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纹垂直拉应力公式:沙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49:46

沙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实施冷酷法则,

   穷母亲把儿子打造成千万富翁

 

沙拉·伊马斯是有着1/2犹太人血统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可以说她是有着1/2中国血统的犹太人。她拥有中国国籍,同时拥有以色列的永久居住权。15年前沙拉和她的3个孩子移民到以色列时,吃别人丢弃的面包充饥,穿从垃圾桶捡回的衣服。苦难激发了沙拉一个强烈欲望:我一定做富翁的母亲!

沙拉很快就发现中国式妈妈培养出来的儿子只知道读书,不会赚钱,缺乏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沙拉决定做个犹太母亲:孩子按劳付酬,开销自己买单。沙拉靠这“冷酷”法则,将两个穷儿子打造成年轻的千万富翁,自己则成了富翁的母亲。

不再做是中国式母亲

穷妈妈发誓要培养千万富翁

1992年,沙拉·伊马斯的第三次婚姻失败,再度成为单亲母亲。每次婚姻都给沙拉留下一个孩子,那年大儿子以华14岁,小儿子杰瑞13岁,女儿只有2岁。

沙拉决定移民以色列。当时以色列正笼罩在硝烟之中,朋友听说纷纷劝阻。他们认为,作为二战的犹太遗孤沙拉每月可得到犹太人协会的1680港元的补贴,生活舒适安逸,衣食无忧,没必要去兵荒马乱的以色列受苦受罪。沙拉认为,没有丈夫,家里就缺少阳刚,这种不完整的家庭是不利于儿子成长的。战争会让孩子早熟,会让儿子变得勇敢顽强。沙拉要用战火把儿子淬砺成血性男儿,让他们变得深沉、威猛、刚强和智慧。

5月,沙拉来到以色列。此时以巴冲突激烈,硝烟弥漫,墙上和树上垂挂着被炮弹炸飞的人体残肢。沙拉没被吓跑,在靠近黎巴嫩的边陲小城落脚,夜晚,劳累一天的沙拉躺在床上睡不着觉,想念远在上海的儿女。沙拉的父亲立﹒伊﹒伊马斯是在二战期间纳粹迫害犹太人时逃亡上海的,他娶了来自苏北高邮县农村的年轻保姆。1950年1月,沙拉出生了,65岁的老伊马斯当上了父亲。在沙拉1岁时,母亲抛夫弃女改嫁他人。1962年,老伊马斯撒手人寰,12岁的沙拉成了孤儿。

生长在中国的沙拉接受的是完整的中国教育。从小没享受过母爱的沙拉像中国母亲那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为把三个孩子办到以色列,沙拉在耶路撒冷移民局楼下守候了两天。1993年5月,沙拉在机场接到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送上飞机的孩子。他们一家人又团聚了。

沙拉不会希伯来语,根本找不到工作,带去的生活费像漏斗里的水——日益见少。在以色列的中国女人大都像青藤似的缠绕在男人身上求得生存,沙拉鄙视那种生活,她在街头徘徊多日,最后决定卖上海春卷。她一遍遍地试着和面,用平底锅试着打春卷皮。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掉三四公斤面粉后,沙拉终于打出了一张薄薄的春卷皮。她把做的春卷送给左邻右舍,让他们品尝。第二天路边出现了一个春卷摊,沙拉一个春卷卖1谢克尔(1谢克尔可兑换2元人民币),她很快就收到了订单。她卖春卷一天可赚50来个谢克尔。

在生活贫困、举目无亲的日子,沙拉和孩子穿的用的几乎都是从垃圾站捡来的,家里揭不开锅时,沙拉就偷偷地去垃圾桶捡回别人放在那儿的面包。她把面包的外皮用刀子薄薄片去,软的那段切下来,用烤箱烘烤一下,抹点儿黄油给孩子吃;干硬的部分用牛奶泡软自己吃。“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沙拉把这一中国妈妈的思想带到以色列,每天先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然后她再去卖春卷;孩子放学时,不论多忙也收摊,用炸春卷的小炉子给他们下馄饨和面条。晚上,劳累一天的沙拉在灯光下用亲手做的识字图片教孩子学希伯来语。阴天下雨,她让孩子在学校门口换上干爽鞋子,自己把湿鞋拎回家用吹风机吹干,留给孩子放学穿。不论多么忙、多么累,沙拉都不让孩子动一下来,像在中国那样督促他们学习,把孩子的学习成绩视为母亲的希望田野。

一天,孩子们放学后像以往那样围坐在炉旁等着妈妈做饭吃,一位邻居气愤地跑过来对以华训斥道:“你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帮助妈妈做点儿事情,不能像废物似的看着妈妈忙得不可开交,更不能坐在这里等着妈妈来伺候。”

沙拉惊诧地望着邻居,难道我的孩子这不够乖巧听话么?吃橘子时,他们把最甜的留给辛劳的妈妈。当沙拉进屋时,三个孩子都举着自己的橘子:“妈妈,吃我的橘子,我的橘子最甜!”在炮火连天的以色列,他们亲眼目睹两架飞机相撞,看着那让人恐怖的火光和黑烟,没有尖叫和哭泣,这还不是最好的孩子么?难道中国的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在以色列要遭受训斥?

没想到,邻居训完以华后,转过来又训斥沙拉:“你别以为自己生了孩子就是母亲了,不要把你们中国那种落后愚昧的教育带到以色列来… …”

我们怎么了?我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招谁惹谁,她凭什么这么说我和我的孩子,凭什么说中国的教育落后愚昧?邻居的话在沙拉的心里撒下一把钉子,让她难受不已。回家后,她安慰以华:“孩子,别往心里去,再苦再累妈妈也能撑住。妈妈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 …”

“妈妈,她说得没错,还是让我来照顾弟弟和妹妹吧……”以华低着头说道。

怎么,邻居说得没错,难道是妈妈错了?沙拉惊疑地上以华。

第二天放学后,两个儿子围在沙拉身旁学着做春卷,开始动作有点儿笨拙,可是越干越训练。不久,杰瑞负责打春卷皮,以华负责切菜,沙拉包春卷,3岁半的美美用小手一边把粘在一起的春卷皮揭开,一边用希伯来语数着数:“一、二、三、四……”

沙拉跟邻居接触多了,发现在多数犹太人家里,孩子十几岁起就要靠自己赚钱来生存。犹太人认为赚钱要从娃娃抓起,孩子要是不能赚钱就不能自立,不能自立的人将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沙拉不禁想起刚来时杰瑞想买一辆旧自行车,一位小伙伴说,我帮你买。那天,小伙伴让杰瑞把买车的钱给他,他去马路对面把买的车子推过来。几天以后,骑车的杰瑞遇到卖主,他告诉杰瑞这车子是100谢克尔卖给那个小伙伴的。那孩子要了杰瑞150谢克尔!沙拉不理解犹太孩子怎么会赚小伙伴的钱,怎么这样无情无义?

接下来的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沙拉。沙拉想买一盘希伯来语教学磁带,可是那磁带只有机场有售,机场很远。于是,她跟别人借盘磁带,求邻居孩子帮忙复制一盘。两天后,那孩子把磁带送过来,跟沙拉要25谢克尔。沙拉惊呆了:买盘空白带只要4谢克尔,买一盘原版带附一本教材才要15谢克尔。

沙拉疑惑地问:“买一盘空白带需要多少钱?”

那孩子理直气壮地说:“空白带多少钱跟你有什么关系?我给你复制这盘带要坐车去,车费呢?我要回来,车费呢?这有我的时间、工钱呢?我才要你25谢克尔,多吗?”

25谢克尔,要卖多少春卷才能赚回来?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讲情义,这么冷酷无情。

沙拉说,“你不过是去你父亲的店里买盘空白带给我录一下,帮个忙。”

那孩子说,“我为什么要帮你忙?我跟你是朋友吗?不是!”

沙拉说:“可是,我们认识这么久了……”

孩子说:“认识有什么用?我认识银行,银行给我钱吗?”

突然,沙拉恭恭敬敬地把钱给了孩子,对他说:“谢谢!你给我上了一课,我不仅要学好希伯来语,而且还要把我的孩子培养成富翁。我要做富翁的母亲!”以色列是一个不提倡无偿奉献的国度,在这个国家,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理性。那孩子让沙拉明白了,有偿服务不仅是对他人劳动付出的一种尊重,也对培养孩子的赚钱能力和责任意识有益,因为赚别人钱时,就得对别人负责。

执行犹太人金钱法则

穷孩子挣钱养家读书成小富翁

无私奉献的中国式妈妈是培养不出富翁儿子的沙拉决定做一个犹太母亲,给他们提供赚钱机会。她以每个春卷0.3谢克尔的价钱批发给儿子,让他们自行加价出售,利润归己。孩子知道家里没钱了,他们已饱尝贫困的苦楚,听说有钱赚都欢欣雀跃。

沙拉兴奋地说:“儿子们,今晚就去酒吧。你们带上小本子,把老师教的没学会的单词都记下来,去问那些喝酒的老头儿。”

杰瑞最先进的是一家卖儿童用品的商店,等老板空闲时,他向他推销春卷。老板不买,杰瑞说:“你现在不买没关系,什么时候想买就告诉我,我给你送过来。想买其它中国小吃也行。”老板见这个中国小孩挺可爱,就买了春卷,从那以后,杰瑞每次去卖春卷时,他都买几个。后来杰瑞才知道,那老板根本就不吃春卷,买下的春卷都送人了。

第二天,两个儿子各自带20个春卷去学校卖。以华在学校举办了“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他免费开讲座,但是听者要买他的春卷。杰瑞展现出经商的天赋,将春卷按1谢克尔一个批发给学校的小卖部,每个赚0.7谢克尔。小卖部答应从此每天订购20个春卷,他每月可赚300多谢克尔!过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竞学会了赚钱!

沙拉渐斩发现性情内向的以华每次卖春卷都有点儿发憷。开朗活泼的杰瑞善于经商,不仅在卖春卷时能体味到快乐,还善于捕捉顾客的潜在需求。他想喝酒的人可能想吃辣味春卷,就让沙拉给他做20个辣味的和10个不辣的,结果拿到酒吧很快就卖了出去。沙拉对劳动进行了分工,她主要负责进料,以华负责做春卷,杰瑞负责卖。以华要在凌晨3点起床干活,做一个春卷可赚0.1谢克尔;杰瑞早晨6点钟出去卖,卖一个赚0.2谢克尔。8点钟后,两个孩子都要背书包去上学。春卷没卖完,杰瑞就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边卖,遇到吃了春卷不给钱的无赖,杰瑞想到家里快没钱了,不能让家里遭受损失,他就会像小马蜂似的紧叮不放,直到要回钱为止。

半年后,沙拉和孩子们的春卷的生意越做越好,每月可赚两三千谢克尔了。这时,沙拉也找到了工作,在一家鱼餐馆当经理;以华和杰瑞正好从语言学校毕业,沙拉把杰瑞送到面包房打工,让以华去中餐馆打工。沙拉说,让孩子去打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挣钱,二是学习语言,三是磨砺孩子,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责任,打工时,活必须做好,做不好,老板是不给钱的。老板跟沙拉说杰瑞每天要工作8小时,每小时付7谢克尔,每多做一小时老板就多给他8谢克尔。年仅14岁的杰瑞每天要干将近20个小时的活,一个月下来大约能挣4200谢克尔!在那五个月里,杰瑞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困极了,他就在面包刚入炉时抓紧时间眯个盹儿。

一次,在面包房打工的阿拉伯人都被抓走了,只剩下杰瑞一个人了。他连续干了50个小时,累得眼睛看什么都是重影。沙拉知道后心里很难受,恨不得继续做中国式妈妈,将儿子揽在翼下,什么也不让他们做。理智却告诉她:把鸟养在笼子里,它就会等着人喂;把鸟放出去,它就自己觅食。中国的养儿方法实际上是坑儿害儿。多少中国人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靠父母养活!一个人要是不能挣钱,那不仅不能成才,甚至不能成人,那就等于给家庭和国家养了一个废物!沙拉说,既然杰瑞没有跟她讲自己做不了,那么就装作不知道好了。

挣钱不仅没耽误孩子的学业,反而激发了读书的欲望。杰瑞在面包房打工时,无意地向窗外瞟一眼,竟看见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子领着漂亮姑娘从对面的高级咖啡店走出来,开着豪华轿车离去,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禁算了一下,靠打工挣钱,就是每天做满24小时,这辈子也别想拥有那样生活。他想起妈妈经常说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他这样的穷孩子来说,要想改变命运、过上富人的日子,就得读书。从此,他把书本复印在纸上,把纸贴在面包架上,边干活边读书。

沙拉跟孩子约定读书的费用要靠自己去挣。杰瑞为挣够读大学的钱,读中学时选择了半工半读学校,中午放学后就去做生意。他将打工挣的钱寄到上海,托朋友买风油精、万金油、檀香扇和丝巾寄去以色列。在中国市场花25元人民币就能买到的丝巾,在以色列能卖250谢克尔。杰瑞给市场管理员一点儿好处费就在市场谋得一席之地,然后把一方红布铺在地上,摆上中国商品,他的地摊就开张了。每天卖到下午6点钟。然后他跑去搬运蔬菜水果,不仅一小时可挣15谢克尔,菜农还会把卖剩的蔬菜水果送给他,这样,家里就节省下了菜钱。

1993年,以华在学校学了移民法后告诉沙拉,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可以去移民局领取一笔数目可观的安家费,沙拉跑到移民局一打听,果然如此,她领回了1.2万谢克尔。沙拉高兴地给以华500谢克尔作为报酬。以华用这笔钱做了生意,他的账面很快就有了二千多谢克尔。

沙拉用安家费在特拉维夫开了一家中餐馆。餐馆渐渐有了名气,引起人们的关注。1995年,沙拉获得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后,成为以色列的名人。

杰瑞和以华有钱以后,争先恐后地抢着交家里的电话费和水电费,见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冰箱总是被他们塞满食物。每当杰瑞和以华给家里花钱的时候,他们内心就充满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觉得自己终于能为母亲和家里做点儿事情了,能承担家庭的责任了。沙拉说,犹太人有句谚语:不要做对的,要做智慧的。此时,沙拉完全有能力支付家庭开支,她却希望孩子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认为这对他们的成长特别有好处。

当杰瑞挣到第一笔“大钱”时,送妈妈一枚贵重的镶有钻石和翡翠的戒指。他对沙拉说:“妈妈,我要让你的每个手指都戴上戒指!”沙拉激动地看着儿子:儿子真的长大了,自己距离做富翁母亲的日子已不遥远。

 

三把钥匙一份期待

终于成为千万富翁的母亲

    沙拉给两个儿子设计好了未来:以华性情内向,做事稳重,将来当政府官员;杰瑞聪明,有经商天赋,将来当商人。1994年,16岁的以华回到中国,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1996年,17岁的杰瑞也回到中国,进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兄弟俩在读书时经常往返以色列和中国,他们把中国商品贩运到以色列,再把以色列的商品贩运到中国。以色列的钻石闻名世界,杰瑞就省吃俭用把钱一分一角地攒下来,攒到一定数额时就去以色列买一颗很小的钻石,带到中国卖掉。不到一年,他在上海珠宝圈就出了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叫杰瑞的“小犹太”。

    一天,回上海看望儿子的沙拉接到杰瑞的老师打来的电话,沙拉不知道杰瑞惹了什么祸,忐忑不安。老师说,杰瑞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作业按时完成,非常努力,可是他总是在校园里做买卖,把以色列商品卖给同学,这怎么行呢?

沙拉奇怪地说:“这很正常咧!他已经过了16岁,是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在校园做生意有什么不可以?他不做生意靠什么交学费,靠什么生存?”

“怎么,你不负担他的学费和生活费?你们家生活困难吗?”老师惊异地问。是啊,经济困难可以申请助学贷款。

“我家不困难,可是杰瑞的学费我是不承担的。我付学费他是读不好的,他自己付学费就读好了。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是个社会的人,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他就会知道自己不是为妈妈而读书,是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而读书。中国父母包揽了孩子学习的所有开销,然后不断地督促孩子,学习啊,用功啊,成绩啊,这很空洞,很乏味,孩子不愿听的。孩子永远也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他们没有读书的原动力……”

自己支付学费和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以华和杰瑞知道学习机会的难得,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当两个儿子年满18周岁后,沙拉就让他们回以色列服兵役。她不仅要把孩子打造成自强自立的人、勤奋努力的人、坚忍不拔的人,还要把他们打造成勇敢顽强的人。

1998年,杰瑞回以色列等待服兵役时,沙拉让他先去一家叫台北的餐馆打工。一天晚上,餐馆来了四个人,老板神色紧张地对杰瑞说:“你一定要把那四个人服侍好。”杰瑞走过去用希伯来语说:“晚上好!请问你们要喝点什么吗?”一个人抬起头来,看了看杰瑞说:“你这个中国孩子,希伯来语怎么讲得这么好啊?”杰瑞以为他们不是以色列人,用英语说道:“我也可以说英语。”那人说:“不,不,你就说希伯来语好了。”

当他得知杰瑞刚从中国读完大学,在以色列以色列等待服兵役时,高兴地指着身边的人说:“你知道他们几个是谁吗?这位是三军参谋长,那位是国防部长。”原来那个人就是埃胡德-巴拉克,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他让国防部长让下了杰瑞的身份证号,杰瑞一入伍就进入了国防部的特种部队。

2001年,沙拉把餐馆卖了5万美元。2002年,沙拉作为世界第三大钻石公司罗斯蒂克兄弟钻石有限公司驻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回上海定居,每月工资5000美元。

2006年10月,女儿美美特意从以色列飞回中国,跟妈妈过的16岁生日。沙拉给女儿买了生日礼物,请女儿去饭店吃饭。女儿点了一杯橘汁,沙拉问道:“你为什么要点橘汁?”女儿不快地说:“我想喝橘汁。”沙拉生气地说:“你想喝等你有钱时再喝,喝十杯我也没意见。现在是我买单,我认为你渴的话可以喝免费提供的茶水,没必要喝18元一杯的橘汁!”

女儿感到挺委屈,自己不远万里来跟妈妈过生日,妈妈连杯橘汁都舍不得给自己喝。沙拉对服务员说:“把橘汁去掉!”美美听罢忽地站了起来,看了沙拉许久,转身要离去。沙拉见此说道:“请走好,把我送你的礼物带上!”

美美听罢,转身回来,眼噙泪水坐下了,满腹怨怼地说:“我认识你了!”

沙拉告诉女儿妈妈没有钱,妈妈用的手机都是最破的。

沙拉和女儿走出餐馆时,女儿说:“妈妈,你真那么穷吗?”沙拉说:“是的。”女儿说:“那好吧,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当外交官,圆你一个梦。”沙拉说:“你错了,外交官是你的梦,我希望你能圆自己的梦。”

母女不快地告别,沙拉望着女儿的背影,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深深地自责:“为什么要对16岁的女儿那么苛刻?给她喝一杯橘汁又怎么样?为什么不能让女儿高高兴兴地过一个16岁生日呢?”她又想,自己是对的。如果女儿要什么东西,妈妈都满足女儿的话,将来女儿走上社会怎么办?社会不是妈妈的,是所有人的。妈妈什么都可以给女儿,包括自己的器官和生命,但社会不能。作为母亲一味满足女儿的需求,那就会把她培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饭桶。沙拉流着泪回到家,躺在床上不能入寐,心里十分难过。不管怎么说,自己让可爱的女儿失望了,并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以华2001年结束兵役后,进了以色列劳工部。2007年,以华离开劳工部,就职于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在香港工作。杰瑞在国防部服役3年后,成为钻石商人。2002年7月,他结了婚,有了女儿贝贝。美美已在以色列的外交学校毕业,今年10月8日年满18岁的她将要入伍服役22个月。沙拉的两个儿子都已成为千万富翁,她终于做了富翁的母亲。

2003年,沙拉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与上海一所大学的教授陈凯结婚。婚前,沙拉提出三个要求:一、双方共同教育子女(当时陈老师的儿子才18岁);二、共同赡养老人(陈凯的父母还健在,沙拉说她讲的老人是社会上的老人。她说,当他们需要我时,我就是他们的亲人);三、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夫妻双方要相互包容和忍让,不轻易离婚,要给社会塑造好的再婚形象。

沙拉说,她给了孩子三把钥匙:坚强、自信和宽容。她要每个孩子给她一把钥匙,杰瑞给她一把房门钥匙,一套280平方米的豪宅;以华给了她一把汽车钥匙,一辆豪华轿车。她说,将来美美也会给她一把钥匙,一个保险柜的钥匙,里边要装满珠宝首饰。

沙拉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幸福的母亲,智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