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公主冯嫽剧照:【评论一箪】:苗雨时与解非对一箪诗歌《蜻蜓》的两种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29:44
我对当代诗歌持怀疑态度。我对自己的文字也持怀疑态度。我不想做一个混进诗人队伍的人。也许是没有读进去吧。我在想,百年之后那些“著名”诗人的名字还会不会被人想起?一个连人民都不知道的名字何以“著名”呢?   

                                      ——题记               

                              蜻 蜓

◇一箪

 

这么多年来

虽然没有翅膀

可是,j,没有一天

你不渴望飞翔

你眼神纯真,盛满爱

可是,j,这个世界是什么

除了盛满希望外

它还盛满虚假、愚昧、失意和纷徨

落魄、阴差阳错、逆来顺受

 

苗雨时点评

◇苗雨时

 

《蜻蜓》这首诗,无疑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但在创化中,则是映衬式开发:蜻蜓有翅膀,会飞,人无翅膀,也渴望飞,这是人向自然学习,也是人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生命欲求;蜻蜓有眼睛,但它复眼中的世界是幻化的,而人的眼睛对世界则可以纯真,并盛满爱,这是人之为人的高明处;然而,两者境遇和命运却有极大的反差,蜻蜓可以自由自在,或点水,或停歇,或飞翔,而人则陷入世事的纷拢与无奈,难于主宰自我的命运。在这人与蜻蜓反复、层递衬比中,让我们感叹:人如果能像蜻蜓那样多好啊!这就使原型意象“蜻蜓”增殖了新时代的人文内涵。此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标题用了《蜻蜓》,就象顾城的《一代人》那样,从而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具有意蕴张力的语境场,表面写人,暗写蜻蜓,人进入蜻蜓的生命,蜻蜓的灵魂化为人的灵魂:渴望自由,向往飞翔!其深层意旨是:人的主体的生存价值的建构,应把自然伦理与社会伦理融合起来,庶几能实现现代人格精神的生成、独立和完整!

 

一箪回复:我不想做一个混进诗人队伍的人。我对当代诗歌持怀疑态度。我对自己的文字也持怀疑态度(就算是自娱自乐吧)。以前写的源于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也许是没有读进去吧。我在想,百年之后那些“著名”诗人的名字还会不会被人想起。一个连人民都不知道的诗人何以著名呢?我一般不轻易写分行文字,往往是想写的时候就写几句,其实是渴望自由,向往飞翔的。有时候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几句,就像某画家作画一定要听马勒一样。“然而,两者境遇和命运却有极大的反差,一个自由自在,或点水,或停歇,或飞翔,一个则陷入世事的纷拢与无奈,难于主宰自我的命运。人如果能像蜻蜓那样多好啊!”。----是这样的,作者无时无刻都在渴望飞翔。谢谢苗教授点评。

 

由一箪的《蜻蜓》来谈古今诗歌的象喻性

                                   ◇解非

   

“诗歌只是一箪不经意的岁月留痕……”。的确如此,一箪总是对人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沉思默想,并常常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出发来思考人生价值和生命意识,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让她的诗歌于自然本真里涓涓地流淌出对自由人生的憧憬与期盼,于不经意中寻找自己独立的人格与诗歌的意象。虽说有一丝丝的迷离和彷徨,但她始终是清醒和睿智的。她的《蜻蜓》:“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有翅膀/可是,j,没有一天/你不渴望飞翔//你眼神纯真,盛满着爱/可是,j,这个世界是什么/除了盛满希望外/它还盛满虚假、愚昧、失意和彷徨/落魄、阴差阳错、逆来顺受”。可见,一首小诗,能具有这样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美学特色,让人能够体悟出自然真切之美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作品,古往今来都是很到位地运用了诗歌写作的象喻性手法。

    何谓象喻?它不是西方所说的狭义的象征和寓托,它纯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把诗人的精神、感情、志意都结合在诗歌中的一种写作的方法。而这精神、感情和志意在一首诗歌中又是怎样呈现的呢?这就好比一块从泥土里挖掘出来的碎陶片,从它可得到所描绘的整个陶罐的形状、奇思、美感乃至与创作者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继而展开诗意的想象与联想,就如同我读一箪的这首诗,很自然想到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陈与义的:“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等,甚至我的耳畔还回旋飞翔着杨钰莹的《晚霞中的红蜻蜓》:“从来不曾忘记晚霞中的你/踏过青青草地夕阳在心里/总是有点伤心梦中没有你/只见小小红蜻蜓飞来飞去……”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杜甫《曲江二首》中的名句,它描绘的是蝴蝶在花间时隐时现的飞舞,蜻蜓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夏日生动活泼的景象。可这个“蜻蜓”在这首诗歌中的象喻性是什么呢?杜甫的志向是想致君尧舜,当时的他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做谏官的机会,但当时的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后一天天地走向衰落,杜甫本以为在朝廷中有了一个位置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实完全相反,那种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飞舞的蝴蝶也好,点水的蜻蜓也罢,它们以美好的姿态、盎然的生命来安慰杜甫失意的悲哀又能怎样?时光匆匆,人生短暂,而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这诗句以灵动的“象喻”真正体现了古诗“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一只从唐宋飞来的蜻蜓,它是清新的也是古典的,它飘逸地伴着一身青衫的杨万里又一次婷婷玉立在诗情画意里,诗句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地给我们描绘出朴素自然的生命力,这首诗中充满象喻性的生动画面是:泉水涓涓的细流,绿树的影子融入池中;荷角嫩嫩的伸出水面,蜻蜓调皮的在上面嬉戏。这富于生命力的动态感不也正是象喻初露头角的新秀吗。这两句诗其实赋予了很深刻的人生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阻碍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这是最凝练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引人联想,别具一格。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这是陈与义的名句,陈与义才情颇高,他的诗作不守江西诗派的成规,而能参透各家,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他的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以直致和浅语入诗的做法就是含蓄而有神韵。抒写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让人通过他的诗作去想象未写之景。杨柳和蜻蜓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诗中却构成了很大的反差。杨柳招人,蜻蜓本来要飞近,可突然相猜而避开了。这可以说正是诗人自己的心机而造成了自然的异化呀,因为“不待媒”之故,是一种不合适、不合法的举动,是出界的挑逗。即:诗人的多心——把人类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自然界——造成了蜻蜓的远离。

    杨钰莹的《晚霞中的红蜻蜓》以温婉、清丽、凄美的歌声诠释了一个淡雅而精灵的女人,这个淡雅而精灵的女人也许就是从唐诗宋词里飞来的一份细腻、一份才情、一份聪慧、一份善意的“蜻蜓”啊,她拥有一份恬静的美丽自然的意象与诗人内心的体悟就这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而且,歌词中通过女性隐秘的内心欲望的倾吐来表达对人类整体命运的领悟,由女性生命体验的强化到对女性生命体验的超越,用跳动着的生命旋律的象喻性的符号书写了一曲生命之歌。

    一箪的《蜻蜓》一诗可以说就是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探问与理解。这是一首具有生命特质和钙质的诗歌,难能可贵的是这首诗歌采用了“象喻性”的诗歌创作方法,对人生真谛、生命意蕴和新的自我等进行了尝试性的把握、理解与思考,有效地增加了生命与自我的沉重之感。诗歌中的“j”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一箪的笔下是一个有着“蜻蜓”一样特质的人,而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人的尊贵处不也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的:“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其实,帕斯卡尔这句话也很好地诠释了《蜻蜓》这首诗最基本的立足点,一箪也是寄希望她笔下的“j”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以客体物像为中介顿悟诗歌中蕴含的新颖的生命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并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和理想的憧憬。

    一箪的《蜻蜓》一诗可以说通体脱俗而透明,读后给人一种对人生的彻悟之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她的诗歌具有一种把哲理的思辨溶入到她的艺术知觉的能力,她能够把所捕捉与描绘的意象与她内心的感悟浑然一体,自然地顺从内心感觉的召唤以先天的素质与对诗的真诚,使自身的体悟达到与自然界生灵的契合。体现了她渴望生命的完美和自我的实现的追索。可见,一箪是一个能够紧握着时间的赐予,在支离破碎的世界里追寻着自我的完整、充实的韧性和至真至善的生命境界的歌者。由此可见,能够引人深思,给人启迪的诗歌都是精神、感情、志意的有机的结合,诗歌的感发其实就是人心之动,是诗歌让人的心先活起来,这时候我们所感受的就不只是这首诗本身所写的那一点点内容的感动,而是通过诗歌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对生命有所珍惜和敬畏,对自己的精神有所启迪和提升啊。

   

     ◎ 蜻蜓

 

     这么多年来

     虽然没有翅膀

     可是,J,没有一天

     你不渴望飞翔

     你眼神纯真,盛满着爱

     可是,J,这个世界是什么

     除了盛满希望外

     它还盛满虚假、愚昧、失意和彷徨

     落魄、阴差阳错、逆来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