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几人能成不忧惑惧的真君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3:43:28

    近代名儒梁漱溟曾经说:“从孔子的幼年以至老年,无论不惑、知天命等等,都是说他的生活。他的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上。”(《梁漱溟讲孔孟》第15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梁漱溟甚至断言:“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可以说的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 (《梁漱溟讲孔孟》第16页)

    尽管这些观点仅是梁漱溟的一家之言,却为我们理解孔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特别是为我们探讨“孔子之乐”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

    说到底,一切关于快乐的思想,都是关于生活的学问。

    《论语》的第一章,孔子开腔便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说,他一开篇讲的就是快乐问题。尽管这种快乐很高雅,很学者化,甚至有些个人化,可是,这毕竟体现了他对快乐的重视,他谈学问,谈生活,甚至是谈哲学,谈政治,都是从谈快乐开始的。用梁漱溟的话说:“单从这几句话,可见他的态度非常鲜明,可以想见他心里自得的样子”,“乐是他生活中最显著的色彩。”(《梁漱溟讲孔孟》第20页)

    纵观《论语》,乐,的确是孔子谈论生活的重要内容。以致这个“乐”字在《论语》中频繁出现: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简言之,孔子所倡导的是一种以努力追求自身文化修养为核心,安贫乐道的、超凡脱俗的、简约的、有节制的、强调君子风度的快乐观。用《论语》里的话来概括就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忧、惑、惧,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几乎涵盖了影响我们快乐心情的所有负面因素。试想,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正能成为不忧、不惑、不惧的真君子?连孔子自己都说:“我无能焉。”当然,有人说这是孔子自谦。因为子贡都说了,不忧、不惑、不惧是“夫子自道也”。可是,谁又能确定子贡不是奉承呢?就算是孔子的确是自谦,就算子贡没有奉承,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快乐观终究还是过于理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