾自刻一图章,上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虽然名气很大,但他对文征明相当敬佩。虽然比文征明年长,但他每次都自请在北面居下坐。信中他对文征明说:“我这样做并不是表面服您,而是心服。以前项橐7岁就成为孔子的老师,子路比孔子大10岁却是孔子的弟子。要论诗与画,我可与您争衡;至于学问品行,将拜您为师。我比您年长10个月,愿以孔子为榜样,以您为师,来消除那些小人的嫉妒之心,也让年轻人知道钦佩前辈风采,您不能推辞啊!”袁中郎看到信后感叹地说:“这是真心真话,谁说子畏是狂生啊!”后来人们把这一故事称为“子畏真心”。  
  2.女中豪杰唐赛儿  
  唐赛儿,山东蒲台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  
  唐赛儿在丈夫林三死后,自称佛母,在青州、诸城、安丘等地宣传白莲教义,组织农民群众反对明朝统治。1420年二月,以青州城南50多公里的御石棚寨为根据地发动起义。唐赛儿宣布起义后,朝廷派青州卫都指挥使高凤率领1000多名官兵前去围剿,结果被起义军杀得片甲不留,高凤也被唐赛儿一刀结果了性命。  
  起义军的胜利吓坏了明王朝。明成祖朱棣派京营提督总兵柳升、都指挥使刘忠率领京营兵前来镇压,将御石棚寨团团围住。唐赛儿坚守山寨,两次严辞拒绝官军的招降,并多次打败官军进攻。夜里,唐赛儿派人假意投降,说寨内缺乏粮食,人心不安,谎称唐赛儿密谋从东寨门逃走。柳升信以为真,派精兵埋伏于东寨门外,结果唐赛儿声东击西,趁机从官军防备松懈的地方突围而走。在突围中,还派人乱箭射死了刘忠。第二天天明,柳升方知中计,赶紧组织大军追击,但此时唐赛儿带领义军已经远走他乡,不知去向了。  
  明成祖后来怀疑唐赛儿隐藏在寺庵中,便派人大捕尼姑、女道士入京,但仍无法获得其踪迹。也有人说她飞升成仙了。  

第五部分51外族血脉融入史姓薛 源于山东,兴于河东


  我国历史上的薛姓,一支源于黄帝后裔任姓,一支源于孟尝君。黄帝的小儿子禹阳为任姓,他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车辆的发明者,被舜封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禹将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赐给他。到了战国时,薛被楚所灭,薛人就以薛为姓。另一支来源于孟尝君。战国时,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他当时在齐国任相国,很有名望。孟尝君死后,他的族人和食客为了纪念他,就改姓为薛了。  
  这两支薛姓,大约都形成于战国时期。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薛姓的兴旺发达却是在河东(今山西黄河流域以东地区)。  
  一、薛姓迁变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薛氏开始了第一次迁徙。薛永随刘备进入蜀地,并被封为蜀郡太守,世称蜀薛。后来魏灭蜀,其子薛齐随薛姓宗族迁至河东郡汾阴居住。几经繁衍,薛姓成为河东名门望族。从唐代开始,薛姓由中原向南方迁移,最初到了福建,元代时又迁至广东,再由闽粤渡海而到了台湾。  
  唐代时,还有薛延陀族的部分族人改姓为薛。居住在今蒙古杭爱山附近的薛姓人家,就是薛延陀族的后裔。  
  二、名门望族,人才济济  
  从战国开始,薛姓就能人辈出,如战国末期为楚令尹的薛倪;以剑术而闻名秦国的薛炬;佐刘邦定天下、位居汉初18位侯爵中第十四位的薛欧;三国魏文帝宫中善于缝韧的美人薛灵芸等。  
  隋唐时,河东薛氏经过几世繁衍,成为名门望族。薛氏还有一段帝王经历。隋末,薛举父子在兰州称帝,前后五年,为唐所灭。唐代是薛家的全盛时期,因薛家世代尚武,所以出了很多大将。初唐名将薛仁贵文武双全,赫赫有名,他的儿子薛讷曾做过宰相,擅长指挥作战。敦煌薛家将——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五兄弟战功赫赫,其父是隋代著名将领薛世雄。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嫁给了河东人薛绍,可见唐王朝对薛氏家族的重视。  
  薛氏在文学上也颇多造诣,有隋朝大诗人薛道衡、唐代女诗人薛涛等。  
  唐以后,薛姓也是人才济济。如宋代的大学者薛尚功、薛季宣、书法家薛绍彭,明代开创“河南学派”的薛,清代则有政论家、外交官薛福成等。  
  薛姓如今是中国第四十八个大姓。  
  三、薛姓名人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薛仁贵自幼喜欢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在攻打高丽时,他身着白袍,一手持剑,一手握戟,口中大呼“我来也”,驰入敌军,令唐军士气大振,终于打败了敌人。唐太宗说:“我的大将老的老,伤的伤,现在终于发现了一个人才,真让我高兴啊!”战后薛仁贵被提升为右领军郎将。  
  薛仁贵平定铁勒之乱时,他张弓三箭,就射杀敌军三人,铁勒军队因此四散溃逃,从此不敢再叛变。唐朝军队中因此有了“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的歌谣。后来又演变成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乾封初,唐军再次远征高丽。薛仁贵再度大败敌军,高丽投降。薛仁贵因功被封为平阳郡公,留守高丽。他安抚百姓、勤于政治,人们都很爱戴他。薛仁贵的军旅生涯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后来,在与吐蕃作战时,薛仁贵兵败,被贬为平民。唐高宗时又重新起用他抵御突厥入侵。战场上,突厥人询问唐主将是谁,回答是薛仁贵,对方不信。等到薛仁贵除下头盔,突厥人才大惊失色,下马拜揖而去,唐军不战而胜。薛仁贵的英勇在当时名冠一时。

第五部分52外族血脉融入史姓贺 庆姓避讳改贺姓


  贺姓原为庆姓,东汉时,汉安帝的父亲叫刘庆,为避庆字之讳,庆姓便改为贺姓。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孙子公孙庆克,克有子庆封。庆封在当时影响较大,后因兵变之乱逃往吴国,在吴国受到敬重,被封予食邑,其子孙就以庆为姓氏。  
  贺姓在发展过程中,相继形成了广平和会稽两大郡望。北朝时,一些鲜卑族人,如贺兰、贺拔、贺赖、贺敦等姓氏,也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下改为贺姓。  
  历史上,贺姓也出了不少名人。如晋代名臣贺循,北朝和隋代名将贺拔岳、贺若弼,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宋代词人贺铸,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贺龙、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等。  
  贺姓名人  
  “四明狂客”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进士,历任太常博士、集贤殿学士、礼部侍郎等职。  
  贺知章不但擅长诗文,书法也极妙,尤其是草书。他为人豪放,嗜酒成性,每当醉酒,则作文辞,笔不停书,文与字都大为可观。有些人知道他有这种习性,就带着笔墨跟着他,见他酒到醉处,就拿出来供他书写,他从不拒绝。知章醉写,巧夺天工。  
  贺知章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他住在长安时,常见家门对面有一老人骑匹驴子出入一扇小板门。五六年过去了,老人虽仍是那身装束,衣服的颜色却依然如故,贺知章向邻里打听,别人都说老人是市上摆小摊的。贺知章知道老人绝非凡人,于是就找了个空闲的时候去拜访他。老人对贺知章特别恭谨,席间谈话非常投机。老人说自己精通黄白之术,贺知章一向敬重此道,就想求学。他与妻子一起带了一颗明珠去拜访老人,老人把明珠交给小童去买饼,而小童换回了30张胡饼。贺知章很不高兴。老人说:“所谓的道,是用心得到的,哪有强求的?连吝啬都不能抛弃,又怎能得道呢?”贺知章听后颇有所悟。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贺知章上书皇帝,想告老还乡,回吴中老家。在向玄宗皇帝涕泪告别时,玄宗问他还有什么愿望。贺知章说:“我有一个儿子还没取名,请陛下赐小儿名字。”玄宗说:“道的经要,莫过于诚信,‘孚’就是信的意思,你的儿子就起名叫‘孚’吧!”贺知章叩拜谢恩。回乡后,贺知章笑对别人说:“皇上为什么要戏弄我?孚就是爪下为子,这不是叫我儿子为‘爪子’吗?”  
  贺知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贴切自然,随口道来却饶有天趣,朴实无华,富有音律,许多名篇佳句为人称诵。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五部分53外族血脉融入史姓汤 商汤后裔


  汤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大约3700多年前的商汤。汤是上古著名的氏族领袖,他带领族人打败了夏朝的暴君桀,建立了商王朝。汤就是商王朝的开国君王。汤王的后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就以祖先的名为姓,世代姓汤。汤姓的远祖,向上可以追溯到黄帝轩辕氏。黄帝有个儿子叫玄嚣,玄嚣有孙子叫帝喾,帝喾的儿子叫契,契的第十四代后人,就是汤。相传契曾辅佐禹治水,因有功而被舜任命为司徒,封于商,并赐姓子氏。  
  当时赐封的商地,在今天的陕西商县,因此可以说,汤姓的渊源地即陕西商县。  
  汤姓的渊源比较单纯,只有商汤一系。后世的汤姓子孙主要繁衍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和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两地。  
  一、汤姓“先苦后荣”  
  汤姓历史悠久,家世显赫,但汤姓名人却不多见。在唐以前的历史中,很少出现汤姓名人。直到五代,才有汤姓名人见诸史册,从而打破了沉寂的局面。这位名人便是南唐宰相汤悦。  
  宋代以后,汤姓逐渐繁荣起来,南宋有大臣汤鹏举、宰相汤思退、学者汤千、画家汤正仲;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戏曲家兼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爱国学者汤文琼;清代有理学家汤斌、画家汤贻汾、学者汤球;近现代有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畜牧学家汤逸人、学者汤用彤等,可谓人才济济。  
  二、汤姓名人  
  1.明朝开国元勋汤和  
  汤和,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儿时一起嬉戏玩耍。长大之后,汤和与朱元璋一起去投靠郭子兴,并屡立战功。后来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他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攻克大洪山、滁州、和州。当时朱元璋手下的将领大多与朱元璋同辈,都不肯居于他人之下,而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三岁,却认真谨慎地听从指挥,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对他也更加信任。  
  汤和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被封为信国公。虽然汤和沉着、敏捷,却也经常因醉酒而犯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经常当面指责他的过失。汤和看出朱元璋的心思,便找机会对他说:“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立即赏赐给他许多钱财,让他回乡养老。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上京一次朝见皇帝。后来,朱元璋诛杀功臣,很少有人幸免,只有汤和独享天伦之乐,得保首领而善终。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70岁。他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2.“临川四梦”与汤显祖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颇有文名,中进士后,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博士和礼部主事。  
  汤显祖为人忠诚正直、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有一次,明神宗对言官严加斥责,汤显祖当即上疏进谏,指出明神宗滥用权力、不慎用爵禄、不亲临朝政等失误。明神宗看到这篇奏疏后怒不可遏,将他贬为徐闻典史,虽然后来又有所提升,但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还是将其彻底夺官。  
  汤显祖从此开始家居生活,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文学——戏剧的创作研究,成为继元代关汉卿之后的又一戏剧巨匠。  
  由于汤显祖早年曾从师于进步思想家罗汝芸,结交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和李贽,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汤显祖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和蔑视权贵、揭露政治腐败以及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仕途的挫折又使他进一步看清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和腐朽黑暗,因此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汤显祖一生创作了许多部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因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这四部戏被合称为“临川四梦”;又因他的居所为玉茗堂,因而又称为“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更是家喻户晓,影响很大,汤显祖自己也认为“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他所开创的文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为后代戏曲作家所摹拟,因此他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的开山鼻祖。  

第五部分54外族血脉融入史姓罗 火神之后


  罗姓起源于河南罗山一带,最初是织网捕鸟的部落,并将网和鸟作为其图腾标记。据记载,罗姓的祖先祝融是黄帝的四世孙,祝融专门掌管火种,后人尊其为“火神”。今天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就是为了纪念他。武王伐纣时,罗人功勋卓著,罗部落被封为罗子国。春秋时期,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湖南汨罗和湖北枝江。为纪念故国,罗人便以国名“罗”为姓氏。  
  一、显赫家族  
  现代罗姓人数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六,排第二十名,主要分布在南方,仅湖南、江西等六省的罗姓就占全国罗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相对比较集中。历史上罗姓在某些地方成为世家大族,如“豫章五姓,罗第一”。后魏外都大官罗结子罗斤官拜长安镇都大将军,孙罗敦、罗拔和曾孙罗伊利、族人罗提、罗弥,世代均为大官,家族显赫达一百二三十年。宁乡(今属湖南)望族是罗弘信家族,他的儿子罗绍威、孙子罗周翰三代都是唐朝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公主而成为驸马,其家谱称“父子名列廊庙”。庐陵戡村(今江西吉安)罗氏人才辈出,北宋时罗政和为三舍入邑之师,儿子上行和孙子曾等七人均为进士出身。清朝太学正助教罗用俊,儿子罗钦顺、罗钦德、罗钦忠先后中进士,人称“罗氏三凤”;扬州画家罗聘,其夫人、儿女均擅长画梅,称“罗家梅派”,裔孙罗庸是当代知名教授。湖南湘乡罗泽南家族,曾祖、祖父和父亲均为通奉大夫。罗战死后,父赏六品顶戴,子兆作、兆升赏举人。清末浙江上虞望族是国学大师罗振玉家族,曾祖罗敦贤任扬州盐司、河督幕僚,祖父任泰兴、赣榆、高淳、江宁知县和高邮知州,父罗树勋任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罗振玉的胞弟罗振常、长子罗福成、三子罗福苌、四子罗福葆、五子罗福颐都是成就巨大的古文字家和金石学家。此外,历史上的罗姓名人还有西汉巨商罗裒、东汉罗衍、晋代的广益刺史罗友、隋末的幽州总督罗艺。唐有文学家罗隐,诗人罗邺、罗虬。宋有端明殿学士罗点、刺史罗。元有医学家罗天益、小说家罗贯中。明有学者罗汝芳、名将罗通。清有农民起义领袖罗汝才、哲学家罗钦顺。现当代有革命先烈罗亦农、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和舍己救人的罗盛教等。  
  二、罗姓名人  
  湖海散人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太原(江西吉安)或钱塘人,约为公元1300~1400年间人,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张士诚的活动有过关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他与张士诚的关系而终不得志,便埋头从事“稗史”(即小说)的创作,写有17种通俗演义,如《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最著名的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据说一天,罗贯中的家里人都出去了,他一人留在家里写《三国》。一个乞丐来行乞:“秀才行行好,小人断粮几天了。”他这时正写到“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领蒋干察看后营粮草,听说“断粮”,头也没抬就连连念道:“营内粮草堆积如山,即可以取之!”说完,仍只顾埋头写书,乞丐便毫无顾虑地拿了些米走了。一个小偷趁火打劫,进屋把米粮全部盗走了。妻子回家发现后,着急地问:“家里没吃的了,你到底管不管啊?”恰巧他刚写完“出陇上诸葛装神”,听妻子说“没吃的”,不禁搁笔哈哈大笑起来:“陇上麦熟,何不食之?”其实麦子还未吐穗,妻子只好借粮米来度日。其后,他还用“水淹七军”、“火烧连营”的办法来对付麦田里的野猪,弄得人们啼笑皆非,都说他写《三国》着迷,简直快疯了。  

第五部分55外族血脉融入史姓毕 文王后裔,源出陕西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西周初年,周武王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分封到毕地。毕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姬高被分封到毕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毕国,姬高就是毕国公。毕国公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这就是毕姓的来源。春秋时期,毕国公的后裔毕万,做了晋献公的大夫,被封在魏地,于是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  
  一、毕姓迁变  
  发源于陕西的毕姓,主要繁衍在今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西汉时期,有一部分毕姓人士远迁到今天的山东东平,很快成为了当地的望族。  
  在历史上,毕姓人士中也有一些著名人物。如三国时期有名士毕轨,他与当时开创清谈之风的何晏齐名;南北朝时期,则有一家四代皆为兖州刺史的毕众敬;唐朝后期有抗击安禄山反叛而守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北宋代的宰相毕士安,曾和当时著名的宰相寇准一起辅助宋真宗;南宋抗金名将毕再遇。毕姓中最著名的则要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了。  
  二、毕姓名人  
  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  
  毕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间,是浙江杭州人,他的出生年月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毕大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进了杭州一家私人书坊当学徒。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快就学会了雕版印刷的基本技艺。  
  毕感觉雕版印刷术有很多弊端。因为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人力物力耗费了非常多。并且,刻工们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往往花了很长时间刻好了一整块版,却发现上面有错字,就只好报废,重头再来。  
  毕尝试用胶泥刻字,获得了成功。在印刷前,他先用胶泥刻字做坯,烧成硬陶,变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然后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便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了。一版可印千百册书,印完后将字重排,又可另印新书。

第五部分56外族血脉融入史姓于 于姓源自姬姓


  于姓源自姬姓。相传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三子叔到这个地方。叔就成为后世于姓的始祖。他的子孙以封邑为姓,后来又渐渐把“”简化成“于”。  
  于姓发祥于河南泌阳西北的台镇,后来有一支迁移到东海郡,即现在的山东郯城,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两晋十六国时期,此地的于姓人有一部分跟随拓跋部北迁,遵从鲜卑族的习俗改为忸于氏,又称万丑于氏。北魏孝文帝改革,强迫所有鲜卑人改称汉姓,于是他们又换回自己原来的于姓。这支于姓主要显贵于河南洛阳,便以洛阳(古名“河南”)为其郡望。  
  汉族于姓的第三支主要来自于复姓淳于氏的族人改姓。淳于氏人为炎帝子孙,发展到唐朝时,因要避唐宪宗李纯的讳,只好省略了“淳”字改为单姓于氏。淳于氏主要繁盛于河内,因此这支于姓也以河内为其郡望。  
  一、于姓名人录  
  于姓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西汉时东海郯县人于定国率先成名。他曾为狱吏,善于断案,对人犯大多从轻处理,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时称“宽手”。三国时山东人于禁是曹魏将领,是“水淹七军”的当事者。北魏时河南于氏显贵,出了诸如殿中尚书于洛拔、征北将军于劲等。隋唐时,于姓名人有隋行军总管于仲文、唐工部尚书于颀,皆位列上卿。明代于姓出了一位民族英雄于谦,他在瓦剌兵临城下之时勇挑重担,随机应变,解了北京之围。清代的于姓名人以直隶总督于成龙为代表,他不仅精于吏治,还以清廉著称,有“清官”之誉。当代的于姓名流也很多,如著名学者于光远、文字学家于省吾等。  
  二、于姓名人  
  1.一生光明磊落的于谦  
  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于谦少时聪敏,尤其仰慕文天祥,常以国士自许,“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21岁时便作《石灰吟》以明心志,其中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他一生光明磊落的写照。于谦23岁时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他为官清廉又很有才干,32岁升为侍郎,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9年,回京时却身无长物。别人劝他多带些金银特产,他却笑举两袖说:“我只有清风而已。”还赋诗道: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便是成语“两袖清风”的由来。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一时引起恐慌,众人都束手无策。在这关系国家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主抗战保卫京城,并且当机立断拥立景帝,粉碎了瓦剌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于谦面对强敌时指挥若定,与敌人激战五昼夜后,终于迫使瓦剌退回塞外,使明廷转危为安。于谦保卫京城居功至伟,却一再谢绝封赏。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被释放回京的英宗发动政变囚杀了于谦,但于谦的英名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2.“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  
  于成龙(公元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清代名臣。于成龙出身乡绅之家,受到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崇祯十二年考中贡生。清兵入关后,民生凋敝,天下思定,于成龙从罗城县令做起,恪尽职守。他用心察访民间疾苦,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并且兴建学校。没过几年,这里便臻于大治。随后他又做过多任的地方官,所到之处老百姓无不心悦诚服,65岁时累官至江南江西总督,却依然保持本色,因此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第五部分57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康 国名为姓,西域来客


  从古代的史书上看,康姓的起源主要有两支。一支出自姬姓,周朝建国后,周武王把他的一个弟弟分封到康邑,史称康叔。随后康叔建立了康国,而康叔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历代相传。另一支康姓来自西域,汉代时西域有一康居国,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康居国王子入汉,定居于中原河西,他的后代以康为姓,这里也就成了康姓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在历史的演变中,除了上面这两支主源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如一部分突厥人改姓为康,而宋朝时也有他姓改为康姓的。这些都促进了康姓的发展。  
  一、康姓迁变  
  先秦时期,康姓主要在河南地区,两汉时由西域康居国迁入的康姓先居住在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又向东西移民迁居安徽和浙江。同时,河南的康姓居民向北发展进入河北、山西,东迁至山东、江苏。到唐宋时期,康姓基本上已分布到了全国各地。清初,康姓进入了台湾以及海外。  
  二、康姓名人录  
  康姓历代也有不少名人,三国时的东吴高僧康僧会,东晋前期的著名高僧康僧渊,唐朝大将军康植,北宋抗金英雄康延泽,南宋学者康与之,元朝戏曲家康进之,明朝文学家康海,清末维新领袖康有为,当代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康克清等。这些康姓后裔,都为康姓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三、康姓名人  
  维新领袖康有为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清光绪年间进士。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世称南海先生。  
  康有为青少年时受过较好的传统教育,但后来由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心挽救民族危亡,因此便有了后来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在康有为开展维新政治活动之前,他就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活动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条约苛刻的内容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八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在松筠庵集会,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割地弃民的严重后果,力主拒绝和议,明定对策。由于过去举人上京应试坐公车,所以这次联名上书被称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原名为《上皇帝书》,由康有为起草,共14000多字。虽然上书由于条约已经签订、无法挽回而被拒绝,但却在全国广泛流传,使康有为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此后在光绪二十四年,康有为领导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但是由于封建旧势力的顽固抵制,变法诏书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因慈禧发动政变而彻底失败。康有为被追捕,不得已逃亡日本。此后在辛亥革命时,康有为又成了阻碍革命的封建卫道士,并任孔教会会长。  
  康有为著作颇丰,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其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第五部分58外族血脉融入史姓伍 伍参开宗


  《姓氏考略》中说伍姓是开宗于黄帝之臣——著有《玄女兵法》的伍胥。更为可信的说法,是伍姓始于春秋末期的楚国伍参。楚庄王时与晋争霸,派伍参伐郑。晋国随后前往救援。伍参力排众议,说服庄王与强大的晋军决战,并取得了胜利。伍参被封为大夫,并以名为姓,称伍氏。伍姓由此开宗。  
  伍姓发源于楚地,而后在安定(今属湖北)、武陵(今属湖南)成为望族。  
  一、伍姓名人录  
  伍参之子伍举、伍举之子伍奢都在楚国世袭为大夫。汉灵帝时有大臣伍孚,谋杀董卓不成,大骂董卓,慷慨赴死。晋时出过一位高士伍朝。南北朝学者伍安宾撰写《武陵图记》,至今闻名。南唐伍乔以诗闻名于世。明代有伍福为著作家,伍文定为兵部尚书;明清之际有伊斯兰教学者伍尊契(回族)。近现代有外交官伍廷芳,红军将领伍中豪,当代学者伍连德、伍献文等。  
  二、伍姓名人  
  一生复仇的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子胥性格刚硬暴烈而又坚忍。楚太傅费无忌于平王时谗杀子胥父伍奢及兄伍尚。子胥逃至吴国,誓言报仇。  
  在吴国,子胥察知公子光有野心,就向他推荐了剑客专诸,专诸向公子光说此时可杀僚而自立。于是公子光埋下伏兵,备酒请僚。专诸在鱼肚中藏匕首,入内刺杀了僚,公子光自立为王,即为阖闾。后阖闾召来子胥,赐以官职,与他共商国事。  
  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国攻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逃。伍子胥随军入郢,找不到昭王,就掘开平王的坟墓,挖出他的尸体,抽打了300鞭,心中仇恨才稍稍平息。申包胥原是子胥的好友,子胥逃离楚国时曾誓灭楚国,而包胥则说要保卫它。这时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对子胥说:“你也太过分了吧!我听说人可胜天,天也能毁灭人。您曾是楚王臣下,您父亲也是楚王旧臣,现在鞭打死人,这岂不是太不讲理了!”子胥对来人说:“帮我向包胥道歉。我来日无多,就像太阳将落,但路途还远,所以倒行逆施。”夫差继位后,伍子胥曾多次劝他灭掉越国以绝后患,夫差一直不听。夫差执意攻齐,并派子胥出使齐国,子胥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伯乘机向夫差进谗说子胥怀有异心,劝夫差杀掉他。于是伍子胥被赐剑自杀,当时,他狠狠地说:“在我的坟上种上梓树,使它长大能做棺材。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东门上,好让我亲眼看到吴国被越国消灭。”  
  伍子胥心怀一把浸透怨毒的复仇之剑,一生复仇,至死不止。

第五部分59外族血脉融入史姓顾 以封地为姓


  顾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在顾(今河南范县东南)受封。  
  商初,商汤灭掉了顾,其王族便依国名改姓“顾”。汉朝时,朝廷为了表示尊古敬贤,便将古代越国国王的后代摇封于东瓯(即今浙江温州一带),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让他居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顾余侯的后代便以封号为姓。后人称上述两支分别起源于北方、南方的顾姓为“北顾”、“南顾”。“北顾”的发展比不上“南顾”,“南顾”在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  
  一、顾姓迁变  
  南朝梁代时,顾氏子孙迁居到金华,继而又迁到天台。两地都属今浙江,顾姓便在此发展成了强宗大族。到明朝时,江浙地区成为顾姓繁衍和活动的中心,会稽也成了顾姓的名郡之一。在此之后,这支顾姓中有部分人西迁至今湖南常德,并在此处生根发展。而顾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则主要是由北方迁移到东南地区。  
  二、顾姓名人录  
  江浙一带向来人杰地灵,顾姓在此繁衍成长,其名人也一直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中国人名大辞典》便收入了历代顾姓名人275名。三国时期,有担任东吴相近20年、知人善任、深得百姓喜爱的顾雍;东晋时有创作了稀世之宝《洛神赋图》的顾恺之;南朝梁陈之际有训诂学家顾野王;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则有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传世;宋代顾姓画家辈出,比如顾大中、顾亮;明朝时则有主张改革腐败朝政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清代有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近现代则有史学家顾颉刚、外交家顾维钧、戏剧理论家兼剧作家顾仲彝等。  
  三、顾姓名人  
  1.“三绝”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杰出的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官宦家庭,因此有机会接受比较充分的教育,具备了文学、艺术的基础修养。  
  顾恺之少年时便当上了大将军桓温的参军,后任散骑常侍。青年时代的顾恺之博学而有才气,被当时人称誉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他的主要成就是在绘画方面。  
  据传,顾恺之曾爱恋一个邻家女子,就给那个女子画了一幅像,然后用钉子钉在墙上。不巧,这钉子刚好钉在心口上,而这女子偏偏就得了心痛病。她将此事告诉顾恺之,顾恺之便拔掉了钉子,而女子的病也就此好了。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尤能反映他的艺术风格和神韵,充分体现了他在表现意境和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方面的才能。作品取材于三国时曹植的名作《洛神赋》。虽然作品完全依照文学作品的内容逐节描绘,但顾恺之却充分发挥了其绘画艺术的特长,巧妙地使诗人的幻想形象化,作品也因此更具魅力。顾恺之将他的“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艺术思想贯穿于人物塑造的过程中。画中的洛神含情脉脉,反映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意,体现了顾恺之称之为“悟对通神”的艺术主张。作品富于诗情画意,极具音乐美和节奏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公元407年,顾恺之去世。然而,正因为他能博采众家之长,阐发新意,因此将传统绘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顾恺之之后,画坛因写实性的进一步深入而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2.反清复明的顾炎武  
  顾炎武,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本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江苏昆山人。学者称其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其家族是江东名门。少年时便参加了“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他的志趣始终不在科举功名,他只选择自己的道路:读有用的书。  
  1644年,清兵入关,顾炎武出任南明南京兵部司马。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不到一年便覆灭了,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沅等人筹划在昆山发动起义。在苏州沦陷、松江失守、陈子龙遇难的危急形势下,顾炎武同归庄等人死保昆山不得,只能败下阵来。在撤退的过程中,大多数人惨死,顾炎武与归庄等人有幸躲过此劫。然而顾炎武一家的情况却非常悲惨。他的生母在乱军中被人砍断了右臂,两个弟弟也惨遭杀害,嗣母听说昆山失守后便绝食而死。顾炎武牢记嗣母“勿为异国臣子”的遗嘱,决心继续为复国而战斗到底。  
  顾炎武自昆山失守之后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方式。此后大约10年的时间,他基本上采取串连活动的方式。后来他与唐王取得了联系,不料此事被家奴陆得知。此人勾结顾炎武的世仇同乡大地主大恶霸叶方恒,准备告发顾炎武。事发之后,陆投水而死,其婿将顾炎武关在家里,用私刑对他拷打,想置他于死地,多亏归庄等人的营救才幸免于难。  
  顾炎武深感难以久留于南方,便开始北游。一直到1667年才南返至淮安,次年却因某一案件牵连坐了七个月的监狱。已近风烛残年的顾炎武,始终没有动摇其政治坚定性。1682年,顾炎武死于山西曲沃,享年70岁。

第五部分60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孟 姬姓后裔,源于排行


  中国姓氏的起源多种多样,其中孟姓起源于长幼顺序的排行。中国古代以孟、仲、叔、季来称呼长幼次序,其中孟为最长,有“老大”的意思。先秦史籍中有不少以孟相称的人,如孟戏、孟增、孟絷等。孟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和卫国公族孟絷,他们都是姬姓的后代。  
  西周建立以后,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地,建立鲁国。后来鲁国发生内乱,鲁桓公的儿子庆父把持朝政,被逐后逃往莒国。鲁国局势稳定以后,庆父的子孙回到鲁国,被立为卿,世袭鲁国司空之职,受封得氏时,即以排行孟为氏,也称孟孙氏。  
  孟姓的另一支出自春秋时代的卫国。卫国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所建立,也是姬姓的后代。据史料记载,卫灵公有位庶兄叫孟絷,其子孙就以孟为姓了。也有些孟姓家谱上说,卫灵公有个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后代便以“公孟”为姓,后来省为“孟”。  
  一、孟姓迁变  
  孟氏家族在鲁国建立以后,到孟文子、孟献子和孟庄子时达到鼎盛时期,鲁国国君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孟氏家族就在成这个地方定居了下来。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孟氏家族由此流散各地。  
  总之,孟姓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但是孟姓的显赫却有赖于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孟子。  
  到孟子的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的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由于孟子地位的提高,孟氏家族开始繁盛,人口迅速增加,并形成了“平昌”、“武威”两大郡望。  
  二、孟姓名人录  
  在战国时期,由于孟子的政治主张与统治者不合,因此虽然当时孟子已经名声显赫,但其后世子孙并不显贵。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崇儒而著称的孟姓也深受其害。  
  汉代以后,孟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孟姓人才辈出。西汉时期的孟卿、孟喜父子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在《易》、《礼》的传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时期的孟光是有名的才女,而三国时期的孟宗则以仁孝闻名天下。隋朝末年,孟姓中涌现出了农民起义领袖孟让、孟海公等。到了唐代,孟氏家族中则涌现出了几位著名的诗人,他们是孟云卿、孟浩然和孟郊。孟云卿的诗语言朴素,多反映现实生活;孟浩然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充满了乡间的田园气息;而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传唱千古,寄托了外出游子的思母之情。五代时期,孟姓中出现了两位帝王,他们是后蜀的建立者和国君孟云祥、孟昶。  
  南宋的孟珙是抗击蒙古入侵的著名将领,元朝末年的孟海马是襄阳红巾军的首领,清代的孟知舜则是戏曲家。到了近现代,孟氏家族又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他们有史学家孟森、教育家孟宪承、地质学家孟宪民以及当代女艺术家孟小冬。  
  三、孟姓名人  
  1.“亚圣”孟轲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与孟母善于教子是分不开的。“孟母三迁”有口皆碑,被传为美谈。传说孟子幼年居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他便开始玩送葬的游戏。孟母只好把家迁到了另一个地方,可是这个地方靠近集市,因此孟子又玩起了做生意的游戏。孟母于是又把家迁到了一座学堂附近。孟子被学堂里的读书声所吸引,常到学堂里学习诗书礼仪。  
  孟子少年的时候,背诵经籍,孟母常常在一旁织布督学。一次,孟子背诵诗书的时候突然中断,孟母随即把刚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以此作为警诫。  
  在孟母的谆谆教诲下,孟子终于成为一位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聚徒讲学,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人员达几百人。他曾任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主张并不被采纳,最后失意而归。晚年与弟子万章著书立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这部书中,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形成“仁政”学说,其核心就是要求统治者要重视人民。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后,《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孟子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终年84岁。  
  2.一语断仕途的孟浩然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独具风格。早年他在家乡读书,后曾一度入长安求仕,最后均失意而归。  
  唐玄宗时,诗人王维在朝廷中任大乐丞职,他很赏识孟浩然的才华,私下邀请孟浩然到自己府中赋诗唱和,孟浩然于是带上自己刚写的诗稿去见王维,他们一唱一和,吟诵得十分高兴。碰巧那天唐玄宗有事来找王维,孟浩然想回避,急忙躲到了床下。王维怕犯“欺君之罪”,只好直说并向唐玄宗叩头请罪。唐玄宗也早听说孟浩然的诗写得好,只是与他素未谋面,于是叫孟浩然出来相见,并问他最近写了什么好诗。孟浩然当即拿出新作《岁暮归南山》念给唐玄宗听。当孟浩然念到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我没有见到过你主动上书求官出仕,朝廷也没有抛弃你,你为什么说‘不才明主弃’呢?”于是拂袖而去。从此,孟浩然断了做官的念头,在家乡一直过着田园隐居生活。  
  现有传世的《孟浩然诗集》,共存260多首诗歌,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境新鲜,构思巧妙,成为人们传诵千古的佳作。

第五部分61外族血脉融入史姓黄 嬴氏分支,黄国后裔


  黄氏渊源,可以追溯至周朝。黄氏最早的祖先是颛顼。颛顼的曾孙陆终娶鬼方之女。传说此女长期怀孕但没有生产,直到十一年后,左肋裂开,出来三个儿子,右肋也生出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成了许多氏,其中之一为嬴氏。嬴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黄姓为其中之一。  
  周武王得天下后,分封诸侯,陆终的子孙被赐封于黄。黄姓以国为氏,渊源于此。  
  另外,黄姓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由他姓改来的,如金、陆等都有改姓黄的。  
  一、黄姓迁变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姓开始主要分布于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是江夏黄氏的第五十代传人。唐代以后,江夏黄氏从湖北迁到江南,再到福建、广东,最终在福建、广东两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黄姓群体。这里的黄姓大约在明清以后又开始向海外迁徙,主要是迁往东南亚一带。此外,在壮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黄姓人。  
  如今,黄姓为百家大姓中的第八大姓。  
  二、黄氏少权臣,多孝子、宦官  
  黄氏族人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春秋时晋有黄渊,卫有黄夷,秦有黄公庇,楚有春申君。春申君黄歇,以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而闻名。西汉有名相黄霸,名士黄香、黄宪,东汉有太尉黄琼,三国时有黄祖、黄盖、黄权。秦汉以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五代画家黄筌,宋代诗人黄庭坚、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明代学者黄绾,清代经学家黄以周,围棋国手黄龙士,诗人黄景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留下了美名。  
  但是,仔细考察一下黄氏的家族史就会发现,黄氏子孙似乎历来与权无缘,少有公卿将相,虽也有“天下无双江夏黄室”等人最后荣登高位,但像黄香这样位列三公的,在黄氏家族中可谓凤毛麟角。黄氏门中,孝子、宦官倒出了不少。  
  以隋唐五代时期为例,当时黄姓有一重要特点,就是尊敬老人。在有关唐代历史的一些正史“孝友传”中,就有不少黄姓人,如黄舟、黄嘉猷、黄、黄亘、黄芮等。有的甚至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因为他们认为人肉可以治疗身体虚弱之症。汉时,黄香9岁即知孝顺父母,夏以扇扇父母帷帐,使枕席清凉,冬以身暖被褥,后人以“孝友堂”的堂名纪念他。到了宋代,黄庭坚又是一个典型的大孝子,他对母亲恭敬有加,他亲自为母亲洗尿桶一事就被画在了《孝经》图中。  
  至于黄氏出宦官,最集中的时期应属两宋。在两宋的宦官阶层中涌现出了大批黄姓之人。如宋真宗时宦官黄守忠、宋神宗时宦官黄经臣、宋徽宗时宦官黄经国,还有黄迈为宋光宗时宦官,黄道元宋仁宗时任内侍,黄怀信为宋神宗时宦官。这些都是见于史料记载的宦官,还有一些未见经传的黄姓宦官,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三、黄姓名人  
  1.“山谷道人”黄庭坚  
  在北宋,有一位名列“宋四家”、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的“山谷道人”,他就是黄氏家族引以为豪的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5岁即能背诵《五经》,10岁时就能诵《春秋》,被称为“神童”,长大以后也是才思敏捷,文名流传。  
  黄庭坚为人风趣幽默。他曾给一算命先生黄生写过一幅字:“黄生为我鲁直相面,说我官升二品,享年八十,真乃大葫芦种也。”黄生并不细看,欣然收下。黄庭坚后来向旁人解释道:“去年在京城相国寺看到有卖葫芦种的,背上是一个特大的葫芦,人们见了,皆出高价争相购买。可到春天,所结的仍是寻常的小葫芦。所以用‘大葫芦种’来讥讽黄生相术之不可信。”  
  2.女纺织家黄道婆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一首关于黄道婆的民谣,在上海一带民间家喻户晓。黄道婆(约公元1245~?年)又称黄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东清村),年轻时因遭丈夫虐待,遂离家出走,流落崖州,跟着黎族的姐妹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棉花加工方法。她学会了织最美的棉布白毡,还有“崖州被”。  
  50多岁时黄道婆回到家乡,把自己学到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家乡的人们。她还发明了用两轴相轨去棉籽的“搅车”。她将崖州被改良,制成了“乌泥泾被”,闻名天下,形成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局面。  
  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尽心为家乡的棉织业奔波了20多年,在她年老病逝后,家乡人为她修建了“先棉祠”。

第五部分62外族血脉融入史姓萧 萧姓念国,土著转汉


  汉族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嬴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嬴氏萧姓因国得名,当嬴姓萧国被灭以后,嬴姓子孙以国为姓氏。子氏萧姓也来源于国名。春秋末年,作为宋国附国的萧国被楚灭了以后,子姓萧国子孙改姓为萧,以纪念故国。外族改姓主要源于北宋时,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乙室己氏族等集体改姓为萧。清朝时满洲八旗舒穆禄氏族的一部分、伊喇氏族的全部改姓为萧。南方也存在着由土著民族转为汉族萧姓的现象。  
  一、萧姓迁变  
  萧姓很早就开始出现迁移。如嬴氏萧姓在亡国后就有一部分迁移到南方的萧水。其中很大一部分融入到了南方土著民族中,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中萧姓的主干。先秦时,萧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一带。秦汉时,萧姓人群已分布到山西、山东和长江中下游。元朝时,萧姓已进入湖广地区,清朝初年,萧姓又进入了台湾地区。  
  二、萧姓名人录  
  萧姓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如战国时吹箫引凤的萧史;西汉时的丞相萧何,大臣萧望之;南北朝时建立南宋的齐高帝萧道成,竟陵王萧子良;建立梁国的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史学家萧子云、萧子显,文学家萧统;唐初大臣萧,散文家萧颖士;北宋辽国的萧太后,史学家萧韩家奴,大臣萧思温;南宋画家萧照,诗人萧德藻;元代戏曲作家萧德祥;明清之际画家萧云从;清朝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民国音乐教育家兼作曲家萧有梅;当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萧劲光、上将萧华,实验核物理学家萧健,历史学家萧一山,医学家萧龙友,书法家萧蜕,京剧艺术家萧长华等,不胜枚举。  
  三、萧姓名人  
  1,“汉初三杰”之一萧何  
  萧何,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楚汉之争中他向刘邦推荐了韩信。留守关中时,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为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胜出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建立后,协助刘邦消灭异姓王,被封侯。他与韩信的故事最富传奇色彩。  
  楚汉争霸开始时,韩信在刘邦手下只做了一个掌管粮饷的小官——治粟都尉,因得不到重用便在一天晚上逃走了。萧何深知韩信是个千年难遇的将才,于是连夜追赶,三天后才追上韩信。最终韩信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当上了大将,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刘氏汉朝。  
  虽然韩信是在萧何的举荐下才得到重用的,但汉朝建立后,萧何认识到,要想巩固汉朝的统治,必须铲除那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特别是实力最强且又英勇善战的韩信。而韩信也因对刘邦削除他的兵权、一再降低他的爵位心怀不满,决定趁刘邦亲征陈叛乱时在长安造反。  
  当时情势危急,于是萧何出面谎称刘邦已将陈诛杀并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道喜。韩信深信举荐自己的萧何,于是进了宫。结果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室。可以说,韩信的成败与萧何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北地巾帼萧太后  
  萧太后是辽景宗的皇后,姓萧,名绰,小字燕燕,通常称为燕燕太后,是辽国著名的有才略、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辽景帝体弱多病,驾崩时圣宗耶律隆绪才几岁。萧太后面临着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她以超人的胆略,一方面大力提拔有治国之才的契丹官员,一方面重用汉族官吏,特别倚重以汉人宰相韩德让为首的汉官集团,对辽国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扭转了穆宗以后的衰落之势。  
  萧太后不仅善于驾驭左右大臣,而且精通军事,曾经亲自率领辽国军队进攻宋朝,并在澶渊之战中指挥三军,赏罚分明,极大地鼓舞了兵士的士气,为辽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五部分63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姚 舜帝子孙


  姚姓是舜的后裔,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舜生于姚墟,即今河南濮城镇,他的其中一支氏族的姓氏就取自所居的地名,即姚姓。由此推断,姚姓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  
  到了东汉末年,舜的儿子商均的后代为了躲避王莽之乱,南迁到今浙江吴兴和福建南安一带,他们本来姓田,后来改姓为姚。这是王莽篡汉之后出现的一支姚姓,成为当代东部姚姓的主要来源。  
  一、姚姓迁变  
  在民族大融合中,姚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也融入了外族血缘。十六国时期羌族的部落首领和帝王有几个都是姚姓,如姚弋仲、姚苌、姚兴等。  
  姚姓得姓比较早,开始播迁的时间也很早。据说春秋时吴国有一位得道之士叫姚光,他获取了神丹,能分形散影,还有“火烧不焦,刀砍不伤”的神通。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姚姓就渡江南迁到了今江浙一带。  
  二、姚姓名人录  
  姚姓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比如唐朝的著名宰相姚崇,诗人姚合,史学家姚思廉;元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姚枢,文学家姚燧;明朝的画家姚绶,佛学家和政治家姚广孝,抗倭义士姚长子等。在清朝,姚鼐是著名散文家,姚范、姚燮是文学家,姚文田、姚际恒是学者。  
  现在,姚姓在我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四位。  
  三、姚姓名人  
  1.“救时宰相”姚崇  
  姚崇(公元650~721年),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后来为了避“开元”年号的讳,改名崇。他做过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为治国之能手,后荐宋接替自己继任相位,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名扬历史的“开元盛世”。  
  姚崇为人耿介,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参与了五人宫廷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复辟。  
  但姚崇感念武则天旧恩,因此被贬。睿宗时,太平公主干政,结党营私。姚崇上书奏请太平公主迁居东都以削弱其手中的权力,又因此而获罪,被免去宰相之位,贬为申州刺史。从此朝中更加混乱无纪。  
  玄宗即位后,认为姚崇是个难得之才,便复其相位。姚崇曾向玄宗提出十条建议,包括禁止宦官、外戚干预政事,禁止增建寺观,奖励群臣上谏等,玄宗均欣然采纳。  
  姚崇兴利除弊,大胆革新,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姚崇行法不避权贵。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本该依法治罪。李业到玄宗那里去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打算赦免他。姚崇坚决要对仙童依法制裁,认为“不可纵舍”。玄宗只好同意将他定罪,自此以后,那些皇亲国戚再也不敢无法无天了。  
  开元三年,姚崇的儿子死了,请假了10多天,结果案子积压很多,其他人都束手无策。姚崇假满回来后,十几天的政事一会儿就裁决完毕。他自豪地问齐 :“我可以和谁相比?”齐说:“你可以称得上‘救时宰相’了。”  
  这一年,山东闹蝗灾。当时人们认为蝗灾是天意,只能通过朝廷“修德”来治理。姚崇力排众议,坚决除蝗,并派出大批负责治蝗的御史。结果成绩显著,老百姓因此免除了饥荒。  
  2.一生从政的僧人姚广孝  
  姚广孝,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世称道衍和尚。他博览群书,关心政治,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谋士,力劝朱棣夺位,后又受明成祖之命主持编修《永乐大典》,修行、功名二者兼得。  
  姚广孝精于佛学,擅长诗文,曾两次被朝廷选为高僧,但他志向并不在方丈之间。著名术士袁珙一见他就说:“这是哪里来的怪异僧人,三角眼,像生了病的老虎,将来的业绩一定在政治上。”姚广孝听了很高兴。  
  姚广孝遇见燕王朱棣后,为他分析了天下形势,力劝朱棣夺位,是“靖难”起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后来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管理佛教事务。姚广孝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每天起早贪黑,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觉得他的功劳太大,职位太低,想升他的官职,但碍于他是出家人,只好任他为太子少师。  
  因为姚广孝博学多才,世所罕见,明成祖便让他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本来《永乐大典》由其他人编订,但与该书的规划宏旨相去甚远,明成祖就将它交给了姚广孝。姚广孝不辱使命,汇集三教九流参与编订,几年之后,世上学问无所不包的《永乐大典》终于成书。姚广孝也因此积劳成疾,不久病逝。明成祖亲自为他写了祭文,并按出家人的方式将他安葬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河畔。  
  像姚广孝这样一生为僧而从政的,在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第五部分64外族血脉融入史姓汪 防风氏和周文王的后裔


  据传,汪姓是四五千年以前今浙江武康一带汪芒氏的后裔。  
  早在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防风氏国,到了商朝后改名为汪芒氏国。其国民也取国名中的汪字为姓,世代繁衍至今。  
  不过,也有人认为汪姓源出周文王的后裔。商末周文王占领位于河南鲁山的古鲁国,把它封给其孙伯禽。周武王灭商后派伯禽征平商的盟国徐、奄十七国,并命伯禽长驻奄地,鲁国就由河南移封山东。传至鲁成公,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流传下来。  
  一、汪姓迁变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安土重迁的观念特别重,所以几千年来播迁的幅度不是很大,范围也不是很广。他们的播迁路线主要是由东向西,先是江苏、安徽,后至江西、四川等地。  
  汪姓大约在东汉建安年间进入安徽,到了唐代,今安徽的歙县汪氏一族兴旺发展,甚至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唐代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及两广等地的汪氏就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汪姓发展至今,人口已达456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列第五十七位。  
  二、汪姓名人录  
  历史上汪姓名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东汉会稽令汪文和,唐朝歙州刺史汪华,南宋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名臣汪伯彦,明代文学家汪廷讷、汪道昆,清朝学者汪中、医学家汪昂、画家汪士慎、名臣汪由敦、太平天国名将汪海洋,现代有大汉奸汪精卫,当代则有著名化学家汪猷、水利学家汪胡桢、逻辑学家汪奠基等。  
  二、汪姓名人  
  画家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公元1686~约1762年),字近人,号巢林,又称溪东外史、甘泉山人、七峰居士等,安徽歙县人,家居扬州城北。  
  汪士慎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酷爱喝茶,喜欢梅花,也善于画梅,以卖画为生。他一生清贫困窘,自谓“茗饮半生干雪,蓬生三经逐年贫”。  
  汪士慎擅长画梅花,平时也画人物和花卉画。他画梅得益于杨补之的纵横铁骨和王元章的繁花瘦干,并融合自我风格,着重体现出梅的冷香清苦之特性,作品有《墨梅图》卷、《梅花图》册、《拟石涛镜影水月图》轴、《花卉册》等。此外他还著了一本《巢林诗集》。  
  汪士慎54岁时左眼失明,长年在外地漂泊,便带上一枚“尚留一目著花梢”的小印。可没多久就双目失明了。但他用心意运腕,用手摸索着写字作画,自号心观道人。丁敬称其“肉眼已无天眼在,好看万象又更新”。饮茶、焚香、吟诗、作画构成了汪士慎人生的至高境界。

第六部分65以国为姓毛 以国为姓


  毛姓源自黄帝姓氏——姬姓。史载周武王将他的母弟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分封到渭河上游今岐山、扶风一带的毛国,叔郑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而另外一说是有一位周文王的第九子姬明,受封于河南的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南北朝时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毛氏。今天的毛姓按人口多寡计,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七十六位。  
  一、毛姓迁变  
  世居北方的毛氏,约在汉唐时期南迁江南各地。毛姓的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在那里繁衍生息。元朝至正年间,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至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从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到毛太华下传二十代时,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毛泽东。除他之外,毛姓名人还有周代的毛公亭;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三国名臣毛 ;北朝权臣毛修之;唐代画家毛婆罗;宋朝大臣毛友、毛洵,画家毛信卿、毛义、毛允、毛政;明朝名臣毛纪、毛恺、毛伯温、毛凤韶、毛节,画家毛良、藏书家毛晋;清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诗人毛远公等。  
  二、毛姓名人  
  敢于自荐的毛遂  
  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士人,做过赵国平原君的食客。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出使楚国,希望楚与赵联合抗秦。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智勇双全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可是挑出19人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了。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请您让我凑满这个数去楚国吧。”平原君不大熟悉毛遂,说:“一个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刺破袋露出来。你来这里三年了,我从未听别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一无所长,所以你不适合去。”毛遂说:“今天我就请你把我当做锥子放进口袋。”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楚国,代表其他19人上台去说服楚王。他按着剑走近楚王,大声说道:“如今大王与我处于十步之内,楚国纵然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您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王被毛遂勇敢的举动吓呆了。听完毛遂分析共同抗秦的好处后,楚王决定和赵国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就源于这个故事。

第六部分66以国为姓狄 渊源复杂


  关于狄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周王朝。周成王将其舅舅孝伯封在狄城,孝伯就在那里建立了狄国。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  
  另外,据记载,炎帝的后裔也有姓狄的,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他们成为北方的狄、氐、羌等少数民族。天水(今属甘肃)的狄姓是当地的望族。  
  狄姓子孙的组成,有汉族,亦有少数民族。据《北史》记载,高车族也有以狄为姓的。  
  一、狄姓名人录  
  狄姓历史名人不多。春秋时,中山国人有制酒家狄希,据说饮他所制的酒,可以醉千日;卫国有孔子的弟子狄黑;西汉有博士狄山;唐朝有为官清正的宰相狄仁杰;宋代有勇而善谋的枢密使狄青;清代有进士狄亿。  
  二、狄姓名人  
  1.中唐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公元607~700年),字怀英,唐并州太原人。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宰相等职。  
  狄仁杰自小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在他小时候,门人中有人被杀害,官吏前来查办时,狄仁杰在官差与门人的争辩声中读书,丝毫不受影响。官吏责问他,他却回答:“与书中圣贤对话不比与世间俗人说话重要吗?”后来因其才能被升调做汴州参军。那个官吏对被骂一事耿耿于怀,便找机会诬告他,黜陟使阎立本召见并讯问他,发现了狄仁杰的卓越才能,极力推荐他。从此,狄仁杰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狄仁杰以敢于直言而扬名中国历史。唐高宗时,左威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薛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要下诏杀掉二人。狄仁杰据理力谏,才保住了二人性命。武则天想要花费数百万建造佛像大菩萨,狄仁杰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痛斥了这一件事情的弊端。武则天于是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并拜他为宰相。  
  狄仁杰于圣历三年逝世,享年71岁,被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他生前所推荐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都成为中唐的中流砥柱。  
  唐中宗登帝位后,追赠狄仁杰司空;睿宗又封他为梁国公。  
  2.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士兵出身,对西夏作战屡立战功,升为大将。  
  皇年间(公元1049~1053年),侬智高反叛,兵困广州城。狄青向皇帝请命,南征侬智高。战前,狄青命令各将严阵以待,听从他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未到,私自出兵,大败而归。狄青说:“各将私自用兵,岂有不败之理?”将陈曙等30多人斩首示众。狄青下令军队休整10天,敌人以为官军不会很快出兵。但第二天狄青的军队出奇不意地过了昆仑关,叛军失去了要地,展开疯狂的攻势。前锋孙节战死后,孙沔等人大惊失色,狄青却指挥若定,大败叛军。侬智高纵火烧城后逃走。后来,狄青部下在叛军尸首中发现一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说是智高,要奏报朝廷。狄青却说可能是骗局,而没有向朝廷请功。  
  狄青是在军中出生入死10余年才显贵起来的。一次仁宗召他商议军机时,见他脸上仍有作为官兵标志的黑疤,就劝他敷药除掉。狄青却说:“陛下念臣有功劳给予重用,不问臣出身卑微,臣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以鼓舞军队士气,不敢奉行您的命令。”后狄青以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  
  狄青病死后,皇帝追赠他为中书令,赠谥为“武襄”。宋神宗时,为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勇猛而有谋略,行伍出身而能名震中外,是位十分难得的人才,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宫中,并亲自为他御制祭文。

第六部分67以国为姓戴 谥号为姓,戴姬同祖


  戴姓有两个来源。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把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分封到宋(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仲衍即位为宋公,历史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有他死后的谥号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其子以谥号“戴”为姓,形成戴姓。此为戴姓一个来源。  
  其二是周武王灭商后,大封宗族之弟和异姓功臣,封姬姓的王室之弟于戴国(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戴国位于郑、宋两强之间,常遭欺凌。郑庄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周王之命灭掉戴国。姬姓戴国灭亡后,戴国子民以国为姓,以纪念故国,这是戴姓的另一支系。  
  一、戴姓名人录  
  戴姓区别于其他姓氏的地方就是商汤这一支戴姓血统单纯,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祖源,而且还没有被外姓或外族冒用过。戴姓人世代居于谯郡亳州(今安徽亳州)。两晋之后,为避战乱南迁,到了广陵(今江苏扬州),还有一些居住在山东半岛。历史上,戴姓名人不绝于书。  
  两汉时期,名垂青史的有官至九卿的戴崇、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和“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有虎贲将军戴级,还有以讲《易》祭酒为宁始将军的戴参。东汉有“世称儒,知名东夏”的戴宏。魏晋南北朝时,有官至晋骠骑将军的戴渊(若思),官至尚书仆射的戴邈,东晋学者、雕塑家、画家戴逵以及他的两个画家儿子戴勃、戴和以道术占卜闻名的戴洋。唐初,戴胄、戴至德叔侄相继为相,以胆略著称于军中,还有官至左龙武将军的戴休颜和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戴叔伦。五代有官至太子少保的戴思远。宋代有知京兆府的戴兴、官至工部尚书的戴溪、江湖派诗人戴复古以及戴之邵、戴良齐。元代有文字学家戴侗、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明朝有好古博思、才思敏捷的长洲人戴冠、号称“九灵山人”的隐者戴良、一代名医戴思恭、画家戴进。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江西戴衢亨登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其父戴第云、叔戴均元、兄戴心亨并居馆职,迭任文衡,世称“西江四戴”;还有礼部尚书戴联奎、刑部尚书戴敦元、兵部侍郎戴熙、军机大臣并大学士戴鸣兹、一代学者戴震、经学大师戴望、号称“辽东三老”之一的诗人戴衡等。现代则有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国民党理论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左翼文联作家、抒情诗人戴望舒等。  
  二、戴姓名人  
  哲学家戴震  
  戴震(公元1723~1777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人,乾隆时期与吴派并称的皖派考据大师,是王夫之以后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戴震自小聪颖过人,有很强的记忆力,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早年师从著名学者江永问学习。后由于家境贫困,以教书为业。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豪绅为了侵占戴氏祖坟,对戴震进行迫害。这年三月清廷又大兴文字狱,豪绅企图借清高宗炮制的这场文字狱加罪于戴震。面临着杀身灭族之灾,戴震不得已携带书稿逃往北京避难。在京避难期间,结交新科进士纪昀、王鸣盛、钱大昕、王昶、朱筠等人,被他们赞为“天下奇才”,声名大震。但直到乾隆二十年,戴震40岁时才中举人。此后多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乾隆四十年,才为清高宗特许,经殿试赐同进士出身。  
  戴震批判了宋明以来程朱、陆王之学,在《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及《答彭进士允初书》等书中集中阐明其哲学主张,在清代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弟子段玉裁将他的著作统编为《戴东原集》。  
  戴震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众多弟子,可是,他的弟子中没有一个能全面地继承戴氏之学的。尽管如此,弟子只要有人在某一方面继承了他的学问,就会在这个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比如王念孙、段玉裁继承了戴震的小学音韵训诂之学,孔广森继承了戴震的测算之学,任大椿继承了戴震的典章制度之学。这些人都成为戴震之后的大学问家。

第六部分68以国为姓宋 宋姓源于微子启封宋国


  宋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始见于周代。周公旦平定由纣王之子武庚挑起的叛乱之后,周成王改封纣王长兄微子启于宋。宋国建立,定都商丘,公族皆以国名为姓,世代姓宋。  
  一、宋姓迁变  
  公元前286年,宋为齐、魏、楚三国联合所灭。宋姓民众逐渐播迁,流散各地。然而,宋氏家族尽管组成成分比较单纯,但也并非“一脉单传”。据《五代史》记载,当时在辰州有所谓的蛮酋,也是以宋为姓。但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血统了。  
  自汉代始,许多宋姓人皆因为官之故开始由中原向四周、由北方向南方扩散。最初是在山西介休、陕西关中、河南南阳、河北广平及河北邢州等地,繁衍成望族。隋唐时期,宋姓迁徙频繁,逐渐散居于大江南北。到宋元之交、明清之际更有闯荡海外、迁居入台者。  
  宋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战国时有辞赋家宋玉、思想家宋。唐朝有名臣宋、诗人宋之问。宋历官四帝,清正刚直,政绩广为人们称道。宋时文学家有宋庠、宋祁兄弟,弟弟宋祁更因“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宋时还有画家宋迪、法医学家宋慈、农民起义领袖宋江。明朝有一代贤臣宋濂、科学家宋应星。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凤。近现代则有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国母宋庆龄。宋姓真可谓代有才人出。  
  二、宋姓为官者多清廉  
  纵观历史,宋姓为官者多,且大多都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汉时京兆宋氏中的旬邑侯宋弘及其弟宋嵩俱以为官忠直而著称于当时。北魏时的广平宋氏中,有随高祖南征、以军令严明著称的宋弁,其族弟宋翻为官亦不畏豪强,秉公执法,威震京师。唐时宋两度为相,耿介有节,守法持正,举世称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耿直清廉,为国除奸去乱,虽遭诬陷,临危不惧。宋代敢于直谏的宋琪,因与宋太宗常意见相左,而终至罢相。北宋文学家宋庠曾为宋仁宗宰相,精通刑律,熟悉法度,选贤任能,对策得体,深得器重。其弟宋祁任官也以敢于直谏而出名。明初重臣宋濂被延聘为太子之师,博通经书,为人诚恳,善于劝谏,明太祖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这一代代宋氏名臣贤相足以光耀历史,名垂千古。  
  三、学者雅士,灿若星河  
  宋姓名人中,多见文雅博学之士,不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科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其中有战国时宋尹学派的代表人物宋 ;楚国辞赋家宋玉;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北宋著名文史学家宋庠、宋祁兄弟,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开创诗画题材的北宋画家宋迪,著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宋慈;明代文史学家宋濂主编《元史》,且生平著述甚多,后人编有《宋学士文集》,书法家宋克书画皆精,影响一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宋应星,因著有《天工开物》而被英国的李约瑟称为“中国的狄德罗”;清代诗坛的“三宋”,分别是“南施北宋”之一的宋琬、学习宋诗著称的宋荦以及“作诗不用法”的宋湘,而经学家宋翔凤则是常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宋姓名人  
  1.明朝开国功臣宋濂  
  宋濂(公元1310~1381年),字景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在元末时荐授翰林院编修,他坚辞不受。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他受朱元璋的礼聘,与刘基一起参与谋议,尊为先生,授太子经。洪武初年主修《元史》。书成后,被授翰林学士。朱元璋说他“学通今古,性淳而朴实,有古人之风”。  
  宋濂年幼时羸弱多病,却十分聪慧。拜刘梦吉为师,学习四书五经,后来又投柳贯、黄缙门下。据说他六岁能作诗词歌赋,青年时就以文章优美而驰名。宋濂初佐朱元璋时,就提醒朱“不嗜杀人”,受到朱的嘉许。同时,宋濂也建议朱除了熟读兵书外,还要注重儒家经典,要以礼教治国,不要以刑罚治民。后来,朱元璋请宋濂辅导太子朱标。  
  宋濂为人纯朴厚道,以诚信获得朱元璋的信赖。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宋濂之子为中书舍人和礼仪序班。洪武十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赐锦帛及御制文集等。  
  宋濂辅佐明朝,官仅正五品,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至理名言,言行谨慎,但最终还是为宰相胡惟庸一案所牵连。当时朱元璋本打算一同处死宋濂,幸得皇后、皇子苦劝,宋濂被判流放茂州,死于途中,年72岁。  
  2.科学奇才宋应星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在当地,宋姓显赫。宋应星幼时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志向远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考取乡试第三名,万历四十七年会试落第。崇祯八年,在浙江任袁州府教谕。到崇祯十一年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掌管刑狱诉讼。到了崇祯十三年,辞官重回故里。自江西被清兵占领后,宋应星之兄宋应服毒殉国,他本人便一直隐居,直至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亡故,时年82岁。  
  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这本书出版于崇祯十年,全书计三卷十八篇。该书介绍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首先介绍衣食,最后介绍珠玉。在农业生产中,则以《乃粒》侧重叙述农作物栽培和生产工具的制作及使用;在手工业中,则以《乃服》介绍丝织技术及其机械;《粹精》则介绍农产品加工,《陶埏》介绍制砖瓦和陶瓷,《冶铸》则介绍金属冶炼,《舟车》则介绍车船制作及驾驶技术,《五金》则介绍金工技术。该书有123幅插图,生动而形象。《天工开物》在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朝鲜和欧洲各国,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宋应星还写了《野议》和《思怜诗》等。前一部是政论,后一部则是他的诗集。同时,他写了一本专门讨论自然哲学的书《论气》,率先提出声音是靠气流振动而传播的声学理论,同时也论及了日食和月食所蕴涵的科学道理。

第六部分69以国为姓庞 源起周文王


  周文王子毕公高,武王时被封于庞。而其子孙中又有封于庞的。庞地一支的后人,便以庞为姓,兴起庞氏宗族。因此,庞姓是周文王之后,源出姬姓,已立姓4000余年。  
  庞姓郡望在始平郡(今陕西兴平东南)和郡(今安徽亳州)。  
  一、庞姓多文臣武将  
  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与孙膑同学,两人多次斗智。三国时有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凤雏庞统,魏黄门吏部郎庞山民;曹操手下庞德,助曹仁攻关羽;庞统的叔父庞德公,躬耕不仕,采药鹿门山。唐时庞坚,以长史守颍川,拒安禄山叛军,粮尽援绝,被俘后活活冻死;庞蕴官至襄阳刺史;庞勋于唐末率戍卒起义,被推为天册将军。宋有孝子庞天,晋州刺史庞元英,还有画家庞崇穆;著有《难经解数》等多种医学著作的庞安,贡献极大;以开边为己任,前后在西南二十年的庞恭孙;庞籍官至宰相,后经罢斥,又起为太子太保。  
  金时庞铸任户部侍郎,工诗善画,允为一时名士。元代有进士庞祯。明有庞惟方,为政平恕,民悦服之。庞敬为庐州知府,为政严明,居官廉介。清代庞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力弭文字狱。庞钟璐官至刑部尚书。近有工人运动家庞人铨等。  
  二、庞姓名人  
  1.魏国将军庞涓  
  庞涓是战国时魏国将军,极有将才。庞涓曾与孙武之后孙膑同师学习兵法,同为师门高徒。后来投魏王为将,受重用。因恐自己才不如孙膑,就暗请孙膑至魏,假借罪名废孙膑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并将其隐藏起来。后来在别人帮助下,孙膑暗中逃至齐国。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齐国应赵国请求派军救赵。  
  孙膑献上“围魏救赵”之计,围住魏国,诱使庞涓返程救援。在桂陵,齐军埋下伏兵,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长途奔劳的魏军,此为桂陵之战。  
  魏惠王二十八年,魏攻韩。次年齐国往救韩国。孙膑为田忌军师,献计围攻魏都大梁,并在大梁外抢占要道,击其空虚。田忌从计,庞涓果然撤军回救大梁。  
  庞涓回军后,见齐军回撤,便发兵追击。他错误地认为齐军已有过半数的人逃走,甚为轻敌,放弃步兵,以轻锐精兵兼程追击。孙膑在马陵道设下伏兵,俟庞军进入后万弩齐发。魏军惨败,庞涓自杀。  
  2.凤雏先生庞统  
  庞统是三国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被他的叔父庞德公命为凤雏,在当时,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  
  赤壁之战时,庞统助周瑜,佯投曹操,并献上兵船横连的计策,曹操照此行事,后来被周瑜火烧殆尽。  
  后来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因庞统容貌丑陋,孙权未予接纳。庞统乃渡江投入刘备门下。起初,刘备见他丑陋,只让他到耒阳县任县宰。后经考察,遂招为副军师。  
  刘备入蜀,进兵成都。进攻雒城时,庞统执意要走小道,不听刘备劝阻。行至落凤坡,遭遇伏兵,被射死。

第六部分70以国为姓熊 源有三支,楚地为宗


  熊姓在当代百家姓中居于六十八位,全国熊姓人口大约有400多万。据多种姓氏古籍记载,熊姓来源有三。  
  一说熊姓起源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后世子孙中有一支为表示对黄帝的尊敬以“有熊氏”为姓,后省去“有”,单姓“熊”,是为熊姓最早的起源。  
  另有黄帝后人鬻熊,对周朝有功,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于楚,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熊绎建楚国,以先祖之名为姓。后世代相传,是为湖北熊氏。  
  还有一支源自西周时期罗国。罗国与楚国同祖,其子孙中也有熊姓,史称罗国熊姓。  
  三支熊姓,以湖北熊氏最为发达,建立了疆界广大的楚国,曾雄霸中原。后代即以湖北熊氏为熊姓正宗。  
  一、熊姓名人录  
  熊姓起先在湖北、江西一带,后散居全国。历史上以南昌熊氏最为有名。另外福建建阳、湖北武昌、孝感等地的熊氏都曾是历史上的望族。  
  熊姓多文人,少武将。秦灭楚后,走向沉寂。自汉开始,熊姓人逐渐为官,南北朝时走向兴旺,出现了众多才士俊杰。北朝有经学家熊安生,著有《周礼义疏》、《礼记义疏》共六十卷。  
  唐代诗人熊孺登曾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吟诗。宋元时期有受业于朱熹的熊兆、画家熊应周等。明代以后,熊姓名人,灿若星河,有“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有过目不忘的熊万仞,书法家熊方受,享誉国内外的诗人熊少牧,首发宁王朱宸濠谋反的吏部尚书熊浃,官至尚书的熊一潇,通俗小说家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文武双全的熊桴,经略辽东、励精图治反被冤杀的熊廷弼,康熙年间的名臣熊赐履及清代哲学家熊伯龙等。  
  近代熊姓名人卓越显达的有政治家熊希龄,革命者熊克武、熊秉坤、熊成基,哲学家、新儒学代表熊十力,戏剧家熊佛西,数学家熊庆来等。  
  二、熊姓名人  
  刚直不阿熊赐履  
  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治年间中进士,以刚直不阿、直言陈事出名。  
  清康熙初年,鳌拜辅佐康熙,擅作威福,专权跋扈。熊赐履不像有些人那样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而是敢于向皇帝进谏,要求惩办腐败,矛头直指鳌拜。他上书要求皇帝治贪倡廉,慎重地选择辅弼大臣,不要受奸佞小人蒙蔽。要求皇帝不耽声色,读圣贤之书,修养德行,特别指出汉族官员在朝中不应过于迁就满族官员,要朝夕献策进谏。此疏一上,鳌拜大怒,欲治熊赐履以妄言之罪,幸亏有皇帝保护才幸免于罪。后官至刑部尚书。  
  熊赐履曾主持经筵大典,为康熙讲解儒家经典、为王之道。负责编修《太宗圣修》、《孝经衍义》、《明史》等官书,有多部著作。

第六部分71以国为姓纪 以封地为姓


  纪姓源自上古为帝的炎帝,得姓于周代的一个古老姓氏。周朝时候,朝廷尊重远古帝族的后代,将他们分封为诸侯。炎帝的一个后代被封到纪这个地方,建立纪国,在现在山东寿光一带。此后,纪国王族的后代便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纪,百家姓中的纪姓由此而来。  
  一、纪姓名人录  
  纪国后来被齐国吞并,纪姓人士流落到今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此时出现了以善射而闻名的纪昌。到了秦末汉初,纪姓人中则出现了为汉高祖夺取天下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纪信、纪成,公卿纪逡。唐代则有名医纪明,他有观人颜色便知疾病轻重的本领。此外,纪姓中的名医还有金朝的纪天锡,曾被金世宗授予医学博士。宋代时,纪姓中开始有其他姓氏的人加入,据《宗躬孝子传》记载,当时有个叫纪迈年的人本姓舒,后来改姓纪。元朝时期,纪姓中出现了著名的戏曲家纪君祥,传说著名的《赵氏孤儿》等剧作,就出自于他之手。清代纪姓中的著名人物有纪容舒、纪昀、纪昭父子三人,尤其纪昀更是清代有名的人物。  
  二、纪姓名人  
  风流才子纪晓岚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谥文达,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他生性幽默诙谐,处世圆达,是清代有名的风流人物。  
  纪晓岚自幼就有“神童”之称,九岁那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看到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急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欢喜,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小童子暗藏春色”,让他来对下联,纪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纪晓岚对得如此工整巧妙,不禁连连称赞。后来,纪晓岚步入仕途,出入宫廷,与大贪官和同朝为官。当时和深受乾隆帝宠信,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曲意逢迎,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  
  一次,乾隆皇帝临幸和家,见和家的亭额是纪晓岚写得两个大字“竹苞”,聪明的皇帝禁不住笑起来,对和说道:“这是纪晓岚嘲弄你,说你家个个是草包。”原来,“竹”字拆开是“个个”,“苞”字拆开是“草包”。和如梦初醒,挂了这么久的亭额,自己竟未觉察。  
  纪晓岚曾多次扈从乾隆帝南巡。一日,君臣游到杭州西湖,见到湖水碧绿如玉,波澜不惊,靠近湖边的水面,荷花亭亭玉立,煞是好看。乾隆见此美景,不由得诗兴大作,脑中现出一句绝妙的上联,便对纪晓岚说道:“朕有一句上联,不知纪爱卿能否对上来?便是:湖里荷花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听了,看见湖岸上的蓖麻,不由脱口对出下联:“岸边麻叶伸绿掌要甚?”乾隆一听,立刻沉下脸来,他本来想借此联难为一下纪大才子,没想到纪晓岚对答得如此之快,心中甚是不悦。纪晓岚见乾隆变了脸色,马上明白了原因,但为时已晚,只好伺机补过。不一会,君臣二人到了八方亭,这时乾隆又想出一绝妙之联:“八方亭,亭八方,孤立于亭上观八方八方八八方。”纪晓岚正愁没有机会弥补前罪,闻听此联,扑通跪倒在地,高呼道:“万岁爷,爷万岁,臣跪在爷下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一听大喜,说道:“爱卿平身,朕赏你黄金百两。”纪晓岚站起身来,心中松了一口气。由此一端,可见纪晓岚的机敏圆滑和应对之捷,亦可见其极善体察圣心。

第六部分72以国为姓屈 以封地为姓


  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武王的儿子瑕在朝中做官,其政绩显著令楚王满意。于是,楚武王就将屈邑这个地方封赐给了他。所以后人称他为屈瑕。屈瑕的子孙以封地为姓,世代姓屈。屈姓是楚王族的后代,楚王族又可以追溯到黄帝的裔孙颛顼。所以,屈姓是黄帝的后裔。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地区复姓屈突改单姓屈,也融入屈姓中来。  
  屈姓名人有战国时楚将屈,号称“岭南三大家”之一的清朝大文学家屈大均,还有清代文人屈夏等。  
  屈姓名人  
  报国无门、叩问苍天的屈原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贵族,官至左徒、三闾大夫,著有《离骚》、《楚辞》等。屈原学识渊博,品格坚贞,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受到当时楚国士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便向楚怀王大进谗言,说:“屈原每次发布法令,都要夸耀自己的功绩,眼中全没有大王,这有损大王的威望。”楚怀王听了很生气,屈原便被罢黜放逐。从此,屈原空有满腹的爱国心,但却报国无门。昏庸的君王,贪婪残暴、阿谀奉承的官员把屈原一步步逼向死亡。公元前278年,屈原怀着悲愤抑郁和绝望的心情自沉于汨罗江。据说屈原是在五月初五投江的,因此后人每年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包角黍(粽子)来纪念他。  
  屈原留给后人的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诗篇。在《离骚》中屈原淋漓尽致地表述了他怀才不遇的郁愤心情,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鲜明个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而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爱国爱民之心在《天问》中尽显无遗。屈原纵横古今,放眼宇宙,对人生、社会和自然提出自己的质疑,想像奇异,极富批判精神。屈原存世的还有像《九章》、《九歌》等都是后人传诵的诗篇。

第六部分73以国为姓项 以国为姓


  项姓出自姬姓。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一位公子被封到项城(今河南项城),并建立了一个小国——项国。后来,项国被东方的齐国所灭。项国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  
  项姓的望族居辽西郡(今河北卢龙东)。  
  在百家姓中,项不算是一个大姓,因此名人也屈指可数。战国时,楚国有大将项燕;秦朝时有项梁、项羽;唐朝有诗人项斯;宋代有为民除害的清官项德正;明朝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收藏家项元汴;清朝有画家项圣谟,数学家项名达;近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  
  项姓名人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家世代都是楚国贵族。楚国灭亡后,叔父项梁带着他逃到了江南的会稽郡。他从小就苦读兵书战策。有一次,秦始皇去江南巡游,经过会稽郡,项羽叔侄一起前往观看。秦始皇出巡时,千车万骑,好不威风。项羽却用手指着秦始皇说:“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赶快用手掩住了他的嘴。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项羽和项梁趁机在会稽起兵响应,聚集起8000子弟兵。随后,他们渡江北上,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为王。不久,项梁战死沙场,项羽奉命北上巨鹿,援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为了显示决心,项羽在渡过漳河后,下令将全部船只凿沉,又把所有的铁锅都砸坏,只携带三天的干粮。在与秦军交战时,楚军人人斗志高昂,奋勇冲锋,毫不畏惧。巨鹿一战,秦将王离被擒,秦军惨败。各路诸侯军见了,无不心惊胆战。战后,项羽被推举为诸侯上将军,统一指挥各路军队。第二年,秦将章邯走投无路,只好向项羽投降。  
  不久,项羽挥军西进。这时,刘邦却抢先一步占领了关中。项羽入关后,刘邦因寡不敌众,主动前来项羽的驻地——鸿门拜见。项羽于是设宴款待。谋士范增认为刘邦将来可能成为项羽的对手,便多次劝他趁机将刘邦除掉,项羽没有同意。范增便让项庄入帐舞剑,要刺死刘邦,却为项伯所阻。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冲了进来,大声质问项羽为什么要谋害刘邦。项羽听后,无言以对。  
  鸿门宴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自称西楚霸王。不久,刘邦开始率军与项羽争夺天下。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越打越弱,最后被围困在垓下。项羽见大势已去,心中十分痛苦,宠姬虞姬便为他舞剑助兴。项羽在一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悲不自胜,自刎而死。  
  在埋葬了虞姬后,项羽立即集结起800壮士,奋力冲出重围。最后,来到了乌江边,项羽心灰意冷,不肯过江,自刎而死。

第六部分74以国为姓董 驯龙得董姓


  董姓有诸多历史可考,其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董姓的起源,从惠连氏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帝。“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他们以草为图腾。据传,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某年,有人向舜帝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专人饲养训练,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并赐董姓。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董的古址在今山西境内,是夏商时代的侯国,后为晋所并。  
  另据汉代的考证,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董督晋典的后代。  
  一、董姓迁变  
  董姓来源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就进入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融入土著之中。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董姓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声名卓著。当时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子,而董狐被后世誉为“良史”,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当时,董姓主要活跃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秦汉时期,董姓已扩展至河北、山东,进入了浙江、广东,还有西部的四川。那时,董姓名人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被王允、吕布所杀死的董卓、东汉洛阳令董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进入唐宋时期,董姓的重心在滇、黔地区形成,并大批移民东南。这时候,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当然,也有唐朝宰相董晋。明清以后,东北的董姓得到发展。这时候,董姓族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当然,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甲骨学家董作宾。  
  二、董姓名人  
  1.一代名儒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时期,武帝颁布诏书,下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三次上书,三献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天人三策》,博得汉武帝的赞赏,委以江都相之职。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予以神化,谁反对政治统治,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学说适应了统治者愚化民众的统治心理,被汉武帝采纳了。为了实现这种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求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促进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大一统。  
  到汉宣帝时,当时儒生对奉为经典的五经有不同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由萧望之主持。讨论中,儒生们把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反驳攻击观点不一样的人,被班固称为“党同伐异”。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一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作数十篇文章论说《春秋》,后来合编为《春秋繁露》。他在书中杂并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意,君权神授,从唯心主义角度论证了汉王朝存在的必然性。书中还提出了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以及人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荒谬论点。  
  据说董仲舒在帐幕中讲读经籍,然后由其门弟子依次传授后来者,因此竟有弟子未曾见过先生面的。董仲舒日常生活严格遵照礼仪,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讲学,三年时间竟然没有空观赏室外园林,为弟子们所敬重。成语“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2.秦淮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为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字小宛。  
  据传,董小宛与明末复社成员“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两情相悦。但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明时代,个人只能漂泊于世,她与冒辟疆辗转流离,得以团聚,被冒辟疆纳为小妾。但是,降清以后被任为两江总督的洪承畴对她垂涎已久,便诬陷冒辟疆,使他蒙受冤屈。董小宛只有牺牲自己,与洪承畴周旋。洪承畴想纳小宛为妾,董小宛始终保持对丈夫的忠贞,不肯就范。洪承畴无奈,只得把她送给顺治帝。  
  董小宛入宫后与顺治帝引发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清宫秘史。顺治帝正由于和皇后不睦,产生了厌世情绪,清雅脱俗的董小宛的出现使他冰凉如水的心又重泛涟漪。顺治帝对她百般怜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好景不长,董小宛在宫廷内苑中为人所嫉妒,被皇太后遣送出宫,无奈之下,顺治帝只得与董小宛垂泪惜别。依照孝庄太后的命令,董小宛被封为悟真菩萨,出家为尼。后传顺治帝自董小宛走了之后,更加无心政事,不久便也遁入空门。

第六部分75以国为姓梁 梁姓出自嬴姓


  周平王时,秦仲有功,其少子康被封于夏阳,即为梁伯。梁伯本姓嬴,梁为秦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遂为梁氏。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拔列兰氏也改姓为梁,为另一支。  
  来自嬴姓的梁氏,其起源地梁国在今陕西韩城一带。梁为秦灭后,一部分子孙逃散他处。汉平帝时分两派,分居安定和扶风。梁芬合族随东晋渡江,在钱塘一带繁衍。其孙于桓玄时入福建。梁选为十三世,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的五世孙梁福范到京兆为官,后随子梁文迁惠安。宋时梁孟坚为兵部左侍郎,居宁化县,其六世孙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孙梁富迁梅州。梁氏自陕入晋,自晋而入浙、闽、粤乃至全国各地。  
  一、梁姓多文臣武将  
  梁姓一直不乏名人。春秋时有晋大夫梁益耳、梁弘和齐国孔子弟子梁。东汉有书法家梁鹄、与妻子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唐有画家兼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文学家梁肃。北宋有大臣梁颢,南宋有名画家梁楷,因其嗜酒,人称“梁疯子”;还有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明有戏曲作家梁辰鱼。清有文学家梁廷相,曾支持林则徐禁烟,并著书记录鸦片战争;梁国治,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学士梁诗正,高宗重要文稿多出其手;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名家。近当代有建筑名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成的弟弟),哲学家梁漱溟,曾译《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的散文家兼翻译家梁实秋等,此外还有森林学家梁希等。  
  二、梁姓名人  
  1.维新领袖梁启超  
  梁启超是清末广东新会人,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同其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力倡变法维新。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次年讲学长沙学堂,积极鼓吹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曾主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极力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很大。辛亥革命后,曾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又策动蔡锷反袁。后与段祺瑞合作,任财政总长。“五四”时,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文字激扬,常引以自豪。晚年在清华教学。他学识渊博,著述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合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自幼年便才学出众。12岁即中秀才。其父督导极严,希望他由科举登入仕途,光耀门庭。可他后来渐渐偏离了科举八股的方向。1889年,他在广州以第八名中举。主考官李端欣赏其才华,以妹相许。而梁启超却在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后在上海渐入新学,从此走上维新道路。  
  2.巾帼英雄梁红玉  
  在中国千古以来女英雄中,梁红玉是颇为特殊的一个。她初为歌女,貌美而才德俱佳。后为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临军助阵极有战功。  
  金将兀术欲退还临安,被韩世忠截住。韩夫人献上计策,由她管中军以炮石守御和指挥方向,韩世忠领兵依中军旗鼓四面截杀。世忠依计而行。梁夫人束装坐中军,击响战鼓,激起全军昂扬斗志,杀得金兵东奔西逃,折损了兀术女婿龙虎大王。

第六部分76以国为姓杜 杜姓起源有三支


  据考证,杜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第一支出自祁姓。商朝后期,丹朱后裔刘累的后裔封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周成王时,唐公迁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后来,周宣王杀死无辜的杜伯,杜伯的子孙出逃。杜国灭,杜姓自此问世。  
  第二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由于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互有基因流动。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  
  还有学者认为,杜氏子孙是上古时善酿酒的杜康之后。  
  杜氏经数千年的生息繁衍,遍布大江南北,但尤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北)、汉阳(今湖北长江以北地区)、南阳(今河南南阳)之地的杜姓家族最为繁盛。  
  一、杜姓多诗人  
  历史上的杜姓名人层出不穷。秦朝有大将军杜赫。东汉有南阳太守杜诗、北海相杜密、经学家杜子春、经学家兼文字学家杜林、书法家杜操。西晋有名将杜预。隋朝有农民军首领杜伏威。说到杜甫,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学家。其他的唐朝杜姓名人还有宰相杜如晦、史学家杜佑、诗人杜审言、杜荀鹤。杜荀鹤是杜牧的儿子,在唐代末叶亦是诗名满天下,他吟咏的“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的绝句,一直传诵不绝。明朝画家杜琼擅山水,多用平笔皴擦,淡墨烘染,设色清淡,风格隽秀。清朝有诗人杜、云南回民起义首领杜文秀。近现代有上海青帮头子之一的杜月笙,曾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杜聿明,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等。  
  二、杜姓名人  
  1.“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像。第二次到燕赵平原,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这个时期他留下的《望岳》,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同李白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读书游历时期,到34岁时就结束了。后寓居长安将近10年,未能有所施展,反而饱尝饥寒疾病之折磨,这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贵族的腐化面目,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靠献赋得官,任左拾遗,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看出肃宗小朝廷已经无法容纳正言德论,纲纪已乱,杜甫不久即弃官往秦州、同谷。  
  后杜甫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他携带家小出蜀,在湘江舟中病死。  
  杜甫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著有《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被称为“诗史”。  
  2.贤相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他年轻时才能出众,性格豪爽,好读书,以风流儒雅自诩。有临难不苟的气节,能当机立断。高祖李渊平定京城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  
  杜常随秦王李世民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秦王立为皇太子后,他被授职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李世民对杜如晦十分器重。杜如晦因病辞职,太宗诏令给他原俸禄在家养病;他病危时,太宗诏令皇太子前去问候,并亲自到他家去。逝世时,太宗极其悲痛,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衔;安葬时,又加司空衔,谥号“成”,并亲手诏令虞世南撰文刻于石碑,以便记载君主痛悼臣子之意。有一件小事即可看出如晦在太宗心中的分量:某日,太宗吃瓜,瓜味甜美,便留下一半祭奠杜如晦。  
  杜如晦为相时,和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次在太宗的处所商议政事,房玄龄必定说:“非如晦来不能筹划。”等如晦来到,又尽都采用房玄龄的计谋,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当时人们谈到良相,必定房、杜并称。

第六部分77以国为姓阮 以国为姓


  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有一诸侯国阮,位于泾渭之间,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泾川一带。后来,阮国被邻国周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由此,便产生了阮氏。  
  阮姓自得姓以后,开始往中原迁徙,到达今河南的陈留一带时开始定居下来。阮姓在陈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成为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后来,其他地方的阮姓大多是从陈留迁移出去的。  
  一、三国阮氏多风流  
  到了三国时期,阮氏家族出了几位名声显赫的大人物。首先是阮,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投身于汉末曹操幕府中,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阮籍名声更大,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才气和放达名闻天下;阮籍的侄子阮咸与阮籍十分相似,他们俩同为“竹林七贤”中人物。受他们的影响,阮氏家族在这一时期有很多人都生性放达,风流不羁,在当时成为有名的“阮氏多风流”。明代的阮姓名人阮大铖,著有9部传奇,有4部传世。清朝学者阮元,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等。当代的著名女影星阮玲玉一生共拍影片30部,塑造了旧社会各种不同的妇女形象。  
  二、阮姓名人  
  放达狂诞的阮籍  
  阮籍,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散骑常侍、东平相等职,世称“阮步兵”。  
  阮籍才思敏捷,诗词歌赋常一挥而就,为当时文坛巨擘,名重士林。因不满曹魏昏暗,又不愿攀附司马新贵,内心忧郁苦闷,遂蔑视礼教,纵酒放达,行迹颇多狂诞之举。阮母去世,中书令裴楷前去吊唁。阮籍饮酒大醉,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坐在床上毫无哭泣之意。裴楷见此情景竟不以为反常,坐在地上哭泣尽哀,然后便走了。有人对此颇感惊讶,裴楷却说:“阮籍是超脱世俗之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必须遵守礼制。”  
  阮籍邻家有一个美丽的少妇,平日在酒垆旁卖酒。阮籍和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常在她家饮酒,醉了就睡在少妇身旁。少妇的丈夫对此产生疑心,但仔细观察,发现阮籍根本没有什么不轨企图。  
  阮籍虽然放达狂诞,然而对于政事却极为谨慎,从不褒贬人物,评论优劣,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这也算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吧!

第六部分78以国为姓贾 黄帝后裔,文王子孙


  贾姓是当代中国的第四十五大姓,相传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周文王的子孙,姬姓贾氏占了当今贾姓子弟的绝大部分。  
  贾姓始祖最早可以上推到西周初年。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贾地,即现在的陕西蒲城西南,人称为贾伯,随后公明建立了贾国,成为西周的附庸国。这支贾姓始祖后来渐渐迁移到今山西襄汾一带,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678年,贾国被晋武公所灭,贾伯的子孙就以其原来的国名为姓,这是贾姓正式出现的标志。这支贾人也有一部分逃到西部的贾河一带,成为当地贾姓的始祖。  
  一、贾姓迁变  
  贾国被晋灭以后,晋襄公又封同姓亲戚射姑到贾国之地。射姑是狐偃的儿子。狐偃是春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追随晋文公重耳亡命在外19年,是晋文公完成霸业的得力助手。射姑居于贾地之后,人称其为贾佗或贾季,他的子孙也以封邑为氏,这也成为贾姓的一个重要来源。有意思的是,这两支贾姓实际上都是姬姓,又都以山西为根据地,这是中国姓氏来源中很少见的现象。  
  贾姓中也有一些外族的改姓,例如北宋金国女真人中有贾姓,满洲八旗姓嘉佳氏的也集体改为贾姓等。  
  贾姓郡属山西,后来逐渐辐射到河北、河南一带,宋朝时河北已成为贾姓大省,但由于战乱频仍,贾姓逐渐由北向西和东部迁移。明清以后,贾姓出现了由东部向华北、华中回迁的现象。西部贾姓的人口也不少。  
  二、书香门第贾姓多  
  贾氏历代名流众多,春秋时期晋国有贾佗。第一个替贾氏扬名的人,首推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与贾谊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政治家贾山。贾谊之后,贾姓多出诗书专家。  
  东汉初年的贾逵为经学家,著有《春秋左传解诂》、《国语解诂》;西晋时贾姓有宰相贾充和其女贾后贾南风;南北朝时有农学家贾思勰、数学家贾宪;唐代出现了著名的诗僧贾岛、宰相兼地理学家贾耽,他尤其熟悉边疆地理。唐代的贾公彦为经学家,所著《周礼义疏》、《仪礼义疏》被收入《十三经注疏》。宋代有贾似道、贾安宅、贾炎,元代有画家贾虚中,到了元末明初,贾仲明开始以戏剧闻名,明代以后,贾姓名人有贾仁元、鼓词家贾凫西等人。  
  三、贾姓名人  
  1.博学能文的政治家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少时就有“博学能文”之誉,当时人都称他为“贾生”。汉文帝初年,皇帝听说贾谊很有才干,就征召他为博士。在当时的博士中,贾谊只有二十来岁,最为年轻。每次皇帝诏命博士议事,那些老先生不能回答的,贾谊都对答如流,常常说出老先生们心中想说却又无法言表的话,因此大家无不佩服贾谊的才干,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不到一年就提升他为太中大夫。  
  贾谊好论国家大事,经常写文章为西汉的统治者出主意,提建议。他所写的政论,见解深刻又很有文采,深为当时及后世之人喜欢,其中最著名的是《过秦论》。西汉初年,国家刚经过秦末的大动乱,民生凋敝。在《过秦论》一文中,贾谊分析秦朝兴亡的原因,指出即使是像秦国那样强大的国家,利用武力吞并了其他六国而建立秦朝,如果不行仁政,不顾百姓的死活,统治者只是一味好大喜功,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必然导致迅速的败亡。因此贾谊提醒西汉的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施行仁政。  
  贾谊的建议多为汉文帝所采纳,但他年少得志,不免为其他人所排挤,文帝也渐渐疏远了贾谊。他后来还做过长沙王和梁王太傅,但总是郁郁不得志,曾作《鸟赋》以屈原自比。后因梁王坠马丧生,贾谊悲痛异常,33岁就去世了。  
  2.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公元386~534年),齐郡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他同一般的富贵子弟和读书人不同,他从不轻视劳动,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有着发展生产和富国强民的热切愿望。贾思勰最推崇的是像龚遂、召信臣和王景那样的良吏,他们都因重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而为老百姓所称道,因此他决心成为对民众生产生活有用的人。  
  贾思勰曾做过地方官,他很关心群众疾苦,常跟他们谈论生产上碰到的事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因此,贾思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感到有必要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于是,《齐民要术》一书就应运而生了。  
  《齐民要术》是中国公元6世纪时的一部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内容最丰富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种农学书。它在总结中国的农业生产经验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六部分79以国为姓江 黄帝后代


  江姓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颛顼帝玄孙伯益的后代。  
  据《姓谱》载,古代的江国在今湖北江陵,也有一说在今河南正阳西南。春秋时,楚国消灭了江国,其子孙便“以国为氏”,世代承袭江姓。伯益的后代在江国被吞并后,只有少部分留居本土,其余的则逃至今河南、山东等地。江姓的祖先立足河南、山东之后,又四处播迁,以至于全国各地都有了江姓。  
  江姓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值得子孙骄傲。汉代有精于《诗经》,被称为“鲁诗”之宗的经学博士江翁。南北朝时有人称“江郎才尽”的江淹,有历仕梁、陈、隋三朝,素称三朝元老的江总。宋代有以《千里江山图》闻名画坛的江参。清朝则有经学家兼音韵学家江永、诗人江、名中医江有诰等各界翘楚。  
  江姓名人  
  骈赋名家江淹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他曾在南朝的宋、齐、梁三代为官。在梁任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因此,江淹的诗文集称《醴陵侯集》。他的名作是《别赋》、《恨赋》。  
  江淹少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写出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诗文。20多岁时,江淹已在文坛享有盛誉。可是到了晚年,他的才思却大大减退,文章平淡,再也没能写出什么佳句来。  
  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  
  江淹自称,他在离宣城太守任时,曾中途泊船于禅灵寺附近的江边。有天夜里,一个自称为张景阳的人来访:“我以前曾给你寄去了一匹锦,现在已到了归还于我的时候了。”江淹听了,便从怀里抱出锦送还给那个人。可那人看了,非常生气,大声叫道:“我给你整整一匹锦,你怎么割得就剩这么一点了?”说完,他转过身对站在他身后的一个人说:“就剩下这么几尺了,也没什么大用处了,就送给你吧!”自此,江淹的文采情思就大不如前了。  
  关于“江郎才尽”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江淹梦到了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郭璞。郭璞说:“我有一枝笔已放在你那儿好久了,现在该归还给我了吧!”江淹一摸怀里,果然有一枝五色彩笔,就还给了郭璞,从此他就再也写不出精彩的文辞了。  
  其实,“江郎”之所以“才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和享有盛誉以后,过着优越的生活,心里也自满自足起来,从此便不再努力刻苦,自然就退步了。

第六部分80以国为姓颜 颜姓邾君,五迁其居


  周宣王时,邾国国君夷父伯颜助宣王讨伐自立为鲁君的伯御有功,赐为公爵,为颜公。其次子友被封至小邾国,以颜为姓,颜姓开宗。其后代颜回位列孔子之后,尊为“复圣”,故颜姓族谱以颜回为一世祖。  
  王俭说颜姓起于周公旦的后裔中采食于颜邑的一支。颜真卿否定了这种说法。  
  因邾国弱小,依附于鲁国,故颜姓人多任职鲁国。颜回即生长就学于鲁国。后世所修颜子祀庙,亦在曲阜。历史上颜氏宗族有五次大的播迁。  
  一、颜姓迁变  
  东汉时关门侯颜盛为避战乱,举家东迁至临沂,为首位离开曲阜的颜氏子孙。东晋后,颜含、颜之推等大批颜氏后裔在江宁等地做官、生活,形成了第二次大迁移。隋唐时,居高官的颜氏子孙中的一支云集长安,定居并修建宗庙,形成了第三次大迁移。这时颜氏最盛,名人辈出,见于史册者过百人。唐玄宗追封颜子为亚圣,在曲阜立专祀宗庙,颜姓后人有许多返回临沂的。至后周时,宗子归鲁,完成了第四次大播迁。北宋末,第五十代宗子颜尧随驾南迁,称南宗;颜昌领九支后裔留在曲阜,代宗子祭祀先祖,称北宗。元以后以北宗为正统。第五次迁移产生了南北分宗。  
  二、颜姓名人录  
  自一世祖颜回起,颜门就名士辈出,代领风骚。战国时有令齐王两次下拜的颜、为周王室保住九鼎的颜率。秦汉之际有名将颜良。南朝时有名诗人颜延之,官封光禄大夫;颜师伯权倾刘宋。隋唐时有大儒颜之推,其《颜氏家训》流传千古;忠烈名臣颜杲卿,因起兵抗击安禄山被俘,凌迟而死,至死骂不绝口。五代时有数朝为高官的颜。宋有身正行端的大臣颜师鲁、慷慨好义的颜太初。明有颜鲸,刚直不畏权贵;颜佩韦是为周顺昌鸣冤而死的五人之一;颜思齐远渡东瀛,又开发台湾;颜元倾力于治习儒学。清朝的颜光敏,雅善能文,为清初十子之一;颜检善于断案,曾官至直隶总督;颜检子颜伯焘,抗英有功,还曾保举过林则徐。  
  三、颜姓名人  
  1.陋巷“复圣”颜回  
  颜回虽出身贵族,但家道已中落,家境贫寒。他13岁师从孔子。颜回甘居于穷居陋巷,吃粗粝之食,精研《诗》、《书》、《礼》、《易》诸书,认真体悟孔子教诲,个人修养极高,被孔子称赞为“三月不违仁”,孔子甚至说他是仁德之人,自己不如他。颜回极聪敏,子贡说他“闻一以知十”。  
  传说有一次,颜回与子路在孔子门口,有一个鬼魅来求见孔子。鬼体壮身高,目光如电。颜回和子路分别以仁、勇闻名。子路被吓得后退,颜回却勇敢地拔剑上前,与鬼搏斗。搏斗中颜回横扯鬼魅腰带,鬼一下子倒地化蛇,被颜回斩杀。人们谈起此事,都说是“仁者必勇”。  
  2.精注《汉书》的颜师古  
  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自幼博览群书。他精通训诂学,文笔出众。隋朝仁寿年间,由李纲荐举,做了安养县尉。尚书杨素见他年纪尚轻,就问道:“安养是一个大县,难以管理,你要怎样去治理它呢?”师古回答:“安养也不过是个县而已。杀鸡何必用牛刀!”杨素甚是惊奇,又有些怀疑。师古到任后果然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师古为安养尉时,薛道衡任襄州总管,他与师古祖父颜之推是旧交,又欣赏师古的才能,每写好一篇文章都要让师古指摘其中毛病,提出修改意见。  
  在唐代,颜师古又任中书侍郎等职。他所校订的五经,被太宗列为定本颁行于天下。后来,他奉太子承乾之命注释《汉书》。注成,自当时直至今世,均为世人推崇。他的《急就章注》亦为世人推重。  
  3.忠烈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是一代书法名家,他师从先人而又有所独创。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颜体”。  
  颜真卿少时,家里养着一只断翅仙鹤,不能高飞,真卿常捉来在鹤背上书字为戏。他二哥允南见后训斥他说:“仙鹤不能高飞,已经很可怜了,你怎么不知爱惜它的羽毛?毫无仁爱之心!”这件事颜真卿终身不忘。  
  颜真卿曾为监察御史,常去地方巡查。当时五原县有一桩久悬未决的冤案,他一到任立即着手办案,迅速查清了案情,当即予以平反昭雪。当地本来久旱不雨,当晚突然下起雨来,人都将其称为“御史雨”。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奉旨前去劝谕。李希烈威逼利诱,颜不为所动。后被勒死,时年77岁。

第六部分81以国为姓郭 郭姓起源于“虢”


  根据历史记载,郭姓出自古代的虢国。在古代,“郭”和“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郭氏是周王室宗支虢公的支派,也即黄帝的后代。他们都被封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虢仲受封于西虢,在今天的陕西境内,后来东迁到上阳,称南虢;留在原地的称小虢。还有北虢也是虢仲的后裔。虢叔受封于东虢,在今天的河南境内。  
  史书上把“东、西、南、北、小”五个虢国并记。这几个虢国虽然相继被秦国、郑国和晋国所灭,但他们的子孙都以国为姓,而“虢”与“郭”音很相似,所以他们子孙便以郭为姓。  
  另外,根据史籍记载, 有一支郭氏是以古郭国的封地聊城为中心的,亦是黄帝的支脉。少数民族和其他姓氏改郭姓,也是郭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一、郭姓家族名人辈出  
  春秋战国时期,古郭国为齐所灭,其族人在灭国后四处飘流,辗转迁徙到今河北、山东一带。而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姓,他们的迁徙与虢国的兴亡相始终,每一个虢国的灭亡都导致郭氏族人的大逃亡和大迁徙。他们主要播迁到今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这时候的郭氏族人出了燕国谋士郭隗、齐国大夫郭荣和郭最。在饱尝流亡迁徙之苦后,郭氏家族在秦汉时期终于安定下来。这时候,郭氏家族名人辈出,如汉武帝的使节郭吉、名将郭昌、不仕篡位的王莽的郭宪、光武帝的郭皇后、被收入“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博学多闻而不慕名利的郭泰。这一时期,郭氏家族秉承祖先的优良传统,迅速繁衍壮大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的潮流,郭氏族人经历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这次迁徙,使郭氏族人开始散居到江南各地,以后又进入广东、福建。这时的郭姓名人有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魏晋时期玄学大家郭象,三国曹操的谋臣郭嘉、郭淮。隋唐时期,郭姓继续发展,出现了名臣郭子仪、后周王朝建立者郭威。宋元以后,郭氏族人继续南迁,基本上形成了现在郭氏族人在南方的分布格局。这时候,出现了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此后又有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改革派的先驱郭嵩焘。近现代以来,则出现了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著名诗人郭小川等。  
  二、郭姓名人  
  1.郭子仪功盖天下  
  郭子仪是功高盖世的唐朝名将。他一生戎马倥偬,立下了赫赫战功。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担任节度使。他率军讨伐叛军,收复了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功劳最大。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又负责抵抗回纥的侵袭。面对吐蕃的频频侵扰,他指挥若定,屡平吐蕃。郭子仪一人身系国家安危、社稷存亡长达30年之久。  
  郭子仪有胆有谋,他曾单骑趋回纥,以信服人,使回纥与唐朝化干戈为玉帛,传为佳话。郭子仪手握重兵,但他忠于朝廷,只要一有诏书,他便日夜兼程,踏上归途,从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他虽然德高望重,功高盖世,但却从不矜夸自己,而且治家严谨。唐朝皇帝也对他恩宠有加。  
  郭子仪之子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有一次夫妻吵架,郭暧说:“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是不看重天子之位才不当的。”公主大怒,以此告诉唐代宗,代宗安慰公主后就送他回家。郭子仪听说此事后囚禁了儿子,入宫请罪。代宗对他说:“儿女们闺房中的话,不值得怪罪。”郭子仪回家后,用杖打了郭暧数十下。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天子不起疑心,位极人臣而无人嫉妒,生活上穷奢极欲而无人指责。古今往来,为人臣子而能做到这样的,仅郭子仪一人而已。  
  2.天文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仪器制造家、数学家和水利专家。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郭守敬奉命主持天文台的工作。元大都司天文台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设备齐全,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功能最好的天文台之一。元大都司天文台更为世人瞩目的是它拥有当时非常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郭守敬所创制的简仪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滚柱轴承的机械,也是世界上第一台集测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测量仪,开创了在仪器上同时设置和使用附加设备的先河。还有一种天文仪器叫仰仪,它是中国和世界上首次出现的一种新型仪器,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太阳投影的观测仪。  
  郭守敬还奉命编修历法。为了编修历法,郭守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象观测,通过实地观测,测出了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和冬至的精确时刻。他还推测出一年为365.2425天,与当代的科学测定只差26秒。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与郭守敬所测分秒不差,但它的制定时间却比郭守敬晚了302年。郭守敬和王恂编制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好的历法。  
  郭守敬一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的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国际天文学家学会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