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经典无法超越:理性与感性的博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5:48:54
    刚刚有幸看到一篇《周立波不能这般嘲笑李刚一家》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是大众的主导舆论不能抱着打抱不平的冲动而压倒性的站到受害者一方,主张站在弱势与强势的中间,以更大的胸怀看待整个事件。对此,我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观点。不可否认,车祸的受害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现实伤痛,但是公众侠义性的攻击和排斥李刚一家人,不也是正在给李刚及其家人带去伤害吗?如果国人都奉行同情弱者,攻击强势而不试图寻找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那么中国人的这种侠义精神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我知道中国人崇尚公平、正义,但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和愤怒就能维系的,最终需要法律的仲裁,而法律就是一个理性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我想,没个人身上都有理性和感性的方面。我们说某人冲动,那就是在说这个人的身上感性的成分太重,反正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不相信会有纯感性或者纯理性的人,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人呢!李刚门事件中,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倒向受害方,最重要的原因的我觉得是因为李刚的身份和地位,一直以来我们对做大官的或大款都不乏鄙视。如果李启铭的父亲不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我想舆论不会这样。大众在对大款和大官攻击的时候,再怎么给力都觉得不过分,好像觉得富人和大官天生就不怕伤害。这种舆论行为的根源可能要追溯到我的中国人从古到今特有的劫富济贫的思想吧。    劫富济贫,该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种行为呢,难道有错吗?在古代的时候当官府无能又腐败,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难道那些侠义之人的行为有错吗?似乎是没有错,那是谁错了呢?我只能说不存在错与对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我们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办法。那种锄强扶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不能从根本上使问题得到解决,更谈不上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记得新中国成立之初,李政道问毛泽东,中国要怎么样才能走出古代的朝代更替。毛泽东说,我们新中国不会出现朝代更替的问题,因为新中国不是独裁的,而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我们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所以现在是到了我们该改变我的思维习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