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优雅 不要污 表情: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4:46:17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6(下)

 

少阳小柴胡汤(一)──寻找少阳区块

 

二.小柴胡汤的功能少阳

 

那么,少阳区块还牵涉到另外一件事,就是「柴胡证」的少阳区块。

 

光是柴胡跟甘草两味药,其实就构成小柴胡汤的主结构了,因为小柴胡汤里的其它药味,都是可以拔掉的,只有柴胡跟甘草不能动,所以柴胡跟甘草就已经是小柴胡汤结构了,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也含有这个柴胡剂主结构。当然古代《辅行诀》的小柴胡汤是没有去芍药的,那不去掉芍药的小柴胡汤也有它的好处,它能帮到的事情会更多。所以柴胡剂所调理的,西医所认为的少阳,是有意义的,就是能够让它变得比较舒服,我们也都知道胆结石的时候,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也知道,胆结石也是一个内脏的气机失调才会产生的一个病──该怎么样的时候不怎么样,可能该吃早餐的时候不吃,然后胆汁就没地方去,放着放着就放坏掉了──其实都是关系到所谓调畅气机,就是人体所有内脏的互相沟通跟调节,这样的一件事。

 

谈到一般说的柴胡证的调畅气机,也就得讲到小柴胡汤真正的主治,也就是「少阳病」。小柴胡汤它所治的东西我们称为少阳病,但我们不能说「肝胆之气郁结、内脏气机不畅,就要用小柴胡汤!」不能这样说,因为它可能可以、也可能不可以。小柴胡汤究竟作用在哪里?它的加减变化我们先不说,三两甘草、八两柴胡加在一起,这个小柴胡汤是要干嘛的?这么大量的柴胡是在干嘛的?以西医来说是清血的,因为淋巴的肿块要消掉,得先把血里面的发炎清掉,实际上它是在清血,只是结果显现在淋巴上面。

 

小柴胡汤所管的病症,我们先很大概地说一下,概略地介绍而已,《伤寒论》的条文,〈少阳篇〉的一开始说了什么?「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还有提纲的〈伤寒例〉:「胸胁满」、「往来寒热,热多寒少」,这些是最粗糙的少阳主证。

 

首先,眼睛容易花,这个不是个很好的辨证点,因为要开小柴胡汤,有昏没昏不容易拿来做为主要辨证点。

 

口苦呢,到底这个人为什么会口苦?我也搞不清楚,但是少阳病的人,口苦的机率是很高的,甚至只要出现口苦,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可能是少阳病」,但,有没有可能不是?有可能,阳明病也可能口苦。那怎么分呢?其实张仲景的六经病,是有「六经病欲解时」的,就是病要好的话是什么时候发生,少阳病是清晨、阳明病是黄昏,所以如果这个人的口苦,是早上起来嘴巴特别苦,这是少阳病;如果是睡完午觉要吃晚饭了,这个时候口苦,那是阳明病,所以很好分。所以单纯的口苦,或是早上起来特别口苦,通常可以定义为少阳病。但是,反过来讲,少阳病有没有可能「并不口苦」?也有可能的,所以使用柴胡汤的技术是在于学会「抓主证」,正面抓不到,就换个方向抓别的证。

 

再来,胸胁满,就是身体的侧面觉得会痛,或是压起来有痛。我觉得学中医的人,尤其是学张仲景中医的人,在解剖学方面是很烂的,我从前以为那个痛,大概是淋巴在发炎,后来才知道没这回事,我们中医的说法应该是,气机不畅,气不通所以痛,所以胁肋的区块会痛。胁肋区块会痛。

 

这件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体内的讯号,就像我们很多内脏是很钝的,像肝脏就不会痛对不对?所以肝脏因为自己不会痛,所以都痛在别的地方,得肝病的话就变成痛左胁、或是痛右胁,因为这个脏不会痛,所以找别的地方替它痛,代偿性的痛。也就是说相关内脏的失调,会在这个人的少阳区块有不正常的事发生,可能是中耳发炎、眼睛红肿、偏头痛、胁肋痛、环跳骨痛……等于是一整条少阳经在替它痛,这是少阳病的特征,就是胸部闷满、痛的感觉。

 

往来寒热、热多寒少,这是什么?真正疟疾那是热一阵、冷一阵,但少阳病通常不是那么极端,少阳病像是:烧一烧又不烧,烧一烧又不烧。标准的少阳病的烧一烧又不烧,比较是以天为单位的,就好象觉得感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早上起床自己觉得还不错,然后就去上班或上课了,发现到了下午又开始发烧了,这种病后又烧起来的状况,在张仲景的书里面其实有写,就是挂到小柴胡汤。

 

《内经素问.灵兰秘典》的条文就会写「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这就是在说,人把身体的决定权,交给少阳系统,为什么要交给它?因为「八卦王」的情报最丰富,所以最有资格做决定,其它脏器没办法得到那么多情报,所以中国人认为胆经是决定事情的经,人体情报网的总合在胆经,所以这个人如果是少阳病,胆经刚好被病毒攻击了,他的胆经跟「游部」三焦腑弥漫着邪气的时候,这个人会怎样?他「看着自己内部的那双眼睛」被打瞎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体里面还有没有病毒,所以只好发烧看看,但烧一烧,又担心会烧过头了,于是又停下来,可是又觉得可能还有敌人,又再烧一烧──武侠剧常有的画面啊,武林人物被打瞎了,怕有敌人趁机攻上来,不是都拼命挥剑护身,或是向四周狂撒暗器吗?──少阳病这种间歇性的发烧,比较标准的是以天为单位,如果是一天内两、三次的,那有可能是太阳病还有外邪没有逼出去,比较会是前面讲的桂麻各半等汤,但桂麻各半汤的脉会比较浮、少阳病的脉会比较是弦脉,所以还是分得出来。但,少阳病有没有可能一天发很多次?也有可能,因为少阳经受损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

 

前面这一串的主证,其实就在帮我们定义我们说的少阳病。

 

那么,少阳病的柴胡汤,这个甘草跟大量的柴胡,到底是在治哪里?如果用西医的标准答案的话,是下视丘,人脑的下视丘,它可以说是自律神经跟人体所有腺体的总开关,一共有九个重要的开关,比如说开了这个开关以后,身体会开始发烧;关那个开关,体温会掉下来。我们中国人在论太阳、阳明、少阳的时候,所谓三阳经的世界里,有所谓的开、阖、枢的论点,就好象一扇门,打开这扇门,是太阳;关紧这扇门,是阳明;管这个开跟阖的「门轴」,是少阳。其实我一直都搞不清楚太阳的开、阳明的阖,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少阳的「枢」的语感,我们在治少阳病的时候会特别有感受,就是这个人的开关坏掉了,内分泌的开关、脏器的开关、体温的开关、协调的开关、免疫机能的开关……都在这里,所以吃了柴胡汤以后,会有什么效果?它会刺激你的肾上腺皮质素开始分泌,就是身体里面开始有类固醇,身体自动就会开始抗发炎,抗发炎会怎样?血浆黏度会降低,血就干净了,因为血浆黏度降低,血液的流通就会增加,肝脏得到了这些营养,就可以保护肝细胞……它会造成很多间接的效果。

 

那柴胡汤到底在身体里面做了什么事情?对不起,日本已经有一位某某大学的教授说「不可能化验」,因为柴胡汤进到身体里面以后,会产生数不清的化学变化,多到不可能化验得出来,所以没办法计算它到底是哪个成分有效,他们说这个方是一个不可被化学化验的方。

 

所以,历代的中医在研究柴胡汤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敬意,什么样莫名的敬意?就是,会觉得:「我学医一辈子,如果不是张仲景的书里面写了这个方,我不可能创得出来。」会觉得这个汤是外星人、是上帝送给人类的,以人类渺小的聪明才智,是不可能触及这种「神的领域」的,所以会有一种莫名的敬意,不论是中医或是科学检验都是。

 

因为这个汤的比例太怪了,柴胡用到八两,平常疏肝解郁的范围在用柴胡,是以一钱两钱这个范围在用,如果一钱和三钱的效果都差不了多少的话,怎么试到到八两(汉代的八两大约现在三两)去?所以它重用时的药效,其实不太有机会从临床上,跳跃到那个地方去发现它。

 

所以我们说功能性的少阳,比较是改善人脑的下视丘的开关,那既然这个下视丘也关系到人的免疫,小柴胡汤现在被拿来干嘛?被拿来看是不是可以抗癌症、抗爱滋病,因为它可以让人产生一些抗体、T细胞之类的东西,产生一些人体对抗癌症、爱滋病最需要的东西。

 

可是这些研究都有极限,什么极限?就是:我们不可以说,「小柴胡汤可以改善血液流量,然后就可以让肝脏得到保养」,千万不可以这么说!

 

小柴胡汤用了对人会有好处,这只有在少阳病的时候,也就是人体开关坏掉的时候。否则的话,像日本人傻傻地拿它当保肝药在吃,结果在1994到1996年之间,就有88个例子是吃到得间质性肺炎,就是吃到肺自己烧起来,其中还死了十个人,到了1998年又吃死了四个,所以日本人后来就发现:小柴胡汤,不是保肝药,当保肝药吃是会有问题的,因为长期吃到最后吃成肝阴虚,然后转成肺阴虚,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我想经过了这么多的教训,我们会知道小柴胡汤是用于少阳病,就是少阳的主证出现的时候,人的开关「当掉」的时候,可以用柴胡汤,它可以帮人体的这些开关「重开机」。

 

现代我们科技能做到最逼近小柴胡汤的研究,可能就是下视丘的这个总开关。当然这也关系到所谓郁闷、压力的问题,因为要把人从交感神经的世界,切换到副交感神经的世界,也要靠这个开关。

 

我们人体的机制,最对得上小柴胡汤的机制,就是这个机制,这是我们说功能上的少阳。

 

广义的少阳

 

什么叫广义的少阳呢?我们之前提到,小孩子是稚阳之体,为什么说小孩活在少阳的世界?其实呢,我们少阳这个区块,或者不要说少阳,说「三焦」好了,因为我们刚刚提到的下视丘的九个功能、九个开关,那个是少阳,我现在要说的,是广义的三焦,三焦是什么?当然少阳跟三焦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但是刚刚说的体温调节那部分的内容,是少阳胆经的事情,就是吃了柴胡汤,少阳胆经一通,少阳胆经好象是夹住我们的脑的一个东西,这个地方的情报会跟脑子的机能产生联属,少阳经一旦打通了,身体里面的情报就重新能够运行了,身体就开始知道它要做什么了,这样的一个疗愈的过程。那至于广义的三焦是什么呢?

 

狭义的三焦,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挖水沟的官、会挖出水道,那就是淋巴嘛。

 

但在《难经》里面,它就说少阳这个东西,跟「心主」这个东西是一样的,都是有名无形的,就是它们是形而上的存在。

 

刚刚我们讲的功能上的少阳,其实也可以说是形而上的存在对不对?就是人体很多很多内在运作的总称,称为三焦,就是身体的自我讯息传递网络,讯息网络称之为三焦。

 

上焦司「传化」,中焦司「腐化」,下焦司「气化」。

 

这是在标示一种「功能」,function,而不是什么「器官」。这个传化、腐化、气化的机能,当然是重要得要死,不过,现在教「少阳」时,可以先把它置之不理,等我们教到「虚劳」了,再来看它是如何重要得要死。

 

而,历代的医家,则是把三焦指向一个什么呢?指向一个膜网系统,清代的唐容川就说,人皮下的那层肥油、五花肉的部分、油网,就是人的三焦,所以其实三焦这个东西,我们不一定能确定它是什么,就像我们说三焦是膜网,膜网是什么?那三焦又是什么膜网?一说「油网」,这个语感,不是又指向淋巴去了吗?但,其实啊,这个「油网」只是一个象征词,指的,依然不是具体有形的东西。

 

我们中医的典籍都会说什么?都会说三焦出自于命门,也就是命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叫做三焦的东西。我们用药或诊疗的时候,如果放开「有形的人体」这个观点,而接受《难经》里讲的三焦是「有名无形」──有这个运作、但没有这形体──如果假设三焦它是形而上的存在的话,当我们允许这个可能性的时候,三焦「膜网」会指向哪里?

 

──它会指向一个东西,就是我们在讲中医基础的时候说过的,命门就好象我们灵魂投胎的着陆点,这个灵魂要投胎,他已决定自己要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当然我们说的这个东西,西医的世界会说是基因,但我们中医会说这些讯息是灵魂带来的,就是我在投胎的时候,会决定「我要长成什么样子,对我这辈子会比较有用」。当灵魂带着这个讯息从命门着陆的时候,命门就会开始分布出一层「膜」,这个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肉体的「铸模」,也可以说是灵魂上有层模子,然后我们的肉体会按照这个模子,来长成有形的一个肉体。有一个气场在那里,约束着我们的肉身要长成什么样子,或者我们说这是灵魂的膜。灵魂到底有多大?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灵魂跟肉体是有交界面的,而这个交界面如果以肉体来讲的话,就在我们的皮表这边,有一层能量的膜,这层能量的膜,整个扣住我们的肉体,这个东西,就是我们所谓形而上的三焦。而这个灵魂的铸模的观点,对我们的医学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讲到这么玄的世界呢?

 

这是因为有了这个铸模的观念,很多很多中医相关的疗法,才得以存在。

 

这个观点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的灵魂表面有这么一层东西存在的话,我们就会看到,这个东西是我们灵魂的身体表面的平原,平原上面行走的高速公路、省道,就是我们的经络,也就是我们的经络跟穴道,都分布于广义的三焦上面,而这对我们来讲有什么意义?

 

因为我们中医是一个以「阳」为主导的医学,阳就是形而上的世界,所以在我们中医的观点就会认为,先有命门,然后命门长出三焦,然后经络在三焦上面输布;而胎儿的肚脐这个地方把营养吸进来,然后这些营养开始凝聚成实质的肉体。

 

所以在中医的观念里,是这样的顺位,会认为有形的脏腑,其实是三焦这棵树上面结出来的果实而已,真正的树干、根本,是在形而上的世界──这样的一种观点。像《黄帝内经.灵枢、素问》,就非常凸显这样的观点,怎么说呢?

 

当外国人学我们的中医,只看到《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的时候,外国人会说:「中国人的医学,是如此地『肤浅』。」──为什么说肤浅?就是Only skin deep啰。「人体明明那么多里面内脏,中国这些野蛮人,就在皮肤表面这里扎一下、那里扎一下,就说这样可以医,人可是有『里面』的啊!」──用这样的角度看我们的中医学,就会觉得我们怎么这么肤浅:「开刀给他割下去,才是真的拳拳到肉,明明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在里面,怎么可以说,在这么浅的地方这里扎一针、那里扎一针,就可以医好它?」

 

这是彼此的视野不一样。在中医的世界里面,如果我们认为「灵魂的身体才是真正的树干,这些长出来的肉体的内脏,只是它的附随」的时候,那我们为什么不治好那棵真正的树?为什么不在这里扎针?那棵活在另一个次元里、真正的树健康了,果实才能健康不是?这就是中医的观点跟外国人的观点很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我们会说我们要疏通太阳经、疏通少阳经、疏通胆经,会针灸的人可能用针灸就可以弄得很好,像我是不会针灸,就吃药,就像脚痛,痛在胆经上吃柴胡汤啊、痛在太阴经上吃理中汤啊,其实还是会套用经络的观念,这是一点。

 

另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经络都走在三焦膜网上面,这个三焦也就管理到我们很多切换的功能,像中国人就说,一个人如果胆热,就会很爱睡,胆虚寒,就会很不能睡,如果「胆热」跟「胆虚寒」这些象征词我们先不说,这个人能不能睡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我们人体是有一个自我侦测机能的,比如说老人家,不少老人家好象睡眠都很浅,睡一下就会忽然惊醒了,这个惊醒是为什么?有人研究就说,其实人体虽然在睡觉,但身体还是有一个监控的功能,虽然睡觉的时候心跳、血管收缩等等都会缓和下来,但缓和到一个程度以下人就会死,老人家已经比较虚了,所以当这个「缓和」在身体睡着的程度之下开始加深的时候,他的身体的「膜」会警觉到:「再down下去就要死掉啦!」所以要赶快把人给摇醒,所以人就夜半惊醒过来。

 

又或者是,如果老人家在半夜睡一睡,第二天就没醒过来了,好象又有一个统计说,最容易在半夜睡一睡就死掉的是什么时候?是我们十二经络气血流注,从肝经流到肺经的那个时候。那个地方是人体十二经的危险关卡,因为我们肝经走到期门穴、走到尽头,就潜下去了,潜下去以后,它会从肺经的中府、云门那边再出来,这一条地下水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气的话,可能在中间就断掉了,所以如果十二经上的营气在这个时间断掉,人就走了。──其实,我觉得这也很好,当我们很虚的时候,就睡一睡就死了,非常安然。──但相反而言,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人睡一睡会忽然醒的,多半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醒来?这种状态反而是常见的,不是失眠,可是就在这时候醒来,也就是说这一段,会最引起我们说的三焦的注意。

 

三焦系统对于人体自我监控的功能,大概是这个感觉。那么,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膜」的世界呢?其实也没有什么中医书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一个灵魂的身体」,中医书会说是「膜网」,用比较隐晦的方法讲这件事,因为看不到,所以用一个象征物。但是我是有这样的治疗经验,比如有同学练气功练得太认真了,平常没在练功的时候都觉得气在身上窜,我帮他看到后来,觉得怎么搞都不能收他的这个气,我就问他「打掉重练好不好?」他说好,我就开了《伤寒论》里面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他,吃一阵子以后,那些气就都不见了,而柴胡龙骨牡蛎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清膜网的药,当我们能把药开到三焦膜网的时候,这些在膜网平原上脱轨的列车就能一起扫掉,这是有临床上实际开药的经验,所以要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性的区块,这是一点。

 

另外呢,就是在我们在教五脏跟情志的时候,有提到一个东西,就是西方的心理治疗学派,跟中国的针灸学派,混种了以后产生了一个东西,比如说,他们说生气过后,心灵的创伤会留在肝经上面,挫折的创伤会留在胆经上面,如何证明呢?比如说,他们就说摸一摸胆经的穴位,就可以唤醒过去因为挫折造成的心理创伤;摸一摸大肠经,就可以唤醒无奈造成的心理创伤;摸一摸肺经,就可以唤醒悲伤造成的心理创伤……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学问的余渣而已,只是不晓得为什么普罗大众好象都只吃得到余渣、都吃不到好菜。但他们这种做法让我们证明了一件事,就是:我们中国人说什么情绪会伤什么脏,的确存在,而且这个伤,是形而上的经脉为优先,先伤形而上的经脉,然后实质的脏才受伤,是有这个发生顺位存在的,先形而上,再形而下。他们的疗愈是怎么疗愈呢?有两个做法,一个是按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一个是按在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据说当我们按在三焦经上的穴位,告诉自己「要把过去的某些创伤溶解掉」的时候,这些创伤就真的溶解掉了,也就是说,十二经脉的创伤,包括任、督二脉的话,十四经脉的创伤,都可以由三焦经下指令去溶解,不然就是用太阳经。

 

就像前面说小孩子的体质,我们说是「稚阳之体」,如果我们对于三焦的假设是:「三焦是人的灵魂,形成了一个肉体的模子」的话,一个人的身体还没长完的时候,他的能量一定是很密集地运作在这个区块的,灵魂那一边的能量,透过这个膜,分化到实质的肉体来。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治他什么病,都可以从「膜网」下手,膜网好了,灵魂那边的能量过得来了,身体状况就戏剧性地大好起来,因为这段岁月,他的这个模子还在大量使用,像是补三焦的代表药味「黄耆」,《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小儿百病」,你要治大人百病,它可没办法!等到长好了,三十多岁了,这个模子就可以休息了、很多机制就可以不用运转了。所以在人的成长期,很多病可能要从所谓的三焦来治。比如说,小孩子很多莫名其妙的病,小柴胡汤其实都可以摆平;或者是小孩子各种身体的虚损,用一个黄耆建中汤,马上就统统都好起来;或是治儿童的扁桃腺发炎的体质,跟治大人要从少阴治,这也是不一样的,以这样的角度来看。

 

当然,以西医的观点来看「稚阳之体」,那是对应到人体的「免疫大王」的「胸腺」,这个腺体,一旦人类性功能发展全了,就逐渐退化掉了。那你如果要说「中医补三焦的药是在补胸腺」,我也不能反对。不过,其中的机制,好象今天还没研究出什么名堂。

 

一开始也说了,我搞的中医是「象征物」,用「象征物」来操作「真理」的技术,叫「巫术」,意思就是:你不懂原理没关系,会用就好。如果手电筒落到原始人手里,就变成巫术了。中医是超前我们现今科学进度很多的东西,我们的科技,还不能把它理解得很透澈,所以,它最适当的名份,就是「巫术」,我一点也不赞成要帮它漂白、洗刷污名什么的,因为硬帮它这样搞,反而不诚实,反而是对中医的一种污辱了啊。它既然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我们就如实地承认它是这样的东西。可是,即使不理解,我也等不到五百年后科学进步了才来吃中药啊,我们现在就会生病了啊。

另外,说得俗一点,如果我们人体的灵魂的模子,是照我们刚刚讲的假设那样的话,那一个人的肥胖,不就是这个「铸模」松掉了吗?那,古方的世界很清楚地看得出,「补三焦」的方子是黄耆建中汤,那意思是不是说,黄耆建中汤会是减肥最有效的方?五两黄耆的黄耆建中汤,的的确确是一个补三焦非常强的方子,跟它类似的方子,陈士铎治肥人的〈补气消痰饮〉,也是很像这个结构的东西。

 

如果有人吃黄耆建中汤吃一年,都吃得很勤,虚劳病都好了,但却没有减肥成功,这个假设不是就要被推翻了吗?究竟能不能瘦,恐怕就要看有没有同学是黄耆建中汤体质、刚好又是胖的,看看吃了几个月有没有猛瘦,有的话,或许就证明刚才说的假设是对的,没有的话,这个关于三焦的假设还要再修正。

 

所以我现在是抱着这样的风险,战战兢兢地在教书。当然,我上课的一些论点,也得很自打嘴巴地说,那,也是一种暂用来理解和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