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智慧 pdf 下载:十大元帅:罗荣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0:07:57

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

生平

罗荣桓(1902~1963)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
从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曾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
1926年秋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后赴广州,旋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4军的连、营、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
1929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被选为4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1930年8月任第4军政治委员。
1932年3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款,扩大红军队伍。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领导扩红工作成绩卓著。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获红星奖章。
同年9月任第8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中8军团撤销,他先后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第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
1936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任培训高级干部的第一科政治委员。
1937年1月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7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
1937年9月,率师政治部和少数部队,在晋冀边界的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到吕梁山地区,与代师长陈光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同年秋参加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115师政治委员。
1939年3月初与陈光率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团结抗日的友军和爱国进步人士,孤立和打击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他率领的115师部队,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先后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1941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日伪军5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被日伪军合围于沂水留田一带。他准确地分析敌情,掌握时机,出敌不意地率部向日军占领区临沂方向转移,跳出敌人重围。后又返回根据地中心地区,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1943年3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他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导了整风运动。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领导山东军民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加强连队基层建设,开展分散性、群众性游击战争,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扭转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
1944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1945年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
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他强调打破和平幻想,准备长期作战,积极贯彻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曾提出发动群众,创建东北根据地的建议。他组织领导了东北地区大兵团作战中的政治工作。
1947年在部队中推广第3纵队诉苦教育经验,增强指战员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

在辽沈战役中,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对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曾主持组建二线兵团,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
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他作为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委员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
1949年6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1950年4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
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11月任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他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中,强调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保证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并主持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领导“向文化大进军”,提出“系统的、联系实际的、稳步前进的”部队政治理论教育方针。
1952年领导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他善于团结和使用各方面的干部,领导建立干部工作制度,加强干部工作建设。60年代初,他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反对林彪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从1959年12月起,他在中共中央军委还分管民兵工作,曾任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强调民兵工作要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生产,结合中心任务进行,进一步明确了和平时期民兵建设的方向。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从1942年起经常带病指挥作战,
1946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
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
毛泽东作诗《吊罗荣桓》给予高度评价。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毛泽东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

  注释

  〔罗荣桓〕(一九○二——一九六三)湖南衡山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三○年起,历任红军第四

军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

政治局委员。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一向很敬重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罗荣桓,他在知道罗逝世的消息以后悲痛逾常,

这首悼诗就是在悲痛的激情中写成的。由于罗曾长期同林彪共事,所以诗内提到林的事。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这首诗一九七八年发表时所署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曾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记得当年草上飞〕这句借用传唐黄巢《自题像》诗句。草上飞,指红军在战争中行动迅速。

  〔每相违〕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贵州、四川境内率领中央红军迂回作战,四渡赤水,出敌不

意地威逼贵阳转入云南,胜利地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追堵的几十万敌军。在迂回过程中,部队经常需要急行军。林彪曾在同年五月在四川南

部会理城郊召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夜写信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认为这样“走弓背路”要“拖垮军队”,要求改变军委领导。林的这

个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完全拒绝。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战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间攻打锦州,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和关

键性的大仗。毛泽东在九月七日为中央军委写的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早已详细说明攻打锦州的重大意义和同先

打长春的利害得失的比较,但林彪仍然找出种种理由来一再反对。罗荣桓是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的,所以诗中特意提及。

  〔斥鷃每闻欺大鸟〕斥鷃(yàn宴),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庄子·逍遥游》说,斥鷃笑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

飞翔,也是飞得最好了。

  〔昆鸡长笑老鹰非〕昆鸡,古说即鹍鸡或鶤鸡,一种大鸡。《尔雅·释畜》:“鸡三尺为鶤。”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中说,鹰因

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大事年表

1902年
  11月26日(农历壬寅年十月二十七日)诞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鱼形镇南湾村(今衡东县)。谱名罗慎镇,字雅怀,号宗人。祖父罗汇吾,贫农,一生以教书为业,家有一斗谷的田地。父亲罗国理,当过教师,后开杂货铺,并担任黑田罗氏的征首和乡团总,1908年家境破落。母亲贺氏,娘家世代为长工。

1910—1917年
  8岁入私塾,1914年进入本村罗氏岳英小学,1917年夏毕业。

1919年
  秋天到长沙协均中学(原名谊群补习学校)读书。年底,参加了长沙反对军阀张敬尧和抵制日货的运动。

1921年
  夏在家乡邀集土字、梦字两地区的同学成立“土、梦学友联合会”,被选为会长。并利用岳英小学校舍,办农民夜校。

1923年
  4月在长沙参加了郭亮组织的“湖南外交后援会”号召的对日经济绝交的演讲和搜查日货的活动。
  6月1日日本水兵在长沙枪杀进行爱国活动的群众,制造了“六一惨案”。4日,参加了长沙各界悼念死难者和反日活动,被列入“不法学生”黑名单,被迫返乡,随即赴北京补习功课。
  7月考入山东私立青岛大学工科预科。就读期间,曾和几个同学组织“三民实业社”进行抵制日货活动。

1925年
  4月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罢工,遭到日本资本家和军阀张宗昌的镇压。罗荣桓等组织青岛大学罢课,募集资金支援工人斗争,并受青岛学联委托,到北京进行宣传活动。

1926年
  夏到广州报考中山大学工学院,未被录取。秋,他回湖南家乡,参加了当地农民运动。

1927年
  4月到武汉中山大学理学院就读,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委组织干事。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7月被中共湖北省委派往鄂南通城县从事农民运动。
  8月20日组织通城秋收暴动,任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党代表。
  8月底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100余人到达江西修水县,与没赶上南昌起义而来修水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合编,不久该团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
  9月9日湘赣暴动开始,但很快受挫,部队向浏阳方向转移,途中任团部参谋。
  9月19日部队到文家市集结,根据毛泽东的决定,部队向湖南、江西边界地区进军。
  9月29日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改编,罗荣桓任特务连党代表。
  10月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宁冈古城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团结争取井冈山王佐、袁文才两支农民武装。

1928年
  年初任三营九连、八连党代表,参加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亲自实践了毛泽东提出的各项建军原则,参加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创建。
  4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在宁冈砻市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罗荣桓任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三营党代表。
  8月中共湖南省委代表乘毛泽东不在,促使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冒进湘南,造成“八月失败”。毛泽东带罗荣桓领导的三十一团三营到湘南接应受挫的二十八团。

1929年
  1月14日随红四军下井冈山,向赣南进军。
  3月红四军前委决定在赣南、闽西边境地区分兵游击,发动群众。三十一团被编为第三纵队,三营被编为九支队,罗荣桓任九支队党代表。
  6月至10月带领三纵队九支队参加了攻打龙岩、出击闽中和广东东江地区的各次战斗。
  10月30日在攻打梅县时腰部负伤。
  12月28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古田召开。罗荣桓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前委委员。