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捕鼠器时代背景:2011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 :散文阅读三部曲-中考-考试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2:45:20

2011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 :散文阅读三部曲

  2011中考语文分类复习: 散文阅读三部曲

  中考命题者钟爱散文,而且散文可以考查的点实在太多,已经使散文成为必考体裁。不管散文题型怎样变化,只要在散文阅读中做到读出作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完成这三种境界的逐步提升,考生就可以不变应万变,轻松

应对考试。

 

  第一读出作品:

  

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要点】

  理解文章内容可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方法】

  首先从感知形象入手,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某物,因此感知文章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概括文中

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
来了,文章内容概括就迎刃而解了。

 

  例:学习《白杨礼赞》,只要抓住华

北平原上白杨树的形象进行分析即可。

 

  其次感知关键语段入手,有的散文主要信息集中在某一关键语段,只要把这个语段的内容概括清楚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尽在其中。

  例:《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第一段通过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再次,从感

知重点语句入手,一些散文所蕴含的道理往往就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上,只要能把该语句的含义分析清
楚,文章的主旨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例:《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集中概括了文章的哲理。

  散文为了能够完美地表情达意,作者会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选用鲜

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
,尤其是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我们只有多留心,多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

 

  【提示】

  此外,散文还会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使用率最高的是比喻、拟人、排比等,首先要判断其语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其次根据每一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准确分析,最后分析其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

作用,感知文章内容。

 

  第二读出作者:

  分析主旨,把握情感

  【要点】

  要探究散文表现的情感。

  【方法】

  首先要熟悉散文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作品风格以及散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其次我们要抓住散文的文眼,散文思想感情的表达,有的是显性的句子,我们谓之文眼,有的是隐性的句子,实际上也是文眼,需要我们去概括。文眼往往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作用。好的散文总是以眼显神。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有的文眼在篇首,有的在篇末,有的在

篇中,这个文眼好像一根红线连贯全文,把握了这根红线,解决填写感情线索的方框题就不在话下。

 

  第三把握散文的感情基调,一篇散文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所以我们对于散文的开头不可以掉以轻心,开头往往为通篇铺下全篇语言的底色。

  【提示】

  另外还可以从议论

或者抒情的句子中分析揣摩散文的情感,议论抒情句往往是一篇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地方,所以阅读时要细细品味这些句子,读出它们在文章中的特殊意蕴,从中把握文章的情感。

 

  第三读出自己:

  进入散文情境,抒发个人感悟

  【要点】

  阅读其实是对作品的再创作,散文阅读时要进入作品情境,与作品中人物对话,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去共鸣碰撞,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考散文阅读的最后一道题常常是请你根据文中某一有意蕴的话,并结合你个人生活经历谈评价和理解。首先要能判断这些散文中的思想

倾向或观点,这些思想倾向或观点往往包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或对某种生活
现象的思考。

 

  【方法】

  认真分析作者的观点或感悟,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感悟是由一些事物或生活现象生发的,这些观点或感悟是否正确呢?一般来说,作者的观点与看法有他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每个作者受生活阅历、个人、认知标准的限制,这些观点与看法有时也明显地带有作者的思想倾向,对于这些同学们要认真地分析与揣摩。

  根据人们的思维规律以及社会道德标准进行判断,作者的观点或感悟正确与否,还应接受社会道德标准以及人们的思维规律的衡量。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一定要放到大的社会层面来分析,另外还要看作者的观点或看法有没有太绝对,是否所有的人、所有的场合、所有的环境都适合,这些

都是同学们思考的切入点与判断的标准。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标准来判断,对文中的作者的观点与感悟正确与否,你的判断不一定绝对准确,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因为这类题目设计的初衷就是培养同学们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大胆挑战的创新精神。同学们可结合生活阅历与知识水平认真分析,恰当判断,并且要理由充分,能引起人们思想的认同与情感的共鸣。

  【提示】

  在解答这种类型题目时,同学们要注意答题规范,最好采取总分总结构,所举生活事例既可以是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一些在书上所看过的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