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门多萨——杀手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7:38:53
门多萨——杀手人生
2010-09-09 08:50:04 来源: 南都周刊 (广州) 跟贴 7 条 手机看新闻
或许,菲律宾警界这一大染缸由始至终都在侵蚀着门多萨曾经正直的内心。而就在某一刻,他内心的魔鬼被突然唤醒。 8月23日,劫持香港游客大巴的门多萨在车内向外挥手。 门多萨生前的照片和获奖证书。或许,菲律宾警界这一大染缸由始至终都在侵蚀着门多萨曾经正直的内心。而就在某一刻,他内心的魔鬼被突然唤醒,以极端的方式恶狠狠地向社会扑去,8名香港游客无辜陪他走完那一段不归之路。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追踪门多萨的杀手之路,却依旧未对其在一夕之间由警变匪的人生轨迹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在门多萨的人生拼图里,到底遗失了什么?特约记者_哲别罗兰多·德尔·罗萨里奥·门多萨,55岁,天主教徒,退职警察,在很多朋友眼里,他一直是“一个好人”。马尼拉时间2010年8月23日9时前,他虽涉嫌不法的污点,但仍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父亲眼中的好儿子,儿子眼中的好父亲,弟弟眼中的好哥哥,乡邻眼中的好男人……现在他的家人仍旧对着菲律宾媒体一遍遍重复着“他是一个好人”,甚至还要将一面菲律宾国旗盖在其棺椁之上。即便是那辆死亡大巴上的香港游客,人们最初还以为,这个相貌有些老土的家伙,是不是在跟他们开着玩笑。然而,11个小时后,他的形象永远被定格为残忍、暴力、血腥、毫无人性、泯灭天良……在菲律宾,尽管“警匪一家”已不算什么新闻,可还是有很多人觉得,门多萨这位履历彪炳的“好警察”,应该和其他人不一样,何以却瞬间变得如此心狠手辣?菲律宾《问询报》连续做了两篇有关门多萨的人物报道,却依旧未对其在一夕之间由警变匪的人生轨迹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在门多萨的人生拼图里,到底遗失了什么?摆脱毫无前途的农民人生1955年1月10日,门多萨出生在马尼拉湾南部—距离马尼拉市30公里的甲美地省纳伊克小镇,童年生活无从考据。父亲塔泰·莱昂纳多·门多萨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菲律宾保安团”警察,但从罗兰多记事时起,老门多萨就已是个标准的农民,当时一家子已经搬到八打雁省丹瑙湾市的巴纳德拉镇,在一个名叫八拉杆的小乡村务农。在菲律宾,农民的生活意味着清贫、底层、没有前途,而这似乎是门多萨终生想要摆脱的。日子一年年过去,如同每年都会刮过菲律宾的台风,来了又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20世纪70年代,门多萨在完成中学学业后,便走出家乡,北上首都马尼拉的路内特地区,在马尼拉国家公园开发公司当上了一名电工。至今,国家公园里许多老工人仍对30多年前青涩的门多萨记忆犹新,印象中门多萨是一个安静、谦虚、一有空闲就静下心来读书的上进年轻人。园艺工人伦纳托·凯尔齐达在看到自己多年未见的老伙计居然干起绑架杀人的勾当后,震惊不已。但他还是表示:“虽然我俩不常聊天,但我知道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他根本不是那种凶神恶煞的人物,也许只是被逼无奈。”农民、电工,这种现状绝非胸中拥有鸿鹄之志的门多萨所能满足,终于他用实力得到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在上世纪70年代末考入菲律宾犯罪学学院。国家公园电工理查德·梅尔卡多曾与门多萨共事,他是自称内向的门多萨在园子里最铁的哥们,“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几年我们经常想约他下班后一起出去喝酒,但他总是推托掉,说是要自习功课。原本我们以为这只是借口,没想到他还真考上了警校,当上了警察。”考进菲律宾唯一一所培养警官的学校,门多萨明白,他有了一个与父亲不一样的人生。一些媒体所谓“门多萨家族警察世家”的说法,也得从门多萨考入警校后算起,随后他的弟弟、儿子、侄子才陆续加入菲律宾警界。警校时代的门多萨依旧内向、腼腆、沉默寡言、不爱多说话。目前担任菲律宾犯罪学学院教务处教官的埃里克·马诺对本刊记者回忆起这位师兄,也有些唏嘘不已:“其实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突出,功课也非全A,参加社团也不活跃。但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尽管他不善交流,但人缘却很好。”最近这段时间,这位“明星校友”已经把原本平静的菲律宾犯罪学学院搅得天翻地覆,校长包蒂斯塔还专门下达了“封口令”,禁止校工再讨论门多萨其人。1954年,正是这个菲律宾法官世家创建了菲律宾犯罪学学院,而现任校长的父亲老包蒂斯塔在担任校长期间还曾邀请过后来“功勋卓著”的门多萨回校演讲。而如今,门多萨已经变得“臭名昭著”,学校也只得忙不迭撇清关系。“我们学校向来教导学生首先要有爱上帝、爱国家的信念,然后便是培育他们的高尚人格、团队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保卫菲律宾治安的责任。”马诺遗憾地对记者说,“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开会讨论这件事,为此专门翻出他在学院的存档文件,有一条记录让我特别注意。当时一位教官对门多萨的评语是: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但请不要过于冲动,做事也不要太过极端,那会令你偏离你的职业操守。”菲律宾警界的“异数”1981年4月,门多萨在获得菲律宾犯罪学学院犯罪学学士学位后,成功进入警界,成为马尼拉市“菲律宾国民综合警察”的一名持枪巡警,上尉警衔。想要知道一名马尼拉警察月收入究竟如何,是有如一道“哥德巴赫猜想”似的数学难题,令人无尽联想,却百思不得其解。《纽约时报》建议读者翻翻老黄历,参考下一百年前纽约警察的收入构成。其实香港市民也多少能够猜到,只要他们把记忆回拨到廉政公署尚未成立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2008年为例,菲律宾全国的警察预算为460亿比索(约人民币70亿元),而其中90%用于全国12万警察的工资发放。由此有些媒体认为,由于大多数菲律宾警察收入在该国平均工资以下,以致“警匪一家”的局面无法根治。“他们需要赚点外快贴补家用。”目前在菲律宾担任导游的Danny Sia说,“实际上,如果做到高级督察这个位置(门多萨退职前最高警衔),他的月收入至少在一万比索(约1500元),虽然听上去不多,但已经算是马尼拉中等以上收入了,但钱永远是不够的,所以很多时候警察还会帮着黑帮通风报信,或者在路上巧立名目收取罚款。”不过对于这种论调,门多萨的家人一再反对:“罗兰多当警察从不图财,他只是想要维护社会公正。”事情或许真如门多萨家人所言。在29年的警界生涯中,门多萨曾荣膺1986年菲律宾国际青年商会十大杰出警察称号,此外还斩获17项“菲律宾国家警察”颁发的荣誉奖项,包括荣誉奖章、荣誉徽章、效率奖章、功勋奖章、服役奖章以及一封由菲律宾内政部签发的表扬信。同为警官的弟弟格雷戈里奥就号称自己的兄长从不贪图不义之财。“你知道我哥哥当年是怎么当选十大杰出警察的?那年年初,罗兰多带领一个小分队前往调查一辆面包车,发现车内放着13个木箱,里面居然有500万比索(约75万元)的现钞,这可是马科斯和他的党羽准备出逃运出国外的赃款。如果哥哥想靠着警察身份赚钱,当年他收入还如此微薄的时候,早就可以把这笔钱神不知鬼不觉地分掉,然后辞职回家,买个农场。何苦还要上缴没人知道的赃款、继续干这么辛苦的警察工作?”1986年2月25日,统治菲律宾21年的独裁者马科斯举家逃亡美国夏威夷,门多萨这个小人物一时成为见证菲律宾历史的风云人物。当年他的义举感天动地,但如今菲律宾媒体重新检视此事,却又提出新的观点—在马科斯时代,“菲律宾国民综合警察”的日子举步维艰,经费吃紧,深受排挤,而马科斯宠幸的是“菲律宾保安团”,独裁者将后者打造成家族私有的“鹰犬”。“门多萨当年的举动也许只是为了报复马科斯。”菲律宾ABS电视网一位评论员尖刻地评价道。此外,门多萨在劫持杀人事件中,提出恢复原职的请求,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荒谬,但美国《纽约时报》驻马尼拉特约记者、菲律宾人卡洛斯·塞尔德兰却认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敲诈勒索,确实几乎是菲律宾警察最常见的犯罪形式。”两桩改变命运的悬案或许,菲律宾警界这一大染缸由始至终都在侵蚀着门多萨曾经正直的内心,只是他在有意压制,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而就在某一刻,他内心的魔鬼被突然唤醒。门多萨的人生转折点,要从2008年4月9日说起。当时,24岁的马尼拉文华大酒店厨师克里斯蒂安·卡劳一如往常地将车停在路边,准备上班。而就在此时,马尼拉警区机动配枪部队的5人小组正好途经此处,而为首的队长便是罗兰多·门多萨。根据卡劳事后向菲律宾申诉办公室举报的材料来看,当时已经身为高级督察的门多萨,率领着三等警官威尔森·马迪克·加维诺、警督纳尔逊·乌巴诺·来佳斯卡、一等高级警官内斯托·里耶斯·戴维德以及二等警官罗迪克·萨尔瓦·洛佩纳向其敲诈勒索。但从5人警衔分析,他们中至少三人都属于菲律宾高级别警员,收入偏上。“你能想象这么多高阶警官同时向一名刚刚从厨师烹饪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敲诈吗?”格雷戈里奥提出了他的质疑。但事情不能用一般的常理来判断,而菲律宾的另一个常理便是—警察总是想尽办法敲诈勒索。根据卡劳的控诉,当时这5位警官以非法持有违禁药品为由,索要3000比索(约450元)的罚款。如果事情就此戛然而止,可能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但历史却在此分岔,在另一个不利于门多萨的平行世界里飞驰。卡劳称,当时他其实很“配合”警察的工作,但事态却急转直下,门多萨居然逼着他吞下一袋“沙雾”,亦即香港人熟知的毒品“安非他命”,随后追加非法泊车、无照驾驶等指控,勒索2万比索(约3000元)。这起事件存在许多疑点,而如今卡劳也人间蒸发。众多媒体至今仍在分析其中的不合理之处,比如为何非法泊车之类的勒索居然会高过携带毒品的指控,而那袋“沙雾”究竟是谁拿出来的?难怪有人质疑,这是有人陷害门多萨。更有好事者声称,那是因为门多萨此前查办了一个地下毒品交易组织,而这个组织的后台却正好是门多萨的顶头上司,于是门多萨和他的伙计们惹来“官司”。弟弟格雷戈里奥就宣称其兄“在警队并不怎么受欢迎,谁让他不愿同流合污呢”。正在国会调查此事的菲律宾参议员小拉蒙·邦·雷维拉对记者称,目前国会调查尚未接到此类指控,但他们会深入调查2008年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而在两年前,这5位警察都被申诉办公室停职,此后关于该案件的审理扑朔迷离。首先是门多萨这边,这位号称冤深似海的高级督察,不知为何自动放弃了在2008年10月17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内务部门听证会调查。另一边,卡劳在当年4月25日向申诉办公室举报后便了无音信,甚至连马尼拉检查机构要求其出席8月预备庭调查,他也拒绝露面。于是这桩看似“稀疏平常”的警官敲诈勒索案就此不了了之。直到巴士惨案发生,门多萨的妹妹凯西还指责菲律宾司法系统程序混乱,执法不公,以致她兄长的冤案两年来毫无进展。这不是门多萨第一次遭遇类似的案件。“菲律宾国家警察”发言人阿格里梅罗·克鲁兹表示,根据最新调查,门多萨曾在1996年就被控诉敲诈勒索以及轮奸妇女。根据档案记载,门多萨在14年前率领他的巡逻小分队敲诈勒索一对年轻情侣,并伙同其他警员强奸了那名妇女。克鲁兹称:“后来这位受害者明确指认门多萨参与了强奸。”但最终因这对情侣拒绝出庭,使得案件审理无法继续。至于为何拒绝出庭,无人得知。克鲁兹承认,门多萨在其警察生涯第一个10年是非常敬业的,但他此后便逐渐堕落。1991年,门多萨所在的“菲律宾国民综合警察”与独裁者马科斯宠幸的“菲律宾保安团”合并成为“菲律宾国家警察”,原本不得势的“菲律宾国民综合警察”统治了新成立的警察部门。此后,门多萨等人开始自我膨胀,1996年的这起被遗忘的涉嫌强奸事件就是其一大标志。巧合的是,这桩丑陋勾当同样发生在黎刹公园的基尼诺大看台,8月23日门多萨就是在此劫持了载有香港游客的死亡巴士。被停职后,原本门多萨有一个重回警队的机会。2008年6月,他被派往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自治区担任警官一职,却最终未能通过90天的试用期。明眼人都看得出,从首都“发配”到动乱的外省,本身就是一种处罚。但考虑到2011年1月他就要退休,原本这还是一个不算太糟的结果。但门多萨想要抗争,他需要还自己以“清白”。不过他一次次的申诉都石沉大海,甚至最终还丢掉了工作,理由是他“未能安心于本职工作”。于是门多萨终于在今年1月丢掉了公职身份,丢掉了可观的退休金。在菲律宾这个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中国家里,没有了退休金的老年生活可想而之。无法说清的动机这两年,门多萨时常会跟老父亲住在一起,在八拉杆还开了一家小卖部,闲暇时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玩玩名为“tong its”的菲律宾纸牌,或者定期帮着老父亲将老家院子里的草坪修整一下。“他绝对不是一个崇尚暴力的人,只是有时他也会跟我抱怨,那些官僚机构活生生夺走了他为之奉献一辈子的警察事业。”依照老门多萨的说法,这位被炒了鱿鱼的高级督察,原本已经打算归隐山林,服务乡亲。“他其实正在考虑竞选巴纳德拉镇镇长。”老门多萨说。根据老门多萨的说法,8月23日上午罗兰多·门多萨前往马尼拉的缘由是,向“菲律宾国家警察”交还他手上持有的枪支弹药,但结果却用了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门多萨的儿子卑斯麦至今仍不敢相信他父亲犯下的滔天罪行,在他心目中,父亲是“正义的化身,以身作则的榜样”。26岁的他如今已是马尼拉以北的邦贵市警察局的副警长,他说,自己正是沿着父亲的道路才当上警察的。“他不辱使命地服务于我们国家很多年了,他是一个奉献良多的好警察,因此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好父亲。”卑斯麦回忆起一家人最后一次家庭聚会,“我哥哥安德鲁是名海员,姐姐格蕾丝是马尼拉一个呼叫中心接线员,而我在邦贵。因此家里一个月只有一次在八打雁老家聚会的机会,那时我还跟父亲愉快地聊着天,他对未来一点都不担心,还兴致很高地对我说,坚信自己肯定能拿回退休金,恢复原职。”在劫持大巴后的几小时内,门多萨依次释放了两位妇女、三个小孩、一位糖尿病患者和三位菲律宾人。菲律宾警局副局长菲德尔·波萨达斯说:“他释放了孩子、老人和病人,他心底里是善良的。”许多人猜测,最开始门多萨并不想杀害人质,他只是想把香港游客作为与菲律宾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一直以来,外界都在指责申诉办公室官员在绑架当天生硬拒绝门多萨要求复职的请求,但在8月26日菲律宾国会听证会上,申诉办公室官员却声称,他们其实已经接受了门多萨的条件,而后者却突然提出新的不可接受的要求。至于要求具体是什么,依旧不得而知。尽管亲人眼中的门多萨是好父亲、好丈夫、好兄长、好儿子、好警察,但他残忍射杀人质却是不争的事实。最终,门多萨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陪他走完这段不归路的正是那些最无辜的香港游客。在狙击手击中门多萨要害的那一刻,许多未解之谜就此被永远定格。可能再没人会知道他劫杀人质的真正动机,唯有车窗上写着的英文big mistake to correct a big wrong decision(用一个重大的错误来更正一个重大的错误决定)或许还在昭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