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放和邵清姿: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上山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6:12:01
上山文化
   上山文化出土文物
浦江上山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这种新颖的地域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等。 六年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浦江上山遗址。经发掘证实,一万年前当地人就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它将著名的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
目录
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出土的珍贵资料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瑰宝文化的原始性三排柱洞引出的疑问先民残骸之谜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满目沧桑”的石磨盘探访神秘古河道上山人是否已有祭祀活动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出土的珍贵资料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瑰宝文化的原始性三排柱洞引出的疑问先民残骸之谜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
“满目沧桑”的石磨盘探访神秘古河道上山人是否已有祭祀活动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展开
编辑本段
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悉,跨湖桥文化发现于萧山,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8000年至7000年,但专家有不同判断,不过目前最保守的看法也认为其年代至迟与河姆渡文化相当。因此,曹锦炎在发布会上很有信心地说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他说,在2005年,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了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证明“上山”下层文化类型不是孤立的,不少专家认为这种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
编辑本段
上山遗址出土的珍贵资料
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发现了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有大量稻壳、稻叶,在遗址中还有稻米遗存,这引起考古界关注。有专家认为这是长江下游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稻作遗存,对研究稻作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是负责上山遗址发掘的领队。他在此前的一个学术报告中介绍说,对一组2001年发掘标本的碳14测定的结果是,上山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400年至8400年。由于在相关研讨会上也有专家对这一数据态度审慎,曹锦炎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说明上山文化的具体年代。他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1万年左右的数据有专家存疑,但8000年以上是为专家们普遍接受的。他希望通过今后的发掘和进一步科学研究,使上山文化的年代进一步确定,同时也能够在其他如相关墓葬、制陶遗址、稻作遗迹等方面有新的发现。
编辑本段
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瑰宝
雨过初晴。浦江县渠南村村北的机耕路上,泥土还有几分润湿。几十米外,两处用竹棚防护起来的上山文化遗址现场,干燥温暖。
眼前这幕平凡的乡村景象,在考古专家眼里,却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瑰宝。2001至2006年的三期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距今万年的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负责看护遗址的渠南村村民周成远说,虽然“挖掘出来的宝贝”都存放到了浦江县博物馆,来现场“探秘”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不远万里来这里考察的日本教授夫妇。
上山文化,为何如此吸引人?透过历史的风尘,我们能否追寻万年前浙江先民的生活轨迹、生产方式和精神风貌?本报记者专访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队队长蒋乐平。
编辑本段
文化的原始性
浙江新石器遗址首现打制石器——能否验证文化的原始性
展台上,一些用石片制作的石器,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其刃部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蒋乐平说,这些具有“二次加工痕迹”的石器,正是上山遗址中发现的打制石器。
与陶器和农业一样,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比磨制石器更为“原始质朴”的打制石器,“出生年代”是在更古老的旧石器时代。
2004年,在二期发掘中发现打制石器,曾令蒋乐平异常振奋。因为,在上山遗址中出现了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并存,让人隐约联想到新旧石器的过渡阶段。
也有专家认为,打制石器一直从旧石器时代沿用到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上游和北方一些距今五六千年的遗址中,也曾发现过打制石器。
蒋乐平指出,浙江以往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打制石器没有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即使在距今9000年的嵊州小黄山遗址,打制石器也十分罕见。
此外,在上山遗址早期前段的文化层中,尚没有发现磨制石器,这说明当时很可能尚处于打制石器阶段。而砾石石器,如上述石磨盘、石磨棒的大量存在,也是“打制石器可以印证上山文化原始性”的一大理由。
周身布满剥片疤痕边缘的石器,被称为石核石器或砾石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后,剩下的石核也被作为工具来使用。
编辑本段
三排柱洞引出的疑问
“上山人”是否还在“流离失所” ——三排柱洞引出的疑问
去年6月,上山遗址被确立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遗址,部分区域已实行回埋。
在深埋地下的遗址中,有3排“万年柱洞”。每排11个柱洞,直径分别在40至50厘米,深度约为70至90厘米。3排柱洞,形成了长11米、宽6米的矩阵。
这3排在2001年第一期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洞”,之所以被专家命名为“柱洞”,是因为它们很可能是木结构建筑的遗迹。
蒋乐平指出,在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中,也有类似的柱洞,很可能与上山的“万年柱洞”是一脉相承。
这就意味着,上山人可能已经拥有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告别了穴居生活。
也有专家提出,上山的“万年柱洞”,也许仅仅是季节性居住的痕迹。一年四季,上山人可能天寒地冻时住洞穴,春暖花开后回到平旷地带的木构房屋中,进行季节性的迁移。
上山先民到底有没有告别“流离失所”的原始状态?陶器的存在,能说明一些问题。陶器易碎,必须定居下来,才能方便使用。而且上山的陶器体积较大,并不方便携带。
蒋乐平说,2007年,考古队将扩大调查范围,将浦阳江上游地区的洞穴作为探索对象,看能否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以进一步研究古上山人的生存区域、状态和特征。
编辑本段
先民残骸之谜
如何接近真实的“上山人” ——先民残骸之谜
万年之遥,引发人的遐想无限。
“有没有可能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那样,发现‘上山人’头盖骨之类的遗骸?”
面对这样一个“外行”的问题,蒋乐平表示,专家也在希望通过扩大发掘范围,寻找更多有关“上山人”的“信息碎片”。
去年10月,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在浦江召开前夕,考古队发现,在上山遗址的早期地层中,有一片区域泥土湿润,色泽深,偏“肥”。于是,队里在这片区域布了一个“探方”。
惊喜产生了。筛选中,不仅获得几颗“上山人”乳白色的牙齿,还发现了6至7厘米长的尖状器骨椎。
蒋乐平说,通过下一步实验室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上山人”的年龄、寿命,甚至能推断出他(她)生过什么病,吃什么食物。
骨器的发现,也有利于我们研究上山人使用何种生产工具,以及当时有哪些动物与上山人相伴。
此外,蒋乐平还透露,有一些骨盆残片也尚未进行正式鉴定。看来,我们离真实的“上山人”越来越近了。
编辑本段
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万年前先民是否“吃香喝辣” ——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摊开浦江县“出产”的新年贺卡,可以看到一只古朴的“大口盆”,这是上山遗址中最为典型的出土文物。敞口无盖、口子的外延远远大于底部,是上山大口盆的“体态特征”。
蒋乐平说,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比石器大,尤其能够代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那么,这种被学术界称为“敞口盆”的特殊形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遐想?
猜想一: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猜想二: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
猜想三: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编辑本段
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
作为重要“食物资源”的稻米 ——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
“大口盆”传递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在它的残片——夹炭陶的表面,含有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也羼和了大量的稻壳、稻叶。
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稻米出现在万年前的上山遗址中,就有了特殊意义。蒋乐平介绍,农作物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人类何时、何处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探索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
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中栽培稻的发现,将原先属于植物学界“兴奋点”的栽培稻文明起源问题,引入了考古界。学者们也由此将水稻的起源地认定为中国。
近年来,稻米的“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占据了学界的主流。那么,作为长江下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明,上山遗址是不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
蒋乐平说,此前发现的湖南玉蟾岩遗址,两度出土了超万年的有人工育化迹象的稻谷,但数量远不及上山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也有距今超万年的水稻遗存,但仅仅是栽培稻的植硅石标本。
作为面积超万平方米的旷野遗址,上山文化所蕴藏的丰富稻作遗存,对于探寻新石器早期的农业文明,具有着独特价值。
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说,研究稻作农业如何起源需要有多方面证据,但上山遗址发现的稻壳,证明当时的人已把稻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很可能已经开始了栽培水稻的过程。
蒋乐平指出,陶器胚胎中发现的稻作遗存,应该区分瘪壳和稻壳。如果是瘪壳,可能是先人将部分发育不良的野生稻,作为坚固、耐火的材料加入制陶的泥土中;如果是稻壳,则说明先人有意识地取用稻米作为食物,就更能支持栽培稻的起源说。上山发现的稻作遗存,恰恰是后者居多。
编辑本段
“满目沧桑”的石磨盘
端详大磨盘上的“斑点”——“盘、棒组合”还是“盘、球组合”
上山先民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个辅助证据,就是“满目沧桑”的石磨盘。
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
将它们与稻壳联想在一起,一个有趣的猜想诞生了: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脱粒工具产生了。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最近,蒋乐平等人模拟的一次“现代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球)的组合,由此成为上山遗址的又一文化特征。当然,这一猜想是否确实,又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大谜题。
让人心怀好奇的还有,“盘、棒组合”与“盘、球组合”哪个更接近现实?
蒋乐平在日本考察时,曾经见到过石磨盘和石球的组合。而在我国北方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中,都曾发现石磨盘和磨棒组合。值得一提的是,与上山文化宽厚的磨棒(其实更像磨块)不同的是,它们的磨棒呈长条状,很像今天的擀面杖。
编辑本段
探访神秘古河道
“上山人”的活动范围有多大——探访神秘古河道
在上山遗址的西边,有一条新开挖的水沟。
这条看似寻常的水沟,在专家眼里,却是找到了“上山人”活动半径的关键点——古河道。
蒋乐平说,上山发现的石器,以凝灰岩为主料。对古河道进行的剖面研究证实,2米之下有沙石,是古河道的河床。而在河床中,发现了用凝灰岩制成的石磨盘。
那么,石料究竟是先民在河道上捡到的,还是在河流上游的山谷地道开挖而来?这个问题,对于确定“上山人”的活动范围,至关重要。
然而,一系列谜题又接踵而来:古河道的诞生年代,是否就在上山时期?还是后来形成的河道,冲刷了部分上山遗迹?
如果第二个设问成立,那么,目前发现的“上山人”住在高地,是否还可能有住在低洼处的先民?低洼处,是否会有水稻“田”?
在古河床之下,是否还另有遗址?“上山人”是如何依水而居住的?完整的遗址,也即当时的村落会如何分布?
神秘古河道,带来广阔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编辑本段
上山人是否已有祭祀活动
部落功能区分之谜——上山人是否已有祭祀活动
陶器研究,又一次激发了学者的想象力。
蒋乐平说,完整的大口盆、易复原的双耳罐,都在上山遗址的南区浅坑中发现,而在北区,有着为数不少的储藏坑,或方或圆,坑中却不见完整的陶器。
“北区的很多坑,既有陶片又有石器,陶片虽然丰富但是零碎。有点类似废弃的‘地窖’。”
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经验,比较完整的陶器,一般都在墓葬中发现。此外,南区发现这样几个长方形的坑:长1.7米左右,宽约40厘米,深30厘米,规制与墓葬坑十分接近。
因此,上山南区很可能存在墓葬区。但是,尚未在南区发现先民骨架的现实,又引发了一个悬疑。
“也有可能是带有宗教性质的祭祀遗迹。”蒋乐平举例说,山顶洞人时,就已经有了埋葬仪式。而在古欧洲,人们会在死者身边放上鲜花和随葬品,同样是一种祭祀仪式。
如果墓葬的假想被证实,加上早期木构房址的存在,那么,这些“证据”,对于进一步研究上山不同时期聚落结构、功能分区的变化,将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
编辑本段
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新石器时代的源流之谜——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河姆渡文化震惊世界之后,近年来,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和命名,让浙江一次次成为考古学界的关注热点。
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遗址结构完整,文化面貌独特,器物群组合、制陶技术等,又自成一个整体。然而,它的来龙去脉,却一直是个谜。
现在,考古研究表明,上山遗址,以及早期属于上山文化的小黄山遗址——两处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最早的两处遗址中,都发现了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叠压关系,这对于梳理浙江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源流,是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在浦江博物馆的陈列室中,我们就看到了表明两者关系的图表:上山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与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比较,通过表格中的陶器对比,清晰展现。
在跨湖桥文化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带镂空圈足器是在新石器的偏晚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类似高脚杯的圈足陶器,曾让大家对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产生质疑。
而如今,比跨湖桥文化早2000年左右的上山文化,也出现了圈足器,上部与大口盆相似,底部装上圈足,有的还有镂空装饰。这不禁让人们追问: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文化延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