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手游天音灌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下)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33:09

第四部分儒法之争6儒法是非

【前言】先秦儒家三巨头,孔子不谈人性;孟子主张人性向善;荀子主张人性有恶,虽然他们对人性看法不一,但都认为民众可以通过礼乐教化来引导,因此可实行德治,所以儒家追求的是人人都做好人。但法家不这么看,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认为人性本恶,只有把人可能做坏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漏洞都堵死,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法家追求的是人人不做坏事。那儒法两家的主张究竟谁是谁非?【正文】通过上集的讲述我们可看出荀子和孟子有很多相通之处,主要是三点,第一,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基础,也就是说孔子虽不谈人性但到孟子和荀子,就为儒家把人性问题解决了。他们都认为人性是道德的基础。第二,他们都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善,区别只在孟子不谈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是恶。第三,相同的是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有两种可能性,就是向善的可能性和作恶的可能性,区别在什么地方?孟子更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更关注作恶的可能性。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像流水一样,水是往低处流而人是往高处走,只要合理引导人就可向善。所以孟子主张引导;荀子呢?把人作恶的可能性看作火,说如不加以防范就会造成灾难,所以防范是第一位的。所以荀子主张对人作恶的可能性进行防范。一个看见水一个看见火,表面上看两家的观点叫水火不容,实际上是殊途同归,都认为人应该成为道德的人,人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一旦加强了道德修养或向荀子说的你可变成大禹或像孟子说的你可变成尧舜。儒家到最后肯定还是一样的。这也是我坚持认为荀子是儒家的一个依据,因为学术界还有些人认为荀子是法家。那是不是意味着荀子和孟子差不多呢?不,他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区别在哪?就在孟子是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主张引导,引导是什么?是柔性的,靠什么?靠自觉。而荀子呢?是把人作恶的可能性看作火,是要防范的,防范是什么?是刚性的,靠什么?靠强制,这个强制的过程在荀子那叫化性气伪,化就是改造,性前面讲过是人的自然属性,起是兴起,伪前面也讲过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要用人的社会性去改造人的自然性。讲清楚都是人性。那这个工作谁来做?自己做不了,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没有能力把自己从动物界带来的那个恶把它消灭掉。谁做呢?圣人,只有圣人才行。那圣人怎么做?荀子说法是: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性恶》。也就是说圣人看明白了,人的这个恶它是从自然界带过来的是很顽固的,一时半会你是改造不了的,必须首先要树立君子的威望,用君主来强制你改,第二点要建立礼义,就是道德;第三要建立法度,就是法令。第四还要有惩罚。这就是荀子的四大法宝:君权;礼义;法度;刑罚。马上大家会看出,这离法家的专制主义理论已只有一步之遥了,而韩非迈出了关键一步,那韩非迈的是那一步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儒家,孔子不谈人性;孟子主张人性向善;荀子主张人性有恶。韩非呢?认为人性本恶。在先秦诸子当中只有韩非才是真正的人性本恶论者。我们来看看荀子和韩非,荀子人性有恶韩非人性本恶,只差一个字,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人性有恶意味着人性同时还有善,叫做有善有恶,只不过它强调有恶的一面,但不否认有善的一面,这就可以怎么样呢?可以通过礼义教化来引导,因为他还有善的一面嘛,所以就可实行德治,以德治国,因为还有希望。韩非说,人性本恶是什么意思?没有善根本没有善,没有善怎么办?强权镇压,逼着你改,这就不能用德治了,不能以德治国了,怎么办呢?以法治国,但要讲清楚,韩非的法和我们今天的法不是一回事,这个必须反复强调,否则跟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就没区别了。它是什么法呢?刑法,就是刀子绳子棍子,这就是儒法两家的根本分歧,要德治还是要法制,但“法制”这两字要打引号,准确说应叫刑治。这样我们就弄清了前面讲过的三场大辩论的关键。儒墨之争的关键是要兼爱还是要仁爱,区别儒墨两家的是个“兼”字;儒道之争的关键是有为还是无为,区别儒道两家的是个“无”字;区别儒法之争的关键是要德治还是法制,因此它的分界点也是一个字,“法”字。那我们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儒家为什么要坚持德治,法家为什么主张他们所谓的,打引号的“法制”呢?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里的道念导,意思也是引导,齐呢,规范,格什么意思,最麻烦,有各种注解,钱穆先生解释为达到标准;李零先生解释为遵守规定;李泽厚先生解释为认同归一;杨伯峻先生解释为人心归服;我解释为自觉遵守道德律令。那孔子这段话就可这样翻译了,用行政命令来引导,用刑事惩罚来规范。“民免而无耻”,人民不会犯罪,不敢犯罪嘛,但他没羞耻心;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来引导,“齐之以礼”,用礼仪来规范,怎么样呢?人民有羞耻心而且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也就是说,法家打引号的所谓“法制”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人们不敢做坏事不等于心里不想,这叫治标不治本,按孔子主张的,德治呢?人们不愿做坏事,连做坏事的心思都没有,这叫标本兼治。谁是谁非,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吗?大家肯定都说孔子的好啊,标本兼治嘛,当然比治标不治本好呀,可惜做不到,至少韩非认为做不到。【画外音】按孔子的看法,民众可以通过礼义教化来引导,引导的结果是使民众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最终达到人人不做坏事,人人都做好人的理想境界,这就是孔子主张的“德治”,但法家的韩非却给孔子的这个主张泼了冷水。韩非认为孔子的这个主张在现实中做不到,韩非为什么认为孔子的主张在现实中做不到呢?【正文】这就要弄清人为什么要作恶,为什么要犯罪,为什么要干坏事?是因为他有这个嗜好吗?我这人就爱作案,我有作案瘾,是这样吗?韩非说不是,那是什么呢?利害使然,是因为有利害,前面讲过,他说人的这个人际关系就是利害关系,他是说法是: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就是人之常情是什么呢?趋利避害,有好处他就去,有害处他就躲,这是人的本能。这可以有例子来说明。我讲过韩非是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又有两个故事来说明这点。一个是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伍子胥受到楚王迫害从楚国逃出来,要逃到吴国去,到吴国讨兵来报仇,他要过关,韩非说伍子胥过关时被守关的抓住了,不是戏曲里讲的什么一夜之间头变白了混了过去,按韩非的讲法是被抓了。【flash】哈哈,我终于把你给抓住了,我可以领赏去了,你知道大王为什么要抓我吗?不知道。告诉你吧,是大王想要我珍藏的一颗珍珠,但这颗珍珠我给弄丢了。你别想骗我。那你敢把我交给大王吗?大王问我珍珠哪去了?我就说你私吞了。啊!这,这,我什么都没看见,你快从我眼前消失,爱去哪去哪。【正文】是这个守关人他想犯罪吗?不是,他害怕嘛。还有个是楚成王的故事,楚成王原来立了一个太子,前面讲过在世袭制下太子问题是很麻烦的,他立了个太子叫商臣,后来可能又想另立一个,换一个,商臣太子当不成了就去问他老师,老师叫潘崇,问他老师怎么办,老师说你能接受现实吗?把你换掉换另外一个人,回答说不能,你能出国避难吗?不能。你能发动政变吗?能,发动政变。“哗”发动政变,带着兵冲进他老爸的王宫里。说老爸呀对不住了,你不仁儿子只好不义了,是不是您老人家自己解决一下。楚成王也知道没办法了,说:儿啊,,老爸也没别的爱好,就爱吃个熊掌,你是不是等我把这个熊掌吃了我再死,哪那成呀,儿子说,熊掌,那个熊掌做起来可费时间了(古时候熬一个熊掌好几天),等不得,你还是利索点快快上路吧,没办法拿根绳子吊死了。是他天生就喜欢杀他老爸吗?不是,他也是逼的,丢掉太子的位置损失太大了,马上继位当国王这个利益太大了。所以利害的这个诱惑如果不太大时人们可能讲点道德,一旦这个利巨大或害巨大时,对不起,什么礼义廉耻那就免谈。或者有人问,这个礼义它就一点用都没有吗?有一点用,这个楚成王死了后他不闭眼,为什么,因为他还有个最后的问题没解决,就是谥(饰)号,谥号就是当时国君、大夫,社会名流死了后,最后要给他一个称号,一个盖棺论定的称号。楚成王不知道这帮不肖子孙给老爸个什么称号,眼睛不能闭。果然给的谥号不好,叫灵,谥他为楚灵王,灵巧的灵,灵活的灵,灵魂的灵。看起来很好,但中国的谥号是有讲究的,都是好词,真正好不好要看后面的文章,历史上凡是叫灵的都是不灵的。所以楚成王就不闭眼。后来这个商臣,就是后来的楚穆王一想,这也不行呀,算了吧给老爸一个面子,说我们谥你叫成王行不行,安政爱民就叫成啊,这个死了的老爸一想,成不错,眼睛闭上了。这叫死要面子,死了以后都要面子。面子的事好说,吃熊掌再死没商量。利害呀。所以韩非说礼义啊道德啊没有用啊。有啥用啊最多给个面子,不解决实际性的问题。有用的还是我那“两面三刀”,二柄势术法呀。有人说不对吧,你那个法也未必管用,那个守关的人不是就把伍子胥放走了吗?难道他们楚国是没法的?这个问题韩非是怎么解释的?很简单,执法不严,所以必须严刑峻法,叫:峭其法而严其刑《韩非子五蠹》。你手要狠,因此韩非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制三原则: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韩非子五蠹》。什么意思?就是你赏赐一定要丰厚,而且说到做到。讲好了你干件什么事,奖金十万,真干成了必须如数兑现,不能打折扣,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才会按你说的去做;惩罚的时候从重从快,狠狠的整治他,要坚决,不能犹豫不能心软也不能手软。使民畏之,罚他一回,吓到他一辈子都不敢,就是你赏他,一辈子也忘不掉,你罚他,也一辈子忘不掉;立法一定要统一,一个标准,不能说同一个事情,张三这样处理李四那样处理,那不行,要统一要持久不要修改,而且要公布出去让大家都知道。这叫法制三原则。千千万万人是普通人,千千万万普通人他们就是喜欢得到很多好处,就是怕杀头。我的制度是为普通人设计的。有了这个制度我有三不怕,第一不怕人们不服从;第二不怕君主没能力;第三不怕官员干坏事。因为我这个制度是普通人的制度,君主没有能力没关系,制度实行了就行了,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君主无能有什么关系,而且我如果这么一直做下去,哪有人民不服从的,官员他也不敢做坏事,因为我这个制度就不是把他当圣贤来设计的,我事先已经预定他就是一个坏人,把他可能做坏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漏洞都堵死了,他根本做不成,我怕什么?所以韩非说: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韩非子显学》。就是你设计政治制度时,如果指望人人自觉做好事,这样的人找不够10个,但你设计时,设计好的是让所有人都干不成坏事的话,天下太平,这就是儒法分歧。那我们就可看出,儒家追求的什么呢?人人都作好人。法家追求的是什么呢?人人不干坏事。【画外音】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可看出,儒家和法家对人性有着不同的看法,儒家认为人性有善恶但可引导,方法是礼义教化,目的是使民众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应防范,方法是用刑罚,用绳子棍子来约束人的行为,目的是使民众不作恶。那儒家和法家的主张究竟谁是谁非?【正文】我的回答是各有优劣各有是非,从理想层面看孔子有道理,从操作层面看韩非更可行。为什么韩非的可行?因为孔子的制度是按圣贤的标准设计的或说是按君子的标准来设计的,韩非的制度呢是按常人的标准设计的,甚至可以说是按小人的标准来设计的,那么请问在天性当中是圣贤多呢还是常人多呢?当然是常人多普通人多嘛,那按圣贤的标准可行呢还是按常人的标准可行呢?当然是常人的标准可行,圣贤的标准设计出来的制度它是不现实的做不到的,那可能又有人问,做不到就做不到呗,做不到又怎么着呢?做不到就怎么着,作假,作秀,做伪。因为你规定了君主和官员都必须是圣贤,后世我们看电视剧都知道,一看见皇上叫圣上。皇帝说句蠢话大家都说皇上圣明,他圣明吗?【flash】爱卿,你听到蛤蟆叫了吗?回皇上听到了。你说这蛤蟆叫,他是为公家呢还是为私人哪?皇上圣明,微臣以为它们在公家的园子里叫就是为公家,如果在私人的园子里叫那就是为私人。人家向他报告说天下有自然灾害,皇上皇上,微臣有要事禀告,民间发生了自然灾害,老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连粥都喝不上。啊,老百姓没米下锅了?是呀老百姓没米下锅了。那老百姓吃不上米那他们干吗不吃肉呀?【正文】没有米饭吃可以吃午餐肉啊,弄点火腿肠吃不行吗?这种问题蠢极了,可是怎么样呢,大家马上说皇上圣明,吃午餐肉去。最后作假,最后是什么?最后是逼出来一大堆伪君子,伪君子从哪来的,就从孔夫子的以德治国来的,所以在设计制度时不能追求最好只能追求不坏,避免那个最坏的结果,能避免最坏的结果就很好了,这是我们站在法家立场上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反过来如果站在儒法立场上就是另一种说法了,什么说法呢?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就是你设的标准是一个最高标准,执行下来是个中等水平,如果你一开始就设一个最低标准,意味着什么,等而下之呀,你按照法家的那个作法去做,不求最坏结果必然是什么?连最不坏都没有,也就是说按孔子的主张去做结果是没有人变成好人,是很多人变成了伪君子;按法家那一套去做是什么呢?是大家表面上遵纪守法实际心怀鬼胎,法制执行严格之处规矩老实,法制不到之处偷鸡摸狗,还是伪君子。大家会说,天呐!按儒家的做是伪君子按法家的做也是伪君子,这可怎么办,咱们把它结合起来行不行,不是各有各的道理吗?把它结合起来,告诉大家,秦汉以后主要是汉以后就是这么做的。叫做:兼取儒法,杂用王霸。汉代,准确说应是汉武帝以后,因为秦代是以法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汉初是以道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汉武帝以后以儒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但实际上还是行法家那一套,怎么样呢?也不行,为什么?因为在他们那里儒法两家的学说都是治术,不是治道,是术不是道。它是里一手外一手,阴一手阳一手,所谓杂用王霸,兼取儒法什么呢?表面上是儒家的以德治国,实际上是法家的以刑制国,杀起人来是不手软的,但忽悠你时,仁义道德,给他们的那样一种统治蒙上一层脉脉温情的面纱,是手段,是术不是道,那大家就会说了,这个事情就好办了,我把它改成道不就行了吗?也不行,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儒家的道是王道法家的道是王法,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不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的,都不过是维持他们的统治而不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这是诸子思想的根本问题,那大家就会说了,哎呀,你不要再讲下去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样才行?这个问题将在第六部中回答,为什么在第六部分中回答呢?因为这个系列的结构总体上说是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的四部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24集回答了一个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的第五部分前因后果将回答为什么,弄清了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了,请继续关注下面部分。

第五部前因后果 1事出有因

【前言】前面四部易老师从从实话孔子开始,讲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三大战役” 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会心生疑虑,2700多年前为什么会出现诸子百家的竞相争鸣,爆发了一场历时300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我们民族为什么会涌现出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文】这个事还得从孔子说起,孔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第一人,他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因为有了他才有了百家争鸣,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但孔子生前是不得志的,周游列国四处碰壁,那我们就会有个问题了,孔子和孔子的思想有那么伟大吗?如果很伟大他生前为什么四处碰壁?大家都不接受他都不赞成他,都不采纳他的主张主义呢?这个问题孔子自己也想到了而且孔子还和他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讨论的,困于陈蔡之间时,这段历史前面讲过,就是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要从魏国到楚国去,因为楚昭王想用他,走到半路被陈国人包围了,围在那个地方几天几夜没吃没喝,一行人都饿得站不起来,这时队伍就不好带了。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子路愠见,子贡色作。”就是子路愤怒的表情已表现出来了,子贡也沉不住气很愤怒,都露在脸上了。“孔子知弟子有愠心”孔子也知道他的学生有意见有想法闹情绪,怎么办呢?谈话,做思想工作,谈话也不是找所有学生,找谁呢?三个学生干部,子路子贡颜回,第一个找的是子路,孔子怎么说?“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焉,吾何为于此。《史记孔子世家》”兕就是犀牛,匪就是非,【flash】你们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着旷野匆匆赶路为什么,是我们的主义主张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呢【正文】从字面上理解孔子是要反思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呢?子路就是这么理解的,子路怎么反思呢?他说“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史记孔子世家》”翻译过来就是,【flash】老师呀,是不是因为我们不够仁爱,所有别人不信任我们;还是因为我们不够智慧,所有别人不实行我们的主张。【正文】这是反思自己。孔子怎么说呢?“有是哉”有这说法吗?孔子说:“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者比干《史记孔子世家》”比干是殷纣王的大臣一再向殷纣王提意见,殷纣王把他杀了,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说:你不能以臣弑君,不能犯上作乱呀,我们饿死也不吃你们周人的米,就到首阳山上绝食饿死了。孔子说:如果说一个仁者的条件是别人一定要信任他,那伯夷叔齐算什么?如果说智者的条件就是别人一定听他的主张实行他主张,那王者比干算什么?也就是说仁者智者未必人人都信任人人都实行。也就是不同意子路的这个反思。子路出去了子贡进来了,孔子照样又说了一遍【flash】你们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着旷野匆匆赶路为什么,是我们的主义主张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呢?子贡大家知道,比子路乖巧多了,当然不会说那先生的主张不对。子贡怎么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史记孔子世家》”什么意思?【flash】唉,老师呀,哪里是您的主张主义不对呀,分明是您的主张主义太伟大了,伟大的比天还大,那当然容不下了嘛,唉,要不老师咱能不能不那么伟大。

【正文】咱别太伟大行不行。孔子怎么回答?孔子说一个好农民他能够精耕细作未必能有收成;一个好工匠他能够巧夺天工未必能够让人人都满意;一个君子应该做好自己的学问掌握真理但未必人人都能接受。你怎么老想别人要接受呢?然后孔子说“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尔)志不远矣《史记孔子世家》”就是你不想着怎么样去掌握真理做好学问,老想着自己能不能被别人聘用,能不能被市道所容,你这个志向不远大啊。子贡出去了颜回进来了,照样还是这样一段话,“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焉,吾何为于此。《史记孔子世家》”颜回怎么回答?“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以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史记孔子世家》”【flash】颜回说:哪里是您的主张主义不对呀,是老师您的主张主义太伟大了,比天下还大,所有天下不能容,【正文】前面的话跟子贡说的一模一样,那子贡接着说什么呢?咱别那么太伟大行不行,颜回没这样说,说什么呢?“虽然”什么意思?就是即便如此,“夫子推而行之”虽然老师的主义主张伟大到天下不能容,但老师还是极力地去推行,天下不能容我们,正好证明我们是君子,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如果我没有掌握真理那是我们的耻辱,我们掌握了真理,那些有国者掌权者执政的人,不采纳我们的主义和主张,是谁的耻辱,是他们的耻辱,‘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我们不能见容于世,我们的主义主张不能得到实行,有什么了不起,正好证明我们是君子,这话说的漂亮,结果怎么样呢?司马迁的记载是这样的,“孔子欣然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有这样的吗?这颜家的孩子真是不错啊。“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你要是钱多的话,我给你作管家。(颜回是最穷的了)孔子对颜回的回答非常赞许。现在我们看这三个学生干部的回答,我认为从子路到子贡到颜回是一个比一个不着调,一个比一个不靠谱。颜回说的最不靠谱,但最受表扬的是颜回,为什么?【画外音】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他东奔西走确四处碰壁,这就不免让人怀疑起孔子和他的思想,而这个问题就连孔子自己也都想到了,他和他的学生曾对此进行了讨论,同一个问题子路子贡颜回给出了三个不同答案。易老师认为三个学生的回答都不靠谱,而孔子却对颜回大加赞扬,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三个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正文】我们一个个来看,先看子路,老师呀,是不是因为我们不够仁爱,所有别人不信任我们;还是因为我们不够智慧,所有别人不实行我们的主张。子路为什么会这样答,为什么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觉得子路是靠谱的,我们走投无路了吗难道不该反醒,不该检讨自己一下吗?不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子路的这个想法是典型的战士的想法,子路就是战士型的,战士如果打输了会怎么样,不会说我打输了怪人家太利害了,这不是战士,只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找了原因后干什么事,两件事,一是练好自己的武艺,二是磨快自己的刀子。下次再打。战士肯定这样想,所有子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子贡的思路是什么样的呢?商人的思路,子贡最会做生意的,做生意发大财的,作为一个生意人他的思路很明确,不管干什么事目的只有一个,成交。要成交要怎么办?讲价。讨价还价呀,讲价之前要干什么?抬价。先把价抬出来,漫天要价遍地还钱。你抬了价后就不能真按你抬的那个价去做,那样你做不成之后要再压价,子贡的这个话完全是这个思路。先抬价,“唉,老师呀,哪里是您的主张主义不对呀,分明您的主张主义太伟大了,伟大的比天还大”然后再讲价,“唉,要不老师咱能不能不那么伟大。”这个不是孔子要做的事,孔子是想做官,前面讲过非常想做,但做官对孔子来说它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行道,孔子做官从政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政治主张不能推行他宁可不做官。孔子也不是不可以讲价,是人可以讲价道不能讲价。或者说是人可以受委屈道不能受委屈。孔子说的很清楚,我做官就是要行道,做不了大官做小官可以,当个县长,县长助理,当个乡长都干,但我必须推行我的政治主张,而子贡开出的条件是什么?道不要那么伟大。那不行,孔子很不高兴,孔子批评子贡的话比批评子路要重,“赐,而(尔)志不远矣”,你就这么点志向嘛,就这么点胸怀嘛,就这么点境界嘛,【画外音】易中天先生认为,子路是战士,打仗打输了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子贡是商人,商人务实,他们做事情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成交,为了成交可让步可讲价,这让孔子很不满意,可以说子路和子贡的回答不得要领,而颜回的回答确让孔子很高兴,那颜回为什么能博得孔子的表扬呢?【正文】子路是战士子贡是商人,颜回像什么人,像官员,而且颜回像那种特别能领会领导意图的官员,孔子提出这个问题后子路是直通通地马上说出来,子贡过了一下脑子琢磨了一下,搞了个策略,先讲大道理再打小算盘,先肯定再整改,觉得这个方案领导能接受,结果领导不接受。颜回才是真聪明,他马上就想,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前面讲过颜回这人的特点是什么?学习的特点是什么“闻一而知十”就是他会举一反三,他会转。颜回就想了,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吾道非焉”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是老师真认为自己的主义主张不对吗,不可能,打死他都不会承认,那为什么要问,很清楚,希望我们给出肯定的回答,是明知故问,所有我必须肯定,就回答“夫子之道至大也”。第二个问题,“吾何为于此。”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是老师真的想找出路吗,也不是,因为孔子的特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不会想我怎么改变一下办法,不会想这个问题,那他为什么问,是问自己吗?不是,那他问谁,问学生,为什么要问学生,因为现在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因为现在这个组织快解散了,颜回马上就领悟过来,老师要的既不是什么反思自己,这是子路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整改措施,这是子贡的错误。老师要什么?要一个说法,要一个既可以肯定自己也能够解释当前困境,然后重新凝聚人心,团结队伍,继续前进的这样一个说法,那这个说法老师为什么自己不说而要问呢?很简单,这个问题在老师那不成问题,在学生那成问题,所有必须学生自己说自己答,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团结自己,所以他才找学生干部吗,不就是让你们这些学生干部起个模范带头作用吗,所以颜回就把这个说法给出来了,“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以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没有掌握真理是我们的耻辱,我们掌握了真理他们不用我们,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太满意了,所以说你要是钱多的话,我给你做管家。最高表扬了。但颜回这个说法有问题呀,什么叫做“不容然后见君子”人家越不理解我们,越不接受我们,越反对我们,我们越牛,阿Q,阿Q抓起来以后,稀里糊涂审完了要他签名,做笔录嘛,不会,不认识字,画个圈吧,很用心地画了一个,画成瓜子了,然后说什么,孙子才画得圆呢,和颜回意思一样嘛,小人才到处受欢迎,我们君子就是不受欢迎,这不阿Q嘛,是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话是对的,但这话不能片面理解,也不能逆过来逆向地去推,说只要是少数人那就一定掌握真理,这不成立的。实际上真理是有时掌握在

少数人手里有时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多数人不代表真理也不能说少数人就一定代表真理。真理不真理跟人数多少没关系。但他领会了领导的意图实现了孔子的目的。由此我们也可得出一个结论,孔子这次课堂讨论并不是要找出自己的主义主张不受欢迎的真实原因,不是。孔子生前为什么不得志,四处碰壁,走投无路,这个问题在孔子和他学生那找不到答案,那上哪找答案呢?【画外音】颜回虽然得到了孔子的表扬但他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回答并没找出孔子的主张不受欢迎的真实原因,孔子组织自己学生的讨论同样解释不了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孔子和孔子的思想有那么伟大吗?如果很伟大,生前为什么四处碰壁,大家都不采纳他的主张和建议呢,这个问题既然在他学生那找不到答案,我们又该去问谁呢?【正文】很简单,问反对派。那么多人反对他,为什么,前面讲过孔子其实是有从政机会的,比方说他35岁那年到齐国找工作,齐景公就准备用他,被谁反对呢,晏婴。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时,楚昭王也准备用他,被谁反对呢?子西。这两人为什么要反对,先来看35岁那年孔子到齐国见了齐景公,齐景公问政,说我们这个国家该怎样治理呀,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听了后非常高兴,说是呀是呀。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是有粮食,我能吃到嘴里吗?你说的好。后来齐景公又一次向孔子问政,非常满意,就决定把泥(奚谷)之田封给孔子,封一块地给孔子,这时晏婴出来反对,晏婴是齐相,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说话很有分量,晏婴提了两条反对理由:一,儒者不可重用;二,礼乐不可复兴。一就不说了,就是儒这些人毛病很多的,夸夸其谈不靠谱等等。重要的是第二条,晏婴说:孔子的主张就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西周之所以能实行礼乐制度是因为有圣贤,现在圣贤都没有了。文王啊武王啊周公啊这些早就没了早就死了,周王室已经不行了,这个礼乐的缺失,礼坏乐崩这个事已经很长时间了,怎么能够再复兴呢,何况孔子他们搞的那套东西非常繁琐复杂,一个人一辈子可能都学不完学不会,又怎么样做呢。齐景公就不用孔子了。就先跟孔子讲,你要想在我这享受季孙氏大夫在鲁国的待遇,我是给不了的,然后又说,哎呀,我这人年纪也大了。孔子就回去了。第二回楚昭公要用孔子,在去的路上困于陈蔡之间,,楚昭王得到消息就派兵把孔子救了回来,准备封给孔子700里地,很大一片了,这时子西出来反对,子西什么人,楚昭王的宰相,令尹,子西怎么说呢?请大王想一想,咱们楚国能做外交官的人有比得上子贡的吗,昭王说没有。那我们楚国能做宰辅的,做总理的人有比得上颜回的吗?昭王说那没有。我们楚国带兵打仗做将军的人有比得上子路的吗?昭王说没有。那我们楚国做个地方官,做个事务官,管理具体事务的有比得上宰予的吗?昭王想想,没有,那好。子西再问,请大王想一想,西周封建的时候,就是周武王,周公他们在西周都实行大封建的时候,我们楚国封的是个什么爵位,子爵,公侯伯子男,在第四等。按周礼的规定子爵的封地是多少呢?50里,现在孔子要恢复的就是那个封建制度,如果他政治主张实现了,咱楚国还能方圆数千里吗?昭王一想也是啊,要实行孔子那一套我不就变成50里的子爵了吗,我现在是王啊。子西再说:刚才我已经问了是不是,我们楚国的人才都比不上孔子的学生,而当年周文王,周武王他们的封地是多少,100里,最后结果是什么呢?得天下。周文王,周武王100里的封地就得到天下,现在大王要封给孔子700里,而楚国的人又比不上孔子的学生,大王想一想,这是我们楚国的福分吗?楚昭王马上就明白了,这不行呀,我把孔子弄来封了700里,他变成周文王我变成殷纣王了。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出的结果是什么呢?是晏婴和子西反对孔子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同,也就是说孔子是极力要维护礼乐制度的,而他们是反对礼乐制度的,不但晏婴和子西反对墨家道家法家都反对。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可看得很清楚的是,儒家这边的孔子孟子荀子都坚持礼乐制度,另一边的墨家道家法家都反对,因此以礼乐制度为标准可把先秦诸子分成两大阵营:就是儒家和非儒家。非儒家和当时的统治者都不喜欢礼乐制度,而孔子和他追随者都要极力维护礼乐制度。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就是所谓的“八佾舞于庭”佾(义)就是行列,歌舞队的行列,当时表演乐舞演员排成行,一行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佾是天子之乐的规格,天子才能享受八个行列的歌舞队。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一佾多少人,两个说法,一种说一佾是8人,所以天子八八六十四人,诸侯68-48;大夫是38-24;士28-16。另一种说法,就是你有多少佾,每佾就多少人。比方说八佾,则一佾是8人,则天子之礼88-64;诸侯66-36;大夫33-9;士22-4,这叫规格,礼仪,等级。所谓“八佾舞于庭”就是鲁国大夫季孙氏在自己院里表演88-64人的乐舞,这叫僭越。用了天子之礼。所以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什么叫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还有一种解释,这样的事情我们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两种都通,都表明孔子的态度,对礼坏乐崩是深恶痛绝的,那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有百家争鸣是因为礼坏乐崩,于是我们就要问三个问题;第一,礼乐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第二,这样一种制度为什么能产生出来得到实行;第三,这样一种实行了几百年的制度为什么会面临崩溃。这是下集要回答的问题。

第五部前因后果 2以人为本

【前言】从上期节目《事出有因》中,我们看到孔子生前是不得志的,不得志的原因则是他要恢复周礼周制,而那些执政者没一个赞成。孔子要维护礼乐制度,执政者没一个感兴趣,所以才四处碰壁,不但执政者不赞成就连儒道法三家也都不要礼乐,如果以对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态度为标准,先秦诸子可分为两大阵营,儒家和非儒家。儒家维护礼乐非儒家反对礼乐。只不过他们反对的原因也不相同,提出的替代方案也不一样。那这样一来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这三场争论可归结为同一个问题,即要不要礼乐制度,这就是先秦诸子争论的总焦点,那礼乐制度是种什么样的制度,为什么会成为儒家和非儒家争论的焦点呢?【正文】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一个事,就是礼乐制度是谁发明的,谁?周公。周公是什么人,孔子经常梦见的人,孔子临终前的哀叹是什么呢?我好久没梦见周公了。孔子为什么经常梦见周公?就因为周公是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总设计师,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周武王伐纣两年以后就病死了,继位的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叫姬诵,但成王这时年幼呀,于是周公摄政,所以周公是摄政王,在摄政期间周公制礼作乐,就是制定了礼乐制度,也就是说周公是在取得了军事胜利后对周王朝进行了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奠定了周文化的基础,后来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影响是非常非常深远的,直到今天中国人身上还有周公的影响,只是大家不知道。往下读完了就知道了。下面的问题就是周公为什么要创立礼乐制度?直接的原因是殷商王朝灭亡的教训,武王伐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多少时间,一个月。正月出兵二月份灭了【画外音】武王伐纣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率大军讨伐殷商,商纣王听到消息后立刻拼凑了70万人马到牧野迎战,可那70万商军有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一些俘虏,他们平日受尽了商纣王的压迫虐待,早就恨透了商纣王,谁也不想再为他卖命,在牧野战场上当周军勇猛进攻时,他们就调转矛头纷纷倒戈,大批奴隶配合周军一起攻打商军,70万商军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商纣王眼看大势已去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正文】那个是什么时代,没有汽车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导弹,冷兵器时代,一个月灭一个王朝,太快了。快的连周人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就要想呀,殷商王朝那么强大怎么手指头一捅它就倒了,什么原因?得出结论是他们太不把人当人了,殷商政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把人当人,怎么不把人当人,两点,一个叫人牲一个叫人殉。人牲就是把活人杀了去献祭,举行祭祀活动时杀活人。牲这个字它和两个词搭配,一个是畜牲,“畜”什么意思,动物养的时候叫“畜”,杀之前叫“牲”,合起来叫畜牲,做牺牲品。做献祭品的动物毛色纯的,白毛的就全是白毛,黑毛的就全是黑毛,纯毛的叫“牺”;体全的身体完整的叫“牲”合起来叫“牺牲”,就是不管是畜牲还是牺牲都是动物,人牲就是拿人来当畜牲,牺牲,典型的不把人当人,这叫人牲。第二个叫人殉,就是人死了后杀活人去陪葬,两个都是不把人当人,现在有大量的在殷墟里的出土文物可证明,有的人和狗埋在一起,而且殷商王朝这个人牲和人殉不仅仅是杀奴隶和平民,当然大量的是奴隶和平民,也杀贵族。为什么杀贵族,因为殷商文化的特点是特别敬重鬼神,如果举行最大的祭司活动或是王死了,那是一定要杀贵族的,因为牺牲品是献给神的,是向神行贿送红包,红包越大获利就越多吗,杀个贵族大红包;杀个平民中等红包;杀个奴隶小红包。那杀奴隶要怎么杀啊,成批杀,等于都是一块钱,要好多,杀个贵族100块钱,一张票子就够了,这个道理一说大家就明白,所以杀贵族。但杀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还是灭亡。不得人心啊。当时武王伐纣时联军刚开进去,殷纣王就派出部队迎战,还没接火,怎么样呢,前途倒戈,就是殷纣王的先头部队一下把枪头调过来了往后打,结果殷纣王派出的防御部队变成了周武王的先头部队,一个月就完了。这个教训太惨痛了,周公就想啊,我一定不能让我们周王朝再重蹈覆辙。怎么吸收教训呢?殷商王朝不把人当人那我们就得把人当人。这是什么?这就是“仁”,仁爱的的仁。仁就是“人其人”,什么叫人其人,就是把人当人。怎么把人当人?废除人牲人殉制度。废了吗?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说废了,就把这个用人做牺牲和用活人殉葬的制度给废了,但我读史书看资料觉得有点问题,因为这个人牲和人殉制度至少秦汉还保留了,秦始皇陵墓里有大量的活人陪葬,不过虽然这个制度没被彻底废除掉,但在周人心目中它建立起了一个观念,人牲和人殉是不对的,这个有文献记载做证明,可举几个例子。第一件事宋襄公的事,宋襄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有一次和曹国,邾(朱)国会盟,就是结盟,结盟时宋襄公就下了道命令,他是盟主嘛,要邾文公,就是邾国的国君,把鄫(增)国的国君杀了,祭司社神,这就是人牲呀,而且杀贵族呀,杀一个国君,等于把一个小国总统给杀了【flash】请安静诸位,稍安勿躁,今天是会盟大典,我们要祭祀神灵,这次嘛要隆重一点。这样吧,你,去把鄫国的国君杀了,就用他来祭祀,什么,你让我把鄫国的国君杀了,那不就是把鄫国给灭了吗?【正文】现在不可思议啊,你比方联合国开会,拎个小国总统杀了,是不可能的。但那个时候是可以的。宋襄公下面的一个官员司马,司马是官职,叫做子鱼。子鱼就反对了。子鱼说:“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左转僖公19年》”小型的祭祀不能用大牲口,因为祭祀的牲口是六牲,有六牲的说法,就是马牛羊猪狗鸡,牛马都是大牲口,小祭祀牛马都不用就杀只羊呀,你还敢用人啊“祭祀以人为先也。《左转僖公19年》”祭祀祖先呢原本是为了人的幸福嘛,你怎么用人去做牺牲品呢。反对。很可惜这次反对无效。最后邾国的国君还是把鄫国的国君杀了,鄫国是个小国,子爵,第四等的,宋国是个大国。公爵,第一次封的就是公爵,这是没反对成功的一次,但表达了一种观点一种意见一种声音,第二次呢反对成功了,这是怎么回事?有个大夫叫陈子车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就提出来要用活人殉葬,而且要杀的人都选好了,陈子车有个弟弟叫陈子亢表示反对,就去跟他嫂子和管家说【flash】你们不能这样做,为什么要杀活人殉葬呢?你是有所不知啊,老夫子老先生,他不是死在国内是死在国外呀,生病时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真对不起他啊,所以他死了后我们得派两个人到阴间去伺候伺候他,病人嘛。是啊,大兄弟,你哥没享着福,死后找个人照顾这不很正常吗?噢,我知道了,你是说我哥在阴间需要有人照顾是嘛,照我说最该照顾他的不就是嫂子和管家你们两个吗?【正文】所以我的意见是这样,能够不用人殉葬最好,如果一定要派两个人去伺候我哥,要不你们俩去,这两个就不说了,这就反对成功了。陈子亢这人大家也许能想起来,就是陈亢,讲孔子时讲过这个人,他曾向子贡提问题,向孔鲤提问题,我称之为编外粉丝的那个。现在看来陈亢虽然是孔子的编外粉丝但是得孔子之真传,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也是反对人殉的,孔子不但反对活人殉葬而且连用俑来替代都反对。因为周人废除人殉制度后他要找替代品,替代品就是俑,比方说秦始皇(陵墓)里的兵马俑就是替代活人,它不能把一个军都埋进去,就做成泥人。俑当时有两种,一种是木头做的一种是泥做的,做的跟真人一样。孔子连这个都反对,孔子的说法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谁发明的用俑来殉葬呀,这个人断子绝孙。那孔子为什么说得这么重呀,这段话记载在《孟子》这本书里,杨伯峻先生注《孟子》时是这样解释的,说孔子不知道俑是替代人的,有了俑做殉葬,发展下去就会有活人殉葬,所以孔子反对。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孔子应该是知道的。我认为孔子是从根本上反对人殉,用真人用活人不行用假人用替代品也不行。孟子就讲的很清楚,孔子为什么要反对用俑,太像人啦,我们看秦陵兵马俑,它是真人大小,而且那时木制的俑是能动的,能够涌动,所以叫俑,那你能够用一个很像人的东西来殉葬,意味着你承认用人殉葬是合理的,孔子从根本上反对,这就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人道主义,一种原始的素朴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孔子这里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周人做的第一件事,把人当人。【画外音】尽管殷商政权杀了那么多人,甚至杀了贵族来祭祀来陪葬,皇天上帝还是不保佑他们,他们还是灭亡了,而且亡的很快,所以殷商灭亡的教训自然就成了周朝的经验,周人要想保住胜利果实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殷商的统治者不把人当人周朝的统治者就要把人当人,所以周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当人,但问题仅仅“把人当人”就可以了吗?似乎还远远不够,那周朝既然不能再像殷商那样不把人当人又该怎么办呢?它会做什么事情来保障自己的政权呢?【正文】周人做的第二件事:“把神当人”,为什么要把神当人呢?因为周人他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天命还要不要,鬼神还要不要,周人说必须要。因为不讲天命他的统治就没有依据,不讲鬼神他的统治就没有手段。天下原本是殷商王朝的,凭什么我们周人来统治,周人的解释是天授权给我的,天的这个授权就叫做天命,天的命令。那为什么我们可替代殷商,是因为天不授权给殷商了,天本来是授权给夏的,但夏犯了错误所以天改变了主意授权给殷,殷商替代了夏王朝,这叫做革命,革除天命,简称“革命”,又叫做殷革夏命。现在天又改变主意了,已授权给我们周了,所以周革殷命,所以天命必须讲否则统治没依据,鬼神也必须讲否则统治没手段,要讲天命要讲鬼神就得有祭祀,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只有把神当人。这个想法估计也是周公最先想到的。《诗经》里有一首诗叫《文王》,据说是周公作的,什么内容呢,就是讲周王朝在祭祀时,有很多殷商王朝的那些贵族也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参加祭拜,于是周公就想这些殷商王朝的子孙他们拜的可是我们周人祖先啊,殷商王朝那么多子孙转眼之间就得拜我们周人的祖先,我们周人将来也会有很多子孙会不会去拜别人的祖宗呢?所以这一幕看得周公是惊心动魄,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天命靡常”上天,上帝,皇天,老天爷他并不是只眷顾一个政权呀,他可是说改变就改变啊。所以周公对昭公说“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尚书君爽》”我们只能把文王和武王的德政继续下去,才能保住我们的胜利果实。这是周人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一种理智和冷静,非常了不起。那怎么做呢,对天神命重新定位重新解释。怎么重新定位重新解释,第一,人与天的关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转僖公5年》引《周书》。天不讲感情,谁有道德它帮助谁。第二,人与神的关系,“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转庄公32年》。神怎么样呢?根据你的表现赐福或降灾。第三条,“祸福无门,为人所招。《左转襄公23年》”。就是祸福它没有什么一定之规,你做得好,你想福你就有福,做的不好你招祸,祸就来了。这三句话就重新定位了人和天神命的关系,而且第一句话说的最早,第二句话说在中间,第三句话说的最晚。这三句话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就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时候,还承认天有主动权,“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的时候,主动权就打折扣了。“祸福无门,为人所招”的时候,主动权在人家手上了。这就叫做越来越不把村长当干部,越来越不把豆包当干粮,越来越不把天命神当天命神。这样一来“以神为本”就变成了“以人为本”,神的祭坛就变成了人的舞台,由此产生了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什么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拜还照拜,祭祀还要搞,简朴一点,疏远了,而且孔子说得很清楚,我们在祭祀中对待鬼神的态度应该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什么意思?鬼神存在吗,祭神时你就当它存在,实际上是已经不信了,但你又不能公开说无神论,没有鬼神你祭祀干什么,墨子就批判他们吗,你们又不相信鬼神又要去搞祭祀,你不是伪君子嘛。那孔子这样说是伪君子,老滑头吗?不是,是什么呢,是孔子把祭祀问题想清楚了,人为什么要举行这个祭祀仪式呢,是借这个鬼神来凝聚活人,就是当我们都去敬神时,大家在一起时就团结起来了,它就有凝聚力了,我们对待祖先对待鬼神是表示一个心意,就像我们现在人死了要开追悼会一样,你说这个死了人,开追悼会搞个遗体告别他知道吗?不知道的。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表达心意表达敬意,寄托哀思,而且通过这样一个仪式把我们这些人

团结起来,这才是目的。既然目的在这地方,你就不要问鬼神在不在了,你只当它存在就是了。所以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孔子自己说的也很清楚,“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论语雍也》”。这是周人做的第二件事“把神当人”。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任何一个族群都必须有崇拜和信仰的对象,为什么必须有?【画外音】周人对待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可以说周人的这种态度来自他们对殷商灭亡的反思。众所周知殷商是特别崇拜鬼神的,对鬼神的崇拜无以复加,可以说是遇事必卜无日不祭,而且动不动就大批杀牲,杀人。殷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可这样的一种鬼神崇拜最终成了他们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的周人当然要以此为戒,自然要改革了。但问题是为什么一个族群必须有崇拜和信仰的对象呢?【正文】因为需要依靠这个对象作为一个中介来凝聚族群。人类在这个时候只有团结起来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所以早期人类他崇拜什么,图腾;后来崇拜什么,鬼神。夏就是崇拜图腾,商是崇拜鬼神,现在周人已经以人为本了,已经把人当人了,把神当人了,那他们崇拜谁呢,只能崇拜人,崇拜什么人,圣人。这就是周人开创的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圣人崇拜。圣人是什么人,最早的圣人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有大贡献第二是有大发明。哪些人?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后来再加上周公、孔子。为什么?有的有大贡献,大禹治水呀,周公制礼作乐,大发明嘛;黄帝发明了车子(传说了);神农尝百草(传说了);大贡献大发明啊。是圣人,崇拜他们。现在我们的神坛上已经没有神了,得换呀,就把这些圣人换上去了。但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有人会问了,人的崇拜也不一定要崇拜圣人呀,可以崇拜英雄嘛,英雄不也是人吗,英雄不能崇拜吗,在咱们中国有英雄崇拜,但英雄崇拜远远不如圣人崇拜。怎么讲,比方说三国,曹操是不是英雄,刘邦是不是英雄,孙权是不是英雄,英雄,崇拜吗?不崇拜。崇拜谁呢?诸葛亮,关羽,而且民间信仰的关羽还超过诸葛亮,最崇拜关羽。为什么,圣人,武圣人嘛,文圣人孔夫子,武圣人关老爷。那关羽为什么成了圣人呢?他没有大贡献也没有大发明还打了败仗,过五关斩六将,别人帮他打的,走麦城是真的,怎么成圣人了?我们来看孟子对圣人的定义:“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就是人当中最有道德的,道德楷模。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忠义嘛,义薄云天嘛,我们去看后来增补的那些圣人,诸葛亮,鞠躬尽瘁;关云长,义薄云天;岳武穆岳飞,精忠报国;被我们树为圣人,树为榜样的无一不是道德楷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是圣人崇拜其实是道德崇拜。我们可以把周人做的这些事做个总结:周人在取得了灭殷商的胜利后进行了反思,殷商王朝不可一世为什么顷刻间土崩瓦解,是因为他们不把人当人,为了吸取这样一个教训保证自己的胜利成果,周人提出了一个思想,当然没明确地说,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四个字“以人为本”。因为殷商王朝是以神为本的。以人为本表现为三点:第一点,把人当人;第二点,把神当人;第三点,把人当神。而且自从周人把人当神有了圣人崇拜后,中国人从此没有了宗教情结。中国没有宗教,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意识,因为宗教起的某些作用,比方凝聚人心,劝人向善等都由圣人崇拜替代了。有人说儒学是儒教我是不赞成的,就是说那是不是宗教的宗教,佛教,道教,儒教这种说法我是不赞成的。它不是宗教也不可能是宗教,因为我们不需要宗教,宗教起的作用,圣人崇拜都解决了。那这样的三个做法它分别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把人当人体现的是人道主义;把神当人体现的是理智态度;把人当神体现的是道德精神,三条加起来就是“以人为本”,或准确的说就是周公他们的以人为本,跟今天的以人为本还是不一样的。现在的问题是,这和礼乐制度有什么关系呢,下集讨论。

第五部前因后果 3新文化与新制度

【前言】上集易老师为我们分析了礼乐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周人总结了殷商灭亡的教训。为保住战果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治国思想,易中天教授称之为‘以人为本’,这与今天提倡的以人为本是有区别的,那这样一个治国思想与后世盛行2千多年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关系,究竟什么是礼乐制度?【正文】周人的这个以人为本就创造了一种新文化,这个文化不同于夏文化和商文化。平时说夏商周,一般的人都理解为三个不同朝代,其实它也是三个不同民族创造的三种不同文化,夏文化信天命叫做“厦道尊命”,为什么信天命,因为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他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刮风了,下雨了,打雷了,地震了,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信天命。所以夏人的态度也是“敬鬼侍神而远志”,也是“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要敬因为他害怕,为什么要远惹不起躲得起嘛。周文化的特点也是“敬鬼神而远之”,但它不是躲,他是想通了,天不可信。“天命靡常”,可信的就是人,天命无常,有常的就是德。而殷商呢,它是重鬼神,拿鬼神来吓唬。因为他觉得他的统治有危机心里没底,所以要利用鬼神来吓唬被统治者给自己壮胆。所以夏商周它是三种不同的的文化,因此礼乐它首先是一种文化然后才是一种制度,我们合起来称之为礼乐文化与礼乐制度。因此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他的第二条就是以德治国。而圣人崇拜刚好是从以人为本到以德治国的中介,因为圣人是人――以人为本,圣人有德――以德治国。一个圣人就把以人为本和以德治国连起来了,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周人为什么要以德治国,两个原因,第一是殷商的教训,第二是统治的需要。据《尚书泰誓》,周武王伐纣时开了一个誓师大会,讨伐殷商一个动员大会,周武王在这个大会上发表一篇演说,就是《泰誓》,但这个泰誓是不是周武王真的说的还是有问题,但可以代表周人的观点。周武王怎么说【flash】各位壮士,今天我们要出征去讨伐纣王,纣王虽然有壮士几万但不是一条心,我虽然只有你们几个人,但咱们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取得胜利。大王圣明,胜利,胜利【正文】而且周公他们认为殷纣王灭亡就是不把人当人,不把人当人就是失德,我们要把人当人这就是有德,德就是得。在中国古代道德的德就是得到的得,是一个概念。周人以道德得天下就得以道德治天下,所以他必须以德治国。问题在德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这个以德治国怎么治呀,治国是实实在在的事,所以必须有辅助手段有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是什么呢?就是“礼乐”。【画外音】易中天教授认为周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和以德治国,而这只是思想层面的内容,在现实中还需要具体的实施方案,这就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至关重要,历史学家在表述社会混乱时常常会用“礼坏乐崩”这样的词汇,可见礼和乐关系着社会稳定,那礼乐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它与现实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正文】礼的作用是维持秩序,礼的核心概念就是秩序。社会要有序没序就叫乱,怎样有序,靠礼。这样说还是很抽象,举个例子,举一个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但不一定弄得很明白的例子,就是五服,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了,五服是什么?五服是一种制度,丧葬制度,准确说就是丧服的制度,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你家里死了人你穿什么衣服,这个叫五服,为什么叫五服,因为它有五个等级:斩衰(催),齐衰(资催),大功,小功,缌(丝)麻。这五个等级有什么区别,三大区别:第一是布料不同;第二是做工不同;第三是(穿着)时间不同。首先我们要搞清五个等级的丧服都是麻布,你不能穿绸缎的,要表示哀悼的,要穿的差一点,都是麻布,但麻布是有生有熟的,斩衰是生麻布,粗麻布。斩衰在做的时候不能用剪刀绞要用刀砍,不是要裁吗,裁的时候用刀砍,叫斩。斩下来以后就淅淅缕缕的吧,而且不能缝边,就是把这个碎穗子都留出来,就像我们现在穿的那个很酷的牛仔裤一样,那裤脚都是在上面挖个洞,在现在就叫酷是吧,当时就叫苦,表示最悲痛,悲痛的不得了,这是第一等叫斩衰。第二等叫齐衰,它的特点是什么,熟麻布。从齐衰开始就改熟麻布了,以下四等都是熟麻布,但是粗,很粗。用剪刀绞,缝边。因为缝边所以叫齐衰。那齐衰(资催),大功,小功,缌(丝)麻都是熟麻布,都剪裁都缝边,区别在哪?齐衰是粗麻布,大功是比较粗的麻布,小功是比较细的麻布,缌(丝)麻是细麻布。就是缌麻的面料最好,是又熟又细所以叫缌麻。缌麻本身就是细麻布的意思。从这里能看出什么呢,就是穿的越差就表示越苦,表示越悲痛。所以它的第一级就是要给最亲最亲的人。那五个等级怎么穿呢,是这样一个规定:斩衰是臣为君,君死了做臣的穿斩衰,子为父,父亲死了做儿子的穿斩衰,妻为夫,老公死了老婆穿斩衰。还有一个特例回头再说。四种人先说三种,还有一个特例。服丧的时间最长,三年。实际25个月,古人说数字要注意,往往是有水分的,号称3年实际25个月,24个月就是两年,25个月就是三年。三年之丧实际上就是25个月。第二等齐衰。母亲去世(父亲已死),儿子穿3年;妻子去世,丈夫穿1年;祖父母去世,孙子孙女穿5个月;曾祖父母去世,曾孙曾孙女穿3个月。第三等大功:堂兄弟姐妹;已经嫁出去的自己的姐妹;已经嫁出去的自己姑姑;丈夫的祖父母等等去世,穿9个月。这就是大功。第四等小功:外祖父母(姥姥姥爷);舅舅,姨妈去世,穿5个 月。第五等缌麻:高祖父母;岳父岳母;外甥;外孙;女婿去世,穿缌麻5个月。这就是五服【画外音】我们常常听到五服制度,就是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尊卑关系的一套制度,所谓“出五服”就是指在葬礼上没有穿丧服的义务,从而在伦理观念上已不是亲属关系了。五服制度奉行了几千年,对后世中国特别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深远。那这样一套繁琐严格的制度,如果它只是针对丧葬习俗的话,怎么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五服制度的真正用途到底是什么呢?【正文】这五服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区别,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按等级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可总结为12个字:“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首先是区别内外,何为内何为外,父系为内母系为外,所以父系这一边的兄弟叫什么,堂兄弟,就是你叔叔伯伯的儿子,你得叫堂兄弟。堂是什么,厅堂啊,家里面。舅舅的孩子,姨的孩子叫什么,表兄弟,表是什么,外嘛,姑表亲还是姨表亲,姑表亲,为什么,姑姑是爸爸这边的人,姨是妈妈那边的人,所以姑表比姨表亲。“定亲疏”嘛。现在我来问,舅舅,姑夫,姨夫哪个亲,难住了啊,舅舅亲,呵呵,现在都亲了,咱说是古时候,为什么舅舅亲,舅舅是同姓,跟妈妈同姓,姑夫姨夫是别的姓呀,跟爸爸也不同姓跟妈妈也不同姓,所以舅老爷面子是一等的,那第二等面子呢。姑夫,因为这夫妻两个当中有一个是同姓,跟父亲同姓,姑姑跟父亲同姓嘛,姨夫呢第三,为什么呢,姨是跟妈妈同姓,姨夫呢跟谁都不同姓,所以是舅父,姑夫,姨夫这么排,所以在中国古代这个家族中,舅老爷来了还是满有面子的,家里有什么事决定不了要把舅舅请来,娘舅娘舅嘛,娘舅他跟娘是一个姓,那么我又问一个问题了,舅老爷和姑奶奶谁的面子大,姑奶奶,你别看舅舅是男的姑姑是女的,姑姑是跟父亲同姓,所以这些亲戚中面子最大的是姑奶奶,所以我们说一个女人利害得叫她姑奶奶,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你生一个女儿,小姑奶奶,可了不得了。我们去读《红楼梦》,贾母坐在当中,这边几个丫头,几个小姐,迎春啊,探春啊,惜春啊,黛玉啊,宝钗啊,怎么着的,坐着,王熙凤啊,李纨啊怎么着啊,站着,姑娘面子大。《红楼梦》里有句话嘛,姑娘是娇客,面子大着呢,中国的事儿麻烦。“别内外,定亲疏”。第二个“序长幼,明贵贱”。就是必须长幼有序,比方说,父亲死了儿子穿什么,斩衰,三年。而且还必须做两件事,第一要在腰上扎一根带子,表示什么,太悲痛了,吃不下饭,饿的裤子都提不起来了,杵(础)根棍叫哭丧棍,什么意思,站都站不起来了,那儿子死了父亲呢,(儿子)就不享受这个待遇了,不能享受斩衰的待遇,长幼有序呀,“序长幼”的目的是“明贵贱”,贵贱什么标准呢,君尊臣卑,君主死了做臣子的服斩衰;父尊子卑,父亲死了做儿子的服斩衰;男尊女卑,父亲死了儿子服斩衰25个月,服丧三年;母亲死了看情况,母亲死了父亲还在齐衰一年,父亲不在了齐衰三年。“序长幼,明贵贱”这是什么,这就是礼。所以我们看所谓礼,它的核心,关键内容是什么?两个字:等级。所谓礼乐制度首先是一种等级制度,儒家思想里最糟糕的东西就是这个等级制度,强调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这是儒家和墨家的一个重大分歧。墨家是主张人人平等,所以墨子讲兼爱,讲无差别的爱,讲对所有人同样的爱;而儒家讲仁爱,讲有差别的爱,有等级的爱,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就叫伦。伦这个字的概念就是秩序。阐述这个等级制度,秩序制度的原理就叫伦理,表现伦理法则的就叫礼法,表现伦理法则的制度就叫礼制,表现伦理原则的情感就叫仁爱。这就是礼乐制度的礼,也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人本来是平等的,都是人嘛,所以以人为本你就是应该把所有的人都看作人,看作同样的人,才是以人为本,你怎么在人当中分三六九等呢,谁又愿意做人下人呢,谁又愿意被上面有人压着盖着受压迫呢。这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在这样一种等级制度下生活那是不爽的,是不会快乐的。这样一个制度也是维持不下去的。这点周公看到了,他就用了另一个手段来弥补,这个手段就是乐【画外音】五服制度不仅只是一种丧葬礼仪,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等级的一把标尺,五服制度虽然由周人首创,但经后世儒家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不平等的礼法会让社会产生不稳定,所以礼法的创立者周公同时创立了配套的乐文化,那乐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乐又如何能弥补等级制度所带来的不公平呢【正文】乐这个字两个读音,一个是音乐的乐一个是快乐的乐,这两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是通的,音乐就是使人快乐的,快乐就是像音乐一样的。那么周公还有后来的儒家就告诉我们,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像音乐一样,如果我们的社会像音乐一样,不是很快乐吗,那音乐有什么特点呢,音乐是由乐音构成的,音乐的基本元素就是乐音,就是音符(1234――),那乐音有什么特点,乐音的特点就是,有区别,有什么区别,四个:第一个音高,为什么有高低,振动频率不一样,比方说中央C,就是五线谱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当中的那个音,叫中央C,它的振动频率是260次/秒。比中央C高一个八度的音i,它的振动频率是520次/秒,刚好一倍,这是音高的不同。第二音长,一个乐曲中音不可能同样长,同样的重复的音可能是一个长一个短,音长不一样。第三个区别,音强,强弱不一样,第四音色,小提琴拉出来的,二胡拉出来的,钢琴弹出来的,同样的音它不一样,这叫音色。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大不同。所以乐音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但组织在一起是很好听很快乐的。这叫什么,和谐,和谐什么意思,多样统一,必须首先是多样的,一样的不叫和谐,11111,111,这没法听,肯定是不一样的,654321,有点区别,也不对,它也不是音乐,因为音乐除了旋律外还要有节奏,把654321节奏改成65643,2――,这音乐嘛,什么啊,哪个音乐啊,二泉映月嘛。人生的长叹,656,43,2――,唉!!多样统一嘛,所以乐呢它能调节由于等级秩序带给人的不愉快,这就是礼乐制度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好像没问题,问题是能行吗?能,为什么能?因为音乐有三大功能,第一个是宣泄功能,一个人要是心情不舒畅,音乐能让你舒畅。不信诸位哪天不痛快了,黄土高坡喊一嗓子,那就快乐了,他就宣泄了。第二是调节功能,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电视机前的观众当过妈妈的都知道,小孩子咿咿呀呀哭的时候,你把他抱过来拍一拍,给他唱首歌,他不睡觉在摇篮里闹,唱个《摇篮曲》。摇着摇着哼着哼着,他慢慢就安静下来了,德国的艺术史学家格罗塞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个白人探险家到澳洲去,不守当地人的规矩,当地人有个禁忌,就是有一种东西是不能吃的,叫贻贝。当地人迷信,说吃了贻贝就会有台风,这白人他不信这个,吃了。结果他的一个土著向导吓得睡不着了,睡不着怎么办,他就唱歌。怎么唱的,他说,为什么要吃那个贻贝呢,那魔鬼的风暴可就要来了,为什么要吃贻贝呢?探险家的记录是:这个土著唱着这支歌直到睡熟。它有调节功能。第三个功能,情感传达功能。音乐是可以传达情感的。不但音乐所以文学艺术作品都有情感传达功能。有一首歌:夜深沉,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它是那么明亮,它是那么晶莹,它是我日夜思念的眼睛。我看见了你呀,你也看见了我。情感传达。所以音乐他能起到一种什么作用呢?把大家的情感统一起来。我们听席勒作词贝多芬作曲的《欢乐颂》: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大家满怀激情来到了你的圣殿里,你的光芒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你的光芒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是欢乐女神的功能,是音乐的功能。如果我们大家在一起来唱这个《欢乐颂》时,就真觉得我们的分歧都没有了。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就凝聚起来了。这样一个作用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里有三个字来概括:叫“乐统同”,乐就是使大家相同的,那礼呢:“礼辨异”《礼记乐记》,礼是区别大家的。又有区别又有统一,又有多样又有统一,就和谐啊。所以在周公设计的这个礼乐制度里,礼和乐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像什么呢?像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我们去看那个太极图,它阴阳二鱼是交错在一起的,然后在一个圆里面旋转,同一个圆心,这个圆心是什么呢,以德治国。所以礼乐制度是什么?就是以德治国礼乐来辅助,一个核心两个支撑点。这就是礼乐制度。《礼记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你如果在礼和乐两方面都做的很好,都能够得到,那就是有道德,有道德就能得人心,得人心就能得天下,这就是周公的设计,当然我想恐怕也不是周公一个人吧,应该说是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的一个精密的设计。这个设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思想已非常成熟了,如果不是有很成熟的智慧是设计不出这个制度来的,这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产生百家争鸣这样一个文化现象的第一个原因:心智的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三个原因,这是第一个。但我们同时也会产生一个问题,设计的如此精巧的一个制度在实行了几百年后为什么会面临崩溃?下集来回答。

第五部前因后果 4命运呼叫转移

【前言】前面节目易老师为我们解释了我们常常听说却并不熟知的礼乐文化,礼与乐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周人稳固的治国根基并对后市影响深远,时至今日礼文化的重要内容,例如“五服”制度仍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而乐文化则以其对人性的通达而塑造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礼乐制度确实对周王朝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这样一个稳固的结构却在春秋战国时期土崩瓦解,这又是为什么【正文】要回答礼乐制度为什么会面临崩溃,先要弄清它为什么能实行几百年,除了制度本身设计得很精巧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它有个配套制度,什么制度?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就是说周公当年进行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时同时设计了三种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封建制已讲过多次,就是封土建国,就是周天子把天下分成好几个国家,国封给诸侯;诸侯接过来后再把自己的国再分,分给大夫。周天子把国分给诸侯这叫建国,诸侯把自己的国分给大夫叫立家,从此天下就分成了三个层次:天下;国;家。对应的有三种贵族:天子;诸侯;大夫。这就叫封建制度。这个制度是个什么样的呢,它是一种分权制,把最高权力层层分下去,我称之为自上而下层层转包,份额不同各有所得。德者得也。这是封建制。第二个叫宗法制,也包括三个内容:第一个叫一夫一妻多妾制;就是规定贵族男子只能有一个正妻但可有很多侧室,这叫妾。有人说这叫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因为妻妾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比方说妻家和夫家是亲家,是婚姻关系,妾家就不是了。夫妻两个坐下来吃饭,妾是要站着的,有很多规矩。只能叫一夫一妻多妾制。第二个叫嫡长子制,就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是父亲的正宗继承人,这个家族不管他是王族还是公族还是一般的普通家族,所有的产业在父家长去世后由嫡长子继承,正妻生的其它儿子叫次子,妾生的儿子叫庶子,次子和庶子原则上不能继承,只是原则上,有时碰巧正妻没孩子没嫡子,那就在后两者中挑人来继承。但按礼法但凡正妻有子的只能是嫡子继承。因此嫡长子意味着正统,正宗,嫡系,我们现在讲嫡系什么意思,就是第一个是高祖,他生了一个嫡长子(正妻生的大儿子),他就继承了;这个嫡长子的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他的嫡长子,如果这个系统是嫡长子嫡长子这么继承下来,这个系统就叫嫡系。后来讲什么嫡系部队啊,就是最亲的,亲儿子啊,就是这个意思,这叫嫡长子制,嫡长子如先于父亲去世,父母为他服斩衰三年,这是一个特例,我上集讲了有个特例没说,就是这个。这是唯一的长幼颠倒,可见嫡长子有多么重要,因为它代表嫡系啊。第三个叫父家长制,就是这个家族的长房,长孙是当族长的,在家里面是当家长的,在国里面是当国君的。如果是周王国的那就是做天子的,这叫父家长制。父家长制,嫡长子制,一夫一妻多妾制合起来叫宗法制。周公他们的精巧之处在什么地方呢?他把封建制和宗法制结合起来了,怎么结合呢?他说:我们天下就像一个家族,老爸是谁,天,天是我们共同的爸爸,这个爸爸他有个嫡长子,谁啊,天子。天子是谁呀?就是天的嫡长子,因为天下是他的,那他的那些兄弟怎么办呢,就是次子庶子吗,封出去做诸侯。每个诸侯又有是他这个国的嫡长子,他这个国的嫡长子的兄弟呢再封出去做大夫,那么大夫呢他有家,他是家长,他又是嫡长子,那么这个嫡长子的兄弟呢,做士,贵族的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士,这么来的。这样一来就怎么样了呢?周人就把整个天下变成了一个家族,这个制度叫家天下制。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就是这个意思,既然整个天下是一个家庭,那么就可以实行礼乐制。为什么呢,一个家里的人都是家人,应该怎么样呢?第一要相亲相爱,这是仁;第二要互帮互助,这是德;第三要长幼有序,你不能说儿子跟父亲打成一团糟,这就不对了,这就是礼;第四还要其乐融融,这就是乐。仁德礼乐都因为整个天下是一个家庭,所以礼乐制能够实行是因为他和封建制,宗法制共同构成家天下制。【画外音】根据周人的设计,封建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构筑起周王朝,家即是天下,天下也是家的制度,这个制度精巧而严密。周人奉行数百年,对后世文化心理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但这个状况随着西周的结束而改变,中华大地进入了一段战火连天,混乱不堪的春秋战国时期。那设计的如此严密的制度为何会崩溃瓦解呢【正文】我的回答是,都是“月亮”惹的祸,为什么都是月亮惹的祸呢?我们可把周天下和秦王朝,也包括后来的秦汉唐宋元明清这些王朝做个比较,这些王朝是什么样呢,是统一国家,这个制度我们称之为帝国,帝国的下面没有国家,虽然有些时候帝国下面也分封诸侯国,但这些国家都不是独立主权国家,这些国家的王公侯也不是国家元首,而周天下不是这样,周天下是国家联盟,我们称之为邦国。所谓周王朝这个说法其实是可商量的,它不是统一国家是一个国家联盟,其中包括很多国家,这些很多国家当中最牛的是周王国,然后下面有宋公国,齐侯国,郑伯国,楚子国,许南国,就是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这些国家是独立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它独立的程度也不一样,越到后面越独立,但它是相对独立国家,有独立主权,有自己的国家元首,政府,军队,财政,而且这些国家的内政周天子是不能干涉的,给人的感觉它像联合国。但周天下和联合国还是不一样的,在联合国里不论大国小国,所有国家是平等的,而周天下是什么样呢,周天下它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周天子,这个周天子有三重身份:第一他是周王国的国君,因此叫周王;第二是周联盟的盟主,因此叫天王;第三是皇天上帝的嫡长子,因此叫天子。国君们叫什么呢,诸侯。什么叫诸侯,诸就是多的意思,诸多的侯尊奉共同的主,什么结构,“众星拱月”。我们把这三种制度比较一下就可看出,联合国是“群星璀璨”,秦王朝是“烈日当空”,周天下是“众星拱月”。那好了,大家又会提问题了,就算是吧,众星拱月又怎么就要出问题呢?因为月亮太多了,我们看看周王朝周天下的结构,天下有一个月亮,天子,有很多星星,诸侯。到了国里面呢,每个国里面有个月亮,诸侯;又有很多星星,大夫。又是众星拱月。那到了家里面呢,大夫是月亮,士是星星,又是众星拱月。所以是一个小的众星拱月变成星星再拱一个中的月亮,这个中的月亮结构又变成星星去拱一个大月亮。天子就是大月亮,诸侯是中月亮,大夫是小月亮,士呢,候补月亮。为什么,他也是大夫的兄弟呀。那大月亮,小月亮都是月亮,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怎么你就可以当月亮我就要当星星,凭什么,那周公的说法是嫡庶有别,人家是嫡子你是庶子吗,你命不好投错胎了。嫡子就一定比庶子好吗?我们看《红楼梦》的贾探春就是庶出,赵姨娘的女儿嘛,贾探春优秀的不得了,所以这是不对的,讲不通的。而且我们要看西周封建的时候实际上是怎么回事,是按嫡庶这样分吗?实际上还是看拳头。西周封建时爵位最高的是什么,周王国,周王国是谁的,周武王的,周武王为什么牛,为什么能当天子,天下他打下来的,那第二等是谁,宋,公爵,宋为什么封个公爵,因为宋就是商,就是被周打败的那个商,原来很牛的,现在战败国了,次一等,公爵。楚国封个什么爵呢,子爵,楚国为什么就只能封子爵呢,因为当时楚国是蛮夷,南蛮嘛。当时我们华夏民族指的是中原地区的这个民族,像鄙人湖南人,那个时候就是蛮子,蛮子嘛就只能给个子爵嘛,四等,“四等星星”,所以说到底是什么,谁的实力强谁当老大,谁的枪杆子硬谁有话语权,这叫什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才是实质。那这样的一个“众星拱月”结构只有在所有国家实力不变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实力一变就不一样了。孟子有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就是一个家族它最多兴旺五代,五代以后就讲不清楚了。那我们算算从西周封建到春秋多少年,三百多年。30年一代,十几代了,还能是西周封建时候的那个状况吗,不可能的,所以到了春秋时期是什么呢,这些星星们,大星星诸侯,中星星大夫,其中的某些是枪杆子多了,腰杆也硬了,这时他们会怎样呢【画外音】在周人礼文化的“五服”制度的规定中,出五服就不是亲戚了,而西周经历达三百年之久,随着人口的繁衍,政治格局的稳定,“家天下”其实已是一种名义上的制度了,王公贵族之间早就没有了血缘的联系,礼坏乐崩在所难免,那么当旧的制度崩溃后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呢【正文】我们看《春秋》,春秋的第一年叫隐公元年,隐公元年发生了一件标志性的事件,叫做“郑伯克段于鄢”。郑伯是谁,郑庄公,是伯爵;段是什么,他弟弟叔段,弟弟名字叫段。“郑伯克段于鄢”就是郑庄公在鄢这个地方把他弟弟打败了,庄公为什么要打他弟弟,很简单,庄公的妈妈偏心眼喜欢他弟弟不喜欢他,都是一个妈生的啊,但庄公是长子,嫡长子,他继承爵位,他妈为什么不喜欢庄公呢,因为生庄公时她难产,胎位不对差点死了。妈就想这个儿子要我的命呀,这个小儿子生的时候顺产,喜欢小儿子。反正当妈的事咱也讲不清,但按宗法制,她不喜欢的大儿子继承了君位,于是这个妈就去跟他大儿子说,那你得对你弟弟好点,不断的为叔段要东西要地,要人要钱,这个叔段呢就越来越膨胀,膨胀到最后是什么呢,耗子腰里别了杆枪,他起了打猫的心思,准备颠覆他哥的政权,没想到他哥先下手为强把他干掉了。这就是“郑伯克段于鄢”的大致过程。这个故事就是《春秋》这本书的开头,我称之为标志性事件,为什么是标志性事件呢,因为整个春秋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窝里斗,以下犯上,耗子打猫。也可概括为三句话,“旧制度解体,旧秩序崩溃,旧道德沦丧。”春秋就是这么个意思。再具体一点,还可再概括为三句话:“王室衰微,诸侯称霸;公室衰微,大夫擅权;士氏衰微,家臣专政。”这里有三个概念要解释,王室,公室,士氏,王室就是周天子那个家族,因为他是王嘛,所以叫王室。公室就是诸侯的家族,因为诸侯都可以称为公。士氏就是大夫的家族。王室衰微诸侯称霸意思很清楚,就是天子不行了,诸侯变牛了;公室衰微大夫擅权就是诸侯不行了,大夫变牛了;士氏衰微家臣专政就是大夫也不行了,家臣牛了,家臣是什么,大夫家里帮着管家的,老板不行了,打工的牛了,这就是春秋。【正文】《春秋》是儒家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中的“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一,是我们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纪录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整部书以鲁国的12代国君作为纪年方法,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反的历史。我们通常说的《春秋》分两部分,一部分称为“经”,就是经孔子所修订的史书原文,另一部分则是后人的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例如著名的《左传》就是经左丘明作注的《春秋》。上文提到的“郑伯克段于鄢”纪录在《春秋》的开篇,而类似于“郑伯克段于鄢”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春秋时期时有发生,那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正文】我们看楚国,楚国前面讲了,西周封建时被周成王,还不是武王封的,成王封的,封了个子爵,第四等,封地多少,50里,就是纵,横50里,小国。楚人不服啊,你们都几百里我50里,凭什么呀,不服周,我不服从你周,所以湖北人到现在还有这句口头禅“不服周”,就从那传下来的,不服周怎么办呢,自强,奋发图强,结果还没到东周时楚国就开始强大起来了,强大了后他就提出来我也要当王,第一个称王的楚国国君叫熊渠,他怎么说呢,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好谥。什么意思,我们楚人野蛮人,不吃你那一套,我称王。但这次称王没成功,称了一会又缩回去了。枪杆子不够多呀,但到春秋初年周平王时,楚国又出来了一个国君叫熊通,这个熊通厉害了,他怎么办呢,发兵去攻打随国,随国什么地方,现湖北随州市,就是出土编钟的那个地方,随国的国君和周天子同一个姓,姓姬。他打随国什么意思,就是要随国的国君去告诉周天子,他怎么说呢,他说寡人现在手上有几杆“破枪”(我有敝甲),我想到你们中国去参观学习(观中国之政),中国这个时候指的是中原地区,你们中原地区不是文明吗我们楚人不是野蛮嘛,我们这个野蛮人也想学习呀,到你们中国去参观学习,不过我们这个野蛮人习惯不好,“上学”的时候喜欢带“枪”,随时有可能掏出来,所以我怕见了面不好意思,你是王我才是个子啊,多不好意思,是不是给我提高点待遇。周王不同意。熊通就说,哎,奇了怪了啊,给你四两颜色你就真开染坊了,我让你给我提高一下待遇是看得起你,把你当回事,给脸不兜着我自己加,也不那么麻烦了,我就当个王,自称武王。从此之后楚人开始称王,代代都称王。子爵呀,上面还有伯爵,侯爵,公爵才能当王嘛,一口气就当王,真是“直升飞机”,但武王熊通坐了这个“直升飞机”后大家不承认,诸侯们也不承认。我们去读《春秋经》读《左传》,你看看对楚国国君是怎么表述的,楚子,那孔子他们说你就是子,你是什么王啊。所以这个楚武王他是放了个“人造卫星”,没真正当上“月亮”。这样到了孔子出生前55年,楚王就开始叫板了,这个时候的楚王是楚庄王,楚庄王是个什么人?有个成语叫一鸣惊人就是庄王的故事【flash】伍大人,咱们大王已整整三年不理朝政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谁说不是呢,要不咱再去劝劝大王。大王啊,最近有人给我出了个谜语,微臣是怎么也猜不出来,噢,是吗?什么谜语这么难呀?楚国有一只大鸟栖息在朝堂之上,整整三年它既不飞也不叫,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哈哈,我猜着了,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他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就等着瞧吧。【正文】果然这个楚庄王就一鸣惊人了,他最后成了霸主,春秋五霸之一。这位老兄怎么样呢,他真的拿着“枪”去“上学”去了。跑到周王国的地盘上搞“军事演习”,军事演习我们知道,常常是打政治牌,给别人看的,耀武扬威,这个时候的周王是周定王,周定王这个时候已经摆不起架子来了,只好派手下的大臣王孙满去劳军,慰问慰问,抗议都不敢提还要慰问,一慰问这个楚庄王就问了,哎,我听说那个九鼎在你们那里,有多大有多重啊?什么叫九鼎,就是大禹当部落联盟领袖时铸的九个鼎,这九个鼎的青铜来自当时天下的九州,因此九鼎象征着天下的最高领导权和最高统治权。庄王的这个动作就叫问鼎,现在还有句成语叫问鼎中原,就是从这来的。就是打这个最高领导权的主意了。王孙满听了后马上就义正严辞地说,在德不在鼎。一个人能不能得天下不在于他有没有这个鼎而在于他有没有德。庄王不吭气了。这是天下的情况。那国和家呢,也一样。比方说孔子的家乡鲁国怎么样呢?政权被三家大夫分了,就是季孙氏,书孙氏,梦孙氏三家大夫。孔子出生前11年,三家大夫把国家的军队分了,分成三军一家一军。到了孔子出生后16岁时,三家大夫又把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分成四份,季孙氏拿两份,书孙氏梦孙氏各拿一份。国君呢,没份了。那家呢,家也不怎么样,这三家大夫的家政又被他们的家臣把持了,比方说前面讲过的阳货就是季孙氏的家臣,阳货干什么呢,在孔子47岁那年,阳货把他的老板季桓子囚禁起来,然后跟他签订城下之盟,说你得让我在鲁国掌权。当时的这个等级啊,国是国君的,国君的臣是大夫,大夫的臣是家臣,阳货是家臣要干什么呢,要当国君的家,这不乱套了吗。这叫什么,恶有恶报呀,你三家大夫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家臣就不把你放在眼里;诸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大夫就不把诸侯放在眼里,这不是恶有恶报嘛,这种状况到后来愈演愈烈,到战国时期既有天狗吃月亮,又有大鱼吃小鱼,我们都知道的,有三家分晋,田和代齐,诸侯称王。这叫什么?这就叫“命运呼叫转移”。西周的时候,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整个天下是众星拱月,用儒家的话说叫天下有道;到了春秋时,星星不是星星月亮不是月亮,用儒家的话说叫礼坏乐崩;到了战国时,星星变成月亮,月亮变成星星,用儒家的话说叫天下大乱,到了战国之后到的秦呢,怎么样呢,一个星星变成了月亮,然后变成了太阳,它就是秦。秦一统天下,把所有的星星月亮都灭了,自己当“太阳”。这叫什么呢?改天换地。春秋战国时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所以春秋战国面临的是什么?社会剧变。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会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第二个原因,社会的剧变。(注:第一个原因,心智的成熟)。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重大转型期,要转型了,在这样一个重大转型期必定会出现许许多多问题,需要有人回答,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上,中国向何处去,那么谁能回答呢?。下一集来回答。

第五部前因后果 5士人的崛起

【前言】前面节目易老师讲到周取代了商之后,他们用礼乐来实施统治,这比滥杀无辜草菅人命要好多了,算得上既开明又文明的制度,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思想上确立“以人为本”,政治上实行以德治国,制度上推行礼义教化。这一切举措的实施说明了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民族,这才创造出如此精巧高明的新制度和新文化,这也正是出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个原因,心智的成熟,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硝烟四起,周人建立的社会制度一下子礼坏乐崩,这才出现了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面对如此大乱的局面社会该何去何从,谁又能回答这个问题呢?【正文】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士,也就是士人,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为什么只有士能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在春秋战国尤其是在战国时期士是最牛的,为什么牛怎么个牛讲个故事,到了战国中后期各国诸侯大夫都要养士,什么叫养士,就是把这些士都网罗到自己门下掏钱养他们,养士养最多的有四个人,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贾谊的《过秦论》里就讲到这四人,叫做: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四个人每人养的士都在3000 以上,他不但要养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很牛。比方说孟尝君手下有个士叫冯驩(欢)。他呢是自己去找孟尝君的,穿了一双走远路的草鞋去见孟尝君,孟尝君马上就接见了,然后非常客气地问:【flash】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教导我的吗?没有什么,我就是听说阁下喜欢养士对士人很好,我正好也没地方吃饭就来了,没什么好帮你的。【正文】孟尝君想,怎么来了这么个人,也是士啊得养着。那好好好,然后把他的接待办主任叫来,来了一个你安排他住招待所,叫做传舍。住在招待所。过了几天孟尝君就把接待办主任叫来,说新来的那个姓冯的这两天在干什么呢。接待办主任说唱歌呀,整天都在唱歌。这回来的这个冯先生实在是太穷了,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有一把长剑。他每天都弹着那个剑唱歌,唱什么呢?有个相声说过这个事,说他这么唱的“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个郎里个郎里个,火红的太阳当头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郎里个郎,郎里个郎。弹宝剑,郎里郎里。这是相声啊,他唱什么呢?长铗(jia1)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4》。就是说,宝剑啊,宝剑啊,咱回家吧,孟尝君这不咋地,吃饭都没有鱼呀。孟尝君听了汇报后说,这么办吧,给他换到宾馆,叫做幸舍。不住招待所了,升级,吃饭有鱼。过了几天孟尝君又问接待办主任,冯先生怎么样了,唱歌,弹着宝剑唱歌,唱什么?长铗(jia1)归来乎,出无舆《战国策齐策4》。宝剑啊,宝剑啊,咱回家吧,我在这个地方住着,出去连个车都没有。孟尝君说,好吧好吧,让他住星级酒店,五星,叫做代舍。给他配个车。打的也行,报销。过几天孟尝君又问接待办主任,冯先生该满意了吧。哎呀,不满意,还唱歌呢,唱什么?长铗(jia1)归来乎,无以为家《战国策齐策4》。宝剑啊,宝剑啊,咱回家吧,这个地方不能当家住呀。孟尝君想这也太过分了吧是不是,你什么都不能帮我,也没什么教导我的指点我的,空着两手来,我从招待所给你升到宾馆,又从宾馆升到五星级酒店,你说还不像个家,我怎么着呢,我在香山给你买个独栋别墅,给你配个老婆俩小秘,还是没有办法,一口气吞到肚子里,住着吧。牛啊。所以当时的士人是很牛的,而且脾气还大的不得了。孟尝君手下不是食客三千吗,三千人吃饭得有多大个饭厅啊。古人吃饭席地而坐,前面放一个几,每人一份,分餐制,三千人啊,孟尝君得盖多大一个饭厅呀,而且孟尝君每次都和大家一块吃,吃一样的饭菜表示礼貌。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有一个士,食客,被安排坐在一个光线不太好的地方,看不清楚吃什么。他就想你把我安排在这个地方,是不是我吃的跟你们吃的不一样啊,然后就说罢食。孟尝君只好起来端着自己的盘子,像现在吃自助餐一样端盘子过去给他看,你看你吃的和我吃的一样呀。这个人也牛,唰地拔出宝剑自杀,我冤枉你了我以死谢罪。所以那个时候的士,真是有士气有骨气有志气有血性。那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了,这个士他为什么这么牛呢?【画外音】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宗族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便通过养士的方式大量集中人才,迅速提高自己的政治声誉以号令天下,所以养士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只要是有实力的国君或权臣都尽可能多的收养门客,那这些士人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礼遇?【正文】三个原因:第一是有本事,前面说的那个冯驩(欢)他去见孟尝君时,孟尝君说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可教导田文的呢?冯驩(欢)说没什么,在孟尝君那住着,后来孟尝君被罢官了,为什么被罢官呢,因为孟尝君能力强势力大,功高盖主,齐王就把孟尝君的相这个职务给罢了。孟尝君罢官以后三千食客一哄而散,没前途了嘛。只有冯驩(欢)留下来,他对孟尝君说:【flash】请先生给我一辆车子和一些钱,我保证帮你恢复相位。好,没问题,我给您一辆车一些钱,那就有劳阁下了。【正文】然后他就拿着这些钱坐着车子奔秦国去了,到了秦国他去见秦王,坐下来谈话,跪坐,席地而坐,坐在脚后跟上。秦王就问: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教导我的吗?冯驩说是啊,请问大王当今之世最牛的国家是哪两个,齐国,秦国,齐国和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局势呢,雄雌不两立。就是齐国强了秦国就会弱,秦国强了齐国就会弱,势不两立,将来谁最强谁得天下。古人席地而坐是坐在脚后跟上的,秦王听了这话啪一下就坐直了身子。说请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秦国不会弱呢,冯驩说很简单,把孟尝君请到秦国来,齐国为什么强因为有孟尝君,现在孟尝君被罢官了心怀怨恨,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多年熟悉情况,这么一个人你弄过来还怕秦国不强大还怕齐国会兴盛吗。秦王说是啊,有道理。冯驩马上说,大王要做赶快做,等齐王想明白了就来不及了。秦王说,好,我派十辆车子去接孟尝君。冯驩说,好,那小人就告辞了。出来后一溜烟跑回齐国去见齐王,说大王知道当今之世最牛的国家是哪两个吗,齐国和秦国呀,秦国强了齐国就弱了,齐国强了秦国就弱了,这叫雌雄不两立,告诉大王,小人刚刚得到消息,秦王已经派了十辆车子来请孟尝君,孟尝君要是到了秦国咱齐国可就完了,大王斟酌斟酌。齐王一想,是啊,来人啊,到边境线上去看看动静,马上派人到边境线上一看,果然秦

王派着十辆车子浩浩荡荡来接孟尝君了。齐王马上说,请孟尝君再当宰相,还增加一千户。这就是冯驩的功劳呀,这有本事呀。第二点无负担。士为什么没负担呢?我们要搞清楚士是个什么样的身份,最低一级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和他有什么不同呢,天子诸侯大夫都有领地,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都是领主,有土地有人民,士没有,而且士不能再封建,就是天子的子弟要么继位当天子要么封出去当诸侯,诸侯的子弟要么继位当诸侯要么封出去当大夫,大夫往下就不能再封建了,到了士这层没有什么可封了,就是第一士不能再封建,第二士没有土地,他只有田叫士田,田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夫指划一块地方,这就是你士的食田,你可以靠这块地方的田税田租过日子,这个食田是没有产权的,士帮大夫做事时大夫就把这块田的收入给他。如果士没职位了,这个田是要交回去的。当然田后来有两种,一种叫食田一种叫赏田,赏田不用交回去。所以士是必须工作的,不工作就没收入,因为没有不动产嘛。所以士怎么办呢,他只能练本事,什么都没有嘛,士练好自己的本事,包括道德修养也包括知识技艺。比方说文士要掌握文化知识,武士要练武艺,这都是本事。这叫什么,修身。修好身以后怎么样呢,他出去工作,如果是帮大夫打理他的家就叫齐家,如果是协助诸侯去治国就叫治国,如果是辅助天子去管理天下就叫平天下,合起来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这是士的工作。但是他是可以流动的,因为他没领地呀,天子诸侯大夫都不能离开自己的领地他就有负担,士什么都没有,反正一无所有所以他无所谓,所以士没负担,所以他能牛。战国时期有个有名的士叫田子方,是魏文侯的老师。有一天魏文侯的儿子子击,就是后来的魏武侯,在路上和田子方相遇,两辆车子对开过来,子击马上叫停车,回避。【flash】“停车停车,回避,咱们让路,先生好”,“我就不搭理他”,“哼,太不像话了,我好歹也是个国君之子呀,你不就是个士嘛有什么了不起,你才是四等贵族我还是二等贵族呢,哼。”【正文】我这么客气,让路下车行礼,你至少点点头回个礼吧,这么傲慢。他就问了一个问题,田先生我想请问一下,这个世界上谁有资格牛啊,谁有资格看不起别人那,是荣华富贵的人还是一无所有的人。田子方说,当然是一无所有的,你们这些人,诸侯,如果骄傲看不起人会丢掉国;大夫如果骄傲看不起人会丢掉家,你们都有东西可丢我们没东西丢,我们有的,是学问是本事是主张是计策,你们诸侯大夫不采纳我的主张,我换个国家就是了,别人采纳。我们抛弃你们这些荣华富贵,高贵的诸侯大夫,就像扔掉一只破草鞋,你怎么拿你和我比。这牛的简直不得了,这些士他为什么这么牛呢,还是回过头来讲士的特点,还有一条,他没有统治权。第四条他必须要工作。因此,士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士他确实是必须依附在某张皮上,也就是士在当时他必须为大夫和诸侯服务,不服务他没有食田没有收入没有饭吃,他的才华没地方施展,这是事实。但当时的皮很多,这张皮不能依附我换张皮去依附,换了一张皮还不能依附再换一张,我怕什么呀,这就是他牛的第三个原因,任自由。他是自由的,他没有心理负担,就是心理自由,他没有身份的负担,反正是最后一级,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社会变化,是什么样一种情况呢,是天子诸侯大夫士这四级贵族在重新洗牌。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不是那个月亮,星星变成了月亮,月亮变成了星星,但你不管怎么洗士还是最低一等,他怕什么呢,所以社会剧变,士有三点,第一不着急,本来就是最低一级嘛,着急的是那些高级的,高级的怕变成低级的,低级的,比方大夫他还想变成高级的,他们着急。我本来就是最低一级,了不起还是最低一级,这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他不着急。第二点,重新洗牌时,大夫也好诸侯也好,那些有用的呐他想做大,那些无能的呐他想保本,都得请士来帮忙,因为士有本事。所以社会剧变士最有用,他既不着急他又最有用,所以在洗牌过程中士最受益,要么能施展才华要么能受到重用,得到重用后他还可能从士升格为大夫。所以社会剧变士不着急,士最有用,士最受益,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士人最牛。这就是士的自由,心理自由,身份自由,前途自由。那我们现在就很清楚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剧变的这样一个重大转型期,那个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的是士。【画外音】士人的特点是有本事,无负担,任自由。这决定了他可以朝秦暮楚东奔西走,今天到这明天到那,从春秋到战国,士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而崛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尤其是那些重量级的士,跑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兴旺发达,离开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内外交困,那既然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牛的一群人,所以也只有他们能指出这个社会的弊病,回答社会面临的问题,那他们能回答吗?【正文】很简单,平民回答不了。因为当时社会是三个阶级,贵族平民奴隶,奴隶当然不用说了,平民也回答不了,那贵族当中前三个,天子诸侯大夫自顾不暇,只有士,他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们不回答谁回答,但我们还得问个问题,他们能回答的了吗?能。为什么,三个原因,第一,身份特殊,前面讲过士是不能再封建的贵族,是没有不动产的贵族,而且士是没有统治权的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前三个都有统治权。因为他们都有领地。领地包括土地也包括人民,天子诸侯大夫对自己的领地有产权也有治权,所以他有统治权,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士和天子诸侯大夫的服装是不一样的,区别在帽子上,周代的头饰规定是这样的。首先,所有的人都留全发,头发是不能剪的。成年后头发很长,不能梳两个小辫(我说的是男子),长怎么办,盘起来,盘成一个髻(即),然后用一根簪(zan1)子固定,固定了后再加一个冠(官)在上面,这个加冠呢只有贵族有资格,平民只能加个头巾,找一块布蒙在上面,蒙在髻上拿绳子绑住,用麻布做个巾,这叫纶(关,伦)巾,我们读《三国》羽扇纶巾,平民的服饰。但三国时期有身份的人穿这种平民的服饰是表示风雅,就像美国总统穿牛仔裤一样,在周代呢,这个就是平民,贵族是戴冠的。天子诸侯大夫士都戴冠,区别在天子诸侯大夫除了冠以外还有冕,冕是在冠上面再加一块板,这叫冕,冕的前面要垂珠玉,珍珠一串一串地垂在这个地方,这叫“旒(流)”。什么意思呢,视而不见,就是不该看的你不要看,前面加旒,旁边也要垂两颗珠玉,垂到耳朵,叫充耳不闻,就是不该听的你不要听。等级靠前面垂的旒来区别,天子是12 旒,12根,诸侯9根,上大夫7 根,下大夫5根,士没有冕。为什么,士没有统治权,但贵族的其它权力他都有,参政权,参军权,祭祀权都有。这样一来他就是一个很特殊的身份,他不能统治人民但什么事都可管,天子他只能管自己的事,他的王国,因为天子封建了以后,封给诸侯以后是不能再管的,封给他了,诸侯把家封给了大夫以后,大夫的家事诸侯也不能管。反过来大夫也不能随便管诸侯的事,诸侯也不能随便管天子的事,只有士他什么都能管,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嘛。所有他身份特殊。第二他使命感强,为什么呢,他是贵族啊,他没有很具体的统治人民的这样一些事物,就可以想想天下大事呀,所有他使命感强,春秋时期有很多士,尤其是优秀的士都有使命感,比方说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住,孔子啊周游列国也不顺利的,被匡人围住,孔子怎么说呢,他说:周文王虽然不在了,但是周文王留下的文化不是还在吗,周文王创造的,留下的文化不是在我这儿吗,老天爷如果是想让这文化灭亡,我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现在既然我已经掌握了周文王的文化,就说明老天爷不想让文化灭亡,那我又怕什么呢?很有使命感。第三个原因,士当时已成为跨国界,超宗族的精英阶层。首先对于士来说,国界不重要,比方说魏国人吴起在楚国,魏国人商鞅在秦国,都变法,不是说哪个国家的人就一定得在哪个国家,为哪个国家的国君大夫服务,他可以各国游走,国君没有权力阻止他们的人才流动,除非谋杀,超国界。第二个超宗族,出身不重要,我们看先秦诸子,韩非是王族出身最高贵,墨子出身最差,贱人,孔子做过家臣,庄子做过小吏,出身不重要,超国界超宗族就形成了精英意识,就是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社会的精英,这个精英意识在孟子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孟子曾经两次借他人之口说了这样的话,怎么说呢,“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与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就是老天爷为什么要创造这么多人啊,就是让那些先知先觉的人来启迪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我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我的任务就是启迪这些芸芸众生,我不来谁来。所以孟子说“汝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万章上》”。这就是精英意识啊,由此我们可知士人身份特殊可以心系天下;使命感强必定心系天下;成为精英能够心系天下;这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第三个原因,士人的崛起。再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诸子百家争鸣有三个原因:心智的成熟,社会的剧变,士人的崛起。由于社会面临重大转型,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必须变革,这就留下了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回答,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精英阶层就是士,他们是这个时期最自由的力量也是最活跃的力量,因为自由所以是百家;因为活跃所以要争鸣,现在我们已完全弄清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的原因,剩下的就是一个问题,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什么会有长久和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呢,这是第五部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

第五部前因后果6魅力所在

【前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间战争不断,但就是这一时期却是我们民族思想的黄金期,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所谓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成了我们民族历史上华彩乐章,这场历时300多年的跨世纪大辩论为什么在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后仍然是我们需要继承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呢,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正文】先秦诸子的魅力何在,是因他们的思想有用吗?未必,比方说墨家思想就没被主流社会用过,被主流社会用的据说是儒家思想,读历史时经常会有人跟我们这么讲,儒家思想治国啊,半部论语治天下,我的看法是你忽悠吧。论语能治天下?从秦开始就不说了,秦它焚书坑儒,就算从汉武帝开始,是儒学治天下吗,真正治天下的是法家那一套,势术法,仗势欺人阴谋诡计两面三刀,这个东西玩得转,儒家那一套拿来干嘛呢,糊弄人的。先糊弄读书人,再通过读书人去糊弄老百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别造反了。所以我的看法是半部论语哄天下,当然了,说糊弄成功了是糊弄成功了。要说儒家东西一点用都没有也不是事实,至少很多读书人很相信,读书人做了官,他相信儒家这个东西,他也是能忠君爱国的,还是有用的。但作用没儒家自己说的那么大,另外呢,孔子他们原本怎么说的和统治阶级实际上怎么用的不是一回事,孔子的社会理想在历史上从来就没实现过,但你不能说儒家思想没魅力,到现在还有魅力,结论是什么,有没有魅力和有没有用没关系。再问,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什么有魅力,是因为正确吗,难讲。比方说庄子就不认为世界上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思想,庄子有句话这么说的:夔(魁)怜蚿(闲),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庄子秋水》。什么意思,夔(奎)是传说中的一种兽,只有一只脚,当然世界上可能没有,但这是我们的传说,一只脚的兽叫夔(魁),蚿(闲)是什么?多角虫,这个有。“夔(魁)怜蚿(闲)”据唐代学者成玄英的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怜”理解为同情,按这种解释就知道庄子

这话什么意思了,就是这个夔啊很怜悯多角虫,一只脚的那个野兽很怜悯那个多角虫,【flash】你看我一只脚就能走路,多角虫那么多只脚,走路多麻烦啊;我走路不麻烦啊,你看蛇连脚都没有,用肚子走路,多累啊,它才可怜呐;我是蛇,虽然我用肚子走路,但我有身体有各种感受,你看风才可怜呐,它连身体都没有,风多遗憾呐,它什么都不能感受。【正文】风说,我有什么遗憾,你想想那眼睛,我虽然没有身体,我想上哪上哪,眼睛它一辈子就只能待在眼眶里,它憋屈不憋屈啊;眼睛说我憋屈,那个心才叫憋屈呢,它藏在身体里暗无天日,太窝囊了。大家想想谁可怜啊,这是把“怜“解释为同情,怜悯。还一种把怜解释为羡慕,完全相反,这时我们又可设想出这几个物它们的对话。【flash】多角虫啊你太让人羡慕了,你看我才一只脚,你那么多只脚,我真羡慕你啊;我有什么好羡慕的,你看蛇它根本用不着脚,用不着才叫人羡慕呐;哎呀,我有什么好羡慕的,我虽然用不着脚但我去的地方有限,我的自由是小自由啊,你看风多自由,想上哪就上哪,风才是大自由啊。【正文】风说,唉,我有什么可羡慕的,你们看看眼睛,它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我什么都看不见,我一瞎子上哪有什么用啊;眼睛说,哎呀,你们就不要羡慕我了好不好,我是什么都看见了,可我也被人家都看见了,众目睽睽,那么多眼睛盯着我,我就像一个被狗仔队跟踪的明星,一点隐私都没有,有什么好羡慕,你看看那心,它躲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没有任何人去跟踪它,可它什么都知道,它才令人羡慕呐。大家想想谁值得羡慕啊,这是没结论的,而且按成玄英的这个疏,怜是解释为同情还是羡慕也说不清,只能说这几种解释都有道理但不是绝对的。我们来回顾一下诸子的辩论,辩论是由儒家引起的就先说儒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四个字:仁义礼乐。儒家为什么要提出这四个字,因为儒家认为当时社会的问题是礼坏乐崩。【flash】现在的社会真是礼坏乐崩的时代啊,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太不像话了。老师,学生不太明白,您能说具体点吗?就是说做君主的不像个做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也不像个做臣子的样子,做爸爸的没个做爸爸的样子,做儿子的也没个做儿子的样子。【正文】那为什么会礼坏乐崩呢,孔子说因为缺少爱,做臣的不爱君,做子的不爱父,礼就坏了;做君的不爱臣,做父的不爱子,乐就崩了。所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让世界充满爱,大家都爱起来,臣爱君,子爱父,礼就保住了,上下等级,尊卑嘛,这就保住了啊;君爱臣,父爱子,乐就保住了,其乐融融嘛。儒家的这个观点,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是不是正确的,站在他们的立场是正确的,为什么,对症下药,但墨家反对。【flash】你这个药方怎么是对症呢,明明是杀人放火呀,就算不是杀人放火至少也是以火救火。【正文】为什么这样讲,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表现是什么呢,不是礼坏乐崩而是以强凌弱。大的欺负小的,富的欺负贫的,贵的欺负贱的,聪明的欺负苯的,整个社会都在欺负人,为什么会欺负人,就是因为你们儒家讲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们讲等级,把人分三六等国分大中小。我前面讲了那个封建制,那个宗法制。宗法制把同样都是儿子的要分成嫡啊庶啊,同样都是国,封建制要把这个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要分个等级,那就是你们这个制度先天就把人和国家弄得不平等,而且认为不平等是天经地义的,既然是天经地义的,我大的就欺负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再去讲什么仁爱,再去恢复那个等级制度不是火上浇油吗。所以墨子主张兼爱,平等的爱,没差别的爱。是要爱但不能像你们儒家那样要有等级的爱。第一爱你爸,第二爱你妈,第三爱你兄弟,这么爱下去不行,平等的爱,没差别的爱,目的是什么呢,是要用无等级的制度代替有等级的制度,用平等的制度代替不平等的制度,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可以说墨家的思想不但有道理而且比儒家更有道理。因为中国自从有了君主制或说君主制以后民主制之前,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等,人与人之间太不平等了,所以墨家这个观点才叫抓住了根本,甚至可说具有现代意识,有现代意识就是人人平等,但墨家也有问题,问题在哪,平等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了不得,我们是要平等,平等了以后怎么办,鲁迅先生说,人最恐怖的就是一觉睡醒,梦醒了无路可走。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就是我们等级都平等了,现在发生意见分歧了怎么办,听谁的,听张三的,不行,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听你张三的,就是说大家各行其是,各行其不就天下大乱了嘛,墨子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的办法是什么,尚同。什么叫尚同,就是一个村里的人,村民意见不统一听村长的;一个乡里各个村意见不统一听乡长的;一个国家里各个乡意见不统一听国君的;世界上各个国家意见不统一听天子的,这叫尚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是普天下的人都听一个人的,天子。请大家想想这是平等吗,还是不平等呀。所以墨子追求平等结果是最大的不平等,君主独裁,是不是有问题。【画外音】儒家主张仁义礼乐墨家跳出来反对,墨家认为礼坏乐崩的社会靠仁义礼乐救不了,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不平等,所以墨家主张兼爱追求平等,但按墨家的理论去做,最后会导致最大的不平等,所以墨家的理论也有不足之处,这时道家就站出来了,第三者出来说话了,就是道家。道家说什么?【flash】你们各说各的道理,在我看来你们都不对,不对在什么地方,狂妄无知。【正文】怎么狂妄无知呢,代天立法,总想立规矩,你们儒家弄了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规矩,你们墨家弄了个一方面平等,一方面极端不平等的兼爱,尚同,这是你们做的事吗,这是天做的事,天才能决定这个问题,但天它是不立法的,天的特点就是无为,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就是天,所以你们这个社会出问题没有秩序〕根本原因在哪?就是你们老想有秩序,老想有秩序就老想立规矩,你要建立秩序就肯定要出乱子结果是没秩序。就好比一个人为什么生病呢,有身体嘛,没身体会生病吗,所以老子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13章》。当然这个“患”不是生病的意思,是忧患。就是我要是没有身体的话我怕什么愁什么,所以要想这个社会的秩序不出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没秩序。没有也不是说不要,是不需要。它本来就不需要秩序,这才叫抓住根本,比墨家还抓住了根本,更深刻了,但问题也更大了。为什么?我们可以问,是啊,我如果没身体是不会生病,我能没身体吗,这个社会如果没秩序就不会有秩序的问题,能不要秩序吗,既然是人类社会就必须有人类社会的秩序。这个秩序既然是人类社会的就只能是人为的嘛,怎么可能是天给的呢,怎么可能是自然给的呢。就算你道家这个道理是对的,不是等于说了白说吗?【画外音】儒家主张仁义礼乐,墨家认为救不了天下,墨家主张兼爱,却又会导致最大的不平等;道家主张无为,看上去又像说了等于白说。这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最后一家法家出来说话了,那法家的主张是什么,它的看法有没有问题呢?【flash】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啊,道家主张无为我赞成,儒家墨家主张有序我也赞成。我的主张是把这些说法融合起来,即无为又有序。【正文】大家说,又无为又有序这怎么可能呢,法家说可能呀,怎么可能?以法治国。我用法来治,法制的好处是什么呢?既然是治就是有序,法治就是无为,法来治不要人去治嘛,就无为了嘛。而且一旦实行法制所有人都平等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你墨家的问题也解决了嘛,墨家不是说我们平等了以后意见分歧怎么办,法家说听法的,法庭上见,法庭怎么裁决咱们就怎么做,所有人都平等了嘛,所以问题都解决了,法家是不是又更高明了一点,所以最后有用的是法家的学说嘛,但法家有没有问题呢,也有问题,而且法家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法家的问题怎么严重,有治术无治道。就是它有治国的办法但没治国的根本原理,这个根本原理是什么,就是根本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有秩序,谁回答了这个问题,墨家。墨家说,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所以我们要有秩序,只是墨家找不出办法来,而法家说呢,我这个秩序不是为天下人的,我只为一个人,君主君王,我的法就是为他一个人服务的。为了他一个人的利益所有人的利益都可牺牲,包括他的老婆孩子,他的臣僚,他的子民,统统可以牺牲。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比被骂作极端自私的杨朱还要自私。杨朱主张一毛不拔经常被人批,一毛不拔太自私。但至少在杨朱这里是人人平等的。杨朱的观点是,不管你是君王还是民众,贵族还是平民,统统有权一毛不拔,一毛不拔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一毛不拔,都不拔,这还比法家好点。所以这一路分析下来你会发现,儒墨道法四家都有道理都有问题。【画外音】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可发现,儒墨道法这四家逐个分析下来,每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每家也都有每家的问题,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这样的思想为什么会成为我们今人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呢,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呢?【正文】于是大家就会问,这样的思想怎么会有魅力呢,我们再讲一个庄子的故事,故事说庄子和他的论敌惠子,两人有一天出去旅游来到了濠水之上,就站在濠水的桥梁上面休闲,那时没有工业污染河水是很清澈的,所以可清楚地看见鱼在水里面游来游去,于是庄子就说:你看鱼不慌不忙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这就是鱼的快乐啊。原文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原文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是啊。你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这样问的是不是,安什么意思,哪里,你说我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这说明你知道,我是知道鱼是快乐的吗,你已经说了,我知鱼之乐也嘛,然后你只是不知道我哪知道的,我告诉你,我这儿知道的。吾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我就在这知道的。这个故事是庄子书里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讲庄子的人一般都会讲到,那我们就要问了,这场评论谁对呀,表面看庄子输了,当然就庄子学派而言他认为他赢了,所以他们很高兴地记载下来,从墨子开始诸子的书里一旦写到辩论都是自己赢,输的不记录。不像论语,论语还把答不上来的也都记下来,墨子开始就没有了。庄子学派认为自己赢了,但在我们看来庄子输了,输在哪?偷换概念,安这个字有几种解释,“哪里”是一种,“怎么”是另一种。实际上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乐的。庄子偷换概念说:你问是哪里知道,我这知道的。偷换概念是辩论当中犯规动作,如果那时我作裁判,至少黄牌,说不定庄子罚下场去,犯规了你。更有意思的是庄子本来赢了,却临门一脚没踢好,怎么就本来赢了呢,再看惠子这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准确的翻译是,你不是鱼,怎么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因此惠子提的问题是怎么可能,也就是说惠子讨论的是可能性问题,既然是可能性问题就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可能一个是不可能,而惠子的逻辑是什么呢,A非B 肯定不知道B,我不是你,我就肯定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就肯定不知道鱼,就是A非B 肯定不知道B。那庄子就可以问,既然A 非B就肯定不知道B,因此你不是我,你就肯定不知道我,既然不知道我,我知不知道鱼快乐,你不知道,凭什么说你知道我不知道鱼,不能肯定。结论叫做不能肯定,如果A非B可能知道B,什么结果呢,我不是鱼,我可能知道鱼,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讲,庄子至少和惠子打个平手,两下扯平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惠子在这场辩论中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路堵死了,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是不知道你的,他自己给自己下了结论,惠子肯定不知道庄子了,所以惠子没救了庄子还有活路,你肯定不知道我,不肯定我不知道鱼啊,我可以问,是,我不是鱼,我就不知道鱼吗,那我问你,狼不是羊,狼知不知道羊呢,羊的快乐狼可能不知道,羊的恐惧狼肯定知道,狼吃羊之前羊在发抖它不知道吗,而且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它牵扯到一个我们不是对象,我们能不能认识对象的问题,我不是你,我能认识你吗,能不能认识,按惠子的观点是不能认识。那我不是世界,我们能认识世界吗,不能认识,那人还能认识吗,所以这是哲学当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叫做认识的可能性问题,或者说认识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这是中外哲学史上一个重大命题。但庄子他不是逻辑学家是诗人,他就是看这个鱼在那快乐,他懒得跟你扯那么多,我就在这发现的,我就在这知道的。所以我们看这个故事就最能说明先秦诸子的思想,最能说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魅力所在。庄子的这个故事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百家争鸣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个很好看,比如庄子和惠子的这个故事,你说有用吗,没多少用,庄子知道鱼又怎么样不知道鱼又怎么样,对了又怎么样错了又怎么样,关我们什么事,回去菜市场买条鱼你照吃的,没有用没有关系,而且也说不上谁对,但谁听了这个故事都觉得好玩,好看吗,好看的就像足球,你说足球有什么用,踢进去了又怎么样没踢进去又怎么样,看它干嘛。曾经有个笑话,嘲笑民国时代的一个军阀,哎呀,你看你们这么多人抢一个球,真是的,我一人发一个,别抢了,好看啊,这第一。第二点是帮我们换脑筋。就是告诉我们看问题你换个角度看,不要死心眼,认死理,一根筋。中国人有个毛病,看问题认死理一根筋,怎么都绕不过来,多读点先秦诸子多看点百家争鸣,换换脑筋。第三个帮我们想问题。问题来了后怎么想。诸子的辩论是个示范。所以我把先秦诸子,把百家争鸣好有三比:足球场,铁匠铺,手指头。什么意思,足球场刚才讲过了,好看嘛,好处是什么,活跃思维。虽然庄子和惠子辩论的问题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活跃思维啊,至少不比打麻将差吧,当然麻将也有好处,桌面太极拳嘛,诊疗老年痴呆。读诸子的书活跃思维,好像看足球。第二铁匠铺,好处是锤炼思想,因为人的思想就像一块铁一样,铁百炼成钢,人的思想也要锤炼,我们看铁怎么打,烧红了拿出来打下去,翻过来再打,再这样翻过来再打,再这样翻过来再打(两个侧面)。打铁是不能只打一面的,思想的锤炼也是不能只打一面的。所以老读一种书不好,一定要读它不同观点的书。读一次我们脑袋锤一回,锤炼思想,千锤百炼我们就成熟了,自己就成长了。第三个比喻就是手指头,这个比喻是受了鲍鹏山先生的启示,他在《先秦诸子12讲》里有一集讲到了禅宗的指月之喻,什么叫指月之喻?就是学禅的人去问禅师,说请问师傅,月亮在哪,或者说请问师傅,禅是什么?师傅是不会去回答,只是做了一个动作(一指),你要是傻乎乎地认为这就是月亮那就错了,他的意思是你顺着这个手指头往上看,月亮在那,但我不能告诉你月亮在哪,只能指一下,月亮得你自己去看,这就是智慧的特点,智慧和知识是不一样的,知识属于社会可以传授;智慧属于个人只能启迪,所以我们获得智慧归根结底靠自己,靠自己去寻找那个月亮。先秦诸子的思想和著作就是这个手指头,指月之指,不要以为月亮在指头上,月亮在我们的天空,月亮在诸位的心中,智慧得靠诸位自己去获得,那当我们面临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时,又该怎么办呢。请继续关注本系列第六部继往开来。

第六部继往开来1灰色的船票

【前言】前面节目易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五部,分别是:实话孔子,

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和前因后果,在这五部中易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概念,“是什么”。也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从现在开始易老师将为我们讲述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继往开来,在《继往开来》中也有个核心问题,就是“怎么办”。面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正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闻名的宝贵遗产,怎么办,继承嘛,这还要讨论吗,好,继承。问题没那么简单,比方说孔子有句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大家说继承不继承,这个很麻烦啊,为什么,这句话明明白白就是歧视,有人说这不是歧视,至少不是性别歧视啊,因为还有小人嘛,小人不是男人嘛,怎么是性别歧视呢。好,那我问你,孔子他看得起小人吗,看不起,对吧,那他看得起和小人一样的女人吗,那肯定也是看不起吗,都看不起怎么不是歧视啊,而且小人只是男人的部分不是全部男人;女子呢则是女人的全部啊。也就是孔子看不起一部分男人和全体女人,这个也能继承吗,这不有问题了吗,所以这句话历来是作为批判的对象,要批判孔子时就拿这句话说事,这就让一部分喜欢孔子拥护孔子,主张继承孔子思想的人为难了,怎么办呢,他作解释,说其实啊,这里的女子是汝子的意思,《论语》里说到“汝”,就是你了,都写作‘女’嘛,通假字呀,这个解释恐怕很难成立,因为这样一来这句话要怎么翻译,只有你的儿子和小人是最难养的,有这样说话的吗,谁的儿子啊。还有人说,这个小人他也不是小人,是小孩子,也不对,古代小孩子叫童子,如果是小孩子就应该是唯女子与童子为难养也。所以这些辩解恐怕都说不通,我个人认为不通。孔子这句话就是歧视,是性别歧视,是阶级歧视,而最让我们一般人听了这句话愤怒的不在性别歧视,中国古代它就是男尊女卑,孔子不主张男尊女卑他才怪了,让人受不了的是怎么能够把我们女人和那个道德败坏的小人相提并论呢,是受不了这个。这个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的说,孔子这句话它是性别歧视,是阶级歧视,但不是道德歧视,孔子没有那个女人不道德的意思,没有在道德上贬低女人的意思。为搞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在孔子时代,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有两种定义或说是有两种意义,一种是阶级的和身份的意义,还有一种是品级和道德的意义。阶级和身份的意义是君子小人的本意,就是原本这两个词是表示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身份。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懂得宗法制,宗法制度前面讲过,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嫡长子制,就是这个男人的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他的地位是最高的;正妻生的其他儿子叫次子;妾,侧室,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儿子叫庶子,嫡长子老大,次子老二,庶子老三,那这些儿子长大后他要分家,分家后怎么样呢,嫡长子这房叫大宗,所谓宗法宗法它就分大小宗,大宗担任什么呢,大宗为君,如果是天子的大宗就是天子,是天下之君;诸侯的大宗那就是诸侯,是一国之君,叫国君;大夫的大宗,就是大夫的嫡长子,他这一个宗派,他也为君,为家君,君之子即君子。就好比说公子就是公之子,王子就是王之子,所以君子就是君之子。那不能为君的呢就为臣,为臣他也不一定就地位低,比方说天子之臣那是诸侯啊,是国君啊,诸侯之臣是大夫,家君啊,那大夫的嫡长子也是大夫,大夫的次子和庶子只能做士,这样排下来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天子的小宗可能就做了诸侯,诸侯的小宗就做了大夫,大夫的小宗就做了士。士的小宗呢没得做了,就是庶人,庶人就是平民,这样一来结果是什么,君之子是少数,大量的那些小宗要去做庶民,他们为什么是庶民,为什么是平民,因为他们是小宗之人,简称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是由宗法制确定的。这是阶级和身份的区别,没有道德区别的意思。但后来这两个词开始发生变化,有了道德的意义了,为什么呢,就因为君之子他是大宗,他继承着家族的爵位,财产,血统,他掌握着最优厚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因此他受的教育最好,他受的教育好他的教养就好,他的教养好他的修养就高,修养高品位就高。所以君子受到的是正规的,贵族的,高雅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因此品位高雅。小宗之人呢,他受不到这么好的教育,那他的修养就差,品位就低,比方说他有低级趣味,他欣赏流行音乐,君子是听古典音乐的,你要问君子的爱好是什么,欣赏古典音乐,交响乐啊,小人呢,小人街头巷尾,听流行歌曲,就品位不同了,他就有品级的区别,而在中国古代呢,这个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是划等号的,这是我们古人的观念,就是一个艺术修养高的人,他道德修养就高,那小人呢,他艺术修养也低道德修养也低,结果君子就和小人就有了这样一个道德的和品级的意义,是这么演变过来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孔子这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他使用的是哪个概念呢,是阶级意义和身份意义的概念。意思是什么呢,女人就像那些小宗之人,你拿她没有办法,怎么个没有办法,原话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就是女人和那些小宗之人一样,你太亲近了呢他们不谦虚,你太疏远了呢,他们有意见。怎么着都不是。所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的关键词是‘难’,不是歧视。为什么难处理呢,因为大宗和小宗都是同宗,男人,女人都是家人,都是一家子。一家子你疏远了他(她),他(她)当然有意见了,但是你如果亲近他,他忘了他是小宗,跟你平起平坐,她忘了她是女人,跟你男人平起平坐,她没大没小,所以不能太亲近但又不能太疏远,不好办,难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和阶级背景,我们不了解这个时代背景,不了解这个阶级背景,就读不懂孔子这句话,而孔子讲这句话的这个时代背景没有了,宗法制我们现在也没有了不存在了,但问题还在,什么问题呢,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比方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男女之间应该怎么样,要不要掌握一个分寸和尺度,也就是说,孔子,也包括先秦诸子其他人,他们得出的很多结论是有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的,这些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已经不存在了,而他们提出的问题,比方说如何做人,如何治国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这叫什么呢,这叫‘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问题还在嘛,涛声依旧嘛,语境没有了,不见当初的夜晚。那我们应怎么办,我们是拿一张新船票还是拿一张旧船票呢?或还是不上船呢?【画外音】面对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当然要继承,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一场历时300 多年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辩论是要为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开出治疗药方,先秦诸子们提出的问题有些在今天依然有意义,但2000多年过去了,背景变了,时代不同,我们应怎样继承这些思想文化遗产呢?【正文】现在的问题是怎么继承,我想有三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不能怎么样,如果我们回答不了我们该怎么样,至少要想想我们不该怎么样,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当你遇到一个问题不知该怎么办时,你就可想想我不该怎么办,反过来想,不能怎么样?第一我们不能全盘继承,因为先秦诸子魅力无穷的同时却问题多多,你不能全盘拿过来全盘继承。第二不能具体继承,时代变了,宗法制没有了,你怎么具体。第三不能直接继承,为什么呢,上集讲了先秦诸子的魅力何在,有三个比喻:足球场,铁匠铺,手指头。就是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像看足球赛,你只能看你不能下场,你不能看着球踢得,哎呀,臭脚呀,我上去,那不行,你不能上场,看铁匠铺铁匠打铁,你也不能自己去打,手指头就更是指月之指,无法直接获得,你不能看我的手指头,你要看那个月亮,所以不能直接继承。【画外音】先秦诸子的思想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锤炼我们的思想,但智慧的获得要靠自己去理解去感悟,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继承,同时先秦诸子的思想有它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我们也不能全盘地继承,而时代已发生变化,环境也不同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我们也不能具体继承,那我们究竟该怎么继承先秦诸子的思想文化遗产呢【正文】我的答案是四个字:抽象继承。什么叫抽象继承,下定义不如打比方,比方说南唐后主李煜有句词大家都很熟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写这个词是有背景的,什么背景,亡国了,作了俘虏了,被俘虏到宋那边去了,有一天一觉醒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样的春风一样的小楼,我的国家我回不去了,这样一种很具体的亡国之君的恨,我们有吗,没有,我又不是亡国之君,我也不想亡国,但我们可以欣赏这首词,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愁,我们愁是别样的愁,但也可能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共同的,这样一种情感体验就叫抽象体验,所谓抽象体验,就是把你的体验从具体的艺术家那个具体的环境和语境当中抽离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验,这就是艺术品能够欣赏的原因所在,否则每个艺术家都有特定的原因,也许那个艺术家哪天失恋,他写了一首曲子出来,你没失恋啊,同样对于思想家的思想我们也可以抽象继承,怎么抽象继承呢,就是把这个思想家说的这些话的特定的那个环境,把它去掉,把它的合理内核抽出来,抽离出来,抽象出来加以继承,实际上人类的思想史就是这样发展的,人类的科学史也是这样发展的,比方说几何学谁发明的,埃及人。埃及人为什么要发明几何学,尼罗河改道,尼罗河每年都改道,河两岸的土地每年都变,每年都要丈量土地测量土地,他要算啊,他发明几何学,但我们拿过来可以干别的吗,我们不测量尼罗河的土地嘛,同样诸子的思想我们也可以这样,就说刚才孔子的那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可不可以抽象继承,可以的,怎么样抽象继承,做事掌握分寸感,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恰到好处,中庸。做事做人都可以用到,就可以这样继承,这就是抽象继承。这就解决了先秦诸子魅力无穷,问题多多的问题,举个例子,比方说墨子有个观点叫鬼神论,就是墨子主张鬼神是存在的,墨子为什么要主张鬼神存在,他认为鬼神可帮助一个人为善。《墨子》这本书里有篇文章叫《明鬼篇》,明鬼就是明确有鬼,开头就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为什么现在天下大乱,人心不古,道德堕落沦丧,原因就在大家都不信鬼,他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着鬼,鬼神,鬼神是干什么的,专门监督我们干好事还是干坏事的,谁干了好事鬼神就奖励他,比方说让他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啊;谁要是干了坏事鬼神就惩罚他,比方说让他生病,让他破产啊等等,大家都不相信,这道德就堕落了。这个话有问题,你不是说鬼神就是扬善惩恶的吗,那我们信它,它也扬善惩恶,不信它,它也应该扬善惩恶嘛,好比一个警察,警察是抓罪犯的,不能说罪犯不相信世界上有警察,警察就不抓他了,警察才不管你信不信呢,鬼神也应该是不管你信不信我都抓呀,所以这个东西逻辑上说不通的,但可不可以抽象继承呢,可以。怎样抽象继承,就是心存敬畏。虽然我们是无神论者,不信鬼也不信神,但不等于我们可以为所欲为,胆大妄为,胡作非为,我们心里要设定一个敬畏的对象,他可以是上帝,可以是鬼神,也可以是别的,比方说敬畏真理,比方说作为国家公务员,敬畏人民,一定要心存敬畏。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没有敬畏之心,他什么都敢干,这很恐怖的。【画外音】墨家的鬼神论在今天看来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但我们可抽象地继承墨家主张中的合理之处,也就是心存敬畏。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他做事时就不会为所欲为了,这种继承就是对墨家鬼神论的抽象继承,那面对儒家,道家,法家等先秦诸子的思想,我们又应如何抽象继承呢?【正文】那现在就有个问题了,怎么做,如何抽象继承呢,还是举例子,比方说法家,法家的思想是问题比较多的,有什么问题呢,无视民权,惨无人道,专制独裁。比方说法家的祖师爷管仲有个规定,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行,农民的儿子只能种地,工人的儿子只能做工,商人的儿子只能经商,读书人的儿子只能读书。第一不能改行,第二不准串门。做农的住在一个地方,做工的住在一个地方,做商的住在一个地方,读书的住在一个地方,不要窜,无视民权嘛,迁徙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呀,我改变职业怎么不可以,他不准,无视民权。第二惨无人道,商鞅一次在渭水之滨处决人犯700余人,渭水尽赤,一条河都红了,当然看古人的书我们要打折扣听的,一条河都红了不可能,但红了1/10 也很恐怖啊,惨无人道,专制独裁,一切权力归于君主,而且按法家的主张一个国家是不能有思想言论自由的,韩非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韩非子说疑》。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维护你的统治,保证人民群众不造反,最重要的就是要灭了他的思想,太上禁其心,不让他想。其次禁其言,第二不让他说;其次禁其行,第三不让他动。也就是说在法家的统治下,人民群众既不许乱说乱动,也不许胡思乱想,想都不能想,这就是法家所谓的法治,这个法治和我们今天讲的,具有世界意义和现代意义的法治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只禁止行动不禁止思想和言论,这是现代法治的共识,而法家呢,首先是禁止思想。韩非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什么意思呢?图书馆,把它灭了,阅览室,把它灭了,私人藏的书,把它拿过来烧了,一个圣明君主治理的国家是不能有书本的,怎么进行教育呢?以法为教,读国家的法令政策文件,只准学文件,其它书不准看,知识分子统统消灭掉,只留下官员,以官员为老师,这叫“以吏为师”。因为韩非他们主张的国家,除了君主以外人民当中只准有两种人,一种是战士一种是农民,摆在当中的是官员,官员去教导战士和农民,这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所以法家这个思想是很成问题的,但即便是这样成问题的思想它也有可抽象继承的东西,什么东西呢,以法治国,公开公正公平。韩非说:法莫如显,使民知之《韩非子三难》。就是法令一定要公开。韩非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有度》。就是说法令一定要公正。就是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一律平等。第三,韩非说: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犯了错误,哪怕是朝廷重臣你也要处分,做了好事,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你也要奖赏,这叫公平。公开公正公平,以法治国。这个原则拿到今天,搁到世界上哪都适用,完全适用,完全可以抽象继承,那我们就奇怪了,法家这样的一个学派它怎么又会有这么正确的东西呢,原因在哪?原因就在法家设计的这一套治国的东西是针对平庸的君主的,这是法家高明之处。儒家,墨家包括道家都讲君主一定要圣明,皇帝我们不都是叫圣上吗,皇帝的旨意叫圣旨吗,是最圣明的,法家说不可能,世袭的君主怎么可能圣明,肯定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个比一个差嘛,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你就不能寄希望君主圣明,你就把他当作一个蠢货来设计这个制度,那怎么样才行呢,只有法嘛,不能靠人嘛,把整个制度都设计好,把整个国家政权设计成一架自动运转的机器,傻瓜照相机那样的东西,越傻瓜越好,最后呢,帝王治天下只需要按一下,他总会吧。从这里我们就看到了法家的合理之处,这个合理之处可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制度比人可靠。这是法家高明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先秦诸子确实是叫魅力无穷问题多多,只能抽象继承,也可以抽象继承,也就是说我们上先秦诸子这艘客船不是用旧船票也不是用新船票,是用一张新的,旧的,灰色的船票,我称之为灰船票,这个船票怎么样拿到手上呢?第一要做分析,就是诸子的思想拿过来分析一下,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做分析。第二呢,找内核,找到它合理的东西,比方儒家主张仁爱,它的目的是什么呢?维护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不好的,我们不要,仁爱是好的,我们拿过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它的目的是维护君主的统治,这个是不好的,我们不要,但是制度比人可靠这一条,好的,我们拿过来,它的公开公正公平,好的,我们拿过来,它的以法治国,好的,拿过来。然后把它的具体原因不要,这叫什么?这叫去色彩,就是把他们时代的阶级的色彩洗干净了,把所有的思想家都洗成灰色的,最后怎么样呢,再阐释,我们用今天的观点,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他进行重新解读,然后再链接到我们今天的建设和生活中去,这就是抽象继承,这也就是我们对待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态度,那可能就会有人问了,那你从先秦诸子那里,你抽象继承了些什么,我们从下一期开始给大家一一道来。

第六部继往开来2墨子与杨朱

【前言】上期易老师讲到先秦诸子的思想既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当然应该继承,而且继承的方式只能是抽象继承,也就是说我们在继承先秦诸子这笔宝贵遗产时必须洗去他们身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只留下合理的和普遍适用的东西,这种适用既适用于过去又适用于今天,既适用于本民族又适用于全人类,当我们用这种要求再去看待诸子时,他们又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从本集开始易老师将从墨子和杨朱入手把诸子思想再疏理一遍,看看他们到底给我们人类留下了什么?【正文】说到墨子和杨朱的命运让人感叹,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是墨子和杨朱,孟子有这么一句话: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就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占领整个思想文化市场的就是墨子和杨朱,天下人分成两派,要么跟着墨子要么跟着杨朱,不得了啊,但最后怎么样呢,这两个学派都衰落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东山再起墨家一蹶不振,杨朱更惨,没有留下传记也没留下著作,人间蒸发了。这就让人奇怪了,两个非常显赫的学派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墨子和杨朱刚好是相反,截然相反,墨子和墨家学派的人是什么形象呢?腓无拔,胫无毛《庄子天下》。胫就是小腿,腓就是小腿肚子。就是小腿和小腿肚子上一根毛都没有。哪去了,磨掉了。为什么磨掉了,辛苦呀,因为墨子和墨家学派是每天都要参加生产劳动的,然后要走遍天下救苦救难,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跟焦裕禄同志差不多,腿上的毛都没有了;而杨朱呢,杨朱的主张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显学》。什么意思,为让天下获得幸福,拔我腿上一根毛,不干,截然相反,一个是一毛不留一个是一毛不拔;一个是毫不利己一个是毫不利人,毫就是毫毛嘛。墨家是毫不利己,所有的毛都给人家了,杨朱是毫不利人,一毛不拔,截然相反,截然相反大受欢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怪了吧。我们就会问一声为什么啊?我的结论是这两家学说必有深刻独到之处,因为深刻独到所以在当时大受欢迎;因为深刻独到所以不被国人理解。太深刻太独到了大家理解不了,于是我们又要问,杨朱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在哪里呢?我认为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画外音】墨子和杨朱的主张好像是事物的两个极端,一个一毛不留一个一毛不拔,墨子为了有利于天下毫不利己,杨朱为了‘天下为公’毫不利人。想当年这两个学派显赫一时,是红极一时的‘显学’,但最终这两家几乎销声匿迹。那大家为什么不能理解接受这两家的思想呢?【正文】墨子是孔子之后的第二个伟大思想家,而且墨子和孔子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认为当时的社会有问题,当时墨子和孔子开出的救世药方是不一样的,前面讲过,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墨子为什么会提出和孔子不同的药方呢?因为墨子和孔子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诊断不一样,孔子认为当时的问题是礼坏乐崩,没大没小;墨子认为当时的社会问题是弱肉强食,分配不公。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看法不一样,墨子有个基本观点,叫做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墨子说,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可以不劳动,动物的羽毛就是它的衣服,动物的蹄爪就是它的鞋子,自然界的水草虫鸟就是它的粮食,它不需要劳动,公的可以不用去种地母的可以不用织布就可以生存,人不行,人必须劳动,男的必须去种地女的必须去织布,所以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劳动者得食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墨子的基本观点。因此墨子认为社会分配的原则就应该是劳动者得不劳动不得,劳动多的多得劳动少的少得,这才叫公平。而当时情况是什么样呢,恰恰是不劳动的得的多劳动的得的少,甚至劳动者吃不饱穿不暖,这就非常不公平了,更何况什么样呢,更何况还要弱肉强食,大的欺负小的,强的欺负弱的,富的欺负穷的,贵的欺负贱的,聪明的欺负痴呆的,欺负的不得了,这是第二层不公平,还有第三层不公平,是这些诸侯国大国欺负小国,大国兼并小国,吞并小国,抢人家的财产杀人家的人民夺人家的国家,干完了还要写在史书上刻在礼器上,还要贡在他自己祖宗的宗庙里面向全世界宣布,你看,谁都没有我抢的多,我大强盗,是英雄是义,而老百姓呢,老百姓能这样吗,老百姓能跑到邻居家去抢邻居的衣服,抢邻居的粮食,抢邻居家的牛啊马啊猪啊狗啊,把邻居家的孩子杀了,然后也写一本书,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说,你看呀,我抢的比谁都多,行吗?老百姓能这样干吗,不能嘛。那么墨子就问了,一个人去抢邻居和一个国家去侵略别的国家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统治者干得老百姓就干不得,为什么你们统治阶级干了就是英雄业绩,老百姓干了就是为非作歹呢?天底下有这种道理吗?因此墨子说这个社会完全没有公平和正义,所以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力度是非常强的。那怎么办呢,墨子主张建设一个合理的社会,什么是墨子主张的合理社会呢?四个条件: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墨子说,每个人都要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不能没有理由没有道理的无故富贵,如果你是勤劳致富是对的,不劳而获不行。当然我们还要讲清楚,墨子讲的劳动不单单是体力劳动,包括脑力劳动,这点很明确。而且墨子也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分工,他叫做分事,‘份内的事’。比方说男人的分事是种地,女人的分事是织布,士人的分事是读书做学问做官,君主的分事是搞政治,这都算劳动,但你必须劳动自食其力。第二,墨子主张‘各从事其所能’这是原话。就是你适合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叫各尽所能。第三条呢叫机会均等,就是只要有能力就应该提拔,没能力的就应该下去。墨子的原话是: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节用中》。能干的就应该提拔起来不能干的就要从职位上降下去。不能看出身,看家庭关系,和领导人的亲疏。只看一条,能力。因此整个国家的管理机构应该是能上能下。我们今天讲能上能下,墨子老早就讲过了。实现一个什么目标呢,八个字: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就是没有那个人做了官以后永远做官,你没能力就下台,也不能说你是一个底层的就永远不能提拔,只要你能干就能提拔。第四条,互利互爱。这个以前讲了很多。墨子的主张就是:兼相爱,交相利。所谓兼相爱就是我爱大家大家也爱我,我帮助你们你们也帮助我。这就是墨子认为的一个合理社会,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因此他提出的社会理想就是六个字:平等互利博爱。那我想问问大家,墨子的主张好不好啊,好,好的就像‘社会主义’,墨子这个人好不好啊,好,好的就像古代雷锋。那接下来就有问题了。【画外音】墨家学派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显赫一时,其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是个近乎完美的社会蓝图,为此墨子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表现出一个伟大思想家崇高的责任感,但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主张到后来就没了踪影。那这么好的一个主张为什么中国人就不接受呢,它的弊端到底在哪?【正文】战国以后墨子的书就没人读了,直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统治者不愿意,第二老百姓也不愿意。统治者为什么不愿意,这个好理解,因为墨子的主张叫尚贤,就是领导人一定是最能干的,墨子设计的蓝图是这样的,最圣明的人当天子,次圣明的人当诸侯,再次圣明的人当大夫,再再次圣明的人当乡长,能力一般般的就当个村长算了,必须是这样一个等级,而当时的国家制度是世袭,世袭的领导人怎么可能保证永远是最圣明的呢,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不够格的领导人要下台呢,这些统治者会愿意吗,肯定不会嘛,这个好理解。那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呢,老百姓应该愿意呀,老百姓不愿意的原因是墨子的这种生活方式太苦太累了。墨子的基本主张是,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因此墨子也有个基本观点,人只能做一件事,劳动。劳动以外的任何事都是错误的,你整天就是劳动不要干别的。什么休闲啊娱乐啊上个网啊,看个电影啊看看电视啊,肯定都不行的,怎么可以,看什么电视,有那工夫不会编个筐子什么的。墨子有个学生叫禽滑釐(滑音骨),是他的大弟子,跟了墨子三年,手上脚上都是老茧,脸黑的像个煤炭,不敢问老师一句话。连墨子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请他吃饭。【flash】禽滑釐(离)啊,你都跟了我三年了,这么苦,你到底想学点什么呀【正文】禽滑釐(离)这才跪下来泪流满面的说【flash】是啊,老师,跟您三年了我都没敢说,我就是想学守城啊。【正文】三年后才敢提这个问题,你说这种日子咱老百姓愿意过吗,不会愿意。实际上墨子的学说有四个致命伤,第一个违背常理,庄子天下篇就批判墨子说,说墨子的学说反天下之心,和天下人的追求是反着的。我们人民群众是要求公正要求公平,不等于说我们要求过苦日子,而墨子的观点是我很公正我很公平,大家都都过苦日子,有人曾跟我说,我不关心领导人几菜几汤,我关心的是我能

不能餐餐都四菜一汤,这才是心里话。所以庄子说:墨子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庄子天

下》。没人受得了。庄子还说:墨子独能任,奈天下何。《庄子天下》。虽然墨子你自己可以

以身作则,你确实做到了,你天天过苦日子,不能把我们拉去都过嘛。这是违背常理违背人性的。第二个问题是没有依据。墨子整套学说既没有历史依据也没有人性依据,它从天上掉下来的。孔子的学说可是有依据的,当时实行的宗法制,封建制,礼乐制就是孔子的历史依据,亲人之间相爱是孔子学说的人性依据。所以孔子这个学说还也许有可能实现,墨子的这个没有依据的学说根本不可能实现。比方说墨子规定最圣明的人是天子,次圣明的人是诸侯,再次圣明的人是大夫,再再次圣明的人是乡长,怎么选出来的?没有办法的嘛,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做不到。第三个问题,导致独裁。按墨子的设计,整个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和神权主义。因为墨子规定所有的人都要服从上级,这叫尚同。村民要服从村长,村长之间意见有分歧要服从乡长,乡长之间意见有分歧要服从大夫,大夫之间意见有分歧要服从国君,国君之间意见有分歧要服从天子,天子一旦做了决定任何人都不能反对,绝对服从。而且墨子说天子是很圣明很了不得的,一个普通农民在乡里干了一件好事或一件坏事,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之视听也神《墨子尚同中》家里的人不是都知道,乡里的人也不是都知道,可是天子知道,直接下命令对这个农民进行奖励或惩罚,于是普天下人都说,【flash】哎呀不得了啦,天子太神了,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了【正文】我们就要问了,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他怎么知道的?天知道,神权统治嘛。当然墨子自己也知道这个讲不通啊。墨子说,天子其实也不是神也是个人,他怎么知道的,有人告诉他的,谁告诉他的?这个事情是‘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的,家里人也不知道老乡们也不知道,有人报告天子了,这个人是什么人,特务,当然有可能不是特务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知道了,他就报告了,那更可怕,所有人都是特务,一个特务统治的国家还不恐怖啊,所以我有个基本观点,但凡想在人间建设天堂的结果必定是人间地狱。事实上墨子学派还有个问题,第四个致命伤,恐怖组织。墨家学派和其它学派不一样,它是个准军事组织,有武装的,而且都会打仗,这个组织有个最高领导人叫巨子。最高的巨子对他组织里的人有生杀予夺之权,就是可以任意处分他组织中人的性命,而且是令行禁止,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冲上前线去。叫什么呢?赴火蹈刀,死不旋踵《淮南子家族训》。什么叫赴火呢,就是前面烧着火,下个命令,说墨者,冲上去,那个人就到火里面去了,水里火里不回头啊,前面是刀山说你上去,他光着脚就上去了,前面是敌人要杀,说你上去,这个人就冲上去,死不旋踵,踵就是脚后跟,他都不回头看一下,头都不回,迎着死亡就上去了。如果墨子说你做人肉炸弹,他就到机场去了,这太恐怖。而且墨家学派内部是可以动用私刑的。墨子去世后他的一个接班人叫腹(黄享,音吞)的,腹(黄享,音吞)在秦国,他儿子杀了人被秦国公安机关抓起来了,这时候秦惠王,就是把商鞅杀了的那个秦惠王就去找腹(黄享,音吞)。【flash】先生,你年纪大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寡人已下令让法官放了他,不杀他了。谢谢大王的恩典,但我们墨家学派有自己的组织原则。杀人者必须偿命,大王你可饶了他的命,但我不能饶他的命,虽然是我儿子,但我也要大义灭亲【正文】把自己儿子杀了,这个事情以前是受表扬的,大义灭亲啊,是不是,我今天要批判动用私刑。你可以大义灭亲,但你只能是送他去自首,向公安机关去自首,让法律来判决他,不能动用私刑来杀他,你一个民间组织有了这样一种权力,你怎么能保证不滥用,谁来监督,你这个组织内部的这样一个不受监督的至高权力难道不会导致腐败吗?众所周知,绝对权力必定导致绝对腐败,你怎么能保证你墨家不腐败呢,但我们只能说,幸好呀幸亏呀,幸亏墨子本人道德高尚,而且墨子本人有一套规矩,有个底线,叫做不杀无辜,否则的话我们很难设想这个学派是个什么结果,这就是墨家学派的主张,因此我说如果墨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的话,要打引号,那它是贫穷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而我们知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空想和专制也不是,因此墨家的思想不是社会主义。【画外音】易中天先生认为,墨子的主张虽然很好但它有三个弊病,就是违背常理,没有依据,导致独裁。因此他的主张不可能行得通,那我们就要反问一句,既然墨家的主张想不通,那和墨子观点截然相反的杨朱就应该能行得通了,可事实上杨朱更惨,他不但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就连他的思想学说也仅剩下只言片语,那杨朱为什么会有如此命运呢?【正文】前面讲过杨朱和墨子刚好相反,墨子是一毛不留杨朱是一毛不拔,墨子是毫不利己杨朱是毫不利人。因此一般的说在思想史上,对墨子的评价要高于杨朱。但我要说杨朱实际上是被曲解被妖魔化了。杨朱是一毛不拔,但他的全面主张是任何人都一毛不拔,大家平等的一毛不拔,你不要统治者自己一毛不拔,专门拔我们老百姓的毛,这是第一。第二,杨朱是毫不利人,但他也毫不损人,所以说杨朱损人利己极端自私,这个评价是不对的,杨朱坚决反对损人。杨朱说: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就是侵犯别人是不对的,不但侵犯别人不对,侵犯小动物侵犯自然界都不对,不能损害别人也不能损害小动物也不能损害自然界。总而言之杨朱反对一切侵犯和占有,所有的侵犯都是不对的所有的占有都是不对的,因此每个人为保卫自己的个人权益和尊严不受侵犯,我们必须宣布一毛不拔,这是杨朱的思想,而且杨朱甚至认为每个人占有自己的生命和身体都是不对的,你的生命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是自然界,父母亲赋予你的,你都不能占有,这种占有在杨朱看来叫做:横(heng4)私天下之生,横私天下之物《列子杨朱》。横就是蛮横,私就是私有,横私就是蛮横的占有,霸占。这叫做霸占。那应该怎么样呢?杨朱说: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列子杨朱》。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和所有的财产都归天下所有,呵呵,天下为公呀,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主张一毛不拔的杨朱是主张天下为公的,这才是杨朱思想的完整表达,既一毛不拔又天下为公,而且杨朱的天下为公比墨子更彻底,墨子只是反对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侵犯和占有,杨朱连自然界小动物,都反对你侵犯占有,是彻底的天下为公,这就会有很多人想不通,这个毛不拔和天下为公它怎么可能统一呢,所以杨朱的学说最后销声匿迹了,至于杨朱自己当年是不是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我也不知道,现在找不到了,没材料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材料是《列子》这本书里的,而《列子》这本书又被学术界断定为伪书,因此我刚才讲的这些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杨朱的观点都不知道,但是我认为即便如此,仍然可以把这样一个东西作为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抽象地继承下来,因为这个思想里面有个非常深刻的内容,就是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不能以损害个人利益为前提,当我们今天建立一个法治社会的时候,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保护每个公民的个人利益和财产。没有每个公民个人的利益,没有每个公民个人的幸福就不会有什么天下人的幸福。如果有人跟你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你就牺牲了吧,不要上当。当然这里有一点要交待清楚,就是作为个人如果自愿奉献,主动牺牲另当别论,我们对他表示崇高的敬意。比方说墨子,带头过苦日子,那我非常敬重他,作为人格来说墨子是最值得我们敬重的一位思想家,墨家学派是墨子本人并不可怕,他的主张可怕。人是好人,我敬重他。但你不能要求别人这样。我们可以提倡,不能强迫。一旦强迫就违背了天下为公的初衷。由此我想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观点,在《共产党宣言》里面提到。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联合体,接下来他们俩说了这样一句话: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很清楚了,共产主义社会绝不牺牲每个人的幸福和利益,恰恰相反,它要保证每个人的权利,每个人的尊严,每个人的幸福。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看待杨朱的思想,我想会有新的认识了,杨朱是先秦道家第一人,杨朱之后是老子和庄子,那老子和庄子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宝贵遗产呢?下集道来。

第六部继往开来3老子与庄子

【前言】先秦诸子中老子的线索是最不清楚的,我们只知道大约在春秋晚期有个人被大家叫做老子,这位老先生很有智慧,就连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过,后来他就不知所终了,就连《老子》一书是不是他写的也不能确定,但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同时道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庄子的材料大体上是清楚的,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那作为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到底为后世留下了什么呢,我们身上的哪些思想是来源于老庄哲学呢?【正文】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那道家关注什么呢,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什么呢?老子留下了人生智慧,庄子留下了人生态度。先讲老子,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弱者生存。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是天择物竞,适者生存。老子的观点呢可这么说,天择物竞,弱者生存。有个关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版本,我讲其中一个,《太平御览》的版本,说老子有个老师叫商容,前面我们说过孔子是没老师的,老子据说是有老师的。商容是什么人,不知道。有一天商容病重,作为学生的老子就去看他的老师【flash】老师呀,您老人家难道就没有什么遗言留给学生吗?路过故乡的时候要下车这个你知道吗?这个我知道,您的意思就是不要忘本,路过大树的时候要趋行要小步快走你知道吗?老师,这个我也知道,您的意思就是要尊敬老人。【正文】然后商容张开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又问,那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商容说什么意思你明白了吗?老子说,嗯,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太平御览》。是不是说刚硬的就会灭亡,柔弱的就会存活呢?商容说,嘻嘻,‘天下事尽矣’,所有的道理都在这了。弱的你就存在活下来,强的你就灭亡,刚亡而弱存,所以我说老子的思想就是弱者生存。这是老子一贯的思想。老子说天底下最弱的是什么,水;最战无不胜的是什么,水。你看火那么厉害水能灭它;石头那么硬水能灭它,水滴石穿,洪水来了什么都没了,所以‘天下之至柔’就是天下之至刚,至强。由此老子一再说,一个人做人呢你要柔一点弱一点,低调一点,往后靠一点,不要往前冲。这个思想谁最欣赏呢,韩非。《韩非子》里面有两篇文章,一篇叫《解老》一篇解《喻老》,就是韩非子读老子一书的心得笔记,韩非的这个老子心得很有意思,他也喜欢讲故事,比方说在《喻老》篇,韩非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楚庄王和孙叔敖的故事,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有位大臣叫孙叔敖,孙叔敖是辅助楚庄王当上霸主的一个大功臣,但孙叔敖生前一直不肯接受楚庄王的封赏。临终之前孙叔敖就把儿子叫来了【flash】孩子啊,你爸爸这一生确实立了很大的功劳,大王数次要封赏我我都不肯接受,所以我死了后大王一定会封你,你是谢绝不了的,你没那么大面子,你只能接受,你会怎么办呢?我听父亲的教诲。你要记住,大王不是要封地给你吗,你一定要挑一块楚国最差的土地,这样就可以保全了。我一定听您的话。【正文】果然孙叔敖一死楚庄王就封了,说我可逮着报恩的机会了,非封你一块地不可,按照君臣之礼君有赐臣不敢不受,你不受那是不礼貌。孙叔敖的儿子就挑了一块楚国最差的土地,结果怎么样呢,按照楚国的规矩,封给功臣的土地两代以后国家就要收回,其他功臣的封地楚王都收回来了,只有孙叔敖儿子这块封地没有收回。为什么,鬼都不要嘛,太差了,收回来也没意思,接着韩非说,这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老子54章》。就是善于建设的,他盖一个房子在那没有人拿得走,善于拥抱的,他抱一个人,这个人怎么也挣不脱。而且我们要搞清楚,老子的意思不是说你盖个房子,盖的多么多么牢,也不是说你抱一个人,就抱的死死的,他要挣脱一样挣脱,是要怎么样呢,是要没人起念头,没人想去拔没人想要脱。你要把他念头都给它弄没了,那怎样才能把这个念头弄没了呢,很简单嘛,弄的差一点,有块地人家收回来,你挑个最差的人家就不收回来了,再比方说你讨老婆,讨个丑的嘛,弄一个绝代佳人在家里,她红杏出墙呀,树大招风,你像我住的地方厦门每年都刮台风,拔起来的都是什么树,大树,那草,一根都不起来,那叫善建者不拔,想不被台风刮走你就做个小草就对了。【正文】《老子》一书从头到尾贯穿的都是弱者生存的道理,说来说去归根到底无非就那几句话,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而且老子一再说不要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是最安全。不但如此,老子还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做到以柔克刚。那在老子看来用什么具体方法呢?【正文】第一是装第二是忍第三是让。读老子的书会发现他很喜欢用一个字叫‘若’,比方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后来由此发展出一句成语叫大智若愚。若什么意思,好像。最真的好像是弯的,最巧的好像是笨的,最聪明的好像对最糊涂的,最漂亮的好像是最丑的。这个字张舜徽先生有个判语,叫‘不外一个装字’就是要装,只不过呢,政治家装叫韬晦;老百姓装叫装蒜。中国历史上最会装的人是司马懿,最能装孙子,装病,装瘫痪,人家拿刀来刺他他都不动,最后他成功了。装,第一条办法。第二忍,越王勾践是不是忍,自己到吴王那做奴隶,吴王生病他去尝大便,装,忍。韩信受胯下之辱,忍。老子的原话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73章》。一事当前你一下子就冲上去,好像很勇敢的,死了,不冲上去的,活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提法,第一种人叫做勇于敢,就是有勇气敢做的,死了,第二种叫勇于不敢,有勇气不敢做的,活了。这就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了,我们一般说不冲上去是不敢的,老子说不是不敢,是敢不,这点非常重要,就是在老子看来不做也要有勇气,而且不做比做更需要勇气,叫做勇于不敢,勇于不敢不是不敢,是敢不,敢不很难啊,我们看戏,看历史剧,县太爷审案子,把一个老百姓叫来,惊堂木一拍,敢不从实招来,敢不。老百姓多半就腿肚子发软,跪下说,小人不敢,敢不可不容易。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最大的勇敢看起来是胆怯,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千万不要把对方的忍让当怯懦,那你可就糟糕了,他是敢不,不是不敢。第三是让,一件事凡事你都让三分。有个传说说清代有位高官,这个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我就不说名字了,这个高官呢在京城里做官,他家里邻居盖房子要侵占他的宅基地,他的家人就给他写了封信,请他出来干预一下,他回了一封信是一首诗: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三分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卷》。这首诗也有好多版本。家人收到书信后明白了,让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叫六尺巷。这也是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装忍让。这就是老子的主张,就是弱者生存。那这个主张对不对呢【画外音】我们如果按老子弱者生存的理论去做,人人都不敢为天下先,人人装孙子个个缩脑袋,那劫匪到家里行凶我们也要让他三分吗,如果这样做,我们的国家还能发展吗,我们个人又怎么发展,老子的这个主张对不对呢,老子的思想我们如何抽象继承呢【正文】应该说有一定道理,凡事不要太要强,能够忍让的,能够低调的,就忍让就低调。嶢嶢(峣,音摇)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它的问题,就是大家如果都按老子这一套去做,我们怎么发展啊,每个人都不敢为天下先,每个人都不敢做第一件事,每个人都不敢做出头鸟,每个人都不敢做出头的椽(传)子,每个人一事当前都往后缩,都做缩头乌龟。还有句俗语叫做,近来学得乌龟法,须缩头时且缩头。都缩起来,怎么发展,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装忍让就靠得住吗,弱者生存,羊是弱者,羊很柔顺啊,羊很低调吧,狼就不惦记了。是的,刮台风时拔起来的是大树,那平时踩在脚底下的是什么呀,就是小草嘛。露富是不好,钱多是会被贼惦记,下岗工人的钱难道没人偷吗,不也有贼惦记吗,就有用吗。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主张是这样的,还是要一分为二,我有个小朋友,一个小伙子,他提出了八个字我很赞成:高端做事,低调做人。就是你做事时一定要尽量去做好,做人不妨低调一点。而且这里面还有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人,我们继承老子这笔遗产时一定要想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人,要先想明白这个问题才能去想怎么做人的问题。前面讲了这些例子,比方说越王勾践,忍让装成功了,这个好吗,越王勾践值得学习吗,我就不喜欢这个人,非常讨厌这个人,越王勾践成功了后干了什么呢,送给文种大夫一把宝剑,文种大夫是帮助他成功的人啊,说先生交给寡人七种消灭吴国的办法,寡人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剩下的四种没地方用,先生自己用吧,太歹毒了。当时范蠡(里)就看清楚了这一点,曾跟文种说,成功了以后我们赶快撤,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肯定的。文种不听啊,只好自杀了。那越王勾践这种成功有什么意义,他忍让装的结果什么吗,心理变态,整个人都变了,病态了。成功了以后就歇斯底里地发作,所以不要简单的说老子的这个是对的还是不对,还是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做人,而这个问题老子是回答不了的,因为老子虽然主张无为,我前面讲过,老子的无为是假无为,他实际上还是有为,他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个野心家,真正能回答为什么要做人的不是道家中的老子,是道家中的第三个重要人物庄子【画外音】易中天先生认为,老子的功利心其实是很重的,虽然口头上说无为但心里面想着的却是有为,是以无为求有为,目的甚至是无不为,所以我们为什么做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老子没有说,他也回答不了,易中天先生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庄子,那庄子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庄子的思想我们该继承什么呢?【正文】庄子是很难说的,老子当然也难说,诸子都难说,但庄子非常难说,《庄子》里面有个故事,说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有个木匠在做车轮子,木匠的名字是扁,所以书上记载叫轮扁,就是做车轮的扁,当然我们也可叫他阿扁。这个做车轮的阿扁就问了,说君主您在干什么呢,桓公说读书,那您读什么书啊,圣贤之书。然后阿扁说,圣贤还在吗?桓公说那都死了。阿扁说那您读的东西就是圣人的糟粕。桓公说什么意思啊,国君在堂上读书你个做车轮子的在这说三道四,讲出道理来罢了,讲不出道理来休怪寡人不客气。轮扁说是这样的,小人是个做车子的,做车轮子的,做了一辈子的车轮子,这个车轮子有多长多宽,多大一个圆,多少根辐条,怎么样装到这个车轴上去,这些小人都知道,小人也能传授给儿子和小人的徒弟,但这个车轮子往车轴上装的时候,装的太紧吧它不灵活,装松了吧它不固定,它会跑掉,怎么装的恰到好处,又不太紧又不太松,这个小人是说不出来的,这个是没办法传授给徒弟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的精华都是说不出来的,说得出来的就是糟粕,所有你读的是糟粕。这就麻烦了,说不出来,我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只能讲糟粕了,不过这还不是庄子难讲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庄子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活着为什么,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杨朱回答了,杨朱的回答是,人既然活着那就好好活着,过好自己每一天,这就是杨朱的回答,这个回答当然也是个回答,但是还是有问题,什么叫好好活着,什么叫过好每一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大把挣钱?庄子的回答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两条:真实,自由。庄子讲了个故事,说老聃(丹),老聃就是怀疑是老子的那个人,但我认为不是啊,老聃是有这么个人但未必是写《老子》这本书的人。说老聃死了,他的一个朋友来看他,来吊唁,走进灵堂哭了三声就不哭了,老聃的学生就问【flash】先生,您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是啊,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既然是好朋友,没见过你这么吊唁的,有你这么吊唁的吗?【正文】这个朋友说,是这样的,我本来是要来痛哭一场的,但我走进来一看,看见你们这个灵堂里很多很多人在哭,我就想了,难道他们都是你们老师的朋友吗,不可能吧。那这些来参加追悼会,来吊唁的人中,必定有不想哭而哭的,有不悲痛而悲痛的,这就是虚伪,所以我哭三声不哭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看出一条,就是庄子主张真实。第二呢庄子主张自由。庄子说:鹰就该在天上飞,鱼就该在水里游,这就是自由啊。上集讲到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说白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就因为他自由嘛,鱼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和自由的生活就是率性。也就是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过什么生活,有人会说了,你这话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说我们穷人就该过苦日子,你们过好日子。不是,在庄子那里,没有好日子和苦日子只有真日子和假日子,比方说墨子他自愿过苦日子,那苦日子就是好的,你不愿过苦日子,人家强迫你过就是不对的,是这个意思。庄子有篇文章叫《马蹄》。里面讲,马,它的蹄子可以踏霜雪,它的毛可以御风寒,它看见水喝水看见草吃草,吃饱了喝足了,就在草原上自由地撒欢,这就是马自由而真实的生活,可来了一个什么人叫伯乐,他说他会驯马,他把这个自由自在的马拿过来给它勒上笼头,钉上马掌,这马就死1/3了,然后他又来训练这个马,立正稍息齐步走,这马死一半了。庄子说,这匹马就算得了奥运冠军又有什么意思呢,不真实不自由吗,所以庄子说,每个人都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强加于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是自己愿意的,也许他的日子在你看来是苦日子,但如果把你这个心目中好日子给他们,他会痛苦。庄子讲了这么个故事,说有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这个鲁国国君啊就宝贝得不得了,啊这个海鸟飞来了,好好伺候它,弄金子做了个笼子把它笼起来,然后在它的面前摆上酒宴,用乐队演奏,钟鸣鼎食啊,我给你享受诸侯的待遇,那鸟吓死了,不敢吃不敢喝,生生给吓死了。鲁君是恶意吗?好意。结果呢,坏事。所以庄子说,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是不对的,哪怕你是真心实意为对方好,如果你是虚情假意就更不对了。庄子还讲了个故事,他说有个管祭祀的官员有一天到猪圈去探望猪,这个猪呢是准备将来要杀了后祭祀祖宗的,官员想猪肯定很郁闷,谈谈话做点思想工作。于是就衣冠楚楚,穿的整整齐齐来到猪圈,恭恭敬敬地对猪说,哎呀,猪啊猪啊,你何必怕死呢,我告诉你,我会好好地善待你,好好喂你三个月,吃最好的东西,然后杀你之前十天,我就香汤沐浴,斋戒。最后呢,你的身子下面会铺上洁白的茅草,你的前肩和后腿,我会非常隆重的放进一个很好的盘子里,上面还雕着花,将来马未都要收藏的,你看怎么样。猪没说什么。我要是猪就说不怎么样。庄子说,如果你是真为猪好,就应该让它留在猪圈里吃糟糠。然后庄子说人也一样,对一个人来说,幸福的生活就是你向往的,自己选择的生活,不要为了所谓大家认为的好日子去牺牲你的自由而真实的追求,但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活着要生前富贵,死后哀容。老琢磨着死了后要到什么样的地方安葬,享受什么样的葬礼,庄子说,这不就是前肩和后腿放进了马未都的盘子里了吗,这个道理猪都懂人怎么就不懂呢。所以庄子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孔子有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句话,后面还要再讲,庄子比孔子还进一步,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这就了不得了,而我们爱犯的毛病是什么,是好心好意地去强迫别人,做别人不愿意的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果是成年人,未成年人另当别论。讲清楚,未成年人需要监护,需要教育,需要引导。如果是成年人一定要学会说no,学会拒绝。庄子这个思想从哪来的,从老子那来的。所以我们都说老庄哲学,但老子的思想并不仅仅影响了庄子,还影响了一个人,韩非,也就是说韩非和庄子都是老子的继承人,但是恰恰相反,两个人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庄子和韩非又有什么区别,作为法家代表人的韩非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呢,下集道来。

第六部继往开来4再说法家

【前言】通过本节目第三部分儒道之争,我们熟悉了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及他们二者各自的思想精华,与儒家所发生的论辩,还有对后世社会产生的影响等等,上集易老师则为我们总结了道家学派留给我们思想文化遗产,即真实和自由,这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生命的存在感与价值所在,老子和庄子在思想上有着传承,但老子的思想却不仅仅只影响了庄子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家,例如法家的韩非,那韩非与庄子究竟有什么不同,法家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遗产又是什么?【正文】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韩非的思想和庄子一样来源于老子,至少韩非思想来源之一是老学。也就是说老子的学说有两个继承者,一个是道家的庄子一个是法家的韩非,而庄子和韩非虽然同出于老,但这两人的思想观点是完全相反的。庄子追求的是绝对自由,韩非主张的是绝对专政;庄子希望的是社会的宽容,韩非主张的是国家的管制。庄子追求自由,追求宽容是因为庄子认为人性天真,人性都是纯真的;韩非主张专政,主张管制是因为他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是恶的。这样一比较我们就知道庄子和韩非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们在讲韩非之前还要再讲一下庄子。打开《庄子》这本书,它的第一篇叫《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什么叫逍遥游,就是真实和自由地活着,这个问题上集讲过了,在《逍遥游》这篇文章里庄子一开始就讲了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故事或者说是寓言,《逍遥游》一开篇就说,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大也不知几千里也,非常非常大,巨大的一个由鱼变成的鸟,叫鲲鹏,鲲鹏从海面上起飞飞起来,多高呢,九万里,然后它的翅膀张开了,如垂天之云,像天上的云,它从海面上飞过去,激起来的海浪高达三千里,它要用六个月的时间从北海飞到南海。这是个大的不得了的意象。这时呢,灌木丛中的鴳(燕)雀呀斑鸠呀禅呀就笑起来了,说你们看看看,这么大个鸟啊,哎呀,你弄这么大,飞那么远,你干嘛呀你,你看我们最高也就飞到一个灌木丛的顶上,了不起飞到一个乔木上面.实在飞不上去我就落在地下.这不是很好吗.讲完这个故事后庄子在后面说了一句话,‘此小大之辩也’。这个故事和这句话使很多解释庄子的人困惑,甚至一部分解读庄子的学者误读。因为每个人听完这个故事后都会有个问题,就是庄子在这里嘲笑了鴳雀斑鸠禅没有,我们觉得结论是肯定的,嘲笑了。很显然是在嘲笑鴳雀斑鸠禅。那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庄子嘲笑鴳雀斑鸠禅是因为它们小吗,很多人认为是,我觉得这就是误读,理解为庄子在这里嘲笑鴳雀斑鸠禅的小,是误读。为什么呢?庄子不可能嘲笑它们的小,为什么不可能?因为庄子根本就不主张区别大小。庄子的思想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叫做‘齐物论’,庄子有篇文章也叫《齐物论》,齐就是平齐,平等,齐一。‘齐物论’它有两个意思,一个齐物一个齐论。就是所有的生命是平等的,所有的议论也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高明,谁也没资格嘲笑别人,你大,不能因为你大嘲笑小的,你高,不能因为你的高嘲笑个矮的,你不能这样嘲笑,庄子怎么会嘲笑它们小呢。庄子还有个故事也很有名,就是朝三暮四,说一个老头养了一群猴子,然后跟猴子讨论分配问题,说我给你们发橡子,早上发三升晚上发四升,朝三暮四,行不行啊,猴子龇牙咧嘴说不干,早上给我3个晚上给我4个,不干。老人说好好好,我改一改,早上发4个晚上发3个怎么样,猴子说万岁万岁。庄子说,早上4个晚上3个,早上3个晚上4个不都是7个嘛,有什么区别呢,‘齐物论’嘛,有什么可笑的,有什么区别。所以区别是可笑的。因此庄子说的‘此小大之辩也’,这个辩是不能理解为区别,也不是区别的那个辩,它是辩论的辩。有些书上翻译为,这就是小东西和大东西的区别,这是误读了庄子。应该翻译为,这就是小和大的辩论,这个辩论是可笑的,也就是说庄子嘲笑的不是鴳雀斑鸠禅的小,是鴳雀斑鸠禅的笑,大的不能嘲笑小的,小的就更不能嘲笑大的了。你本来就小嘛还嘲笑人家,看来可能也是越大越宽容,越小越计较。由此我们从这里读出的庄子的思想我认为就是两个字:宽容。一定要宽容。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宽的窄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聪明的傻的,在生命面前是平等的。只要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就是有价值的。这里关键还是两个字:一是真实二是自由。任何真实而自由的活法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谁也不能嘲笑谁。不能以一种真实嘲笑另一种真实,不能以一种自由嘲笑另一种自由。不能因为自己是真实而自由的就去嘲笑别人的真实和自由。这样一种思想是极其可贵的。因为我们知道宽容是一种很重要的现代价值,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庄子,当然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来解释和阐述宽容这个概念。但哪怕是有这么一丝意思,我们都应该对庄子表示极大的敬重,何况庄子不但主张宽容还主张真实还主张自由,因此我们说庄子实在是太伟大了。【画外音】易中天教授认为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对生命的尊严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这种生命的尊严包括每个物种真实而自由的生存,包括对差异性存在的尊重和宽容,这就是道家所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遗产:真实,自由和宽容。而与庄子同出一门的韩非却带给我们另一种思考和探讨社会的方法,即法家思想。那我们又该如何来继承法家的思想呢?【正文】如果说庄子主张的是宽容,那法家表现出来的就是苛刻,甚至是残忍。法家的苛刻和残忍已经到了不顾人命的地步。《韩非子》这本书里有个故事,说韩昭侯这个人是主张以法治国的,而且执法也很严。有一天韩昭侯喝醉了酒睡着了,醒来后发现他身上加了一件衣服。他就问了,谁给我盖上的这件衣服,下面人报告说,是管帽子的那个官员,韩昭侯说把管衣服的和管帽子的都抓起来杀了。为什么要杀管衣服的,失职。这衣服应该是你给我加上去,你没加,杀了。为什么杀管帽子的,越位。你是管帽子的,你为什么给我加衣服。这就是受到法家肯定的执法。这个执法在我们看来是太苛刻了。管帽子的去加衣服完全是好心,太苛刻了。《韩非子》书里面还有个故事,说有一年秦国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下面官员就向秦昭襄王报告,说我们国家已经遭到饥荒,是不是可以把国库里的粮食拿出去救灾,秦昭襄王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我们秦国的法律规定无功不受赏,我这些粮食是奖给功臣的,这些灾民有功吗,受灾就有功了?没功。没功就不能给。这些灾民没有任何功劳却不花一分钱不花任何代价就从国库里拿粮食,那不是提倡天下人都随随便便到我库里拿粮食吗,是的,如果我不救灾这些灾民会死;但是我如果救灾我的国家会乱。两个选项,一个是灾民死了我国家安定,另一个是救活了灾民但造成了法治的混乱,选哪个呢,选灾民死,国家不乱。这种法治也很恐怖呀,这不是完全没有人道主义了吗。实际上我们去看法家人物有个共同的特点,残忍苛刻,几乎无一例外,包括后世的。读后代史书,里面会有个传叫《酷吏传》,酷吏基本上都是法家人物。比方说武则天时代有两个酷吏,一个叫来俊臣一个叫周兴,有一天来俊臣就请周兴吃饭【flash】周大人,咱们都是国家司法干部,有一件事情我想向您请教。来大人太客气了,有什么事啊?审批犯人时如果遇到犯人怎么都不肯招供,那该怎么办呢?哈哈哈哈,这好办,你找一个大瓮把四周烧上火,等烧烫了你让犯人走进去他就招了。哦,是吗,那我就来学一下,来人啊,按周大人的吩咐把瓮烧上,不好意思啊周大人,有人告你谋反,请君入瓮吧。啊!【正文】你说这个来俊臣和周兴他们是同党啊,他们互相都不同情的,翻脸就不认人,法家人物多有此特点。从哪学来的,商鞅那学来的,商鞅就是个翻脸不认人的。商鞅原本是卫国人后来投靠了秦孝公,这个没什么,讲清楚,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些士人是可以朝秦暮楚的,这个没有道德问题也不算叛国。他到了秦国后在秦孝公手下做事,他鼓动秦孝公去攻打卫国,这个也不算卖国,也没有什么道德问题,在当时都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他那一仗打得不地道,战争开始之前商鞅写一封信给魏国的统帅公子卬(昂,仰),说公子啊,当年我们两都在卫国为臣,我们是同事,朋友,哥们,没想到我们今天成了敌对的双方,卫鞅我心里头,他这个时候不能叫商鞅,鞅心里头非常难受,实在不忍心攻打公子,我看是不是这样,我请你吃餐饭咱们就讲和算了。公子卬(昂,仰)这个卫国它本来就打不赢秦国,听说秦国主动讲和很高兴,就去赴宴,一赴宴商鞅把他扣下了,扣做人质然后下令进攻,当然了,兵不厌诈,但这个事情在儒家眼睛里就是不地道了。所以司马迁最后说,商鞅不得好死。是有原因的啊。这就是法家的特点【画外音】法家的刻薄寡恩会让人感到冷血和残酷,但往往伴随他们自己的,同样也是牺牲和伤害,法家的酷吏们千百年来不绝于史,并且有官方为其树碑立传,这表现出统治者的认同,而‘酷吏’二字则体现了人性对法家的批判,那法家为什么会如此残忍,甚至连执法者本身都不惜以自己的名誉与生命为代价呢?【正文】三个原因:‘时代;渊源;使命’。法家思想的成熟主要是在战国时代,从商鞅开始,商鞅,韩非都是战国时代的人,到韩非已是战国末年了,战国和春秋不一样,我们平时老说春秋战国,好像春秋战国是一回事,其实不是一回事,有很大区别,比方说战争,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只打一天,交战双方把阵式布好后就开打,一打,出了胜负就停下来,很有一点体育竞技的味道,战国时候的战争不得了,一打几个月而且丝毫不宽容,都知道有句成语,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从孟子那来的。孟子说,有一个战士逃跑,跑了50步,还有个战士,打败了仗也逃跑,跑了100步,那个50步的就笑100步的。可以吗,不可以吧,跑五十步,跑一百步都是逃跑都是逃兵,有什么区别呢?从这个角度讲是这样的,这是孟子的原意。但我们换个思维,如果把这个事情的背景放到春秋,不考虑逃跑的道德问题,那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为什么呢,春秋时期战争有个规则,就是失败的一方跑了五十步以后胜利的一方就不能再追了,这是游戏规则,人家跑了五十步,第五十一步的时候你还去杀他是不可以的,所以你跑五十步就安全了干嘛要跑一百步呀。所以在春秋时期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而到了战国时候一次战争死几十万人而且杀俘虏,比方说秦国大将白起一次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余万人,当然,我们讲清楚,古人史书上数字是要打折扣的,肯定没有四十万,就是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10万也很恐怖呀,所以春秋,战国的时代不一样,鲍鹏山先生有个观点,说战国时期是一个极其残忍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极其宽容的时代。这个话非常有见地。战国确实是这样,对谁残忍呢,对人民残忍;对谁宽容呢?对士人宽容。战国没有文字狱吧,像清朝那样的文字狱,像乾隆搞的那种文字狱,没有。战国时期没有那个思想家是因思想和言论而被治罪的,前面讲过很多孟子的故事,孟子一天到晚在训那些国君,国王,那些国王还是恭恭敬敬的。孟子在齐国在魏国的待遇是享受‘省部级’的标准,又不上班,待遇很高的,很宽容的。所以战国是一个既残忍又宽容的时代。庄子发扬了战国的宽容;韩非,商鞅发展了战国的残忍。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庄子和韩非的思想都来源于老子。老子的特点是什么呢,前面讲过,两个字:寡情。所以我们去读老子,他是冷冰冰的。读老子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听机器人讲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听不听得懂他不管,一点情感色彩都没有,还有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然老子的本意不是说要糟践人民,他是主张统治者领导人,你不要去管老百姓,是不闻不问的意思,但他说得很难听,把他们当刍狗。而到了法家这里真的是把人民当刍狗了,按法家的治国理念,人民只准有两种,一种是农民一种是战士,而且这两种人的身份应该是可以转换的,就是老百姓应该平时种地战时打仗,种地给统治者创造财富,打仗帮统治者去杀人。其他的人不允许有,只允许有农民和战士,这就真把人民当刍狗了,当工具了,那我们就要问法家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第三个原因:使命。法家的使命是什么?国家的强盛,法家他只有这样一个使命。法家与其他三家的区别在,儒家墨家道家都有历史使命,法家只有现实使命,法家都是现实主义者,也都是国家主义者。他只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辅佐的这个国家如何强盛,其他不管,为了国家的强盛可以不顾一切,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把人民当刍狗当工具,不当人。那我们就要问个问题了,国家强盛到底是为了什么?国家的强盛毫无疑问是国民的共同愿望,但是我们要多问一个问题,国家强盛是为了什么,我认为是为了国民的幸福。如果说一个国家最后强盛了,它的国民是不幸福的,这种强盛我们要它作甚,所以我们应该为了国民的幸福来强盛自己的国家,只有把国民当人民的国家才值得强盛,才应该强盛,而且我还可加一句,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强盛。【画外音】在易中天教授看来,法家的崛起正处于既宽容且残忍的战国,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流给予了法家充分实践的空间,出于对国家强盛的追求,法家落入专制与严苛,不惜牺牲人民的幸福为代价,这样的强盛扭转了追求的初衷,是值得批判的。但法家思想虽然薄情寡义,却并非一无是处,它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我们应该继承它的那些思想呢【正文】法家有非常多的值得我们今天抽象继承的思想文化遗产。简单的说,四个字:以法治国,或再简称:法治。这是法家高明的地方,因为法治比人治比礼治可靠,儒家是主张礼治的的,墨家是主张人治的,,道家是主张不治的,法家是主张法治的。不治大家都会认为是不行的,无政府状态行吗。人治,礼治也靠不住。《韩非子》讲了一个故事,卫灵公有个男宠叫弥子瑕,弥子瑕年轻漂亮的时候卫灵公爱他爱的不得了,有一次卫灵公和弥子瑕一起去游园,弥子瑕在树上摘了一个桃子吃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递给卫灵公,卫灵公把它吃了,而且逢人就讲,这弥子瑕真好,他真爱我呀,好东西舍不得自己吃,给寡人吃啊,好啊,爱啊。后来弥子瑕年纪大了不漂亮来了,失宠了。卫灵公怎么说呢,弥子瑕他真不是东西,把吃剩下的东西给寡人吃,这还有君臣之礼吗。同一个卫灵公同一个弥子瑕同一个吃桃子的事,前后说法完全就不一样了,人治怎么靠得住呢,所以只能是法治,而且韩非认为法要有三个特点:‘一,固,显’。一是统一也是唯一,‘一’两个含义,统一,唯一。‘固’就是规定,一个法立了以后你就不要轻易地改它,今天立法明天修宪那不行。法立了以后至少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应当是稳定的,这叫‘固’。第三个叫‘显’,就是公开,韩非说的很清楚,法莫如显,使民知之。法律一定要公开,让老百姓都知道。那么这个‘一,固,显’它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有这样四个好处:法律统一,就不会因人而异;法律唯一,就不会政出多门;法律固定,就不会朝令夕改;法律公开,就不会暗箱操作。腐败,猫腻,做手脚,走后门都杜绝了。所以一旦在法家人物依法治国的时期,这个国家的治安一定是比较好的,吏治也一定是比较好的,腐败一定是比较少的。因为他的法是统一的,唯一的,固定的,公开的。所有人在这个法的面前是平等的。这就实现了墨子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前面讲过墨子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但墨子没办法。他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最圣明的人当天子,次圣明的人当国君,再此圣明的人当大夫,再再次圣明的人当乡长,当村长,这个东西靠不住啊,而法家解决了这个问题,怎样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呢,法来实现;怎样实行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呢,法来实现。因为法来治国以后人就不用治了,没人什么事了,君主就可以无为了嘛,所以这是很了不起的,事实上法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可概括为六个字:‘公开公平公正’,这是法家主张的,在这里呢我们要有四点说明,第一点,以法治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只是相对可靠不是绝对可靠,不要以为以法治国就确保了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不了。世界上还没一种办法能绝对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法治相对于人治,礼治来说,更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第二点,所谓法治条件下的公平与正义主要是指程序公正。因为法庭的审理它有两个结果,一个叫做实质正义,一个叫做程序公正。中国人往往更看重的是实质正义,所谓实质正义就是这个案子是不是真相大白,坏人是不是受到惩处,好人是不是得到报偿,这叫实质正义,但是法治条件下更追求的是程序公正,就是我审理的程序是没问题的,但最终结果是没有办法保证的,比方说有名的美国辛普森案,尽管很多人认为辛普森就是杀人犯,但经过公正的审判,判他无罪,这个是公正的,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就是程序公正的前提是程序本身要公正,就是立的法也要合法,如果你立的法是恶法,是非法之法,那么越法治越糟糕。我们说要守规矩,但是规矩本身要守规矩,你这个法必须是通过民主的程序由人民来立法,而法家是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法不是人民立的,是君主立的,是王法,所以很可能是越法治越糟糕,这是第三点。第四点是即便前面的条件都满足了,立法也是人民立的,也是合法之法,程序也很公正,即使都做到了,法治也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包打天下。还有很多问题是法治解决不了的,是需要道德来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口号应该是这样的:以法治国,以德育人。教育人的问题是要靠德,而在这方面法家就乏善可陈了,法家不讲这个法家只讲法,喜欢讲德的是儒家,那儒家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呢,下一集来说。

第六部继往开来5爱的呼唤

【前言】通过前面易中天教授的点评,我们从墨家那里学到了要平等互利博爱;从道家那里学到了要真实、自由和宽容;法家人物虽然刻薄寡恩,但法家对维护社会秩序与保证执法公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法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即公平公正公开。这个思想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墨道法三家的思想虽然都有后世可以继承的精华,但无可置疑的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刻的还是儒家思想,那我们该如何认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又留给我们一些什么呢?【正文】要知道儒家留下了什么得知道儒家关注什么,实际上诸子百家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墨家关注的是‘社会’;道家关注的是‘人生;’法家关注的是‘国家’;儒家关注的是‘文化’。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贡子路都曾问过孔子一个问题,管仲这个人怎么样。管仲是齐桓公的国相,原来是辅佐公子纠的,公子纠和齐桓公为争夺国君地位打起来,最后公子纠被齐桓公杀了,而管仲作为公子纠的老师不但没自杀,反而去辅佐公子纠的政敌齐桓公。这事在子贡子路看来不像话,所以子贡子路都问孔子,管仲这个人不怎么样吧,然而孔子却对管仲却给了很高的评价。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任)矣《论语宪问》。微管仲就是没有管仲的话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会披着头发,衣服往左边开着了。什么意思,在当时的华夏民族看来一个文明人是不能披头发的,头发要缠起来盘在头顶,插一根簪子。如果是贵族还要加一顶帽子。衣服的衣襟是不能往左边开的要往右边开,这是文明人。如果披着头发衣襟往左边开那是野蛮人。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没有管仲保证了我们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我们华夏族就变成野蛮人了,这个问题更大更严重。因为按古人的道德,‘君辱臣死’,就是君受到了侮辱做臣的要自杀,这是道德问题。头发怎么梳衣服怎么穿那是文化问题。按道德标准管仲是不道德的,但他保存了文化因此他的功劳非常大,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孔子那里文化高于道德。文化高于道德是孔夫子超级伟大的地方。我们中国人或说华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之所以是华人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从来就没中断过,以至于我们中国人,我们华人走向全世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华人。有一部电影《刮痧》是讲中西文化冲突的,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有个中国人在一个美国老板的公司里打工,当然是高级白领了,在一次宴会上中国员工的儿子和美国老板的儿子吵起来了【电影】丹尼斯,向保罗道歉。--这不算什么。--不行。快,给保罗道歉。--(强行关掉了游戏机)--我都快赢了。--说对不起。--孩子打架一会就好了,算了吧。--快说,我数到三,1,2,2.5。--哼。【正文】后来这个中国人被警方以虐待罪告到法庭。为什么?因为他儿子身上有刮痧的痕迹,美国人看不懂以为这个小孩受虐待了。起诉他,就把这个美国老板叫道法庭上来作证【电影】在许先生的颁奖仪式上,是不是你儿子保罗和丹尼斯为了玩暴力游戏打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的?男孩子打架在所难免。--但许先生的反应太过分了,当时许先生火冒三丈,重重一巴掌打在丹尼斯头上。--不是这样的。--他是不是当着你的面打了丹尼斯--昆兰先生,请回答。--他打了--【正文】出了庭这个中国人就去找美国老板。--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出卖我,怎么还能指望我和你一起工作。--我讲了事实,你不该打孩子。--我为什么打他,为什么,我自己的儿子,我打他是对你的尊重,给你面子,懂吗。--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你打孩子是对我尊重。--不可理喻。【正文】当然这个电影最后有个很好的结局,就是美国老板自己去做了一次刮痧,发现刮痧很舒服的,那不是虐待,然后出庭作证,把衣服掀开给法官看他背上刮痧的痕迹,说这不是虐待,不是打,是一种特殊的治疗,大团圆的结局。当时我们中国人看电影时,看到前面打孩子那个情节时都笑,因为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如果你儿子跟别人的儿子打架,你要给对方面子肯定是打自己儿子嘛,这个观念是从哪来的,儒家。前面节目中讲过孔夫子的一句话: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就是在法庭上作证时,做儿子的要替老爸隐瞒,做爸爸的要替儿子隐瞒,这是正直,这是真实,这是孔夫子的观点。按照这个逻辑友为友隐嘛,你既然是我哥们,你在法庭作证就说没打嘛,这是第一条,孔夫子影响的。第二条,面子问题,面子这个观念和儒家思想也有很大关系,儒家讲什么呢,讲道德,儒家是最喜欢讲道德的,但我们注意儒家的道德有个特点,一律都是二人之德,从来都不单方面讲道德。比方说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一直发展的我们今天,比方说尊师爱生,它一定是同时向双方发出道德要求,不会单方面只要求某一个人守道德。所以儒家的特点是什么,是人与人不平等,注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道德标准是不一样的,是不平等的,但它要求对等,就说你不能说只要做儿子的尽孝道,做父亲可以胡作非为可以虐待儿子,不可以,父要慈,做臣子的要忠于君王,不等于说这个做君王的就可虐待臣子,不可以,君要仁,它是对等的,它不平等但是对等,所以孟子才说,君视臣如土芥,臣之视君如寇雠(愁)。就是你对我不好我就可以对你不好,因为道德是双方的要求。老百姓的话就是,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所以按儒家观点是不可以对一个人单方面提出道德要求的,你要求人家讲道德必须自己先讲道德,而我们现在很多人老在指责人家不道德时,他自己先就不道德,儒家讲对等就产生了一个要求:面对。我们两个人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作为对等的人我们必须面对面,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师生,要面对面,面对面就要什么呢?面子。你没有面子你怎么对面,对人家呢,因此必须君也有面子臣也有面子;父也有面子子也有面子;夫也有面子妻也有面子;兄也有面子弟也有面子;朋友和朋友,那肯定是都要有面子,有了面子就可以面对,你有面子我有面子,对起来,这叫什么?对了,不对上了嘛。如果我不小心伤害了你的面子,我应该怎么说,对不起。对不起什么意思呢?哎呀,我呐是想对的,不是不想对,我也懂要面对的道理,可你老人家面子这么大,我呢小人一个,面子这么小,我想对,我对不起啊,对不起是这意思。这时对方就说没关系,就是我们没有发生关系,就不存在对不对得起的问题了,但是我现在搭了你的话,我们就对起了嘛,用四川话叫对得起了嘛,咋个对不起嘛。对起来了嘛,所以按照对等原则那个美国老板应该做的事是打自己儿子一耳光,这就对了嘛,对上了嘛。可美国人不懂我们中国人这个弯弯绕,还傻乎乎的说,你打你的儿子是给我面子,是什么逻辑?他想不清楚,中国人全明白,而且那个中国人在打他儿子时想都没想过,第一反应就是打。为什么呢?说明这些东西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文化无意识。所谓文化无意识就是一事当前我想都没想我就这么做,由此可想见儒家的影响是何等之大【画外音】易中天教授刚才提到的文化无意识也称‘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研究上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比如电影《刮痧》中的打耳光情节,给对方面子是中国人代代相传,无师自通的同类经验,而打自己儿子便成为无意识的沉淀物。所以这种集体无意识便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表现,可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之深,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呢【正文】更重要的是,儒家为中华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民族,有些民族生存下来发展起来;有些民族消亡了。难道这些消亡的民族是没有文化的吗,有,任何民族都有文化,那为什么消亡了呢,我猜测原因之一是缺少核心价值观,缺少一种能够全民族心领神会,普遍认同,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有了这个东西这个民族就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我们经常唱的歌所说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个‘中国心’谁给我们的,中国人为什么是中国人,为什么走遍世界都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华人,应该说这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个祖先包括很多人,包括儒家,包括墨家,包括道家,包括法家,包括先秦其他各家,还包括我们的兄弟民族,是整个中华民族给我们留下的,但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儒家,儒家不是唯一贡献者,这里必须讲清楚,不能一讲到中华文化马上就等于儒家文化,再等于孔子思想,不对。但是他确实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于是我们要问,儒家提供了哪些核心价值观呢,三个:仁爱,正义,自强。仁爱主要是孔子的范畴,正义主要是孟子的范畴,自强主要是荀子的范畴。下面先讲仁爱。仁爱作为儒家的范畴包括三个内容: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什么叫亲亲,第一个亲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就是亲爱自己的亲人,而且首先是父母,父母叫双亲,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自己的兄弟,这两条加起来就是亲亲。亲爱父母在儒家那叫孝,亲爱兄弟在儒家那也有个专有名词叫悌,孝悌加起来就是亲亲,亲亲就是仁爱的人性基础,因为孔子认为一个人他天然就是爱父母,兄弟,子女的,不需要教育的,如果这个都要教育的话那是畜牲,甚至畜牲都不一定要教育,很多畜牲也都有母爱嘛,都会护自己的‘小孩’嘛,民间有个说法叫‘护犊子’,母牛都知道护着自己的牛犊嘛,这个还要教育吗,那你畜牲都不如,是人都会,基础,人性基础。而且它还有一条好处,它可以推广,泛化,为什么呢?很简单,孝是爱父母对不对,那父母的父母(祖父母)爱不爱,也要爱,;那祖父母的父母(曾祖父母)你该不该爱,也该爱,;那曾祖父母的父母(高祖父母)该不该爱,往上爱上去了,前面讲了,儒家的道德是双向的,父慈子孝,我们爱父母,那父母该不该爱我们,好,父母也要爱子女,父母爱子女,子女的子女爱不爱,爱孙女,爱孙子,孙子的孙子的孙子,你又可以往下爱下去,纵向的就全爱了,那悌是爱兄弟,那兄弟该不该爱,亲兄弟爱过了,堂兄弟呢,表兄弟呢,族兄弟呢,相当于兄弟的乡亲呢,相当于兄弟的朋友呢,相当于兄弟的同事呢,相当于兄弟的单位呢,也爱下去嘛,横的它又展开了。那纵的你都爱了,横向的你也都爱了,结果是什么,是整个世界充满了爱,这是什么?仁爱,这是讲道理,问题在孔子不仅仅把这个道理讲给我们听,还提出了实行仁爱的具体方法,什么呢,忠恕。忠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叫忠恕。很清楚,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积极地进行仁爱;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地在进行仁爱。但是请大家注意,这里的积极和消极绝没有价值判断,都是中性词,而且在孔子看来,消极的仁爱恕,比忠,比积极的仁爱还重要。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过孔子,说老师,你能不能告我一句话,让我终身受用,我一辈子都可以奉行不会错的。孔子的回答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人如果你记不住那么多道理,记住这八个字就够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证不会错的。为什么恕比忠重要,三个原因;第一,每个人都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容易啊,首先你自己得立,自己得达,你自己都是老失败,你还帮别人成功,这个太难了。但是说,我不愿意的我也不强加于你,做不做得到,太容易了,这是一。第二,都会同意。我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要帮你立,帮你达,你说我不想立啊,我不想达啊,现在过得挺好啊,我干嘛要成功。但我说,我不愿意挨骂我也不骂你,我不愿意挨打我也不打你,我不愿意受侮辱我也不侮辱你,我不愿意挨饿受冻我也不让你挨饿受冻,你干吗,肯定干,没人会说不干的嘛,所以都能同意。那么第三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我绝不把我的意志强加于你,这是对人最大的尊重,所以这句话已成了全人类的共识,已经镌刻在联合国大厦了。1993年世界宗教领袖大会达成了人与人,国与国,宗教与宗教,文化与文化之间和平共处的两项黄金规则。第一项,把人当人;第二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界宗教领袖的共识。实际上这两条是有关系的,正因为我把别人当人,我才不会把我作为人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强加于同样是人的别人。而把人当人是什么呢,就是仁爱的仁啊,仁爱的仁的本意就是人其人,就是把人当人,前面讲过了。所以世界宗教领袖大会的共识就是孔夫子的思想啊。大家想想孔夫子的这个思想是不是非常伟大,他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画外音】孔子曰:仁者爱人。仁爱的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由仁爱而延伸出的孝悌与忠恕,即注重家庭伦理观念与为人处事的宽容克制原则,便是儒家核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百家争鸣’时代,儒家还仅仅只是‘百家’中一员,但经过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后,儒家思想正式确立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因而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的推广和普及作用,那除了亲亲之爱,忠恕之道外,仁爱的第三个内容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正文】但是这里面有问题,表面看来孔子的这个设计是非常地好了,孝管纵向的,悌管横向的;忠管积极的,恕管消极的。纵横正反上下都顾及到了,但是有问题,什么问题呢?等级。再说一遍,儒家是主张人与人不平等的,这是儒家的致命伤。按照这个爱有等级的观念,你最爱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爱兄弟一定要比爱父母少一些,爱子女要比爱兄弟可能要少一点,爱老婆的问题孔子从来不说,而且按照他这个逻辑,你最爱的人就是你自己家里人,再爱一个什么亲戚,再爱一个邻居,再爱一个乡亲,再爱国人,再爱外国人,再爱少数民族,这么一路辐射下去,到最后爱就没多少了,这个爱是层层递减的,最后没了。而且在当时情况下根本实行不了,因此才会有孟子提出来第三个内容,恻隐之心。恻隐就是悲伤的意思,有人说这有什么稀奇,别的不会悲伤我还不会嘛,我可悲伤了,不是这个意思,不是你不悲伤,是因为你自己会悲伤,因此看见别人悲伤你也悲伤,因为你看见别人悲伤你也悲伤,所以你不忍心让别人悲伤,这个心就叫恻隐之心也叫不忍之心。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啊,我听说有这么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在朝堂上坐着,有人牵了一头牛过来,大王您就把人拦住了,说你们这头牛要干什么,牵牛的说,我们准备把它杀了去衅钟,因为刚铸好了一口钟,钟上面有很多缝,必须把牛的血涂在上面,这个钟才能用,大王说放了放了。手下说把牛放了,血从哪来呀。大王说你换只羊嘛。有这个事吗?齐宣王说有。孟子说,我听说老百姓有议论呀,舆论不太好,都说大王您小气,是吧。齐宣王说,是,老百姓都说我小气吝啬,先生我跟您讲,再穷我一头牛还掏得起吧,不至于小气到这个地步嘛。我是看到那头牛哆哆嗦嗦怕的不得了,实在于心不忍,它又没什么罪,就这么无端的把它杀了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我换了一头羊。孟子说,是啊,这头牛没什么罪没什么错误,它死之前肯定要害怕,你不忍心,那羊就有罪吗。齐宣王说,是啊,这羊也没罪,我也弄不明白,我怎么就换了羊了,看来我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都说我小气了是吧。孟子说不是不是,不是的,是大王你没有看见羊,如果那头羊牵过来,也是流着眼泪哆哆嗦嗦的,大王你肯定把羊也放了,换狗了,大王啊,你这就对了,这就是不忍之心,恻隐之心啊,有了这样一颗心你就可以实行仁政,就可以统一天下了。那从孟子这个故事里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呢?也是三点:第一点,恻隐之心是一种不忍之心,不忍心别人无端地无辜地受到痛苦,这种心不但可以加于别人也可以加之于动物,包括对动物的不忍。第二,不忍之心是道德的基础,人必须有这样一颗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才可能成为道德的人。为什么,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我们这种普通人难免做点坏事的,太难了吗,要我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太难了,那你怎么衡量一个普通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就看他有没有这颗不忍之心,有这颗心就行了,这叫做论心不论迹,因为人活在世上他有时难免,比方说犯点错误,做些不忍之事,但是你要有不忍之心,这是底限。第三点,有了这颗心就可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不忍心你受害,我想着他也不能受害,我不伤害所有的人,最后是所有的人都不受到伤害,这就是美好的社会,所以这个恻隐之心是仁爱这个范畴中最重要的内容,而且这样的一颗心应该是不止对人的。我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老鼠,作为证据》,作者叫刘瑜。我非常感动,可能是个女孩子写的。她说有一天早晨在厨房里听到吱吱的叫声,叫得很惨。后来发现是她同屋的另外一个女孩用了一块粘老鼠的粘板粘住了一只老鼠,这种灭鼠的方法是老鼠跑上去以后就下不来了,越挣扎粘得越紧,最后心力衰竭而死。她说她看着非常难受,我马上想起我小时候邻居的老爷爷用一个老鼠笼子逮住了一只老鼠,然后用一壶开水活活地把老鼠烫死了。刘瑜发了这样一个感慨,生而为老鼠不是它的错,这是让她受不了的第一点,第二点是,她说即便是龌龊如一只老鼠,它也有生命,它也有感受,它也会痛苦。最糟糕的是它的痛苦还会传染给你。我觉得这篇文章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的人道主义是连对动物的虐待虐杀都不能忍受,包括那些我们要捕杀的动物,包括食用动物,实验动物,这就是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之心,就是仁爱之心。事实上儒家留下的这方面的遗产还有很多。比方前面谈到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现在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的主流意见了,叫做免证特权。已经有一些国家立法,近亲属可以拒绝在法庭上做出对自己作为亲属的被告的不利证词。搜集证据你警察去查,查不到这个证据是你警察的事,我作为近亲属没有义务给你们警察破案提供方便,叫免证特权,仁爱吗,这也是仁爱。这是一种文明的标志,社会进步的标志,由此我们可看出先秦诸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当中的很多的一部分是可以和现代观念对接的,因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可以抽象继承的。事实上,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也就是仁爱,是儒家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向全人类,全世界发出的爱的呼唤,我们应该回应这个呼唤,实践这个呼唤,这就是仁爱,那正义和自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集告诉大家。

第六部继往开来6正义与自强

【前言】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家儒家学说和其他诸子的学说有不一样的关注点,先秦诸子中墨家关注社会道家关注人生法家关注国家而儒家的关注点则落在文化上,儒家为中华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仁爱,正义与自强,上集易老师已为我们讲述了儒家仁爱的的三个方面,也就是亲亲之爱,恻隐之心和忠恕之道。这集易老师将为我们讲述儒家的正义与自强。儒家为什么要强调正义与自强呢,正义自强和仁爱为什么又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呢【正文】如果说仁爱主要是孔子的观点,那正义就主要是孟子的观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当然孔子也讲义讲的还不少,但孔子不把仁和义并举,在孔子那里和仁并举的是‘知’,孔子喜欢讲仁知,比方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他把仁和知并列。把仁和义并列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为什么要强调‘义’这个范畴呢?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问题,前面讲过战国时代是不讲爱的而仁是讲爱的,这个时候你再讲爱这个东西是很麻烦的至少滑稽。那边在大规模的杀人,这边你再说爱呀爱呀的至少滑稽吧,这个时候得讲点恨,这就要有范畴,现实上也有问题。随便举个例子,比方说有个老汉只有一个儿子,独生子。该不该爱,肯定应该爱,是不是应该对他仁,应该仁。好,这个独生儿子当汉奸了,带着鬼子过来烧杀掠抢,你这个时候还讲仁还讲爱吗,不能了吧。不能了那讲什么?孟子说讲义,你应该去向我们八路军去报告,我的儿子是个狗汉奸,你们杀了他吧或甚至是自己把他干掉,讲什么呢,叫大义灭亲,大义灭亲四个字讲出来大家恐怕已经明白了义和仁的区别。仁是什么?亲亲;义是什么?灭亲。仁和义是不是刚好相反,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这个亲该灭,所以才叫大义灭亲,小义不灭,它该灭。因此义这个词实际上就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该’,一个是该杀。文化学家庞朴先生对仁和义有个非常好的说法,说仁就是合情的爱,义就是合理的杀。我们看看义这个字(见下图) 一个人头上有羊角,手上有武器,什么意思,应该去战斗,还有一个通假字叫宜,适宜的宜,是这样写的(见下图) 一块案板上放两块肉,什么意思,该杀。所以孟子把义这个范畴提出来以后就解决了仁学的不足。孔子也说过,仁者他才能真正的爱人真正的恨人。但你老说仁者恨人总是不通的吧。孟子把义提出来后就补充了,就成了一个互补结构,从此‘仁义’就成为我们中国历史上和我们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但义这个概念它自身是有问题的,仁这个概念没问题,仁爱嘛,你怎么爱都不会错。义是杀呀,它就会有问题,什么问题?义的种类太多了,有道义,仁义,忠义,正义,情意,侠义等等。这么多义搁一块它打架,会冲突。仁不会冲突,你爱父亲爱兄弟和爱子女它不冲突,都可以爱。义它会冲突。而且孟子已看到了这点。他讲了个故事,有一次郑国和卫国打仗,前面讲过春秋时期的战争它是一对一的,兵车作战。郑国和卫国各自派出了他们顶尖级射手,两个射手的战车开过来停下来,根据当时的战争礼仪要打招呼,要敬礼,然后说请。卫国的射手年轻郑国的射手年纪大,卫国射手说,老先生,请。郑国射手不动,卫国射手说【flash】老先生,请你先射我吧。--我不--为什么,你拿起弓瞄准我放箭吧---我今天病了拉不开弓,你射我吧---不行,我是师傅是你的弟子,说起来我的射箭技术也是你传下来的,我不能用你交的射箭技术来杀你,但两国交战我又不能不射,唉,我真为难啊【正文】郑国的射手是卫国射手老师的老师。卫国射手说,我不能用您老人家教给我老师的,我老师又教给我的这个武艺去把你杀了,这不可以。但我们现在是两国打仗,你是敌人啊我又不能不射。怎么办呢,他的办法是从箭带里抽出三只箭,然后在车轮子上啪啪啪啪一敲,把箭头敲掉了,然后拿起来啪啪啪射三箭,走人。我已经射过了,但是不会杀死你。孟子讲这个故事什么目的。意思是义的冲突是可以解决的。而我说没那么乐观。为什么?郑国和卫国的战争发生在春秋,春秋战争的特点是什么?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都是不正义的。那不杀敌人也是完全可以的,反正没有义,那我要问,如果卫国是正义的呢,你杀不杀郑国,你怎么办。恐怕这个卫国的射手只好自己自杀算了,杀太老师杀不是不杀也不是,只好杀自己呗。依我看杀自己也没用,这是叛国。有人出了个主意,说先把郑国射手杀了,因为是敌人嘛,然后因为自己杀了老师的老师,我自杀谢罪不就行了吗,我说也不行,分析看看。第一,你杀掉了你的老师的老师,这叫欺师灭祖,不义;你杀死自己,你是杀死了自己国家最好的战士,这叫做叛国资敌,不义;你的老师的老师被你杀的时候是没有还手之力,你把他杀了,叫乘人之危,不义;最后你把自己杀了,不承担任何道德责任,这叫逃避责任,不义。卫国这个射手怎么做都是死定了,他死也好不死也好,战斗也好不战斗也好,反正他是不义。你说如果拿义这个东西做个道德标准来衡量别人会造成什么结果。可怜的卫国射手怎么做都不是人了,而且我还要问一句,造成这样一个结果是他的责任吗?不是。所以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里的哈姆雷特在报仇之前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死还是活着是个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道德问题。因此我最反对动不动对别人进行道德谴责,而且我强调,讲到义这个范畴时一定要谨慎,要小心翼翼,不像仁可大讲特讲,怎么都不会过分,讲义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定位在正义这个范围之内。事实上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正义,它用‘正’来规范,这种正义给了我们民族非常好的思想文化的品德和情操。鲁迅先生有句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看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正义。事实上正义感和责任感可以造就伟大和刚强的人格。仁和义都可以塑造人格,都可以塑造伟大的人格,但塑造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仁塑造出的是伟大而宽厚的人格,仁者是很宽厚很宽容的,很厚道的;而义塑造出的是伟大而刚强的人格,因为义的本意是杀呀,是恨呀,它必须硬的,讲义的人都硬啊,他大义灭亲容易吗,不容易。【画外音】儒家的代表人物中孔子强调仁,仁者爱人,仁塑造的是伟大而宽厚的人格。孟子强调义,义塑造的是伟大而刚强的人格,而一个人想要塑造刚强的人格是不容易做到的。在孟子看来塑造刚强的人格不仅需要精神支持还需要生理上的支持,那么在孟子那里生理上的支持究竟是什么呢?【正文】这个生理上的支持在孟子那里就叫‘气’。所以孟子讲养气,孟子说做一个正义的人必须养气。气这个东西在我们中国文化范畴里它就是生命。所以孟子说他善于养浩然正气,什么叫浩然正气,实际上就是正气。也称之为浩然之气,孟子说的很清楚,这个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就是义把它集合起来,在自己身体里面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能引起生理反应的精神状态的东西,它就是浩然之气。我们无法再解释得更多了,孟子自己也说,这个浩然之气是很难说的,说不清楚,但中国人可以意会。跟老外讲这个课是讲不通的,他老要科学分析,里面氮多少啊氧多少啊,那玩意弄不成,弄不清楚这个。中国人能理解这个气的含义,中国人都讲人身上是有气的,包括写文章,一气呵成,某个人大气磅礴,某个人妖里妖气,某个人怪里怪气,某个人痞里痞气,都有气嘛,这个中国人理解。然后孟子说,一个人如果内心有了浩然之气,他就会变得美丽起来。孟子有四句话:‘充实之谓美’,充实就叫做美,就是正气充斥在自己身体里面,全身都布满了正气,这样的人一定很帅,他是‘美人’。孟子时代美人是可以指男人的,男人叫美人女人叫美女,这是美,他很美,因为他一定是堂堂正正的,眼睛里会有光芒的。所以孟子又说了第二句‘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就是他不但是浩然之气,正气充盈于自己的整个身体,而且这种气能放射出光芒来。比方说通过眼睛,炯炯有神,那就是光芒嘛,这样的人就叫做大,他是大人,上了一个等级了,孟子接着说,‘大而化之之谓圣’,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大而化之,稀里糊涂的,大而化之就是他自己修炼成了大人,他还能影响别人感化别人,使别人也有了正气,也变得美起来,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孟子最后说:‘圣人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就是如果他感化别人影响别人,让别人也充满正义感,别人也变成美好的人,别人还感觉不到,那他就是神。美大圣神四个字,四个等级。因此孟子主张养气。那我们要问谁来养呢?自己养。这个浩然之气别人帮你养不了,不能说别人养了装在煤气罐里给你,那不可以,得自己养,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呢?养气必自强。【画外音】作为先秦诸子中最重要的一家,儒家关注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仁爱,正义和自强,仁爱的观点主要是孔子提出的,而正义的观念则主要是孟子提出的,那儒家核心价值观中的自强这个观点又是谁提出来的呢?【正文】自强主要是荀子的范畴,严格说是《周易》的范畴,因为原文出自《周易》,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像辞》。但这个思想我认为是来源于荀子。为什么天行健君子就要自强不息呢?这个道理《周易》没说荀子说了。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师,更前两位大师有点不同,不同在哪?他说天,孔孟不说天,老庄不说人,或者说孔孟偏于说人,老庄喜欢说天,这是儒道两家的区别,但是发展到到荀子这时,荀子要把儒道两家统一起来了,所以荀子既说天又说人,怎么说,科学的说。荀子说,【flash】比方说天不下雨那是天的事,月亮被乌云遮住了那也是天的事,如果人们去求雨希望能够下场雨,或者人们认为月亮不见了是因为天狗把月亮给吃了,所以要弄出声响赶走天狗,这些举动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心愿,表达心愿而已【正文】荀子说当然了,你表达一种心意是可以的,我们希望天下雨希望月亮出来,表达心意可以不要当真,当真就错了。所以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科学精神的一个,先秦诸子对待自然可以说是三种态度,孔孟是回避的态度;老庄是哲学的态度;荀子是科学的态度。荀子的观点可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天论》。什么意思?就是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自然界自己的规律,不因为你现在掌权的人是尧舜就怎么怎么样,也不因为掌权的人是桀纣就怎么怎么样,跟人没关系,跟人事没有关系,所以不要把天象和人事扯在一起,社会的治乱兴衰与天象有关系吗?,与天时有关系吗,与地利有关系吗,没关系,不管现在谁掌权,那个肥沃的土地上你种东西它就长庄稼,贫瘠的土地上种东西就不长庄稼,不管是谁掌权反正到了冬天它就下雪,到了夏天它就出太阳,没有关系呀。因此荀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第一,‘天不可畏,事在人为’。天有什么可怕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嘛。第二,‘顺应自然,有所不为。’荀子讲得很清楚,人要有所不为,有所不思的,什么样的事不为,违背自然规律的不为。什么样的事不思,对抗自然规律的不思,人能够做什么呢,他能够从天时那里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出太阳,因此你可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候播种,他可以从地那里知道什么样的土壤适合长什么样的农作物,你选择适当的土壤去种该种的那些东西,总而言之人应该掌握自然规律,然后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劳动,为自己创造财富,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叫什么,科学发展观。第三点,‘天有自己的规律。’这点和道家一样,道家也是讲自然是规律的,但荀子讲的自然规律和道家讲的自然规律不一样,道家讲自然规律是什么呢?无为。天道无为。天的特点就是无为,它什么都不做,天做什么了,它发表宣言了吗,说话了吗,开会了吗,制订规划了吗,它什么都没做,它什么都做了。这就叫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天道无为。荀子不这么认为,荀子认为天道是什么呢,自为。就是天做天的事情,人做人的事情,天自己在做事情,它不要人来帮它做,这叫做天道自为,因此君子自强,你除了自强外没有办法吗。荀子说难道天会因人们怕冷就没有冬天了吗,难道地会因人们害怕遥远就不在广阔了吗?不会,因此一个君子也不要因为小人在旁边叽叽喳喳,吵吵嚷嚷,说三道四,横挑鼻子竖挑眼,你就不干你该干的事了,这叫什么呢?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而辍行《荀子天论天》。一个君子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了什么呢,看见了荀子的人文精神,实际上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师,他的特点是:最有科学精神同时也最有人文精神,荀子认为自然的东西是不会美的,叫做,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记》。任何文化的文明的东西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结果,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正是由于这种统一荀子为先秦诸子的争鸣,为先秦儒家的发展划上了一个闪光的惊叹号,这就是儒家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遗产,仁爱,正义,自强。【画外音】到本集为止,易中天先生共用36集的篇幅为我们勾勒了一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36集的幅里由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和继往开来六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来贯穿,具体来讲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争鸣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在今天的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易中天先生通过这36集的讲述为我们再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那段辉煌的篇章,而当年诸子百家的故事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思想先贤的名字到今天我们依然必须铭记。他们当年提出的思想到今天仍有闪光的价值,那面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先生又为我们做了什么样的总结呢【正文】现在我们可以来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做个总结了,我的总结是这样的,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兼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的平等互利兼爱,道家的真实自由宽容,法家的公开公平公正,儒家仁爱正义自强。所有这些加起来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一旦我们对这样一些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进行抽象继承并且和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进行链接,我们就会实现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理想,和谐。什么是和谐?和谐的基本定义就是多样统一。它有两个条件,一要多样二要统一,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展现出来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画面,他们是多样的,关注的角度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社会立场不同,多样。但是放在一起他们又是统一的。因为他们都希望天下太平,都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都希望为当时的中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理想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尽管争论,结果是和谐的。今天当我们继承这样一笔遗产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这样,我讲这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要表现或提倡的一种精神就是四个字:求同存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都可以有自己的态度,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但是不要唯我独尊,要看到别家别人也有别人的道理。我们对于先秦诸子可以各取所需,可以按照你的理解来进行阐释,但不要或者说不必厚此薄彼,不必非得争个输赢,争个高低。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观点统一起来,统一于我们祖国的和平崛起,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于全人类的幸福。我想这也因该是先秦诸子他们的愿望。现在我们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已做了一个回顾,我相信大家看了听了知道了这些我们民族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都会肃然起敬,确实,我们在谈到诸子的时候是应该起立向他们致敬的,而且我们应该告诉我们这些前辈,中华儿女一定将无愧于自己的伟大祖先。我想用四句话来结束这个讲座:天道行健,君子自强,自强之路,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