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千鬼万来:永顺祖师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3:49:46
 老司城为中国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地势险要,有“万马归朝”之雄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文物及其人文景观,构成一座土家族露天博物馆,记载了土家族历史沧桑与变迁,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乘坐小舟,顺司河而下,上得岸来,沿着河岸一段小路直奔祖师殿前。面对眼前几座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的祖师殿、玉皇阁、皇经台庙群,松柏古道是老司城通往祖师殿的道路,修建于明代,路面由河卵石嵌铺而成。道旁古柏密集,盘根虬曲,树大合围,临河凭高,美景尽收,是老司城人文与自然融合的景观。道旁土地庙有“上七里下七里金银就在七七里”的传说,包含丰富的土家文化信息和审美情趣。童名谦说,土地庙要尽快恢复。

 土司古墓群共有土司时代墓葬109座,分布于紫禁山、雅草坪、八桶湖、莲花座、象鼻山、官山等处,墓地有石人、石马相对排列守护,墓室多为三室、双室,雕花砖石拱砌,犹如地下宫殿。土王祠最早修建于明代,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具有土家族民居吊脚楼的特点。摆手堂是土家族欢庆娱乐时的活动场所,堂高两层。

   土司祖师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代。正殿柱大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相传为鲁班显灵所建。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长17.5米,宽13米,高20米,全木材结构,永34根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曡圆鼓式,殿脊殿檐是图案精致的陶砖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龛一座,上供“祖师”神象。殿宇斗拱雄伟古朴,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土家族地区颇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20余公里处的麻岔乡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老司城留存遗址很多,现成为游客、专家、学者了解研究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 老司城,古称溪州,乃少数民族统治者土司的王朝,位于永顺县城东18公里处的灵溪河边。据史料记载,唐天授二年(690年)置州,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建城,清雍正五年(1727年)废。2001年6月,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司城为溪州土司的故都,溪州土司从五代起,即彭氏的世袭政权开始,承袭34次,27代,时达800余年之久,而且从未中断过,这种统治历史之久,在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中是少有的。土司统治的一大特点是执行“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使得溪州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延缓了该地区的向前发展进程。老司城经历过“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繁荣昌盛时期,城里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在方圆不到三公里的地方,有九条大街,而且街道全是由暗红色的鹅卵石铺成,并构成种种不同的图案。祖师殿、德政碑、冀南牌坊、温凉洞等至今保存完好。   要踏入“老司城”辖地,必须渡河,在今天看来,“灵溪”渡口依然充满着古意。两岸峭崖险峰,一湾河水绕山远逝。从这里开始漂流的话,两三个小时,可直抵王村。一些“老司城”的村民,背着锄头,赤脚走在800年前的街道上,或是一位很老很老的妇人,坐在街旁老屋的门槛上,眼神凝注,真让人在刹那间感到时光缥缈,一个王朝的背影竟还在时光中有着若隐若现的痕迹。  土司祖师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代。正殿柱大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相传为鲁班显灵所建。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长17.5米,宽13米,高20米,全木材结构,永34根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曡圆鼓式,殿脊殿檐是图案精致的陶砖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龛一座,上供“祖师”神象。殿宇斗拱雄伟古朴,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土家族地区颇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氏宗祠位于司城中心,,在土司“寝宫”的后面,内供历代土司的牌位,有精美的木雕像,各具神态,槢槢如生,还收藏了历代土司制定的三纲五常法谱。为明代完历十九年(公元1591)第24代土司彭元锦任宣慰使时所建。从祠堂大门直到正街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官道,要经过四个平台和五段石阶梯三十余个石级,逐步高升显出一种威严的气派。祠堂门口有一对石鼓,估计每只至少重五千斤以上,民间传说是土家族古代英雄哈力噶巴从离此百多里的五官坪一只手提一只提到司城来的。祠堂前还有三棵古老的桂花树,据说是土司时代栽植的,现在这些桂花树依然葱茏,每当八月桂花盛开时节,司城处处桂花漂香。 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系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又功而立。明嘉靖三十三年(1954),年仅十八岁的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击倭寇。土兵善使钩刀,队列灵活,骁勇善战,王江径一役歼敌一千九百余人,明史称“自有倭寇以来,东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云”,立“子孙永享”牌坊以昭纪。 土司德政碑立于司城衙署遗址左侧,由青石雕凿而成。碑高2.74米,宽1.2米,腹背刻字,上有石帽盖顶,旁扶石柱。此碑是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2月永顺土官为永顺等处宣慰使彭泓海歌功颂德而建。碑头篆书“甘棠遗爱”四字。正碑两侧有一对联:“一片石铭恩德厚,千秋歌颂山河新”。正中刻有“钦命世镇湖广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都督府致仕恩爵主爷中涵德政碑”。碑文记述了所辖58旗、380洞军民怀念彭泓海之德政以及“尝闻恩可结民心,不能使民心之不忘记,功可显当时,不能使后世之取法”的土司统治信条。 土司古墓群多集中于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个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据勘察,紫金山一处共有土司王及其贵族坟墓109座。彭福石冲以后的土司、土官及其眷属,都分别埋葬在这里。古墓的规模大小,视其官爵而定。从已挖开的30多座古墓来看,基本形式是用土砖拱成半圆形,墓前有石人石马,四周筑有围墙,进出必经铁门。墓室四壁上刻有精美的花草图案和龙凤图案。棺材系楠木、梓木做成,用土漆漆成乌黑色,并用铁钩悬挂在石室之内。随葬器物也极为丰富,有金花、金譬、发插、耳环、莲蓬等金银饰物,还有各种玉器等。明代一些名土司彭显英、彭冀南等人的坟墓至今尚保存完好。古墓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