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姓的来源:沉睡在大漠里的王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01:58
',1)">



沉睡在大漠里的王国
来到银川,接待我们的朋友说,去西夏王陵看看吧,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五十三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一共分布着九座帝陵,二百五十三座陪葬墓,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的优点后并有所发扬和创新,以西夏特有的魅力和风情,吸引着中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为了更好的了解西夏,先去参观的是王陵里的博物馆和碑林,从博物馆出来后,才去陵区参观。因为陵园太大,而时间又有限,不能逐一去游览,在导游的建议下,我们只能挑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号陵区前往。三号陵,是西夏王陵现存九座帝王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一座陵墓,经考古专家们认定,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墓,称为“泰陵”。
西夏,一个朦胧着很多不解之谜的午年前的帝国,东揽黄河,西至玉门,南到萧关,北控大漠,疆域面积宽广达几十万余公里,当时的华夏三分天下西夏王国盘踞其一。当年,在这片水肥草美的沃野上,曾经留下了开国皇帝元昊叱咤风云的刀光剑影 ,进而成就了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的政权王国,一个大白高国就这样在元昊的旗帜下诞生了。
然而,让元昊没有想到的是,他浴血奋战建立起来王国,在存历了一百九十年,传承了十代帝王以后,却被成吉思汗战马的铁蹄,一夜之间踏的灰飞烟灭,残余的党顶族人下落不明。而西夏规模宏伟,庄严肃穆的九座帝陵,在腥风血雨战火中也遭到极为严重的毁坏,沦为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一堆堆废墟。然而,西夏王陵的发现,给考古界带来了莫大的惊喜,被称为是意外的传奇。

我们看到,虽然陵园已经遭到严重的毁坏,但是,古风犹存,宏伟的规模,严谨的布局,残留的陵丘,仍可显示出西夏王朝特有的民族气势和地域风貌。看着眼前的一切,翻开已经沉积了的历史尘烟,这个被历史丢失了许多年的王国,还有那高大土丘下面的高贵主人,差一点与中国的历史失之交臂。
但是,翻开中国波澜壮阔的史卷长书,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却找不到关于西夏王朝这叶小舟,史书里没有对这个有着自己都城和天书般文字的民族的记叙,这对于史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缺憾。
随着时光的流逝,当西夏王国变成了一个破碎后无法拼接的碎瓷,这块精美的瓷片,在时光的长河中,象一叶浮萍般的飘的不知去向,在后人们对它们残砖剩瓦的猜度里,在对于西夏党顶民族文字的解读里,西夏,留在在世人的眼里,更多的还是一个费解之谜。
大漠的猎风里,卷袭着贺兰山脚下这片土地上的黄沙,黄沙和着狮子的怒号,似若倾诉着西夏王国曾经不可一世的灿烂和辉煌, 风中卷起的沙尘里,象是携来了党顼民族曾经彪悍的跨马纵蹄声,热烈着这片土地上的阳光,耀目而又刺眼。
望着我面前耸立着的一座座,用黄土堆积而成高大的陵墓,那就是被誉为是具有东方神韵,却没有执杖法老的东方金字塔。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压积在心间。在这一片静寂的沙土地上,再也听不到元昊领军时震天的杀戮声,再也看不到两军对垒时的血光飞溅,留给后人的,唯有无声的静默和苍凉。
昔日纵横西北的大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了一杯黄土,而当年神勇过人的党项民族和他的子孙们,变成了散落有致的分布在这西北高原之上的一座座土冢,至于他们的子孙何在,没有人知道,只留下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贺兰山,无声地向我们述说着,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个雄健民族,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
空旷的山野间,阙台、神墙、碑亭、角楼风貌犹存,已残却在的月城、内城、献殿和灵台,更为陵区添加了苍凉之气,还在那突兀在眼前硕大的坟荧,被犷野的季风氧化在贺兰山的脚边,那一座座微微泛红的崔嵬下面,筑就了西夏祖先的墓床,那是勇士们灵魂和肉体共同回归的地方吧。
想那厚重的土层下面,已然千年的时光,足够让一个尘世间的匆匆过客永久的酣眠。
浓密而又厚实的山枣树影,向前伸展了又伸展,它用它依恋的双手,轻抚着这寂静苍野黄昏的每一寸土地;草丛里的残坦断墙,蘸着太阳的血液,把古老的王陵筑成了一框金黄的悲怆。
蹲在路边看蚂蚁迁徙的野花,不知道头顶上已经掠过鸟翅归巢的投影,草丛里有虫儿急促的呐喊声,牵着游人们的脚步,向着来时的方向,踏着贺兰山的夕阳,返程。
坐上陵区的电频车,向着贺兰山下回眼再望,苍山日暮的背影里,一个短暂而又辉煌的王朝,在我的目光里,渐渐的远了,远了……


云中公子欢迎您

您已欣赏本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