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式证件:我们该如何面对药家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30:55
我们该如何面对药家鑫

2011-04-03 00:25:14

浏览 4361 次 | 评论 17 条

药家鑫,这是在马加爵、杨佳、胡斌、李启铭……之后的又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也势必在以后被一次又一次提起。这个名字让人感到愤怒:案子一经报道出来就激发起了几乎所有人的愤怒,而3月23日一审之后央视的报道又激发起了新的愤怒。
人们最开始的愤怒,源自药家鑫手段的残忍和动机的荒谬,夺命八刀和那句"农村人难缠"深深刺痛了世人的神经。而一审后央视的报道被很多人视为试图赢取对药家鑫的同情,进而影响司法判决,新的愤怒由是激起,呼吁不杀药家鑫不足以平民愤的声音此起彼伏。
愤怒是正常的。别的不说,一旦想起父母失去了女儿,丈夫失去了妻子,两岁半的孩子失去了妈妈,岂能不愤怒?即便最新针对央视的愤怒也并非空穴来风,权力对司法的侵扰所在多有,媒体和专家公信力也确有堪忧之处。有愤怒意味着这个社会还有希望。但是,如果仅仅只有愤怒,如果任由一次又一次愤怒之火肆意燃烧,恐怕只能加深本已紧张的社会裂缝,难以看到改善的希望。
该如何看待媒体报道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该如何看待一个犯下滔天大罪的罪犯?有没有可能让一场暴烈的血案换来社会的真正进步?
1986年,台湾《人间》杂志报道了一个案例,一个18岁的阿里山少年到台北打工,工作才九天,杀死了他打工的洗衣店老板一家三口。这案子同样容易简单归因于人性的残暴,但台湾以媒体人、律师、宗教团体等组成的一群人,一方面对死者家属寄予极大同情,为之捐款,提供心理帮助,另一方面对于杀人凶手的过往经历进行了详细的追踪,发现了杀人凶手的诸多可悲可怜之处,虽然最终少年仍然被判死刑,但引起台湾社会对于原住民生存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台湾社会的极大进步。
由此我们看到,除了愤怒的激情,社会其实还可以做些什么。回到药家鑫杀人案,在法院判决出来之前,讨论如何判处药家鑫有越位之嫌,我们应该尊重法院的独立判断,而法院当此非常时刻,更要做到既不能为民意所左右,也不能为权力所左右。但是,如果不去探寻案件背后的社会成因,则是媒体和社会的失职。
综合各个媒体报道的情况看,此前为药家鑫贴上的"富二代"、"官二代"等标签并非事实,而他在成长过程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则大有问题。药家鑫的父亲做过军人,以管理军人的模式来管教儿子,他从小到大就是不断练琴,剩下的时间补习功课,很少朋友,缺乏交流。甚至去自首的路上,他还阻止母亲给父亲打电话,因为太害怕父亲,直到母亲告诉他父亲很爱他才答应去自首。用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的话说:"他的父母花费了那么多钱培养这么一位弹钢琴的儿子,结果是:只有技能,没有情感;只有动作,没有观念;只有逃避,没有底线。"
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愤怒是一种很容易被鼓动起来的情绪(不久前广州的"母亲跪行救女"事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事后发现这只是一起策划行为,策划者想方设法采取种种手段,唯一的目的就是激起公愤),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保持基本的情感判断,一方面又不能止步于情感的渲泄。由贴标签、断章取义、胡乱猜疑激发的愤怒,尤其要警惕,这种愤怒会遮蔽真正的问题:如果把药家鑫杀人案看作是"富二代/官二代仗势欺人",那就会遮蔽背后的教育原因。而正如李玫瑾所说:"药家鑫的案件,真正有点评价值的不在于他本人将受到什么处罚,而在于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相似的家庭,如何让这些家庭中的父母警醒;任何艺术、技能、知识、学历,只有在让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有其价值。"
因为愤怒而呼吁判处药家鑫死刑,并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杀了一个药家鑫,还有无数后来人,这是真正可怕的。在把司法的交给司法之余,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去帮助受害者家庭度过难关,去关注还有多少人正在受到类似于药家鑫这样的家庭教育,甚至在要求药家鑫必须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之余,也不妨对他寄予些许的同情。愤怒的激情,最终需要化为平静的怜悯,如此,才能缝合社会裂缝,才能真正告慰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