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产权交易:校本教研:让教师走近、走进(三)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4:33:09
 校本教研:让教师走近、走进(三)
——校本教研,在一些学校并未真正到位的表现及其原因

作者:傅顺康    文章来源:嘉兴教育研究院    点击数:327    更新时间:2007-2-7

【按语】刊在2006年2月《教学月刊》(中学版)上的一专题“校本教研:让教师走近、走进”,从教师、管理者、教研员、高校研究者等多角度透视“校本教研”问题,这种多元化、全方位的声音的采集也正是我们一直想要做的。我们在此与大家分享这一专题,同时对我们项目网站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对教师的采访 —— 校本教研离很多教师还有点远
 ●中学科研管理者的声音——校本教研中的“ 伪教研”现象分析 
 ●教研员的分析—— 校本教研在一些学校并未真正到位的表现及其原因 
 ●高校研究者的建议——校本教研:信念、行动与保障,一样都不能少
 ●学校的探索——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校本教研、校本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有效性的初步探索 

【相关链接】其余部分可点击查看:
(一)/jyyd/glpgyjk/200702/1185.html
(二)/jyyd/glpgyjk/200702/1186.html
(三)/jyyd/jrjyy/200702/1187.html
(四)http://xbyx.cersp.com/xxzy/ztlw/200702/1188.html
(五)http://xbyx.cersp.com/jscz/qtfz/200702/1189.html
  

校本教研,在一些学校并未真正到位的表现及其原因

  校本教研,一般的学校并未真正到位,往往有以下几种现象:
  1.注重单一的教研组活动形式。有的学校安排每两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动,认为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得很正常,把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等同于校本研修。
  2.缺乏研修的计划和目标。没有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因此在每两周一次的活动时,今天我“有事请假”,下次他“有事缺席”司空见怪,一旦遇到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教研组
活动就受到冲击而让路更是屡见不鲜。
  3.缺乏明确集中的专题。一般的教研组活动大都没有一个集中的专题,因此研讨活动也缺乏深度,每次活动常常讨论如何解答试题之类,有时大家听一节课,课后以泛泛而谈告终,活动过后烟消云散。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校本教研缺乏正确的认识。因为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目前要走出一条立足学校、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路子只能依托校本教研。在学校这一研究场所中,校长是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学研究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只有大家统一思想,充分意识到这些,才能同心同德做好校本教研。
  其次,是缺少经验和方法。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而学科教研组活动只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载体,或者说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 因此校本教研并不是每两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动所能涵盖的。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 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
  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先要制订必要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再不断修正。对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化成一个个小专题进行研究, 因为小专题研究, 目标指向明确, 具有可操作性。在研究过程中,要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有条件的还可使用现代化手段,如观察课堂, 用照片和录像记录课堂实况等,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当代教育理论书籍、阅读当代教育杂志,把握教改前沿动态,同时及时请专业研究人员帮助和指导,对校本研修也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