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传奇中文版修改器:心理学166个现象(121-14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2:59:06
            121 人际相悦律
                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可以强化人际间的相互吸引。
            122人际互动效应            《诗经》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便是生动的互动效应。人际交往中由于一方给予另一方的奖(惩)、恩(怨),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奖(惩)、恩(怨)交换的效应即为人际互动效应。这种交换与互动,可以是积极、肯定的,也可以是消极、否定的。你爱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爱。
            123软化效应
              “软化”是相对于“硬化’而言的。在管理学中,权力、制度作为管理者的手段,对人言行的约束确实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功效。但是,仅仅依靠权力和制度所创造的管理气氛显得冷冰冰、硬邦邦的,可以称之为一种“硬化”的环境。而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同学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则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造成一种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可称为“软化”环境。
              “软化”和“硬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硬化”的管理环境,往往导致专制,产生对立。诚然,专制可以营造鸦雀无声的氛围,可以养成学生服从的习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很多班主任老师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心安理得。实质上,这种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泯灭了学生最宝贵的“天性”——好奇心、探索欲望、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表里不一、口服心不服以及师生之间的对立。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以“心目中喜欢的老师”为题对九万名学生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有十二种素质最受学生喜爱:友善的态度、尊重教室里每一个人、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个人关注、勇于信错、宽容、颇有办法。总括这十二条,不难发现,学生们希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够民主一些,有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软化”的学习环境。“软化”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情绪上镇定、安静,意志上振作、向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偏激、冲动、生硬等行为,可以缓解学生心理的紧张度和烦躁感。
            124锐化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波斯托曼作了有趣的实验,事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作了调查,接着把与这种价值有关的单词在银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当测定各人的认知阈限时发现,以前认为价值越大的单词,认知阈限就越低。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是有促进作用的。象这种由主体方面的内在条件而促进知觉的作用,就叫做知觉的锐化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的知。  
            125社会惰化效应
            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按课前预想,合作学习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合作学习中,往往能发现小组成员你推我让,抱怨所分配的任务太多或不喜欢,习惯把困难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造成整体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造成惰化的原因之一是不公平感。人们常常习惯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与别人(或过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证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就会心情舒畅地继续努力工作,如果比较的结果得出相反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公平理论,亚当斯,1965年)。
            原因之二是“责任分散”。所谓责任分散是指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个人有责任感下降,将工作推给别人去做的倾向。产生责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体的责任压力在群体中分散开来,落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就很少了。因此,个人没有什么责任压力,而且互相依赖,所以产生推诿。我们看到,人越多,责任分散得越厉害,个人的责任感越低,而减少人数,会增强责任感。总之,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时,合作小组的合作效率就会下降。所以为了削弱社会惰化效应,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增强学生的公平感,公平、客观地测量小组的每个成员所完成的任务质量和数量;同时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共同目标,进行明确细致地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严格检查、个别测试验收和反馈,使学生感到虽然在小组中学习但不能依靠他人,另外还要缩小小组人数的规模,从而避免责任分散。             126狮羊效应
              “狮·羊效应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家家喻户晓的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九十九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九十九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的重要性。
              “狮羊效应”对学校管理启示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校长,校长是一所学的灵魂。务必建立严格的选拔校长和管理学校等制度,能够真正选拔和重用一批政治素过硬、思想解放、勇于开拓、魄力大的创造型人才来担任校长。
            127食盐效应
            做菜时,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却让人皱眉。好东西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么领情,原因在此。
            128视网膜效应
            记得4年前我刚回国时,首先想到要买的就是一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又很有品位。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部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时,我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于我住的大楼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与我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我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所以我就把我的观察与同事们分享。有一位女同事当时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我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两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台湾的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凑巧。
            后来我有一次在国外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那么,这个发现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那位仁兄,常常自己就是一位脾气很坏的人?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创办卡耐基训练时,就一直强调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全世界有450万人接受过卡耐基训练,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卡耐基能有效帮助这么多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成长经验的人改善人际关系。我猜想“视网膜效应”是原因之一吧!
            129收入效应:
            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130手表效应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启示:教师之间、父母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一致,否则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家园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
            131首因效应
            一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二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②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132 睡眠效应    使坏印象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中有这样一项保护消费者
的制度,即使是已签定的买卖合同,只要超过了一定期限就会被自动失效。这个
制度被称为“冷却制”(coolingoff)。这里的“cooling ”是指从一开始认为
“很好”到后来可能认为不怎么样的这段冷却期。反过来,起初认为“没有什么
好处”的坏印象也可能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继而产生好印象。心理学称这种
现象为睡眠效应。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即将破裂时,提出“先吃午饭,等吃完后再
做决定吧”,让双方有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等重开谈判时,进展会异常顺利。
谈判到达高潮时或刚刚进行劝说后,给予对方一段思考的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
果。因为劝说者与劝说内容的暂时分离会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使对方作出冷静的
判断。    133 顺序效应    面试考官在对多名考生依次进行评定时,往往会受面试顺序的影响,而不能
客观评定考生的情况。例如,一个考官在面试了三个很不理想的考生之后,第四
位考生即使很一般,考官也会对他有比前三位好得多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位考
官连续面试了三位很理想的考生,即使第四个考生水平一般,考民也会认为他比
实际的水平还要差。    134Stroop 效应    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
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
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他发现,人们命名100 个冲突词的墨
水颜色,平均要花110 秒的时间。相比之下,命名100 个实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
颜色,平均只需63秒。二者之间47秒的差异代表Stroop干扰量或Stroop效应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Stroop干扰量已经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干扰量越大,抑制
效能越低。:    135 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以为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他灌醉,并剃
光他的头发后逃走。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
:" 幸而和尚还在。" 可随之有困惑不解:" 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
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即人们
对" 自我" 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讲,认识
" 自我" 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 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
人们难以正确认识" 自我" 的心理现象称之为" 苏东坡效应".    136 态度效应    有关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
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猩猩。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
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
快地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奔跑嬉戏,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
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另一只猩猩则性格暴烈,
它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面的“同类”那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
它就与这个新的“群体”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是被实验人员拖
出房间的,因为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死亡。    启示: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孩子,要时时对他
们报以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会成为孩子从镜子里看到的态度,
会激发出孩子成倍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师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
和儿童回应的态度共同营养双方的精神、温暖双方的心房、保健双方的心灵。    137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    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
需求数量的改变。    替代效应是指工资增加,人们用工作替代闲暇。这是因为在工资增加时,闲
暇的代价高了。比如,每小时工资为5 元时,闲暇一小时减少5 元收入,每小时
工资为10元时,闲暇一小时就减少10元收入。这时人们就会减少闲暇,增加工作。
所以,替代效应引起劳动供给随工资上升而增加。    138 停滞效应    心理学家丹尼斯和纳亚连在育婴堂儿童剥夺研究中得出,育婴堂儿童比正常
受教育的儿童在学习上有一种停滞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剥夺环境而缺少学习
机会造成的,不是学习潜能的发展停滞,这种现象被称为停滞效应。为矫正一个
特定儿童的生活条件所必需做的事,是可以让他处于富于学习机会的环境。可见,
能否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他自己的学习机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十
分重要的。    139 通感效应    “通感效应”是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者挪移的心
理现象,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与触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音乐的特
性把它与之相关的舞蹈、文学、美术及戏剧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将抽象的听觉
艺术转化成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发挥一切意向之间的交错与混合作用,从而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表现音乐作品。可以借助视觉、借助语言、借助场景等来发挥
“通感效应”。    借助视觉——是指“以图像、画面等方式使音乐成为可观察的形象。”其中
卡通片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音画结合体。故事里的人物诙谐、生动,再辅之以形象、
立体的音响效果,便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在学唱歌曲《井底的小青蛙》前,我让
学生欣赏了卡通片《井底之蛙》,学生在体验了声像的完美结合后,那只“单纯”
的小青蛙就在脑海中升成了,从而激发了对歌曲学习的无限兴趣。(如利用多媒
体教学设备将带给学生更真实体验。)    借助语言——指的是“以语言文字描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情节。”比如在
歌曲《春天里》的歌唱教学前,我以这首乐曲为背景音乐,缓缓道来:“当春天
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万物便宣告了它的苏醒。你看几只不知名的鸟儿正悠然自
得的飞来,它们左顾右盼,蹦跳雀跃,似乎在欢迎春天的来临。远处的花而竟相
开放,树芽也悄悄的探出了它的脑袋……”学生便如痴如醉地进入到了春天的世
界,使他们对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有了深刻的理解。    借助场景——是指“像戏剧舞台一样,用简单的道具和人物造型创设故事场
景。”比如在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时,我用墙上贴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图,有
些指针甚至是可以活动的,一旦配上了《在钟表店里》的音乐,学生便有了身临
其境的感觉。这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形式,能更容易的使学生进入角色。    140 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    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
性 ,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
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
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
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
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
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
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心理上产生的偏差,造成我们决策上的失误。    从众效应:从众心理为人们普遍具有,一般而言,与青年的大多数人保持一
致的人更易为青年接受。喜欢标新立异、坚持已见的人虽然常常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者和青年进步的带头人,但是他们的非从众行为要为青年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往往
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在青年中的威信和被人尊重、信任度的提高,是随着过程的发
展而逐步增加的,而在过程开始时所获得的感受往往是其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