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中航精机2017招聘:性格决定命运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2:54:06

性格决定命运,那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性格是通过自我的习惯不断来养成的。而要形成一种习惯又必须靠我们日积月累的各种行动。心态,思想都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和实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分别讲述了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绩效,不断更新。〈关键点〉——平衡;快乐。做一个正常人,而不是一个只懂安利的人。而里面最重要的仍然是积极主动,有了积极主动整个心态就会完全发生转变,正如工作一样,我们每天都有50%以上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积极主动善待工作其实就是善待生命。

七个习惯分了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三个阶段和层次,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就处在依赖期,自己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受别人影响,没有自己的想法。

我思故我在,不思考了的生活就是一种猪栏生活。

到了独立期我们看到一个最重要的词就是原则,到了独立期后你做事情不再是完全被动的受他人影响,而是通过你平时的行动和积累,慢慢的形成了自我工作和生活的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了你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你对工作,生活,健康,家庭等多方面要素的平衡,你的原则要保持一定的稳定否则就是无原则,否则就是什么都想兼顾最后来看什么都失去了。

到了互赖期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种高效协作的团队,一种积极沟通的心态,一种双赢的思维来达到一种最优化的双赢绩效。

在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中,我们还是很强调立场和方向,强调坚持和专注。有人说过,各位同仁,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在当前激励的竞争环境下,你必须要坚持和专注,而且要意识到在关键的时候,在想放弃的时候必须要挺过来,能够支撑你挺过来的靠的是自己,是自我的信念。

掘井人的故事大家都看过了,掘井人很坚持在持续的挖掘,但是缺少的就是一份专注,缺少了方向和立场,所有再坚持也没有用,必须要坚持到一个点上。

很多时候我们回归以前,都会发现我们没有缺少坚持,但是缺少专注,导致我们要不断的要从头开始来开始积累,这样的代价往往是很大的。渐修终归会带来顿悟,只要你坚持和专注了,你就要相信最有一天会带来质变的时候,只是由于环境和人多因素的影响,这天来的时间可能有早有晚。

CCTV2原来放过《赢在中国》,其中在路上这首歌很不错: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路上,我们必须要明确方向,在累了,困惑了,迷茫了的时候可以停顿下来做做思考,但是一定不能停止,一定不要太随意的转变自我努力的方向。

作者以生动的事例和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成功所必备的一些“素质”。相比于以往一些管理类和励志的书籍,它显得更为具有指导意义,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为人性化。

   “人比事重要”,他推崇有质量的人生。任何一味追求成功而不“重”人的做法和途径都如“杀鹅取蛋”。“一个人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到“个人领域的成功”,再到“公众领域的成功”,然后是“自我提升和完善”,最后还原到“由内而外的改造自己”,才是他对“成功人生的解读”。人本身是最为值得关注的。一切都必须围绕“人”本身而展开。

   那么,作为个人,怎样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这是一个不断和旧有的思维定式、习惯、观念等斗争的过程,而且极为辛苦。

   七种习惯,简练而贴切。“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统合综效”、“自我提升和完善”,层层递进,都极其重要。浅显易懂而又难以做到。因为,人总是容易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中“忘形”。

   七种习惯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自我,我们总是在懵懂中浑浑噩噩,很少有人有意识去探索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劣和“内心的标准和渴望”。

   然后才是你必须掌控的“好习惯”,有了这些习惯的指引,人生才会在将近之际无憾。

   一个高效能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积极的心态会内化为动力。仅仅靠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一生中,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认清方向”显得至关重要,反之,就是盲目。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有为这个方向奋斗的行动;也只有有了正确的方向,所有的行动才不至于显得“虚度光阴”。正如柯维所说,很多人追逐到了所想要的名利地位或者美色之后,却没来由的“空虚无助”。正是这个道理。当耗费了几十年的光阴或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换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极为可怕的。

   明确了方向,一个人在行动中要学会“自我管理”,遵守要事第一的原则,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为了某种身外之物而顾自己以不顾,也是不可取的。“人永远比事重要”,所有的抉择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学会舍弃,才会拥有。

   人从开始到成熟,必不可免的要经历依赖和独立,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情感储蓄”的概念自始自终存在,社会进步到今天,人际关系不再单纯,但是,人与人交往,“情感的储蓄”如果是积极健康温情的,并懂得“双赢”才是真的“赢”,懂得聆听,懂得尊重差异,不固执己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即使“双赢”破裂,选择了“放弃”。其实,有时候“放弃”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另外的“双赢”效果。

   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中的成功的归宿,仍然是“自我”,再一次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本身的思想。“提升和完善”是从身体、智力、情感、精神各方面进行的。把理论和原则内化到实际的行动中,并成为一种习惯。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成功人生”。


 在当今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一个人想要生存立足,求得最佳发展,性格的完整与健全,至关重要。

《性格决定命运》从如何认识和了解性格、如何塑造性格、性格测试以及性格与人际、性格与职业、性格与婚姻、性格与管理等诸多方面分条缕析,帮你揭开性格神秘的面纱,教你洞悉人性的弱点,取其优而匡其劣,自我调解,悦纳他人,跳出左右你一生的性格误区,登上幸福、成功的人生之巅。



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性格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人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也是一把 “双刃剑”。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资产。只要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格特长发挥的方面,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我。

性格即命运,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最后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人生境遇。

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性格有绝对密切的关联。培养良好的性格,把握性格系统中的亮色,是成功的必要准备。完善了你的性格,也就塑造了你的成功之路;把握了性格,也就把握了成功。 原来性格对人们的影响会这么大,性格决定人的成功。原来性格也是起决定因素之一。要是我没读过这本书,我还不会发现呢。

书中介绍了三个成功的人。金融家摩根的成功,很值得深思。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摩根,问他决定他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是“性格”。可见性格在成功中起决定作用。然后记者又问他,资本和资金哪个更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从摩根的回答中可以知道性格对成功是多么重要,他的回答始终离不开性格。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源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排除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他也无法开创投资银行这一伟大的事业。另外,这里还讲到世界巨富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兴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对此表示赞同。

看来,无论是在工作或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   同样是同一时代的历史大家,钱穆却一路好运,事事顺心.而陈寅恪却厄运连连,终生不得志.表象看似乎都归于世事战乱及人们迷信的命运造化,但细想却与性格不无关系.
       钱穆(1895-1990年)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辍学后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一九三零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昆明五华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一九四九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一九六七年移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寿终正寝,享年85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祖宝箴、父三立,皆一代名士,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等数所大学,1949年迁如香港未成,后由京入粤,后受聘并任教于岭南大学,直至“文革”期间不幸因病去世,享年79岁.
      两位大家,陈出生于名门望族,性格却内向,优柔寡断.钱出生于普通人家,却性格开朗,坚决果断.这两种不同的性格在解放前夕这个关键的时刻造就了二人截然不同的命运.1949年,解放军入驻北京时,钱当机立断,只身独行,去香港重新了自己的事业.陈总是举家来去,牵挂也多,他乘国民党政府"抢运学人"专机离开北京,去了南京,在南京住了一晚,有去了上海,盘桓月余有去了广州,在广州,本想去香港,最终因夫人的劝告以及时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邀请而没有去成,结果文革时遭受迫害,病中去世
      如今说起性格即命运,很有些稀松平常了,可是,看看两位史学家的命运,不能不重新掂量一下性格的重量!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汤姆叔叔的小屋》,无疑是一部建立在事实上的感人的小说。黑奴悲惨而不能自主的人生,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们深深地陷入对奴隶制度的思索中,痛恨为什么这么一个没有人性的制度还存在人的世界里?这本小说基于强烈而真实的事实基础,读过的人,无不会谴责野蛮残忍的奴隶制度,假使处在那个年代,无不会行动起来,为葬送这个万恶的制度去做些什么。无怪乎,后来的美国总统林肯把小说的作者斯陀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称为是“引起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小说主线是分两部分展开的。一条是汤姆叔叔,他正直善良能干,却又温驯,笃信基督,听于天命。他本来有一个很好的主人,美满的家庭。主人迫于债务将他卖掉了,他本有机会逃跑,但善良的天性使他接受了与妻儿分离的命运,因为这样可以保全庄上其他的人。我从这就可以看出,奴隶其实是没有成家的权利,因为他们是物品,随时被倒卖,那么所谓妻子,儿女也不是属于他们,是属于他们主人的,他们随时可能因为奴隶商品的流通而分离。所以奴隶要么不要有感情,不在乎一次次成家,一次次被分离,要么不要有家有孩子,否则随时都会面对骨肉分离的痛苦。

 

第一次的被贩卖中,汤姆很幸运。他认识了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并成了她的救命恩人,随后他被女孩的父亲买了下来。主人克莱尔非常善良,慷慨,他深刻同情奴隶的处境,憎恶奴隶制度,因为他对奴隶都非常宽厚,慷慨。汤姆在克莱尔家的两年中无论是从精神还是物质上应该来说都是很满足的。唯一的就是对妻儿的思念。我把这两年看作是对汤姆善良的回报。

 

但是这样一个罪恶的制度下,奴隶并不可能一直幸运。克莱尔的猝死,又一次打破汤姆平静安逸的生活,把他推向了不可测的命运,但这次却是万劫不复的死亡之渊。新的主人勒格雷是凶恶残忍的奴隶主的典型,在他眼里,奴隶不是人,是机器。奴隶生病了,就是机器需要维修了,当他认为维修成本高于新买机器的成本的时候,他宁愿重新购买机器。在他庄上的奴隶往往活不了很久。不驯服的黑奴不是被他活活打死,就是烧死。在他治理下的庄园绝对了个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正直善良的汤姆就是因为坚持自己的基督信仰,坚持不肯为恶,从而强烈地挑战了他主人的权威,最后活活被打死了。

 

另一条线索是乔治夫妻。乔治是个非常有才华和进取心的青年,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如果他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绝对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不堪他狭隘苛刻的主人的压迫,走上了逃亡之路。他的妻子伊丽莎,面临爱子被卖,也采取了携子逃跑的行动。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永远不会不被这样的画面感动:寒冷的冬夜,年轻美丽的母亲,怀抱着五岁的孩子,在星月下赶路。前有大河阻路,后有追兵。母爱的力量是这样大,竟使伊丽莎从浮冰上跳跃,过了河。冰块上流下了她斑斑的血迹。令后面的追兵目瞪口呆。让人感慨母爱的力量,又一次震撼了人的心灵,让人感受到奴隶也是人,也同样拥有人类最伟大的母爱。在逃亡过程中,夫妻俩都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并在途中不期而遇。他们到了加拿大,开始了自由而崭新的生活。从此,妻子是丈夫的妻子,丈夫是妻子的丈夫,儿子是父母的儿子,他们不再是被贩卖的商品。反抗的精神终于得到了自由的回报。乔治还接受了高等教育,回到自己苦难深重的非洲,把自己献身非洲的解放事业之中。  

 

两个主人翁命运结局的不同,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他们命运的每一次流转,都打上了主人翁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命运的起承转合,有的是偶然的,有机会的成分,但又是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而必然发展的。汤姆叔叔,性格善良,总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他又笃信基督,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基督。是基督的力量让他敢于对抗勒格雷的残暴,也使他不屈于残暴。勒格雷的变本加厉的暴打,没有使汤姆畏缩求全,只是加速了他的求死之心。不,对他来说也许不是死亡,而是真正蒙主召唤,进入了永乐的天国。这是汤姆必然的结局了。

 

而乔治则一直处在对自己命运的抗争中。为什么他和他的主人,同为人,甚至他比他主人优秀太多,而他只是主人的一件物品。他主人随时可以带走了,分开他的妻儿。带着这样的思索他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他恶毒的主人出了重金买他的人头,然而乔治凭着他的机智和好心人的帮助,终于逃离险境,并和妻子不期而遇。凭着他的才智,在另一片国土上过着有人的尊严的生活。相信,所以的读者跟我一样,当乔治搭乘的船缓缓离开那片囚笼的国土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和一定和乔治一定豁然开朗。再见了,奴役的岛国,永别了,前面是永恒的光明和自由。乔治,自由一定属于你!不自由,毋宁生。自由属于他的追逐者!

 

小说有两个人物的形象不能被忽略的。没有他们,就好像《乱世佳人》没有梅兰妮这个角色一样。他们就是伊娃和她的父亲克莱尔。我以为这两个形象是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的化身。伊娃是个感性的形象,克莱尔是理性的形象。伊娃是汤姆在被贩卖图中搭救的女童。在途中,她总是穿着她洁白的裙子在那群被贩卖的奴隶中穿梭,带着忧郁而关切的眼神。那种对悲惨的奴隶生活的关切,她那单纯而忧郁的眼神似乎漫溢出书本,无尽地铺出来。因为她年纪幼小,尚不能归纳表达她的情感。但她总是尽她的能力,帮助身边的奴隶,她要使他们快乐,这就是她全部的想法。她的爱如此纯洁,热烈,她的爱感化了冥顽不灵的黑奴女孩托普西。伊娃是全书的一道光,也是汤姆叔叔的光芒和慰藉。可是伊娃的早逝,预示着汤姆的命运即将衰落。

 

另一个值得说的人是克莱尔。他是个奴隶主,可他又深深地厌恶奴隶制度。但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摆脱这样的地位。所以他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放任自己,也放任他的奴隶。他对他的奴隶非常的宽厚。他深深了解奴隶的劣性,但是他也深刻地看到,奴隶的劣性是来自于奴隶制度本身,而不是奴隶。然而他本来却又对奴隶制度无能为力。他也代表了作者站在奴隶主的位置,所进行的理性思考。作者的理解是深刻的,但是她也并没有找到解决奴隶制度的良药。

 

另一个要提的是贯穿全文的基督精神。宗教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但是从汤姆的经历来看,宗教也是一剂麻醉剂,从现代的观点看,宗教没有解救汤姆,而是加速了汤姆的死亡。我这么理解,是不是曲解了作者的原意?因为作者是来自一个宗教世家,笃信基督。然而从结果看,确实是如此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概括。

   “生活的矛盾、冲突大部分都源自我们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成功学家杨滨如此说道。那么性格是否可以改变呢?杨滨认为:“可以!”虽然有句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也有另一句话说,“这个世间里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变’”。宇宙间万事无常,人的性格也会随环境和际遇改变。那么,一个人是否可以掌握自己的性格呢?           
       杨滨,被誉为“影响一代中国人性格的人”,听起来像历史课本里的人物记载评语。最近流行起来的性格成功学,强调“千练百捶”、“演练改善”,发挥自同样的一套术语,激励大家修炼、自省好满怀梦想的走向成功大道。听起来像不像是一个新兴的信仰呢?不管怎样,抄袭自时代没关系,别抄得比人慢就好──就如杨滨所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比赛谁‘先’起跑的时代。
       战胜竞争对手唯一方法
           
       “战胜竞争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比对方学得快!学得更好!两者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强者胜;两强相遇,智者胜;两智相遇,先者胜!”杨滨如此说道:“我们已经从劳动时代进入脑力时代。过去在农业社会,成功者靠脚力占有土地。进入工业时代,便靠手工劳作生产。现在是智识型时代,最有价值的是脑。因此我们要投资颈部以上──增加智慧,才能获取权力。”            
       “第一代的企业家比胆量。后来就比技术,接下来比广告、比营销、比公共关系、比服务、比企业文化,现在是要比胸怀,比包容竞争对手的胸怀。企业的寿命,比不上正常人的寿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左右。300年来,大约有3分之一的企业从这个世界里消失了。这个时代比方向、比速度、比生产,要看谁有价值,就看谁有学习力!”
       寻找生命的教练
           
       “我们最早的教练是父母。更早的是先天性格。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要迎合父母的要求,我们不得不戴上假面具。比如以挤牙膏(没有发言权的牙膏无法拒绝当检测器)来说,我跟我父亲都习惯从中间随便乱挤,结果常常被妈妈骂。所以我们只好改变自己的习惯,从下面挤。在工作环境里,老板和员工也会戴上一套面具。这面具跟家里的不一样。当然我并不责怪面具。面具不分好坏,它只是让我们适应不同环境的道具而已。           
       “每个人的本性都不一样,不论是妈妈还是自己。为了迎合妈妈,我就得戴上自己的面具。(迎合爸爸就不需要吗?)比如说,我妈妈是一个细心,凡事深思熟虑的人。那么我就得戴上一个好像我妈性格般的面具,去讨我妈的欢心。
           
       “在公司里,你的老板可能是个行动型的人,他领导坚决,但是性格急躁,显得没有耐性。但你是一个完善型的人,凡事慢出细工。那么你们之间很可能发生冲突。   现在,很多人认同“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观点。那么性格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生究竟有哪些影响,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它是一个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半由先天决定,取决于遗传,另一半则受后天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性格带有价值观的成分,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中国古代对人的才干和性格的优缺点进行过非常详尽的论述,尽管它不像西方心理学那样进行量化分析,但是却分析得辩证有理。刘邵《人物志》上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在分析自己和用人时参考:

  “历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微讦。柔顺安恕,美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桀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普博周治,崇在裕覆,失在溷浊。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局。体动磊硌,业在攀跻,失在疏越。沈静审密,精在元微,失在迟懦。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多智韬情,权在谋略,失在依违。”

  其大意是说:那种刚正的人,用在矫正歪风邪气上是块好材料,但容易过分注意别人的隐私;柔顺的人,其优点是待人宽厚,但容易优柔寡断;刚烈的汉子,可以让他做冲锋的干将,但在与人相处中,则由于太好斗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谨慎仔细的人,办事敬业认真,却容易因多疑而误事;意志坚强的人,的确是栋梁之才,但在团队中容易专断;思维敏捷的善辩之人,能一语中的,揭开疙瘩,但因辩来辩去,容易流于形式;那种希望关照到每个方面的人,有点像完美主义者,优点是周到全面,但实际很难做到,结果却导致轻重不分,一片混浊;过分清廉的人,当然值得赞美了,但在场面上则过于拘谨了;敢于开拓的人,志在不断超越,但也容易在前进中产生失误;考虑问题非常冷静缜密的人,非常关注细节,却会因胆小而迟疑;朴实的人,的确待人真诚,却不会在激烈的斗争中去细微地观察人和事,容易上当;而那种智多星式的人物,出谋划策的确是高人一筹,但这种人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会违背道德常情。上述这段话对每一种性格的优劣都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应该说人的性格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从这面看是优点,从另外一面看就成了缺点,这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较早的心理模型吧。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地看待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规避并克服自己的劣势。

  后来人们根据历史的经验,也对不同的性格对命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比如性格中庸大度的人,他们具有儒家的深邃,道家的机敏,法家的冷酷,兵家的凶险,纵横家的功利,阴阳家的神秘。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慈、忍、残、变。这种人看似无性格,实际上是诸家思想的活用,他们不成功,还会有哪种性格的人能成功呢?如曾国藩,能方则方,能圆则圆,就是因性格而改变命运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刚柔、方圆兼济的性格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

  至于性格狭隘偏激的人,表现在心胸、气量和见识方面,他们见识浅薄,嫉妒、爱攻击等毛病都是这种性格的表现。这种人往往表现得不能容忍,诚如古人所云“量随识长。然有人识长而量未长,何也,实识未至也”。说明了一个人的学问与其胸怀以及道德品质并不成正比,古今中外,我们发现不少这样的人,其才智越高,可能带来的危害也越大,但最终他们不是落个孤家寡人的境地就是留个千古骂名。

  至于优柔懦弱的人,优柔指的是能谋不能断,常常见诸于一些技术型的人,他们擅长分析,却缺乏胆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懦弱,是既无谋亦无断。这种人往往错过机会,以悲剧结局,如历史上的韩信和光绪。

  对于性格谨慎精细的人,对这种性格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有人太过于谨慎,错过机会,如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行事过于谨慎,结果错过几次伐魏的时机,而有人则进可取,退可守,做到万无一失。正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还有一种是性格狡诈多变的人,他们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为所欲为,又善于伪装,他们工于心计,易于成功,但他们留给后人的是虚伪、奸诈,令人防不胜防。西方对这种人称之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我们在后面的谋略篇里再详细论述。

  正由于性格对命运的重要影响,所以要改善目前的生存状态,成功地规划设计好自己的人生,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如业务能力、学历,更重要的是改造自己的性格。因为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马斯洛也说:你的心若改变,态度则会改变,态度改变则习惯改变,习惯改变则性格改变,性格改变则人生改变。

  每个人都养成了各自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而成功者恰恰就是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扬弃个人习惯中的一个个坏毛病,不断总结提高自身水平,所以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看看你是什么性格

  当今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人员时,或者一些辅导人员在帮助年轻人进行人生设计时,常常借助于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工具,对每个人的性格进行一些测试,让当事人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并作为自己选择专业或谋职的参考,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从基础理论上,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性格进行分类。

  (1)按心理活动的机能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

  理智型——冷静思考,此类人倾向于用理智支配行为。

  情绪型——情绪易波动,他们往往是以情绪左右行为。

  意志型——目标明确,这种人更加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坚强,在工作中更能克服困难。

  (2)按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

  外倾型——这种人情感表露,善交往,但比较粗心。

  内倾型——深沉,孤僻,谨慎,不爱交际,可是办事认真仔细。

  (3)按个性的独立性程度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

  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和按别人意志办事,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容易表现出惊慌失措。

  独立型——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不受他人摆布,但易导向偏执。

  上述这些介绍不过是一些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常常用一些量表把人们分成四大类,分别是B型(冒险型)或D型(支配型)、E型(表达型)或I型(影响型)、S型(同情型)或S型(稳健者)、T型(技术型)或C型(分析思考型)。性格不同于气质,气质是先天的,而性格与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它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环境。每个人都不是极端的某一种类型,只不过是某一种类型的倾向比较明显。这四种类型在压力之下呈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这点在后面的养生篇中再作论述)。

  (1)冒险型。

  优点:这种类型的人首创精神非常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独立自主的工作,敢于负责,因此有较强的控制欲,喜欢支配人,在斗争中不轻易转移目标或分散注意力,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甚至有些固执,有时也表现得比较专制。他们常常是人群中天然的组织者。

  缺点:待人比较冷淡和疏远,由于固执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

  个人举止:工作中表现得风风火火,遇到压力显得着急、忙乱,写字比较大,生活中坐立不安,动作迅速,不注意礼貌和倾听。

  (2)表达型。

  优点:这种类型的人善于表达,充满了活力,有独立的见解,工作中喜欢找捷径,创造性比较强,提倡合作,有说服力。

  缺点: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情绪波动比较大,不太注意细节,愿意做超过自己能力的或新颖的工作,在人群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被别人接纳。

  个人举止:非常自信,着装非常漂亮,讲究仪表,然而家里很乱,除非有人到家里做客才会收拾,并把所有来不及收拾的东西藏到不易被客人看到的地方。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表示同意,但是心里却在想别的事情。

  (3)同情型。

  优点:这种类型的人待人非常忠诚与平和,考虑问题非常周到,工作特别有计划。特别喜欢关注别人,尽管不是自己的事情,但非常愿意帮忙,可常常是万事不求人。     缺点:待人接物比较被动,总是等着得到别人的赏识,但作为管理者,应该学会赏识别人。这种人心太软,对批评非常敏感,而且不愿意争要权力,容易被别人摆布,有时成为别人的尾巴,甚至傀儡。遇事显得优柔寡断。

  个人举止:一切都安排得很有条理,时间观念相当强,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与别人交流沟通时是最好的听众。

  (4)技术型。

  优点:由于职业的原因,这种类型的人显得客观、冷静,重事实,重细节,逻辑推理能力特别强。

  缺点:常常作不出决定,一般不愿意冒险。

  个人举止:整洁而有条理,写字很小,待人非常友好,喜欢刨根问底,注意倾听,目的是想抓住对方的漏洞。

  目前还流行一种“九型性格”分类法,与上述方法大同小异,不过增加了几种:一种是天生的质疑者,这种人可能由于人生不顺,受过某些挫折和打击,因此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看待周围,常常与权威较劲,说话比较尖刻;再一种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别人总用高标准要求,看不起用歪门邪道取得成功的做法。这种人一辈子会活得很累。了解这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便于人们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另外也是为了了解别人,便于交流沟通和管理。

  无独有偶,在我国古代也有一种把人分成四大类的方法,不过是按照人们对外界看问题的角度原理来划分的。古人把“理”分为四种(有关这个内容我们在后面还会进行详细介绍,这里主要讲人的特点):

  (1)道理:天地万物自然生化之理,主要指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事理:社会事务运作的理,如政治、军事、生产中的法则和规律。

  (3)义理:人伦之理,礼仪教化之理,相当于道德礼仪学说。

  (4)情理:人的性情感情之理。

  那些注重道理的人,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他们看问题主要从自然规律上分析,因此冷静,逻辑性强,重实证但死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社会活动能力不强。比如不少科技人员都属于这种人,他们往往不屑于权谋之术。

  而注重事理的人,往往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这种人善于处理纷繁之事,应变能力强,敢承担责任,权力欲强,他们往往不按游戏规则办事,为达目的,不惜破坏自然规律。他们常常是组织中的领袖人物。

  注重义理的人事事以道德为出发点,属于道德君子,但往往处事显得迂腐,在和平年代是道德的教化者,但在复杂的竞争中往往是失败者,这种人往往被称作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

  情理之人感情色彩相当重,待人接物把感情放在头一位,很可能因情害法,或无视周围舆论,这种人常常是政治斗争或生活中的低能儿,用唐明皇评价李白的话来说:“非庙堂之器也。”

  性格形成的后天成分主要取决于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童年时期,此阶段主要受家庭影响。遗传并不能决定个体将会是什么性格,但父母的性格特征会通过教育及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子女的性格形成。第二阶段是读书时期,此阶段主要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比较大。第三阶段是一个人走上社会,这个阶段最为复杂,会受地域文化、工作行业、工种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