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雯婷:消费主义需警惕(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0:16:58
●消费主义盛行会在国家还未壮大时就过早消耗掉继续发展的资本
●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就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控制 □邓聿文

  2005年05月24日

  《羊城晚报》引述香港《文汇报》报道,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统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有115%。
  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崇尚节俭、量入为出。负债消费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晚期才逐渐兴起,当时是国家为了启动内需,鼓励居民消费。谈论高负债消费还不能不提到一个特别因素,这就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主义对中国的侵蚀。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是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外来消费文化,尤其是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商品、广告、媒体的时尚视觉叙事等对社会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代西方生活方式强烈冲击人们的意识,消费者的欲望正处于最膨胀的时刻。
  作为全球新兴消费主义的国度,中国是世界奢侈品开拓的新天地。特别是年轻一代,传统的消费观正在被适度奢侈和透支的理念所取代,“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引领负债消费潮流。一项针对他们的调查显示,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而担忧。所以,年轻人买房买车通常是“一步到位”。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年轻人高消费的出发点在于仿效富裕人群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是否拥有某些奢侈品甚至成为能否进入某个高消费群体的标志,从众和攀比导致年轻的奢侈品消费群体骤增。
  尽管许多人看好未来,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适度负债消费也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国的负债消费群体中,有相当多尚不完全具备消费实力的“负翁”。而且从长期来看,家庭高负债能够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也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存在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中国的保障体系正在建立中,社会信用体系更不完善,缺乏家庭高负债的基础,故而消费者在承受债务能力方面比起欧美国家来要弱得多。
  另外,对于银行和社会来说,如果大中城市出现大量因无法还贷而无家可归的人,那么,银行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进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安定也可能受到影响。房屋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它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虽然居民抵押的房产理论上可以收回拍卖,但由于人的生存权大于财产权,更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可以肯定,大量房屋是收不回来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个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消费主义的盛行会在国家还未壮大时就过早消耗掉继续发展的资本。
  由此来看,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就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控制。从根本上说,纸醉金迷的消费主义侵蚀着国家求富求强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流行于当今中国的消费主义保持应有的警惕。


    《市场报》 (2005年05月24日 第二十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