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星伟业官网:关中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4:43:40
关中风情

关中的代表是文物,十三朝的古都西安,多少帝王将相,多少金戈铁马,这里的地下,埋藏了多少春秋、收藏了多少记忆啊!关中的每一寸土地都那么深不可测,仿佛沉淀着遥远深邃的过去,在这里会恍惚游历在那久已逝去的秦皇汉武的时代。

端午香包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这是陕西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关中人爱把菖蒲、艾叶悬挂在门上,家家户户喝雄黄酒,吃棕子、油糕、绿豆糕。挂菖蒲、插艾叶、喝雄黄酒,都是为了“驱魔辟邪”,防止毒虫咬伤。棕子、油糕、绿豆糕,是这个季节的应时佳品,各家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相互馈送。

关中的端午节,最讲究的是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片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等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每过农历三月,妇女们就开始制作香包了。香包的样式很多,有花果形、蔬菜形、飞禽走兽形等。色彩鲜艳,造型逼真,非常逗人喜爱,据说戴上它,能“以毒攻毒”,消灾祛病。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葫芦头、鸡腰子等型大、药多、香味浓的香包。成年人则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青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近年来,香包不仅是节日的用品,而且还是一种特制的工艺品,受到外国游人的青睐呢!

腊 八 节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

  “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因为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关中一带及附近一些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儿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凡此种种,自有不同情趣。

媒 婆 子

在农村,将撮合男女婚事的人叫做“媒婆子”。关于“媒婆子”’的来由,还有段故事哩。

  从前,渭河南和渭河北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南岸村,一个叫北岸村。两个村子一河之隔,河上没桥,两边人来往很少。有一年,北岸村一名叫张禾的小伙子卖杂货来到了南岸村,碰上了美貌的姑娘周彩凤,时间长了两人情投意合。后来,被一位串亲的婆婆从中说合成了亲。

  一天,张禾卖杂货回来,见媳妇有了喜,便打趣地说:“咱俩今生遇到一块,想起来真有点稀奇。”媳妇笑着问,“有啥奇的?”张禾说:“咱俩有渭河相隔,又不常来往,可经那位婆婆从中一说便成了夫妻,而且你又有了喜啦,这难道不奇吗?”妻子听了,觉得丈夫言之有理,便说:“那咱俩如何答谢人家呢?”张禾说:“现在讲报答可来不及了,那位婆婆已不在人世了。”于是夫妻二人就想了一个法子,用白面团捏了个婆婆的像敬奉起来。彩风害羞,怕别人笑,她就黑天敬奉白天收起来。谁知过了几天,夫妻两人敬这位婆婆像时,发现这面人发了霉,成了霉人。从此以后,这事给传扬出去啦,人们便把为男女青年搭桥成婚的人称做“霉人”。又因这“霉”字不吉利,后来人们就用起“媒”字来。

  关中地方说媒的人多是一把年纪的老太太,故又称之“媒婆子”,都说上了年纪的婆婆说成的婚事吉利,有先得贵子之意,这一风俗如今还在关中农村流行。不过男子汉说媒的也有,言之大丈夫说话算数,所说媒事保管成。但没有人把他称“媒爷子”,人们称这种人为“红爷”。

招 女 婿

关中人都是父母给儿子娶媳妇,但无儿有女的人家也兴招女婿。要知这个风俗的由来,老辈人是这样传说的。

  相传在明朝时候,陕西关中一带有个姓何的人,娶了个媳妇姓陈,两人婚后生了三男一女,取名富、贵、荣、华。老两口苦苦巴巴把娃们拉扯成人,为三个儿子都娶齐了媳妇。谁知娃们大于之翅膀硬啦,都不听大人的话了。对父母不孝不敬,各顾各的,过起小日子来。老两口没法,只好和小女儿度光阴。两老一小过日子,自然有很多难处。可是这老头儿是个硬性子人,再可怜也不求人。他见儿子们都靠不住了,索性和他们断了关系。

  有一天,老头和女儿上山打柴回来,在山路上救了个白面书生。原来这书生丧了父母,家境贫穷,日子没法过了,也上山去砍柴。谁知他身单力薄,还没上山就被青苔滑倒在山腰了,多亏了这老头和女儿把他救下山来。从此,这书生就在老头家中住下来。

  打这以后,老头的女儿可高兴了,她常跟书生学写字,做诗文,书生常听她唱山歌。不久,两人就爱上了。老两口看到了,也觉得高兴,就把这个白面书生招为女婿。一家四口和睦相处,耕读持家,女儿女婿也都孝顺,老两口见人就夸:“这下晚年有靠头啦”。

  后来,这位书生当上门汉的事便传得家喻户晓了。

嫁 寡 妇

在关中,女子出嫁在白天,寡妇改嫁选择晚上。为啥呢?

  从前,不论是姑娘还是寡妇,凡成亲都是在白天。听说到了唐朝时,在京城附近的一个村中出了怪事。一天,娶寡妇的碰上了一家送丧的,一家挂彩披红迎亲哩,一家哭哭啼啼埋老子,都怕耽误了时辰,都不让道。最后闹到老爷大堂上。

  老爷升堂后,两方说的都有理。那么,谁先行呢?把老爷给难住了,这时,衙役领班的见老爷为难哩,就对老爷耳语了几句。老爷当机立断,让披红带彩后行,而让埋老子的先行,出丧的人家打胜了官司,心里很高兴。这时,娶寡妇的人家便问老爷,都是人生大事,为啥让他先行?老爷便说:“可你娶的是寡妇,寡妇是二次出嫁,她已走过一次白天的路,因而本官让埋老子先行。”可这家又说:“黄道吉日已定,不宜改动。”老爷便说:“一日包括晚上,那你们晚上行吧。”这家人气得回到村里,人们围上来,问他,官司咋个样。这人回答说,老爷是个浆子官,让出丧白天行,让娶寡妇晚上行呢!

  从此以后,娶寡妇的人,都在晚上行事。

关中烧火、抹黑俗闻

在关中渭北及咸阳茂陵一带,村中若有人家生了小孩,特别是男孩,对喜得第一个孙子的爷爷奶奶,有给脸上抹黑的风俗,此时一般是等孩子20天或满月之后进行,叫烧腾贺喜。有的还放鞭炮,但不进家门,怕惊吓了产妇婴儿。一般是乡党们约集数人,在这家门前点燃起麦草或玉米杆边烧边故意大声呐喊:快抱柴,烧旺点,把麦草堆点燃起。”“提门槛来放火上烧,甭挡,甭挡!”“唉呀!门槛烧着了。”这些虚张声势的叫喊不过是给主人听的、催促主人快点出来。主人闻声风风火火地跑出来,拿出早巳准备好的糖果烟酒,春风满面地招呼应酬,感谢大家。这时众人打闹着说些耍笑恭贺的话。在这种场合,主人稍不注意,几只手掌猛地伸上来,锅墨将主人涂个面目全非,顿时变成了黑包公,不叫抹的,大家—齐动手拉住后抹,还要相互逗乐笑骂。

  在孩子满月前后这段时间里,其长辈常会受到这种以墨涂面的“恭贺”。做爷爷奶奶的,更是被涂抹的主要对象。有些性格开朗,平时爱说爱笑的,人们还要将其打扮得怪模怪样,穿上大红衫子,脖子上扎辫子,扎上红头绳,簇拥着游街,更有甚者挂上牛铃,竟将马拥脖套在脖子上,将牛笼嘴扣在头上,把发鬓解开辫成辫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惹得全村一街两行时人观看,欢笑声不绝于耳。一个小生命的诞生,给全村男女老少都带来了欢乐。

  烧火、抹黑习俗的起源与民俗信仰有关。

  旧时医学不发达,婴儿死亡率高,人们认为小孩子魂魄不全,易受鬼疫侵扰,所以也就沿用这些方法来祈求平安。但今天关中人保留下来的这些习俗已失去它原本的作用和意义,只不过是为了用以贺喜及营造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而已。

见面问吃习俗

   陕西人见面第一句话爱问吃了没有,这个习俗有历史原因,传说很早以前,关中遭了大旱,饿死的人成千上万,官府和有些大户办起子舍饭场,饥民听到这个消息都赶着去吃舍饭,路上熟人见了面都关心地问:“吃了没有?”后来习以为常,成为习俗,人们见了也用这话打招呼,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习俗渐渐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