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政治学院自考:吴中掌故第一人———王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8:27:18
  王謇(1888——1968年),苏州吴县人。 191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长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历任《吴县志》协纂,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目主任,苏州振华女中教务长、副校长,国学会副主任干事,章氏讲习会讲师。他博学儒雅,善治周秦诸子,长于版本目录,金石之学,精熟吴中文献掌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版本目录家和专古学家,同时也是藏书家和书法家。
    王謇对昆曲情有独钟,在课堂上大胆引进这一国粹。他对学生说:不懂昆曲艺术,就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为此,王謇身体力行,经常带领学生在振华校园内排练昆曲。在苏州第十中学(前身为振华女中)九十华诞庆典上,不少当年的莘莘学子欢聚一堂,还津津有味谈起排练《牡丹亭》趣闻。如今,昆曲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给被遗忘的王謇也记上一功。
    王謇不遗余力通过各种途径充实藏书。民国时期,苏州护龙街、景德路、观前街牛角浜一带有40余家书肆。王謇是店中常客,和这些书店店主相熟。即使街头书摊,也能见其踪影。1928年,王謇在省立苏州图书馆任职期间,还热心为图书馆收购图籍画像、文史资料及有关考试试卷。
    王謇的藏书楼,知者不多。楼在苏州颜家巷16号其故居内。故居原有东西二路五进,雕梁画栋,是一座典型乾嘉风格的清代建筑,至今已有260余年历史。在观前街二期改造工程中,部分故居得以保存,并移入部分潘宅以潘宅之名列为市控制保护建筑,标牌为122号。巷口竖立苏州古街巷文化标志牌,对王謇事迹有简要介绍。故居现存第五进天井和楼厅。天井内砖雕门楼保存尚好,题额光风霁月,为乾隆年间锡山名人嵇瑛所题。藏书楼原在西路第二进,题名海粟楼,取沧海一粟之意。王謇在《宋平江城坊考》颜家巷条目中自记:寒家海粟楼,即梅峰秋声馆旧址也。
    王謇对保护古籍更是不遗余力。 1936年,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相继举办规模颇大的地方文献展览会,用以激发群众维护乡邦图书文物的爱乡爱国之情。王謇积极参与,举办了吴中文献展览会。展览会分为图书、金石、书画、画像、史料等五个部分,内容丰富多彩。活动中,他想方设法组织展品,连自家海粟楼的藏书也取出来假私济公,并主持了典藏仪式。
                                                      摘自《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