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鬼真实经历:为什么中国人谁都敢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7 03:40:04

为什么中国人谁都敢骂?

段俊平

2011年03月02日13:05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如今的中国人已经没有敬畏之心,而只有恐惧之心。天安门竖立了孔子像,招来了众多国民的热议,有的赞成,有的极力反对。无论赞成与反对均属正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政治开明的表现。但是上网浏览一下许多网友的留言,不仅惊诧万分,骂孔圣人的国人用了自中国文字创造发明以来骂人最狠毒的词。看完这些污言秽语,心里纠结万分。

       无论孔老夫子做了多少对不起子子孙孙的事情,但他毕竟是国人祖宗辈的古圣先贤,毕竟是被世界公认的能代表中国的哲学家。老人家将近三千多岁了,到如今不仅留下的思想被人饱受争议,最关键的人格也被后代骂得体无完肤。

        孔夫子所处的年代是中西方出现哲学巨人的年代,柏拉图、苏格拉底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至今为止能与这些伟大先哲相提并论的中国人,只有孔子。1993年在芝加哥开的世界宗教会议,发表了《世界伦理宣言》,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世界伦理基本原则和计划写了进去,使孔子的哲学成为了世界性的经典。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汉学院是以孔子来命名的。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备受世界人民推崇和爱戴。但是作为孔子家乡人的有些中国人,却毫无畏惧之心在谩骂着孔子。苏格拉底虽然屈死在狱中,但是这是那个年代的悲哀,如今苏格拉底的子孙们只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聆听大师的教诲,也许他的哲学观点不为所有人认同,但是没有一个希腊人敢谩骂苏格拉底的,因为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他们把他敬若神明来崇祥和尊崇。

      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实一直在扮演宗教的角色。儒家文化是中国本土化的主流宗教。古代的王侯将相与平民百姓行为和道德规范基本都来源于孔子的谆谆教诲。历史上出现的贤相良臣无不是儒家文化的忠实执行者。孔子按其历史地位,实际就是中国古人的精神教父。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孔子能与其他宗教领袖比肩齐名,相提并论。但是这么一位伟大的中国思想先驱,虽然被外国人备受尊崇,却被某些国人用最污秽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这是民族的悲哀。

      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中国古人就是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心之中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这里的天命就是自然规律,大人就是比自己职位高的领导和长辈,圣人就是思想先哲。如果心存这三个畏惧之心,那么社会道德行为自觉性就会达到很高的水平。敬畏之心其实是信仰的产物,有了信仰,就有了畏惧感。爱维龙媒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西方除了法律体系完善外,信仰体系也是道德水平高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法律、道德和信仰是一个社会稳定的三大要素。其中信仰是源于精神上的行为自觉,西方的教堂促就了西方的信仰力量,它与西方完善的法律体系相得益彰。当今中国法律、法规正处于逐渐走向健全和完善的阶段。道德与信仰尤显得主要。可是,我们却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中国的文化传统无论对与错,有时往往被认为是封建的,守旧的,压抑人性的罪恶之源。但是新的道德体系又没成体系,也不被人接受,所以出现了文化和信仰盲区。没有信仰就没有自律的精神,没有信仰就没有畏惧之心,没有畏惧之心就没有自身的道德约束力,没有道德的约束力光靠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体现了中国思想的道德教化的功能。儒家文化除了封建因素以外,有许多是励志人生,自律人生的思想宝典。儒家是以人文、宗教与自然合而为之的。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是中国人信仰的思想与宗教体系。

      笔者(段俊平)认为,现今有些中国人除了畏惧自己吃亏以外,什么也不怕,什么自然的力量,什么祖宗的力量,什么圣人的力量,统统失去它的作用。中国人之所以谁都敢骂,谁都不放在眼里,就是没有信仰和畏惧之心造成的

      没有了信仰使中国人没有了敬畏之心,没有了敬畏之心使中国人无所畏惧,无所顾忌。但是天命(自然)、大人(社会)、圣人(思想先哲)是应该尊敬和畏惧的。有了畏惧之心,心灵就有了归宿和安顿,有了畏惧之心,就有了自我约束的涵养和力量。“畏惧”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感和良知感。但愿中国人的畏惧之心早日能够回归。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法律才更有效力‘中国现实中有如毒奶粉等道德沦落的事中就会很少或避免发生。中国人才能从文明冲突中大获全胜,用中国式的文化影响全世界。因为文明比经济的统治力更强。它可以改变全世界,影响全人类。

    中国在经济崛起之时,文化力应该加强建设。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和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是中国真正成为强国的两个缺一不可的因素。有时文化的软实力甚至更为重要。其中重新构建中国信仰体系,使中国有敬畏之心,有道德的自律是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