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光洁度:看过《高三》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38:34

看过《高三》后

                                 薛敬莲079030441004

关键词:真实、压力、爱、病态教育

正文:

《高三》是我最近在上网时不经意看到的一部纪录片,其实严格的说还算不很上正式的纪录片吧。 从能在网上看到的有限的资料来看,是南方报业集团一个叫周浩的记者跟随福建省武平县一中05届高三学生和老师,拍他们整一年的高三生活,最后剪辑成片。基本上是用DV拍的。要说拍片水平肯定是业余级的,毕竟人力物力有限,基本就是周浩一人自己在张罗。而且导演还有其它工作,“每隔一两个月,周浩又会风尘仆仆地赶到武平县一中,呆上一星期至20天”。中间难免漏掉了一些可能更值得纪录的场面。但是,就是这样一部颇为粗糙的半业余DV纪录片,相比着那些靠堆砌大牌娱乐界明星、批发毫无创意的CG特效和铺天盖地宣传的所谓国产大片,却有着强大的多的影像震撼力。也许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该片以学生林佳燕(已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的日记为主线,从2004年暑期补习、高三上学期、下学期、体检直至高考、录取,全过程地记录了高三(7)班学生及其班主任王锦春在高三阶段整年的学习、生活,琐碎、真实,却不平淡。周浩导演说这是一部纪录片,可观众们却更觉得像一部回忆录。因为在影片中,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观众都深有感触。观众可能找不到自己的脸,但是却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同学们每天早上6点起来早操、早自习,紧张地学习,不停地考试,每个人的桌子上摆满了厚厚的书本和试卷,晚上老师会来催还没有去睡觉的同学,说的还是那句话“这道题高考肯定不考!”。紧张、压力随着高考的临近不停地增加,而最终会在高考的那几天一起释放。原来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演员!

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纪录片中记载着大多是在高考的重压下的莘莘学子们琐碎、重复乏味和疯狂的这一年的生活,像是一部集体奋斗史,有凄凉和悲壮感。发自内心的共鸣,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能理解和深深体会,因为在中国农村,高考意味着太多,承载着许多的理想和未来,或许高考就是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的延续,十年的寒窗苦读,无不是为了它日能做到魂牵梦绕的“金榜题名”,读书不再是个人和单纯的事,它担负着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原本读书是乐趣,现在却变成不能承受的重负。懂事听话的孩子继续努力,朝着别人规划的目标继续前行;信心不足、怯懦的孩子茫然,惧怕,逃避着现实,网吧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和乐土。他们各自的父母为孩子牺牲了太多,辞职照顾他们,每日早出晚归赚仅有的十几元钱来供学费,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生活的重担,无论本身家境如何,都将家中最好的给予他们,双眼中同时也寄予了长辈的深切的希望。但最为忙碌的还是身为班主任的王锦春老师,每日都像是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分昼夜地忙碌,影片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和充满激情的语言,在现行高考体制下,他作为高考机器的一部分,不停反复地运转着,没有时间去应暇家人和高考以外的事。 即使每天晚上独自呆在家里的女儿会在电话里哭着说“爸爸,我害怕……”

片子基本上就是客观的纪录事实。没有加入过多主观的评论旁白去;没有什么过多的花哨效果,就是简单的淡入淡出;没有搞什么煽情背景音乐;也没有无聊的记者或主持人冲入镜头里面去搅局。《高三》全篇所做的,就是客观记录和呈现一段事实给观众看,但不附加编导者自己的任何评价和观点,一切留给观众自己思索。

片中展现最多,也是给我映像最深的,就是那些学生思想工作的段落了:面临高考,学生各有各的想法.....于是,班主任对全班演讲;老师找学生去办公室谈话;学生在开班会;晚上书记找入党积极分子开会,路上老师拉住学生给她打气......我相信,凡是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观众多少都会觉得真实的亲切,就像发生在自己的昨天。那些事情,不是曾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曾发生在身边的同学身上。

影片的结尾也是亮点。按俗套拍法,无非就是拍个学生们离校,人群渐渐散去,然后镜头一虚,指向一片湛蓝天空,然后背景音乐一响,再一行字幕说谨以此片献给XXXXX。倒也煽情,然后观众揉揉眼睛感叹一声也就完了。不过导演又给了观众一个不小的惊喜:送走这届高三的班主任走入教室,跟新一届高三的学生又开始了演讲......然后画面渐暗,升起来的是录取结果的字幕。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然后又点出了高考的最终结果。此时感觉全片的格调又升高了许多,观众看完后还要再盯着黑屏发呆回味个3、5分钟。

我在网上扒了一段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副教授、博士刘洁对周浩的几小段访问,毕竟,我说的不如导演本人说的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因为,有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而我们都不是作者本人。以下说采访节选(刘即刘洁,周即周浩):

(1)周 实际上我认为《高三》并不是在谈高考,我是在谈一群17、8岁的孩子怎么长大的。
刘 对,是处在一种特别情境之下的成长。

 周 片子作出来以后,有一个反馈,说我拍了一部励志片。当时我心里是不高兴的,哪是一个励志片?后来我慢慢地接受了一种观点,就是你拍一部片子出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地,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很正常的事情,包括这部片子里的这78位同学。他们每看一次片子,都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这种感觉可能会贯穿他们的一生的,我或多或少对他们是有影响的。获奖以后,我对他们说:“你们知不知道,我到了38岁才知道得第一的滋味,你们还早呢!”

(2)刘 “高三”蕴含着很多的人生况味,身处“高三”的这群人以及跟他们关联的老师、家长等等,都一起拥挤着、极其焦虑地走在一条“单行道”上。你在拍摄之初,是自然切进他们生活的?还是事先有过周密的设想?你的拍摄、表现策略是什么?
     周 如果说有表现策略的话,也是一个很模糊的,不会是特别明晰的。我拍的是一个短线的片子,高考是能够预见的,但高考的结局却不可预见,其中自有戏剧性,但片子的进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3)刘 但我还是看到了你的“用意”。一方面通过影像你把这些日常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放大了,另一方面通过片子你还结构出这种“用意”。这种用意就是用影像对时代进行冷静的纪录。
     周 我是一个纪录者,做不了改良者,我的作用就是成为一个纪录者。我纪录这个时代,需要它有时代的烙印,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背一个数学公式,背一个英语单词,这种影像承载的意义不大,十年以后还是这个公式、还是这个单词,没什么意味。我希望我纪录下来的东西有一些时代印记,这个印记是为了让我的片子有更长的一个生命期。我希望我的纪录是一面镜子,也许因为我打磨工艺的原因,它不是那么平整,但它至少是路边的一潭水,哪怕是雨后的一潭水。若干年以后,你无意中从此路过,会发现原来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如果这面镜子能够提供这种功效的话,我也就非常满足了。

(4)刘 有一个场景,特别有意思,在开班会的时候,王锦春扯着嗓子领着大家一起唱那首齐秦的《一匹来自北方的狼》――“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这既衬托了王锦春用歌声励志的激情,也渲染了一种坚持却又无奈的情绪。片子里还从头到尾贯穿着一首女声哼唱的朴树的《那些花儿》,也使各种情绪有了着落,怎么想到选它?

周 因为我需要一首歌来反映他们的情绪,从一开始我就希望有一种音乐能和片子相配合,我找了几个喜欢音乐的同学,要他们说一些他们喜欢的歌,其中就有朴树的《那些花儿》。我看了歌词,觉得特别贴切――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于是,我就让那个学过声乐的同学谢怡在课间给我唱了这首歌,我是用无线麦录的。后来,我还向朴树买了这首歌的版权。
    (5)刘 有些镜头很有意思,像味精、胡椒一样,少了它们就没有滋味了,刚才讲的王锦春远远地盯着两个谈恋爱的学生;还有深夜学生翻墙上网吧,你像一个老猫似地守在墙外,他们一个一个跳入你的镜头,发现你后,那孩子冲着你说:“别拍了!”看得出,你跟他们处得挺融洽的,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到的?
     周 翻墙,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摆拍的?
     刘 摆不出那种感觉。
    周 钟生明他们翻墙我肯定是知道的,他们也知道我在外面,为什么呢?因为钟生明一个星期要翻3、4次,我在那儿呆了一年时间。我自然而然就能碰到这样的场景,这对我来说不困难,是很自然的。只要在那儿呆着,你就知道这个事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发生。比如王锦春的很多场景,为什么录音效果这么好,因为有一种直觉,我知道那天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早上就放个无线麦在他身上。拍片子,你肯定要对这个片子有所掌控,如果高潮发生了,你不在场,这是你的失败。1

 

周浩说:“如果说社会是一棵大树的话,我所拍出来的作品只是这棵树的一个分支的一面横截面。我所拍出来的东西对整个社会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它的确是真实的,我希望它能给看过的人带来一些思考。”这也正是他拍摄《高三》的初衷所在。或许,在武平一中高三(7)班这个狭窄的公共空间里发生的事,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高考轮回中变得不屑一提;或许,这样一些琐琐碎碎的喜怒哀乐,随着影像的飘来散去,也早已在日常的消磨中变得平淡无奇……我们真的无法说清楚,如果这些影像缺失了,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天的菜价可能不会上涨,明日的交通可能依然堵塞……但是,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着的生命体系,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当这些影像激发出一种责任、一种良心、一种思索抑或一种激情时,我们的历史才不至于因为缺失了这些鲜活的生命形态而变成一些空洞的训条。

最后,我还是想说说我个人的感受。 

什么时候让人最感动的总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片中很少的几个家长单独的镜头里,都能体现出父母亲对子女的期望及关怀。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学费要二千多元,那也许是父母亲几年的积蓄,但父母都是坚定地支持子女上学,只要子女愿意学习、只要子女能够走出去,这些父母都是砸锅卖铁、变买家产都在所不惜的,这和我们的家乡也是非常的相似,大概是中国落后的农村的普遍现状吧!家长都把自己当年没能实现的理想或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甚至把整个家庭的期望都加上子女身上,你说孩子们能没有压力吗?难怪片中有些同学在压力下,产生了厌学、退学的打算,或者是自我压力太大,高场心情紧张,发挥失常。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高考对中国人的人生影响太巨大了。

片中的高三(七)班的班主任王锦春和他的同事们,他们可以说是工作地非常辛苦、非常地敬业,这让我非常地感动,这也让我想起自己高三时班主任,可当年我并没有这样的感动。在片中,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不断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他还要带高三班的语文课)、还要时刻关注自己班级的学生生活、学习的动态,还要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对落后的学生,王老师也做到苦口婆心的地步,并没有抛弃他们,哪怕是到最后的高考来临地时刻。片中王老师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高三班主任老师,从开学给学生和家长的动员,拉紧学生和家长大脑里的弦,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准备高考,到高考前夕,给学生减压,告诫大家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之路而已,这都体现出王老师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值得学生尊敬的人民教师。

但与国外不同,我们的学校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甚至是名牌大学升学率,读专科和技校根本就被认为是一种失败。所以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学校已经没有因材施教的思想,全部学生都看着高考的指挥棒而行动。老师越敬业,学生越痛苦,所以出现了痛哭流涕的,吃补药的,求神拜庙的,厌学、逃学甚至出走的。其实正是其中“最差”的学生,却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做出了一番成绩,依我看来,这些学生又何尝不是在学习?只要因势利导,他们都是学习天才,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比学校里那种逼迫学生每天背诵一些干巴巴的政治说教的教育方法强。我感觉学生死背这些东西的时候,根本谈不上喜欢,甚至他们一些人也不真正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高考结束后这些东西肯定也都被他们统统扔到垃圾堆了。但学生自己的好方法却都被高考指挥棒彻底否定和无情打压下去了。在“为了你自己的前途”外衣的包裹下,我们的学校冠冕堂皇地约束着年轻人的思想和开创力,无情地摧残着下一代的身体,也摧毁着我国的整个教育事业。再看看这种摧残何止是从高三才开始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各行各业,都何曾不是深深留下了高考指挥棒的痕迹。

退一万步说透了,其实就算从清华北大毕了业,又能怎么样?大多数人照样也只是在各行各业里默默无闻的工作。其中也不乏一些人离自己当初定下的“人生有一番大做为”的目标,最终相差很远。而这些辛勤教书育人的老师,又有几人是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呢?他们是不是就比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工作差呢?回答显然基本上都是否定的。所以说,学校作为给培养国家各种栋梁之才的第一线,不去因材施教,而去追名逐利,完全为了学校的利益而把考上清华北大吹捧的金光闪闪,让学生和家长都以为考进这些学校就人生圆满了,真是可笑又可耻。

人都有做学生,人都要育儿女。这片里的老师、孩子,都如此平凡,又如此不凡。很感动,很感慨。祝他们以后的人生都幸福、平安。

真心希望我国教育部门早日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以摧残祖国未来为最终结果的病态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9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