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工作室用什么脚本:第一季度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04:08

第一季度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2011-03-31 21:35:22)转载 分类: 医疗行业券商周报

1.1 医药板块整体弱势盘整
医药板块在 2010 年第一季度呈现盘整下跌的态势,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从4842 点开始,期间最高点是1 月5 日达到4935 点,最低点是1 月25 日到4161 点,区间内最大下跌幅度是15.68%。截至3 月30 日收盘,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达到4494 点,基本处于一季度的均值点位附近。
从板块热点看,除了概念股、题材股之外,大部分基本面优良的医药股均没有出彩的表现。期间,江苏吴中、海欣股份等“抗癌概念股”在游资的推动下,涨幅居前。另外,受益于工信部限产,维生素类企业涨幅居前。在3 月份,受到日本地震与核辐射的影响,美罗药业、白云山A、力生制药在游资炒作下,一度大幅上扬,但消息澄清后,相关概念股的股价迅速回落。
从个股来看,前期上涨幅度较大的优质蓝筹股在一季度下跌幅度较大,而 ST 股、概念股和小盘重组股等涨幅居前,市场弱势特征明显。
从政策面看,3 月份正值两会召开,民生问题尤其是医改受到了两会委员的极大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在一季度陆续颁布了多个医药卫生方面的政策,其中,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药品降价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最大。该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压抑了医药板块的反弹空间。

 

估值已接近合理价值区间

从估值上看,医药板块的市盈率在41 倍左右,位于历史均值附近;和沪深300 板块的PE 相比,二者之间的偏离度略有所缩小,但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我们预计医药板块在2011年的整体利润增速仍有望达到24%左右,对应的PE 大约在33 倍,估值仍旧偏高。考虑到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性,以及医药板块估值的历史均值情况,我们认为医药板块26~30 倍的整体估值是比较合理的价值区间,目前估值已经接近合理区间范围,再次下跌就是低吸良机。从子行业来看,生物制品由于良好的成长性,化解了高估值风险,目前在医药子行业中估值最低,投资价值凸显;申万医疗服务板块若去掉ST 长信和诚志股份,实际估值在65 倍左右,估值最高,但若按照行业增速和行业前景来看,仍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二、医药产业仍将高速增长
2.1 医药工业产值增速将加快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在医药新政的推动下,2011 年,中国医药商业销售市场为8600亿元,增幅为23%。其中全国医院用药规模约5500 亿元,同比增长约25%;零售市场约为1950 亿元,同比增长约16%。2011 年度医药产业总产值可达到15500 亿元左右,增幅24%。从最近十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与GDP 增速的差距至少在7 个点以上。自2009 年医改启动以来,医药工业总产值呈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按照2011 年的预测
数据,今年二者增速差距可能在15%左右,医药产业表现了良好的成长性。

2.2 政府医疗补助继续提高

2010 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80 元提高到120 元,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分别提高到75%、60%和60%。2011 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将提高到200 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 万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15 元提高到25 元。国家医疗补助的持续提高,刺激了人民群众就医保健的热情,最近三年诊疗和住院人次持续上升。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10 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8.38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4 %;出院人次达14,138 万人次,同比增长6.2%。
2.3 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覆盖面扩大
基本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2.6 亿人,其中,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29 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4 亿人。2011 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率均将提高到90%以上。2009 和2010 年,中央安排资金共支持了近1877 个县级医院、5169 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382 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1250 个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2011 年,中央将再支持300 所以上县级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其人才、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口数超过30万的县2011 年底前(基本)建成一所二级以上医院,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90%以上能在县域内得到基本解决。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多、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农合覆盖率的继续提升,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人群也在逐渐增多,国内终端用药市场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根据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0 年我国三大终端的用药格局为:医院终端占58.6%,零售药店占22.2%,社区药店等第三终端为19.2%。随着医改各项政策的逐渐到位,到2020 年,三者所占据的份额可能变为56.0%、17.2%、26.8%,第三终端的市场份额将大大提高。

三、药品降价预期仍存
药品价格的相关政策是压抑医药板块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去年6 月份市场盛传国家发改委即将进行药品价格调查开始,医药板块便对药品降价相关信息超级敏感。接下去,国家发改委还会对医保目录的其他药品继续降价,但短期内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的新一轮降价的可能性较小。由下图可以看出,随着药品降价政策的接连落地,市场对于药价调整的紧张情绪在逐渐缓解。从 2010 年12 月份开始的药品降价政策是国家发改委新一轮调价周期的开始,接下去国家发改委还将针对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药物开展一系列的价格调整。用量大、单日费用
高的药品将是调价的重点。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孙志刚近期在“2011 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汇报讲话”中明确指出:2011 年将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要实行以省为单位、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双信封制等新的招标采购制度。这意味着“安徽模式”将在全国全面推广。因此,市场对于药品降价的预期仍将存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压抑医药板块的上行,若药价调整幅度较大,还有引发新一轮大幅调整的可能。

 

四、各子行业投资机会
4.1 公立医院改革给医疗服务板块带来政策性机会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国家从 2009 年医改启动开始,就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针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文件。今年3 月7 日,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了《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大力推动试点城市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方面积极探索,以期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其中,县级医院是今年改革的重点。县级医院数量多,覆盖了近9 亿人口,改革的迫切性较强。县级医院的服务水平相对城市大医院较低,但又具有一定的基础,提升起来相对容易。县级医院介于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试点成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国务院还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的格局,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今年2 月份,广东省卫生厅批准东莞康华医院为三甲医院,这是全国首家民营三甲医院,标志着民营医院也能获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国家将会重点引导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控、老年护理、康复等领域的发展,而目前国内的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大多集中在妇婴、口腔、眼科、肛肠等专科服务领域,很多领域还没有进入,发展空间很大。随着“医药分开”的推进,部分地区的补偿若不能及时到位,有可能造成公立医院人才的流失。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待遇优厚,一旦在税收、人才引进、科研等领域获得同等的待遇,有望逐渐补上人才的短板。A 股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好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马应龙和复星医药分别在眼科、口腔、肛肠和高端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其中通策医疗和马应龙还处于连锁经营的起步期,今年有望加速外延式拓展。

4.2 商业流通向“规模化”和“工业化”发展
商务部的“十二五”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鼓励医药流通企业兼并重组,重点培育1~3 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20 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数量提高到三分之二以上,彻底解决医药流通领域行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2009 年,我国医药流通的市场规模为7171 亿元,到“十二五”末,有望达到9000 亿元的市场规模。截至 2009 年末,我国医药批发企业多达1.3 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30 家,其中95%的企业仅占了不到15%的市场份额。美国的药品销售额约占了全球的40%,但医药批发企业仅有75 家,德国前三家医药批发企业占到市场份额的60%以上。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大多数经营规模小,不规范经营和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与之相应的是,行业整体利润率一路走低,目前整个行业的净利润甚至低于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利润水平。面对较低的利润率和激烈的竞争,国内商业流通企业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华润、国药和上药等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和规模优势,频频收购,加强市场话语权;另一方面积极向毛利更高的工业领域拓展,力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区域性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缺少全国布局的实力,在工业领域有更强烈的做大做强的愿望。其中,南京医药独辟蹊径,在加强南京同仁堂品牌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向上游中药材资源拓展,目前已经在全国布局,并试图引领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紧追康美药业的架势已跃然纸上。国内最大的医药商业零售连锁企业九州通,也在加强医药工业的建设,与劲牌的合作虽只是初步尝试,但也是大手笔的强强联合。

4.3 看好品牌中药企业向“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0 年,中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3172 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 个百分点;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近300 亿元,同比增长33%。产值和利润增速均超过医药行业平均增速,体现了良好的成长性。2011 年,中药行业也面临着利润增速下滑的风险。通胀的加剧、游资的炒作、气候的变化、人力成本的上升等因素,导致上游中药材和原辅材料的价格明显上升,由于库存的因素,这些上升的成本将在今年开始明显体现;新版GMP 对于无菌制剂的要求大幅提升,这又将增加中药制剂企业的生产线改造成本;国家在3 月份已经出台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等化学药品的降价政策,接下去,部分中药甚至中药独家品种也将面临着药价下调的风险。在成本上升和药价下调的双重打压下,利润增速必将放缓,中药企业的整体估值也将下移。云南白药在日化用品领域的成功,启发了传统中药企业的发展思路,很多传统品牌中药企业也纷纷向“大健康”产业发展,尤其是向技术门槛低、不受价格调控限制的保健品、食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等领域拓展。
我们认为保健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等消费类产品技术门槛低、竞争激烈,且营销模式和药品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一味看好所有企业在消费领域的拓展。相对来说,我们更看好具有品牌移植能力和具有优秀的营销策划团队的公司。我们认为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和同仁堂的消费属性将进一步增强,品牌价值会稳步提升。江中药业在高端保健品领域的拓展,天士力在生物制品领域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马应龙和广州药业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规模还不大,利润贡献度较低,但都具有较强的品牌移植能力,值得长期关注。

4.4 “专利悬崖”将造就特色原料药企业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5 年,全球将有价值770 亿美元的专利药到期,未来10 年,美国新医改将消耗约一万亿美元的药物,其中绝大部分是价格低廉的仿制药物。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的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2010 年的销售额高居全球畅销药首位,高达118 亿美元,但立普妥的专利保护将于今年11 月底到期,估计届时将出现量增价跌的局面。2010 年全球前20 强畅销药物中,未来两年即将专利到期的产品还有: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波立维(氯吡格雷,2011 年)和Lovenox(依诺肝素钠,2012 年)、葛兰素史克的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2011 年)、阿斯利康的思瑞康(富马酸喹硫平,2011 年)和可定(瑞舒伐他汀,2012 年)、礼来的再普乐(奥氮平,2011 年)以及默克的顺尔宁(孟鲁司特钠,2012 年)。专利药过期会导致仿制药的需求大增,但我国仿制药企业在欧美发达市场抢首仿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再加上国内外销售通路的差异,因此短期内还很难实现自主品牌的仿制药大规模出口海外。在这波专利过期潮中,我国制药企业将在两方面受益,一方面是相关原料药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是制剂药的委托加工订单大增。中国的制药企业曾尝过甜头。例如,曾经的畅销专利药辛伐他汀的年销售额达到过70 亿美元,2006 年在美国的专利到期后,海正药业抓住机遇,收入当年就翻倍,利润大涨200%以上。随着“专利悬崖”的临近,相关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有望获得巨额海外订单。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除了受益于原料药订单增加的机遇外,还在图谋产业升级,制剂出口的步伐正在加快,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企业:肝素原料生产企业千红制药,与山德士签订战略协议的华海药业,非公开增发图谋制剂出口的海翔药业、京新药业和海正药业。
4.5 医疗器械行业受益三重发展机遇
国家鼓励医疗器械本地化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143 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 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近115 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 多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是医药产业中同比增幅最大的行业。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小、企业多、行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落后,但危中有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将迎来三重发展机遇。机遇一:医疗器械国产化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CT、血管造影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领域,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企业占据垄断优势。今年3 月起,国家六部委将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价格的大检查,由于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价格是按照不盈利原则确定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医院盲目采购外资高价医疗设备的冲动。外资品牌的高端医疗设备价格高昂,医院引进的成本较高,因而所收取的检查费用也较高,这也是“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降低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的费用,就迫切需要实现主要医疗设备和耗材的国产化。在《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国务院相关部门明确提出:在医疗器械领域,针对临床需求大、应用面广的医学影像、放射治疗、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推进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培育200 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销售收入超过1000 万的先进医疗设备。事实上,随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发展,我国部分医疗设备企业也初步具备了和外企同台竞技的实力,比如国内已经有深圳迈瑞、万东医疗、乐普医疗、新华医疗等公司在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科华生物研发的生化分析仪也在日益完善中。
机遇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
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体装备水平还很低,且分布很不均匀,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装备水平差距巨大。相比于城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紧缺,且大多为淘汰落后设备,急需更新和补充。医改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基层医疗保障能力,今年是医改的最后一年,国家将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将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这意味着基层医疗设备的需求仍将很旺盛。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由于是国家买单,基层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耗材很可能也会采取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的方式。基层医疗机构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更高,相比外资企业,国内企业更具有价格优势和渠道优势。我们认为,A 股大部分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均会受益基层医疗机构需求
的扩容。
机遇三:新版GMP 的正式施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今年2 月份正式发布新版GMP 规范,要求自2011 年3 月1日起,新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应符合新版药品GMP 的要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将给予不超过5 年的过渡期,并依据产品风险程度,按类别分阶段达到新版药品GMP 的要求。这就要求制药企业投入巨资新建或改造医药生产线,对于灭菌装备、冻干机等的需求将大增,新华医疗、东富龙等制药装备龙头企业将大大受益。许可的通过,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将可以申请 WHO 的预认证。我国企业的疫苗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价格优势,以麻腮风联合疫苗为例,美国CDC 的采购价为18.637美元/支,而国内的出厂价最高仅为20.8 元/支。我国疫苗企业一旦能通过WHO 的产品认证,必将能凭借价格优势,获取较大的国际疫苗采购订单。疫苗生产企业申请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的周期是 2 年左右,因此中国疫苗的大规模出口还有待时日。国内不少疫苗生产企业已经在筹备预认证事宜,成都生物制品所的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科兴生物的流感疫苗等疫苗产品都在争取率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今年3 月1 日,“WHO 疫苗预认证申报程序(PQ)培训班”在北京召开,沃森生物、科兴生物、华兰生物、天坛生物等国内36 家疫苗生产企业尽数到场,充分体现了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对此的重视。

4.7 化学制药关注产品创新和营销变革
在国家的系列降价政策中,化学制药首当其冲,遭受打击最大,普药生产企业在今年将普遍面临增量不增收的窘境。国家鼓励创新的态度依旧,普药的大幅降价也将倒逼医药企业加大对于研发的投入,创新型企业仍将获得市场的青睐。我国化学制药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薄弱,新型分子结构药物的创新难度大、投入高、时间长,目前我国仅有恒瑞医药等少数企业在开展创新制剂的研发,抢首仿、新剂型开发等仍是我国化药企业最主要的新药开发模式。恒瑞医药是国内新药开发企业中的佼佼者,目前有10 个以上的国家一类新药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风险得到有效释放,建议关注;现代制药、海正药业、哈药股份、誉衡药业均具有较好的研发品种,均值得给予一定的关注。普药企业的激烈竞争必然孕育着营销渠道的变革,善于转变营销思路,及时进行营销创新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力度的加大,卫生室、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第三终端的用药市场份额将增加,建议关注在第三终端领域有优势的康芝药业。
五、投资建议
5.1 行业大势判断
从行业基本面看:由于库存的原因,医药制造企业将于今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去年价格大幅上涨的上游原辅材料,新版GMP 和新版药典的正式施行、环保标准的趋于严格、人工费用的继续上涨,都将加剧医药企业的成本压力。由于基数的原因,行业利润增速放缓将在下半年甚至是半年报中就开始明显体现。从行业成长性看:随着国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面的扩大以及政府医疗补助额度的继续提高,今年医药工业整体增幅有望达到24%以上,继续保持良好的成长性。从政策面看:由于 3 月份的药品降价只是系列降价中的一个步骤,接下去,国家发改委还将陆续对医保目录内的其他品种继续降价。国家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3 月份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将推行双信封制的药品采购招标机制,即在全国推广“安徽模式”,这意味着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招标中将面临着残酷的价格战,实际中标价可能会远低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因此,降价利空政策尚未出尽,市场担忧情绪仍较强烈,影响医药板块上行的不确定性因素仍未消除。
从估值上看:我们预计医药板块在 2011 年的整体利润增速仍有望达到24%左右,现价对应的PE 大约在33 倍,估值仍旧偏高。考虑到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性,以及医药板块估值的历史均值情况,我们认为医药板块26~30 倍的整体估值是比较合理的价值区间,目前估值已经接近合理区间范围,再次下跌就是低吸良机。从技术面看,月 K 线仍呈现高位盘整的态势,从时间和空间看,调整还没有到位。由于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性仍旧良好,资金仍会长期看好,我们判断短期内多空双方仍将势均力敌,医药板块仍会呈现弱势震荡盘整的态势。如果降价政策超出预期,或者遇到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医药板块可能再次大幅下跌。若无大幅下跌,震荡盘整的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从时间角度看,二季度有可能迎来一年中最好的建仓良机。
5.2 板块与个股
我们认为如果调整充分,医药板块在下半年或将有整体性的机会。相对来说,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四类板块:一是向“大健康”产业进军、抗通胀能力强的品牌中药企业,比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江中药业进军高端保健品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调整幅度较大,股价大大低于增发价,建议重点关注。
二是医疗服务类公司。公立医院改革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点,改革进程在今年将加速进行,我们看好在口腔医疗服务领域具有优势整合能力的通策医疗,在眼科服务领域深耕细作的爱尔眼科,在肛肠领域卓有声誉的马应龙等。
三是扩张或重组类企业,比如南京医药、华润三九、广州药业、白云山A 等。
四是生物制药类企业仍会有良好的成长性,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华兰生物、长春高新等,天士力、健康元和华北制药正在积极开拓生物制药产业,市场对此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建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