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8:25:39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前言)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

作者:刘良华 文章来源:凤凰卫视 更新时间:2007-4-28

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好老师?

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我们将这篇文章所蕴涵的主题——“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我们讨论“教师成长”的起点和终点。所谓“教师成长”,实际上是讨论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这种老师往往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这种教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是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这种老师多为中年女教师,他们有抚养孩子的经历和体验,知道抚养一个孩子的甘难辛苦,所以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妈妈老师,而且在妈妈老师那里总是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对妈妈老师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听妈妈老师的话。

三是实习老师。这种老师处于实习阶段,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刚刚用于实践,没有受到教育世俗的影响。他们的年龄与学生很接近,大哥哥大姐姐,所以与学生很合得来。他们受到自己学校的约束,不敢指责或体罚学生,同时又不对学生将来升学负责,代课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经常跟学生一起玩耍,很知己,自然受学生欢迎,离去后学生念念不忘,保持通信来往。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比如,一个学生上语文课画画,被语文老师发现后,老师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时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这个学生后来不但打好了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个人兴趣和特长,很感激老师。

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对长得很帅青年男教师,学生视为青春偶像,但有个前提就是跟他们合得来,是哥们,而且课讲得特好,认为有本事,让人崇拜。痛恨那些动不动叱责甚至体罚学生青年大个子老师,认为他们无能,只会用武力征服学生。

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欣赏年轻女教师长得漂亮,衣着得体,温柔又大方,感觉这种女教师声音好听,讲课有表情,绘声绘色,上课很轻松,是一种享受。特别喜欢上这种老师的课。对学生有耐心,知心姐姐。痛恨那种急躁而恶狠狠的青年女教师,背地喊她母老虎。

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这种教师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有位老师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经常将没有饭吃的学生带到自己家吃饭,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没有衣服穿的学生穿。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总体上看,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般显示出十个特点:严而有度;像妈妈;实习老师;有宽容心;帅哥且热爱学生;美女且温柔女;风趣幽默;充满爱心;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有真才实学。

我们可以将这十个特点归入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有“专业素养”,比如有教育智慧,有真才实学;善于管理,严而有度,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第二,有“积极心态”,比如风趣幽默,像妈妈那样温柔,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心;像实习老师那样有平等意识和新鲜知识;像帅哥,美女那样有良好的精神气质。

由此,《教师成长》这个专题,就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心态”开始,进而讨论“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基本途径: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研究和教师合作。

【专栏】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

● 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

● 成为有管理智慧的教师

● 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 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一)

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

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表现为“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也可能表现为“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还可能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

“吃透”教材

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如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

坏的教师各有各的坏,但好的教师总是有相同的好——绝不“照本宣科”。如果教师不打算让自己成为“照本宣科”的坏教师,就不得不做一件事情: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

调整教材是教师的权利,不过,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有些教材可能隐藏了一些错误或缺憾,但很少有教材会败坏到“一文不值”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或开发新的教材,但补充和开发新教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吃透”并“利用”现有的教材。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利用”教材也可以表现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是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利用”教材还可以表现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补充”教材

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

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当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再是新闻。

“更新教材”也可以视为“补充教材”的形式。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而“补充教材”虽然也更新了教材,但以维护原有的教材为前提。

“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中国曾经有过多次教育改革(或教育实验),其中很多教育改革实际上只是“教学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

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也主要只是“教学实验”,比如“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实验”,“目标教学法实验”,等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是重要的,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抵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障碍: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旧教材成为新教学方法的瓶颈。于是,真实的教学改革总会引起教材改革以及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渴望。或者说,有效的教学改革原本应该是课程改革,应该使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发生改变。否则,教师就只能在教学方法上作一些微调,而不能使教育发生整体的转换。2000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的教育改革称为“课程改革”,“新课程”,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改革”,“新教学”,这是有道理的。

从教学改革转向教材或课程改革,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教师来说,以往的教育改革常常显示为教学方法的调整,却不知道真正应该调整的首先是教材。如果教材错了,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终归是一种微调,甚至会“助纣为虐”。也可以说,如果只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改变教材,至多只有“正确地做事”的效应,而且很可能是正确地做错误的事情。方法是对的,方向却错了。教材改变意味着首先保证“做正确的事情”。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5版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二)

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样追问几乎是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传道”

对孩子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

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回忆”。我们现在无法简单地相信,人“先天地具有知识”,以至于光靠回忆就能够获得知识,但我们至少可以断言,人“先天地具有自由精神”,人一旦发展了这种自由精神,他就能够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命题“知识(学习)就是回忆”可以转换为“知识(学习)就是自由”。教师的基本使命,就是让学生因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而主动求知,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授业”

“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的水平。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当然,也可以加上另外两句话:“学习就是学说话”和“学习就是学走路”。

第一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及时反馈与矫正”。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目前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接近“无度”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学生为什么愿意把自己交付给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诱惑力?原因可能是,游戏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一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二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让游戏者满怀希望,无论游戏者经历了多少失败,但只要游戏还在延续,游戏者就有成功的希望。实际上,这两个秘密是相互缠绕的,它让参与者满怀成功的希望,并为参与者提供及时的显示成功或失败的反馈。

第二句话就是“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也是一条教育隐喻。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用哪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在一个星期之内掌握整个北京市地图的所有街道。掌握和理解的标准是:你问“安外大街88号”在哪里,学习者就可以回答出从大兴出发,经过哪些街道就可以抵达那个地方。

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习者最好先确定自己在哪里,然后找出“主干道”,比如东西走向有几条主干道,南北走向有几条主干道。掌握了主干道之后,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

如果老师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慢慢地教,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掌握和理解北京地图。

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两个隐喻提示我们:及时反馈与整体学习这两条原则是多么的重要。

引起主动学习

如果说“传道”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标志,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第二个标志,那么,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有关主动学习最恰当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要“放手”。这个秘密至少在叶圣陶那里已经被识破。1962年,叶圣陶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黄武雄先生曾经讲过一个“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主动学习究竟有多重要,这个故事大体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

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

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走失。

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不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向。一开始就下定义,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里,以为这便是思考训练,这便是“教学”,其实这只是教学的“形式”。

演示解题时也是一样,一步步非常严密,非常工整,每写一行就问学生一句:“对不对 ”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对。”这样热烈的上课情绪,该说是天衣无缝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学生素质不佳或教材不当了

事实是:学生看到的不是“路该怎么走”,他们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的换脚规则是知道的,但一旦没有“布鞋”在前面带路,便觉一片陌生。家在何方路怎么走

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 ”而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回到家之后便会十分熟悉整条路径。

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仅能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亲跑腿办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该感谢父亲,毕竟他不会抱着或背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丝镇定,能在漫长的四五个钟头里守在同一个地方等着他与母亲回来找到我。

在今天的教室里,我看到学生不敢或不知问出一句:“老师,我们去哪里 ”总觉得老师走在前头,一味要学生“尾随”。甚至有的老师是将学生“背着走”的。要改良教学,或许我们今天该提出要学生“带路走”的赶牛教法。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6日第5版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三)

成为有管理智慧的教师

◆ 能上好一堂课的教师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智慧。

◆ 管理智慧的核心是教师的民主精神以及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 一位老师让学生敬畏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思想魅力,也可能是他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有爱心,对学生好。

一位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但是,教师仅仅能上好一堂课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上课不错,却很让学生讨厌。学生为什么讨厌教师?很可能是教师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管理智慧的核心是教师的民主精神,除此之外,还包括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民主管理

多年以来,中国教育界一直在谈论“民主的教育”或“教育的民主”。在教育理论界,有一本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经典”,就是美国人杜威写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在教育实践领域,教育民主的倡议与呼声一直绵延不断。魏书生总结了他自己做教师兼班主任的经验,“民主”管理是最重要的一条。

对教师来说,什么是民主呢?民主就是尊重学生,遇事肯与学生商量。如果学生出了事情之后,教师不与学生商量就自作主张解决学生的事务,就是独裁。独裁就是不与他人商量而“单独地裁断”。

有些教师也谈论民主,但他们也仅仅止于谈论,不愿意兑现。他们不认为学生有自己做主的资格和权利,总以为学生太小,没有经验,他们应该听从成人的指令,接受成人的安排。教师的这种怀疑与不信任,其实是成人对儿童的怀疑与不信任。成人曾经经历了失败和痛苦,这些失败与痛苦转化为人生经验之后,他们会以导师的心态鄙视和教训儿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心态。

这种“大人情结”总有一天会让这些“大人”陷入尴尬:他们要么死死地抓住管理,治理的权利不放,这样的“大人”就会培养出大批唯唯诺诺的“奴才”或琐琐碎碎的“蠢材”,这是“母强子弱”的典型症状;他们要么在某个时候遭遇抵制或抵抗,他们一直不明白,“我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他们怎么不理解我的苦衷呢” 大人们应该明白,人的成长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儿童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支付的学费。如果父母一直怀疑孩子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孩子的精神成长就会无限期地延迟;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也会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

管理的技巧

过于追求管理中的技术主义是可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就不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这是一个常识。我们没有必要过于依赖技术、技巧以至于成为技术主义者,但是,没有人会否认,管理总是需要必要的技术与技巧的。

班主任的管理技术主要显示为人际(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技巧与技艺。具体地说,这种技巧与技艺主要涉及一些处理“人事”的技巧与技艺。班级中的“人事”并不复杂,学生群体中的这些“人事”主要包括学习事件,情绪事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暴力事件,偷窃事件,等等。作为班主任,常见的问题是:如果学生群体中出现偷窃事件怎么办?如果学生与某个教师发生冲突怎么办?如果学生破坏班级规范怎么办?

教师威信

管理的根本精神是民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这是管理的核心目的。但是,无论民主管理多么美妙,它总还是需要一些辅助策略或前提条件。如果说技术是民主管理的辅助策略,那么,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有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又敬畏又喜欢。教师可以询问自己:我要让学生敬畏我,我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这一条,紧接着可以询问第二条:我要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我做到了吗?学生凭什么敬畏教师?敬畏的原因可能是教师的思想魅力,也可能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凭什么喜欢教师?喜欢的原因可能是教师有爱心。他对学生好,他的学生就喜欢他,就是这么简单。

班主任管理个案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对学校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比较有生机。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有影响的“个案”:一个是魏书生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

魏书生老师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老师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李镇西老师的关键词是“爱心”。万玮老师的关键词是“计谋”,这个词听起来来有点像搞阴谋诡计,但万玮老师本人称之为“与学生斗智斗勇”。他们三个人的差异和特色在于他们三个人所秉持的管理精神不太一样。万玮老师的管理精神大体是以“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尽管万玮老师的做法引起了一些非议,但一个年轻教师,能想那么多的办法成为一个让学生敬畏的班主任,也不容易。如果说万玮老师的管理精神显示为“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那么,李镇西老师的管理精神则直接显示为“儒家为主”或者叫做“以爱心为主”,并以思想者的魅力辅助之。儒家讲爱,所谓“仁者爱人”,这正是李镇西老师管理的闪光之处。但对那些年轻的,新上任的班主任来说,万玮老师的“法家”策略似乎更管用,倒是李镇西老师的“儒家”策略比较困难。李镇西老师的秘诀在于,他不只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一个思想者。魏书生老师的管理精神大体显示为以“法家”为主,兼及“道家”。法家讲究的是“制度”,道家讲究的是“自治”。魏书生的班主任经验虽然也遭受某些人的非议,但从概念来看,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班主任经验还是“民主”。所谓“民主”,主要是“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0日第5版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四)

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需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

教师的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何以让某些教师顺利地展开职业生涯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成功教师?一直让自己陷入被动的教师又是如何逐渐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中的“失败者”?

有些年轻教师是同年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年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校长和同事也因他的存在而感到不舒服。

一个年轻教师以何种姿态进入一所新学校,以何种方式展开职业生涯,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年轻教师在还没有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不以为然地走上了讲台,待他们尝试了失败的痛苦经历之后,才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

教师的主动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在学校中遇到的成功教师以及在文本,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成功教师来看,教师的主动精神至少意味着:第一,善于创造性地执行,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和琐碎;第二,善于人生规划或生涯设计,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第三,像蚂蚁一样自强不息,遇到任何障碍都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教师的乐观心态

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的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的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要选择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一味抱怨。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赏识”。不仅宽容,还能做到对他人赏识,这是一个进步。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有“激情”,能快乐地生活。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

怎样成为快乐的教师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不会有好日子过。万一教师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那他至少要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

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

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上了一节好课,可能是发表了一篇文章或出了一本书,也可能是参与建设了一个新班级或一所新学校。所有的作品都意味着某种“改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他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陷入机械的重复。为什么你无法发表一个新作品?因为你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既没有新的“阅读”,没有新的“观察”,也没有新的“做法”,当然无新作品可言。

创造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可能生活”或“理想生活”。这种人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梦想是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在自己将来要抵达的地方。人过得好与不好,全靠人有没有自己的梦或理想。

史怀泽因《敬畏生命》而享有盛名。史怀泽建议人在走路时也要爱惜路上的生命:“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这令很多读者感动。可是,史怀泽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人,不在于他建议人要保护所有动物的生命,而在于他热烈地建议每个人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满激情,有理想,有活力。在史怀泽那里,“敬畏生命”意味着“拒绝成熟”。人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在整个生命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伟大的奥秘在于,作为充满活力的人度过一生”;真正有力量的人,“什么也夺走不了他的理想”。我们成年人传授给青年一代的生活知识,不应该是“现实将排除掉你们的理想”,而应该是“坚持你们的理想,生活不能够夺去你们的理想”。

生命力及其蕴含的人格魅力是人的精神长相。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前由母亲负责;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后,由自己负责。教师的使命,是激励学生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任。学生的使命,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这就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期待。

于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有教养的民族”,显示为人的“活力”:神采奕奕、生机盎然;热情、冲动、才情、抒情、机灵、智慧、敏感、勇气、冒险、探索、拓展、开阔;争执、挣扎、执著、反抗、超越、拯救、解放……

具体而言,人的幸福感来自三个要素:一是有情趣;二是爱人与被人爱;三是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7日第5版

刘良华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五)

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

■ 教师的行动研究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写作。

■ 当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

■ 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算是进入了研究状态。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写作。教师学习是教师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写作是教师研究的动力。

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没有教师写作,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教师学习

当遇到困难时,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

人类的学习往往始于模仿,拜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而模仿往往局限于临近的智慧,除了临近的智慧之外,尚有一种远古的智慧,阅读使人对远古智慧的领会与借鉴成为可能。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持有者是专家,书本或图像,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拜师。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教师不具有专业水平,他可以谦虚地向专家请教。教育领域的专家并非那些大学的教授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就某个学科的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教研员,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些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教师的成长可以遵循一定的途径,但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充满了大量的默会知识和隐性学习,“师傅带徒弟”就是传统而有效的“隐性学习”之一。

阅读。教师曾经是“读书人”,可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习惯。除了读书之外,教师还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读图”习惯,可阅读的图像至少包括“教育电影”,“教育电视”和“教育录像”等。“书”与“图”各有自己的优势。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教育图像”较之“教育名著”可能更具有可读性。然而,图像虽然显得形象直观,但带有强迫的审美方式,书本虽然不如图像形象直观,却能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

研修。除了拜师与阅读之外,教师也可以选择正式的学历教育。正式的学历教育常常因其形式化遭受指责,但正式的教育也有它的可爱之处。比如,它给人提供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这个地方往往是环境优美的大学;它让人可以系统地倾听讲座,还可能聆听到“大师”的声音。人才的评价标准之所以常常看重学历是有理由的。不能说拥有高学历就一定是高水平的人才,但普遍而言,正规的学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是有积极影响的。

教师行动

教师学习虽然具有某种独立的价值,但教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算是进入了研究状态。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行动研究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行动研究都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但至少可以说,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应该显示为行动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行动研究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也在于它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条道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就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如果说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旁观者,那么就可以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行动研究,不能成为行动研究的旁观者。

校本教学研究。教师的职业生活大多与课堂教学相关,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基本追求,即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师来说,这种校本教学研究常常显示为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的个案,有人称之为“课例研究”或“教学个案研究”。“课例研究”指针对一节具体的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为重要。教学反思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回顾和回忆,但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的课堂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就有些类似于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形式。

校本管理研究。教师除了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之外,也可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当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时,行动研究就显示为校本管理研究。

教师写作

教师写作很重要。网络为教师写作提供了开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并叙述自己的“阅读日志”,“观察日志”和“行动研究日志”,这种叙述的形式可以称为“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师可以讲述的故事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混世”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改善和改良。

在阅读,观察和行动三种日志中,“阅读日志”具有前提性意义。一个教师是否有阅读习惯,他的阅读是否有质量,直接影响这个教师能否对周围的教育事件保持有意义的观察,直接影响这个教师能否对自己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保持敏感并引起行动的改进。

阅读既可以显示为私人的兴趣,也可以显示为公开的交流。有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这是教师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教师期望自己的阅读以及相关的研究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就可以利用博客发表自己的读后感。

读后感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一是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或观点;二是就这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观点发表评论;三是由这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观点出发,形成某个主题,然后就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