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全文阅读: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感觉良好J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01:45
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感觉良好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添加时间:2006-4-26 10:37:00

    对于威灵顿公学开设幸福课一事,英国诸多媒体作了广泛报道,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著有《幸福的秘密:3000年美好生活探寻史》的伦敦大学文化历史学教授理查德·斯科奇专门撰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英国最顶尖的贵族寄宿学校之一威灵顿公学,校长谢尔顿博士开设了幸福课,并可能最终使幸福课进入英国公私立学校的课程表。这可是一件不令人愉快的事。
    谢尔顿博士所做的努力出发点是好的,年轻人应该知道幸福不在于名利财富,但问题在于谢尔顿校长选择积极心理学来教授幸福。在我看来,积极心理学无非是披着一层薄薄学术外衣的自助技法。
    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幸福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好心态或愉快心情。但幸福的定义不能如此窄化,在引发积极情绪的事情结束后,罕有积极情绪仍得以留存的;我们也并非希望任何时候都感觉良好。
    时时感觉快乐的生活是一种错觉,因为它拒绝承认生活中正常的情绪起落。通过对快乐的强调,心理学家把幸福变成一种自利:仅仅是堆积快乐,避免痛苦。
    此外,他们对所有难题都避而不答:你有幸福的权利吗?如果其他人不幸福,你能幸福吗?你幸不幸福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将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缺点付出代价。他们为了在音乐、艺术、体育以及社区服务等科目上出类拔萃,早已身负重压,失去了自己大把的童年时光。我们现在还要再给他们加上一个砝码:幸福的压力。谁会愿意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幸福的家伙呢?
    但更深刻的损失还不在于此。积极心理学会使学生以为,幸福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自我中心的自私的事:确保自己总是处于好心情,永远乐观,永远吹肥皂泡。
    让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另一个选择。一开始,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对幸福的更好的定义,一个超越个人福祉之局限的幸福定义。
    持久、深刻的幸福将你的生命能动地导向意义、目标与价值。它是你整个生命品质的反映。这样的幸福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经受不幸,而不依赖于幸运。幸福不是感觉良好(feeling good),而是善(being good)。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在把幸福(eudaemonia)称作生活艺术中的一种怒放状态时所意味的。但正如“一花独放不是春”,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天的快乐并不能带来一生的幸福。因此,他坚信幸福是一种活动——因为它需要技能和专注力。
    争取幸福意味着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为一个努力通向最终目标的旅程。虽然心理学家也提示了真正的幸福生活必须包含一个超越性的目的,但积极心理学并不会把你送上有意义的生活之路。它会让你关注自己的感觉——叫你跟愿意聆听你的人分享你的感受,但它并不能使你超越它们,而这恰恰是给你的生命注入目的与意义所必需的。
    理想的幸福课程早已存在,有时它被称为哲学,有时它被称为宗教,何种标签并不重要。
    真正要紧的是,关于至善人生的许多不朽智慧,被我们丢掉了,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这些古老的训诫告诉我们,幸福与所谓的“情商”没有一点关系,一切幸福都关乎超越自我,战胜私利,把他人的幸福放在心上。
    简而言之,幸福之中有道德,你必须努力在伪装于幸福科学之下的陈词滥调中找到它。在古希腊哲学家、古罗马斯多葛派学者、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的文献中,你更有可能获得真知。
    对有关人类幸福的伟大传统进行认真回顾,还有比在公学(英格兰私立寄宿学校)更好的地方吗?如果传统不能在公学得到继承,那就真的无处托生了。

    (啸天译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