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三大舰队:从“礼仪之邦”到“丑陋的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05:53
礼仪之邦? |民国范儿 |素质改造 |建国后“高素质”| 向下看齐? | 真正垮掉的一代 | 评论
19世纪末来华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说:“让我们再重复一遍,中国需要的东西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而在2011年4月1日举行的斯诺克中国赛上,英国选手墨菲还在抱怨:“中国观众的行为非常没有礼貌,这种情况七年里从未改善。”——想来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看到这样充满着道德优越感的话语都会感到愤怒。然而,在中国近代史上,你却不难找到这种观点的拥趸,近代以至当代的众多伟人也为中国画出了无数种“制造”先进文化、改造“愚民”的蓝图。但这一百年来中国的风云变幻表明,他们的规划和制造,只不过是在中华文化伤痕累累的肌体上,披上了一件GDP全球第二的光鲜外衣而已。【参与评论】

中国印象:从“礼仪之邦”到“丑陋的中国人”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类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不仅国外,在国内,中国人不文明行为也令管理者发出“中国人只适合圈养”的感叹。我们真的难以看到一个千年“礼仪之邦”的形象,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们眼中就只有一种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事实是这样么?【详细】

丢人到台湾:大陆旅行团阿里山互殴

2月8日下午两个大陆游客旅行团在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搭乘小火车时因排队问题爆发冲突,共有两名大陆游客和一名台湾导游挂彩,其中王姓大陆游客右小指被咬断。有在现场的台湾网友拍摄了此次大陆旅行团打架的视频,并上传到了网络。从视频中的片断可以看到,阿里山小火车车上的人用脚踹向车下导游,导游身后的游客则用矿泉水瓶砸人。【详细】
小冲突变大事件:内地游客涉嫌殴打澳门导游

一个26人的辽宁旅行团14日抵澳后,疑有团员不满负责接待的女导游未有高举接团牌而出言责骂。双方理论期间,另团一名男导游上前劝阻,疑遭三名男团员围殴,倒地受伤送院。近百名澳门当地导游不满涉打人者如常行程,于新口岸某娱乐场外包围旅行团的旅游巴士,要求有关人士下车道歉,并要求警方查明事件,严惩打人者。【详细】
中央领导曾指出:加强出境人员礼仪培训

2006年3月17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报送的安排上批示:“文明办要集中一段时间,以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同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央文明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再次指出:“加强对组团旅游、出国出境旅游人员的礼仪规范培训。”“使文明礼仪、公共秩序、旅游出行等重点领域的不良风气有明显改善。”【详细】
现代中国经济繁荣反成礼仪缺失 到何处寻找“礼仪之邦”?
数千年的礼仪之邦,变成礼仪缺失之国,中国人要实践《朱子家礼》需要去韩国,找中国古礼去日本,遑论《左传》《礼记》中的千年古典礼仪。中国的“礼仪之邦”头衔究竟要到哪里才能寻觅的到?让我们向前上溯,在中国历史上,究竟哪个时代造成了今天的礼仪断层?有人或许会提到民国,还有近来被知识精英们热炒的“民国范”。为何今天中国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教育普及率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准,在精英口中,国人的素质反不如民国时代?那么,让我们来探寻,“民国范”究竟是什么?【详细】

大国崛起需要怎样的国民素质?

日本生活中的礼·日本少女成人礼
中国人素质与大国形象差距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项调查中,约有95.7%的受访者认为,我们中国人在国民素质方面还与大国形象相去甚远。【详细】
清华教授:中日国民素质差距30年
一位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地的大学都工作过很多年的中国教授曾跟我说:“即使中国现在跟日本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也未必能够赶上日本。国民素质相差30年。”【详细】
调查
1.你如何看部分中国人素质低下的行为?
给所有中国人丢脸
我个人觉得没面子
素质是个人问题,与我无关
国民素质低是西方人的文化歧视
各国都有素质低的人,中国整体不差
说不清
2.你认为今天国民素质的内涵应该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统思想,待人接物互相尊重
是高贵雅致的贵族精神,不是粗犷土气农民气息
是充分享受法律下的自由的公民精神
其他
3.你认为应当如何改变国民素质低下的现状?
发掘传统资源,回归古老中华文明的本源
培养贵族精神,塑造珍重礼仪和荣誉的新人
培养公民精神,塑造法治下自由平等的公民
其他



“九一八”主谋石原莞尔评价民国时的中国:官乃贪官 民乃刁民
其实石原莞尔是非常同情中国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曾流泪高呼“中华民国万岁”。辛亥革命之后的乱局,让石原莞尔等一批日本少壮派军人十分失望:……这个国家官乃贪官,民乃刁民,兵乃兵痞,中国的爱国学生是世界上最乱的,他们起哄闹事,把老百姓推到最前线,然后他们转身就走了。总而一句话就是说,中国是一个政治失败的民族。【详细】

民国百姓所作所为:南京城随处见人当众“方便”
所谓的“民国范”到底什么样?普通民众的素质究竟如何?从下面的资料中,可以发现,民众尽管未必都是刁民,但素质真谈不上:那时南京的大街小巷,几乎是没有厕所的,时人有文字记载说:“寻遍全街而不得一溺所,忍溺致疾者有之。”民国建立前,南京城内道路两侧专门留有土坑,供人解决“燃眉之急”。南京城内到处可见背对人群“方便”的男子,“整个南京城都成了厕所,臭气熏天。”【详细】

民国知识分子所作所为:国学大师黄侃窗口撒尿
民国时民众素质如此,作为精英的知识分子、国学大师们又如何?一则逸事足以说明:黄侃20岁时留学日本,恰与章太炎同住一寓,他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一天夜晚,黄侃内急,来不及去厕所,便忙不迭地从楼窗口往外撒尿。这时楼下的章太炎夜读正酣,蓦地一股腥臊的尿水像瀑布般往下飞溅,禁不住怒骂。黄侃不但不认错,还不甘示弱,也报之以骂。黄侃盛气凌人,章太炎生性好骂人,两人本都有疯子之称,两相对喷,真乃一场好戏。黄侃这种不检点行为恐怕很难让后世对民国精英称道,这样的“民国范”,怕也不值得后人效仿。【详细】

民国高素质“范”真相:精英文化主导民众记忆
精英文化并不等于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化,但精英文化却影响着社会群体的世界观、伦理道德、历史记忆等人文生态。五四运动后,主导文化由原来的士大夫文化转为知识分子文化,也就是今天的精英文化。精英站上了文化舞台的中心,全面继承了士大夫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负责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享有解释历史、评议现实的职业特权,参与对于意识形态的注解和宣传,向民众灌输社会理想,由此构建了民众对于历史的认知。【详细】

民国范:精英头脑中的一种幻象

陈丹青:消失的“民国范儿”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
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既便在老相片中发黄,仍一望可知。【详细】
古典文化转换的国家景观
民国作为国体,是短命的,粗糙的,未完成的,是被革命与战祸持续中断的褴褛过程,然而唯其短暂,这才可观。一个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大致框架,就是那不到30年间奠定的。【详细】
张鸣口述:五光十色说民国
总的来说,民国,尤其是北洋时期的民国,是个色彩斑斓的时代。人人都特立独行,有时特立得崇高,有时特立的猥琐。牛人被埋没不了,没人因为你牛而压制你,压也压不住。但凡有非常异议可怪之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分尊重。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施展舞台。【详细】
真正民国百姓眼中的“民国范”
同仁堂开张后,果然生意兴隆。但就是有个烦心事儿,左邻右舍及路过的人,每到夜深人静,总将同仁堂门前当作方便之处,以至于每天清晨起床,老铺伙计们第一件事,就是得去清理门前的粪便。【详细】
民众决定社会的整体素质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也是政治文明的基石,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影响国民素质的关键在民众而非精英,民众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早在20世纪,梁启超就提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因此改变一个国家、改造一个社会的关键在于“唤起民众”,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素质。【详细】

晚清梁启超赴美考察结论:国人素质太低 应提高素质而非革命
梁启超自美洲考察归来后,言论大变,放弃了不久前的“言革”主张,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民素质太差。他说:“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他在同年ll月18日致康有为书中说:“革义难行,先生之言固也。”明显地向康有为表示放弃“言革”主张。此后,梁氏政治立场转而以君主立宪为归宿,绝口不谈革命,把精力着重放在改造国民心理,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详细】


鲁迅用文字改造国人素质

日本人用鞭子改造中国人素质
鲁迅用批判的方式改造国民性 “劣根性”至今改观不大
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的任务。鲁迅所揭露和批判的“国民劣根性”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是一种久未治愈的“痼疾”,鲁迅当年痛斥的“圈子”意识、看客心态、“窝里斗”现象等等,至今改观不大。【详细】
蒋介石用“运动”改造国民素质 最终因“运动”而失败
蒋氏的“新生活运动”,只专注于“新生活”,而没有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等领域的变革,所以改变不了昙花一现结局。伴着卢沟桥的炮声,历时3年的“新生活运动”随风飘散。之后,“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颗月亮……,”社会道德与国民习性“涛声依旧”。【详细】
抗战时日本人用“鞭子”改造中国人习俗最终成功
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北平,家人告诉我许多敌伪横行霸道的事迹,其中之一是在前门火车站票房前面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来回巡视,遇到不排队就抢先买票的人,就一声不响高高举起竹鞭飕的一声着着实实的抽在他的背上。挨了一鞭之后,他一声不响的排在队尾了。前门车站的秩序从此改良许多。【详细】
中共解读民国国民素质改造屡屡失败原因:必须彻底改造旧社会
既然旧中国的社会风气和伦理思想是那末好,是那末为全世界所不及,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匪徒却在沦陷区大大提倡中国“固有文化”、“东方固有道德”呢?难道日本帝国主义匪徒真的爱起中国民族来,所以要中国人去保留、发展这些“好”东西,来破坏日本匪徒自己的侵略吗?要救中国,必须发挥民权,必须把旧中国重新改造,这不是天经地义吗?其所以要把旧中国重新改造,不就是因为旧中国的统治太黑暗、太残酷、太落后、太虚伪吗?【详细】

民国教育面面观

中国国民教育约兴起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时期,在民国时期形成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1907年清廷学宫部第一次教育统计,全国各省有学校37888所,以4亿人口计算,每万人中有学校0.9个;上海该年有学校271个,以沪地人口约120万计,每万人中有学校2.2个。【详细】
民国中学统计
1932年统计全国各类中等学校(包括中学,中等师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有14789所,学生总计547207人,每万人有中学生约12.1个;上海有各类中等学校141所,学生28320人,每万人中有中学生88.2人,是全国平均值的7.29倍。【详细】
民国教育最好三个城市数据
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20世纪20-30年代南京,上海和北平是全国中小学教育最发达的城市。1933,1934年间上海的每万人中学生的人数88.2人,每万人小学生为492.9,两者相加为581.1人;南京每万人中学生为104.1人,小学生为495.9人,两者相加为600人;北平每万人中学生为143.1人,小学生为196.2人,两者相加为339.3人。三城市比较,上海每万人中的中小学生人数,接近南京,而远高于北平。【详细】
民国教育经费
民国年间上海每年人均初等教育经费1.18元,仅次于南京1.21元,为全国第二;上海平均每人担负的中等教育费为1.21元,仅次于北平1.56元,也为全国第二。如果将中小学人均教育经费加起来,则上海1.18+1.21=2.39(元),南京1.21+1。06=2.27(元),北平1.56+0.60=2.16(元),两地均不及上海高。上海人均中小学教育经费为全国平均值(0.36元,中等教育经费0.12元+初等教育经费0.24元)的6.64倍。【详细】

毛泽东为改造社会的素质号召全社会向生产者学习:包括工人和贫下中农
早在毛泽东还居于遥远的陕北时,已经向全党干部提出:知识分子仅有理论知识,应该参与实际工作中。到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更进一步丰富这种理论,明确提出知识分子要向实际劳动者学习,向工人,贫下中农去学习。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中共建政后即提出人人参与劳动的新要求,更进一步要求知识分子不单要学习工农,还要到工农群众之中去,要深入田间地头,亲身去接触劳动和农民,向他们学习。从而用工农,尤其是农民的质朴,来改造知识分子乃至整个社会。【详细】


建国初的农村扫盲运动

建国初的爱国卫生运动

拒绝劳动者:拘捕劳教
群众基础:农村扫盲运动 让被学习的农民也能读写
虽然毛泽东号召向农民学习,但是,在建国初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面前:人数广大的农民连基本的读写都不会。于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扫盲运动。运动不仅与识字率挂钩,而且充分动员各级政府,动员大批在校生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向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进行识字普及教育。【详细】
行动方式:爱国卫生运动 扫除积年垃圾更清除心中陋习
建国初的爱国卫生运动之初衷,是为反击美国在东北进行的细菌战,经过最高领导人的参与和强力支持,将这场运动推向高潮。爱国卫生运动所清理的,不仅仅是因为战争、混乱、破坏所留下来的积年垃圾污物,更极大的洗涤了人们心中自降生开始就养成的陋习,从舆论上对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进行了谴责和规范,提高了当时人们的基本素质。【详细】
强制手段:对社会游民施行劳动教养 建立社会新风尚
除去中共中央的号召,社会精英的宣传和以身作则,各种运动的涤荡和清理外,对那些拒绝参加劳动,拒绝成为劳动人民的社会少数分子,新政府也展开各种手段进行改变,开始登门宣传劝说,最后甚至直接出台《劳动教养条例》,使用马克思理论中的“暴力机关”,对拒绝参加劳动的人,采用强制措施,迫使其进行“劳教”,使全社会成为中共所向往的“人人自觉参加劳动”的新社会。【详细】
辉煌成果:中共建政17年用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了这个国家
建国初一系列社会改造运动,不仅仅对城市小市民,农村的广大农民,归国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社会的闲散游民等各个群体产生巨大触动,不同层次的改变了这些人的思想和素质,即便是曾经在民国时代的知识精英——大学教授们,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和触动。这些改变,正是建国初17年来中共用自己的世界观素质标准去改造这个国家,所产生的成果的一个缩影。【详细】
新社会素质标杆被事实无情摧毁:文革中见证中国人素质依然低劣丑恶
中共建政17年间的努力到底有多大效果,真的就改变了中国的基本素质么?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来问,向工农学习,尤其是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十余年间,中国人真的学到了中共眼中的“质朴”么?如果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对中国人的素质进行考验的时候,中国人能顺利过关么?只可惜,以文革中的情形来看,建国初这场关于素质的考试,中共没能取得好成绩,中国人的表现让全中国人都无地自容,仿佛是一夜之间的,身边一个个淳朴善良的人,变得凶残,虚伪,猥琐,恶毒。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为什么中国建政17年的努力,还是最终归于了失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