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六字大明咒的好处:我的读书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16:38
                                                                                    读书之道

 

 

0 推荐 读书虽然重要,但是读什么、怎样读也决不能轻视。古今中外,都有许多关于读书失败的例子。战国时的赵括,苦读十年,深谙兵法,连赵王也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将才。可惜他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地掌握了兵权,还是打了败仗、断送了赵国。   读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饮食——何时吃、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才能达到最高效的利用,有益于身体健康,是有科学的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读书之道,读书的基本方法。一个“得道”的读者,必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才能达到我们常说的“开卷有益”的境界。  

何时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最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时期,当然也是读书的最好时期,学起来事半功倍、接受起来效果显著,此时应当“狠狠地”读书,而决不要可怜自己。有的人读书时太“理性”、太计划,今天两页明天两页,一页也不多读,读书乐趣荡然无存;读书数量和“强度”不足,思维活跃不起来,效果也不会显著。因而,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读书,是假读书;一合上书什么也答不上来,更不要说活学活用了。在该读书的时候就一定要下狠心、吃得苦,方能有所收获。


   读什么
——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就不同的精神结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书籍数量浩如烟海、品质良莠不齐的时代,有选择的读书之道,显得越来越重要。正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起个人独特的读书体系。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在无穷的书籍面前必须作出选择,按有益于自己成人和成才的“读书体系”去努力。在我看来,大学生有两类书籍是必须的,一类是益于人格健全、素养积累的书籍,二是益于能力提高、事业发展的书籍。有创见的书多读、四平八稳而平庸的书则不必要浪费你的时间。  

读多少——就算是好书,也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而要有一个度的。这是因为,人的脑量开发虽然理论上可以趋近于无穷,但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有限的。让过多的信息占据了记忆“硬盘”和“内存”,思维能力往往会下降,行动力和勇气也大降。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读书过呆过多使读书人“元气大伤”。将读书当成了目标和职业,一味地读别人的书,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必然难有成就,这也就是“读书人”为人轻视和诟病的原因。因而,读者需要给自己留足消化吸收、并付诸思考和应用的时间,最好是能提出批判、保持实践的能力和行动的勇气。


   怎么读
——“文武之道,亦张亦弛。”读书要认真、用功,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方法要得当。简单地效仿古人未必好,而带着强烈的功利主义的刻苦也未必理想。读书的“战术”,是该快要快、该略要略。10本书可以一天内读完,也可以是一周、一月或一年内读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读法——一天内则只读序言提要目录开头结尾和少数精要章节,一周内则可以选择大部分主要内容,一月或一年则是研究型阅读了。有的人拿了一本言情武侠也可以读上一月,一张消遣小报也看上半天;有的人读书只是“看着书”而已,不作笔记也不写写画画;有的人读书同时“多任务操作”,一心多用样样不得……这些都是读书不得要领的作法。
    读书之道,名人大家有许许多多的精辟良言可资借鉴。但无论如何,窃以为最要紧的就是把握一个原则——做书的主人,而不是做它的奴隶,或者用它来奴役别人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