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菲莎:《吃的真相2》:碘盐之争焦点在于食盐中的碘是否过量?--读书--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9:21:28
在《吃的真相2》中,食品营养专家、科普明星云无心延续了畅销书《吃的真相1》轻松幽默却不失严谨的文风,秉持一贯的诚恳态度和追求科学依据的理性原则,运用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对近年来热炒的各种养生保健和时尚饮食话题进行了科学剖析。澄清了广泛流行的错误流言,戳穿了别有用心的炒作与虚假宣传,客观分析了存在争议的饮食观点,让读者理性判断与自由选择。

  食盐加碘,何去何从?

  从技术的角度说,碘盐之争的焦点实际上在于:我们需要多少碘?食盐中的碘是否过量了?

  最近,关于食盐加碘的争议非常热烈,专业概念频频出现。不仅是普通公众,某些媒体和评论家对于它们的意义也不甚了了,使得许多议论出于误解,甚至以讹传讹。

  2010年7月26日,卫生部就新编制的《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拟将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食盐碘含量20—60毫克/千克修改为20—30毫克/千克,碘含量上限减少了一半。这条新闻一出,很快被解读为“我们吃碘过量了”,很快成了时下的热门议题。然而,面对这个公共卫生领域里的复杂问题,我们该何去何从?这就必须从了解基本概念开始。

  我们最常听到的碘摄入量是指一个人平均每天吃进去的碘的总量。在饮用水和食物中,通常也会含有一些碘,不过在多数地区,这部分碘的总量比较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所以,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是需要补碘的,只有在少数沿海地区例外,那里的饮用水和农产品的碘含量比较高,如果食物中经常有海产品的话,碘含量就更大。但对于个体而言,这个量很难准确计算,相关研究中往往只能选择估计一个地区的平均值。

  要知道摄入碘的合理范围,就不得不提到两个界限———每日推荐量与最大安全上限。

  许多媒体都引用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每日摄入量(RDA),说某个地区的碘摄入量超过了这个标准多少之类。这个“每日推荐量”是指满足绝大多数人一天需求的量,有时也用“充足摄入量”(AI)来表示,意思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低于这个值可能是摄入不足,达到这个值就足够了。

  而最大安全上限(UL)是目前的科学数据认为安全的最大值,只要不超过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而超过了这个值也不见得一定有害,只是目前的科学数据对其安全性难以判定。

  根据这两个量的定义,不难看出,只要一种成分的摄入量在RDA和UL之间,就是充足且安全的。通常,许多营养成分的RDA和UL之间都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比如钙,美国成年人的RDA值是1000毫克,而UL则是2500毫克。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RDA 和UL值都是人为选定的。人们到底需要多少,能够忍受多少而没有副作用,研究人员也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数字只不过是不同国家的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根据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按照各自对于“安全”以及“充足”的理解制定出来的。当有新的重要的研究结果发表,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时,这些推荐值和安全值就有可能需要修改。

  对于碘的问题,毫无争议的是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碘缺乏病(IDD),症状主要有甲状腺肿大、流产、婴幼儿及青少年发育迟缓等。

  而碘过量可能导致的疾病风险,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在碘缺乏地区提高碘摄入量的一段时期内,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率升高。但这种风险有多大呢?丹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六年中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从0.1%左右上升到了0.14%左右。而中国医科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比这要显著。他们根据体内的某种激素水平的变化来判定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说,并非真的出现症状,而是无症状的早期激素水平变化,碘摄入量不足的地区发生率是0.2%,过量和超量的地区分别是2.6%和2.9%。对于缺碘地区因为提高了碘摄入量而增加的发生率,比较广为接受的看法是在若干年(1—10年)后会恢复原始状态。必须注意到,在中国医科大学的研究中,“疾病”的判断是基于激素水平的升高而不是真的出现症状,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激素水平是否会下降还不能作出判断;其次,发生率从0.2%增加到2.6%,也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虽然这样的增加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跟广为流传的“吃碘盐会导致大脖子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碘盐之争,焦点在哪里

  在这场碘盐之争中,人们有没有“选择权”是没有意义的(此处只是说明公众有无选择权不是解决公众吃盐健康问题的关键,丝毫不涉及公众该不该有“选择权”的问题———作者注)。有了“选择权”,人们依然需要可靠的科学基础才能正确选择,否则就只是被谣言所左右。因此从技术的角度说,这个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在于我们需要多少碘?食盐中的碘是否过量了?

  我们需要多少碘的问题还好回答,科学界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按照2007年WHO、国际控制碘缺乏症理事会(ICCIDD)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联合报告,成人的推荐每日摄入量是150微克,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是250微克,未成年人按年龄有所减少。美国的推荐数字与这个差不多,但最大安全上限差别比较大:对于成人,美国的标准是1100微克,而欧盟则是600微克。WHO 等机构的建议则是按照尿碘中间值提出的,100—200微克之间是充足,200—300微克是过量,300微克以上是超量。过量可能导致敏感人群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而超量则使普通人群也可能增加风险。如果从尿碘中间值和每日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来看,WHO和欧盟的安全标准要接近一些。

  但是有一些实际数字与此相当不符。比如日本居民的碘摄入量一般远远超过这些“安全标准”。在日本北部,居民日常大量食用海带之类的海产品,碘的摄入量高达50000—80000微克,是上述“安全标准”的百倍以上。而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尿碘中间值是320微克左右,当时的碘缺乏病发生率是3%,而怀孕妇女的碘缺乏病发病率是1%。但是由于后来美国人的盐摄入量下降以及加工食品增多(加工食品少用碘盐),美国的尿碘中间值在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末之间降到了200微克以下。按照WHO的标准,这个值很充足而且合理。但是美国这一时期普通人群的碘缺乏病发生率上升到了12%,而怀孕妇女中的发生率也上升到了7%。所以有美国学者提出,美国人群的碘摄入量处于不足和充足的边缘,应该把每日摄入量提高到300—400微克,以恢复20世纪70年代的碘缺乏病的低发生率。

  那么,中国的碘摄入量是什么水平呢?各地的差别比较大,在中国医科大学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那项著名研究里,所选择的三个县的尿碘中间值分别是84微克、243微克和651微克。中国是一个幅员如此辽阔、饮食习惯相差如此之大的国家,各地的碘摄入水平到底如何,需要用科学的数据来说话。没有确切可靠的数据,不管是开放碘盐,还是下调碘含量,不过是缓解公众质疑的权宜之计,实际上无助于碘盐问题的解决。目前,在公众已经被媒体严重误导的情况下,碘缺乏比碘过量出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后果也要严重得多。

  要不要吃“营养盐”?

  在缺碘地区的食盐中加碘,在低硒地区的食盐中加硒,以及在健康人群中推广低钠盐,是有科学证据支持的做法,通过“营养盐”来补充其他的微量元素是否必要则很难说。

  一场食盐加碘的争论,并没有实质解决碘盐的问题,但是它让许多人明白了一个科学常识:任何的营养成分,都是在一定的使用量下发生有益作用,而可能在另一个使用量下危害健康。在吃不吃加碘盐让许多人纠结不已的时候,人们悄然发现,许多所谓的“营养盐”又摆上了货架:低钠盐、加硒盐、加钙盐、加锌盐、加铁盐……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固然有着选择权,可是,怎么选呢?

  目前中国人群的食谱中,高盐可能是最大的不健康因素。盐中的钠是身体必需的元素,但是过多的钠会升高血压,一些研究显示高盐饮食与某些癌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权威机构推荐每天的钠摄入量低于2.3克,这个量大致相当于6克食盐。而且,这个2.3克其实还应该包括饮食中其他来源的钠,比如酱油、味精、咸菜等。实际上,中国人每天食用的食盐达到10克左右,因此,降低食盐摄入量是中国社会健康用盐的当务之急。低钠盐的出现号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生产的低钠盐中含有25%的氯化钾、10%的硫酸镁,从而把氯化钠的含量降到了65%。如果用低钠盐来代替同样重量的普通盐,那么降低钠摄入量的作用就会是明显的。不过,我们所需要的咸味是要由钠来产生的,所以同样重量的低钠盐产生的咸度将会不如普通盐。如果通过加大低钠盐的用量来获得同样的咸味,那么低钠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好在,钾和钠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氯化钾也能产生一定的咸味。总的来说,在实现相同咸度的前提下,低钠盐可能会对降低钠的摄入有一定帮助。至于其中的钾,总的来说是对健康有利的。钠过多会升高血压,而钾则有助于降低血压。很多食物中天然就含有相当多的钾,至于人体到底需要多少钾,多少钾会危害健康,都没有充分的科学数据。目前,能够找到的每天推荐量有3克、3.5克以及4.7克等不同的数字,而安全上限则还“缺乏制定依据”。就健康人而言,饮食中的钾加上低钠盐中的钾,可以认为对健康是有利的,而且不用担心钾过量的问题。不过,肾脏、心脏功能有障碍的人和糖尿病患者,钾的代谢不完善,太多的钾也可能导致“高血钾”。国外的低钠盐品牌LoSalt就明确提醒这些病人需要咨询医生来确定是否食用低钠盐。

  食盐加硒跟加碘的情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硒是硒蛋白的组成元素,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攻击,对心脏健康和免疫力增加有重要意义。除此以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补充硒能够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不过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效果。美国FDA 的正式结论是通过补充硒来防治癌症“证据有限,不足以作出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硒缺乏与克山病密切相关,而补充硒可以降低克山病的发生率。食物中的硒主要跟土壤和水源有关,我国许多地区的饮食中硒含量比较低。比如,某些克山病高发地区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只有19微克,而美国推荐的成人每日摄入量是55微克。许多食物中天然含有硒,非低硒地区的人能够从正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量。硒过量会导致硒中毒,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制定的安全上限是每天400微克。而每克加硒盐中含有15微克亚硒酸钠,相当于6.8微克硒,按照中国人每天吃盐6~10克计算,加硒盐可以提供40~70微克的硒。对于低硒地区,食用这样的加硒盐是有必要而且安全的。

  加钙盐基本上只是一个炒作噱头。人体对钙的需求量比较高,例如美国的推荐标准是成人每天1000毫克。而根据加钙盐中的含钙量(0.25%—0.55%),人们从加钙盐中获得的钙只有几十毫克。这对于满足人体的钙需求来说,基本上可以忽略。

  而加锌和加铁是否必要,更不好一概而论。许多关于这些产品的宣传只是强调铁和锌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就得出在食盐中加铁加锌有益健康的结论。锌和铁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事实,但是过多的铁和锌同样有害健康。许多食物中天然含有锌和铁,还有一些配方食品中已经加了锌和铁。所以,人体需不需要额外补充,跟每个人的具体食谱有关。是否缺铁、缺锌是很难简单地进行“自我诊断”的,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就盲目地补充未必有益健康,甚至还可能有害。

 

(责任编辑:实习生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