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克萨斯之手怎么对付:人体经络穴位 系统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38:02
一、基础知识
经络遍布于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份,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经络系统的这种联系,使生命有机体的各个部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内部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
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源于先天之元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一方面,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另一方面,经气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和灸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经气被激发,从而才能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促使生命有机体的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还表现在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应疾病方面。由于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因此,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冲,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份。
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这种方法就叫作"分经论证";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症候的,称作"分经辨证";根据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的经脉进行治疗,则称作 "循经治疗"。
根据经络联系全身的特点及经气的传导作用,在相应的部位循经取穴施术,便可治疗经脉脏腑的相应病症;根据经络协调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通过各种刺灸方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便能治疗疾病。
(一)经络的命名与分布
1.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 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阳经分布最广,阳明行于身前,少阳行于身侧,太阳行于身后,在头部也是如此。
2.经络与四肢的关系:以手足命名。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各分三阴三阳,大致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只有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
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拇指侧)行至上胸外侧(第三侧线上端)、手少阴(小指侧)行至腋下、手厥阴(中指侧)行至乳旁],手三阴联系胸;
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食指侧)行至肩前,颈,下齿,鼻旁;手太阳(小指侧)行至肩胛,颈,耳前;手少阳(无名指侧)行至肩上,颈,耳后,眉梢],手三阳联系头;
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拇指里侧)行至胸腹第三侧线;足少阴(小指里侧)胸腹第一侧线;足厥阴(拇指背侧)行至阴部,胁部],足三阴联系腹及胸;
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中指背侧)行至目下,面周,颈前,胸腹第二侧线;足太阳(小指外侧)行至内眦,头顶第一侧线,项后,背腰第一、二侧线,骶;足少阳(小指上侧)行至外眦,头颞,项侧,胁腰侧],足三阳联系头。
3.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内脏以“藏精气而不泻”的称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的称腑,为阳。 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脏腑以脏为主。脏之在胸者(肺、心)联系手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六腑则各随其表里相合关系与阳经相联系(又因六腑都在腹部,故其下合穴都出于足三阳经上),手足阳经总的都是通到头部。这样,手足阴阳经与头面胸腹之间就构成了手阴经走胸、足阴经走腹、手足阳经走头的特定联系。
十二经脉内行部分:"阴脉营其藏":阴经各属于脏,手三阴联系于胸部,其内属于肺、心包、心;足三阴联系腹部,其内属于脾、肝、肾。
"阳脉营其腑":阳经各属于腑,足三阳内属于胃、胆、膀胱;手三阳内属于大肠、三焦、小肠。因为六腑位于腹部,与足三阳经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在足三阳经上六腑各有"合"穴。
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两者之间又相互联络,构成属于脏者络于腑,属于腑者络于脏的"相合"关系。如手太阴经属于肺,络于与之相表里的大肠;手阳明经属于大肠,络于与之相表里的肺。
十 二 经 脉 分 布 部 位 表
十二经脉 外  部  内 部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胸旁→上肢内侧前→大指
乳旁→上肢内侧中→中指
腋下→上肢内侧后→小指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系,络小肠
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鼻旁←颈←肩前←上肢外侧前←次指
眉梢←耳后←颈←肩后←上肢外侧中←无名指
耳前←颈←肩胛←上肢外侧后←小指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目下→面周→颈前→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次趾
外眦→头颞→项侧→胁腰侧→下肢外侧中→无名趾
内眦→头顶第一侧线→项后→背腰第一、二侧线→骶→ 下肢外侧后→小趾 属胃,络脾
属胆,络肝络脑
属膀胱,络肾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胸腹第三侧线←下肢内侧前、中←大趾内
胁部←阴部←下肢内侧中、前←大趾外
胸腹第一侧线←下肢内侧后←足心←小趾下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络心
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上行或下行,这就是"脉行之逆顺",有了逆顺,十二经脉之间就可连贯起来,构成"如环之无端"的流注关系。这样,十二经脉的排列次序一般不按三阴三阳,而是按流注顺序。 即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相互衔接表
肺内 → ⑴手太阴肺经 ┐
├ 手次指端
┌ ⑵手阳明大肠经 ┘
鼻旁 ┤
└ ⑶足阳明胃经 ┐
├ 足大指内侧
┌ ⑷足太阴脾经 ┘
心中 ┤
└ ⑸手少阴心经 ┐
├ 手小指端
┌ ⑹手太阳小肠经 ┘
内眦 ┤
└ ⑺足太阳膀胱经 ┐
├ 足小趾端
┌ ⑻足少阴肾经 ┘
胸中 ┤
└ ⑼手厥阴心包经 ┐
├ 手无名指端
┌ ⑽手少阳三焦经 ┘
外眦 ┤
└ ⑾足少阳胆经 ┐
├ 足大指外端
肺内 ← ⑿足厥阴肝经

经 脉 脏 腑 配 合 五 行 表
阴经(里)   手太阴肺    足少阴肾      足厥阴肝   手少阴心     足太阴脾    手厥阴心包
五行      金      水          木      火        土       相火
阳经(表)   手阳明大肠   足太阳膀胱     足少阳胆     手太阳小肠    足阳明胃    手少阳三焦
奇经八脉分布和交会经脉简表
八 脉 分布部位 交会经脉
督 脉 后正中线 足太阳、任
任 脉 前正中线 足阳明、督
冲 脉 腹第一侧线 足少阴
带 脉 腰侧 足少阳
阳 蹻 下肢外侧、肩、头部 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阳、手阳明
阴 蹻 下肢内侧、眼 足少阴
阳 维 下肢外侧、肩、头顶 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阳、手少阳、督
阴 维 下肢内侧、腹第三侧线、颈 足少阴、足太阳、足厥阴、任
(二)经络的作用:
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应症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三)经络的临床运用:
1.经络诊法:分经切脉;分部诊络;压痛的检查。
2.分经辨证:以十二经为正经,主疾病之常;奇经为十二经的错综组合,主疾病之变。
3.循经取穴:四肢经穴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等。头面、躯干部,有处于分段关系的脏腑俞募穴及众多的交会穴。脏腑五官,取用头面躯干部的经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经穴是远取法。循经远取和远近配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4.药物归经:即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病症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症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和某几经之药。
腧穴,是脏腑经脉气血精华集中输注、渗灌的部位,是体表与脏腑器官及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主要分布在经脉上,从属于经脉,通过经脉向内连属脏腑,人体生命运动最精华之气--"真气"在腧穴这一部位游行出入,既向外出,又向内入。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疾病(出)、反应病痛(出)、传入疾病(入)、感受刺激、传入信息(入)等功能。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起以护卫机表;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当人体正气亏虚、肌凑空疏时,邪气也会通过体表腧穴由表入里;而在腧穴部位施以针刺、温灸、推拿等刺激时,腧穴又能将各种刺激传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以抗御疾病,协调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这是腧穴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多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结合腧穴的位置特点及其功能特点来命名。以山川溪谷命名:人体较大的肌肉相会处比作"谷",较小的肌肉相会处叫作"溪";而许多在骨骼、骨缝、骨孔处的穴位则称作"髎"。以日月星辰命名: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以山陵丘墟比喻腧穴的形象:承山、大陵、梁丘、商丘、丘墟;以溪谷沟渎比喻腧穴的形象: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以海泽池泉渠渊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少海、小海、尺泽、曲泽、阳池、曲泉、涌泉、经渠、太渊、清冷渊;以街道冲处市廊比喻腧穴的通路或处所: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以动物名称比喻腧穴部位:鱼际、鸠尾、伏兔、鹤顶、犊鼻;以植物名称比喻腧穴部位:攒竹、禾髎;以建筑物形容腧穴部位:天井、玉堂、巨阙、内关、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以生活用具形容腧穴部位: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以人体解剖部位命名: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以人体生理功能命名:承泣、听会、劳宫、廉泉、关元、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以治疗作用命名:光明、水分、通天、迎香、交信、归来、筋缩;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命名:阳陵泉、阴陵泉、阴都、阳纲 、三阴交、三阳络。
国际通用穴名 : 目前国际上统一用经络名称的英文缩写与穴位的序号来命名,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用英文"Lung"的缩写"LU"作为代表,"中府"是肺经的第一个穴位,故称为"LU1"。
十二经脉上的腧穴都是左右对称的,一个穴名有两个穴位;任、督二脉则是单行线,故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单穴,一个穴名只有一个穴位。经穴在《内经》时计有160个穴名,到现代已发展为361个穴名,670个穴位。
全 身 各 部 主 要 体 表 标 志
部  位 体 表 标 志 说  明
头部 前发际正中
后发际正中
额角(发角)
完骨
枕外隆突 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正中
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正中
前发际额部曲角处
颞骨乳突
枕骨外侧最隆起的骨突
面部 眉间(印堂)
瞳孔、目中 两眉头之间中点处
平视,瞳孔中央
颈项部 喉结
第7颈椎棘突 喉头凸起
胸部 胸骨上窝
胸剑联合中点
乳头 胸骨切迹上方凹陷处
胸骨体与剑突结合部
乳头中央
腹部 脐中(神阙)
耻骨联合上缘
髂前上棘 脐窝中央
耻骨联合上缘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髂脊前部的上方突起处
侧胸侧腹部 腋窝顶点
第11肋端 腋窝正中央最高点
第11肋骨游离端
背腰骶部 胸椎棘突1-12
腰椎棘突1-5
骶正中嵴、尾骨
肩胛冈根部点
肩峰角
髂后上棘 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
肩峰外侧缘与肩胛内连续处
髂嵴后部上方突起处
上肢部 腋前纹头
腋后纹头
肘横纹
肘尖
腕掌、背侧横纹 腋窝皱襞的前端
腋窝皱襞的后端
尺骨鹰嘴
尺桡骨茎突远端连线上的横纹
下肢部 髀枢
股骨内侧髁
胫骨内侧髁
臀下横纹
犊鼻(外膝眼)
腘横纹
内踝尖
外踝尖 股骨大转子
内辅骨上
内辅骨下
臀与大腿的移行部
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中央
腘窝处横纹
内踝向内侧的凸起处
外踝向外侧的凸起处
骨 度 折 量 寸 表
部位 示意图 起 止 点 折量分寸 度量
法 说 明



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寸 直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 3寸 直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
3寸 直
眉间(印堂)→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寸 直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9寸 横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寸 横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骨上窝(天突)→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寸 直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脐中 8寸 直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寸 直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寸 直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 3寸 横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缘→后正中线 8寸 横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肘尖) 9寸 直 用于确定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纹(平肘尖)→腕掌(背)侧横纹 12寸 直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 18寸 直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 13寸 直
股骨大转子→横纹 19寸 直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臀沟→横纹,相当14寸)
横纹→外踝尖 16寸 直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指寸定位法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
指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又称指量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指寸定位法使用方便,但对儿童和身材高矮胖瘦者易有误差,必须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应用,不能以指寸倍量全身各部,以免长短失度。
全身的经穴,督脉和任脉位于正中线,它们的穴位较易确定,因此任督脉的穴位常可作为两旁经穴定位的参考依据。而头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较复杂,取穴时须仔细分别。取肢体外侧面的穴位时,主要观察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标志;而取肢体内侧面的穴位时,除注意体表标志外,还应注意动脉的搏动等。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的病症,这是腧穴的近部主治作用。胸部属上焦,位于胸部的穴位多能主治心、肺的病症;上腹部属中焦,位于上腹部的穴位多能主治肝、胆、脾、胃的病症;下腹部属下焦,位于下腹部的穴位多能主治肾、膀胱、肠的病症。
分 部 主 治 规 律 表
分  部 主  治
头面颈项部 前头、侧头区
后头区
项区
眼区
鼻区
颈区 眼、鼻病
神志病
神志、喑哑、咽喉、眼、头项病
眼病
鼻病
舌、咽喉、喑哑、哮喘、食管、颈部病
胸膺胁腹部 胸膺部
腹部
少腹部 胸、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经带、前阴、肾、膀胱、肠病
肩背腰尻部 肩胛部
背部
背腰部 局部、头顶痛
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腋胁侧腹部 腋胁部
侧腹部 肝、胆病,局部病
脾、胃病,经带病
上肢内侧部 上臂内侧部
前臂内侧部
掌指内侧部 肘臂内侧病
胸、肺、心、咽喉、胃、神志病
神志病、发热病、昏迷、急救
上肢外侧部 上臂外侧部
前臂外侧部
掌指外侧部 肩、臂、肘外侧病
头、眼、鼻、口、齿、咽喉、胁肋、
肩胛、神志、发热病
咽喉、发热病、急救
下肢后侧部 大腿后侧
小腿后侧
跟后、足外侧 臀股部病
腰背、后阴病
头、顶、背腰、眼、神志、发热病
下肢前侧部 大腿前侧
小腿前侧
足跗前侧 腿膝部病
胃肠病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发热病
下肢内侧部 大腿内侧
小腿内侧
足内侧 经带、小溲、前阴病
经带、脾胃、前阴、小溲病
经带、脾胃、肝、前阴、肾、肺、咽喉病
下肢外侧部 大腿外侧
小腿外侧
足外侧 腰尻、膝股关节病
胸胁、颈项、眼、侧头部病
侧头、眼、耳、胁肋、发热病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腧穴能主治所属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深部组织、器官的病症,这是腧穴的远部主治作用。在十二经脉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中,腧穴的远治作用尤为显著。例如,列缺不仅能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头顶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症等;阳陵泉不仅能治疗下肢病变,还能治疗胁肋、胆、肝、神志病以及痉挛、抽搐等筋的病症。
分 经 主 治 规 律 表
经  名 主  治
手三阴 手太阴
手厥阴
手少阴 肺、喉病
心、胃病
心病 神志 胸部病
手三阳 手阳明
手少阳
手太阳 头面、鼻、口、齿病
头颞、胁、肋病
头项、肩胛、神志病 耳病 眼病、咽喉、热病
足三阳 足阳明
足少阳
足太阳 前头、面、口齿、喉、胃肠病
侧头、耳、胁肋病
后头、背腰、脏腑病 眼病 神志病、热病
足三阴 足太阴
足厥阴
足少阴 脾胃病
肝病
肾、肺、咽喉病   前阴病、妇科病
任督脉 任脉
督脉 回阳、固脱、强壮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神志病、脏腑病、 妇科病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 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还有独特的主治作用。如背俞穴、原穴主治五脏病症,募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病症;郄穴主治急性、痛性病症,八会穴主治慢性、虚弱性病症等。
同一腧穴,双向主治 腧穴治病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如足三里穴、天枢穴,在腹泻时起止泻作用,当便秘时又起通便作用;内关可使心动过缓者心率加快,而使心动过速者心率减慢;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时又能止汗等。
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某些腧穴在主治病症上具有相同性,但其临床疗效并不等同。例如,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均可治疗牙痛,但以合谷疗效最好;艾灸隐白、太白、三阴交、少商、至阴均有转胎作用,但以至阴穴疗效最好。
主治要领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治疗作用多相近;四肢部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面躯干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ying、输、经、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井:指地下泉水初出,微小而浅,用以形容四肢各经的末端穴。荥:指小水成流,"用以形容位于井穴之后的第二穴。 输:指水流渐大可输送、灌注,"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 经:指水流行经较直、较长,"用以形容位于输穴之后的第四穴。合:指水流汇合入深,"用以形容位于经穴之后肘膝关节附近的第五穴。
五 输 穴 表

大肠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少商
商阳
厉兑
隐白
少冲
少泽
至阴
涌泉
中冲
关冲
窍阴
大敦

鱼际
二间
内庭
大都
少府
前谷
通谷
然谷
劳宫
液门
侠溪
行间

太渊
三间
陷谷
太白
神门
后溪
束骨
太溪
大陵
中渚
足临泣
太冲

经渠
阳溪
解溪
商丘
灵道
阳谷
昆仑
复溜
间使
支沟
阳辅
中封

尺泽
曲池
足三里
阴陵泉
少海
小海
委中
阴谷
曲泽
天井
阳陵泉
曲泉
五输穴主治特点:井穴:多用于昏迷、厥证。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有疏通气血、开窍醒神、泄热清神作用。荥穴: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及反应所属脏器病症。经穴:主要用于循经远道作为配穴,用于寒热、喘咳等。合穴: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阳经合穴主要用于腑病;手阳经合穴多用于外经病症。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
十 二 原 穴 表
经脉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原穴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太冲
原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取用原穴能使三焦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主要用来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 原穴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与其他腧穴相配伍。常用的配伍方法有脏、腑原穴相配,原、络相配,原、俞相配,原、合相配等。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络穴可以主治本络病候。十五络脉各有所主病症,凡络脉脉气发生异常的症候表现,一般均可选本络的络穴治疗。络穴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少数络脉还深入到内脏,如足太阴络"入络肠胃",手少阴络"入于心中"。这种联系不仅表明该络脉与内脏在生理功能上的联系,而且还直接表明了该络穴的主治所及。 十 五 络 穴 表



大肠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脾之大络

穴列缺
偏历
丰隆
公孙
通里
支正
飞扬
大钟
内关
外关
光明
蠡沟
鸠尾
长强
大包
郄穴,是经脉气血曲折深聚处的穴位,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郄穴,阴、阳蹻脉及阴、阳维脉在下肢部也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分病症,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气分病症,如急性疼痛、气形两伤等。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亦常在相应的郄穴产生疼痛、酸胀及反应物,临床常用作诊断疾病的参考。 十 六 郄 穴 表
经脉 手太阴 手阳明 足阳明 足太阴 手少阴 手太阳 足太阳 足少阴 手厥阴 手少阳 足少阳 足厥阴 阴蹻 阳蹻 阴维 阳维
郄穴孔最温溜梁丘地机阴郄养老金门水泉郄门会宗外丘中都交信跗阳筑宾阳交
俞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聚集输注于胸背部的特定穴。
俞穴位于背腰部, 故又称"背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背俞穴主要依据接近某脏腑的部位来命名,如肺俞、心俞等。
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其位置大体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经脉上,分布于任脉者为单穴,分布于其它经脉者一名二穴。
十 二 背 俞 穴 表
五脏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肺俞 大肠大肠俞
肾肾俞 膀胱膀胱俞
肝肝俞 胆胆俞
心心俞 小肠小肠俞
脾脾俞 胃胃俞
心包厥阴俞 三焦三焦俞
十 二 募 穴 表
两侧 正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中府膻中 心包
肝期门巨阙 心
胆日月中脘 胃
脾章门石门 三焦
肾京门关元 小肠
大肠天枢中极 膀胱
俞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故可用于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俞、募穴局部出现的各种异常反映如敏感、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丘疹及温度、电阻变化等,常被用来诊察相应的脏腑病症。如肺癌患者肺俞穴常有压痛,气管炎患者膻中穴多有压痛,肾俞穴出现结节、压痛者,常可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交会穴,是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一般阴经多与阴经相交,阳经多与阳经相交,而交会穴则是经脉之间互通脉气的处所。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为主,四肢部较少,反映了经络根于四肢、结于头身的规律特点。奇经八脉中,除督、任有本经穴外,其余六脉皆通过交会穴交会于十四经。
交会穴不仅能反应和主治本经的病症,而且还能反应和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故既可反应和治疗任脉的疾患,又可反应和治疗足三阴经的疾患。同时,由于足三阴经均与任脉有交会关系,因此,足三阴经经穴也多能治疗关元、中极所主治的病症,如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八会穴,是脏、腑、筋、脉、气、血、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 八会穴除各自原有的功能外,对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生理功能有着特殊的关系,如:脏会章门,章门为脾之募穴,五脏皆禀于脾,故为脏会;腑会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禀于胃,故为腑会;气会膻中,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为肺,诸气皆属于肺,故为气会;血会膈俞,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筋会阳陵泉,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腑;又为胆经合穴,胆合肝,肝主筋,故为筋会;脉会太渊,太渊属肺,位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为脉会;骨会大杼,大杼位于项后第一胸椎棘突旁,第一胸椎又名杼骨,诸骨自此擎架,连接头身四肢,故为骨会;髓会绝骨(悬钟),绝骨属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为骨会。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会取治,如"血会膈俞",凡咳血、咯血、吐血、血崩等血证均可取膈俞治疗;"腑会中脘",六腑病证如胃痛,霍乱吐泻等均可取之中脘。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正经脉气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特定经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公孙:足太阴络穴,入腹,会关元,与冲脉通; 内关:手厥阴络穴,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临泣:足少阳胆经,经季胁,与带脉相通,交会于带脉、五枢、维道三穴;外关:手少阳络穴,上肩,经天髎、肩井,与阳维脉相通;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交肩膀上,会于大杼、大椎,与督脉通; 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由此分出;列缺:手太阴络穴,出肺系,经别循喉咙,与任脉相通;照海:属足少阴肾经,阴蹻脉由此分出。
八 脉 交 会 穴 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公 孙冲脉 胃、心、胸
手劂阴内 关阴维
手少阳外 关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足临泣带脉
手太阳后 溪督脉 目内眦、颈耳、肩胛
足太阳申 脉阳蹻
手太阴列 缺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照 海阴蹻
八脉交会穴除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八穴中,列缺、公孙、内关、外关原为络穴,可表里同治;后溪、临泣原为输穴,可主体重节痛;而申脉、照海又分出阴阳跷脉,临床应用广泛,被金元时期窦汉卿〈标幽赋〉推举为"针道之要""流注八穴"和"交经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