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三师十一团视频:海上搜寻王伟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8:49:28

人是最可宝贵的:南中国海上搜寻王伟纪实


  4月1日上午,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王伟被迫跳伞,下落不明。


  从那一刻起,到14日晚18时,茫茫的南中国海,展开了一场迄今我国规模最大、强度最高、范围最广的海陆空立体大搜寻。


  14个日日夜夜,从共和国领袖到普通公民,从将军到士兵,从老人到小学生,举国上下牵挂王伟。


  14个日日夜夜,亲人和战友望穿大海,每时每刻都盼望着奇迹出现,声声呼唤,情憾海天;滴滴热泪,情系英雄。


  14个日日夜夜,充分向世人展示了英雄舍身卫国,人民热爱英雄所产生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正如江泽民主席在会见王伟亲属和所在部队代表时说的那样:“在十多天的时间里,全国各族人民都牵挂着王伟同志,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有强大的凝聚力的。”“王伟同志的精神是永存的,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1、南中国海连着中南海


  南中国海连着中南海,王伟跳伞落水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党、国家和军委领导对他的生命安危极为关注。


  4月3日上午,江泽民主席在会见卡塔尔国首相时强调,人是最可宝贵的。我对这名飞行员的人身安全十分关心,已多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进行搜救。4月4日,江主席在动身前往拉美6国访问前,又当面听取了海军司令员石云生关于做好下一步搜救工作的汇报,再一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手段,继续搜救跳伞飞行员王伟。他深情地说,我一直惦记着被美国侦察机撞毁的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


  连续几天搜寻,王伟仍无下落。远在拉美访问的江主席,更加牵挂王伟的生命安危,。4月7日,江主席从国外致电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看望王伟的妻子阮国琴以及与王伟同时执行任务的飞行员赵宇,转达亲切的关怀和问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军委张万年、迟浩田副主席等领导也十分关心王伟的生命安危,多次询问搜寻情况。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部署,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政委杨怀庆坐镇指挥,对搜寻行动做出具体指示,要求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并每天亲自掌握进展情况,研究确定搜寻方案。


  海军副司令员么兴远、海军航空兵司令员马炳芝于4月1日事发当天赶赴海南陵水机场一线指挥。


  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安文庭率舰参加搜寻行动。


  搜寻,搜寻,再搜寻!南中国海大搜寻的14个日日夜夜里,举国上下目光聚焦同一片海域,亿万军民高声呼唤同一个名字!         4月1日,南海舰队编队正在某海域进行训练,接到上级命令后,由南海舰队副司令安文庭亲自率领,一艘艘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导护艇组成的编队犁开了辽阔无垠的大海,火速赶往出事海域,加入到搜寻的序列。他们用雷达、用声纳、用望远镜、用肉眼等一切能够用上的手段,在海面上一寸一寸地搜寻。有的舰艇为了能够及进辨别海上目标,还增设了搜


  索了望哨。晚上,他们舰艇上所有灯光都打开,对每一处可能漂浮着跳伞飞行员王伟的海面进行扫描、照射,全力进行搜寻,生怕漏掉那怕一丁点可疑的地方。


  担负搜寻任务的南海舰队某护卫舰,舰舷两侧、舰尾甲板和指挥台上站满了睁大双眼的官兵,舰长赵晓刚对全舰各战斗岗位实行了优化配置,尽可能多挤出一个人参加搜寻观察,他说:“多一个就多一双眼睛,多一线发现王伟的希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官兵,接连几天都在扩大搜寻。飞行员出身的舰长李晓岩,心情更加急切,亲自带领观察了望哨,站在视野开阔的后甲板上,不惧烈日晒,不怕海风吹。一天又一天地搜寻观察,李晓岩时刻盼望着海面上能出现他所熟悉的飞行员头盔,他会亲自放下舷梯,将战友救上军舰。


  为克服夜晚能见度低、容易忽略目标的问题,操舵手伍卫国全神贯注,双手把舵,依口令在搜索海域作往返航线间隔仅有30米的“耕地式”航行。


  连日来,水兵江卫国常常在舰舷旁一站就是一整夜,他说:“我真恨不得自己多长一双眼睛。”有时他禁不住对着浩瀚的大海大声呼喊着王伟的名字而热泪长流。


  白天,水兵们顶着炎炎烈日,站在炙热的甲板上搜寻海面;晚上,轮班休息的官兵仍不愿不岗,在上下起伏、左右摇晃的甲板上一站又是一个通宵。4日晚,机器出现了故障,代理机电长陈福带领机电班的水兵连夜抢修排障,从晚上11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5点。处理完故障后,他们顾不得休息,急忙爬上甲板又加入紧张的搜寻之中。


  随着作战室桌子上的台历一张张翻过,水兵们的心里越来越沉重。他们期盼着奇迹的发生,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眼发现奇迹--飞行员王伟生还。


  国家有关部门和海南、广东两省政府和人民积极出动力量,加入这次凝聚军心、民心、爱心的海上大搜寻;广西及港澳台同胞也自发地加入到搜寻行列中。


  在国家海上搜寻中心,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亲自坐阵,指挥富有海上搜救经验的3艘救捞船在重点海域日夜搜寻。广州救捞局在事发当日派出“穗救202”外,又于4月4日晚派出设备最先进的“德跃”号。4月8日,交通部电令“嘉山关”、“开拓9”号、“进取3”号、“明泽”号等艘船只集结到出事海域,全力以赴投入搜救。


  4月5日,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搜寻我跳伞飞行员王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广大渔民,要不计个人得失、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投入到搜救行动之中。4月6日,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在看望飞行员王伟家属后亲自来到一线对搜寻工作进行布署。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天才动员260名渔民放下捕捞和养殖作业,驾船赶往出事海域,他们有的是从未出过远海的。为了搜寻王伟,他们不辞辛苦寻找,许多渔民连续十多天吃住在船上。


  老渔民郑荣琼接到搜救通知时,正满载着捕捞到的5吨多活蹦乱跳的鱼虾回港,船员问能不能先回港把鱼虾卸了再去,老郑果断地说:“飞行员为保卫国家而落水,为救他,别说5吨鱼虾,就是再多的鱼虾丢了也不可惜。”为了搜救王伟,他的船每天要花费400多元,老郑说:“王伟是人民英雄,我的钱花得值。”


  出事的当天晚上,香港渔民何志明的“珠湾3933”号渔船正停靠在三亚港,当他得知王伟下落不明的消息后,立即连夜开船赶往出事海域,并在海上用对讲机与其他港澳渔船取得联系,通告消息,近百艘港澳渔船也立即加入了搜救行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飞行员王伟的命运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何志明的话语道出了港澳同胞的心声。 从陵水到万宁、琼海、三亚、乐东等县,参加搜寻的渔船达1000余艘,他们一字排开,两船相距500米,并排推进,仔细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目标。4月正值南海的鱼汛期,是渔业捕捞生产的旺季,一艘50吨吨位的渔船,一天至少能挣七、八千元。但渔民们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毅然收起渔网起锚出海,他们带着干粮,战酷暑,斗风浪,早出晚归,只为早日找到王伟。一位渔民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心声:“海南省是王伟的第二故乡,海南人民为有王伟这样的优秀飞行员而感到骄傲。搜寻王伟的行动虽然影响了捕鱼,经济收入少了,但我是中国渔民,王伟是国家培养的优秀飞行员,与他相比我们这点损失算得了什么,这是为国家尽的一份努力,不论风浪多大,我们将会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寻找,希望尽快找到我们的亲人王伟。”


  从得知王伟跳伞的那一刻起,海军航空兵各级领导就从指挥所发出了一道道指令,拉开了立体大搜寻的序幕。


  9时10分,在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战斗机,飞行员王伟跳伞后3分钟,某团副团长张建


  军机组执行任务后正从西沙返回海口,接到命令,立即改变航向,飞往出事海域,以第一时间参加了搜寻行动。


  9进20分,正在陵水机场执行任务的某团运输机赵青松机组,紧急起飞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搜寻。


  同时,某团团长、“海军功勋飞行员”王绍军也驾直升机飞赴出事海域。


  带着对战友急切地期盼,这一天,每个机组都超强度的飞行了十多个小时。


  带着深深的忧虑,这一天,紧张搜寻未果,指挥所彻夜未眠,研究制定出了新的方案。


  带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天夜里,某团副团长赵勋,代表在陵水执行任务的轰炸机机组向指挥部请战,他说:“搜寻战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飞机设备先进,观察视线好,机组人员技术过硬,全部是参加5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成员。”


  首长被他们的真情所感动,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生死关头方显战友情谊重!


  生死关头更显战友亲!


  王伟在飞机被撞后从高空跳伞会不会受伤?


  王伟落水后伞脱开了没有?能否爬上救生艇?


  南海浪大,王伟会不会被恶浪吞筮?


  南海海区凶猛鱼类多,王伟会不会受到鲨鱼的袭击?


  大海茫茫,风向、海流变幻莫测,王伟又会漂向何方?


  这一个个问号,像一把把铁钩在撕折着战友们的心。但他们都坚定地相信,王伟年轻,王伟身体棒,王伟意志坚,王伟一定能够活着回来。他们更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找到王伟,他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为了战友王伟,他们不能停歇,他们要和死神争取分分秒秒的时间。 陵水机场,海航一线搜寻指挥所。


  这是一座在城市里不起眼,在野战机场里显得非常突出的楼房。


  走进一楼宽阔的大厅,无论什么人,都会被那里的紧张、繁忙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所带动,你的脚步会不知不觉地加快。


  电子大屏幕上显示着飞机搜寻动态。


  各种飞行技术参数在一台台电脑荧屏上跳跃。


  指挥员头戴耳机、手持话筒,在不停地指挥着。


  电话铃声,电台的滴嗒声此起彼伏。


  气象、作训、标图等各类值班人员俯在图标上紧张地作业……一天紧张的搜寻又未果。


  南航副司令员、一线指挥所总指挥卢志义拧着粗黑的眉毛问道:“今天搜寻多少面积?”


  “8万3千平方公里。”值班参谋报告。


  “明天的风向、风速?”


  “东南,3到4级。”


  卢副司令把目光久久投向挂在墙上的海图,紧绷着嘴唇思索着……


  这一天晚上,指挥所的灯光一直亮到凌晨。


  这些日子里,许多领导和值班参谋吃住在指挥所,没有一个人睡过囫囵觉。


  一天又一天,他们盼着时针走得慢一些,日期不要翻得那么快;一天又一天,他们盼着搜寻的进度加快一些,能够一天把南中国海搜个遍……


  又是一个黎明,副团长张建军一个激凌翻身坐起,看看表,刚好5点整,他虽然只睡了3个多小时,但身体内部的生物钟还是准时把他叫醒,用他自己的话说:“心里有事,不叫自醒。”


  昨天,他们从海上搜寻回来。负责机务的同志找到他,说:“张副团长,飞机到寿了,要100小时定检。”


  “这个时候,添什么乱,你们早干什么去啦?”


  “也不怨我们机务啊,这些天你们飞了多少?”


  张建军话一出口就后悔了,是的,不能怨机务人员,飞机一直在高强度、长时间的飞行,昨天他们就飞了11小时58分,除了落地加油,在地面上基本没有停留,飞机的定检工作必然提前。


  “副团长,你不要着急,我们连夜干。”


  “能行?”


  “行!”负责机务的同志坚定地说。


  特殊时期特殊的工作方式,机务人员挑灯夜战,把几天的活一个晚上突击出来了。张建军不放心,一直盯到凌晨1点多钟,才回来眯了一会。 6时30分,张建军驾驶的7037号运输机准时起飞了。


  轰炸机起飞了。


  直升机起飞了。


  在不同的高度层实行拉网式来回搜寻。


  老天仿佛专门爱与人作对。四月的南中国海正是季风气节,平均风力5至6级,浪高3米左右,风向、海潮、海流变化较大,海上漂浮物有的呈“S”型,有的呈“Z”型等多种运行形式浮动,有时一天可漂浮几十甚至上百海里,毫无规律可循,搜寻方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烈日炎炎,海上气温高达30余度,机舱内更是酷热灼人,参加搜寻的同志个个汗流浃背。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闪闪,亮得刺眼,只要看上一会儿,就会眼生痛、头发晕,许多同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署现象。可这些都不能动摇战友们寻找王伟的意志和决心,因为他们知道,王伟在期盼他们,祖国在期望着他们,全国人民在期待着他们。


  “同志们,飞机已进入5号搜寻海区,请大家集中精神,瞪大眼睛,王伟找到找不到全靠你们了。”张建军这充满焦虑和期望的声音撞进了每个乘机参加搜寻人员的耳膜……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参加搜寻的飞机越来越多,搜寻的范围越来越广,搜寻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连续十余天,参加搜寻的机组基本上一天三顿饭吃在外场,困了,累了,就利用加油和检查飞机的间隙在机翼下躺一会儿。但只要飞机一起飞,战友们就忘记了累,忘记了饿,忘记了热,抖擞精神,瞪大眼睛,仔细搜寻海面上一个个漂浮的物体,期待着出现奇迹。他们发现了渔民丢弃的救生圈、遮阳伞、木板、油桶、三合板等物体。可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盘旋下降,失望而回。


  4月9日下午,在300米高度搜寻的运输机在海面上又发现了一个目标。


  人们的脸上又出现了惊喜。


  “方位××”,指挥所命令直升机起飞。


  直升机团团长王绍军向飞机跑去时,似乎比哪一次都有劲。


  政委郭俊山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往飞机旁跑,直到王绍军登上飞机,发动引擎,他才意识到自己失了态,往后退了几步,把满怀期望的目光投在战友的脸上,从心里念叨,但愿这次是真的。


  从第一天开始搜寻,这个团的一对主官就没回过家。


  王绍军的孩子在海口上学,一两个月没回家了。4月7日那天,孩子趁星期天放假,回家看看。可到了家却没见到爸爸。电话打到团值班室,王绍军对孩子说:“我没空回家,回去好好上学,别想家。”电话里传来孩子的啜泣声,他狠了狠心,放下了电话。


  王绍军机组很快就到了指定海域。


  翼片斩碎絮云,盘旋着下降,300米,200米,100米,50米……


  目标越来越清晰了,从高处看到的桔红色像救生艇的目标,渐渐地不像了,呈长方形,土黄色。


  王绍军心不甘,还在往下降,40米,30米,20米,一直下降到离海面仅有10米的危险高度,他实实在在地看清了,这是一只被人扔进海里的破木箱,那一刻,失望的苦涩又一次充满了他的胸腔,他把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久久地在那里盘旋着、盘旋着……


  失望连着失望……


  每次失望都充满着焦虑,焦虑中又蕴含着期望,期望中又竭尽全力,竭尽全力就忘掉了自己。


  王伟,亲爱的战友,你在哪里?  高温,高温,连着高温,这些天来,海南白天的最高气温一直定在30到36度中间,水泥跑道上的气温高达40多度,机舱里就更不用说了,站在塔台上指挥的某轰炸机团副团长赵勋,却穿了一件长衣服,脸色赤红,感到浑身发冷,拿话筒的手在微微打颤。这些天里,他一直感冒发高烧,体温也一直往上攀升。


  从第二天开始,轰炸机机组一直高强度地连续起飞,哪一天都在外场十几个小时。


  赵勋从心里叮嘱自己,鼓励自己,“坚持,一定要坚持,战友还没有找到,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躺下。”


  4月11日,老天似乎被王伟战友们的真情所感动,早晨起就阴云密布。从海口起飞的搜寻飞机刚刚升空,就下起了滂沱大雨。上午11时20分左右,陵水地区也飘起了纷纷泪雨。


  虽然天气阴沉,给起飞和搜寻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赵青松机组还是早早来到了外场,一如既往地做着飞行前的准备工作。


  要上飞机了,赵青松叫住一位50多岁的老同志:“老潘,能不能坚持,不行,就换换人。”


  这位老同志叫潘润江,在机组负责通信工作。他说:“我能行,你放心。”“你已经拉肚子好多天啦。”


  老潘掏出了几片黄连素,就着矿泉水咽了下去,他抹了抹嘴又说:“你想想我能回去吗?这次我如果不能为搜寻战友尽力,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老潘不能回去,为了参加搜寻,他一直不敢到航医那里去要药看病,怕被把了身体关,上不了飞机,就偷偷地托人找了几片黄连素。


  老潘不能回去,他远在北京的妻子,在这段时间里,已经三次昏倒住进了医院。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能在心里对妻子说:“多原谅了。我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啊。”


  为了寻找战友王伟,飞机撕开浓云,又一次起飞了……


  王伟,我亲爱的战友,你在哪里?声声急切地呼唤,感天动地。从王伟出事的那一刻起,王伟所在的师、团、站的战友们,就分秒不停地全力以赴投入搜寻工作,人人请战,要求登机寻找王伟。师长唐一平、副师长沈荣华,参谋长向建军、副参谋长王文元等领导日夜坚守在指挥所;师政委张军忙完千头万绪的工作,再晚也要到指挥所看一看,盼着能听到有关王伟的一些好消息。


  团长范利平、政委张安急病了、累病了,可拔下吊瓶还是坚持在岗位上。


  场站的上上下下为做好保障工作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说,要人有人,要物有物。


  特别是与王伟朝夕相处的飞行员战友,更是日思夜盼。他们要求驾战斗机搜寻战友,他们要求上运输机寻找战友。


  各级领导理解他们的心情,含着泪批准了他们上飞机参加搜寻。


  这一天,参谋长向建军带着战友上了飞机。一到指定海域,他们就扑在了飞机的舷窗旁,不转眼珠地看着看着,再也不愿离去。


  汗水沿着脸颊往下流,湿透了衣衫,没有人顾得擦。


  他们要求飞机飞行低些再低些。


  他们要求飞机留空时间长些再长些。 他们谁都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生龙活虎的好战友王伟,会一去不再回来。有一天,副团长曾诚等三名参加战斗值班的战友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梦,梦见王伟回来和他们一起值班。值班时他们都没敢说,解除后一人提起,三人同感。和王伟住在同一个宿舍的战友叶潮嵩每天晚上都要醒来几次,总觉得王伟已经推门进来,就睡在对面的床上。还有副团长王文治、刘永朴、领航主任段辉、同学王忠、陈惠忠等,他们说,这些天,飞机一起飞,就盼着奇迹出现;每一次返回时,心还在天上,泪却流在脸上。


  撰写搜寻王伟的14个日日夜夜,我们不能不含泪写到王伟的亲人们。


  在那些日子里,王伟的父母该是怎样的心情期盼着儿子。


  王伟的父亲王明,泪往心里流,几天内体重就下降了10多斤。


  王伟的母亲王月琴,不知要一天喃喃自语多少遍:“儿啊,你快回来吧,娘想你。”


  王伟的妻子阮国琴,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在关心着搜寻的结果。一本海南省地图册,被她翻烂了。每当有领导和战友来看她,她就在病床上摊开地图册,询问当天搜寻了哪些海域,哪片海域还没搜到。她说有一位遇险者在海上漂流了几十天,又遇救生还,她坚信王伟能回来,她等待着王伟回来……


  战友和亲人都在苦苦地等待,这是撕心裂肺的等待,这是牵肠挂肚的等待,这是含着热泪的等待……


  在等待中,王伟妻子阮国琴致信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信中,阮国琴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妇女,现在躺在病床上流着泪给您写信。4月1日,我丈夫王伟驾驶的飞机被你们的海军侦察机撞毁坠海,他跳伞后至今下荣誉称号不明。当时我听到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这是真的。5天过去了,我每一分钟都在忍受着等待的煎熬,每一刻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突如其来的残酷打击,摧残了我的身心,我住进了医院。我的公婆一次次给我打电话,询问他们唯一的爱子是否平安归来?我们那6岁的儿子一次次追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我心如刀绞,无言以对。我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一遍遍地呼唤,透过泪眼盼望着奇迹出现。


  普天之下,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我知道您和贵国政府对本国侦察机上的24名官兵十分关心,我知道他们父母、妻子、丈夫和孩子也在盼望自己的亲人回家,对此我非常理解。但我不明白您为什么派他们千里迢迢到中国沿海来侦察?为什么他们要把我丈夫的飞机撞毁?您美国人民已经知道,你们的24名机组人员,目前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健康状况良好,他们的家人和美国民众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您和您的政府在事发后对我丈夫的生死安危却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我的丈夫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内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完全正当的。现在我的丈夫生死未卜,对这样一起事实确凿、责任完全在美国的严重事件,你们竟然对中国吝啬得连句“道歉”都不说,反而一再推卸责任,无端地伤害我的丈夫。难道这就是你们天天讲得人权、人道、人性吗?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公道和公理!


  总统先生,据说您是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的,您是重视家庭价值、关爱家庭成的员的人,我想如果这是真的话,您一定理解,一旦年老的父母失去唯一爱子,一旦年幼的孩子失去可亲可敬的父母,一旦年的妻子失去心心相印的丈夫,这将意味着什么?这样的人间惨剧真的会降临到我们这个家庭吗?我不愿意想也不敢想下去!王伟对于我来说,是我生命的全部。王伟的父母不能失去儿子,我们的孩子不能失去爸爸,我也不能失去丈夫。可是王伟现在在哪里?写到这里,止不住的泪水又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为亲人遭遇不幸而悲痛,我为某些人的良知人性泯灭而悲哀。我要向你讨个公道,还我丈夫!


  中国老百姓需要和平,最希望和平。作为一名军人的妻子,我更期望人人都珍惜和平,珍惜生命,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在新的世纪里,不要再让战争的阴云再现,不要再让父母失去儿女,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爸爸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