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 读后感:1实施素质就业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莫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20:59:50
实施素质就业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莫荣)
稿件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发布日期:2007-01-17 字体大小:【大】【中】【小】
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将始终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格局,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须树立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着手实施素质就业。
一、我国未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
根据我部预测[1],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8.67亿的峰值。2015年以前,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约为220万,其中,城镇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较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的4.0亿增加到2015年的5.3亿,平均年增加量为1300万;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由2005年的4.4亿减少到2015年的3.4亿,年均减少量为1100万。考虑到现有的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城镇已有的800多万失业人员,2015年以前,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
按照经济增长率保持7%,就业弹性系数为0.13计算,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作用,2015年以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约为900万人,加上劳动力退休腾出的300万就业岗位,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城镇失业率约为5%左右。
(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在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的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并逐步成为最主要就业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局部地区就业难度加大。中西部地区、不可再生矿产的资源枯竭城市、夕阳产业的老工业基地,以及很多县域经济由于缺乏支柱产业,新的接续产业,难以创造就业增长点,就业压力始终较大,解决的难度加大。同时,局部地区劳动力短期问题可能逐步趋于严重。
二是劳动力供求的素质结构问题日益突出。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尤其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阻碍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的“瓶颈”。另一方面,大量劳动者由于劳动素质偏低,一部分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劳动者由于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低或者适应性差,实现就业困难。
三是劳动力供求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公共部门和一部分垄断行业就业机会有限,劳动者竞争激烈。大量中小企业和私营部门求贤若渴,但求职者较少。
四是城乡就业结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就业的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很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仍在1.5亿左右,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是产业就业结构偏低问题依然严重。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的主要产业,但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75%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我国家平均40%左右的水平。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难度加大。
与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面临的主要是总量为主的矛盾,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长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不但导致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呈上升的趋势,更主要使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加大,并导致周期延长,长期失业比重加大。这一结构性问题是难以单纯依靠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来解决的,要依靠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才能解决。
青年失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造成失业。每年1500多万各城镇新生劳动力中,相当比例的青年面临就业问题。未能升入高等教育的青年,除少量获得初级技能、顺利从学校过渡进入劳动力市场外,大量人员都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很难顺利实现就业,有的处于失业状态,有的则可能沦为失业,甚至退出劳动力市场,造成成为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
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十一五”时期,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增加。普通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将继续存在。
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十一五”时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仍未就业的有2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多数是前几年积累下来的困难职工,大都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较大。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中,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还会涉及360万职工,纳入新政策范围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万人。同时,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体中有劳动能力的约1100万人,他们需要通过实现就业参与社会生活。
另外,失地农民中有就业能力者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而就业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已有4000万被征地的失地农民,并且还将有更多的失地农民产生。按60%的劳动力参与率计算,有2400万人需要在城镇获得新的就业岗位,其中一些人仍然没有实现就业。他们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又缺乏在城市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将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但就业的稳定性降低。
在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市场规制和市场监察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十一五”时期就业的稳定性仍然可能会下降。首先,公共部门和垄断行业这些部门中正规岗位很难增加,正规部门新增就业机会减少。在私营部门,由于监察执法力量不足,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保障性普遍较低,劳动者工作任期缩短,拖欠工资、超时劳动、缺乏保险福利等问题突出,劳动关系不和谐因素增多。此外,非单位就业等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就业人数增多。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具有可操作的政策法规,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保障性不高。据我部21个省市区抽样调查,目前城市的灵活就业占30%,达到8000万人。
在灵活就业人群中,主要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还有部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如果这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较好的保障,在他们的壮年时期过后,我国将可能面临严重的老年失业问题。
二、实施素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目标的思考
(一)素质、教育培训和就业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教育培训是对劳动力技能(素质)的开发,也即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提高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素质。就业则是劳动者参加社会合法劳动的过程,是劳动者进入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及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育培训创造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素质),而就业实现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能力)。劳动者素质将教育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就是素质、培训和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联结。实施素质就业离不开教育培训。
从教育培训的目的手段划分,可以分为普通教育、职业培训(教育)两部分。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文盲率)为9.5%,其中城镇仅为5.2%。这一比例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1982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3年,比73个发展中国家的3.57年(1980年数字)高出1.76年;到2000年时,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85年,增长了约47.3%,与这73个发展中国家增加到5.13年相比,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比这些发展中国家高出2.72年。因此,我国已经有从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并正朝着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迈进的基础(见表1)。
职业培训的种类包括就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培训的层次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和其他适应性培训,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
表1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国际比较(1980-2000)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提高幅度%
世界(109个)
5.92
6.43
6.66
12.5
发达国家(23个)
8.86
9.19
9.76
10.16
转型国家(13个)
8.9
9.97
9.68
8.76
东亚/太平洋(10个)
5.1
5.84
6.71
31.57
发展中国家(73个)
3.57
4.42
5.13
43.7
中国
5.33
(1982)
6.4
7.85
47.28
南亚(7)
2.97
3.85
4.57
53.87
中东/北非(11个)
3.29
4.38
5.44
65.35
撒哈拉以南非洲(22个)
2.39
3.14
3.52
47.28
拉丁美洲(23个)
4.43
5.32
6.06
36.79
资料来源:“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实证研究”,载于《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才为主。我国职业培训机构主要包括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中外合作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等。与学历教育相比,职业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培训的培训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和职业标准确定。劳动者经过职业培训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要求,上岗就业。
(2)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在培训时限上采取弹性学制,可以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不受学籍、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开放式入学;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标准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3)技术性和技能性。这是职业培训的本质要求,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在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训练,强化培训者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培训与就业和使用相结合。
(4)低投入和高产出性。以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为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5年调查表明[2],在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民工中,大多数人接受的培训为短期培训,六成以上的人员培训时间在1个月内。其中,培训时间在10天以内的占24.2%,10天至1个月的占40.6%,1个月以上至1的占24.6%,1年以上的占10.7%(见表2)。
表2   农民工培训时间比例
培训时间
人数(人)
百分比%
10天(含)以内
106
24.2
10天至1个月
178
40.6
1个月以上至1年
108
24.6
1年以上
47
10.7
合计
439
100
而在职业培训的收益方面,我们利用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1—2002年6.8万农户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培训比教育具有显著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作用[3]:
——农村外出转移劳动力具有正的人力资本的回报效应。农村外出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的回报率2001年为1.7%,2002年为1.8%。就是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可提高1.8%。虽然回报率不算高,但具有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的正回报率,而且回报率有逐年提高的迹象。
——职业培训具有显著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作用,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比未受培训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出10%。另据笔者的典型调查,湖北郧西县2005年培训2.8万人,占外出人员的五分之一,有2000多人已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农民工拿到资格证书后收入可提高500元,说明职业培训的收益率远高于教育。
因此,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并实现素质就业的强大动力。劳动保障部2005年5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召开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培训工程启动会,以图通过上海职业培训的资源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服务,真正体现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社会效应:实现素质就业转型,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职业培训现代化[4],这些工作都是实现素质就业的重要部署。
(二)培训对素质就业的作用。
培训对就业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培训能够起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大力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不仅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促进就业和创业能力也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劳动力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人口总体的一部分构成的劳动力供给总量。社会劳动力供给量的大小决定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劳动时间,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决定于劳动力质量的高低。高质量劳动力因其具有“创新性”,表现了知识经济的特点。所以,他们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量比低质量劳动力提供的劳动力供给量相应要大得多,这也是马克思(1848年)“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的原理。培训正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方法,因而培训能够增加社会劳动力供给量,从而能够通过劳动积累增加社会财富。
2.培训能够起到预防失业的作用。
从劳动者失业的原因来分析,随着我国目前产业的升级,生产技术的变化,新技术的采用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新兴的行业和职业大量涌现,传统行业和职业被淘汰,结构性失业的现象不可避免。不少劳动者的技能类型和水平,与现有的就业岗位要求不一致,从而导致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最为明显的就是技术工人尤其是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短缺,而大学生就业困难。而经过培训的劳动者,尤其是掌握多种技能的劳动者,能够面对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因此,对劳动者加强培训,能够达到预防失业的目的(见表3)。
3.教育培训能够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提升职业地位。
一方面,经受过培训的劳动者,无论其技能还是市场意识都能够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具有相应的就业能力。另一
表3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需求
与上季度
与去年
求职
求职
与上季度
与去年
求人
与上季度
与去年
人数
比重
相比需求
同期相比
人数
比重
相比求职
同期相比
倍率
相比供求
同期相比
(人)
(%)
变化
需求变化
(人)
(%)
变化
求职变化
变化
供求变化
(百分点)
(百分点)
(百分点)
(百分点)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746863
18.5
-1.6
-2.1
814602
19.4
-1.9
+1.4
1.34
-0.03
-0.22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482241
11.9
+1.3
+1.3
438436
10.4
+1.0
+1.5
1.52
-0.02
-0.09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159546
4.0
+0.4
-
124990
3.0
+0.2
+0.6
1.7
-0.01
-0.36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93565
2.3
+0.3
+0.3
57197
1.4
-0.3
-0.1
2.06
+0.47
+0.36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32168
0.8
-0.1
-0.2
21687
0.5
-0.1
-0.2
1.91
-0.05
+0.03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
471457
11.7
+2.1
+2.0
459160
10.9
+1.3
-0.2
1.45
+0.03
+0.15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
239826
5.9
+0.7
+0.9
201463
4.8
+0.4
+0.1
1.61
+0.02
+0.14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
38344
1.0
-
-0.1
18314
0.4
-0.2
-0.2
2.52
+0.44
+0.43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0.9
2073348
49.3
-0.6
-2.8
/
/
/
无要求
1776094
44.0
-3.2
-2.1
/
/
/
/
/
/
/
合计
4040104
100
/
/
4209197
100
/
/
/
/
/
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6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方面,企业要求劳动者具有岗位所必备的素质,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者如果具有相应的技能,就容易被企业录用。所以,培训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能起到促进劳动者就业的作用。
文化技能还能够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地位。我们利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12月的全国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5]。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就业人员中,41.9%都从事个体经济,中央国有企业中只占3.5%,在外资/合资企业中仅占1.4%。小学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个体经济(43.4%)。技校和职高毕业的就业人员大多在地方国有企业,各占36.6%和24.4%,而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比例很低。大专和大学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央国有企业(分别为13.4%和13.5%)、地方国有企业(21.5%和15.6%)、机关/团体(13.1%和14.3%)和事业单位(25.2%和36.8%),从事个体经济的比例却很低,大专和大学以上学历分别仅占5.4%和2.4%(见表4)。
表4  不同文化程度就业人员的所有制分布
单位:%
中央国有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
集体
企业
个体
经济
私营
企业
外资合资企业
机关
团体
事业
单位
其他
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
3.5
8.5
9.2
41.9
7.3
1.4
2.4
7.8
17.8
小学
4.6
12.5
9.6
43.4
9.4
1.3
2.0
5.0
12.1
初中
7.7
22.0
10.5
31.6
11.4
2.4
2.2
5.9
6.2
高中
10.8
25.0
10.2
20.7
11.2
3.6
4.4
10.0
4.3
职高
9.2
24.4
8.9
18.8
20.7
8.9
2.0
4.5
2.6
技校
24.9
36.6
5.6
10.8
9.8
4.6
1.0
4.6
2.1
中专
13.5
22.8
7.5
10.7
11.4
4.6
6.0
21.3
2.2
高职
8.2
28.1
8.2
15.1
13.0
4.8
5.5
14.4
2.7
大专
13.4
21.5
5.4
5.4
9.4
4.5
13.1
25.2
2.1
大学以上
13.5
15.6
2.5
2.4
7.4
6.1
14.3
36.8
1.4
无技术等级的就业人员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占28.6%,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比重很低,各占6.4%和7.4%,在外资/合资企业中仅占3.8%。高级技工主要集中在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分别占24.2%和28.7%。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各占32.4%和45.7%(见表5)。
从对不同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的就业人员所有制分布的分析,可以发现,国有企业(中央、地方)、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所有制经济中,就业门槛相对较高,对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的要求较高。而个体经济的就业门槛相对低得多。
表5  不同技术等级就业人员的所有制分布
单位:%
中央国有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
集体
企业
个体
经济
私营
企业
外资合资企业
机关
团体
事业
单位
其他

6.6
18.8
9.4
28.6
12.7
3.8
6.4
7.4
6.3
初级技工(1-3级工)
12.4
28.9
10.1
18.7
11.3
4.4
2.6
8
3.5
中级技工(4-6级工)
21.8
32.1
8.1
11.2
7.9
3.4
3
10
2.6
高级技工(7-8级工)
24.2
28.7
4.4
6.3
5.1
2.6
3.7
23.6
1.3
技师
14.7
33.4
7.9
11.2
9.9
3.4
3
14.8
1.6
高级技师
13.3
26.8
4.4
5.4
10.3
4.2
9.4
24.6
1.5
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13.7
24.6
7.9
7.1
9.6
3.9
5.9
25.1
2.1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15.2
21.6
4.9
4.5
6.9
4.2
8.4
32.4
1.9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13.5
16.1
2.4
2.7
6.3
3.2
7.8
45.7
2.3
4.培训对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的工种由于不采用机器作业,使用的劳动工具也比较简单,因而,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产品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同时,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出和国民收入,从而增加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并能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长,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培训对促进就业是十分有利的。
(三)就业对培训的引导。
就业不仅对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培训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首先,用人单位要求培训机构对劳动者提供大量的实用技能培训,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品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劳动力素质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将难以立足于世界。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提供大量的实用技能培训,为培训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市场和机会。
其次,劳动者在产业之间、生产岗位之间的转移必然要求经受过一定的技能培训。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这必然带来劳动力的调整。同时,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也会使技能不适应的职工面临下岗和失业的威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为这些劳动者提供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尽快实现劳动力随着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的转移。
最后,就业制度的改革也为培训带来了极好的发展的机会。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得到不断培育和完善,必然要求培训也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这就使培训机构能够在新的条件下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自主决定培训规模、培训方向和培训方式,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变化为培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小建主持,“我国就业问题中长期战略研究” 中财办课题报告之一“我国目前就业状况和未来20年就业压力预测”;
2.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4版;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2005年);
4.       游钧主编:《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5.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6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6.       莫荣主持:“2001/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报告”(2004年)。
[1] 参见张小建主持中财办课题《我国就业问题中长期战略研究》,莫荣等执笔的课题报告之一“我国目前就业状况和未来20年就业压力预测”。
[2] 参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2005年)。
[3] 参见莫荣主持:“2001/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报告”(2004年)。
[4] 来源: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启动会在上海召开。 http://www.js.lss.gov.cn/pub/ldbzw/pxjd/gjnrcjs/t20051113_1893.htm
[5] 参见廖俊,“文化技能与就业的关系”,刊于游钧主编:《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第8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