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蛇附体的k:读《论语》,话“和谐”[汉语言文学论文] (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08:54
读《论语》,话“和谐”[汉语言文学论文]

近来重读《论语》,联想起时下开展的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以为书中许多精辟言论可供借鉴,于是精选出来并联系实际加以评析,一来尽笔者“匹夫”之责,二来望读者不吝赐教。 

一、构建和谐社会,从孝敬父母做起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了,实现整个社会和谐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 人与人之间和谐,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话说,就是“自爱”和“爱人”。 先说说“自爱”。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子女之间和夫妻之间的和谐,简而言之,就是家庭和谐。孔子及其弟子更看重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强调子女必须孝敬父母,并主张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大意是说: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里有句话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并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推广孝悌的道理,并且影响到政治方面,这也算是参与政治了,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不难看出,孝敬父母在构建家庭和谐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如何构建父母与子女和谐?孔子及其弟子以为,父母的衣、食、住、行、生(生日喜庆)、老、病、死等,做子女的都得管,用现代时髦话说,叫做“孝敬父母无小事”。孔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虽然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比较困难,但做到“游必有方”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常回家看看”也很容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子女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愿“常回家看看”。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陈红演唱的一首《常回家看看》,令多少老人潸然泪下,感慨万千!由于不能常回家看看,导致子女与父母之间感情疏远甚至产生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所主张的“不远游”,实际上在今天就是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可见,孔子这个主张是颇有远见的。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孔子还主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大意是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我曾经看过一份调查资料,某中学就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的年龄问题,随机抽查了初三年级的一个班,结果67名学生中只有4名女生知道母亲的年龄,而对父亲的年龄,却无一人清楚。也许有人会说,孝敬父母并非取完全决于是否知道父母的年龄,但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连父母的年龄都不清楚,那如何为父母的“长寿”感到高兴呢?又怎样为父母的“衰老”而担忧呢?孔子之所以能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不正是因为他能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作为前提条件吗?可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与孝敬父母并非互不相干,而是因果相关、不可分割的。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子女与父母之间,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方面,还是在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并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而且随着时势的变化,“代沟”还会加深。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呢?我以为不妨借鉴一下孔子的主张:“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意思是主说:事奉父母,看见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进行劝谏。如果父母不愿听从,仍然要恭恭敬敬而不要违背,为父母操劳,也不要怨恨。孔子这个主张,对于当今社会个性普遍较强的独身子女来说或许要求过高,但要消除现实生活中因为上述矛盾引发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就要求子女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既是时代赋予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子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构建家庭和谐能力的难得机遇。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如今,有人认为,让父母衣食无忧,就算尽到责任和义务了,但孔子不这么认为。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在孔子看来,所谓孝顺,只是说能够做到供养,这是很不够的,因为狗马也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尽到孝敬之心,那样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孔子,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孔子的意思是:对待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最难。有事情,子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父母先吃,但如果子女的脸色很难看,难道这能算孝吗!由此可见,构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关系,仅仅重视物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精神生活,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孝敬父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华中科技大学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暑假作业,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结果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完成。虽然为父母洗脚与孝敬父母不能同日而语,但也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日本一家企业的老板招聘员工,要求2名应聘者先回家为母亲洗一次脚,次日再来应试,其中一位应聘者以为老板出“偏题”,没放在心上,次日应聘时夸夸其谈如何舍“小家”为“大家”,如何效忠于老板,结果未被录用。另一位应聘者则虔诚地为母亲洗了一次脚,次日应聘时声泪俱下地忏悔自己的过错,表示要牢记母亲干裂的脚给自己心灵深处刻下的创伤,决心勤奋工作,努力赚更多的钱来改善母亲的生活条件,结果被老板录用。在日本老板看来,一个人缺乏孝心和爱心,就不可能为老板效忠。最近湖南卫视《晚间》播报了一条“因为儿子不孝,两老无依无靠”的消息,观后令人心寒。说的是某乡村有两位年迈老人,一位重病緾身,卧床不起,一位丧失劳动能力,住在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破棚子里,而大儿子的两层楼住宅距此不足50米。两老有3个儿子,却都不给一分钱,家无一滴油、一钱盐,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其实,两老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吃上油盐,连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距孔子所倡导的“事父母,能竭其力。”(《学而》)岂不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中华民族有着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即使是经济十分落后的近代,这一优良传统依然熠熠生辉。然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子女与父母之间却出现了某些不和谐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吗?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二、借鉴“忠、恕”原则,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上面谈了“自爱”,下面接着说说“爱人”。 什么是“爱人”?孔子及其弟子概括为两个字,即“忠”和“恕”。所谓“忠”,就是对人忠诚;所谓“恕”,就是对人宽容。在孔子看来,做到了这两点,人与人之间就和谐了。 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人,必须与人打交道。一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加上休闲、娱乐、健身、购物和学习等,与外界接触的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差不多要用一半的时间与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一个不可回避且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曾子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诚信?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用心复习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孔子及其弟子处理人际关系主要奉行两条原则:一是待人忠实诚信。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意思是说,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讲信用。孔子则主张“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学而》),大意是,应该亲近忠诚和讲信用的人,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也就是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朋友,同习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子贡曾经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要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子曰:“忠告而善道之。”《颜回》),并主张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朋友切偲偲”《子路》)。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看一个人是否忠实诚信,不仅要看他说得怎样,还要看他做得如何,是否恪尽职守。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为政,子曰:“后之无倦,行之以忠”(《颜回》),意思是说:坚守职位,不松懈倦怠,执行政令要忠实。不仅如此,还必须做到“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意思是说,先恭敬谨慎地办事,而把领取俸禄放在后面。孔子还主张办事“能致其身”(《学而》),即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要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也就是说,在家里也必须恭敬规矩,办事认真,待人忠诚。只有做到“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即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忠厚恭敬,并时刻将“言忠信,行笃敬”牢记在心,才能到处行得通。 另一条原则是推已及人。在孔子看来,如果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话,那就是“恕”(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子曰:‘其恕乎!’”《卫灵公》),并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意思是说,自己不想达到的,不要加给别人。子贡举一反三说:自己想树立的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帮助别人达到(子贡曰:“已欲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因此,孔子极力主张“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从这一原则出发,所以孔子及其弟子最讨厌哪些“巧言令色”(《公冶长》)的人。不同的人,由于在年龄、性格、知识、阅历、环境和习俗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认识能力、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相互交往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呢?孔子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也就是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仅此还不够,还须做到“不念旧恶”(《公冶长》)、 “犯而不校”(《泰伯》),也就是不记旧仇、受别人侵犯而不计较。当然,凡事有一个“底线”,并非曲直不分,是非不明。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呢?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回报怨,用恩德报答恩德(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可见,孔子的“底线”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决不迁就坏人坏事。

(语文网中网文秘频道)


孔子及其弟子提倡“爱人”的两条原则,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记得上世纪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段顺口溜:“50年代人帮人,60年代人整人,70年代各人顾各人,80年代人坑人,90年代人防人。”姑置匆论它是否客观、科学、合理,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人际关系现状的极为不滿,以及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渴望。事实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非“忠”非“恕”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还十分严重。比如,有令不行、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据说政府颁布了上百个文件,然而就是管不住官员们的一张嘴。再比如,随处可见的坑蒙拐骗,让多少人“疑而又疑,防不胜防”?人们在衣食住行诸方面缺乏安全感,对官员缺乏信任感,相互之间能和谐吗?!由于历史上工作滞后,欠帐太多,给今天开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社会总是要进步的,历史总是要发展的。只要我们忠实地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并像孔子及其弟子那样“竭能其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