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宁夏教研网z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32:44
专题网站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布:周存莲  时间:2011-1-14 8:28:54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 68 讨论: 0/*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mso-fareast-font-family:;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st1\:*{behavior:url(#ieooui) }/*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mso-fareast-font-family:;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mso-fareast-font-family:;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mso-fareast-font-family:;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mso-fareast-font-family:;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mso-fareast-font-family:;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专题网站在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银川十五中 周存莲

 

 

 

论文提纲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专题学习网站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1.3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步骤

1.3.5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特色

1.4 拟选取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1.5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1.6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7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拟解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Internet网络建设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发展初期,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网络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学习资源的建设成为了近些年来发展的重点。而如何将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也成为当今探讨的热点问题,目前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方式很多,例如专题学习网站、WEBQUEST等等。但是在现阶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教与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师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备课与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首先,作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教学信息,然而在网络中的教学资源相对分散,并且其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这就对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一些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教育资源库,如教育星、K12等等,但这些教学资源如何直接使用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如何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开发校本教育教学资源,成为各个学校进行网络资源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2.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中的困惑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如何有效地收集学习资源,如何对学习资源的优劣做出理性的判断,如何克服自身在进行网络环境下学习时由于“迷路”等原因所产生的消极甚至抵触情绪……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毕竟学生所具备的信息素养相对欠缺,对网络资源中的良莠不齐缺乏认识,并且学生还处在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也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3.本质认识模糊

在专题学习网站评比活动中,发现许多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重知识的呈现,轻研究活动设计。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认识较模糊,以至于在实践中虽然利用了网络教育技术等手段,进行的却是填鸭式的落后教学。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是基于专题资源的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其目的是为学生对专题内容开展深入的学习、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导、管理和帮助。因此,专题学习网站的核心是专题学习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两类学习活动:其一是对专题知识的学习;其二是基于专题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专题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针对同一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灵活的调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控制学习过程。它要求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丰富的专题知识信息,将它们有机组织,以恰当的媒体形式呈现;并提供学法指导、关键内容或词汇的解释、知识地图等,来帮助学生对专题知识的掌握和意义建构。专题研究活动是对专题学习的深入和升华,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学生协作,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对此,教师通常要帮助学习者提出问题,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激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4.专题资源匮乏

目前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较少,有的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外部链接,不足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其原因可能在于有些教师对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创建认识不足,也可能在于专题资源的建设方法问题。专题学习网站应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按有关的资源建设规范分类、整理与本专题相关的资源,建立起专题资源库。如果说专题知识是专门为学生学习一个专题服务的话,专题资源库则是为学生学习一类专题服务的工具。自主学习是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学习的一大特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活动的时空分离。专题学习网站应为学生提供种种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对于所有的学习者来说,在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时,就需要课程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使他们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次建构。

5.缺乏学习支持服务

有些专题学习网站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而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的学习往往是在师生、生生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其感到老师和同学就在身边,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向他们求助。

由于上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正是研究本课题的初衷。

本人利用我校已搭建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先将信息技术课中的某些内容制作成专题学习网站,用它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再推广到将所有的信息技术课程都制作成专题网站的形式。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实践并探索出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采用“情景导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作品上传----评价作品”的模式进行专题学习。例如制作了网页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第二种采用Web Quest教学模式进行专题学习。例如制作感恩的心的小报专题学习网站,制作莲文化的网站专题学习网站,制作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及预防专题学习网站。制作幻灯片综合应用专题学习网站等。

1.2国内外专题学习网站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外没有与专题学习网站对等概念的研究,国外对于我们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的较典型的研究要算WebQuest了。

 一、关于WebQuest

 WebQuest模式是1995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伯尼·道治(Bernie Dodge)和汤姆·玛蒂(Tom March)开发的。7年来,WebQuest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其教学站点大量出现,教学案例层出不穷,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近年来,WebQuest被介绍到我国,也引起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关注,现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前沿课题。

那么什么是WebQuest ? WebQuest 即网络探究学习,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WebQuest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这个名称也是全新的,甚至目前还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中文译名。从字面上看,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调寻求的意思,我们可以把WebQuest看做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

其主导思想是,教师先创设某个特定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然后向学生提出某个具体的任务,要求其独立或者协作完成。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各种网络资源是学生们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制定解决方案的依据。

WebQuest的目的在于,帮助那些暂时不能单凭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以一个个阶梯形式提供支持,使之最终在没有帮助情况下去独立完成复杂任务,逐步发展“自由探究”的能力。

二、WebOuest的特点

1、WebQuest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又要限制他们运用这些自由;因为设计WebQuest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时间;所以一方面,在学生利用网络工具完成WebQuest赋予的任务这个方面,我们要给予其充分的自由;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限制其上网的时间,以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不至于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他们所热衷的“网上冲浪”。

2、虽然单个学习者也可以在远程教育系统或者网络资料库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任务.但是绝大多数的WebQuest还是要求学习者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在教师设计的WebQuest存在的特定情境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要求学生扮演的各个角色通过网络来完成他们的合作(例如E-Mail,BBS等)。

4、从深度上来看,多数的WebQuest都基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通常来说,教师在编制自己的WebQuest的时候,都是出于某种教学需要的驱策,而不会脱离课本去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任务。另一方面,利用WebQuest进行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分析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独立的或者协作的方式提出任务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是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并将方案加以实施,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接触各种网络资源.学生会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宽泛、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比较和提炼,学生会对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继而形成概念;通过实施解决方案.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并进一步从实践中修补他们对于问题的细枝末节方面认识的缺陷和不足。

5、从广度上来看,WebQuest是对各学科的综合,是对学生的能力的一种挑战。教师们在制定WebQuest的时候,往往希望学生们能够超越课本和教室的范围,开拓更广阔的学习视野,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因此,WebQuest通常覆盖了多个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的创造各个学科的有机的结合.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运用各种技能完成任务。

6、WebQuest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甚至老师的兴趣和想象力。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在各种资源的支持和启发下,针对亟待解决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不会受到课本或是课堂的约束。对于教师而言,在设计WebQuest的时候,相对于设计课堂教学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他可以采用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材料,使学生通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知识构造的方法或顺序,来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教学目标,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7、WebQuest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Bequest的基础是Internet的虚拟世界,而WebOuest的问题却是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一方面WebQuest要求学生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虚拟世界中分析和批判各种资源,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WebQuest的问题却又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比如说:大家如果访问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网站的关于WebQuest库的页面,可以发现他们将WebQuest划分为11个大的方向,其中涉及艺术、商业、技术、社会科学等诸多来自于现实的问题

三、WebQuest课程学习的过程

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地利用时间,避免漫无目的的任意冲浪,每个WebQuest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它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给学习者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须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而且还告诉他们未来的评价方式,以及概括和进一步拓展课程的方式。无论是短期WebQuest,还是较长期WebQuest一般都由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共6个模板组成,其中每一个构建模块都自成一体,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

(一)导言(Introduction):导言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吸引学生作好研究的准备。在这里的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需要探究的缘由,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还要罗列出关于整个 WebQuest 的一些概要问题。

(二)任务(Task):任务应使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上,特别是那些推动所有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最终表现或成果。

(三)过程(Process):略述学习者将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为学习者设置完成任务的 “脚手架”,其中包括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以及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建议与策略等等。

(四)资源(Resources):  完成任务所必须的信息导航资源,通常预设于万维网网页中,并被“嵌入”在WebQuest文档中。这些资源包括:根据年龄给予的适当资源,反映史实的第一手资料、适时信息;代表不同观点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的专家:交互式信息与视听媒体:网文本、在网络上的调查数据库,也包括传统印刷的书籍和文献等。 

(五)评价(Evaluation):罗列出需要完成这个任务相符合的评价标准,并为学习者描述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何种评价。一般采用评价量表(Rubric)详细说明小组的工作及个体的工作是否都将有一个统一的等第。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

(六)结论(Conclusion):结论用来对活动进行小结,总结学习者通过完成这项活动或课程将会学到的东西,同时也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把这种究的经验扩展到其他领域。

 四、WebQuest课程网站的设计

由于WebQuest的这六个模块自成一体,互相独立,我们可以应用现成的WebQuest模版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WebQuest探究性学习网站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情境资源

主要是集中一些精彩的录像、动画,为课堂的导入做好准备。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吸引学生作好研究的准备。在这里的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需要探究的缘由,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需要设置一个根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学生的经验有关的真实情境。教师需要实现准备好用于引入课堂情境的资源。

2.确定研究任务

任务应使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上,特别是那些推动所有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最终表现或成果。这种任务通常是成人工作或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微缩版本。完成WebQuest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这些高级思维技能包括创造性、分析、综合、判断和问题解决,等等。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任务驱动一度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这一部分,任务的选择与分解对于学生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为学习者设置完成任务的 “脚手架”,并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总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的策略,以及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建议与策略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建议与策略添加在网站中,以便学生随时可以了解学习步骤。

3.学生在线帮助

学生在利用WebQuest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通过在线帮助功能来解决,这里的学生在线帮助主要是指提供给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与步骤,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站上所列出的资源清单,比如在使用网络搜索的具体步骤与方法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4.资源清单

WebQuest的资源模块是一个由教师选定的将有助于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页清单,其中大部分资源是包括在WebQuest文件中作为超链接指向万维网上的信息。通常的做法就是为学生们指出对其完成任务能够起到绝对的帮助作用的一系列的网站和链接。由于学生使用的所有链接都由设计者预先设定的,而且还包含有明确的指针,所以,学习者在网络空间将不再因迷失方向而完全满无边际地漂流。

由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而且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以将资源清单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资源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学习,另一些则可以由扮演某一特定角色或持某一特殊观点的学习者阅读。通过这种给予学习者不同数据资源的方式,不仅增强了群体之间的合作和依靠,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者相互学习的意识。

5.学习讨论

利用校园网络中的BBS等工具提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协作讨论的平台。WebQuest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组织好小组协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不同的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有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合作表的填写明确每位同学的分工,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好详细的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并通过网络及时在讨论区中发布,以便于学生之间协作交流,并有利于教师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6.成果提交与评价

在这一部分提供学生精彩作品的发表,更为启发其他学生思考、设计、制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对于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形式,WebQuest采用学生填写的评价测评表(Rubric)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另外,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所提交的研究成果的不同,评价测评表的形式也表现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和其他类型。

最后,需要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机会,教师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把这种探究的经验扩展到其他领域。

7.教学指南

一个完整的WebQuest还应包括教师页面的设计,它实际上是关于这个课程单元的教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这个单元的教学建议与注释,以及一些学生学习的导例分析等等,还包含帮助其他教师实施这项WebQuest的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WebQuest探究学习的基本构想,就是帮助那些暂时不能单凭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资源,以一个个阶梯形式提供支持,使之最终形成在没有帮助情况下去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WebQuest近几年在国内得到推崇,成为国内网络教学开展的一种主要方式,也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认同。我们在制作幻灯片综合应用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设计就采用的Web Quest模式,应用效果很好。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等人认为,传统的单一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专题学习网站不仅为学生提供完备的知识系统,而且还创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题学习网站是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学习专题而展开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加工和处理教学信息,还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价反馈。

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应用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观点和方法,围绕某项学习专题,收集某一门学科或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按照学习者的特征合理地选择信息资源,并在系统中有机地组合、建立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提供通讯工具实现网上交流,提供评测系统进行在线自我评价[5]5。它包括如下基本的工作: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学习专题和内容的选取、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设计、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交流的设计、学生评价系统的设计和网站评价的设计等。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组织形式,已在全国蓬勃发展,各种专题学习网站雨后春笋般地在网络上不断涌现。国内第一家专题学习网站出现在1996年,短短几年过去,如今这类网站的发展数量很多。仅以中小学校为例,现在不仅很多学校的教研组把设计、制作校本专题学习网站当作科研任务来对待,而且,很多教师都拥有个人的专题学习网站。其发展真可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但是有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专题网站却很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把本专业的课教好。让信息技术课更规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更坚定了我的研究方向。

1.3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出适合构建成建设专题网站的模块。

2、学习专题网站的分析与设计及专题网站教学设计。

3、探讨专题网站的教学模式。

4、研究专题网站对教学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1.3.2研究内容

一、对专题网站进行深入研究,从专题学习网站的概念,特点,优势到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及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都进行认真学习与研究。

二、将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某些模块制作成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放在银川十五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平台上。

三、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教学。

四、分析运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3.3 研究方法

本人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理论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1.3.4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通过调查法和理论研究,分析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课题的研究意义,探讨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 对专题网站的理念知识做深入学习研究。

第三阶段: 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某些模块内容进行专题网站的教学设计,制作几个专题网站。

第四阶段: 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专题网站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了解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情况与效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1.3.5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特色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

笔者以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学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查阅大量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思考选题—信息技术教学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的意义与实际价值。

(2)进行理论研究。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并研究这些理论对设计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的指导作用。

(3)对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分析与教学设计。包括网站的需求分析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定位,教学目标的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等。

(4)收集材料,制作出几个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小专题网站。

(5)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拟订了专题学习网站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6)以我校(银川十五中)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

(7) 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及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与建议。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

(1)制作出适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专题学习网站,方便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为信息技术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借鉴,实践信息技术新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建议与思考。

(2)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与效果方面的研究是本课题的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制作有利于整合信息技术学科资源,规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4 拟选取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一)研究对象:七年级(1)、(2)班,这两个班做比较。

(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

(三)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施周期为一年(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具体的实施时段如下: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深入关于教育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动教育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等理论知识。搜索博览,多角分析,整理现有成果。具体做法是文献研究法。即围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采用文献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充分搜索、博览、分类整理出近年国内外关于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奠定基础。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7月。本阶段是课题实施研究主要阶段,采取的策略与方法主要有:
    1)调查研究,了解现状,找出存在问题;

2)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尝试解决问题;

3)尝试验证,调整完善,探索形成策略;

4)以点带面,横向辐射,总结推广成果。

3、实施阶段具体做法:
    1)一是访谈法与调查法。对本学校初中生的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制定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访谈提纲,采用问题诊断的形式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形成访谈报告
    2)信息技术课本七(下)与八(上)的内容用系统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类,看内容各部分是研究什么信息素养的.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教学中应用什么访求有更好的体现这种信息素养.
    3)初中信息技术课本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制作出相应的信息技术专题网站,尝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注重逐渐积累运用.多搜集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教案.
    5)多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各科遇到的困难,思考并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解决问题。并注意收集这些问题及学生解决的过程及结果。

    6)完善方案,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课题总结,成果展示与推广阶段,把平时积累的材料整理,著编成论文、结题报告,把相关电子文档与影像视频记录成光盘。

1.5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研究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同时验证理论。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是:将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各某两个模块进行教学系统化设计,制作成专题教学网站的形式,改变教师教的形式与学生学的形式。

1.6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从1998年开始一直从事信息技术的教育,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一些研究与积累。2003年参与研究了课题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本人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并获得一、二等奖。本人经常帮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所制课件也多次获奖。2007年在宁夏教育科研上发表过文章。

1.7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拟解决的途径

 本人带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很方便对学生进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初中生信息素养的行动研究。并且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都具备。

    在研究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行动研究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有可能解决不了,我想解决的方法一是自己杳资料,学习理论知识,让理论指导实践。另一种就是向导师请教。有人帮助,只要我努力,肯定会进步很快,就能顺利完成本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家添、李雪琴.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探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郑志群.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2,6:P73

3普忠红.谈谈信息技术与地理课整合的一些认识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P105

4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P154一155

5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P253一255

6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Pll

7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P52

8谢幼如、尹睿.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3,1:P34一39

9郑志群.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2,6:P72一73

10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0,12:PS

11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0,12:Pg

12袁双龙.专题学习网站建设问题与建议.中小学管理,2005,1

13谢幼如、尹睿.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3,1:P37

14乔颖丽、钟雁.网络课件中的交互式方法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4月:PgO一92

15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周红春、谢舒潇、吴芸.网络课程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

17张杰、黄宇星.在网络课程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J].教育评论.2002,6:P62一64

18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9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P173

20《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1谢幼如、尹睿.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学研究,2003,1

22张凯.专题学习网站与研究性学习.湖北教育,2005,1

23王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4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25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一一刊言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9:P18一19

26李克东.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