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老鸭汤的做法:秦岭阴阳 张雨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9:31:38
秦岭阴阳
□张雨生
渭河干涸了,纯粹一条黄泥带。从河床上向南眺望,秦岭横卧在眼前。远处的山影不是那么高峻,山脊线条柔和而舒展,山岭显得开阔而敦厚,颇像原野上的高埂。调动艺术细胞去想象,说这道高埂是大地的龙脉,更显逼真,更见灵气。不过,眼前的这条苍龙睡熟了,醉烂了,静静地卧着,一动也懒得动。疲倦之极,困顿之极,强健的生命透支了,不能不歇息。此时秦岭给我的感觉是它的博大与坦荡。
汽车进入山谷。雄浑的山背,兀立的峰峦,陡峭的悬岩,突然间,列阵似的扑面而来,精彩纷呈的景观绵延不绝,让人眼花缭乱。秦岭不再像高埂,而像一堵大屏障,立地扯天紧逼到眼前。一下子闯了进来,一头撞上这个屏障,好似前面无路可走。浮云如烟,地气如雾,屏障上的自然雕刻影影绰绰,都看不分明。虽然穿行其间,却又一片茫然。此时秦岭给我的印象是它的深邃与神秘。
阴坡的路程很短。从宝鸡出发,经大散关到秦岭山脊,仅有50多公里。阴坡为断层陷落带,分布着古冰川刨出的槽谷,深切入山体里,横卧在秦岭之中,成为南北交通的优良孔道。走过这50公里,便走到了黄土高原的边沿,走到了北国风光的尽头。回头望,秦川大地烟霭沉沉。
秦岭山脊的唯一标志物是个火车小站。小站上立着一块水泥碑,上书“秦岭”。小站所在的山梁是南北的分水岭。
过了秦岭小站,从阴坡进入了阳坡。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从祖国的北方进入祖国的南方;从气候区域看,是从暖温带进入亚热带;从植被分布看,是从落叶阔叶林带进入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阔叶林带;从江河流域看,是从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想想看,中国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火车站,还有比这个小站更有意思的吗?
秦岭古道是一条军事古道,战乱古道。古代,秦地与蜀地并不相通,隔着秦岭各自独立发展。“蚕丛及魚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直到战国时代,秦惠王率兵翻越秦岭,灭了蜀国,设置蜀郡,两地才开始穿越秦岭而往来。蚕丛,魚凫,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蜀王,大概是会养蚕织丝和以渔猎为生的两个部落首领。蜀字就是蚕的象形字。秦岭古道的开辟与发展,首先是为着行军打仗,也由此促使蜀地融入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岭古道也是一条文化古道,诗歌古道。1200多年前,李白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中的蜀道就指这一带。“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虽然是传说,但也显示了开凿秦岭古道的艰难和悲壮。这条古道再向前走,经过青莲古镇,那是李白的故乡。安史之乱后,在战火的风烟中,杜甫带着一家老小,也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从这条古道上走过来。一路上,他写了许多描述战乱的诗歌,留存于史册。杜甫此次横穿秦岭,再也没有回来。在成都草堂住了一些日子,从长江三峡出川,飘零途中,客死于湘水。
阳坡的艳丽景观进入了视野。先有坡坡岭岭上的红叶。红叶多是枫叶,夹杂在松林之间。正值深秋,松林与枫林,一片黛绿,一片火红,两相辉映,分外绚丽。红绿杂呈的景观延绵几十公里,一山比一山灿烂,一坡比一坡浓艳。穿行其间,像走进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向南走,地势渐渐平缓。秦岭像从南向北涌动的波浪,浪头为北坡,浪背为南坡。南坡是从容的,舒缓的,没有北坡那么急促,那么险要。汉水源头伸进来了,嘉陵江源头也伸进来了。
下起了小雨。明显看得出,阳坡雨水充沛,峡谷里溪水哗哗,能见到瀑布。阔叶林渐渐茂密,丛竹摇曳多姿,还有阔叶的野芭蕉。见到了山村人家,前后都是水田,水稻略显黄色,快到收割的时候了。池塘边有雪白的水鸟飞翔觅食。是鹭鸶?是朱鹮?20多年前,汉中东部的洋县发现了几只朱鹮,如今繁殖到100多只。全世界其他地区的朱鹮都灭绝了,唯有中国有,唯有汉中有。听说,朱鹮已经向西迁徙。可惜,鹭鸶与朱鹮,我分不清。烟雨中,一派南方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