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的旋律:走进保安革命旧址(党旗礼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15:48
祁玉江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09日   08 版)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因纪念英年早逝的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1935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后,几经周转,于1936年7月由子长县瓦窑堡迁到了志丹县。从此,这里便成了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赤色之都”。党中央、毛主席在志丹战斗生活了6个月零7天,先后召开了21次政治局或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等光辉著作。同时,毛主席还在这里会见了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和我国著名作家丁玲,开办了抗日红军大学,培养了一批我党、我军中高级指挥员。党中央、毛主席在志丹战斗生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这里也被誉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保安革命旧址地处志丹县城“将军”山下,由10余孔红砂石窑洞组成。据史料记载,这些红砂石窑洞由北宋年间镇守边关的大将杨继业父子为屯兵所凿。战乱结束后一直由当地居民居住。党中央、毛主席来到志丹后,当地居民主动腾出,供其居住和办公。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朱德、王稼祥、李维汉、林育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一同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毛主席旧居位于红砂石窑洞右起第5孔。这是一孔非常普通的红砂石窑洞。窑口安装的是典型的陕北窑洞门窗,窑洞宽而浅,陈设简陋。靠窗前安放着一套旧式八仙桌椅,桌上摆放着一部手摇式电话机、一盏煤油灯、一个笔筒和一方砚台;窑洞右侧墙壁上,人为打造出一个凹型的窑穴,形成一个天然的小炕,炕上铺着席子、纱毡、粗白布褥子和床单,床上放着一床叠得整整齐齐的粗棉布被子和枕头;窑掌左边的木架上放着两只铁皮箱子,用来存放文件和书籍;窑掌右边放着一个木炭火炉,周围摆着4个木墩子,显然是供取暖和谈话所用;窑掌和窑的左侧墙上各挂着一张毛主席当年在保安时拍摄的照片。
我抚摸着毛主席睡过的床铺,无限敬仰。毛主席出身贫寒,大公无私,一生奉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先后为中国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无论是革命早期、战争年代,还是夺取政权、和平建设时期,他老人家从不铺张浪费,永葆革命本色。他的衣服和被褥,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扔掉。饭菜简单得再不能简单,几块红烧肉、几只红辣椒便是他的美味佳肴;只要有辣椒在,只要有米饭吃,他便会十分满足。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不知要比当年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好多少倍,可是一些人仍不知足,“端起饭碗吃肉、放下饭碗骂娘”的大有人在。更可恶的是,一些人私欲膨胀,忘记了过去的艰辛,不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整日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试想,这些行为与毛主席他老人家相比,显得是何等渺小,何等卑微!
望着毛主席用过的那两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我忽然明白了,毛主席为什么仅仅作为一个师范生,却有那么大的雄才伟略,有那么高超的智慧胆识,这是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结果。毛主席一生嗜好读书,除了在闲暇时间坚持学习外,就连战争间隙、行军途中,甚至在马背上、厕所间、激烈的枪炮声中,依然不放弃学习。他一生读过的书不计其数,诸如《孙子兵法》、二十四史、古代四大名著等一些经典著作,不止读了一遍,而是读了几遍,并且读得是那样刻苦、那样认真、那样细致。即使到了晚年,眼睛不便,直至生命走向终结,临近去世的前几天,仍不忘学习,要求工作人员给他读报,讲国际国内形势。他老人家真正是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堪称学习的楷模。
走近木炭火盆,坐在木墩上,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毛主席和斯诺围着木炭火谈笑风生的情景。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冲破层层险阻,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长达92天的采访考察。其间,几次和毛主席会面,交谈国内革命战争和国际形势,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墙上挂着的那两张主席相片,便是其真实的写照。这两张相片均为斯诺所拍。尤其是主席戴着八角帽照的那张半身相,年轻英俊、气宇轩昂、目光深邃、棱角分明,成为主席一生中最欣赏的相片之一。斯诺离开保安、离开陕甘宁边区后,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后改为《西行漫记》),将党中央、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情况,全面客观地介绍给了美国,介绍给了世界,从而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对中国革命的有力支持。我想,后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日战争的加拿大著名外科大夫白求恩和印度著名医生马海德·海伦,以及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抗日战争的胜利,都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践再次证明,大爱不分种族,正义不分国界,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人。
置身于主席住过的红砂石窑洞,徜徉在保安革命旧址,想起了那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此时此刻,我的血液在沸腾,激情在燃烧。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责任的重大和肩上担子的沉重,内心充满了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