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镜中后车前挡:亲子教育就是“拆违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6:40:46

  亲子教育就是“拆违章”

    多少次与家长们交流时,我感觉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许多家长无法建立起教育孩子的完整体系,也就是说,他们只是针对孩子的某一问题提问,得到答案后转身便走,可第二天遇到另一个问题时,他们还会懵。

    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和性格和内心世界,为什么?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搞不懂。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位母亲问我:“我怎样才能控制3岁的女儿?”
    我的第一反应是:她为什么一定要控制孩子呢?这个命题已经错了,那么在此之后的一切做法肯定会有问题,而且事与愿违。     因此,她的问题都没有问对,那么哪里会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同时,当她认为孩子不听话时,自然会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流露出来,并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肯定会收到,并从母亲的态度中得到对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    它是什么?它就是人格的基础。一个孩子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几乎100%来自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比如当一位父亲总给儿子讲大道理时,孩子根本听不懂,但他一定得到:“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表达(才正确)。”同时,他在向父亲学作男人,于是,他也会向小朋友这样讲空话,同时对威权人士也会既恐惧,又抵触,这才是他真实的感受,也是父亲给他留下的“干货”。    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给孩子留下的东西,与他们的初衷相差甚远,也就是说,动机与效果基本不会一致。比如一位40岁左右的父亲在对孩子表达时,完全站在40岁那个年龄的立场,其内容也是40年的社会经验、阅历、教训、能力等总结出来的东西,与只有几岁孩子的经验、阅历、教训、能力等,一点关系也没有,孩子听他说话时,就像一个文盲在听大学教授的理论,与之不同之处,在于文盲有权离场,可孩子不行,因为如果他们因听不懂而离去,便无法生存。     这就是“听话”的根源,严格上说,孩子根本听不懂家长那些话的真实含义,可家长非说不可,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一家4S店看见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子在用一次性纸杯玩水,饮水机周围到处都是他洒的水,他用一个杯子接满水后,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那个专注劲,要比听课的三好生更投入。 

    他的父亲着急了,一把夺过儿子的杯子,儿子哇地一声哭了。但没过多久,儿子又走了过去……


   于是,父亲再一次上前干涉,当然,站在他的,和许多成人的角度,这孩子就是在祸害东西,在浪费水。这就是大人的“懂”。然而,这不是孩子的“懂”,在孩子眼里,什么都是玩具,他不知道饮水机值多少钱,也不知道水费的价格,更不知道那些纸杯子是用钱买的,以及水洒在地上有什么不对劲……这一切,都是一个孩子所不了解的,如果他在那个年龄就已经知道这些有关价值观的信息,那就反而不正常了。      显然,他在与父亲对抗,可父亲根本没那个耐心,两次三次后,几巴掌就过去了,小屁股红红的,孩子哭的同时,得出了一项真正的经验:“我的好奇心是不对的,我的创造与观察是不好的,我是得不到亲人认同的,我是不够好的!”    于是,一系列心灵的种子被播种:自我否定、自贬、自卑、挫败、孤独……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当这些个“种子”继续发芽、成长,父母一定会再接再厉地否定他。    我们多次问一些因上述制约而力不从心的年轻人,你们为什么那么在乎父母的评价呢?    他们似乎没有答案,因为这个问题似乎毋须回答,父母嘛,当然最重要。然而,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也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程序,那就是安全感。因为,离开父母的评价,或者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一定会让孩子“好看”,一个小孩子最怕的也就是这个“好看”,因为那与他是否能够安全在活着有关。     在生存能力面前,父母当然有一个免死金牌,孩子当然是弱者,父母当然一切正确,孩子当然要听从——这多像一个专制的单位,领导无论是否正确,下属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因为他手里有权力,拿着所有下属的饭碗。    可孩子是下属吗?如果父母一定要当领导,那孩子肯定要成为下属。可与企业相同的是,家长早晚也要退休,到那个时候,谁说了算?     当然,社会上有一项规则:孝顺父母是美德。好的,长大的孩子一定要孝顺年迈的父母,可心里的那些负面信息呢?那些在父母当任时对孩子的打压呢?这些未被处理的情绪,因无法向他们的缔造者(父母)发泄,但又必须找一个突破口发出去,于是,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再当了父母后,转身一看,哈哈,孩子,他们跑不了!     现在想一想,当那个孩子玩水的时候,父亲的想法难道就那么简单吗?是的,如果拿那些规则来说,父亲当然是怕孩子浪费水,可他的表达方式呢,自然会携带着大量的,来自他的父母对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看不见的了,就是潜意识的了,因此,他在表达的同时根本意识不到,然而就是这些看不见的、意识不到的方式,他的儿子全部收到,而且会继续遗传和保留。     情绪会遗传,而且会变成所有的样子出现。在我多年研究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发觉它是最让所有人发懵的东西,因为情绪是能量,现象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就好比主机和显示屏的关系。若要看清或读懂能量,需要平静下来,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不是人们不具备这种方法,而是“静不下来”,也因此而无法调整思维方式。     当那个男孩子在玩水的时候,我也坐在一边等待着修车,当孩子注意到我在向他微笑时,自然地会关注我,我知道,他是通过我的,以及众人的目光和情绪来判断自己的行为。于是,我微笑着指着外面说:“外面的小树和小草已经很渴了,你能不能帮它们喝点儿水?”    于是,孩子端着纸杯去“浇花”,为了让植物喝个饱,他还在外面撒了泡尿——很美,真的,一个孩子在与自然亲近时是没有顾虑的,他认为自己就是在爱它们,包括他的尿,都是一种恩赐。     再回来,当他再想打水时,我微笑道:“小朋友,你真棒,那么你能不能帮叔叔办件事,守在这个饮水机旁边,不让别人再浪费水,不许别人随便玩水,这样,我们和那些小树就不会渴死了。”    孩子听懂了,他一直关注着饮水机,不再玩水,因为他得到邀请,被尊重,他感觉是在替大人办事,所以,他很负责。    这就是引导,利用孩子那天然的爱心,以及人性里那个希望被认可的本能,去引导他按成人需要的方向行为。而不是以大人的想当然,以大人的经验和价值观去处理孩子的行为。如此,当这种引导和关注成为亲子互动的习惯时,一个孩子自然也会得到这种互动经验,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是不是也会以此来对待别人和自己,他的素质和情商,甚至面对学习时,还需要家长那么操心吗?     我的方法虽然也来自头脑,但我的头脑中有一个约定,那是与自己的约定:我接纳自己是个人,是个有权被尊重,被理解的人。在这个人身上,有童年的深深痕迹。    深晓“众生平等”的同时,首先把自己当作一个众生,那么这个众生一定首先是个孩子,对,我也曾经是个孩子,这个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尊重和认可,因此也会按父母的指令成长,形成种种的负面人格特质。可我今天做了一件事:把那个孩子从纠结的经验中拔了出来,这不是叛逆,而是解脱。叛逆是较劲,它的中心还是父母,但解脱不是,解脱是放下,放下一切家庭经验,说得再明确些:我已经长大了,就算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也照样能活得很好。 

    这就是摆脱依赖感,摆脱过往的安全感,只是活在当下的状态里,不是活在过去的经验中。所以称为解脱!

解脱之人可以随时切换到孩子的感受中,因为解脱而没有牵挂,没有自己的经验,是的,“本来无一物”的时候,你就会获得自在。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自在地引导一个孩子,跟他作朋友,与他合作,引导他健康成长。     每个家长都想如此引导孩子,但没有方法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里“违章建筑”太多,只要碰到一件事,无论是亲子教育或夫妻关系,甚至是工作和人际,那些个违章都会左右他们,给他们定式与空间,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命中的制约。    因此,无论做什么,先要拆违章,因为:哪来的那么多教条,哪来的那么多否定,那么多禁止的不安,什么谆谆教导,什么忆苦思甜,什么望子成龙,什么教条经验,累不累呀?最可怕的,是还把这些个没用的玩艺儿加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定做他们并复制他们,凭什么呀,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按大人的计划行事,为什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成为别人,而单单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说来说去,就是那些个根本意识不到的“违章建筑”,我们的经验里,这些教条太多了,它压得我们既力不从心,也活到现在,我们根本觉察不到它们其实根本就是有问题的,但只因为它们来自父母,就显得不能有问题,是的,我们怕向自己的生存和安全感挑战,我们怕失去成长过程中早就习惯的依赖感,所以,我们必须听从长辈的一切,包括对我们不利的信息。     对自己的不公平,导致对孩子的不理解。那天跟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说,如果你连自己都不会爱,自然就无法遇到一个真正爱你的男生。她说,一旦她开始用情,就会被伤害。当然,不否认一些男生的问题,可她有能力改变他们吗?    后来说来说去,原来是,她的爱与不爱,均来自她的母亲,当她的母亲劝她应该理解男友的时候,她开始理解,母亲教她应该包容男人的时候,她要求自己去包容,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自己,那么爱上男生的人,是她,还是她的母亲(教条),再者说,母亲教她的,是婚姻中对待老公的经验,她没有考虑到女儿只是在恋爱,并未涉入婚姻。那么,当女儿把男友当老公时,有些个力不从心的男生,当然会逃走,就算真想与之结合的男生,也会因她的忽冷忽热所焦虑和恐惧,因此会保持一定距离。 

    说白了,她只不过是母亲的一个吊线木偶,一个没有自己的女孩儿,那么,她爱自己吗?一个连自己都找不到的人,哪里谈得上爱自己,就算她按此结婚,她真的可以左右自己的生活吗?

看,这么大了还在依赖母亲,这难道不是亲子教育?那么,那位母亲就算年事已高,难道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之害吗?    “违章建筑”,到处都是,不拆除,就构建不起自己的心灵家园,那么就算生了孩子,作了父母,因连自己都丢失的缘故,又哪里会作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母亲?是的,根本不可能的,那么孩子,也自然地把“丢失自我”遗传过来,接着不作自己,接着压抑,接着构建那些违章建筑,长大后,他们是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他们很有可能像这个恋爱屡屡受挫的、花样年华的女孩子一样…… 

   也可以想象,那个玩水的,仅有两岁多的男孩子,当他一直被父母那样要求着,否定着,强迫着,“爱”着,那么他的独立与自信,也一定要出问题,到时候,父母的操心才真正开始,可为什么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还未形成这些负面人格的时候,就开始调整自己的人格呢,为什么不先拆除自己的违章呢?

   我的邻居里有一位母亲是幼儿园老师兼园长,可她的孩子上小学时就成绩最差,同学关系最差,老师只为他一人头疼。但这位母亲还固执地认为是学校教育不好,老师没水平——这种表达的背后,是她的自以为是。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她的孩子最差,到哪儿都不行? 

    其实,她根本不懂孩子,只是通过开幼儿园来做生意,来赚钱。为什么?因为她是家中老小,她的母亲因重男轻女而忽视了她,不给她买零食,长大了也不给零用钱,所以她很自卑,所以她想出人头地。然而,她仍然用母亲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那么,就算她开了一万家幼儿园,帮十万个家庭看孩子,又有什么用呢?她的根源,也来自她的母亲,一代一代,无穷尽也!

     几乎所有的心理工作者都知道,亲子教育的实质是家长教育。家长的力不从心,来自他们的违章(成长经验),根本不是孩子造成的,这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根源的东西,不是表面现象。所以,就算你读过上千本亲子教育的图书,听过上百场亲子教育的课程,如果不从自己的经历入手,不以自己为解剖对象,那么,孩子的变化肯定会让你力不从心,孩子的问题只会让那些图书和课程成为商家的利润。 

    教育孩子是门功夫,不是功课,功夫是自己的,功课是教条。自己的功夫就是功夫,来什么人就打什么人——出现什么问题就搞定什么问题,所以佛家说:聪明人不求福报,只求功德。福报,就是学历、收入、好事;功德,是“我掌握自己的命运,我懂得别人的内心,所以,我爱我自己,也爱他们,更爱我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