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乙姬王妃:神州处处“杏花村”(望海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13:05
神州处处“杏花村”(望海楼)
■ 沈兴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4月05日   第 01 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绝句,一千多年来,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同时也惹下了不大不小的“麻烦”:诗中所说的“杏花村”,究竟位于何处?直到现在,全国还有十几个地方在争夺“产权”。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报社有位老同志在一个活动中,论证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是安徽池州。这让我颇感意外。此公是长期研究、翻译唐诗的,而且也非“安徽人”,他的话似有较高可信性。
之后,我曾将上述信息转达池州的朋友,而他们除了说“这类历史资料还有不少”,却再无其他表示。这让我更感意外。在当前“争抢名人”之风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安徽的同志怎么如此沉得住气呢?
其实,“不争”更是一种境界!况且,学术界也并未因此而改变上述基本看法。第一,明、清以来大量权威史料的肯定性记述,如《池州府志》、《贵池县志》、《杏花村志》及清代官方的《江南通志》,等等;第二,与杜牧年表一致,唐会昌四至六年,杜牧正好出任池州刺史;第三,整个《清明》诗的意境与江南池州的气候、景色相吻合。
据《杏花村志》记载:古时杏花村在贵池城西秀山门外,“酒垆茅舍,坐落于红杏丛中,竹篱柴扉,迎湖而启,乌桕树梢,酒旗高挑,猎猎生风,令人未饮先醉。”杜牧的《清明》诗一出,更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有史可查的围绕杏花村歌咏的诗家就不下300多位,其中有杜荀鹤、罗隐、梅尧臣、黄庭坚、朱熹等,留下诗赋1000余首。明代沈昌诗曰:“杏花枝上箸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天下第一诗村”之说不胫而走。《杏花村志》也被收入清朝皇帝钦定的《四库全书》。
很荣幸,最近终于有机会来到池州,目睹了一回“杏花村”的芳容。这是一个集“名村、名花、名人、名诗、名酒”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点。在占地200余亩的景区内,树木葱郁,小桥流水,杏帘在望;怀杜轩、青莲馆、昭明堂、吟诗台、六朝长廊等,处处流露出村的意境、诗的芬芳。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即为“杏花村”复建作出特殊贡献的詹晓荣。先生祖籍浙江青田,是一位海外华商,现为安徽省杏花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99年在北京参加完国庆观礼后来到池州,被“千载诗人地”、“千古杏花村”所吸引,留了下来,一干就是十年。交谈中,詹先生讲了一个故事:到池州不久,他即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杏花村旅游公司”,不料另外一家也叫“杏花村”的酒业公司却提出异议和申请复审;并先后向北京市一中院和高院提起诉讼,前后也是十年。然而,由于他提供的“杏花村在池州”证据过硬,商标局及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可了,北京市一中院和高院也采纳了。
打赢了官司,詹晓荣却没有得意。他说,“杏花村”不仅属于池州和安徽,而且属于中国和世界,它是华夏子孙共同的心灵家园,此财富我们完全可以共享。作为杜牧的“继任者”,安徽池州市市长方西屏也说,“杏花村”及《清明》诗,是前辈先贤留下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它继承好,保护好,发扬好。
清明节又到了。面对此情此景此事,不禁感慨良多。现试步《清明》原韵,作小诗一首,以为本文结尾:
牧童细雨酒旗纷,谁是滥觞更断魂。
跳出杜公迷醉地,神州处处杏花村。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