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高原反应:安史二号人物史思明为何会降而复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7:52:07
 2011-03-22 09:05:23





安庆绪从洛阳出来以后,便马不停蹄地一路向北狂奔。依着最初的计划,他是打算直接跑回范阳老家的。但是,跑到邺郡(河北省临漳县)的时候,他发现唐军压根就没有追来,于是便停留在了这里。
痛定思痛,安庆绪决心发愤图强,重振大燕的声威,于是便向各地叛军将领发出征召命令,让他们速速带兵至邺郡护驾。
常言说得好,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更何况伪燕这条大虫还没有死呢。作为伪燕的皇帝,安庆绪还是具有相当强大的号召力的。蔡希德、田承嗣、阿史那承庆等叛将纷纷率兵从各地赶来。一时之间,云集在邺郡周围的叛军精锐达到十余万之众,伪燕政权声势复盛。
安庆绪很高兴,但是仔细地数了几遍之后,他又不高兴了,因为有两个人没来:李归仁和史思明。
不过,这两个人没来的原因却是大不相同的。
李归仁是能来但是没来了,因为史思明不让他来。安庆绪从洛阳溃败之后,李归仁也带着麾下的三万蕃汉兵丁向范阳方向逃窜。这帮家伙儿一边跑路,一边儿还不忘大肆抢掠,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听说安庆绪在邺郡安定下来的消息之后,李归仁又打算带着人马南奔邺郡,但是没走成。因为,他们被另外一支部队给袭击了,三千人被杀。袭击他们的这支部队也打着大燕的旗号,正是史思明的人马。史思明打算趁机收编了这支部队,于是便给了李归仁一个下马威。李归仁打不过史思明,只好率众投降。有了李归仁的这三万人马,史思明的势力便越发地膨胀了起来。
史思明是该来而没有来,因为他不想来。史思明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本不鸟安庆绪。首先,自起兵以来,叛军在各地掳掠来的金银财宝多半都在范阳,说白了就是在史思明的手中。史思明现在是财大气粗,比安庆绪有钱多了,有钱就会有人有队伍,不用再看安庆绪的脸色行事了;其次,史思明和安禄山是拜了把子的铁哥们儿,论辈分,安庆绪理应叫他一声大伯。安庆绪弑父篡权的卑鄙行径为史思明所不齿,他一直想着要为老弟安禄山报仇。所以,尽管史思明很早就收到了安庆绪的征召命令,但他就是稳坐范阳,按兵不动。说穿了,他不就是在摆明这样一种态度嘛:你们谁想去抱安庆绪的大腿尽管去抱,俺史思明可不蹚这趟浑水。
安庆绪也不是笨蛋,史思明是怎么想的,他早就一清二楚了。现在,史思明抗命不遵这件事情更加印证了他心中的判断。史思明的眼里固然容不得沙子,他安庆绪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盛怒的安庆绪想了一个办法,决心一举搞掂史思明这个桀骜不驯、不识时务的老顽固。他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三人率五千精骑奔赴范阳,名义上是到范阳征兵,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史公也。
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安庆绪刚一张嘴,史思明就数清楚他嘴里到底就几颗牙了。他知道,阿史那承庆三人其实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兹事体大,史思明便召集自己的下属幕僚商量应对的办法。情形不用小玉说大家都猜得到,与会者自然是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建议委婉地拒绝,有的主张干他龟儿子没商量。这个时候,史思明麾下的一个参谋(那时叫判官)狄仁智(和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没有一点儿关系)站了出来。他提了一个建议,当时就将众人雷得死去活来,听取哇声一片。
狄仁智的建议就是:归顺唐廷。他的理由大致可概括如下:安庆绪身为人臣,却杀害自己的君主,身为儿子,却杀害自己的父亲,是为不忠不孝,已经为上天所不容了。他这个人昏庸无能,沉溺于酒色,肯定成不了什么气候。反观唐廷那边,皇帝聪明勇智(这点他看走眼了),礼贤下士,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更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悍将。依我看啊,唐廷的中兴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跟着安庆绪一条路走到黑呢,不如趁早拨乱反正,弃暗投明。如此一来,必定可以转祸为福,化险为夷。
史思明想了想,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但是,他还是有所顾虑的。因为,起兵这几年来,光是死在他手上的唐兵唐将就有好几万人。可是说,他的双手沾满了唐廷忠义之士的鲜血。在唐王朝的战犯列表上,安禄山排第一,第二就是他史思明。就冲这个排名,唐廷会接受他的投降吗?即便肃宗接受了自己的投降,谁能保证以后唐廷不会翻历史旧账呢?这些问题,关联着项上人头,由不得史思明不慎重考虑。
狄仁智只说了两个字儿,就彻底打消了史思明的疑虑。他说的两个字儿是一个人的人名——严庄。严庄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安禄山身边的第一智囊啊。叛军干了那么多的坏事儿、毒事儿,归根结底,不都是出自此人的手笔嘛?像这样十恶不赦的人,唐廷都能对他既往不咎,而且不是加官就是进爵,更何况是拥兵八万、占地千里的史思明呢?
想到此处,史思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归顺唐廷。
不久之后,阿史那承庆等三人就带着五千精骑赶到了范阳。史思明亲率大军万人出城迎接。双方会见的气氛那叫一个融洽啊,又是拥抱,又是亲吻,肉麻得不得了。史思明还带来了大量的金银和酒肉。阿史那承庆很满意,安守忠很满意,李立节很满意,他们手下的大兵更满意。是啊,看来这个以狡猾奸诈著称的史思明果然没有看穿陛下的用意,还在这儿傻乎乎地招待我们呢,殊不知,我们不是什么天堂的神仙,而是货真价实的地狱来使。
史思明特地设宴款待阿史那承庆等人,众人觥筹交错,喝得是不亦乐乎。酒至半酣,史思明突然变了脸,沉声质问阿史那承庆等人率军前来到底所为何事。阿史那承庆等三人虽然心里面砰砰乱跳,但是嘴上还是不肯松口,坚持说就是为了招兵来的。史思明一声冷笑,早已守候多时的伏兵一涌而出,将三人捆得是严严实实。阿史那承庆等人见大势已去,只好如实招供。
史思明见所料不虚,勃然大怒,当即将阿史那承庆等三人投入大牢,同时派使者表奏朝廷,愿意以所辖十三郡、八万精兵投降唐廷,而且他还可以拉着伪燕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一起投降。

(二)

消息传来,肃宗高兴万分,史思明这种重量级人物主动投降,朝廷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收复失地,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当即就接见了史思明的使者,表示接受史思明的投诚,欢迎他站到政府和人民这一边。为了坚定史思明投降的决心,肃宗拿出了很大的手笔,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兼范阳长史,领河北节度使,封高秀岩为云中太守
史思明接受册封之后,便立刻斩杀了安守忠、李立节二人,借以表示自己归顺朝廷的诚意。安守忠、李立节二人都是叛军当中的悍将,尤其是安守忠有勇有谋,连名震天下的郭子仪都曾经着了他的道儿,可惜却死在了自家人马的手中。史思明之所以没杀阿史那承庆,是因为两人交情不错,没舍得杀。伴随着他的归顺,河北大部郡县又重新为朝廷所有。
邺郡的安庆绪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十分害怕,担心遭到唐廷和史思明的夹攻,便暗中派人与史思明取得了联系,希望史思明不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史思明投降唐廷实为无奈之举,他也不想和安庆绪对冲消耗自己的实力,于是便答应了安庆绪的要求,双方约定,互不侵犯。
所以,安庆绪在邺郡日子依然过得很悠闲,肃宗忙着回京、处理战犯、迎接太上皇,范阳的史思明则是按兵不动,没有人来骚扰他。安庆绪就以为天下太平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思想这个总开关没把好,故态复萌,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昼夜酗酒,荒淫无度,什么军务政务全都撇在了一旁。
安庆绪当了甩手掌柜,他手下的那帮伙计为了争权,便相互掐了起来。在敌将当中,蔡希德最有韬略(貌似比史思明还强点儿),在军中威信极高。他见安庆绪目光如此短浅,便暗暗地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可是,还没有来得及付诸行动,他就被死对头张通儒给做掉了。蔡希德死了之后,很多叛军将士的心都凉透了,当时就有几千精锐一窝蜂地散了去。总得有人干活啊,安庆绪又让崔乾佑担任天下兵马使,总领全军。崔乾佑的军事才能没得说,四千人马潼关大破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堪称经典。但是,此人极为自负,而且对待属下十分刻薄,大家怕他多于敬他。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经是至德三载(公元758年)的正月了。在过去的一年当中,肃宗李亨成功地实现了复国的梦想。李亨认为,他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的纪元。为了纪念这件盛事,他又。在起年号的问题上,李亨同志是十分讲究的。当初为了讽刺他老子,改年号为至德,现在为了夸耀自己,又改至德三载为乾元元年。
同时,肃宗还册封淑妃张良娣为皇后,内侍李辅国为太仆卿。这对狗男女多次煽动肃宗立兴王李佋为太子。还好,在这个问题上,肃宗还是比较清醒的。在收复两京之后,肃宗心目中的帝国皇储,有且只有一人,那就是楚王李俶。李亨还就这件事情专门征询了老爹李隆基的意见。李老三的答复是一个字儿:顶。于是,李俶当皇储的事儿就这么拍板儿了。肃宗择日立楚王李俶为太子。张皇后与李辅国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刚刚册立完太子,肃宗便接到了河南节度使张镐的密奏。张镐认为,史思明归附朝廷,其实是为形势所迫,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有机会,他必定会降而复叛。他提醒肃宗,一定要当心史思明。肃宗当时受张皇后和李辅国的蒙蔽,正反感张镐呢,根本就不予采信,而且还罢了张镐的节度使职务,由崔光远担任河南节度使。但是,紧接着,李光弼也上了一道密奏,内容与张镐的大同小异,也是说史思明会谋反。肃宗还是比较相信李光弼的,见张李二人所见略同,也不由得将信将疑了起来。
其实,肃宗也想除掉史思明。史思明控地千里,手下精锐士兵近十万之众,肃宗怎么可能会放心得下,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办法,万一处理不慎,史思明就会再次反叛,到时候,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李光弼出了一个点子:任命前信都太守乌承恩(不是吴承恩)为范阳副使,同时密赐阿史那承庆丹书铁券,让他二人精诚合作,一起搞掉史思明。
肃宗听了,拍案叫绝。因为李光弼推荐的这个乌承恩实在是再合适也不过了。乌承恩之所以是最合适的人选,是因为他的身份十分特殊。他之所以特殊并不是因为他是前任的信都太守,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人的儿子。谁?正是前平卢节度使乌知义。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乌知义这个人。在第一部《闷雷》当中,小玉曾经提到过这个人,他和另一员大将白真陀罗闹矛盾,结果张守珪因此而下台。乌知义很会打仗,但是他手下有两个比他还会打仗的能人。这两人,一个姓安名禄山,一个姓史名思明。
乌知义对安禄山和史思明十分不错。所以,这两人对他也是感恩戴德。就因为这么点儿关系,史思明对乌承恩也是呵护有加。如此看来,凶神恶煞的史思明还算是个血性男儿。不管乌承恩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史思明都会尽力照办。
他们的这点儿渊源,李光弼很早之前就知道了,所以才特意点了乌承恩的将。应该说,他看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光弼只看到了乌承恩的身份,却没有考虑到他的能力。因为,这位乌大人是个实足的草包。失之毫厘的考虑,换来的就是未来谬以千里的结果。
乾元元年四月,肃宗下诏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让他赶赴范阳窥测史思明的真实想法,如果史思明归顺朝廷确实只是权宜之计,就设计除掉他。

(三)

果然,乌承恩来到范阳之后,史思明不仅对他毫无戒备,而且是款待有加,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所以,乌承恩很快就了解到史思明的真实想法。史思明归顺朝廷,确实是迫于形势,确实是权宜之计,确实是有不臣的想法。
按说,乌承恩理应将情况上奏朝廷,但是他没有。乌承恩觉得,以他的智商对付史思明是绰绰有余,他得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好地立上一功。思来想去,乌承恩终于想到一个自认为十分高明、但在我看来却十分愚蠢的点子。于是,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每当夜色降临的时候,一位身着女人服装的男士穿梭于史思明麾下众人的府上。
乌承恩之所以男扮女装,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装扮足可以掩盖他是男人的事实他也不想想,衣服固然可以更改,那个头呢,块头呢?他之所以要穿梭于史思明一众亲信的府邸之间,是因为他觉得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色,足可以说服他们弃暗投明,跟着他对付史思明。所以,这位乌大人逛了一家又一家,乐此不疲。他觉得天衣无缝,自鸣得意,殊不知,他前脚刚走,人家后脚就把这件事儿告诉了史思明。
史思明听了十分伤心,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相信,所以便想了一个办法来刺探乌承恩的真实想法。一天,史思明召乌承恩的小儿子来范阳探望他父亲,并设宴款待乌氏父子。众人一直喝到深夜方才罢酒歇息。史思明特意让人把乌承恩父子安置到了一处僻静的小院。乌氏父子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所以爷俩儿聊得很gigh,什么都说出来了。当乌承恩说完“吾受命除此逆,明便授吾节度矣”这句点睛之句后,突然之间,床下“嗖嗖”钻出两个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向着门外就冲了出去。
不用说,东“床”事发了。原来,史思明早就精心地布下了一个局来刺探乌承恩的真心。让乌承恩的儿子前来范阳省亲,是这个局的第一步;设宴款待,将乌承恩灌得晕晕乎乎的,是这个局的第二步;特意将乌承恩父子安置到偏僻的别院,是这个局的第三步;第四步也是最厉害最关键的一着,史思明早早地在别院的床下埋伏了四只耳朵。有人说了,埋伏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要埋伏两个人呢,那不更容易暴露吗?这是因为史思明害怕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乌承恩,所以安排了两个人相互。小玉每次读史读到这里,都不由得掩卷长叹,亲娘咧,史思明这娃想得也忒细致了。这件事情也提醒我们,谈论秘密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不仅隔墙可能有耳,甚至隔床都可能有耳。
泄露天机者,必遭天谴。门外的伏兵一拥而入,乌承恩父子当场就被拿下。史思明亲自动手,从乌承恩的衣服当中搜到了肃宗赐给阿史那承庆的丹书铁券、李光弼手书的文牒以及一份写有必杀人员姓名的名单。这一下,人证物证算是都齐了。
史思明大怒,质问乌承恩,我哪儿对不起你了?(我何负于汝而至是耶)
乌承恩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从容与淡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李光弼,这是太尉李光弼的意思啊!(此太尉光弼之谋也)
一听是死对头李光弼的主意,史思明更是怒气冲天,命人将乌氏父子当场活活打死。
史思明没有料到,肃宗居然会利用自己恩人的儿子来对付自己,让自己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他想立即起兵造反,以消心头之恨。但是,以智囊周贽为首的一干幕僚们则建议史思明把责任都加到李光弼的头上,逼朝廷除掉李光弼这个强劲的对手。史思明觉得很有道理,便命令狄仁智和张不矜起草奏章。
两人将奏章起草完毕之后,交由史思明审核。史思明看看还可以,就通过了。但是,在正式发文的时候,狄仁智偷偷地将文中的“请诛光弼以谢河北;若不从臣请,臣则自领兵往太原诛光弼”这一句给拿掉了。他以为是神不知鬼不觉,岂料早有人偷偷地告诉了史思明。
狄仁智算是史思明的老部下了,史思明十分爱惜他的才华,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难为他,便对狄仁智说,你跟着我也有三十年了,今天的事儿,我就不追究了。(我任使汝向三十年,今日之事,我不负汝)
岂料狄仁智却不买他的帐,破口大骂,人固有一死,为忠义而死,便是死得其所,我可不想跟着你谋反,你赶快杀了我吧。(人生固有一死,须存忠节。今大夫纳邪说,为反逆之计,纵延旬月,不如早死,请速加斧钺)
史思明向来残忍,居然命人将二人活活锤死,“脑流于地”。处死二人之后,史思明又让人重新起草奏章,传达唐廷。
他还是过分地低估了肃宗对李光弼的器重。李光弼与郭子仪并列当世名将,肃宗怎么会为了一个叛贼史思明而自毁塞上长城呢?于是,肃宗又把球给踢了回来,把责任统统归到已经死去的的乌承恩的身上,这些事儿都是乌承恩背着我们干的,和李爱卿,尤其是和朕,都没有半点儿关系。(国家与光弼无此事,乃承恩所为,杀之善也)
史思明也不是三岁小孩儿,肃宗的把戏岂能骗得了他。收到肃宗的答复之后,史思明集合范阳的官吏和百姓,面向西方(长安的方向)放声大哭:“我以十三州之地、十万众之兵归降国家,赤血丹心,没有对不起陛下,陛下你为什么要杀我呢(以十三州之地、十万众之兵降国家,赤心不负陛下,何至杀臣)?”瞧瞧这戏演的,活脱脱一场“逼上梁山”的情景剧,史思明不去报考电影学院,简直就是天妒英才啊。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批评唐廷逼反史思明。小玉听了,直觉头晕。史思明乃当世枭雄,像他这样的人,控地千里,手握重兵,怎么可能会甘心久居人下?所以说,李光弼建言除掉史思明,并非是假公济私,而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眼睛确实看得很长远。肃宗支持李光弼,也是完全正确的。唯一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所托非人,把一件好事儿给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