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tv官网:草重:从“医生红黑榜”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48:09
凤凰网资讯 > 评论 > 社会话题 > 正文草重:从“医生红黑榜”说起

2011年04月03日 09: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草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继一个题为《武汉市各大医院儿科“好医生坏医生”》的帖子在网上走红之后,北京、重庆、广州、济南、哈尔滨等城市也出现了披露“各大医院儿科医生红黑榜”的网帖。其中一些帖子累计已有上百万网民阅读,众多年轻妈妈撰写跟帖,介绍自己带宝宝看病的心得和经验,有的网友将大家的经历加以综合,以“总帖”形式指名道姓列出所在城市各大医院儿科的“好医生”、“坏医生”,在医院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儿科医生红黑榜”是患者(及家属)评价医生体系网络化、公开化的典型形式。帖子所体现的患者评价,不但参与人数众多,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有的还经过了不乏专业水准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比如武汉的“好医生坏医生”网帖,因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而受到当地主流媒体的肯定),既对患者就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示范价值,也能对医生的诊疗服务起到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可以想见,那些被帖子评定为“好医生”的医生,虽然获得了良好的评价,但在诊疗服务中仍然不敢懈怠,否则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戴上一顶“坏医生”的帽子;而那些被评定为“坏医生”(其实叫“差医生”也许更合适)的医生,尽管心里或许很不服气,或者颇不以为然,但无不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压力,惟有下苦功钻研医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有望摘下头上那顶不光彩的“坏医生”帽子。

“医生红黑榜”帖子是患者自发参与的医生评价体系,与此相应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医疗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患者对医生的评价,并将其引入医生绩效考核之中。如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6年起实施运行机制改革,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一部分由个人学历、工作岗位等决定,另一部分由工作数量、质量和群众评议等决定,患者给医生的打“分”直接影响到医生的收入。武汉洪山区开始实施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医生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两者各占70%和30%,患者的评价将作为核定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一个依据。成都市医管局似乎走得更远,他们加大了“患者满意度”在医生薪酬考核中的权重,由此前占医生收入的5%提高到现在的30%。在各地相继推开的医生绩效考核中,引入患者评价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的举措。

与以往一些医疗机构无视患者的感受和意见,甚至通过“开单提成”等手段鼓励医生在患者身上“创收”相比,如今在医生绩效考核中引入患者评价,让患者的感受和意见参与决定医生的收入,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然而,医生绩效考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引入患者评价也是其中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环节,在实际操作中,为保障患者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科学性,需要进行严密而妥当的程序设计,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首先,对患者评价、“患者满意度”的采集与计量,应当依据患者的真实感受和意见,防止有人通过某些不正当手段,向患者施加各种暗示和压力,迫使患者做出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正确表达”。还要防止有人假借患者的名义填写调查问卷,制造患者对医生诊疗服务高度认可的假象。在目前条件下,鉴于医生相对强势、患者相对弱势的格局未有根本改变,尤需警惕某些医生对患者实施控制或操纵,以求在患者评价中获取高分。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其次,患者评价应当来源于广泛的民意集纳,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某个时间点的评价代替“时间的检验”。一些地方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民意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网民,但网民在社会公众中到底具有多大的代表性,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认定。至少就目前来看,还不能简单地将网络民意等同于社会主流民意,不能把网络上关于某家医院、某个医生的只言片语或随意发挥的点评议论,等同于武汉“好医生坏医生”帖子那样成熟的患者评价。应充分考虑不同患者对不同医生进行评价时的个体差异,甄别患者评价受到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并对患者评价进行科学的分析梳理,尽可能整合出有利于医生改进诊疗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主流评价”。

将患者评价引入医生绩效考核,既要大力拓宽和畅通患者的表达渠道,让患者自由无碍地提出意见、建议和诉求,切实保障患者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要充分认识到患者评价具有的复杂性,特别要防止少数患者中表现为极端主义、反智主义的“民粹倾向”;还要为医生提供就患者评价作出答辩、解释、“反诉”的机会,努力创造条件增强医患双方沟通交流、互信互谅,推动医患关系进一步好转。

总之,只有严格遵照专业规范,通过严谨的操作和科学的分析,合理确定患者评价在医生薪酬考核中的权重,才能将患者评价全面、客观、真实地运用于医生绩效考核,使患者评价对医生的诊疗服务发挥有效的监督激励作用。草重(北京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