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格式范文大全:中国教育报评论员:诚实守信的青年典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3:09:18
诚实守信的青年典范——二论学习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事迹

  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的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人们高度赞扬他们15年如一日关爱病逝同学父母的义举。15年的坚守,只为一个约定,这是一种大诚、一种大信。一个人承诺不难,难的是信守承诺;守信不难,难的是长久守信。这26名可亲可敬的毕业生,用金子般的诚信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公民道德的价值标杆。

  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诚信可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社会生活的巨变、市场经济的运行赋予了诚信新的内涵。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的身上,流淌着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血液,并在平凡的日子里,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他们的事迹充分表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希望的一代,中华传统美德正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和社会深入人心,并发出耀眼的光辉。

  对于个人而言,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毋庸讳言,在社会交往频繁、利益结构复杂的当下,不讲诚信的现象有所抬头,有人感慨“老实人吃亏”。而种种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又影响着青年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贷款拖欠现象时有发生。青年学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关节”点,走进校园,诚信是为学之基,走出社会,诚信是立身之本。高校、社会应高度重视青年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对失信行为不能放任自流,对诚信教育不能无所作为。

  重温“15年坚守的约定”故事,我们发现,26名毕业生对李维贺老人的承诺是从大学开始的,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下作出了坚守的选择。这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能振奋精神、净化心灵、提升素养。塑造青年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需要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利用“两课”主渠道,渗透诚信教育新内容。塑造青年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形式,围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用身边的榜样教育身边人,使诚实守信可触可感、可信可学。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诚信可以是对他人的期望,但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诚信是可以传递的,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对两位老人坚守承诺,老人不顾自己生活的艰辛,执意要偿还一笔笔从乡亲们那里借来的“良心债”,这种传递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不仅使每个参与传递的人精神得以升华,还通过传递影响一个群体,甚至感动整个社会。

  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身上,不仅显现着闪光的个人品质,而且富于深刻的教育意义,他们是当代青年可学、能学的好榜样。(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